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醫學系出身,想在 SCI 發表,該怎麼起手?
我的博班第一學期,可說是什麼都不會,但我很清楚目標,就是必須要有至少 2 篇 SCI 的期刊發表。
當我最近起草第一篇必須獨力完成的投稿文,這才發現,問題不是出在英文書寫,也不在題目或是樣本蒐集,而是我不知道「遊戲規則」。
所謂的投稿,能被接受的文章需要具備哪些基本條件,碩博老師會教。但是,他們畢竟是學霸了,他們好像不太懂我們這種初來乍到學術殿堂的黃毛丫頭問題在哪……
▒ SCI 天天有 ▒
「我看見我朋友,一個年輕住院醫師在缺乏資源的情況下,能發表 3 篇以上的 SCI,我不得不信他的推薦了。」
2017 全年共 300 篇論文發表,2018 年 1-5 月論文發表數已多達 161 篇的工作坊!平均每月超過 30 篇論文發表,協助多位校友突破困境、得到被挖角機會,或在體系內獲得升遷,往更好薪酬與發展邁進!
▒ 論文起手,足見高下。 ▒
我知道我犯了跟大家一樣的錯誤,就是會重複寫廢話,這些廢話是因為我們心虛,想要充實文章份量,但是又無話可說,所以寫了一些廢話。陳一銘老師確實含蓄的點出這個問題,並教我們重點在哪,要寫什麼才不會失焦。
▒ 原來我的圖文規劃超 NG ▒
經由上課的整理發現,倘若我按照自己的審美或是想法去規劃文稿跟圖表,肯定是會被拒絕 100 次。
好險上課後我發現自己可怕的審美跟排版是不受歡迎的,而在新思惟課程中,我學會了怎樣的圖表規劃才顯得專業,才能讓審稿人開心舒服,少走冤枉路。
▒ 課程 3 大特色,給你最佳助力 ▒
#實際建議
大道理人人會說,但應用時所遭遇的種種困難,該如何克服,就不是每個人都知道。內科陳一銘醫師,復健科吳爵宏醫師,放射科蔡依橙醫師,與你一樣的世代,超過 185 篇 SCI 發表經驗,給你最實用的建議。
#實作統計
讓完全無經驗者也能上手,新思惟口碑互動實作時間,再次改款,讓您在樂趣中學會統計應用,並在「您自己的電腦」實際完成,製成可投稿數據圖。過程中有任何問題,資深助教隨時幫你!
#課後回饋
運用上課學到的技術,完成回家功課,並由講師親自閱讀,並給予回饋,用多年指導住院醫師的經驗,建議您未來努力的方向。不只給你魚、給你釣竿,還指導您,該怎麼設計一支屬於你自己的釣竿。
▒ 不打高空、實戰為主的工作坊 ▒
🔹最新活動|10/13(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立刻報名|歡迎您來,一起成為登上 PubMed 的傑出校友!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80的網紅駐家醫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郝健康:好發於年輕女性要多留意 LINE官方:https://line.me/R/ti/p/%40ynl5328p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docinhouse/...
陳一銘醫師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八卦
▎運用課程所學,寫出論文不難。
(文內有課前 / 後文章排版與表格進化圖)
許智維醫師的論文獲
BMC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 與
Clinical Neuropharmacology 刊登!
寫第一篇 case report 時,那時還沒上新思惟,整篇論文就像陳一銘醫師所講的菜味十足,架構很鳥、字型很醜、表格很拙,所以被拒絕了好多次。
▎課後,投稿過程超乎預期地順利!
第二篇 case report 時,我記得是沒有送任何英修、也沒有被任何期刊拒絕,第一次投稿後,被 revise 兩次就接受了,過程順利地有點離譜,骨子裡被新思惟洗禮後整個人都變得不一樣了。
▎更多的課程、更強的能力、更棒的未來
這幾篇文章只是目前的小小成果,而未來還有好多路要走。人生最重要的目標,是去追求那個屬於自己的、有興趣的事物,做到極致後成為一個獨有的個人品牌。
--
從論文的開頭到結尾,我們提供完整且具說服力的精要建議。
以前弄不懂的統計分析與圖表,我們設計指定作業,讓學員按著步驟在自己的電腦上親自操作。
期刊種類繁雜不知如何挑選,我們建議從自己的興趣出發,建立影響力。
想做時間管理,結果總是被時間管理,我們分析每日的工作時間分配,協助規劃出更多的空檔,讓學員有充足的時間,專注發展,加速起飛。
新思惟最受歡迎研究入門課程,5/5(六)開放報名!
陳一銘醫師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八卦
『一整天的課程並不偏廢理論或實作,讓我不再對接下來的寫作方向一籌莫展,不再看到統計就煩惱。』
⠀
⠀
🚩 2021 最後一班,替明年論文起飛的自己,做最後衝刺!
