【 陳百強六十歲誕辰 】
私珍藏陳百強《傾訴》黑膠唱片:http://bit.ly/2oPGOrF
我自己生於80年代初,可以親眼看到陳百強在電視、電影或者在舞台上的演出,是的,我第一次入紅館看演唱會,就是1989年舉行的《勁量陳百強十周年演唱會》(1989年9月29日至10月8日),與爸媽坐在山頂位置,每張票價港幣$50,當然我是完全記不起他穿甚麼歌衫,唱甚麼歌,而我亦看過很多次《秋天的童話》(1987) ── 電視經常重播啦,只是我最記得的,是他如何負鍾楚紅的心,還有周潤發的金句,而不是丹尼仔有多帥氣。後來他昏迷了,然後死去了,我看着《娛樂新聞眼》播出的舊時片段,坦白講,那個時空,我統統也沒有感覺,只因當時年紀少。
直至後來真的長大了,真的開始對流行文化有興趣之後,我經常翻聽老爸買回家的那張不知名的精選唱片(去到維基百科也不知道是哪張,唱片應該放在貨倉了),開始將那幾首常聽的丹尼仔金曲的歌詞背到滾瓜爛熟,去到之後的 RTHK 香港電台 製作的經典節目《不死傳說》(2008年2月2日首播:http://bit.ly/2wTcLDW),透過好友林珊珊和經理人陳家瑛的憶述,以及數之不盡的珍貴片段(最後一次開演唱會,在台上演唱《深愛着你》,狀態大勇!)我彷彿是重新愛上陳百強,每次看到他的舊作,他總是如此的漂亮有型高雅,包括他40年前在甘國亮監製的電視劇《甜姐兒》(1978)飾演髮型師。我慶幸自己生於80年代,因為陳百強對我而言,不是父母輩口中反覆提及的舊時事,而是鮮活的印象。
當然,我知道的還是不夠多,所以感謝《蘋果娛樂》整理的〈偏偏喜歡陳百強 60件事〉,因為我又知道得更多了。
(09092018)
https://hk.entertainment.appledaily.com/…/article/…/20493799
#游大東 #游大東影視筆記 #陳百強 陳百強 陳百強 #蘋果日報 廣東歌fans應援事件 80-90年代廣東歌 快樂的 香港樂評 HKMC² 3c Music 月巴氏 / Work Super Guy 金成 光與影的集體回憶 #dannychan #丹尼仔 #集體回憶
陳潤秋維基 在 Whiscript 威事記 Facebook 八卦
我一年大概只有一個時段會喝Stout, 那就是開始入秋的時候。白天雖然還是有高溫,但是到了晚上溫度卻相對涼爽。這個季節我想最開心的是,就是買一大包炭烤,有肉串,有米血,有百頁,有甜不辣,有豆皮,有四季豆,獎勵自己的時候還會有一整隻魷魚。一字排開後配冰冰涼涼的啤酒我想除了一個爽字之外,其他都是贅述。
但是有時一般常見的Pilsner、Lager跟Ale似乎力道不足以洗掉味蕾上那層厚重的醬料跟油脂,所以我個人在配炭烤時喜歡配Stout, 我不懂啤酒,但覺得兩者搭配上好棒,若不怕胖,全家賣的巧克力羅宋麵包配Stout也是一絕,秋天常常就這麼莫名其妙的變胖了。
今天來聊一隻我沒看過什麼品酒文的愛爾蘭威士忌,Teeling Stout Cask Whiskey。Teeling這個牌子有在逛橡木桶的酒友們應該都不陌生,我個人認為Teeling是一個相當有實力價錢又相當漂亮的牌子。該牌的核心品項之一 Teeling Single Grain Whiskey就呈現了滿滿的蜂蜜,蘋果,香草莢,淡辛香以及花香,奶油乳脂以及太妃糖,價位上實在是一隻無可挑剔的日常飲用酒款,而今天要介紹這隻Stout Cask更是我認為撿到賺到的一隻酒。
