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粹資料提供】
港大現任校委會成員:
特首委任(7人):李國章(主席)、陳韻雲、趙子翹、黃永光、潘燊昌、施文信、1席懸空
校委會委任(6人):陳坤耀、劉麥嘉軒、石禮謙、黃景強、王沛詩、楊紫芝
大學主管人員(2人):校長張翔、司庫梁高美懿
職員民選代表(5人):陳志武、高一村、盧寵茂、岳中琦、張達明
學生民選代表(2人):李梓成(本科生代表)、王宇辰(研究生代表)
校董會民選代表(2人):陳衍里、戴健文
#18比2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4萬的網紅閱部客,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也想要有錢嗎?還是你很害怕談到「錢」? 『 錢不是萬能,但沒有錢萬萬不能!』 因此了解金融的運作、擁有金融的思維, 是邁向「有錢」的重要基礎! 所以今天要來聊聊「有錢人都懂的金融思維 」💰 這次的內容來自陳志武教授的《耶魯最受歡迎的金融通識課》 有興趣Book們這邊請:https://reur...
陳志武 在 Emmy追劇時間 Facebook 八卦
登登登錯字妹的專欄千呼萬喚始出來惹~
粉絲頁最新上場的朋友,是在Emmy臉書上,以各種怪奇爆笑錯字出名的錯字妹。其實她本來是Emmy的新媒體運營主管,現在拿到投資了,正在籌備自己的創業公司。
Emmy說,跟錯字妹學到很多(真的,錯字妹講的,都是對的!),因此找錯字妹來向各位臉友介紹中國新媒體的情況。真正的中國新媒體運營高手,為台灣讀者開闢的新媒體專欄,這一定是台灣的第一個吧哈哈哈。內容不知道的自己也要學會google或百度呀,不要懶兮兮XDD。
好的,請錯字妹出場~。
------------------------------
【錯字妹專欄:深度內容的重返】
估計我寫的錯字太多,飯永遠只吃一半,一個好朋友擔心我後半生會智慧縮水,於是很豪爽大氣的把「喜馬拉雅」的帳號和密碼同步我,並且交代,「想買什麼課程就買,沒錢了,我會繼續充,只要你能智慧升級,以後少寫錯字,多吃飯,還能長個。」我說,搞笑吧,聽這些內容我不縮水已經很好了。
(Emmy翻譯機:喜馬拉雅FM是中國最大的廣播聲音平台,因為大陸地形開車費時,所以廣播app頗受歡迎,有好幾家類似服務的廠商如荔枝、蜻蜓等。)
嘴巴上雖然這麼說,但手還是很老實地將帳號密碼同步了。為啥?這簡直就是有種萬元入帳的愉悅感,瞬間腦子裡奔走的想法是,像耶魯大學陳志武教授的金融課,平台賣199元,我到時把手機借給同事,每次聽課收費10元,哎呀,薄利多銷,造福同事,多好的事情。
於是,我就開始推銷了。哪知道第一個客戶就碰壁,她說,錯字妹啊,「喜馬拉雅」的內容太尷尬了,低不成高不就。」我說,「喜馬拉雅」是行走在內容販賣領域的「淘寶」,啥都賣,啥都有,哪裡尷尬?
她說,「喜馬拉雅」的精品課程做不過羅振宇的「得到」,普羅大眾的情感內容幹不過林少的「十點讀書」。你說,「喜馬拉雅」老是教人怎麼走向財富自由,這不是比買彩票中獎還難麼?聽聽課就能找到捷徑,奔向人生巔峰了?痴人說夢!
