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的父母看到孩子嘔吐拉肚子
都直接認定是腸胃炎
腸胃炎 一天嘔吐 拉肚子數次~~~~
他白天看起來都沒異狀
一樣跑跳吃飯
但一到晚上凌晨都給我吐床...
晚餐吃的也沒消化全部吐光
(應該是整天吃的)
連續吐了三天
第一天睡覺喝奶喝到一半
直接噴射吐床
看了醫生
醫生說腸胃不適脹氣
奶減量
第二天只喝了60還是半奶
睡著了
過了一個小時
突然又是噴射嘔吐
又看了醫生 跟我說脹氣不要喝奶
第三個夜晚沒有喝奶
睡到凌晨四點 一樣噴射嘔吐🤮
連續看了兩家診所
都只跟我說脹氣腸胃炎
我越想越不對 只有凌晨在吐!
直接掛急診檢查!
本來醫生看了他的狀況也只安排X光
我說他把整天的食物都吐光
也沒消化 還看到麵條跟飯粒
醫生安排超音波之後才得知腸套疊
立即回到急診
看著醫生護士都很迅速的跟我說
趕快抽血驗血打點滴
再去做腸套疊透視灌腸復位檢查
這真的有風險
醫生說過程中有發現腸穿孔或破裂 就要立刻停止 進手術室
還好順利的通了
但還是要檢查 因為復發機率太高
嚇壞媽咪了😭
也還好我覺得不對
不然媽咪本來要帶皮皮去花蓮三天兩夜員工旅遊
還好發現了
不然皮皮的後果不堪設想
#腸套疊
指的是一段腸子滑進另一段腸子中,像反摺的衣袖一般被卡在裏頭。腸套疊可以發生在任何一段大腸或小腸,不過最常見的位置,是在小腸與大腸的交界,即「迴腸─結腸」型腸套疊。好發於三個月到三歲的嬰幼兒身上。
#腸套疊透視灌腸復位檢查
腸套疊透視灌腸復位是經由肛門灌注對比劑進入大腸,應用壓力將腸套疊區域復位之檢查。腸套疊是小兒常見的腹部急症之一,乃指某段腸管凹陷入於遠端的腸管中;常見於3個月至6歲之兒童,約 80%病例發生於1歲內;男性的發生率約為女性的2倍。至於腸套疊的位置以小腸套大腸為常見,也稱為「迴腸結腸套疊」,有研究顯示約佔全部腸套疊患者的83﹪。
腸套疊(Intussusception)是小兒常見的腹部急症之一。顧名思義,腸套疊是指一段腸子被推擠到另一段腸子裡面,可以是大腸套入大腸、小腸套入大腸、小腸套入小腸,或甚至是小腸套入小腸後再套入大腸的「連環套」,其中又以位於右下腹部盲腸附近的小腸套大腸較為常見,後果自然就是腸阻塞。
腸阻塞嚴重時,由於套疊的腸壁血液循環被干擾,靜脈及淋巴液回流受阻,淋巴液外滲,造成腸壁組織壓力升高,阻斷了整個腸壁的血液供應,將導致腸壁壞死,此時必須進行腸道切除,故能否早期診斷至關重要。
腸子為何會套來套去?
雖然醫界至今仍不清楚腸套疊真正的致病因素,然因其好發於春夏季節交接和初冬時期,此時正是胃腸炎盛行的時候,所以有相關研究認為和腺病毒腸道感染有相當大的關連。另有5-10%的病例,腸子被發現有解剖學上的異常,如小腸長美克式憩室、息肉,淋巴瘤等。此外,過敏性紫斑症也常會合併腸套疊。
典型的腸套疊好發於1歲以前,以5-10個月大的嬰兒最多,這個階段的病因多半不明;至於新生兒或年紀較大的幼兒發生腸套疊,多因解剖學上的異常所致,而男嬰的發生機率較女嬰多。
腹痛又嘔吐就要小心了!
