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雙子時才會發生的事⋯⋯⋯
票選世界百大書單!!!
在今年四月的時候,英國媒體 BBC 請世界各處的文學權威分別提供自己心中的五本書單或故事,符合他們認定所謂幫助建立人們的思維模式、影響人類的歷史發展之重要作品,最後收回了 108 位知名作家、譯者、記者、文學批評家、學術研究者等同個領域卻處於不同立場的答案,他們的選擇遍及小說、詩集、神話傳說與戲劇劇本,並涵蓋了 33 種不同的語言,甚至是已經失傳的古代蘇美語和吉茲語。
▍108 位投票學者:https://goo.gl/NE2n4m
「我很少碰到有人,甚至是沒有一個人,對這些故事的任何部分都一無所知,例如像是戰後迷失的男人不知道該如何返鄉、美麗的女人獨守空閨必然引來一些追求者等,每個人都可以對這類故事的各種版本說上兩句,因此可以見得,這些故事早已融入於我們每個人身體裡。」
而這份名單裡的百位作家,人氣最高的是莎士比亞、吳爾芙和卡夫卡,女性佔去 23 名,而此份名單並非無法取代,因為這只是一個起點,希望能鼓舞大家開啟討論,為何有些故事能歷久彌新?為何有些故事可以在數百年與數千年過後還持續影響世界?為何分享故事是一種人性根本的衝動?最重要的原因在於,這些作品都能克服分化、鼓勵改變,並帶動革新。
這一百個名單完全可以是閱讀書單,並非經典就難以親近,卻有其成為經典的理由,而且部分的書多數人都曾閱讀過呢,因為第 15 名就是《哈利波特》,第 21 名是《三國演義》,第 22 名是《西遊記》,快來一起看看究竟有哪些吧。
▍The 100 stories that shaped the world:
(完整書單:https://goo.gl/15n7YC)
1. 《奧德賽》荷馬,西元前八世紀
2. 《湯姆叔叔的小屋》斯托夫人,1852 年
3. 《科學怪人》瑪麗雪萊,1818 年
4. 《一九八四》喬治歐威爾,1949 年
5.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奇努阿阿切貝,1958 年
6. 《一千零一夜》多位作者,西元 8 至 18 世紀
7. 《唐吉訶德》塞凡提斯,1605 至 1615 年
8. 《哈姆雷特》莎士比亞,1603 年
9. 《百年孤寂》馬奎斯,1967 年
10.《伊利亞德》荷馬,西元前八世紀
11.《寵兒》童妮摩里森,1987 年
12.《神曲》但丁,1308 至 1320 年
13.《羅密歐與茱麗葉》莎士比亞,1597 年
14.《鳩格米西史詩》不可考,約西元前 22 至前 10 世紀
15.《哈利波特》系列,JK 羅琳,1997 至 2007 年
16.《使女的故事》瑪格麗特愛特伍,1985 年
17.《尤利西斯》詹姆斯喬伊斯,1922 年
18.《動物農莊》喬治歐威爾,1945 年
19.《簡愛》夏綠蒂勃朗特,1847 年
20.《包法利夫人》古斯塔夫福樓拜,1856 年
21.《三國演義》羅貫中,1321 至 1323 年
22.《西遊記》吳承恩,約 1592 年
23.《罪與罰》杜斯妥也夫斯基,1866 年
24.《傲慢與偏見》珍奧斯汀,1813 年
25.《水滸傳》施耐庵,1589 年
26.《戰爭與和平》托爾斯泰,1865 至 1867 年
27.《梅岡城故事》哈波李,1960 年
28.《夢迴藻海》珍瑞絲,1966 年
29.《伊索寓言》伊索,約西元前 620 至前 560 年
30.《憨第德》伏爾泰,1759 年
31.《美狄亞》歐里庇得斯,西元前 431 年
32.《摩訶婆羅多》廣博仙人,西元前 4 世紀
33.《李爾王》莎士比亞,1608 年
34.《源氏物語》紫式部,1021 年前
35.《少年維特的煩惱》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1774 年
36.《審判》法蘭茲卡夫卡,1925 年
37.《追憶似水年華》馬塞爾普魯斯特,1913 至 1927 年
38.《咆哮山莊》艾蜜莉勃朗特,1847 年
39.《看不見的人》拉爾夫艾里森,1952 年
40.《白鯨記》赫爾曼梅爾維爾,1851 年