我說,羅振宇的「得到」也教人怎麼實現財富自由啊。李笑來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一上線就賣爆。況且羅振宇自己都說是「賣膠囊」的商人,你說吃速效救心丸,和老人吃腦白金有什麼區別?都是補品,治標不治本。這倆平台不都是讓讀者交智商稅,填飽資本和羅振宇的荷包。
(Emmy翻譯機:李笑來號稱中國比特幣首富。然而現在比特幣平台禁止了所以很剉。腦白金是老牌贈禮補品,送銀髮族的,「送禮就送腦白金」是著名廣告語,這可是巨人網絡集團的創始人史玉柱發明的喔。)
同事說,雖然差不多,但據說,羅振宇在一次私下聚會上,邀請《智能時代》的作者吳軍博士加入「得到」的原創作者陣營。在吳軍博士還在猶豫期間,他二話沒說就將內容創作的一筆預定金打入了對方的銀行賬戶,並且還為他專門配備了一個幹精良的團隊,就是希望吳軍博士能好好打磨出優質的內容。
我說,啊哈,這是錢賺多了,學富人做慈善呢。
但是話音剛落也就幾小時後吧,我就想起前段時間和朋友的對話,我們都堅信,習慣接受碎片化的群眾,在一段時間後,總有人會率先在鐵屋裡徬徨、質疑,最後肯定會有人扒開鐵窗,向外呼喊:「我他媽受夠了!」他們需要真正滋養大腦的內容。
在新媒體呆了多年,我有感覺大家對深度內容的渴求越來越強烈。(Emmy:這不是錯字不要誤會,別人是待了多年,錯字妹真的是呆了多年XD)
二
之前像「得到」、「喜馬拉雅」、「今日頭條」等和內容掛鈎的平台,以高獎金的方式吸引原創作者入駐,其真正用意並不是要鼓勵原創,而是在暗自較勁,誰才是這些原創作者心裡的NO.1。更為關鍵的是,這是一場關於流量的競爭,吸引眼球,將其流量變現,對資本有個交代,才是他們的要職。
雖然從表象上看,「今日頭條」以各種方式在滿足大眾對於內容的渴求,但是它最多只是一個內容分發平台,只是在內容分發形式上進行了革命,在內容創作上,並沒有像傳統媒體那樣「花心思」。
很多用戶質疑,機器並不瞭解用戶興趣,「今日頭條」推薦的只是娛樂八卦、低俗熱點這些內容。至少「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對目前內容的「粗鄙化」並不覺得有什麼大問題。他說:「歷史上精英們一直在試圖讓大眾擁有很高的精神追求,但社會整體從來沒有達到過這個目標。」
對「今日頭條」的詬病在情理之中,因為它本身就不是一家內容公司,而是一家科技公司;此外,當「今日頭條」還一直強調算法技術時,它似乎並沒有覺察到,市場上真正稱得上是「內容」的也不多。未來即使算法再高明,也要面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窘境。
也許這窘境早已被羅振宇感知到了,畢竟之前在優酷上的「羅輯思維」,它的播放量大都停留在200萬,四年期間沒有增長跡象。當一場跨年演講能給他帶來5000萬元收入後,羅振宇開始想要打破這汪死水,尋找更多的可能性。羅振宇開始想要打造知識精品,才有了「得到」。
但這裡的精品與深度內容,並不能和曾經的傳統媒體例如「南方週末」,那樣的生產內容機制一樣,因為人人為媒體的時代,我們中的誰也無法回去那個「低效率、高成本、無法批量生產,需要團隊進行專業合作的原創」的時代。
前段時間,在我的微信朋友圈中,一則關於前《人物》主編、《時尚先生》總編輯李海鵬領銜成立的特稿業務「ONE實驗室」解散的信息,引起大家很多討論,雖然有遺憾,遺憾的是我們回不去了,遺憾的是我們可能再也看不到像《北京零點時》、《大興安嶺殺人事件》、《霾困北京時》這樣的特稿了,但更多的還是理解,畢竟這樣的創作並不能維持生計。
