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讀書習慣
在德國隨處可以看到正在閱讀的人,車站、咖啡館和草坪,這不僅局限于校園,而是任何場所,似乎每個人的背包裡都有一兩本書,只要一有時間,他們就拿出來讀讀。如果你在德國生活,你一定知道這裡的圖書是多麼昂貴,就拿2012年的一本暢銷小說《Er ist wieder da》為例,約在19.9歐(約170元人民幣)。也正因為德國人喜歡閱讀,德國亞馬遜圖書和閱讀器kindle,一直銷量不錯。
但德國人更喜歡紙質圖書,有兩點原因:一是喜歡紙質圖書拿在手上的感覺,更為傳統和真實;二是電子圖書價格並不比紙質圖書價格便宜很多。
他們還認為真正的閱讀源自于書,而非即時消息,他們更願意閱讀有價值的,即便是長篇大論的文章,而不是閱讀那些無用的、八卦的、沒有任何營養的花邊消息。
德國人更喜歡閱讀的是一些有深度、值得思考、震撼精神世界的文學作品,以2013年最受好評的6本書為例:《波比和流浪漢:一隻改變我生命的貓》;《戰爭小孩打破沉默》;《漫漫自由路》;《病癒密碼:六分鐘病癒方法》;《百歲老人蹺家去》;《狐狸谷》。
2、讀書氛圍
讀書應該是除了足球之外的,幾乎全民都喜歡的一件事,無論男女老少,達到了平民閱讀,他們認為讀書可以鍛煉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他們主動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想法,促使他們不斷的閱讀。
此外,德國人認為,閱讀關乎國家未來,經常性大量的閱讀,能夠使青少年更好地掌握讀書技巧,迅速提高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所以除了家長和學校的督促,政府也把閱讀視為一項兒童啟蒙的社交工程。 5年級的學生可以獲得一張贈券,免費在圖書館領取一本書。
德國的父母從孩子出生就開始培養他們對書籍的興趣。很多孩子人生的第一個玩具就是圖書。父母還會在每天睡前為他們讀書或和他們一起閱讀。德國的小學生每天上課時間並不多,通常中午或下午2點左右就放學了,而圖書館會在課餘時間為他們舉辦各種朗讀活動。中學時代老師會佈置主題性作業,需要學生大量閱讀材料書籍以便完成作業。
幾乎每一個德國家庭,都有書架,或設在書房,或擺放于客廳,似乎成為了家裡的一件裝飾,但很多德國人的書架上的書,他們幾乎全部都閱讀過。德國每個家庭平均藏書近300冊,人均藏書一百多冊。他們認為,「一個家庭沒有書籍,等於一間房子沒有窗戶」。
3、讀書設施
德國有將近7700家的書店,書店工作人員則約為31000名,到處都可以見到書店,無論是市中心的大型圖書商店,還是車站的小型圖書店或報刊亭,如果你留意觀察,會在很多社區附近找到一個像電話亭一樣的小亭子,裡面放滿了二手圖書,這就是公益免費借書亭,你可以免責在這裡借到自己想要閱讀的圖書,或是可以把家裡看過的圖書放進來供他人閱讀,全憑自覺。
通常書店內部的環境都十分安靜、幽雅,很多大型書店內,或小型書店門口都有可以喝咖啡閱讀的地方,或是提供免費閱讀區,即便你沒錢購買,但只要你願意閱讀,你完全可以坐在這裡看上一整天,是不會有人因為你只看不買驅趕你的。
大型書店也經常會舉辦一些讀書會或朗誦會,來提倡人們閱讀,並喜歡上閱讀。這裡不會因為利潤原因只出售大量的暢銷書,也是會照顧到各個閱讀人群的需要。
如果你的讀書感興趣,同時喜歡淘一些已經不再發行的圖書,可以到當地的跳蚤市場或是一些並沒有任何名氣的二手書店淘到一些不再發行或特別意義的圖書。
除了民眾的讀書設施外,每年德國法蘭克福和萊比錫都會舉辦書展,作為一種圖書文化和商業的交流平臺,每年都會吸引來自全世界各大圖書出版商到這裡參展。
德國的圖書館
德國有1.4萬多個圖書館,藏書約1.29億冊。每個城市都有市立圖書館,區裡也有各自的圖書館,而且一定是建設在當地最繁華的地段。許多圖書館通過組織作家演講會、舉辦文化活動等,使自己更具吸引力。小鎮裡往往也有圖書館。沒有固定圖書館的鄉村則會定期有流動圖書館,方便居民借閱圖書。人們只要花約10歐元辦一張年卡,就可到圖書館自由借閱圖書。在公立圖書館,看書則是完全免費的。
讀書背後的故事
德國可以算是民富國強,背後一定是一種文化力量在推動著,那就是閱讀的力量;中國人發明了造書的紙,但喜歡閱讀的人越來越少。
我們在不斷感歎德國製造的同時,感歎德國強勢維持歐元區的同時,卻沒有注意到,德國的大學和圖書館一定是當地最經典的建築並建在交通最方便的地段,也沒有注意到德國是世界人均比例最大的普通閱讀者群,更沒有注意到德國人對知識的尊重和閱讀的態度。
今天整個社會都表現的浮躁不安,在地鐵上,大家忙著刷微博,刷消息,看八卦,流覽論壇,因為無法理性的篩選,接受了太多的垃圾新聞和消息,閱讀了太多的不良和過激的圖片,自然的在一個浮躁不安的環境,心靈和精神世界又多了一份敏感和惶恐。
就是因為資訊爆炸,我們養成了一種叫做「淺閱讀」的速食式閱讀方式和習慣,大家的閱讀量可能是在增加,但閱讀品質卻不一定能得到保證,我們又有多少人會在這個時代,真正的願意花時間和精力放在一本能夠淨化心靈,提升精神生活的書上呢?