41.《他們眼望上蒼》柔拉涅爾賀絲頓,1937 年
42.《燈塔行》維吉尼亞吳爾芙,1927 年
43.《阿 Q 正傳》魯迅,1921 至 1922 年
44.《愛麗絲夢遊仙境》路易斯卡羅,1865 年
45.《安娜卡列尼娜》托爾斯泰,1873 至 1877 年
46.《黑暗之心》約瑟夫康拉德,1899 年
48.《達洛維夫人》維吉尼亞吳爾芙,1925 年
49.《伊底帕斯王》索福克勒斯,西元前 429 年
50.《變形記》法蘭茲卡夫卡,1915 年
51.《奧瑞斯提亞》埃斯庫羅斯,西元前 5 世紀
52.《灰姑娘》作者、年代皆不可考
54.《悲慘世界》維克多雨果,1862 年
56.《佩德羅巴拉莫》胡安魯爾福,1955 年
57.《梁山伯與祝英台》民間傳說
67.《小王子》聖修伯里,1943 年
68.《大師與瑪格麗特》米哈伊爾布爾加科夫,1967 年
71. 《德古拉》布拉姆斯托克,1897 年
72.《黑暗的左手》娥蘇拉勒瑰恩,1969 年
73.《小氣財神》查爾斯狄更斯,1843 年
75.《法律門前》法蘭茲卡夫卡,1915 年
77.《歌本》佩脫拉克,1374 年
79.《小婦人》露意莎奧爾柯特,1868 至 1869 年
83.《伊凡傑尼索維奇的一天》亞歷山大索忍尼辛,1962 年
84.《奧蘭多》維吉尼亞吳爾芙,1928 年
85.《真愛旅程》理查葉慈,1961 年
86.《魯濱遜漂流記》丹尼爾笛福,1719 年
88.《頑童歷險記》馬克吐溫,1884 年
89.《湯姆歷險記》馬克吐溫,1876 年
93.《屠場》厄普頓辛克萊,1906 年
96.〈烏鴉〉愛倫坡,1845 年
97.《魔鬼詩篇》薩爾曼魯西迪,1988 年
同時也有4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萬的網紅城寨 Singj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政治咖哩飯」 主持:范國威、劉細良 題目:《香港血淚交織一周年 世界大變》 逢星期五 8:00 ~ 9:00 pm 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1883701091886989 支持城寨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k...
阿q正傳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八卦
在今年四月的時候,英國媒體 BBC 請世界各處的文學權威分別提供自己心中的五本書單或故事,符合他們認定所謂幫助建立人們的思維模式、影響人類的歷史發展之重要作品,最後收回了 108 位知名作家、譯者、記者、文學批評家、學術研究者等同個領域卻處於不同立場的答案,他們的選擇遍及小說、詩集、神話傳說與戲劇劇本,並涵蓋了 33 種不同的語言,甚至是已經失傳的古代蘇美語和吉茲語。
▍108 位投票學者:https://goo.gl/NE2n4m
「我很少碰到有人,甚至是沒有一個人,對這些故事的任何部分都一無所知,例如像是戰後迷失的男人不知道該如何返鄉、美麗的女人獨守空閨必然引來一些追求者等,每個人都可以對這類故事的各種版本說上兩句,因此可以見得,這些故事早已融入於我們每個人身體裡。」
而這份名單裡的百位作家,人氣最高的是莎士比亞、吳爾芙和卡夫卡,女性佔去 23 名,而此份名單並非無法取代,因為這只是一個起點,希望能鼓舞大家開啟討論,為何有些故事能歷久彌新?為何有些故事可以在數百年與數千年過後還持續影響世界?為何分享故事是一種人性根本的衝動?最重要的原因在於,這些作品都能克服分化、鼓勵改變,並帶動革新。
這一百個名單完全可以是閱讀書單,並非經典就難以親近,卻有其成為經典的理由,而且部分的書多數人都曾閱讀過呢,因為第 15 名就是《哈利波特》,第 21 名是《三國演義》,第 22 名是《西遊記》,快來一起看看究竟有哪些吧。
▍The 100 stories that shaped the world:
(完整書單:https://goo.gl/15n7YC)
1. 《奧德賽》荷馬,西元前八世紀
