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覺得酒精、消毒劑難買還要排隊,誰會喜歡刺鼻的化學消毒劑,長期使用確實對身體或家裡有幼兒是一種傷害。
酒精不管濃度多高,都無法殺死許多病毒,建議精油與酒精搭配加強防護。
10ml精油+100ml 75%酒精
如果家中沒有酒精,建議精油比例再加高,量以自己舒適為主,對抗病菌等 比例不要過低即可。
T妹列出三樣精油,幫助殺菌、及對抗病毒,並教導你如何使用。
當然 當你生病時,還是要看醫生並乖乖吃藥,但可以與精油合併。
T妹講任何話都不是空穴來風,精油有許多科學研究報告,與功效列入多國的教科書。
精油並不是仙丹 部份精油只是幫助預防、對抗、幫助縮短感冒症狀與舒緩,當然自體免疫力很重要,才會說精油是輔助,但他的功效已經被許多先進國家,科學研究證實有一定的功效與輔助。
在此我要特別聲明,怕智能障礙的人看不懂⋯ 不能保證精油100%對抗、或治癒任何病,好比西藥也是無法100%保證,我也從沒有說可以100%對抗冠狀病毒,因為這超級病毒且致死率極高,不是一般病毒,但精油可以用來當作最佳輔助品,且有一定的功效,當然任何病痛還是要找醫生。
而在西方國家,許多醫生發現是小感冒,都不會開藥,要你回家休息用自體免疫戰勝,我本身也是認為 如果是小感冒,真的能不吃西藥就不要。
但反而大病一定要吃藥,在台灣反而相反,蠻多人大病不想吃藥,寧願相信來路不明神仙水,或莫名的藥膏塗塗抹抹。
也就是國人普遍對醫療知識非常匱乏,而我從不會誇大、亂猜測推理,我會多方面證實,即使是天然療法⋯ 也必須要有國際上的公信力。
在國外甚至研究發現水果萃取可以讓癌細胞腫瘤減小,藥房都可以買到天然水果萃取治感冒的藥(縮短與減緩感冒症狀),更可以標示療效,不是只有普拿疼西藥才有功效,在台灣政府反而認為只有西藥有效,認為食物只能吃沒有療效,所以很多人對天然的東西,認為天方夜譚⋯ 反正全部都是誇大不實,無法跟上國際觀。
精油如同中醫,最溫和及最天然的方式,如果家中有小孩⋯ 更建議用最天然的防護。
精油表現最好的是它的抑菌效果,科學家分別對常見度比較高的100種細菌和100種真菌進行分析,發現在100種精油中有87種精油在不同程度上對於不同的菌種都有一定的抑菌效果。
又從臨床試驗進一步證實,多種精油對呼吸道炎症有效,對關節炎、腮腺炎、牙齦炎、陰道炎、胸膜炎、褥瘡等多種炎症;比如茴香、綠花白千層、神香草、生薑、沒藥等;也有不少精油對抗病毒有效,比如:薰衣草、澳洲茶樹、桉葉油、酸檸檬、蠟菊、百里香等等。
德國精油化學家Kurt Schnaubelt認為,95%的精油種類都有抗炎症抗感染作用,75%的精油具有調節情緒性精神障礙作用,以及調節神經系統和平衡激素水平的作用。
50%的精油具有治療慢性炎症和抗過敏作用,25%的精油種類有輔助治療代謝性障礙的作用。
2013年,澳洲格理菲斯大學工程學院Evgeny V. Usachev研究發現,茶樹油、桉樹(尤加利樹)油,具有可以抵抗A型流感病毒,以及寄生在細菌中「噬菌體M13」的作用;只要5~15分鐘,就能讓95%的病毒失去活性,等於只要嗅聞15分鐘,鼻腔內的病毒幾乎可以清除乾淨。
還有太多精油相關文獻,我就不一ㄧ列出,精油功效並不是天方夜譚。
尤其值得欣慰的是,2004年諾貝爾獎歷史上第一次授予兩位從事氣味研究的科學家,美國科學家理察·阿克塞爾和琳達·巴克,表彰兩人在分子生物學水平上,解釋了氣味受體和嗅覺系統組織方式,從此氣味對人類的影響絕不是迷信而是科學。
🔬從科學看精油
https://media.doterra.com/tw/zh/documents/science-oil-201901.pdf
🔬精油科學
https://m.xuite.net/blog/aromamedicine/twblog/138200227
「院內感染常見菌種」的推薦目錄:
- 關於院內感染常見菌種 在 Tiffany Chen T妹 粉絲團 Facebook
- 關於院內感染常見菌種 在 鼠寶發電廠No.4 CLUB Facebook
- 關於院內感染常見菌種 在 加護病房查房日誌 Facebook
- 關於院內感染常見菌種 在 院內感染最常見菌種2019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評價
- 關於院內感染常見菌種 在 院內感染最常見菌種2019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評價
- 關於院內感染常見菌種 在 院內感染最常見菌種2021的原因和症狀,DCARD 的評價
- 關於院內感染常見菌種 在 醫院對抗超級細菌組團隊防院內感染- YouTube 的評價
院內感染常見菌種 在 鼠寶發電廠No.4 CLUB Facebook 八卦
#毛球
#黑色素癌(腫瘤)
#醫療筆記分享
在毛球陸續出現病狀時,我查了很多資料和問了許多資深鼠友,對於這病症的前中後期了解都很少,就連醫生在臨床經驗上倉鼠確診治療也非常少,本文單就毛球本身的病程和經驗做分享,在這裡每一次的診斷與醫療處理沒有對與錯,我相信專科醫生在當下都會做最好的判斷,只是希望提供給之後遇到一樣問題的飼主有個參考資料,不會像我一樣一邊走著一邊想著最後的結果!
