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鄉土民情(一百一十二)
歌仔戲從宜蘭發展的,宜蘭人祖先93%是漳州人,所以宜蘭人有漳州腔,鹿港人也有一種腔,鹿港人就是鹿港腔,鹿港人大部份是泉州人。
台南府城台北艋舺也是泉州人居多,泉州人愛唱南管,漳州人愛歌仔戲,過去台灣有南管北管,南管因為太斯文,不夠熱鬧,廟會拜拜大場面都用北管,因為北管較熱鬧,北管又叫亂層(亂彈)就是因為熱鬧。
所以古代流行一句話,吃肉吃三層,看戲看亂層(台),亂層一就是亂唱,聽不太懂,如秦冬嗟(台),狗仔咬籬笆(台),籬芭咬咬歹(台),車鼓隊(台)弄車鼓(台)都是這種節奏。
歌仔戲本來叫本地歌仔,由宜蘭起家,之前說過宜蘭93%漳州人,漳州人很喜歡唱歌唸曲,大家聚在一起就唱歌演戲,大廟拜拜就大家在一起演戲唱歌,歌仔戲就是這樣起家的。
所以歌仔戲是本土的藝術,外國沒處看的,其他南管北管,布袋戲傀儡戲(台),車鼓陣都是中國傳過來的,只有歌仔戲是本土的。
以前歌仔戲演員全男生,沒女生,女生不可拋頭露面,當時沒舞台沒佈景,當時叫落地掃(台),賣藥的王祿仔(台)亦叫落地掃,過去歌仔戲都在廟堂,大樹下,四處都有,一定四齣,這是固定的,這四齣就是山伯英台,陳三五娘,呂蒙正,什細記。
也許感覺奇怪,或許曾看過王寶釵,狸貓換太子,包公,但這都是外來的,中共那邊來的,以前沒佈景,佈景從福州來的,戲要做之前,一定先辦仙,什麼戲都一樣要辦仙,戲的結局一定圓滿,團圓,因為過去的人生活辛苦,所以戲要結束,一定歡喜收場,寫劇本的人懂得觀眾之心,像電影山伯英台,結束時是化做二隻蝴蝶,歌仔戲是做回陽,又活起來從此不分離,好人一定善終,壞人一定要殺,有一句俗語:沒殺奸臣乎人看,觀眾不願散(戲)。
接著說歌仔戲,做歌仔戲的戲班,過去全部不識字,所以沒戲是的真的好看,劇本由導演的嘴巴闡述,叫你演什麼角色都得照做,劇情是苦是悲,說完你照著演,到現在沒什麼改變,電台電視台的歌仔戲當然不可沒有,歌仔戲班很天才,導演從頭到尾講完,他們就會做。
歌仔戲中重要角色分生、旦、三花、生分、小生、老生、文生、武生、旦分苦旦、正旦、苦旦戲最吃重、苦旦算主角,三花有瘋邊仔、阿嬤仔、是男人反串,歌仔戲重唱功、功夫好壞看唱功,歌仔戲最早是七字調,歌詞不固定,虛字不襯自己加,要加不加隨便你,所以每一個人唱出來的都不同,速度也不同,有快板、中板、慢板,歡喜的時快板、悲傷慢版,歌仔戲的祖師拜田都元帥與西秦王爺。
田都出生就被丟在一旁,所以他姓田,傳說他吃蟳仔,屁股爛掉一條命,西秦王爺也叫莊府老爺,他是唐明皇的軍師,做人死忠,唐明皇封他做王爺,北管布袋戲拜西秦王爺為祖師,南管、傀儡戲,皮戲,歌仔戲拜田都元帥,不吃蟳,歌仔戲的人禁說蛇,都說是溜,草索仔。
陳三 五娘 劇本 在 志蘋的麥克風 Facebook 八卦
大家小時候看過歌仔戲嗎? 小學時中午放學回家先看布袋戲跟天天開心、傍晚就是看歌仔戲,有瘋狂表演慾的我,會把被單或大毛巾披在身上,假裝是長長的衣袖,學著電視唱起戲來。
廖瓊枝老師唱的歌仔戲曲被稱為:「東方最美詠嘆調」,個人則贏得「台灣第一苦旦」之稱,因為她悲苦的一生,比起日本阿信怕有過之而無不及。廖瓊枝還在媽媽的肚子裡時,父親就被爺爺奶奶逼著娶了富家女,母親生下她後,長期抑鬱在她2歲半時溺水而斃,交由外祖父母照顧,外祖父母又分別在她10歲跟15歲的時候辭世。15歲的女孩,沒有家人,只能自力更生,從小喜歡聽戲、唱戲,因緣際會跟著戲班學習,也曾經以820元把自己賣給人家當媳婦。
人生有悲也有喜,一路走來的路坎坷中也有甜美的果實。廖瓊枝最後還是回到戲班學戲,每天天未亮起床,練馬步、劈腿、拉筋、跑圓場、喊嗓。廖瓊枝老師說做戲影響人生,至苦的苦旦演久了,免不了影響思想,忍不住經常哭。
