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周報》
#含主持人陳文茜解說,請於Youtube「訂閱」文茜的世界周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t1aanVMoPYUt_CQYCPQg
右邊 👉 「訂閱」,並開啟小鈴鐺 🔔
【單則推薦】
搖擺州當中,除了票數最多(達29張),最關鍵的佛羅里達之外,賓州的選舉人票有20張,以選戰重要性來說,是僅次於佛州的兵家必爭之地,事實上在過去幾天,拜登和川普的票數拉鋸和翻轉過程中,也充分凸顯出了這一點。賓州的地理位置,有著很明顯的中間過渡性質,它一邊鄰近紐約州、紐澤西州這些沿岸都會地帶,另一邊卻又和俄亥俄州、西維吉尼亞州這些中西部的農業州與內陸州,緊密相接,因此在選民結構上,他也是兼具了都會中產階級的溫和立場,以及鄉村和勞工保守特性的混合組成,某種程度上,我們可以把賓州看成是現今美國兩極政治的縮影:在費城這些大城市裡,主要都是民主黨支持者,而在農業區或是工業區的藍領階層,則多半是死忠的川普追隨者,這也使得賓州繼2016年之後,再度成了決定美國總統大選的最後一個,和最大一個關鍵州。由於賓州人口密集,而當地選務法規又嚴格要求郵寄選票不得在投票日之前,開封先行處理,因此就導致了這幾天我們所看到的狀況:當美國各地大多數的州、包括紐約、加州這些大州都已經確認結果之後,賓州的官員卻每天不斷出面喊話,要求大家要有耐心,因為他們已經盡可能地在現有人力下,加班趕工,用最快的速度處理通訊選票;然而,在一場票數極為接近的選戰當中,這樣的開票延宕,已經衍生出各種官司訴訟和爭議,隨著時間不斷發酵。
{內文}
他們說,賓州是鋼鐵之州。
(鋼管廠老闆/柴克曼)
這間鋼鐵工廠裡,有275名工人..
但這裡也是拳擊手洛基和愛滋電影的濫觴。
(電影《費城》_
我就是「愛」! 我是「愛」
時間倒轉二個半世紀,美國的「獨立宣言」,當年是在賓州州議會通過,從而孕育美利堅共和國的誕生。
(影片旁白)
殖民地代表共同簽署宣言之後,這份文件被送往世界各國,宣告美國獨立建國...
時間再拉回2020,今天的賓州儘管已經不是冠蓋雲集,殖民地代表和獨立英雄匯聚的政治中心,儘管隨著重工業外移,「鐵鏽帶」榮光早已不復見,但這個人口一千兩百萬,相當台灣人口一半,面積近十二萬平方公里,超過三個台灣大的「拱心石州」,卻又繼2016年之後,再度成了全美 全球和世人聚焦,攸關一場世紀選戰最終回大結局的運命之州。
(美國總統/川普)
哈囉 斯克蘭頓 哈囉 賓州 謝謝大家前來...
(美國總統候選人/拜登)
哈囉 費城! (按喇吧聲) 見到各位真開心!
(美國總統/川普)
明天我們將要贏得賓夕法尼亞州,我們將要贏得下一個四年任期!
(美國總統候選人/拜登)
每天發生的事情都提醒我們不能輸,讓我們看到對手用盡手段阻止投票,尤其是在費城這裡,川普總統最怕賓州,因為他知道如果賓州人出來投票,如果你們都投票,他就輸定了
無論在象徵意涵,還是實質意義上,賓州在兩名候選人的選戰布局當中,都是愛恨交織的重中之重,年初以來 兩名總統候選人造訪賓州的次數,加起來達到29次,對拜登來說,賓州是他的出生地,他的故鄉,他的大後方,民主黨輸不得,也輸不起,而對川普而言,賓州在上一場大選對他倒戈相向,幫助他締造了「輸了普選卻贏得大選」,一場選舉人票數的魔術戲法,則是令共和黨人望向賓州時充滿無限期待。
(法國24記者)
分析認為,今年選戰最重要的一個州就是賓州,賓州位於「鐵鏽帶」核心地帶,這個傳統上以藍領階級為主的州,近年來逐漸脫離民主黨的掌控轉向共和黨...
美國總統/川普/2018.10.11)
我超愛賓州,我去了這裡一間學校,很棒的地方,很棒的群眾,但我不開心的是,賓州好多年來都讓共和黨人飲恨,雖然他們都自覺有勝算,原因在於他們不懂賓州,可是我懂 就是「勞工」...
