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洋致敬
-四湖萡子寮百年漁業史-
#青年基地亮點計畫
#夢幻漁村文史創生青年飛翔夏令營
四湖的海岸線
交織著許多的故事
野生烏魚子
飽滿的海產
動人的夕陽
浪漫的飛沙堤岸
還有在地獨一無二
發源於防風林的烏倉寮
以當地特殊工法
製造的【海上竹筏】
漁村捕撈技術學問更大!
我們要感謝兩個協會
為了發掘社區在地文化
多年來不遺餘力!
萡子寮非常特別的建造物
就是搭建在黑森林裡的【烏倉寮】
聽咱在地ㄟ老大人講
每一年冬季
迴游性的高經濟魚種
烏魚隨海流至小琉球海域產卵
在冬至前後10天
烏魚子品質最是絕佳~
漁民船隻會停靠在
沙洲外1公里處
若自村莊步行至沙洲再搭竹筏
烏魚群可能已遠去
漁民就在沙洲防風林中
搭建草寮【烏倉寮】
烏倉寮跟海上竹筏
在當時萡子寮扮演著重要角色
直到民國70年萡子寮漁港啟用
不需要竹筏也不需要烏倉寮
這段生活歷程也就逐漸消失了!
「四湖鄉萡子寮西岸居民於冬至前
後,聚集捕撈南下過冬的烏魚,
這樣的近海漁業史已有百年,也
蘊含豐富的漁村生活軌跡。」
今年縣府向文化部提案
由四湖萡子寮城鄉發展協會
執行青年基地亮點計畫
辦理夢幻漁村文史創生
青年飛翔夏令營
烏倉寮及海上竹筏重現體驗
也在當地造成迴響與認同
居民及耆老看著
防風林中的烏倉寮
和失傳一甲子的竹筏
喚醒了塵封已久的記憶
也找回海口家戶間的情感
先民來台後賴以維生的「漁網」
是海上作業重要的工具
漁網大小種類各有特色
當地耆老及社區成員們
讓海上捕撈知識技能
漁村蘊藏的先民智慧
呈現給更多了解與體驗~
淑亞要代表縣長 #張麗善
感謝社區這些老大人們
為了活動前置作業都忙了好多天
確認烏倉寮與竹筏的狀況
進行漁網編織前置作業
四天三夜的夏令營更是全村參與
免費提供食宿招待的學員
透過實地認識漁網特色
也編織屬於自己的一張網
活動不只找回海岸線的記憶
更讓蘊藏的海洋種子與鬥志
傳承到下一代
希望孩子們能夠認識在地
以及認識父祖輩的生活歷史
漁民延續好幾世代
不怕苦、不怕難的勇氣與智慧
也讓萡子寮獨特的記憶與技藝
能夠代代相傳永不休止! -謝淑亞
#四湖鄉萡子寮城鄉發展協會
#萡子寮運營中心
#萡子寮社區發展工作室
#萡東社區
#雲林縣政府
延伸閱讀雲林新聞網⬇️⬇️⬇️
https://youtu.be/twwb10VuxWM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1萬的網紅YOYO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跟柳丁哥哥探索大自然!看更多【好好玩自然】►►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M5nuSRzV5AX6HOdrb6fxN 旗津是一個獨立的(泥沙沉積而成的)沙洲小島,也是高雄最早的港口。但不只有這樣喔,這裡的岸邊有美麗的珊瑚礁,岸...
