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該如何看阿富汗事件(不要再疑美論啦)】
最近美國開始從阿富汗撤軍,結果塔利班(神學士)快速大反攻,在幾日內摧枯拉朽地攻下首都喀布爾,各國荒張地撤僑。
中東政治原本不是本站的守備範圍,但最近看到好多國內的媒體開始炒作疑美論,例如講說美國隨時都會拋棄盟友、美國總是把別的國家當成棋子、台灣不能依靠美國云云,這時就該來好好討論了。我們不是中東政治專家,無法將前因後果講清楚,但這邊提供一些各方觀點參考。
1、
首先要認識這場已經進行了20年的阿富汗戰爭。在911恐怖攻擊之後,美國於2001年10月份連同幾個盟軍發起戰爭,起初的目的是要逮捕賓拉登等蓋達組織的成員、懲罰拒絕交出賓拉登的塔利班政權。這也就是美國發起的「反恐戰爭」之始。
雖然美國快速推翻了塔利班政權,但阿富汗戰場在各地一直持續進行,無法結束。歐巴馬剛上任時宣布增兵三萬、想要趕快結束戰爭,後來2011年成功擊斃賓拉登,美軍主力部隊開始慢慢撤出,但是阿富汗戰場仍然持續。一直到2015年美國才宣布主要部隊撤離,只有留下兩千人左右留守,此時的行動代號叫做 Operation Freedom's Sentinel(自由守望),主要目的是維持和平、讓民選政府可以順利運作。
去年川普政府曾跟塔利班簽訂撤軍協議,雙方保證撤軍過程不使用武力(結果 …… )。拜登政府上台後,照原訂計劃從阿富汗撤出,在2021年7月美軍整個撤離。從這邊可以看出,從阿富汗撤軍是兩黨的共識。
2、
在美國發起對阿富汗戰爭,以及現在撤離時,都擁有高度的、跨黨派的民意支持。在七月份的多份民調指出,贊成撤軍的民意都在七成左右,而且兩黨支持者的贊成反對比例是差不多的。
這是由於,這場似乎永無止盡的戰爭,官方數字顯示至少超過四千名美軍和盟軍、超過六萬名阿富汗政府軍陣亡,美國國會在2017的調查報告指出,總花費已經超過2.4兆。此時的民意已經無法支撐這樣子龐大的開銷繼續下去,而且重點在於美軍繼續留在這邊,也無法結束戰爭,實際上的好處並不多。
3、
在這20年間,阿富汗政府並沒有建立起有效運作的政府,更沒有可以打仗的部隊。雖然美國和聯軍持續援助軍武設備並提供訓練,但以結果論來說是失敗的。這二十年來,雖然各層面的改變的確有發生,但仍無法改變複雜的政治格局。這樣的結果並不只是貪腐的問題,還有部落政治等等因素。
當塔利班開始反攻,阿富汗政府軍幾乎完全沒有任何反擊能力,各地幾乎都是開城直接投降。
等等,這場景似曾相識?一國之內的內戰,美國介入幫忙,最後放棄了扶不起的阿斗,另一邊勢如破竹贏下內戰(揉眼)。不過,這可能是太過簡化的說法。許多媒體都針對阿富汗情勢做了分析,尤其是討論為什麼崩潰這麼迅速,例如華爾街日報(https://on.wsj.com/3xJcFLv )。
為什麼阿富汗軍隊快速崩潰?重點:
(1)塔利班趁著與美國和平談判期間,可以好好地集結起來。現在就是抓住美軍離開的機會,大舉進攻。
(2)阿富汗的政府軍一向都是配合美國的訓練、且和美軍一同作戰。現在失去了美國的空中優勢與資訊整合,地面部隊的戰力就大幅流失。
(3)阿富汗政府的領導力不夠,吸引力遠不及塔利班。再加上政府運作出問題,許多部隊領不到薪水、也沒有足夠的後勤,塔利班加以威脅利誘、保證軍人們的安全,就讓許多地方的政府軍直接投降。同時,塔利班和各地部落長老的關係很好,透過他們去向政府軍招安,甚至還會提供物質補償。
前美國駐阿富汗大使勞可(Ryan Crocker)認為,美國對當前狀況必須要負責。在川普政府時期,美國在沒有阿富汗政府參與的狀況下,自行與塔利班談判,後來阿富汗政府被迫要釋放五千名塔利班戰俘,這些人後來都回到了戰場上面成為塔利班的即戰力。最後一根稻草是美國政府加速撤軍的行動,重創了阿富汗政府與軍隊的信心。
4、
簡單盤點這20年來的狀況,美國方面達成的目標是推翻了多個被認定為恐怖組織的政權,減少了對美國直接攻擊的恐怖行動。然而,事實上中東政治並沒有因此而穩定下來,反而更加混亂。這二十年來的行動以失敗作收,對美國的形象損傷更是無法衡量。
華府智庫圈風向:多半對拜登政府的撤軍「作法」表示非常不滿。例如哈斯(Richard Haass,老牌智庫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主席):「This looks to be both a major intelligence & policy failure with tragic consequences」。政策圈的人們多半認同必須撤軍,但都認為沒有處理好。