沒耐心的可以直接看最後 #心情分享❤️
----------------------------------------------
✏️提要:黑色素瘤是皮膚腫瘤中惡性程度最高的瘤種,容易出現遠處轉移。大部分病徵為皮膚有不正常色素沉澱、紅腫,甚至潰瘍,可見凸出於表面、毛少之團塊。即使沒有明顯的黑色素瘤的表現,仍需謹慎處理。在初期發現時通常會建議做團塊切除手術,但復發轉移機率相當高。
註:口腔的黑色素瘤是狗狗最常見的口腔惡性腫瘤
----------------------------------------------
✏️初期:
發現毛球病症是八月初某天小姐姐在跟毛球玩時發現她兩邊耳朵異常,邊緣有乾硬捲狀,其實沒有非常仔細看真的很難發現,當時詢問了鼠友大多以為是病毒疣或是耳朵膿包,立刻預約了最近的時間前往專科就診。
✏️第一次就醫8/17 $750
https://www.facebook.com/132566104038404/posts/422198591741819?sfns=mo
醫生懷疑麥角中毒或是黴菌感染,當天回家我還把家裡全部已開封的飼料全部丟棄,上網看的資料還真的滿像麥角中毒的症狀,不過一般多半是四肢居多,毛球當時四肢還沒有症狀!
醫生當時先開了血管擴張劑治療。
(補充:當時在嘉義的專科也有多起倉鼠麥角中毒的案例,多半是因為家裡榖物變質)
✏️第二次回診 8/22 $800 抗生素 消炎 抗黴菌藥
https://www.facebook.com/132566104038404/posts/426510707977274?sfns=mo
在吃了藥一周後,病狀沒有明顯改善,請住附近的鼠友幫忙帶去另一家專科做再一次的診斷,這次醫生有用耳視鏡深入檢查確認耳朵沒有膿包或腫瘤,因為藥物血管擴張劑並沒有發揮作用加上沒有更多的未稍部位有症狀,她比較排除麥角中毒的可能,轉而懷疑是黴菌感染,採取了結痂物做細菌感染,建議如果藥物再沒有發揮作用可以做切片送病理檢驗。
✏️第三次回診 8/30 $3850 採檢體做組織病理切片檢查 /服用類固醇 /抗組織胺/抗生素
https://www.facebook.com/132566104038404/posts/429593007669044?sfns=mo
上次皮屑和結痂物沒有培養出黴菌或其他菌種來,所以排除了黴菌感染的可能性,耳朵和耳後傷口持續還是有組織液流出,遲遲無癒合⋯
醫生開始懷疑可能是免疫系統問題,改吃類固醇看看,我們討論後決定做切片送檢,雖然醫生有說切片耳朵可能會缺角不好看,對我而言能夠找出原因治癒是更重要的!!目前生活作息、食慾沒有什麼改變,還是那個時間到會下樓盪鞦韆等放風的毛球球~
✏️第四次回診9/10 $600 黴菌藥/ 降低類固醇劑量
https://www.facebook.com/132566104038404/posts/434863300475348?sfns=mo
耳後傷口遲遲沒有癒合,屁股皮屑增多、有點脫毛、一邊耳朵有些溼溼的。
醫生也覺得狀況變嚴重了點,皮膚的皮屑檢查後確定有黴菌(之前沒有),可能搔癢去咬導致傷口和脫毛,耳道有變厚、腫,切片的縫線開了所以耳朵就變分岔些微流血!目前先調整藥物比例看看,陸續看診也近一個月了,遲遲沒有明顯改善。
✏️切片檢查結果出來 9/17
(確診為非典型黑色素瘤)
https://www.facebook.com/132566104038404/posts/438906666737678?sfns=mo
✏️第五次回診 9/22 $1600 黑色素瘤回診聽報告/照X光/改非類固醇消炎藥
https://www.facebook.com/132566104038404/posts/441600639801614?sfns=mo
照X光發現已經有轉移到腹部部的現象,顯示其實癌症已經進入中後期了
醫生直言就小動物(倉鼠)而言,很多癌症治療方式是沒有辦法再倉鼠身上做的,這時候我們能做的有營養支持 、疼痛管理 、安寧照護,回診時間拉長至三周,因為密集回診也看不出病程的改變。