防風林種類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八卦
風景No.2 ◎#林亨泰
防風林 的
外邊 還有
防風林 的
外邊 還有
防風林 的
外邊 還有
然而海 以及波的羅列
然而海 以及波的羅列
--
◎作者簡介
林亨泰,筆名亨人、桓太,彰化北斗人,台灣師範學校教育系畢業,曾於彰化北斗中學、彰化高工、建國工專、台中商專等任教。
1947年加入銀鈴會,由於銀鈴會於1948年聘請楊逵為顧問,加上四六事件及隨即的戒嚴,楊被補,銀鈴會停止活動,林也受到牽連,停止寫作一段時間,直到1953年開始與紀弦接觸,後加入現代派。1964年參與笠詩社,成為首任主編。2004年獲第八屆國家文藝獎。
著有詩集《靈魂的啼聲(日文)》、《長的咽喉》、《林亨泰詩集》、《爪痕集》、《跨不過的歷史》等,及詩論集《現代詩的基本精神》、《見者之言》等,1998年出版《林亨泰全集》共十冊。
--
美術設計:旅臺小子
攝影來源:PublicDomainPictures | sevenheads lopez
--
◎小編賞析
林亨泰是台灣圖像詩的先行者之一,〈風景NO.2〉是他的名作,相信有不少讀者已經讀過。
這首詩所寫作的對象,是二林海邊的景色。當我們在看待這首詩的時候,要知道詩中的防風林就是防風林,海就是海,背後並沒有太多的意涵,只是把防風林與防風林與海的關係呈現出來。重複本身表現的是數目上的多。這種類型的寫作跟一般講究意象的詩並不相同,如果太執著在每個象徵背後的意義,或者將句子單獨抽離來看,都很難有太多的收穫。看待圖像詩的時候,把整體當作考量是比較理想的做法。
http://cendalirit.blogspot.com/2016/07/20160727.html
防風林種類 在 DJ 芳翎 Facebook 八卦
【03/20 星期一 絕對音樂】
「幸福的人,往往未必是最『順境』的人;
一個人的『自我療癒能力』,決定其接近幸福的距離。」
適時給身邊的人一個微笑和鼓勵,
因為~~給別人掌聲,也是為自己加油!
下午4:00-5:00
「絕對音樂」~~ON AIR))))))
把耳朵借給我,
芳翎和你/妳分享~~
線上收聽快點這裡:
http:// http://www.kiss.com.tw/radio_hq.php?radio_id=238
*************************
《海那邊的193 最美縣道的哀愁…》
我反覆拍攝,但有時我也不拍照,只想看看你們,是否一切安好?」攝影師林靜花費一年多,捕捉花蓮鄰海線道193上的景色與人像,從靜靜守候海岸線的防風林、東南亞漁工、居住在道路兩旁的老人家,到歲月洗滌過的廢墟,她期盼在道路拓寬與環境保護議題拉扯之際,用鏡頭呼喚更多人停下腳步,關心這條路上的故事…。
花蓮193縣道有全台最美麗縣道之稱,過去一年因拓寬與否爭議,引發各界關注。來自宜蘭、定居花蓮的自由攝影師林靜,平常喜歡到193無人海灘散步、沿著安靜的道路騎車或慢跑。一張偶然間閃動快門捕捉的居民日常生活照,喚起她內心以193縣道為主題拍攝的渴望。
林靜回憶,拍攝第一張照片的時間點,大約是去年某個清晨6點多,當時幾位居民聚集在檳榔攤前吃早餐,準備將機車載滿漁貨上工,平凡無奇的畫面,卻深深觸動她內心。拍下這張照片後連續7天,每天早上睜開眼,腦中浮現的第一個念頭都是:我還要再去拍這地方。
天時地利人和,萌生想好好紀錄193的心願沒多久,便看到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舉辦的吳鄭秀玉女士黑潮獎助金徵件。抱持著試試看的心情投稿,結果雀屏中選,這筆獎金成為193拍攝計畫的開端。後來又報名花蓮地方刊物「寫寫字採編學堂」課程,意外讓紀錄193的計畫,從她個人的投入,演變成一群人的參與。
面對陌生人群有些靦腆、不時流露害羞表情的林靜說,一年前的自己不擅表達,習慣透過照片說話。在「寫寫字採編學堂」提案時,不知道如何流暢陳述想採訪的主題,乾脆拿出第一張193照片說,「我覺得這裡太美,想要好好紀錄」,成功說服眾人出版《海那邊的193》刊物,後來更舉辦了巡迴攝影展。
拍照捎來問候 你們是否一切安好?
林靜一有空,便帶著相機直奔193。剛開始居民難免對這名「外人」感到好奇。曾有老伯伯問她:「奈遮有閒?擱來遮攝像(怎麼這麼有空?又來這裡拍照)」。語言文化背景隔閡的外籍漁民,從面對鏡頭的忐忑不安,到後來攝影展回到當地展出時,開心指著照片中的自己笑說:「你看你看,我變胖了!」
即使拍攝前會禮貌性詢問對方是否願意,在林靜的眼中,攝影都是「某種程度的掠奪」。所以她將洗出來的照片回送給被拍攝的人,攝影展巡迴到末站花蓮,其中一個主題展場選擇設在193當地,就是要讓被攝者有機會看看被鏡頭捕捉的自己,是哪一種樣貌?