目前反對撤軍的人是少數,但絕大多數的意見都認為拜登政府在把軍隊撤出阿富汗的策略「執行」出了很大的問題。即使撤軍是兩大黨的共識、且從前面兩位總統任內都有規劃,但是目前的狀況(迅速丟掉整個阿富汗),拜登政府絕對是難辭其咎的。
不過話說回來,到底怎麼樣才能達到好的執行成效呢?目前看到的討論似乎較少(畢竟社群媒體上面無法長篇大論),而且其實根本的原因在於阿富汗的部落政治。在缺乏官僚制度運作的狀況下,政治組織的型態仍然非常傳統,不利於制度的建立與運作。
5、反駁疑美論
即使如此,我們並不認為,當前阿富汗局勢可以拿來直接套用在台海。許多統派媒體指出,美國就是會棄盟友於不顧,隨時都可能會拋棄盟友。
事實上,所有反美、疑美論者論述的共通之處,就是否定除了美國以外任何國家的主動性(agency),講得好像美國可以決定一切事情一樣。其實,從各國自己的角度來看,只要一個國家跟美國的利益有重疊的地方,#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我們和美國的同盟基礎仍然存在。
例如以台灣來說,台美共同利益的基礎在於:在美中對抗的情勢底下,位於「第一島鏈」的戰略位置,再加上半導體產業鏈等因素。而台灣自己的努力方面包括:這幾年很努力地完成民主轉型而且經濟發展各方面都非常成功,而且也持續地配合美國政策,有各方面的合作關係。更重要的是,#台灣的自我防衛決心以及持續的國防資源投入,才是國家安全的最根本所在。
反觀阿富汗政府一直無法成功建立起有效治理的制度,因為沒有足夠的動力和領袖帶領大家完成政治轉型。之前最具有聲望和能力的是2001年時的北方聯盟領導人馬蘇德,但他被自殺炸彈炸死了,之後北方聯盟再也推不出一個有能力和聲望的領導者(https://reurl.cc/qglk5D )。
很多人每次看到中東情勢很亂,就會第一時間出來講說美國不負責任、美國隨意背叛盟友(先前的例子像是庫德族),其實這些講法都忽略了美國合作對象本身的條件。再說,美國也在阿富汗待了20年 ……。對台灣來說,疑美論到底是要推論什麼呢?是說台灣應該棄美國而去?不要跟美國交往?不要配合美國的政策?
我們真的非常懷疑這些炒作背後的目的,對於這些不斷強調說台灣孤立無援、隨時會被放棄、被中共入侵的時候一定會輸的論點,實在感到非常鄙視。台灣的國家安全不是「只靠美國」保護(更何況美國根本沒有駐軍在台灣),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防衛意志。
住海編:「阿富汗陷落,讓我們重新思考了『美國的國家利益』之所在在哪裡。實際上,美國撤出阿富汗,算是回歸了馬漢海權論所揭示的傳統英美全球大戰略佈局,也就是不實際在陸上擴張,而強調控制重要航道。民主人權很重要,但最好能和地緣戰略利益重疊,例如在台灣就是重疊的。不然說實在的,阿富汗的戰略地位可能還不如烏克蘭,而烏克蘭更不如立陶宛。」
從地緣政治來看,接下來很可能的發展是:中國必須花費更多的心力在邊疆,而美國有更多有餘裕關注印太。
不管如何,台灣要做的事情是要看清楚國際政治的發展、持續增強自己的實力,而不是鼓吹失敗主義、整天講說自己會被遺棄、甚至一直去講說中共有多強大多厲害然後美國很弱。了解大國之間的政治角力以及大國的利益所在,我們更能夠知道該怎麼做政策上的調整。
關於阿富汗及中東局勢,我們會再持續做更新與討論。相關的素材會先蒐集在下方。
#看了這麼多的新聞
#實在不得不為所有受苦受難的人們致哀
✨ 觀測站傳送門:https://linktr.ee/us.taiwan.watch。
✨ 小額支持觀測站:http://pros.si/ufjkk。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4萬的網紅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三立新聞 #消失的國界 #李天怡 ➲ 深度節目及國際時事都在這裡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追蹤消失的國界粉絲團:http://bit.ly/SETBorderlessWorld...