腸套疊的主要症狀有3,
即 #腹痛、 #嘔吐及解血便。腹痛的特徵是突發且呈週期性,大約每隔15-20分鐘發作1次,病兒會哭鬧不止、臉色蒼白流汗、兩腳蜷縮至腹部,幾分鐘後腹痛消失即恢復平靜或倦怠嗜睡。第2個症狀是嘔吐,初期是一般的嘔吐物,但後來可能演變成含膽汁的嘔吐。最後是解血便,血便是由腸黏膜出血和腸黏液混合而成,看起來很像草苺果醬。近年來,腸套疊多能獲得早期診斷,因此「草苺果醬血便」已較為少見。
必須注意的是,並非每個病人都會出現上述典型症狀,有的病人只是顯得不安焦慮與身體不適,剛開始家長並不在意,求診時亦多被認為是腸胃炎、腹脹或便祕所引起。
拖延就醫可能引發腹膜炎
在身體檢查時,醫師可能會在腸套疊病童的腹部摸到香腸樣的塊狀物,這個部位通常是在右上腹部肝臟下緣或右下腹部;做肛診時,有時手套上也會沾著血便。若腸套疊時間拖延較久,腸道組織缺血,黏膜糜爛壞死出血(血便),最後導致腸壁破裂穿孔而引發腹膜炎,此時會有腹脹、腹部壓痛及腹肌僵直的症狀;若發炎感染擴散至全身,會造成敗血症休克,病童將呈現虛弱、心跳變快、發燒、腹脹甚至血壓下降等現象。
降結腸脹氣 在 林凱鈞 Facebook 八卦
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組織的重要成份,舉凡頭髮、皮膚、器官、骨骼、肌肉、神經等都是由蛋白質組成。如果說人體是一間工廠,那蛋白質就是組成產品的重要原料。而攝取蛋白質的來源有分動物性和植物性(豆魚肉蛋類)。動物性:蛋、奶、肉類、魚類、家禽類;植物性:豆類、核果類、五穀根莖類。其中植物性蛋白質的豆類裡有個很好的食材,在冬季正是盛產期,它就是「皇帝豆」
皇帝豆的名稱怎麼來的,古時候的皇帝地位最高、權力最大,是一國之君。因此,能被冠上「皇帝」的都不是泛泛之輩,而皇帝豆是豆類裡顆粒最大,所以有這個稱號。皇帝豆性平、味甘,食療上可以除濕、消水腫,還能健脾胃、調整腸胃消化功能及補血
皇帝豆的營養價值高,在植物之中其鐵及鋅含量豐富,特別適合以全母乳哺餵的寶寶做為補充鐵質的副食品食材。以下就與你分享「5個皇帝豆的好處」,一起吃出健康吧!
❶護心健骨增含氧
含有鎂和磷,鎂能幫助靜脈與動脈放鬆,提高血液的含氧量,防止自由基損傷心臟;磷則能增強骨骼和牙齒
❷提升免疫降血脂
是優質的植物性蛋白與膳食纖維,可以預防高血脂、降低膽固醇,及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是增強免疫力的好幫手
❸補充鐵質防貧血
其鐵質含量高,可預防貧血,也是人體中細胞能量供應的重要角色,並能促使β-胡蘿蔔素轉換成維生素A,對缺鐵性貧血者有助益
❹照顧腸道好健康
含有皂素,屬於一種抗氧化物質,可抑制自由基,預防炎症,會與膽酸膽固醇結合,使腸道內膜不受到膽酸的刺激與影響,以避免大腸、結腸病變
❺低卡高纖少負擔
每100公克,含醣類18.3公克、蛋白質8.7公克、纖維質5.1公克,熱量約為108大卡,跟豆腐的熱量差不多,可以取代白飯當作主食,因其熱量更低,且更多纖維質
#皇帝豆挑選法
豆莢形狀完整且挺直、顏色翠綠者佳。豆仁飽滿有光澤、斑紋越明顯、顏色略呈黃色者,口感越細緻,香氣也越好
#皇帝豆停看聽
⚠️雖纖維質含量高,能改善腸胃道功能,若本身消化功能較差,例如患有胃潰瘍者,就不宜吃太多,否則可能引發脹氣
⚠️因為鉀、磷含量豐富,腎功能耗弱者食用要節制;此外,皇帝豆還是中普林食物,處於急性發病期的痛風者要避免食用
⚠️含有亞麻氫糖甘,此為天然的毒性物質,會隨著皇帝豆的成熟而減少,但發芽之後又會增加。因此建議要煮熟才能食用,至少以80度以上的水煮25分鐘以上,或是100度煮25分鐘才安全
⚠️皇帝豆有一層較難嚼碎的外膜,對於未滿1歲的小孩,去除豆仁的外膜會較容易食用。不過,去除外膜的皇帝豆,其纖維質含量也跟著下降,若是已有咀嚼能力的孩子,建議保留外膜烹調為宜
#凱鈞話重點
#5個皇帝豆的好處
降結腸脹氣 在 林凱鈞 Facebook 八卦
被稱作是「生命積木」的蛋白質,是人體細胞的主要成分,蛋白質提供重要的胺基酸,能有精力運作、協助復原,也能具有飽足感。除了動物性來源,植物中也能獲得優質蛋白質,例如豆類就是很好的選擇,且富含許多有益人體的營養價值唷!
豆類依照營養不同,可分為兩大類。一類以高蛋白質、高脂肪為主,如黃豆;第二類是以高碳水化合物為特徵,像是綠豆、紅豆等。而在生活中,夏天的刨冰、冬天的甜湯還是車輪餅、豆漿當中,各種美食都能找到豆類的蹤跡,這回就一起來認識「5個豆類的優點」吧!