最讓林靜與「寫寫字採編學堂」團隊印象深刻的,是一名原本居住在193縣道旁的春櫻阿姨,因為中風,每天早晚都會沿著193來回走兩次作為復健運動。從起初的一小段到後來的2公里,已經連續走了8年。一次林靜停下腳步與春櫻阿姨聊天,才知道她早已是地方知名人物。
春櫻阿姨說,常有過路客搖下車窗詢問要不要載她一程,曾經有好心人送她紅色外套,穿著走在路上比較顯眼。在無數張與往來旅客合照、被人拍攝的照片中,一張春櫻阿姨拄著拐杖、緩慢走在193縣道上,正好行經綁著紅色絲帶老樹旁的照片,成為了林靜拍攝193系列照片中最滿意的一張,也是春櫻阿姨第一次收到被人拍攝的照片。
湊巧的是,當她把照片洗出來回送,才知道春櫻阿姨正準備搬離193,遷往鳳林兒子家居住。這張照片正好作為離別禮物,紀錄她過去8年在193最真實的樣貌。林靜笑說,拍攝到後來,有時候早已不是為了拍照,而是想去看看居民、看看這條路好不好,不由自主地又來到了193。
老屋巡迴展 不只是一條路的故事
真正走入193後,除了與在地人成為朋友,也發現這條隱身在花蓮的道路,正面臨拓寬危機。她跟著當地居民參加公聽會、環境差異評估審查會,第一次看到正反雙方群眾對立叫囂,楞在現場不知該如何反應。曾有贊成拓寬的民眾對著她貼標籤:「你們都是綠色的,不要來啦!」讓她啼笑皆非。
眾多拍攝風格中,林靜特別鍾愛紀實攝影,她認為,「海那邊的193」系列與反對拓寬的公民團體的立場不盡相同。不直接訴求要拓寬或不拓寬,而是用鏡頭忠實呈現193沿線的樣貌,讓人們知道:193不只是一條等著被拓寬的道路,更是動物的家、植物的家、人的家,不該連這裡都不認識,就急著拓寬。
為了讓更多人看見193,進而關心生活中被遺忘的美麗道路,林靜與團隊舉辦巡迴攝影展,選定全台共6個縣市6間老房子,分享193的圖片故事。巡迴展末站回到花蓮,36幅作品分別以「家的樣貌」、「靜靜守候」、「不只是一條路」、「另一種存在」、「止住的時光」、「溫柔的捍衛」,分別呈現193的居民、防風林、動物、移工、廢墟與拓寬議題。她更邀請大家親自走訪193,感受鏡頭中這條道路的真實樣貌。193北段距離七星潭不遠,只是路途經過的公墓,像一扇無形大門與世界區隔,只有少數當地人知道它的存在。
經過這一年洗禮,林靜說自己就像「轉大人」,從每次自我介紹都會心跳飆高的商業攝影師,成長為能夠深入人群互動的紀實攝影師;始終如一的,是堅持放慢腳步,用心感受周遭的生命力。她並未設定自己要走到哪個位置、成為哪種類型的攝影師,「只要能讓美麗的地方被保護、讓被攝者喜歡我照片,就很滿足了」。就像193沿海的防風林,長年靜靜守候般,林靜以她細膩而動人的攝影作品,溫柔捍衛著193。
作者:游婉琪
(文章來源:http://www.verymulan.com/…/%E6%B5%B7%E9%82%A3%E9%82%8A%E7%9…)
***************************
防風林種類 在 YOYOTV Youtube 的評價
跟柳丁哥哥探索大自然!看更多【好好玩自然】►►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M5nuSRzV5AX6HOdrb6fxN
旗津是一個獨立的(泥沙沉積而成的)沙洲小島,也是高雄最早的港口。但不只有這樣喔,這裡的岸邊有美麗的珊瑚礁,岸上有像森林一樣的防風林,許多特別的動物就住在這片特殊的地形上,崇瑋到底要帶我們去找哪些動物朋友呢?走,來去交朋友囉!