2. 《湯姆叔叔的小屋》斯托夫人,1852 年
3. 《科學怪人》瑪麗雪萊,1818 年
4. 《一九八四》喬治歐威爾,1949 年
5.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奇努阿阿切貝,1958 年
6. 《一千零一夜》多位作者,西元 8 至 18 世紀
7. 《唐吉訶德》塞凡提斯,1605 至 1615 年
8. 《哈姆雷特》莎士比亞,1603 年
9. 《百年孤寂》馬奎斯,1967 年
10.《伊利亞德》荷馬,西元前八世紀
11.《寵兒》童妮摩里森,1987 年
12.《神曲》但丁,1308 至 1320 年
13.《羅密歐與茱麗葉》莎士比亞,1597 年
14.《鳩格米西史詩》不可考,約西元前 22 至前 10 世紀
15.《哈利波特》系列,JK 羅琳,1997 至 2007 年
16.《使女的故事》瑪格麗特愛特伍,1985 年
17.《尤利西斯》詹姆斯喬伊斯,1922 年
18.《動物農莊》喬治歐威爾,1945 年
19.《簡愛》夏綠蒂勃朗特,1847 年
20.《包法利夫人》古斯塔夫福樓拜,1856 年
21.《三國演義》羅貫中,1321 至 1323 年
22.《西遊記》吳承恩,約 1592 年
23.《罪與罰》杜斯妥也夫斯基,1866 年
24.《傲慢與偏見》珍奧斯汀,1813 年
25.《水滸傳》施耐庵,1589 年
26.《戰爭與和平》托爾斯泰,1865 至 1867 年
27.《梅岡城故事》哈波李,1960 年
28.《夢迴藻海》珍瑞絲,1966 年
29.《伊索寓言》伊索,約西元前 620 至前 560 年
30.《憨第德》伏爾泰,1759 年
31.《美狄亞》歐里庇得斯,西元前 431 年
32.《摩訶婆羅多》廣博仙人,西元前 4 世紀
33.《李爾王》莎士比亞,1608 年
34.《源氏物語》紫式部,1021 年前
35.《少年維特的煩惱》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1774 年
36.《審判》法蘭茲卡夫卡,1925 年
37.《追憶似水年華》馬塞爾普魯斯特,1913 至 1927 年
38.《咆哮山莊》艾蜜莉勃朗特,1847 年
39.《看不見的人》拉爾夫艾里森,1952 年
40.《白鯨記》赫爾曼梅爾維爾,1851 年
41.《他們眼望上蒼》柔拉涅爾賀絲頓,1937 年
42.《燈塔行》維吉尼亞吳爾芙,1927 年
43.《阿 Q 正傳》魯迅,1921 至 1922 年
44.《愛麗絲夢遊仙境》路易斯卡羅,1865 年
45.《安娜卡列尼娜》托爾斯泰,1873 至 1877 年
46.《黑暗之心》約瑟夫康拉德,1899 年
48.《達洛維夫人》維吉尼亞吳爾芙,1925 年
49.《伊底帕斯王》索福克勒斯,西元前 429 年
50.《變形記》法蘭茲卡夫卡,1915 年
51.《奧瑞斯提亞》埃斯庫羅斯,西元前 5 世紀
52.《灰姑娘》作者、年代皆不可考
54.《悲慘世界》維克多雨果,1862 年
56.《佩德羅巴拉莫》胡安魯爾福,1955 年
57.《梁山伯與祝英台》民間傳說
67.《小王子》聖修伯里,1943 年
68.《大師與瑪格麗特》米哈伊爾布爾加科夫,1967 年
71. 《德古拉》布拉姆斯托克,1897 年
72.《黑暗的左手》娥蘇拉勒瑰恩,1969 年
73.《小氣財神》查爾斯狄更斯,1843 年
75.《法律門前》法蘭茲卡夫卡,1915 年
77.《歌本》佩脫拉克,1374 年
79.《小婦人》露意莎奧爾柯特,1868 至 1869 年
83.《伊凡傑尼索維奇的一天》亞歷山大索忍尼辛,1962 年
84.《奧蘭多》維吉尼亞吳爾芙,1928 年
85.《真愛旅程》理查葉慈,1961 年
86.《魯濱遜漂流記》丹尼爾笛福,1719 年
88.《頑童歷險記》馬克吐溫,1884 年
89.《湯姆歷險記》馬克吐溫,1876 年
93.《屠場》厄普頓辛克萊,1906 年
96.〈烏鴉〉愛倫坡,1845 年
97.《魔鬼詩篇》薩爾曼魯西迪,1988 年
阿q正傳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當過情緒垃圾桶嗎?