✏️第六次 回診 黑色素瘤回診 10/11 $1600 打退情針/雷射傷口/止癢藥/消炎藥/抗生素
https://www.facebook.com/132566104038404/posts/453392595289085?sfns=mo
經過三周在兩耳的變化更趨明顯嚴重,在兩側和臀部也開始出現傷口和潰爛,我想這段期間醫生也默默做了很多功課,她跟我分析覺得目前可以試著嘗試的醫療方向:嘗試雷射傷口與打退情針或許可以改變些甚麼,我其實相當感謝我的醫生,因為在有限的案例和經驗中醫生也不全然真的放棄就這樣安寧到最後,我們願意做任何可以讓病情更好的努力。
✏️第七次回診 10/21 $1050 第二次退情針/開始服用止痛藥
https://www.facebook.com/132566104038404/posts/460516847909993?d=n&sfns=mo
發病已經滿兩個月,除了外觀傷口潰爛之外這之前的毛球並沒有很明顯生病的感覺,
在這最後一個月我想才是她最辛苦的時間了,開始會出現疼痛的叫聲,讓她不舒服的部位不是一開始的耳朵,而是後來潰爛嚴重的臀部,肛門處,甚至可能是腹部!
因為疼痛讓她開始不喜歡走動,也不喜歡讓人碰觸,這時候是我們最難過的時刻,因為肛門的傷口讓她排便極度不舒服,會在籠內尖叫亂竄,對於止痛藥也非常的抗拒,之前都乖乖吃藥的她看到止痛藥超級討厭快速逃跑,只好強迫抓出來餵,因為疼痛我第一次被毛球咬了,我不怪她但更心疼她的痛和不舒服是有多大,抓著她時也總是因為大力掙扎把原本因為不敢用力大出的便,都一一排出了,這種抓著她一邊尖叫著一邊大便的畫面,總讓我想哭又想笑,沒有經歷過的人很難想像有多苦!
✏️第八次回診 11/2 $600 服用類固醇
https://www.facebook.com/132566104038404/posts/469116777050000?d=n&sfns=mo
傷口範圍持續擴大反覆癒合又潰爛,這幾個月的傷口照護,因為避免過度刺激更痛,只在明顯潰爛的傷口灑上外傷藥粉保持乾燥不黏到墊材,把多餘的結痂皮剪掉避免拉扯,而鼻子也明顯出現傷口,這部位癌細胞的轉移讓她後期出現呼吸不順的感覺,因為同時小香在氧氣房治療中,所以我們就分流一邊的管讓毛球也待在氧氣室中,臀部的傷口已經潰爛到開始有腐臭的味道,醫生說其實她那部位已經沒有甚麼感覺,因為都壞死了,排便也不再疼痛尖叫,大便異常油亮有時會有流出透明液體,醫生研判腸胃也可能癌細胞轉移出現狀況,耳朵有一邊已經壞死自然脫落了!
✏️第九次回診 11/15 $100
https://www.facebook.com/132566104038404/posts/478446842783660?sfns=mo
這是最後一次回診了和第一次就醫大約過了三個月(12周)的時間,還記得醫生曾經給我看過一個國外的研究文獻,非典型的存活時間是 22-88天,毛球很努力走到最長的預估期了,最後這一周的她因為止痛藥的發揮,睡眠時間很長,醒來總還很努力吃的,但因為鼻腔、吻部的腫脹開始會有呼吸困難的感覺,臉部也因為腫脹眼睛被擠壓到快不見了,四肢有明顯的紅腫,走路呈現不自然地扭動。現在看這影片眼淚還是會不自覺自然落下!
✏️11/17日完結篇:毛球離世
毛球離開時全身多處因癌細胞侵犯而充滿潰爛傷口,身體總有些濃濃的腐臭味,大便因為沒有力氣擠出總是卡在肛門口,即使這樣的她仍然是有食慾的、即使這樣的她仍是我們愛的孩子,最後那幾天只要有空我們就會抱著她出來,用毛巾或衛生紙包著她以免弄痛傷口,靜靜摸摸她、跟他說說話,珍惜著這最後的時光。
❤️心情分享:
那段期間每次發文總會稍微刻意避開她不好看的傷口~
因為我不想大家擔心難過
因為我不想有人跟我說:你怎麼不讓她安樂死
我不想跟任何人解釋我對她的愛
我也不想爭論安樂的正確與必要
我只知道我們相處的時間是一分一秒到數著
都嫌不夠長了
三個月的時間因為黑色素腫瘤就這樣讓一個原本漂亮健康的孩子離開,五月份時才幫她做了結紮手術,因為基因因素讓我們想預防、想治療都顯得有點無所適從!