因此深度內容回歸,會出現在介於「今日頭條」和「南方週末」這兩者之間的市場,「得到」是其中一種。南方週末那樣的內容很難再成為市場主流,畢竟資本沒有太多時間等「太好的故事」。
三
我最近認真研究了同為有關情緒寫作的微信大號「咪蒙」和「KnowYourself」,並且分別咨詢了這倆號的忠實粉絲,發現,身邊朋友中原先是咪蒙粉絲的,已經很少看咪蒙了,但是看「KnowYourself」的朋友依然還是會定期去翻看,並且轉發認為好的內容到微信朋友圈。
這其中的差別是,「KnowYourself」一直創作的是較為深度的內容。
(Emmy:KnowYourself是最近頗受歡迎的公號,簡介是「一個能陪你科學認識自己的公號。人生很長,你不用急,也不用慌」,題目大概是長這樣:〈若你喜歡怪人:如何做到自我接納〉、〈第六感真的存在嗎:你可以科學使用直覺〉。真的好適合錯字妹啊哈哈哈)
「感謝咪蒙,我終於知道我要在朋友圈拉黑誰了!」這是很多讀者對以「咪蒙」為代表的粗鄙化內容的反饋。因為《致 Low 逼》、《致賤人》、《職場不相信眼淚,要哭回家哭》這些文章,咪蒙進入大眾視野,也讓我們見識到,她是如何在新媒體時代,又快又準的找到與讀者的情緒共鳴點,並且以強有力的故事去傳遞她的觀點,並且讓讀者在第一時間買單。
但一度遭到封號歸來的咪蒙,卻不再似以前那麼瘋狂。雖然咪蒙的稿子繼續在朋友圈刷屏,但程度遠遠不及以前。其中一個原因是,讀者有太多的選擇,他們其實並沒有想像中忠誠。更為重要的,咪蒙的大多稿件只是情緒的發洩,並非幫助受眾提高認知。這就像魯迅《祝福》裡寫的祥林嫂一樣,當她和街坊鄰居講述孩子被狼吃掉的故事,第一次,周圍的人會以同情的眼光來傾聽,但聽多了,也就麻木了。對咪蒙,我們也一樣。
而就在咪蒙被封號期間,同樣是有關情緒寫作的泛心理學公號「KnowYourself」(以下簡稱KY)開始取代咪蒙,成為朋友圈的刷屏常客。
很多人認為,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很浮躁,超過3000字以上的微信文章,幾乎沒有人看,即使對這類文章感興趣的,他們也會選擇把這類文章放在微信收藏里,之後就是遺忘。更多人也認為,碎片化的時間里只適合進行淺閱讀,不太適合讀大段的文字,不愛讀一連串的專業名詞,他們都愛看圖,所以圖片要多,文字要少;文章一定要標題黨……。
但成立才一年,就已坐擁100萬粉絲、2200多萬閱讀的KY,則全然不是這樣。它的文字不僅有非常多的專用名詞,動輒四五千字,還有超過一屏的參考文獻,但這絲毫沒有影響閱讀量破10萬+。更為難得是,KY能從相對科學的角度幫助受眾解答一些心理、關係問題。它在做的事情是「科普」,以及幫受眾建立相對理性的價值觀。
幸好,KY並不是在少數,目前像微信號「一小時爸爸」、「蕨經」等號正在慢慢佔據讀者心智。希望未來,我們中的大多數,不僅能從新媒體閱讀中感受到閱讀的愉悅感,也能提高我們的認知水平。因為,只有當我們的認知水平提高了,我們才能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找到幸福感。
陳志武 在 安納金 國際洞察 Facebook 八卦
《受用一生的耶魯金融投資課:看清市場本質,擁抱財富思維》(抽新書3本)
安納金推薦序:【金融領域最堅實的地基在這裡】
言猶在耳當我就讀碩士班期間,一位台大的老教授問我們說:「你們知不知道為什麼,在金融投資領域當中,最基礎的課程,卻要由最資深的教授來教?」答案是,愈基礎入門的課程,就像萬丈高樓的地基,是一切結構的根本。地基打得好,往上想要怎麼蓋、蓋幾百層都可以。