阿富汗戰爭花費 在 Facebook 八卦
5月8日22週年
1
1999年5月8日,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被北約轟炸,使無辜人員傷亡。
大使館被公然轟炸。
這樣不可思議,反人類的事,人家就做了。
事後北約解釋,我是因為用了CIA過時的地圖才炸錯目標。
呵呵。
北約還對南斯拉夫投擲了15噸左右的準核彈貧鈾彈,造成塞爾維亞至今的環境災難,人民每年都有3萬多人因此生病。
這種振振有詞的反人類,就是美國帶領的北約模式。
跟百年前的八國聯軍相比,邪惡只有更升級。
2
22年來,美國攻打了阿富汗、伊拉克、敘利亞,長期制裁伊朗。
顏色革命了阿拉伯之春,造成多少國家生靈塗炭,國破人亡。
3
但是,剛剛開完的賊7外長會議,口口聲聲,聲討的,是中國。
意思是,中國什麼都不對。
整治新疆暴恐,讓新疆安和樂利不對。
讓香港不再有恐怖暴動跟港獨,不對。
菲律賓跟越南等蠶食南海島嶼很好,中國怎麼可以尋求防衛?
還有,為什麼不讓台灣小步快走,真正獨立建國?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就要求WHO了,要讓台灣“恢復”出席世界衛生大會WHA。
總之,要一天天讓台灣以國家之姿態,在國際行走。
台灣是我美國禁臠,中國沒資格管!
4
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通過,由共和黨跟民主黨资深議員携手推出的“2021戰略競争法案”草案。
280多頁的內容,一句話,對付中國。
舉個例子,要求美國政府從2022年到2026財年,每年要撥款3億美元,用在所谓“反制中國影響力資金。
這是軟錢,不是硬錢。
5
硬錢,指的是軍備武器機械等。
軟錢,用在收買、教育、文化與建構輿論。
而且,很多人以為,美國反中,只有這筆錢?
不不不。
這只是他們認為反中的錢還不夠多,每年還要多花3億美金的錢。
美國軍事、情報、教育、外交、經貿,現有的預算,哪個跟對付中國無關?
就說美國不但自己圍堵壓制華為,還四處在國際威脅利誘他國,必須禁絕華為。
美國花小錢養了棉花小鬼協會,然後用棉花小鬼協會抵制新疆棉。
美國花錢,在香港培植了20年港獨。
美國掌控台灣。
美國利用資本,在大陸培養了大批公知、學術內應。
幾年前我就説,美國反中,是長期國策,而且已是舉國上下,一致的共同目標。
最大的精力與預算,都在對付中國。
6
這一筆3億美元,會花在收買更多國際輿論,讓中國的聲音,根本出不去。
政府對少數民族的扶持,中國人都知道。
可是,美國只要控制國際輿論,那,就可以指鹿爲馬,顛倒是非。
現在人人知道,美國用洗衣粉栽贓伊拉克有大規模生化武器。
那又怎樣?
栽贓只是為了有個方便做強盜的藉口而已。
7
這一筆3億美元,還會用在海外華人身上。
在美加澳大利亞華人多的地方,收買華人,用華人幫美國指控栽贓中國。
要花在用更多華人做間諜,放回中國境內。
還要用在打壓不肯背棄中國的海外華人。
8
這筆錢,還得花在大陸境內。
蓬培奧還沒下台前,他的國務院公開表揚大陸公知,爲民主進步人士。
牽線為公知製造全球聲望,讓公知名利雙收。
在大陸境內,利用美國在各個學術領域的話語權,培育親美與精美勢力。
因為美國對於“和平演變中國”,向來有高度耐心。
9
而所謂的“和平演變中國”,就是讓中國按照美國指示生活。
該做奴工,就乖乖做奴工。
不要發展高科技,才叫做符合國際秩序。
要把國企賤價賣給美國,才叫做自由市場。
叫你把國家分裂成七塊,才是民主自由。
美國認為,在中國境內,建立一大批美國信仰者,利用互聯網配合美國,製造一種“美國才是標準”的潛意識,這種從裏面拉的力量,才真夠力。
10
一帶一路,動了美國的蛋糕,讓其他國家,有了對比。
中國的一帶一路,是互利雙贏,很公道,讓本地國家人民真正獲益。
而不是美國式的宰制他國命脈,裹脅他國做不利自己的鉅額花費。
當一個國家一個國家,都藉著一帶一路而可以找到獨立自主小康之路,那美國還能繼續剝削世界各國嗎?