廖瓊枝老師演出過的劇目不計其數,從教學工作開始,學生遍及海內外。2009 年於國家戲劇院演出《陶侃賢母》正式告別歌仔戲表演舞台,全心投入歌仔戲教學。為了教學,她以一本國語字典,彌補年幼的失學,寫出一本本歌仔戲劇本:陳三五娘、什細記、山伯英台,乃至改編西方童話「灰姑娘」為「黑姑娘」,被台灣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指定為「重要傳統藝術歌仔戲保存者」。
老師今年84歲了,每次看到老師,她都是那麼溫柔婉約,講話輕聲細語,她一整年的時間幾乎都在世界各地推廣歌仔戲文化。終於,我們有機會趁著老師難得在台灣的幾個時間,邀請老師參與我們這次的戲數三重文化推廣活動。五月份我打電話給老師的時候,老師一口就答應了,給了我她在台灣的時間,還叫我要趕快排,不然她又要出國了。
台灣的戲曲文化傳承,是有一群藝術工作者默默地耕耘推廣,這周六的講座,同時也邀請到黑膠收藏家林太崴 林臺味 ,分享廖瓊枝老師歌仔戲的一生與黑膠文化, 邀請大家本周六上午10點一起來囉!
財團法人廖瓊枝歌仔戲文教基金會
【戲數三重—台灣戲曲產業的絕代風華】
來 賓:戲曲國寶廖瓊枝
主持人:黑膠收藏迷林太崴
時 間:8/24(六)10:00-12:00
地 點:空軍三重一村四連棟小劇場
費 用:免費
Pingping Wan
陳三 五娘 劇本 在 志蘋的麥克風 Facebook 八卦
大家小時候看過歌仔戲嗎? 小學時中午放學回家先看布袋戲跟天天開心、傍晚就是看歌仔戲,有瘋狂表演慾的我,會把被單或大毛巾披在身上,假裝是長長的衣袖,學著電視唱起戲來。
廖瓊枝老師唱的歌仔戲曲被稱為:「東方最美詠嘆調」,個人則贏得「台灣第一苦旦」之稱,因為她悲苦的一生,比起日本阿信怕有過之而無不及。廖瓊枝還在媽媽的肚子裡時,父親就被爺爺奶奶逼著娶了富家女,母親生下她後,長期抑鬱在她2歲半時溺水而斃,交由外祖父母照顧,外祖父母又分別在她10歲跟15歲的時候辭世。15歲的女孩,沒有家人,只能自力更生,從小喜歡聽戲、唱戲,因緣際會跟著戲班學習,也曾經以820元把自己賣給人家當媳婦。
人生有悲也有喜,一路走來的路坎坷中也有甜美的果實。廖瓊枝最後還是回到戲班學戲,每天天未亮起床,練馬步、劈腿、拉筋、跑圓場、喊嗓。廖瓊枝老師說做戲影響人生,至苦的苦旦演久了,免不了影響思想,忍不住經常哭。
廖瓊枝老師演出過的劇目不計其數,從教學工作開始,學生遍及海內外。2009 年於國家戲劇院演出《陶侃賢母》正式告別歌仔戲表演舞台,全心投入歌仔戲教學。為了教學,她以一本國語字典,彌補年幼的失學,寫出一本本歌仔戲劇本:陳三五娘、什細記、山伯英台,乃至改編西方童話「灰姑娘」為「黑姑娘」,被台灣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指定為「重要傳統藝術歌仔戲保存者」。
老師今年84歲了,每次看到老師,她都是那麼溫柔婉約,講話輕聲細語,她一整年的時間幾乎都在世界各地推廣歌仔戲文化。終於,我們有機會趁著老師難得在台灣的幾個時間,邀請老師參與我們這次的戲數三重文化推廣活動。五月份我打電話給老師的時候,老師一口就答應了,給了我她在台灣的時間,還叫我要趕快排,不然她又要出國了。
台灣的戲曲文化傳承,是有一群藝術工作者默默地耕耘推廣,這周六的講座,同時也邀請到黑膠收藏家林太崴 林臺味 ,分享廖瓊枝老師歌仔戲的一生與黑膠文化, 邀請大家本周六上午10點一起來囉!
財團法人廖瓊枝歌仔戲文教基金會
【戲數三重—台灣戲曲產業的絕代風華】
來 賓:戲曲國寶廖瓊枝
主持人:黑膠收藏迷林太崴
時 間:8/24(六)10:00-12:00
地 點:空軍三重一村四連棟小劇場
費 用:免費
Pingping 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