大部分在社群看到的內分泌失調多是呈現輕微外傷和短時間掉毛,毛球則是轉換成黑色素癌呈現在皮膚外顯上,我都想著還好我第一時間就決定送檢,知道病因總會讓心堅定點,不然盲目的治療、怎樣看沒能癒合的潰爛傷口,一定會讓我更恐慌!
🔎很多鼠友常常私訊我問一些醫療問題,我都會給一個觀念,找個信任的專科醫生、然後相信你的直覺還有你的孩子想要跟你說的話:
你覺得他還想活、 醫生說還能醫 、我們就努力去救
不管結局是好壞,如果不幸在手術台離開也是命運安排
你覺得她可能累了、 醫生也沒有更好的方法、我們就陪伴她最後
在任何決定的當下是為他好而做的就夠了
🔎還有醫療費的部分-----------
雖然我從來不刻意說我為了這些鼠寶花了很龐大的醫療費用,但醫療基金的準備是你在任何決定時可以更從容的必要因素。
要開刀、要檢查、要租氧氣機都是需要不少的費用,醫院不是慈善機構、倉鼠也沒有健保,我都會建議我的領養人,在領養後鼠寶之後,一定要每個月固定存一筆醫療基金。
通常很多遺傳疾病會在一歲半甚至提前至一歲就會出現,當然更多時候是你來不及準備的!
❤️在毛球離開滿一個月的今天,我終於整理這份回憶起來不太美,照片看起來不太好看的醫療筆記,希望大家永遠記得曾經有隻抗癌小黃金#毛球、也希望不要再有跟她一樣辛苦的案例了!
❤️還是要說聲:謝謝大家一路陪伴與打氣
院內感染常見菌種 在 加護病房查房日誌 Facebook 八卦
加護病房查房日誌20170220
最近有同學在問sepsis,那我們就來複習一下吧。這個課程會分個幾天上喔。
首先,Sepsis是一種因感染而導致的發炎反應。比較常見的菌種是Gram positive bacteria。可能是某個器官的感染或是菌血症,甚至導致多重器官衰竭和死亡。
2016年the 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and European Society of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SCCM/EISCM)有對sepsis and septic shock有新的定義:
1. 敗血症(Sepsis)定義為因感染造成的宿主反應,導致致死性的器官衰竭。現在器官衰竭則由sequential (sepsis-related)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SOFA) score超過兩分以上定義。原本的The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 criteria 已經不再使用。SOFA score的算法可以看此網址: http://clincalc.com/IcuMortality/SOFA.aspx
2. 敗血性休克(Septic shock)定義為有敗血症,且有循環,細胞和代謝性不正常,經過適當的fluid resuscitation後,還需要血管升壓劑才能達到平均動脈壓(a 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 ≥65 mmHg和 a lactate >2 mmol/L (>18 mg/dL).而且此情況會比單獨有敗血症的死亡率來的高。
3. 敗血症的危險因子包括: 住在ICU,院內感染,菌血症,老年人,免疫抑制,之前曾經住院,尤其是因為感染住院,社區型肺炎。
4. 懷疑或確定敗血症的病人,通常會有低血壓,心跳變快,發燒和白血球增生的情況。在嚴重一點,可能有休克的徵兆,如皮膚冷汗發酣,器官失能,如: 寡尿,急性腎衰竭,心志受到影響。
5. 死亡率很高,但這幾年因為醫療的進步有下降的趨勢,約10-52 %,越嚴重死亡率越高,若病人燒不起來,嗜中性球低下,年齡大於40歲,有AIDS,肝衰竭等共病症,不適當的抗生素都有可能預後較差。
院內感染常見菌種 在 院內感染最常見菌種2019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八卦
提供院內感染最常見菌種2019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肺炎鏈球菌、非典型肺炎治療、卡他莫拉菌有關健康/醫療文章或書籍,歡迎來健康急診室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看更多>
院內感染常見菌種 在 醫院對抗超級細菌組團隊防院內感染- YouTube 的八卦
TVBS新聞APP最即時立即下載→http://bit.ly/2ch35Gb○訂閱頻道,最新資訊馬上接收→http://bit.ly/2flUkiY. ... <看更多>
院內感染常見菌種 在 院內感染最常見菌種2019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八卦
提供院內感染最常見菌種2019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肺炎鏈球菌、非典型肺炎治療、卡他莫拉菌有關健康/醫療文章或書籍,歡迎來健康急診室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