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過去在中視新聞的老同事馬儁人 有一個從戰地記者轉身成為中東鼓演奏家的不思議故事 這個轉身與其說華麗 不如說悲壯 當我去國家音樂廳聆聽他的演奏時 我深知在這條寂寞冷辟的道路上 過程一定是艱辛的 但一直到昨天 小馬在臉書po文說出他即將出書的心路歷程 我折服了!他曾遭受的挫折和付出的代價從未跟我們訴說...人因有夢想而偉大 但我們有幾人可以在知音難尋的路上 仍堅定勇敢無懼的一步步前進?!
我從未在我的粉絲專頁分享過別人的文章 但這位始終堅定夢想的中年大叔 一定會給我的朋友們正面的啟發 如果你也覺得熱血沸騰 請用實際的行動 支持全台(可能也是全亞洲、全球)第一本中文中東鼓/音樂的深度發行!
1996年夏,我赴伊拉克採訪新聞,某天從戰場回程的路上,底格里斯河上游河谷傳來陣陣樂音,那帶點哀愁的唱腔在山谷裡迴盪,伴隨簡單明快的鼓聲,聲聲鑽進我細胞裡;那一刻,我的音樂魂再也無法安靜。但很不幸,這是我人生最後一次用完整的耳朵聽現場音樂。從伊拉克回來沒多久,我在一個戰車實彈演習的採訪中受重傷,右耳失去五十分貝聽力,跑了幾家大醫院,醫生們給了我同一個答案-----這輩子好好跟耳鳴共處吧。
音樂魂才剛被喚醒,耳朵卻少了半邊。好幾次把耳機戴上殘疾的右耳,刻意把搖滾樂音量開到最大,只得到像是從破喇叭出來的聲音,這喇叭還是沉在水裡的。
之後採訪歷經車禍、天災,並沒有讓我打退堂鼓,倒是人禍造成的不愉快,讓我提早離開原本立志堅守的新聞崗位,只想藉音樂讓自己開心點。
帶著所剩不多的積蓄,我浪跡突尼西亞、埃及、約旦、敘利亞、土耳其、巴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曼,研究中東古典音樂(安達魯斯)、埃及民樂、蘇非音樂與波斯灣音樂,拜師學習各式中東打擊樂器演奏技法,再加上早年從伊拉克、敘利亞與伊朗帶回的珍貴樂器、書籍與影音資料,我紮紮實實投入中東打擊樂教學與演奏,一晃眼十多年。
為了推廣這稀有藝術,我兩岸三地東奔西跑,有感於這樣獨立教學看不到成效,興起寫書念頭。整整兩年,我爬梳手上數十本相關書籍,整理自己的筆記,請人翻譯阿拉伯文、波斯文和土耳其文資料,堆砌六萬字,舉凡中東音樂簡史與文化,百來種中東節奏分析、各類中東打擊樂器技法、中東舞蹈與音樂節奏的關聯等等都寫了,甚至也教基本樂理,放了附錄,列出阿拉伯文與波斯文(含拉丁字母拼音)相關專有名詞來對照中文。這書不死板,也有我個人的中東遊歷故事和照片。六萬字或許沒啥了不起,若是一本小說,不到一個鐘頭便可讀完,但我這書往往一個阿拉伯(或波斯或土耳其)專有名詞就要耗去幾週反复查證,你就知道這工程有多浩大。
我堅持出紙本書,閱讀是有香氣的,希望讀者能細細咀嚼中東文化,不要看手機截圖。但是網路時代加上出版業蕭條,誰敢碰我這冷門書?有回我帶著厚厚手稿直闖一家非常非常大的出版社,一個小編不到十分鐘就把我打發走,我離開後在出版社大門駐足很久,腦海浮現張藝謀電影《一個都不能少》場景,貧困農村的小小代課老師魏敏芝為了找回一個逃學去城裡打工的小學生,跑到電視台門口,想藉電視廣播尋人,她逢人便問:你是不是台長?多次被嚴拒,魏敏芝鍥而不捨的精神終於讓真正的台長看見了,不但找著人,還引來大眾對窮鄉教育的資助。
我不需要人憐憫,但我效法魏敏芝,打死不退。Queen合唱團主唱Freddie一開始也是毛遂自薦加入樂團,最成功的單曲Bohemian Rhapsody讓當初拒絕為他發行的唱片公司後悔不已。
我他馬的就要讓那出版社後悔。
因緣際會,友人介紹一家迷你出版社,老闆說願意試試別人沒有的東西。太好了!是的,別人沒有,中文沒有,連外文領域也難找到像我這樣的書,就算有你也讀不懂。
照片是我在簽約,條件是自費,雖然嚴苛,好歹跨出第一步。對我書有興趣的朋友,請發私訊,3月25日之前預購享八五折。如果資金籌措順利,最快六月可拿到書,反之我則賠錢另覓出路。
阿拉伯文字母 在 Anita Chen 陳巧茵 Facebook 八卦
【世界最美書店 Atlantis Books】
誤打誤撞來到我們住宿旁一個角落地庫裡的獨立書店,裡面酷酷的,藏書系列很特別,待在裡面的人和書店老闆有說有笑的,氛圍溫馨親切。去逛了兩趟,帶安安回來選書,才知道原來是世界聞名,蟬聯了十五年的「全球最棒書店」。
媽媽也習慣幫安安收集各國語言關於字母和數字1-10的童書或繪本。現在有英文,中文,日文,韓文,泰文,尼泊爾文,印尼文,阿拉伯文,荷蘭文,丹麥文, 西班牙文,土耳其文,埃及文,芬蘭文,瑞典文,冰島文,德文,法文,義大利文,俄羅斯文,現在再加一個希臘文!