1.疣尾蝎虎:蝎虎是軀幹長約4到6公分,最大全長可達13公分,身體主要由黑色、褐色、灰色或白色所構成,而且顏色會隨著環境而加深或變淺。體背除了有較細小的粒鱗,還有許多較大型的疣鱗,尾部有許多櫛刺狀的鱗片,而深淺不一的鱗片也形成體背的縱線或是由頸部延伸到尾部規則分佈的斑塊。四肢指下有單列指瓣,且第一指有爪。蝎虎常出沒於居家屋舍、路燈或近光源處,鳴聲響亮,是一種主要在夜間活動的蜥蜴,尾部極容易自割,以昆蟲和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
2.黃斑椿象:又名黃斑椿、麻皮蝽,中小型的樁象,體長約1.5~2.5公分,身體呈灰黑色,散布著黃色斑紋,體內含有臭腺,會發出惡臭。春夏季為繁殖期,常可在樹葉上看到椿象一顆顆排列整齊淡黃綠色的蟲卵。生活環境為平地或低海拔地區。
3.斯文豪氏攀蜥:斯文豪氏攀蜥為體長約8公分,最大全長可達31公分的蜥蜴,也是臺灣產攀木蜥蜴中體型最大的種類。尾部不會自割的斯文豪氏攀蜥,體背以黃褐色為主,背部兩側有菱斑連貫成黃綠色縱帶。斯文豪氏攀蜥也是具有雌雄二型性的物種,雄性的背部縱斑較雌性明顯,顏色也較鮮明。嘴白色,口腔內為灰白色或與黑色,喉部有白斑。身體以黃褐色為主的斯文豪氏攀蜥,體色也會隨著環境的不同,而做小幅度的變色,以增加隱蔽的效果。
4.台灣大蝗:是臺灣所有蝗蟲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雌蟲身長大於雄蟲。體色為鮮豔的綠色,頭、胸具凹凸不平的瘤斑,複眼下方具一條黃色的縱紋。成蟲秋季出現,夜晚會鳴叫,以後腳和前翅摩擦,會發出“刷沙”的聲音。
5.臭青公(幼蛇):最大約265公分 ,吻端至眼睛上方有王字形斑紋,體背為黃褐色或灰褐色,前半段具黑色斜橫紋和白色、棕色、褐色構成斑駁的花紋,身體後部為一致顏色。棲息於森林底層、灌叢、草叢、乾溝和石堆洞穴等環境,白天晚間均會活動,性凶猛活潑,動作迅速敏捷,具攻擊性,肛門腺相當發達,能分泌惡臭之分泌物,因而得名。以蛙類,鳥類,鳥蛋和鼠類等小型哺乳動物為食,有時也會吃蛇類,蜥蝪類,甚至吃同類的幼蛇。
6.越南叢木蠍:臺灣唯一大型蠍子,也稱為斑點蠍、台灣斑紋樹皮蠍。全身褐色,身上有斑點,有尾針與一對長螯。雄蠍約6公分、母蠍約4公分。棲地有海邊、樹林、岩壁。
7.高冠變色龍:因為頭上高聳的肉冠而得名頗為貼切,是少數分佈於亞洲的種類,其餘大多分佈於非洲,特別是馬達加斯加島上。幼年時期的高冠並無變色能力,體色是單純的淺綠色。一般在六個月後就可以成年,體色變化主要是用來表達情緒和傳達訊息的功用多於偽裝與欺敵的作用。頭上的高冠主要是用來凝聚霧氣成為水珠以供飲用的工具。需要大量的陽光紫外線和鈣質補充。食性上是屬於雜食性,以舌頭投射捕食蟋蟀的精準度令人嘆為觀止。
★★寶貝學習推薦★★
YOYO熱門唱跳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0cB0juF4WI5P00JvTKmKCC
YOYO最新唱跳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fdrM6k3Rrhl7nKwtFiao
YOYO點點名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_y1faazG7_6paODoAHwxZ
碰碰狐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2L-H5_Qw7QoIoYm8YfKuEn
超級總動員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bvjX60EZ0y3aTkcYpbIe3m3kDCKlsuh
YOYO卡通綜合包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HRxCf93QGb3svALfuirk
【訂閱YOYOTV】►►https://www.youtube.com/user/yoyotvebc?sub_confirmation=1

防風林種類 在 一張圖認識台灣防風林| Windbreak, Herbs 的八卦
而在防風林和海岸沙灘之間,海濱植物連成帶狀一條攀附在沙灘上,這些植物耐鹽耐旱 ... 牽牛花屬的馬鞍藤開花時非常美麗,是砂灘的守護者是一種泛熱帶性分布型的種類;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