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村上春樹,都是J借我的。我一本也沒還。他搬離了我認識時的家,到處遷移,我的書仗著自然藉口就沒還他了。其中這本最奇怪,書背上還留著破碎的圖書館標籤,最後的還書日是86.5.30,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麵包店再襲擊》。J說不是他借的,不知是誰。那是我第一次看村上不是賴明珠的譯本。其實我挺喜歡賴明珠翻譯的村上,但每次看見不是她翻的版本,卻更興奮,好像找到老寶物。
我很晚才讀村上,晚到不好意思說。讀的地點也怪,在美國西岸某鎮的連鎖咖啡店,配的咖啡也妙,是豆味很重的豆漿拿鐵。後來我只要一喝到豆漿拿鐵,就會想起青豆和兩個月亮。我在美國過了那年的生日,好友訂了厚厚的1Q84,和一瓶好重的黑啤酒,打開後車廂得意地笑說,九,妳一定會很喜歡。真是喜歡啊,我們都是那種送禮物比收禮物開心好多的那種人。
要去北京工作,我只帶了這本老舊的《麵包店再襲擊》。讀著男主角搶麵包,我啃著芝麻燒餅嚐麥香。我點起泰國買的大象形狀的線香座,啊,書裡的大象消失了變小了。有個夢想是能捲在大象鼻子裡,或被大象耳朵拍一拍,大象是我第二喜歡的動物。我起身泡了杯紅茶,走到窗前,仔細看著對面大樓裡方方正正的每一戶,還有人也跟我一樣捧著書窩在床頭嗎?
跟經紀人吃飯,要介紹北京的合夥朋友L。L只比我大一歲,在北京有房子,住在租來的大別墅,開著保時捷休旅車。吃飯到了一半,他妹妹下了班也一起吃。他一見妹妹就說,妳穿的那是什麼褲?妹妹小聲回說,就是現在流行的散褲嘛。大家開始議論紛紛,男生不懂女生的水餃包、點點圖案、還有什麼荷葉邊。L的妹妹比他小了七歲,兩個人老家在東北,哥哥打拼有了成果,妹妹來北京一塊住。L說,我現在養我老妹,我家是有門禁的。我想著睡前看著的《家務事》,今天就遇見一對相依為命的兄妹,可惜架吵不起來。
故事都是反光折射。無論那啟發是柔性的情感,或是硬式的概念。那種種觸動是閱讀的報酬。自發性閱讀者的想像力都很豐富,把自己丟進書裡的世界輕而易舉。近年來很火的沈浸式劇場,讓觀眾不在只是旁觀者,而成為空間角色的一部分,或許也能實現在閱讀上。屏除想像力的門檻,讓讀者先參與其中,再重拾文字,像個復興的過程。
總是想著還能把我的讀者帶到哪去,透盡我所理解的各種可能,戲劇、聲音、味道、影像、空間等等,把文字重新餵養進去。這「閱讀沈浸室」的展,我們將不再只是角色,而是成了整個故事,如同美國《Sleep no more》沈浸式的演出,每次每次的閱讀體驗,都能在九又四分之三月台,搭上了一輛幻象的列車。
【閱讀沉浸室:身歷故事 想像顯影】展覽理念:
面對一週上網21小時,閱讀8小時的大眾,為了「復興閱讀」,不來梅實習計畫在前陣子創造了「閱讀沉浸室」的體驗空間,呈現書中的新奇世界,以村上春樹「麵包店再襲擊」為基礎,利用新媒體互動讓參與者身歷於情境。鼓勵大家一起重拾書本,親自體驗文字中的新奇世界,顛覆閱讀沈重的印象。
#閱讀沈浸室
#沈浸故事
#讓閱讀翻開想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R5TnQqtKx0&feature=youtu.be
閱讀沈浸室 在 閱讀沉浸室:身歷故事想像顯影 的相關結果
「閱讀沉浸室」: 新媒體X 文字X 影像X 互動體驗,帶領你走進書本的新奇世界。體驗一場「麵包店再襲擊」中荒謬的搶劫事件!這次,讓我們搶真的! ... <看更多>
閱讀沈浸室 在 閱讀沉浸室│主視覺設計&投影美術 的相關結果
為了吸引大眾重拾閱讀,我們創造了「閱讀沉浸室」這個空間- 以一本短篇小說「麵包店再襲擊」為基礎,結合新媒體藝術,帶領讀者走進書本的新奇世界。打開書 ... ... <看更多>
閱讀沈浸室 在 閱讀沉浸室:身歷故事想像顯影 的相關結果
【閱讀沉浸室:身歷故事想像顯影】 當數位佔據我們更多時間,閱讀的時間逐漸被瓜分。 我們相信,閱讀是有益也有趣的。 若大眾持續只在社群上接受訊息, 想像就會開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