陳志武教授戮力於金融投資基礎理論亦是菁莪英才最資深的教授之一、更確切說能夠為所有剛接觸到這個領域的新手們樹立最穩固根基的合適人選非他莫屬。他是美國耶魯大學金融學終身教授,撰寫多本暢銷書皆被翻譯為多國語言,可謂作育英才無數。之前有幸拜讀陳教授的另一本著作《耶魯最受歡迎的金融通識課》,其宏觀視野、以及對金融歷史來龍去脈的深厚觀察洞見,也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此書是陳教授再度濃縮了他20餘年的研究心得與授課精華,彙編成一本專為探討金融投資領域既深且廣的代表作,即便過去20多年來我大量閱讀了國內外金融投資類的著作不下於數百冊,然而在翻開這一本著作之時,赫然聳現其中仍有許多過去所不知的知識與歷史,超出我所知所能甚多,此書含金量之高,令我感到驚喜與讚嘆!或許並不是每一位金融投資者對於這些數百年來的歷史沿革發展有興趣,也或許不是每個人都願意花時間從頭開始打好根基,尤其現今金融市場變化如此快速,彷彿每秒鐘損益幾十萬上下,若能速成,又何必曠日廢時呢?
在金融投資領域能否速成?這問題很難有所定論,但我認為,此書已經是整部金融歷史的濃縮精華版,或許無法涵蓋您想知道與金融投資相關的所有事情,但卻是理解當今世界金融體系最好的骨幹與地基,對投資新手而言,也是認識金融市場真實運作模式的最短路徑之一,此書是很好的一個入門選擇,並且指引您大幅改變與其他新手們之間的起跑點距離!
至於對投資市場上的老手來說,一個身為操盤二十多年經驗群的我,秉持不忘初心為教導數以千計的後生晚輩略盡棉薄之力,然而當詳讀這一本書之後,頓萌汗顏無地之感,此書中所論及的某些重要觀念我卻付之闕如,有如門外漢。我誠摯建議老手們都應該撥冗一讀,或許,您也會意出望外從中獲取到必要的「新知」(儘管事實已經存在數十年甚至百千年),與我一樣,慶幸透過此書讓我們的眼界大開、打掉重練,彷彿老宅原地重建,以最深厚又精實的地基,重新蓋出一座萬丈高樓!
願善良、紀律、智慧與你我同在!
❤️ 2020/11/5(四)晚上20:20之前在粉絲頁上對此貼文按讚、分享者,將抽出3位獲贈此一好書!
#受用一生的耶魯金融投資課
陳志武 在 閱部客 Youtube 的評價
你也想要有錢嗎?還是你很害怕談到「錢」?
『 錢不是萬能,但沒有錢萬萬不能!』
因此了解金融的運作、擁有金融的思維,
是邁向「有錢」的重要基礎!
所以今天要來聊聊「有錢人都懂的金融思維 」💰
這次的內容來自陳志武教授的《耶魯最受歡迎的金融通識課》
有興趣Book們這邊請:https://reurl.cc/j77Z1y
你會發現,金融可以很生活化喲😄
🌹如果讚數破2000,就再來分享其他內容~🌹
#金融 #我要變有錢 #價值交換
成為大會員:https://youtube.com/閱部客/join 🙇🏻🙇🏻
更多閲部客影片:https://goo.gl/YbtPFh 👏👏
:::::::👊上一集!:::::::
惰性會成就or摧毀現代人?【辯論試映】ft. 黃豪平、艾琳的日常、邱昊奇|
https://youtu.be/YSbKTE3wl3M
:::::::👊【更多影片】:::::::
閱說書▊https://goo.gl/28WFVy
學習的知識▊https://goo.gl/hnGHH1
心理學的知識▊https://goo.gl/PsWGn9
大學系列▊https://goo.gl/PrHMMM
徵求BOOK們一起讓閲部客更好,徵求翻譯者!!!