(法國24記者)
川普為何能夠引起這麼多勞工選民對他的共鳴,他不是一個來自紐約的富豪嗎
(斯克蘭頓大學政治教授/琴恩哈里斯)
呵呵 重點是,他善於隱藏這一點,他說話的方式,彷彿他是勞工的兄弟,而且他經常提起勞工階級,承諾要改善他們的生活,而那些人真的相信
傳統政治光譜上,美國的民主黨偏向勞方,而共和黨偏向資方,雙方各自站在左右政治,與勞資關係中的其中一邊,而賓州,這個過去以鋼鐵業 礦業 煤炭生產為大宗的工業重鎮,長期以來,因為藍領勞工階級占大多數,工會勢力強大,因而很自然被收編為民主黨票倉,1992年之來的七場總統大選,有六次,賓州20張選舉人票,都無懸念投給了民主黨候選人,但隨著製造業外移,鐵工廠一間接一間拉下鐵門,工會式微,失業率上飆,賓州人對於民主黨的忠誠度,近幾年來持續鬆動,而當川普打出反全球化口號,挑戰建制派希拉蕊時,這塊藍色鐵板終於在2016年,一夕崩盤。
(彭博主播vs.記者/2016.11.8.)
...我們有重大消息,事實上應該說「驚人」消息,美聯社現在預測:川普拿下了賓州,那就大勢已去了,老實說,希拉蕊不可能贏了,如果...剛才美聯社證實了賓州結果,以我個人來說,這是今晚最震驚的消息,因為原本她的民調超前,至少都有5-6個百分點
(賓州路跑活動主持人/2016)
(現場有誰是支持川普的?) (鼓譟)
(賓州選民/2016)
我覺得他們兩個都是笨蛋,但希拉蕊的狀況是:老狗玩不了新把戲,而川普則是新來的狗,我希望 希望啦,他可以玩出新把戲
(《被遺忘的人》作者/布萊德里)
就像賓州當地一個民代曾說過的,歐巴馬只是帶來改變的「希望」,川普卻是直接踹開了改變的大門,這些選民想要做的是大鬧華府,打破既有的政治格局,所以把賭注全押在川普身上,雖然不知道結果會怎樣,但重點在於:他們感覺自己被邊緣化,被忽視 被「遺忘」,就像川普所說的一樣
(川普支持者)
我51歲,從來不投票,三個月前才剛登記投票,而我今年會投給川普
(川普支持者)
2020再連任!川普再四年!(再四年!)
(川普支持者)
這裡的人對川普無比熱情,你看拜登,雖然好幾天前就宣布了行程,但開車來的只有小貓兩三隻,反觀川普,就算他45分鐘前才說要來,馬上就會有大批粉絲聚集,兩邊的熱度差很大
(記者vs.威爾克斯大學教授/托爾)
四年過去了,賓州有改變嗎?賓州人有感受到「美國更偉大」嗎?我不認為,川粉會從這個角度來思考,我覺得他們比較可能會從...我是否「覺得」比較好?我是否「覺得」有人願意傾聽我的聲音?我是否「覺得」有人懂得我?了解我?所以 就算現實沒改變,他們還是「覺得」被尊重了,因此那些2016投票給他的人,現在依然熱愛川普
(川普支持者)
快認輸 別作弊! 快認輸 別作弊!
(拜登支持者)
大聲說! 每票都要算! 大聲說! 每票都要算!
聯邦最高法院在選前一周判決,賓州通訊選票只要在選前寄出,就算選後三天才寄達依然有效,此一釋憲結果讓早從半年前就不斷放出風聲,指控民主黨暗中做票的川普極度不滿,甚至公開推文暗示,判決將招來「街頭暴力」,3號投票結束,4號一早,川普法律團隊就前往法院,要求賓州選務機構立刻停止計票,並指控州政府不讓共和黨監票人員進入開票中心,監督計票程序。
(川普次子/艾瑞克川普)
各位 這是舞弊,這絕對是舞弊,費城過去就發生過,他們想要把美國民主變成笑話,我爸的票數原本明明領先近50萬票,86%的票都開出來了,而且還有共和黨票倉沒有開出...還有紅色選區沒有開耶,我們本來準備拿下賓州的,可是他們卻開始作票,因為他們只有作弊才會贏
(賓州示威群眾)
嘿嘿 吼吼 你的種族主義總統要下台!嘿嘿 吼吼 你的種族主義總統要下台!
(賓州示威群眾)
你瘋了!你瘋了,你也瘋了!
