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正直的活著
#每一天問心無愧
#沒什麼好說的
#不貪小便宜
#勿因善小而不為
#勿因惡小而為之
★我在 IBM 公司工作三十一年,不必打卡,喝飲料自己丟錢或簽字,月底結帳,自己給自己打考績,責任與尊嚴養成你成為如是的人。 我在為公司助理人員或在文大推廣中心給企業界上課時,總強調「正直」的重要。
每年我到維也納,我會買一張週票(weekly pass) 花15歐元,它可讓你搭乘地鐵 (U1,2,3,4 etc)、電車、公共汽車,而且他們網路連結驚人,上上下下三種交通工具可讓你走遍維也納的一區到二十一區,無人查你票,但只要逃票被抓,罰則甚重,但顯然無人會這麼做;其馬路上建築氣派宏偉,美麗的路燈乾淨典雅,不像台灣的電線桿,總是因張貼房屋廣告的黏膠,留下坑坑疤疤極盡令人厭惡的痕跡。 一個帝都的百年建設、對都城的保護及永續經營的決心,實在不是一個倉皇、低劣、毫無美感的民族可以理解的。 尊嚴或者莊嚴的意義在小小地方盡現,而最基本的道德在「守法」。
弗瑞德‧考夫曼(Fred Kofman) 在 《清醒的企業》"Conscious Business"一書中亦申如何遵循較高的價值與道德勇氣而正直地做人處事,如何謙虛地從各種角度去看事情真相。人本的價值及重要乃維繫企業、社會、國家之基石。 (Catherine Yen)
由網路節錄下面文章與大家分享:
《當信任瓦解, 社會也就崩潰》 by 莊佩璋
楊蕙如幾年前與信用卡公司鬥智大勝,獲得社會某些人士的稱許,各媒體也封她為「卡神」。楊蕙如最近開了一家網路顧問公司,並頻頻上媒體打知名度。
筆者認為,一個是非不分、道德低落的社會,才會把類似楊蕙如的行為,視為英雄之舉。
在美國,你去商店買東西,事後不論任何理由,都可去退貨還錢。因此,有一些人(一些台灣人和更多的大陸人)過幾天要出席重要宴會,就去「買」一套名牌衣服,穿去赴宴之後,再去退錢。
美國商店還有一樁好康的事:買貴了,可退差價。於是有些人就趁平時不打折但尺寸、顏色較齊全的時候,把貨品買回來,等到大減價的時候,再把收據拿去退差價。 這些人對自己的行為洋洋得意,還到處宣揚自己的聰明,甚至納悶為何眾多的別人那麼「愚蠢」,不會利用這個「漏洞」。
把占人家便宜看成「聰明」,把奸巧看成「能力強」,把挑撥族群看成「和解共生」,真的是價值錯亂了。
從卡神,筆者想到了股神巴菲特。此地許多股友在討論巴菲特的選股標準,往往忽略了他一再強調的:他非常重視一家公司CEO的誠信,不夠正派的公司他絕不考慮。
今天你會鑽法律漏洞,明天你掌權了,就會去修改法律,讓自己的違法變合法。這幾年來,我們看了太多這種例子了。
一個像楊蕙如這種心態的人,在記者會上還以稱讚現任雇主的方式,貶損曾拒絕錄用她的人,就不會讓人太奇怪了。
十年前,我帶年僅三歲多的兒子到美國旅行,寄宿親戚家。
親戚拿個全新的兒童汽車安全座椅給我,說:「這裡規定兒童一定要坐汽車安全座椅,這個給你用,因為是借來的,請儘量不要弄髒,我還要還人。」 兩週後,我不再開車,他拿著半新不舊的安全座椅到量販店辦退貨。 店員一聲不吭,錢全數奉還。
親戚得意地對我說:「美國的商店,兩週內都可憑發票退貨,所以我們常來這裡『借』東西。有些大陸人甚至連電視都『借』哩!你說,美國人笨不笨?無條件退貨的漏洞這麼大,他們竟然都不知道!」
隔年,我到日本,在當地做事的台灣朋友招待我,出入都開車。我問:「東京地狹人稠,不是很難停車嗎?」「沒那麼嚴重啦!政府規定要有停車位才准買車,所以車子並不像你想的那麼多。」他說。
「哇!那你有停車位嘍?一定貴得嚇死人對不對?」
「你怎麼跟日本人一樣笨!先租個停車位,等車子掛牌後,再把停車位退掉,不就解決了?」
幾天後,換成日本朋友招待我,待遇淪為兩條腿加地鐵。他客氣地說:「東京養車容易,養停車位難。所以只好委屈你擠地鐵了。」我馬上向他傳授「破解之道」。沒想到他沒有「悟道」的狂喜,只淡然說:「真要鑽漏洞,其實到處都是,比如家母住在鄉下,我把戶籍遷過去再買車就可以了。但是,我實際上就住東京,沒停車位卻買車,左鄰右舍會怎麼看我?開車上班,我怎麼面對同事、上司及正派的人不會這樣做。」
美國商店無條件退貨的機制與日本到處漏洞的法規,都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當「信任」瓦解,社會也會崩潰。
也因此,他們可以容忍政客做錯事,卻不容許政客說謊。
台灣呢?