▶️翻譯閲部客:https://goo.gl/NP1hKi
:::::::👊【關於我們】:::::::
我們是閱部客
我們關注「人生x學習」,並樂於分享知識、傳遞價值,
希望讓生活更聰明、生命更精彩!
閱部客靈魂人物:水丰刀
喜歡書、喜歡玩遊戲、喜歡有趣的學習
快來''訂閱''不要錯過我們每日最新內容唷!!!!
👇你今天''閱''了嗎? 👆
訂閱我們►►https://goo.gl/crn2yo
特別感謝以下成為會員的朋友►►https://goo.gl/pZfqoW
:::::::👊【追蹤我們】:::::::
FaceBooK
https://goo.gl/DM279v
Instagram
https://goo.gl/8W3K2S
Youtube
https://goo.gl/xDvL6R
Twitter
https://goo.gl/wYJoZU
B站
https://goo.gl/MaZ6iw
微博
https://goo.gl/ehj6gh
知乎
https://goo.gl/Gy3B2q
::::::👊【業務合作】:::::::
請聯絡信箱
yuubuke@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oou3Uv-uCI/hqdefault.jpg)
陳志武 在 Spark Liang 张开亮 Youtube 的評價
【借錢消費也不是一件壞事】
人們常說勤儉節約是一種美德
奉勸年輕人不要亂借錢
不要亂花錢
我也不列外
但是,陳志武教授卻顛覆了我這個想法
人們之所以對“借錢”有負面的看法
是因為對金融知識的教育不夠了解
導致很多人聽到“借錢消費”
就覺得好像是件很糟糕的事情。
但是只要花對的地方的話
然後借錢花只要不過度負債
其實也不是一件壞事。
.
獲取我的獨家理財貼士
http://bit.ly/get-spark-financial-tips
.
【免費】股票投資工作坊 - 從0開始學股票
http://bit.ly/join-free-webinar-now
.
🔥點擊連結瞭解更多詳情或購買🔥
https://valueinmind.co/zh/sparks/
.
👇更多相關影片👇
.
3招幫你還清債務,沒錢也做得到
http://bit.ly/36YUIev
.
Tesla暴漲還能買進嗎?
http://bit.ly/2SDRbNL
.
為什麼我賣了我的特斯拉
http://bit.ly/38o9Un8
.
⚡ Spark 的 Facebook 很熱閙
http://bit.ly/2X3Cgwr
.
⚡Spark 的 YouTube 很多教學
http://bit.ly/2KMqMvR
.
⚡Spark 的 Instagram 很多八卦
http://bit.ly/31YMLon
.
⚡理财交流站
http://bit.ly/finspark-group
.
⚡美股交易交流区
http://bit.ly/finspark-foreign-stock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JEG-_zj8t8/hqdefault.jpg)
陳志武 在 作者-陳志武 - 博客來網路書店 的相關結果
博客來搜尋,作者,關鍵字:陳志武,分類:全館,耶魯最受歡迎的金融通識課:你要的財富與自由就從這裡開始,受用一生的耶魯金融投資課:看清市場本質,擁抱財富思維, ... ... <看更多>
陳志武 在 中國經濟必然下行耶魯大學終身教授陳志武:國際政治制約 ... 的相關結果
2022年1月11日 — 美國耶魯大學終身教授、香港大學亞洲環球研究所所長陳志武,是備受中國企業家推崇的經濟學者,也是改革開放後第一批海歸經濟學家中,少數專研金融產業 ... ... <看更多>
陳志武 在 陳志武-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Wikipedia 的相關結果
陳志武. 美籍华人经济学家. 語言 · 監視 · 編輯. 陳志武(1962年7月-),生於中國湖南茶陵界首農村,美籍華人,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學教授。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