https://vimeo.com/83265420
#世界最浪漫書店
#世界最美獨立書店
#希臘 #聖托里尼
#2Y9M
阿拉伯文字母 在 Dr. Shu 的旅遊文化攝影筆記 Facebook 八卦
我們今天繼續在保加利亞的Rila Monastery。參觀這個地方不難,每天都有從首都索非亞出發的旅行社經營的專車。
而文章方面,我們要進行歷史穿越 – 來談土耳其的近代史。
我們之後的文章會提到,1699年之後,土耳其結束了對歐洲的擴張,接著是兩百年的國恥:每戰皆敗、不斷割地賠款。
這兩百年不是沒有人看到國家處在危急存亡之秋、風雨飄搖之際,但是改革談何容易。
這段時間大體就是改革派與保守派的鬥爭。
大概我們把對於滿清末年的了解,拿來了解十八世紀初到二十世紀初的土耳其歷史,大體不差。
首先我們來看文化教育。
相信大家去伊斯坦堡,一定不會錯過Grand Bazaar – 大巴扎,也就是大市集。
在伊斯蘭國家,市集展現的異國風味是非常吸引遊客的。
在大巴扎可以看到五顏六色的香料、五花八門的甜點、異國風情的服飾、當然還有熙來攘往的各國遊客。
不過讓Dr. Shu覺得伊斯坦堡大巴扎與眾不同的是旁邊幾乎沒什麼外國遊客的書巴扎(書市,Book Bazaar,土耳其文Sahaflar Çarşısı)。
而在書市的入口處立有一尊胸像,他是Ibrahim Muteferrika。
Muteferrika是鄂圖曼「鬱金香時期」重要的人物。
顧名思義,「鬱金香時期」就是當時宮廷與全民瘋狂收集鬱金香,大約比荷蘭的鬱金香熱潮晚了八十年。
不過從傳播途徑而言,鬱金香是先到鄂圖曼的,因為它的原產地是中國。
我們以後再來細說鬱金香的故事。
杜牧的詩:「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有點像當時的鄂圖曼,因為它的領土那時已經不斷被歐洲鄰國蠶食,但國內卻是歌舞昇平。
從蘇丹、大將軍、到禁衛軍、到神職人員,似乎對於山河破碎無動於衷。
不過也有人能夠審時度勢、憂國憂民的,Muteferrika就是。
他是當時的外交舵手,促成鄂圖曼與法國結盟,共同對付俄國。
在與世界各國政要名流打交道的時候,他注意到了歐洲文化的優越。
他開始收藏書籍,並且了解歐洲人在科學、數學、天文學、地理學…各方面的成就,而他自己甚至還研究「太陽中心說」。
在當時古騰堡的活字印刷術已經使用了三百年,早就讓歐洲天翻地覆(關於印刷術又是有趣的故事,我們再聊)。鄂圖曼不是不知道這套技術,但除了准許猶太人、亞美尼亞人使用之外,伊斯蘭教徒是禁止印刷的。
大家可以猜到,禁止的原因自然是利益衝突與思想閉塞。大概所有創新所面臨的問題都是如此。
之所以利益衝突,是因為鄂圖曼有許多經過數十年訓練的書法家,他們靠著抄寫經書,地位崇高、收入菲薄。
大家可以類比一下,請當代書法大師在金箔紙上書寫一份《金剛經》,那是多麼尊榮昂貴的聖事。
而宗教領袖也是禁止印刷術的強大勢力。首先他們認為經書當然應該用抄寫的,否則怎麼顯示莊重。
其次,抄寫經書,就是在鍛鍊「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少了它,如何成為「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的信徒。
第三,以阿拉伯文抄寫經書有一項特色,就是字字相連,這代表著經書的道理是承先啟後、永續不斷。但是一旦變成活字印刷,字母與字母之間必然會有間斷,經書的神聖性勢必破壞。
第四,書本承載的應該是先知的諭示,神聖不可褻瀆,豈可大量傳播,成為流行文化。
第五,用現代術語,傳播西方「霸權」思想,必然破壞「伊斯蘭教的核心價值觀」。
綜合以上各種原因,就不難理解Muteferrika所面臨的挑戰。
(後續)
阿拉伯文字母 在 卻不是阿拉伯文?如何分辨阿文、波斯文和維吾爾文 的相關結果
用阿拉伯字母寫的字,就一定是阿拉伯文嗎?世界上語言百百種,如果有那麼簡單就好了。 ... <看更多>
阿拉伯文字母 在 【學阿拉伯文】學會讀寫阿拉伯文,這10 組看似相同的字母 ... 的相關結果
這些「額外的」字母在現代的標準阿拉伯文中是找不到的,但在其他阿拉伯文方言中還是可以看到。也有其他阿拉伯文字系統的語言,像波斯語,也會使用這些字母 ... ... <看更多>
阿拉伯文字母 在 阿拉伯字母-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的相關結果
阿拉伯語字母 ,也作天方字母(阿拉伯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