選後三天,賓州最大城費城計票中心外,兩派群眾依然佔據街頭火爆對嗆,沒有人認為這場選戰已經落幕,四年前,賓州改寫美國政治史,把一位踐踏所有政治常規的局外人,送進了華府權力核心,四年後,賓州選民沒料到的是,他們竟又被推上了歷史道路的分歧點,而他們的抉擇,恐怕又將再一次決定,美國下一步,走向何方。
限期改善性質 在 行政法林清老師 Facebook 八卦
很多同學行政罰法的法條內容不熟,但是又很多題目在這個部分命題,以下整理,行政秩序罰重要觀條文與命題方向,提供大家考前複習:
1、行政罰的種類(行政罰法第1、2條),裁罰性行政處分V.S一般不利處分的區別(近年常考)。
2、行政罰的對象(行政罰法第3、7條2項、14條共犯、15及16條之應併同處罰、17條行政機關成為行政罰之對象),尤其要注意行為責任(行為人)與狀態責任(所有權人)之處罰。
3、行政罰不受法定罰鍰最高額之限制,得於所得利益範圍內裁罰(行政罰法第15、18條)。
4、行政罰之追繳(行政罰法第20條)、行政罰之擴張(行政罰法第21、22、23條)。
5、行政罰之競合(行政罰法第24、25條、釋字503、604、754號)、刑罰與行政罰之競合(行政罰法第26條、釋字第751號)。
6、行政罰裁處時效(行政罰法第27、28條)、管轄競合之處理(行政罰法第31條)。
7、行政罰之裁處程序(行政罰法第33、34、35、36、41、42、43、44條)。
8、按日(次、件)連續處罰之法律性質?最高行政法院108年聯席會議有關限期改善之罰鍰及送達(109年高考三級考題)。
以上議題各位可以依序複習,自然可以掌握行政罰法的重點!
限期改善性質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八卦
#回顧【小燈泡案5週年:我們的社會改變了嗎?】
5年前的3月28日,患有思覺失調症男子王景玉當街砍死女童「小燈泡」,震驚全台。這起案件激起的多重社會問題,並未隨著兇手去年無期徒刑定讞而止息。過去幾年,台灣社會以一年一例的頻率發生精神疾病患者當眾隨機殺人事件:2018年5月台中,30多歲男子賴亞生闖進牙醫診所尋找妹妹未果,刺死上前勸阻的牙醫師;2019年7月嘉義,50多歲男子鄭再由於自強號上,因補票事宜刺死上前處理的鐵路警察;2020年3月新店,20多歲男子王秉華與妻子爭吵後,下車隨機砍殺機車騎士。
■一起不幸個案散發的漣漪,從政治到文化影響無遠弗屆
另一方面,這起案件也不僅只停留在個案家庭的不幸悲劇,而是進一步向公共領域幅射出各種不同面向的深刻影響:政治上,當年在媒體前因冷靜發言而引發大眾不同角度議論的受害者家屬「小燈泡媽媽」王婉諭,於2020年當選第10屆立法委員,持續關注兒少、社福與精神疾病照護相關議題;文化上,以該案作為田調與劇本素材之一的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2019年播出後,引發熱烈的迴響,帶領大眾更進一步思考難以理解的犯罪事件背後的人性與社會面貌。
延伸閱讀:【星星上的小燈泡,照向通往理解的漫長歧路】https://bit.ly/3cqhO3C
小燈泡案發生隔天的3月29日,剛當選中華民國第14任總統、尚未就職的蔡英文即發出公開信,表示將「用盡全力」修補「社會安全網」,明確提出要從制度上積極改善、避免再發生類似憾事的承諾。
當類似案件仍一再發生、精神疾病犯罪者的司法判決持續引發外界爭議,我們盤點此案5年後,到底帶來什麼結構與制度上的改變?特別在社安網進一步的安排、刑事案件中被害人的處境,以及因精神疾病減刑或無罪後的監護處分,在過往5年間有了什麼變化,相關政策是否能回應現實?
■社會安全網將投入252億元預算,為何仍與現實脫節?