我們則是「假到真時真亦假」,每個人都虛虛實實,整個社會是在「懷疑」的基礎上運作。但即使已是防弊重於興利,結果還是「敢的拿去」。
中國「信託」的「信用」卡,遭「卡神」套利百餘萬元,社會卻站到「卡神」那一邊。「信託」與「信用」,難道是反諷?想法思維影響行為,而個人行為又可擴及影響企業服務、社會運作。
記得去羅馬搭乘地鐵時,發現有售票機卻沒有驗票機。
當場起了疑惑,到底要如何確認乘客有沒有買票?那這樣地鐵不就鐵定虧錢嘛? 這是我們的習慣想法,總是想要替自以為的小聰明或貪小便宜尋求應對之道。對於義大利人而言,我們會問這種問題才奇怪。搭車為啥不買票?乘車怎麼可以不買票呢?兩方想法當下有了差異。
如果你真想知道是不是可以不要買票搭車?
可以,的確可以入站搭車,但是你要確保不會被富有正義感又雞婆的義大利人發現,因為他八成會去舉發你。到時候罰款可就是車價的數倍,而且丟臉還丟到國外去,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建立信任,不容易,卻很重要!當彼此信任度越高,管理就越少。路,走對了,就不怕遙遠。
在紐約,有一次參觀有名的「大都會博物館」。
付了錢,櫃檯給我們一個約 10 圓台幣大小的金屬片門票,有兩條夾子。方便我們別在衣領上。
友人告訴我參觀中途可以隨時出來,如果還要再進去,門票就不用繳回,可以憑原本的門票再進入。確定不再進去參觀,就把門票丟入門口的壓克力玻璃櫃中。
我問:「門票的形式、顏色有每天換嗎?」
朋友回答:「沒有」
「那會不會有人把門票帶回家,過幾天再來呢?或是10人進去只買 5 張門票,其中一人再把門票帶出來給其他人?」
朋友大笑:「只有台灣人會這麼想!美國人想法單純多了,進去就是要買門票,不再進去,就繳回門票。基本上美國人相信大家都是守法的好人,所以門口工作人員很少。」
剎那間讓我覺得很慚愧,我們的防弊多於興利的觀念,鑽漏洞的念頭竟是文化的一部份。
最近幫台積電上課,發現台積電的餐廳跟科學園區的其他廠商一樣,採用外包模式,一樣乾淨整潔明亮。所不同的是餐廳沒有人幫你打菜,要吃什麼一切自己來,發水果的地方貼了一張紙條---- 每人限拿一袋(洗好切好的)。連入口處也很少有人在管,進餐廳自己用識別證刷卡,月底自動從薪水中扣除。
一位台積電副理告訴我:有一位員工被抓到吃飯沒刷卡,第一次警告,第二次就開除。
當彼此信任度越高,管理就越少,彼此方便,成本自然下降,工作也越愉快。相反的彼此猜忌、防範、圍堵、監督。不但降低生產力,工作也被動,不愉快。各位親愛的夥伴..您是否也發現當您和周遭朋友、同事處於信任的環境中,做起事情來都非常的有效率,而且默契十足; 但是,處於猜忌和不諒解的情形下,任何事物都進展的很不順利...... 您了解了這道理。
從現在開始,就將心胸打開,用開放的心情,信任的態度,來對待每一位夥伴;或許剛開始,會發現,吃了很多虧,大家都還是防來防去,那是因為您的夥伴還不習慣您的處世態度。
記得﹕
堅持,對的事情就要堅持。
堅持才能天長地久。
路,走對了,就不怕遙遠。
防弊重於興利 在 蔣萬安 Facebook 八卦
26日(三)下午,我很高興參加由國發會、經濟部與宏碁(Acer)主辦的「智慧城市在創新矽島論壇」。我與夢想學校創辦人王文華先生、宏碁自建雲應用事業單位王定愷總經理、AppWorks之初創投程九如合夥人、青鳥書店共同創辦人戴季全先生、以及余宛如立委,一同討論青年新創與智慧城市議題。
在座談中,我談到台灣目前創業環境所面臨的困境,第一是法規無法跟上科技腳步與國際接軌,導致新創團隊在研發和經營上受到法規限制,不但錯失發展先機,也會讓投資人卻步,甚至迫使新創團隊必須出走台灣到別的國家發展。我看到許多台灣新創團隊好不容易獲得國外投資人青睞,但因台灣募資相關法規的限制,國外投資人不願耗費時間等待行政部門冗長的審核流程,轉而投資其他國家的新創團隊,殊為可惜;第二是人才外流與國際化不足。臺灣移民相關法規對於外國優秀人才相當不友善,對於吸引並留住人才的政策也是付之闕如。例如原本一年預計發出兩千張的創業家簽證,至今僅34人申請,26人通過,原因在於相關配套不足(配偶及子女的居留身份)與審核標準缺乏彈性。 第三是行政部門心態上,仍是「防弊」重於「興利」。 在國外,法律沒有限制人民做的事,民眾都可以做 ; 在台灣,法律沒有規定可以做的事,大家都不敢做。
當各國產業都在快速轉型、積極爭搶人才時,我認為政府必須有更開放、大膽的格局與心態。我會持續推動符合現今產業結構並與國際接軌的公司法全盤修正、給予天使投資人投資誘因、吸引並留住外國優秀人才的相關移民政策,希望台灣能在這一波「第四次工業革命」中迎頭趕上,加速成為數位經濟的強國。
防弊重於興利 在 吳思瑤 Facebook 八卦
再次重返 #亞洲藝術品交易中心 的契機,台灣等了20年。
球來了,當然要打!