相傳這隻酒全世界限量12000隻,台灣更是限量360隻,我相當幸運的成為了萬中選一360位品味菁英當中的其中一名。在做了基本功課之後,我得到了以下的資訊,酒廠採用的Glaway Bay Brewery Stout是Imperial Stout Cask, 而非常見我們熟悉的Guiness Dry Stout,而且是用新鮮的wet cask,所以啤酒風味應當相當鮮明,至於Imperial Stout跟Dry Stout的差異? 其實我也不知道,但是Imperial Stout當初是專門生產給俄羅斯皇室貴族引用的,酒精度相對較高,當然,這也是維基百科查的。
這隻非冷凝過濾,無添加色素的無年分調合式威士忌最有趣的大概就是過桶的細節了,
這些桶子最初是裝萊姆酒的(酒廠不明),Teeling將萊姆酒桶買下裝入自家威士忌陳年,威士忌裝瓶後將橡木桶賣給Galway Bay陳年Imperial Stout最終再拿回做威士忌陳年,到這其實已經算是Fourth Filling。
學術上來說這隻威士忌不能標示Single Grain或者Single Malt ,因為酒廠資訊表示這是一隻由Single Grain以及Single Malt調合後再在Stout Cask中陳年六個月的無年分威士忌,以下是品飲筆記。
Name: Teeling Stout Cask
Region: Dublin, Ireland
Vintage: NAS
ABV: 46.0%
Cask: Galway Bay Imperial Stout
Glass: Clear ISO
EYE: Medium yellow, medium gold.
鼻腔:
香氣強度: 高,酒精只有46度但強度直逼CS等級
香氣分子: 一開始潮濕、悶(之後會散開)、強烈啤酒花、乾澀、乾燥柑橘片、巧克力、太妃糖、乳脂、夜來香、生辣椒,當中最漂亮而且讓人記憶強烈的是黑櫻桃跟風乾柑橘片。
味蕾:
酒體: 中上
油脂: 高
複雜度: 中
單寧: 中上
味蕾表現:
入口首先發現的是恰好的酸度,油脂表現豐沛飽滿,此時口腔充滿滑潤感,在中段後油脂會慢慢轉為架構鮮明的單寧,單寧有些許的刮搔感,但平衡性佳。
柑橘皮、葡萄柚、強烈啤酒味、烤麵包、太妃糖、巧克力、茶葉、乾爽感。
這隻Stout Cask所表現出的啤酒感非常的鮮明且色彩強烈,能夠感受到走進一間美式Bar迎面而來的些許悶濕,強烈的啤酒味,但隨即出現的柑橘太妃糖調就取代了那股濕氣,不只味蕾很像,連意象都表現得非常好。雖然欠缺某些層次以及堆疊的深度,雖然複雜度不高,但不影響這整隻酒的意象表現。
鼻腔上我最喜歡苦澀的啤酒花香氣,明顯的黑櫻桃以及風乾柑橘香氣,這些香氣都非常獨立。味蕾上我最喜歡的是入口飽滿油脂到中後轉變成壯碩的單寧,這個轉變非常的有趣,讓這隻酒有了完整的起承轉合。以1250NT的價錢,我認為這隻酒非常適合在夏日以及秋天喝,冬天我們就搬艾雷出來吧。
我們下次見!