❶零膽固醇養護多
豆類中的黃豆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和豆固醇,有助於降低血清膽固醇。而黃豆中的卵磷脂有促進肝中脂肪代謝,防止脂肪肝形成的作用,亦含有植物雌激素(異黃酮),可以減輕婦女更年期症狀,使骨質疏鬆得到預防
❷潤澤光透亮美肌
豆類裡有富含維生素B2營養(例如:納豆、紅豆、碗豆等),能幫助促進體內脂肪代謝,保持肌膚濕潤,而含有蛋白質,能幫助皮膚製造膠原蛋白,使肌膚更白淨光滑,維生素A則能防止皮膚粗糙
❸護心防動脈硬化
富含氨基酸及纖維的豌豆,其所含的膽堿可預防動脈硬化,適合高脂血症及冠心病患者補充
❹富含優質蛋白質
鷹嘴豆、毛豆,含有豐富的植物性蛋白質,含量高達30%-50%,營養價值幾乎與肉相當,甚至可以代替肉類,這也是素食者蛋白質的良好來源
❺耐久澱粉保健康
黑豆內63%澱粉質是耐久性澱粉質。耐久性澱粉質不容易消化,因此會通過胃和小腸到結腸,結腸內的細菌會將耐久性澱粉質分解,變成有防癌作用的丁酸鹽(butyrate)
❤️豆類精選
➡️黃豆
其中含有人體所必需的各種胺基酸,還有維生素A、B、C和D,並富含油脂;有助降低血漿膽固醇水平,促進骨質健康和腎功能;還有較多的維生素、鈣,植物性雌激素(異黃酮)
➡️黑豆
其蛋白質的含量是牛肉、雞肉、豬肉的兩倍多,牛奶的12倍。胺基酸組成和動物蛋白相似,當中賴氨酸豐富並接近人體需要的比例,因此容易消化吸收
➡️紅豆
又名小豆、赤豆等,本身含熱量不高,富含鉀、鎂、磷、鋅、硒等活性成分,是典型的高鉀食物
➡️綠豆
蛋白質含量比雞肉高,熱量是雞肉的3倍,鈣是雞肉的7倍,鐵是雞肉的4.5倍,維生素B1是雞肉的17倍,維生素B2和磷的含量也較豐富,並具有降火消暑特性
➡️蠶豆
蠶豆營養豐富,富含膳食纖維、鈣、鉀、胡蘿蔔素等多種有益健康的營養素。含有磷脂和膽鹼,有助養護大腦和神經組織,增強記憶、健腦的作用
➡️芸豆
每100克帶皮芸豆含鈣達349毫克,是黃豆的近兩倍。富含膳食纖維,其鉀含量比紅豆還高。因此,夏天吃芸豆能很好地補充礦物質
➡️毛豆
毛豆既富含植物蛋白,鉀、鎂元素和B族維生素也特別豐富。更值得一提的是,嫩毛豆的膳食纖維含量高達4.0%,是蔬菜里的纖維冠軍,有助於控制血糖和血脂
➡️扁豆
扁豆的營養成分相當豐富,包括蛋白質、脂肪、糖類、鈣、 磷、鐵及食物纖維
➡️豌豆
維生素B1含量是毛豆的3倍之多,夏天熱出汗會丟失一部分維生素B,因此豌豆很適合夏天食用補充,也富含維生素A,具有潤澤皮膚的作用,亦含磷脂,是構成骨骼、牙齒的主要成分。更含有分解亞硝酸胺的酶,有防癌抗癌的作用,維生素A和胡蘿蔔素含量也十分豐富
➡️鷹嘴豆
其形奇特,尖如鷹嘴,故稱此名。含有大量的卵磷脂、皂角苷、異黃酮,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鉀可以排除鈉從而預防高血壓
➡️皇帝豆
富含鐵質、低熱量且無脂肪,可提供人體能量代謝的必要營養,尤其孕婦的鐵質需求,它還含有葉酸及鎂,葉酸能降低中風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豆類小百科
⚠️基因改造與非基因改造定義
a、非基因改造
未經人為改變物種之基因序列;以自然方式生產之食品
b、基因改造
指基因遺傳物質被改變的生物,指生物透過基因技術改變基因遺傳物質,不是以自然增殖或自然重組方式產生,其加工與組合步驟,較無基因改造元素者,能達成之改良特性:有增加生長速度、改良營養價值、抗蟲、抗病、抗除草劑、抗低溫、延長保存期限、耐運送或利於加工等
c、基改與非基改大哉問
長期進食基因改造食物,對健康是否有影響?目前雖尚無具體證明,但日常中基因改造食物,已在食用者不知情的情況下攝入,已傷害到消費者對基因改造食物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患有急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的病人,避免吃豆製品,以免刺激胃酸分泌和引起胃腸脹氣
⚠️腎功能不全患者,不宜多食豆製品。豆製品中含有大量植物性蛋白,如果進食過多,易使體內生成的含氮廢物增多,恐加重腎臟負擔
⚠️痛風患者是可以吃豆類的,經研究指出,植物蛋白、蛋類和奶類是痛風患者獲得蛋白質的良好來源,可適量攝取
⚠️有三高(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的人,飲食模式是低糖、低脂、降壓,而豆類完全符合,建議每日攝取40mg-80mg,並均衡攝取各類食物
⚠️因動物性蛋白伴隨飽和脂肪與膽固醇,攝取過多易提升血管疾病風險,植物性蛋白則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等疾病威脅
⚠️透過攝取豆類、穀類、堅果類,素食者能解決「植物性蛋白缺少某些必需氨基酸」的問題。不同食物可獲取不同種類的胺基酸,無論是葷食或是素食主義者,夠透過多元均衡與適量的飲食原則來獲得健康
#5個豆類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