在權力失衡的關係裡面,比較有可能出現,有人被迫擔任情緒圾垃桶的狀況。就是一個人沒辦法承受自己的情緒,就會把情緒往另一個人身上丟,有時候是自願,但通常不是如此。
以前男性如果工作不順,或者賭運不佳(曾經有段時間,整個社會風靡大家樂、六合樂),會怪到女性身上。像是「帶賽」、「帶衰」、「剋夫」、「掃把星」…等這些字眼,明明是男性自己遇到的困境,也有可能是外在環境的問題,卻把所有的原因都歸到女性身上,然後所有的怒氣或恨意,就有了方向。
所以精神上的虐待,甚至家暴的發生,好像就有了某種似是而非的正當性。而且因為女性在經濟上被壓抑,如果離開婚姻,在道德上也對女性不利,甚至不見得能見到孩子,所以女性常常也不太能說什麼,就算說了也沒什麼用,最後只好默默承受。
現在這種現象,隨著男女平權意識的提升,大概是好多了。不過,在少數老人家的觀念裡面,還是有這些影子。
在家庭裡面,孩子也算弱勢,所以把情緒丟給孩子,即便是注重兒童人權的現在,也都正持續進行著,因為兒童相對來說,更不會為自己爭取權力。譬如說,之前還聽過類似「我一定是上輩子做了壞事,才會生出你這樣的孩子」這種話。
跟歸咎於女性的方式很像,其實就是假托一些,難以驗證的說法,運氣、果報、八字…等,藉這些概念讓孩子承擔負面情緒。而且孩子不但不懂,又很需要父母的愛,所以更是離不開,便漸漸內化這些變成自我責怪。
到現在,說孩子是來「討債」的說法,還是常聽到。有時候民俗的觀念,自己拿來說服自己,合理化一些困境,可以讓人心平靜,那也不一定是壞事。可是如果單純是拿來罵孩子的一種方式,不高興就用這種方式罵,而且孩子還無力辯駁,那還是一種把孩子當情緒垃圾桶的概念。
有時候想想,用這種方式要人承擔情緒,實在很阿Q。只會造成傷害,又沒多大的建設性,大人或者權威者,也不會真的因此而保全多少面子。唯一的好處,好像大人或權威者可以暫時因為不用自己承擔,情緒上舒適一點而已。
不過,這也只是暫時之計,因為負面情緒的能量,沒有真正轉移到解決問題上面去,不管是在心理或現實層面。所以這些錯怪亂怪,自然而然會重複發生,造成弱勢者長期受害。
最近跟朋友談到職場,有時候部屬為了能保住飯碗,也得要當情緒垃圾桶。不管是主管的過錯被推到部屬身上,或者主管在私生活中累積的情緒,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流向部屬。
不要說是在私生活中累積的情緒,連私生活可能都讓部屬參與。我曾經聽朋友講過一個誇張的例子,是主管的女兒要嫁人,還要請好幾位部屬一起幫忙聯絡招待。當然,部屬都很「心甘情願」地幫忙。
言歸正傳,在職場上的這些行為,就比較複雜一點,跟單純在家庭裡談,有些不同。因為職場講利益,責任歸屬對利益有一定的影響,所以爭功諉過,自然成了一種生存策略。
用情緒垃圾桶處理情緒,只能是一種暫時的作法,最終還是要靠自己消化。把情緒持續往外丟,其實也像是不想面對,不利於自我成長。
不過,因為我們在長長的人生中,難免會處於權力不對等的狀態,所以我們都很難完全不當情緒垃圾桶。
只是,我們可以多一點自我提醒,別因為自己當了情緒垃圾桶,然後自己沒辦法排解。到最後,又找另一個情緒垃圾桶,把我們的情緒往他身上倒。通常最後被我們倒垃圾的人,會是我們比較親的人,也可能是比較愛護我們的人。
情緒垃圾影響所及,不只是心理層面。有常當垃圾桶的朋友,發現自己很容易吸引他人來倒垃圾,一大堆時間都耗在這裡。而且當垃圾桶也不見得會被珍惜,常共苦不一定同甘,好事可能都找別人,垃圾桶也會心寒。
此外,常接垃圾的人,又排解不開,自己的情緒很難不受影響,可能會干擾生活,也對身體健康有害。所以我們接垃圾的時候,要量力而為,倒垃圾的時候,要注意對方的狀況。
如果我們想討好對方,我們也得清楚,單純接收情緒垃圾,是很難讓對方快樂的。對方要快樂,重點不在垃圾桶容量有多大,而在對方自己本身,要願意對自己下功夫才行。
都在大家能承受的範圍,而且有來有往,那也是蠻好的交流。否則,情緒真的被當成了垃圾,踢來踢去,最弱勢的人倒楣,強勢的人也好過不到哪裡去。
.