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在坐車的時候放下手機,拿上一本書讀一讀;我們是不是也可以不再被浮躁纏身,清心寡欲的讀一本書;我們是不是也可以不再以所謂的
閱讀器 朗讀 在 工頭堅。旅行長 Facebook 八卦
昨天傍晚,我在吳哥窟變身塔,朗讀蔣勳老師的《吳哥之美》,一位團員拍下了這張相片。覺得可以做為25+2次吳哥行程的一個註腳。(手上拿的是 mooink 電子書閱讀器)
閱讀器 朗讀 在 楊定一博士.全部生命系列 Facebook 八卦
[人間四月天,充滿感恩的報告~]
各位親愛的,謝謝大家前一陣子協助填寫的問卷,幫助我們妥善運用有限的資源,而可以讓各地的朋友接觸到「全部生命系列」的作品。謝謝你們!
楊博士非常感謝各位熱情和誠懇的協助,我們做了一點安排,將從參與問卷填寫的一千五百位朋友中,抽出三十五位朋友(名單見最後),邀請您參與五月中旬的楊博士讀書會。由於這是突然的安排,也只有這一場,抽到的朋友不見得能夠到,我們會在第一波詢問之後,視情況遞補。
有一點,也要請各位體諒,從過去的來信,我們知道想參加讀書會的朋友相當多,如果您也想參與,但這一波沒有被抽到,請耐心等候~
對了,有件事一定要提,有好幾位朋友非常可愛,在最後的話裡提到「我已經買了票,如果中獎的話,希望可以讓給其他朋友」。讀到這些話,儘管正在手忙腳亂的分析問卷結果,但完全可以感受到各位 I'm here just to help. (我來,只是為了幫忙) 的誠懇,謝謝!
使用 KKBOX 的朋友,風潮音樂將於近期將楊博士的專輯上架,方便各位在同一個平台上聆聽有聲書和博士的專輯。#感謝風潮音樂的全力支持
需要電子書的朋友,康健出版已經將絕大多數的楊博士作品在ReadMoo 讀墨平台上架,搭配適當的電子書閱讀器,確實是一個輕便、不傷眼的選擇~#感謝康健出版默默的努力
喜歡傳統CD和紙書的朋友,還是會有的,只是透過這次的調查,讓我們能更合理的調整努力的方向。有些作品(如逐字朗讀的有聲書、影片)因為篇幅和載體的考量,可能只會有線上版,這一點,也要跟大家報告一聲。
有問題需要解答的朋友,過去一年來,楊博士利用公務出差的空檔,在餐廳、旅館、機場各個角落,答覆了近百則讀者的提問,接下來會以「十字路口-全部生命系列問答」書+音頻的方式,提供給需要的人參考。
這一部份,也要提醒大家,其實近期大家提出的問題,大多數在作品裡都提過。特別是在方法的層面,建議大家從《不合理的快樂》最後兩卷以及《我是誰》之後的作品著手,深入臣服與參的練習,搭配讀書會的提醒,會是最能夠為您自己、也為楊博士節省時間的方式。
最後,無論是在哪裡見到各位,也許讀書會,也許5/23的活動,都請記得--我們或許形體上互不相識,但是,心意是相通的。
祝福大家!
第一波邀請名單(與電話末三碼)
請被抽中的朋友看一下自己的email,在台灣時間5/4凌晨零點前回覆,逾時不候喔~
蔣○哲 470
楊○萱 158
陳○雅 535
盧○妮 210
曾○樺 536
Teresa C--- 126
張○方 871
吳○禎 323
郝○維 639
陳○妮 925
李○禪 529
○謹 590
許○榆 688
林○華 785
黃○軒 177
林○妘 768
許○文 294
鄭○芳 818
施○雅 207
蘇○雅 925
楊○峰 120
黃○蕙 634
林○雯 582
簡○濱 137
林○旻 701
謝○燈 312
江○慧 650
盧○宇 677
吳○蓁 319
劉○瑩 675
吳○銘 187
詹○娥 550
Judy M---- 553
丁○亘 967
陳○忠 536
閱讀器 朗讀 在 [問題] 有關Readmoo 朗讀功能- book | PTT學習區 的八卦
... 朗讀功能被封鎖是只有行動裝置App 還是包括PC上瀏覽器閱讀和桌上APP ... 3 F →somehow: 的書版社朗讀功能,聽說總共有30幾間出版社(數量我不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