行政院於2018年初核定「強化社會安全網第1期計畫」(107-109年),3年投入近70億元,今年即將進入社安網2.0的計畫,預計投入252億元。這個以家庭與社區為中心的計畫,理想上希望整合分散在不同部門的社福資源,用更全面的角度關照高風險家庭的需求,實際的作法則是補助各地方政府增設社福中心、增聘專業社工人力。
但在今年1月初跨黨派立委召開的社安網公聽會中,第一線工作者反映的卻是中央大量進用人力的同時,卻未建置完善的督導與行政分工機制,導致人力也不斷流失,而將自殺個案與精神疾病患者關懷訪視這兩種截然不同性質的工作模式合併,更是與實務經驗嚴重脫節。
雖然政策上號稱要朝向「整合」的服務方向,仔細檢視卻發現,執行面上仍如多頭馬車,社安網是委由各地方社會局執行,但實際在社區第一線面對精神病人,了解其病況穩定程度與生活狀況的「社區關懷訪視員」與「自殺個案關懷訪視員」則隸屬於衛福部的專案計畫,猶如網絡中的尷尬存在,即使已運作超過10年,仍面臨一年一聘沒有專業發展遠景、人力極度不足的窘境。
延伸閱讀:【與受苦者相遇──社區精神病人關懷訪視員的現場反思】https://bit.ly/2Vtne4h
審計部近日公告訊息指出,近年社區列管精神病人約13萬至14萬餘人,衛福部原推估全國所需社區關懷訪視人力為425名,但囿於預算限制,僅有99名人力,每人平均約須負擔350至400名個案訪視工作,較英國(1:35)、香港(1:50)、日本(1:10)高出許多,監察院去年也對衛福部提出糾正案(字號:109內正0006),衛福部承諾將於今年再增加75名社區關懷訪視人力,只是類似的承諾在3年前(2017)就已提出:「每年增聘超過百名社區關懷訪視員」,但現實上從2017年至今,只從96名增加3名。
■ 被害人參與訴訟,提升司法中弱勢處境
當年小燈泡案發後,家屬往往透過新聞媒體獲知偵查進度,造成被害人的二度傷害,除了凸顯所謂的「偵查不公開」淪為口號,在後續的審理過程中,也讓當事者深刻感受到刑事案件中被害人的弱勢處境。
由於我國的刑事訴訟制度是以被告為主體,最關鍵的調查證據,訊問證人、鑑定人或被告,上訴權,都只能由檢察官進行,被害人家屬猶如法庭中的邊緣人,有鑑於此,2019年底立法院三讀通過加強被害人訴訟參與新制,若是「故意、過失致人於死或致重傷」案件的被害人,或性侵害等案件的被害人,得於檢察官起訴後,在第二審言詞辯論終結前,可向法院聲請參與該案訴訟,以具體的制度規範使被害人有表達意見、檢閱卷宗的權利,加強在訴訟過程的參與程度。但有學者認為,當缺乏最關鍵的調查與訊問權,被害人在法庭中弱勢的地位並無改變。
■精神鑑定頻惹議,以無限期延長的監護處分回應民意
小燈泡案兇手王景玉,在近三年的審理過程中,分別在一、二審委託榮總與台大進行精神鑑定,結果都呈現出其犯行受精神疾病的影響,符合《刑法》第19條減刑的條件,最後於去年4月15日由最高法院以無期徒刑定讞,刑後監護處分5年。
該判決結果與家屬及大眾的期待有明顯落差,法務部長蔡清祥更表示,不願意樂見「每個犯了重罪的人都是用這樣的理由(精神疾病)來讓自己的責任減輕」;整個社會已醞釀出一股對於犯下重罪者屢因精神疾病減刑的不滿集體氛圍。不久後的台鐵殺警案一審、同年8月桃園男子梁崇銘吸毒弒母二審,接連因《刑法》第19條獲判無罪,瞬間引燃了民間的怒火,針對該如何處理精神疾病犯罪者的問題,立法院各黨團在上個會期先後提出10多個版本的修法草案,顯示出回應民意的急迫壓力,中央部會與各專業代表更頻繁召開會議,討論此一橫跨司法與醫療的複雜問題,甚至具體提出設置一處專門針對精神疾病犯罪者的「司法精神病院」。
本月初行政院正式宣佈,將修法刪去現行《刑法》第87條監護處分最高的5年上限,經由專業每三年評估一次,可無限期延長監護處分的時間,意謂著往後即使因精神疾病無罪或減刑,犯下重罪並風險仍高的病患,國家仍可透過此一方式將其無限期與社會隔離,確保民眾生命財產的安全。
小燈泡的幼小生命不幸消逝5年過去,面對仍不時發生的精神病患觸法事件、與實務脫節的社安網、標準令大眾困惑的司法判決,整個社會似乎已經失去耐心——像當年小燈泡媽媽嘗試理解地追問著:「他到底怎麼了,這些人他們的故事是什麼?」——去理解犯罪者背後的生命歷程,從而思考如何從家庭、教育、經濟等更廣闊的社會面向徹底改善與解決相關問題。
為了止息沸騰的民意,國家在面對精神疾病重罪者,選擇朝向防堵的思維,無限期的隔離。此刻箭在弦上的政策推行後,未來勢必要面臨更多從醫療單位的資源落差、受處分者的人權主張、精神疾病患者的汙名化更加嚴重等議題的挑戰。(文/張子午)
#報導者 #小燈泡案 #王景玉 #五週年 #精神疾病議題 #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