--------------------------------------------
寫一封信給洪仲清
https://www.popularonline.com.my/specialpage/dear_mrhung/
2017年5月《療癒誌》上市
博客來—獨家限量印章親簽版(兩本75折)
https://goo.gl/mXkKR9
金石堂—限量親簽版+明信片乙張(四款隨機出貨)
https://goo.gl/P9g26T
誠品—明信片乙張(四款隨機出貨)
https://goo.gl/Snaj8b
讀冊—明信片乙張(四款隨機出貨)
https://goo.gl/0mBJ6U
海外 馬來西亞大眾—親簽明信片
https://goo.gl/mqnm56
療癒誌BV與各章簡介播放清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公共健康數位傳播獎』徵件 &『健康人氣王』人氣投票
http://events.everydayhealth.com.tw/page/18
阿q正傳 在 城寨 Singjai Youtube 的評價
「政治咖哩飯」
主持:范國威、劉細良
題目:《香港血淚交織一周年 世界大變》
逢星期五 8:00 ~ 9:00 pm
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1883701091886989
支持城寨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kowloonsingjai

阿q正傳 在 城寨 Singjai Youtube 的評價
「政治咖哩飯」
主持:范國威、劉細良
題目:《蓬佩奧楊潔篪會談破局 攬炒在即》
逢星期五 8:00 ~ 9:00 pm
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1883701091886989
支持城寨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kowloonsingjai

阿q正傳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評價
#歡迎光臨臺灣吧 #學霸話經典 #史櫝樞
清末民初的許多文人,
就決定舉起筆桿、喚醒大眾💪
當中也包含後來被毛澤東高放神壇的 #魯迅 大大!
魯迅筆下的人物栩栩如生,
他們代表當時中國人民的劣根性,
像是 #阿Q正傳 的主角 阿Q,
就總是說大話哄自己~
這種 #精神勝利法,
讓阿Q對於自己的缺點視而不見,
也不求改進,
甚至欺負比自己更弱勢的人💥
到底阿Q的命運如何?
魯迅的行動,後來還帶動 #臺灣魯迅熱潮?
快來一起人人話經典吧!
鎖定人人話經典Podcast,把經典送到你耳邊!
🎧 Podcast 聽一下|https://lihi1.com/uBzOX/yt
📓 IG 追一下|https://instagram.com/peoplereadread/
--
🎈#小黑啤玩臺灣
用動畫、繪本和桌遊,打造一個讓孩子認識臺灣的學習樂園
這是一個專為小捧油設計的「小小臺灣吧」計畫
如果你也關心兒童教育和文化傳承,
請加入我們的募資計畫👉https://lihi1.cc/TwwaY
達標需要你~
--
🍺想了解 #臺灣吧 多一點點
訂閱YouTube頻道,新片不漏追| https://lihi.cc/0SEYv
瞧瞧Facebook,會有YT沒有的貼文和影片|https://lihi1.com/KUtvp
追蹤Instagram,限動看個夠|https://lihi1.com/OD9Bb
🍺想了解 #黑啤 多一點點
Facebook很可愛|https://www.facebook.com/beeru.official/
Instagram必追|https://www.instagram.com/beeru_tw/
同時也是YouTubear|https://lihi1.com/gXg6U
黑啤玩偶超軟Q超可愛?來臺灣吧線上賣場帶回家吧|http://taiwanbar.shoplineapp.com/
合作邀約,來酒吧聊聊吧|business@taiwanbar.cc

阿q正傳 在 阿Q正傳- 求真百科 的八卦
《阿Q正傳》,是魯迅先生於1921—1922年撰寫的中篇小說。小說最初發表於北京《晨報副刊》,後收入小說集《吶喊》。《阿Q正傳》是魯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說,共九章,是 ... ... <看更多>
阿q正傳 在 中國第一嘴砲王《阿Q正傳》!臺灣也曾吹起魯迅熱潮? 的八卦
魯迅筆下的人物栩栩如生,他們代表當時中國人民的劣根性,像是#阿Q正傳的主角阿Q,就總是說大話哄自己~這種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