-Whiscript
陳潤秋維基 在 Whiscript 威事記 Facebook 八卦
我一年大概只有一個時段會喝Stout, 那就是開始入秋的時候。白天雖然還是有高溫,但是到了晚上溫度卻相對涼爽。這個季節我想最開心的是,就是買一大包炭烤,有肉串,有米血,有百頁,有甜不辣,有豆皮,有四季豆,獎勵自己的時候還會有一整隻魷魚。一字排開後配冰冰涼涼的啤酒我想除了一個爽字之外,其他都是贅述。
但是有時一般常見的Pilsner、Lager跟Ale似乎力道不足以洗掉味蕾上那層厚重的醬料跟油脂,所以我個人在配炭烤時喜歡配Stout, 我不懂啤酒,但覺得兩者搭配上好棒,若不怕胖,全家賣的巧克力羅宋麵包配Stout也是一絕,秋天常常就這麼莫名其妙的變胖了。
今天來聊一隻我沒看過什麼品酒文的愛爾蘭威士忌,Teeling Stout Cask Whiskey。Teeling這個牌子有在逛橡木桶的酒友們應該都不陌生,我個人認為Teeling是一個相當有實力價錢又相當漂亮的牌子。該牌的核心品項之一 Teeling Single Grain Whiskey就呈現了滿滿的蜂蜜,蘋果,香草莢,淡辛香以及花香,奶油乳脂以及太妃糖,價位上實在是一隻無可挑剔的日常飲用酒款,而今天要介紹這隻Stout Cask更是我認為撿到賺到的一隻酒。
相傳這隻酒全世界限量12000隻,台灣更是限量360隻,我相當幸運的成為了萬中選一360位品味菁英當中的其中一名。在做了基本功課之後,我得到了以下的資訊,酒廠採用的Glaway Bay Brewery Stout是Imperial Stout Cask, 而非常見我們熟悉的Guiness Dry Stout,而且是用新鮮的wet cask,所以啤酒風味應當相當鮮明,至於Imperial Stout跟Dry Stout的差異? 其實我也不知道,但是Imperial Stout當初是專門生產給俄羅斯皇室貴族引用的,酒精度相對較高,當然,這也是維基百科查的。
這隻非冷凝過濾,無添加色素的無年分調合式威士忌最有趣的大概就是過桶的細節了,
這些桶子最初是裝萊姆酒的(酒廠不明),Teeling將萊姆酒桶買下裝入自家威士忌陳年,威士忌裝瓶後將橡木桶賣給Galway Bay陳年Imperial Stout最終再拿回做威士忌陳年,到這其實已經算是Fourth Filling。
學術上來說這隻威士忌不能標示Single Grain或者Single Malt ,因為酒廠資訊表示這是一隻由Single Grain以及Single Malt調合後再在Stout Cask中陳年六個月的無年分威士忌,以下是品飲筆記。
Name: Teeling Stout Cask
Region: Dublin, Ireland
Vintage: NAS
ABV: 46.0%
Cask: Galway Bay Imperial Stout
Glass: Clear ISO
EYE: Medium yellow, medium gold.
鼻腔:
香氣強度: 高,酒精只有46度但強度直逼CS等級
香氣分子: 一開始潮濕、悶(之後會散開)、強烈啤酒花、乾澀、乾燥柑橘片、巧克力、太妃糖、乳脂、夜來香、生辣椒,當中最漂亮而且讓人記憶強烈的是黑櫻桃跟風乾柑橘片。
味蕾:
酒體: 中上
油脂: 高
複雜度: 中
單寧: 中上
味蕾表現:
入口首先發現的是恰好的酸度,油脂表現豐沛飽滿,此時口腔充滿滑潤感,在中段後油脂會慢慢轉為架構鮮明的單寧,單寧有些許的刮搔感,但平衡性佳。
柑橘皮、葡萄柚、強烈啤酒味、烤麵包、太妃糖、巧克力、茶葉、乾爽感。
這隻Stout Cask所表現出的啤酒感非常的鮮明且色彩強烈,能夠感受到走進一間美式Bar迎面而來的些許悶濕,強烈的啤酒味,但隨即出現的柑橘太妃糖調就取代了那股濕氣,不只味蕾很像,連意象都表現得非常好。雖然欠缺某些層次以及堆疊的深度,雖然複雜度不高,但不影響這整隻酒的意象表現。
鼻腔上我最喜歡苦澀的啤酒花香氣,明顯的黑櫻桃以及風乾柑橘香氣,這些香氣都非常獨立。味蕾上我最喜歡的是入口飽滿油脂到中後轉變成壯碩的單寧,這個轉變非常的有趣,讓這隻酒有了完整的起承轉合。以1250NT的價錢,我認為這隻酒非常適合在夏日以及秋天喝,冬天我們就搬艾雷出來吧。
我們下次見!
-Whi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