由 黃國書黃國書委員領頭,我和 林楚茵、 伍麗華|Saidai / Reseres委員共同召開公聽會,促進部會與藝文界共商 #後疫情時期藝術品市場如何振興。
事實上,我跟 文化部、財政部、法務部的「纏鬥」不是今天開始,為了開拓台灣藝術品交易市場的出路、接軌國際,思瑤五月起就提案修正《 #文化藝術獎助條例》,匡正現行稅賦制度對藝術產業的不友善。
說來遺憾,2001年政府將藝術品交易稅率提高、相關程序複雜化,無疑是「自毀行為」,台灣曾穩坐亞洲藝術品交易中心的寶座,自己拱手讓給香港,近幾年更大敗給北京、上海和急起直追的新加坡。
台灣有一流的收藏家、豐沛的前輩畫家作品、自由的創作環境、穩健的金融體系,但錯誤的政策讓優秀的主場優勢 #整組壞了了。
既然制度問題顯而易見,為什麼還二十年來遲遲改不了?
說到底,還是因為 #防弊重於興利 的保守心態,讓財政部、法務部總拿「為富人逃稅」當藉口,把「稅賦正義」無限上綱,動輒把正當健康的藝術品交易市場,當成逃漏稅大戶或洗錢集團來對待。
我要說:「稅,收得到的才叫稅!」過嚴的防賊稅賦條款,摧毀了市場,少了交易與收益,何來稅收?
台灣每年藝術品交易的稅收不過2000萬,「為了區區兩千萬,放棄了數十億甚至百億的國際藝術市場,划得來嗎?」
現在機會來了!
美中貿易戰延燒、反送中運動持續、加上疫情造成國際經貿活動停擺,台灣最大的競爭者中國及香港已喪失原有的競爭條件。
20年前台灣白白葬送的藝術交易龍頭寶座,現在一定要 #加倍奉還!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我主張政府全面檢視法規,系統性、分階段完成藝文產業管制的鬆綁與轉型:
◈ 修正《 #文化藝術獎助條例》,讓文物或藝術品之交易採 #分離課稅 方式徵納,並一併免徵畫廊、藝博會營運者之5%營業稅
◈ #輕稅簡政,專案檢討藝術品拍賣交易各項稅務、通關之相關繁複作業,簡化行政程序
◈ 研議新銳創作者之作品所得納入個人所得稅免稅額
◈ 建置 #國家藝術購藏基金,國家帶頭收藏台灣藝術家作品,並活化各館所間經費運用與典藏品流動,增加彈性
◈ 強化公立美術館捐贈管道
◈ 加強文化主管機關 #對視覺藝術之補助比例,矯正過去偏重表演藝術等特定領域之補助失衡現象,扶植視覺藝術創作
◈ 推動 #藝術品鑑價及鑑定制度,完善藝術金融資產管理系統
謝謝與會各部會正面回應會中所提之各項建議,下會期思瑤可望擔任教育文化委員會召委,我一定將重振台灣藝術品交易市場的重責大任,作為優先任務!
#後疫情、 #後送中 的時代,是台灣的機會之窗。由 #政府點火,搶回亞洲藝術品交易中心,Just do it!
防弊重於興利 在 防弊重於興利陳裕璋太保守下台-民視新聞 - YouTube 的八卦
【民視即時新聞】馬政府這波內閣改組,焦點之一就是一向被視為馬家軍的金管會主委陳裕璋,意外出局,外界認為這和陳裕璋過去 防弊重於興利 的作風有關,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