【全新梯次】11 / 27(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立即報名】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
⠀
#資料在桌上躺了幾個月
⠀
以往在工作上閱讀論文總是隨意翻看,大概知道最近圈子裡火紅的話題就滿意了,但要親身構思出一篇可行的論文或是個案報告,竟是毫無頭緒。萬事起頭難,這麼八股的俗語竟然體現在我身上!老師交付一些天書般的數據與表格,口頭提點一些想法,便拂袖離去。幾天、幾週過去,數據跟表格依舊靜靜地躺著……幾個月過去,數據跟表格已經不再安穩地躺著,變成了張牙舞爪的心魔。
⠀
#是時候該突破了
⠀
我們做為科學人,喜歡把大小事情都量化,彷彿本來看不透的事物轉化為數據,就在一瞬之間遁入舒適圈,我卻萬萬沒想到,心魔是團無法量化的迷霧,讓人走不出去。
⠀
於是,我知道,迎來突破的時候到了。我迅速地報名了這次的課程。
⠀
#講師們站在每一個抉擇的路口
⠀
陳一銘醫師擅長的論文架構,讓人感覺寫論文就像在寫聯考作文,好像變得……很簡單的樣子(笑);
⠀
吳爵宏醫師擅長圖表排版,真是道出了審閱者才懂的眉角與細節,吳醫師更親自檢視我手邊的論文有沒有問題,讓我強烈感受到課程團隊對學員的用心!
⠀⠀
🚩 全速前進,連續拼五篇!早點學會,就不會浪費這麼多時間。
➠ 全新梯次|11 / 27(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立即報名|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
作為資深的論文指導者,每年看著許多新手的稿件,深深覺得,錯誤的方法可能有一千種,但實際上,最好的寫法只有一種。與其我們去指出一千種錯誤,不如直接告訴你最好的寫法,從照作開始。
⠀
這堂課,就是要與你分享「#最好的寫法」。
⠀
「這堂《#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應該要列為研究所通識課程或是 PGY 課程!打算要念研究所的同學、剛開始進入醫院的醫師們應該找機會來。多一些對論文寫作的了解,以後也可以少走一些冤枉路。」
「#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這種課程真的是要好好推廣,尤其是在剛進入住院醫師的階段,就應該來上課才對。現在來上課總是有種相見很晚的感覺。」
⠀
作為研究新手,老是深陷論文卡關、常被退稿的瓶頸,面對統計圖表總是手足無措,連投稿期刊都有選擇困難?眾多校友突破困境,最高單月 77 篇,單一個月甚至超過 10 位校友突破從 0 到 1!
與其將寶貴時間浪費在摸索試誤上,不如透過高效系統化的學習,將寫作到投稿的各項雜症,一次解決到位,克服學術起步的障礙,讓您寫作功力大增,跑統計不再求人!
⠀
▌ 登上 PubMed 的過來人都怎麼說?
⠀
▪ 為自己的文章找歸宿,拚出 SCI 級的升等論文!
(朱淯銘 醫師)
⠀
▪ 運用課程所學,住院醫師生涯尾聲成功發表第一篇!
(周逸群 醫師)
⠀
▪ 新思惟的教學,讓我在找到題目後能順利完成論文!
(陳沛甫 醫師)
⠀
▪ 懂寫論文、找到資源,從 0 到 1 成功起步!
(彭啟豪 醫師)
⠀
▪ 終於克服這相當漫長的過程,成功從零到一。
(黃婷愉 醫師)
⠀⠀
⠀⠀
▌ 平均每天都有校友登上 PubMed
⠀
▪ 2021 年 08 月 PubMed(SCI),共有 90 篇!
▪ 2020 年新思惟之友 SCI 論文發表,共 689 篇!
⠀
看到眾多校友逐步做出自己的成績,從 0 到 1 突破困境、得到被挖角機會,或在體系內獲得升遷,往更好薪酬與發展邁進,而你,朝著自己想要的方向前進了嗎?
⠀
《#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開放報名!
⠀
🚩快速拼出自己的 SCI,2021 最後一班。
➠ 全新梯次|11 / 27(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立即報名|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 將寫作到投稿的各項雜症,一次解決到位,突破從 0 到 1 的困境。
陳一銘醫師 在 駐家醫師 Youtube 的評價
郝健康:好發於年輕女性要多留意
LINE官方:https://line.me/R/ti/p/%40ynl5328p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docinhous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RhX102OGS8/hqdefault.jpg)
陳一銘醫師 在 駐家醫師 Youtube 的評價
#郝健康 當你有”晨間僵硬”不要拖快去看醫師
【駐家醫師】醫療衛教健康新聞
LINE官方:https://line.me/R/ti/p/%40ynl5328p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docinhous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1BbFG5_17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