所以,這一帶一路,必須鎖定打擊。
11
轟炸,不會只是槍炮彈藥。
輿論、假消息、栽贓,抹黑、製造虛假的仇恨,是一樣邪惡的戰爭。
中國,要自強不息。
我們要戰勝21世紀的帝國主義。
阿富汗戰爭花費 在 遠見雜誌 Facebook 八卦
【#遠見時光機】20年前最心痛的 #911恐攻事件
👉時光機FB:https://bit.ly/3jAEGOr
🥳IG追起來:https://bit.ly/3lf85ii
2001年 #9月11日,20年前的今天,是令全世界人們都心碎哀痛的日子。由 #蓋達組織 所策劃的 #911襲擊事件,19名恐怖分子劫持4架民航客機,以自殺式攻擊的方式攻擊 #世界貿易雙塔、#五角大廈,另有一架飛機於賓州桑莫塞郡的鄉村附近墜毀。
在 #劫機 過程中,劫機者使用刀槍殺害飛行員、空服員和乘客。飛機上與外界取得聯繫的乘客報告稱,劫機者使用刀刺傷空服員。有一些乘客設法使用機艙電話和手機與外界取得聯繫,這些求救電話也成了他們人生最後的遺言。
世貿現場中,包含劫機者在內,總共有 #2749人 在這次襲擊中死亡或失蹤。絕大多數的傷亡者為平民,其中有87個不同國家的公民。
事件發生當下,美國一些 #證券交易所 在襲擊發生後的當週內都處於關閉狀態,#股市 在重新開始股票交易後曾經急挫,尤其是航空和保險相關類別的股票。
此外,價值數10億美元的辦公場所在這次襲擊中被摧毀,連同損失的技術人才的生命與家庭社會負擔,為 #曼哈頓下城 經濟乃至於美國經濟帶來嚴重破壞。
這起可怕的噩夢,讓世界貿易中心廢墟的大火持續3個月,救援人員花費更多時間清理瓦礫。其中一些殘骸樣本送往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檢測,包含一根被飛機撞擊過的鋼筋。
襲擊事件後5個月,最後一名倖存者康復出院,事件後6個月,世貿遺址上的 #150萬噸 瓦礫才完全清理乾淨,救援人員繼續在地底下進行清理工作。2002年5月底,官方才正式宣布清理工作結束的儀式。
作為對這次襲擊的回應,美國發動反恐戰爭進攻阿富汗以消滅藏匿蓋達組織恐怖分子的 #塔利班,並通過《#美國愛國者法案》;其他國家也加強 #反恐立法,並擴大執法權。
襲擊當天,紐約市長魯迪朱利安尼為鼓舞士氣,強調「我們要重建。我們要從中再起,變得更加強大、政治上更加強大、經濟上更加強大。天際線會再次補全。」
後來,世界貿易中心一期也在原址重建,重建大樓原名為「#自由塔」,高1776英呎(為紀念美國1776年建國,約等於541公尺),2009年改稱 #世界貿易中心一號大樓,2014年完工,成為 #美國第一高樓。
圖片來源/britannica.com
關於【遠見時光機】
《遠見》全新企劃,以劃時代的歷史照片,勾勒當年你我已漸漸淡忘的時光——那些年的報導、那些歲月的回憶,相信能在時間的洪流中,抓住一絲絲美好的感動。
阿富汗戰爭花費 在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Youtube 的評價
#三立新聞 #消失的國界 #李天怡
➲ 深度節目及國際時事都在這裡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追蹤消失的國界粉絲團:http://bit.ly/SETBorderlessWorld

阿富汗戰爭花費 在 林俊憲 Youtube 的評價
美軍撤出阿富汗的消息透過新聞畫面震撼全球,就連遠在台灣的我們也非常關心,這場號稱「美國最長戰爭」的泥淖,2兆美金的花費、20年的時間,為何最終以如此倉促的方式畫下句點?
事實上,這20年改變的不只是阿富汗和美國的命運而已,連遠在世界另一頭的我們也受到這場戰爭非常深的影響,台灣的歷史走向就在意想不到的地方轉了彎,而這一切都要從20年前的那個9月開始談起。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阿富汗,解密這場戰爭對台灣真正的意義。

阿富汗戰爭花費 在 烏俄5月花費逾阿富汗戰爭5年總和|鏡新聞調查報告#鏡新聞 的八卦
烏俄戰爭屆滿5個月,兩軍在烏東與烏南持續交戰,我們跟著烏克蘭導演的鏡頭, ... 美國對烏克蘭的軍援 花費 ,已經超過美國在 阿富汗戰爭 前5年的總開銷。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