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刊於美麗佳人雜誌2010年5月號)
鄧惠文x王浩威 感情中的迷與謎
The Myth and Mystery of Love
心理學是如何解釋愛情中的謎?如何在愛情中得到自我更新與成長,而非消耗與否定?愛與慾望是兩回事,還是可以找到兩者結合的最佳比例?鄧惠文與王浩威兩位精神科醫師的精彩對談,帶你探索感情中的迷與謎。
採訪撰文/杜嘉馨
鄧惠文醫師在《美麗佳人》的專欄文章,對於感情的剖析和觀點,深深擊中許多讀者的心,這次新書《還想遇到我嗎?》集結了這些專欄文章,讓讀者再次檢視、思考自己的感情模式。王浩威醫師是鄧惠文醫師的前輩,十幾年前,王浩威在台大醫院擔任精神科主治醫師時,鄧惠文正好是住院醫師,兩人關係亦師亦友,以前她有感情困惑時,王浩威醫師就是她諮詢的對象。
採訪心理醫師是一件很恐怖的事,他們會發揮專業,很敏銳地從你的每個問題、每個表情,推測出你目前的心理狀態和情感關係。他們的工作,讓他們分享了許多人最深刻、最內在的生命歷程,而分析過各式各樣愛情觀與感情模式的這兩位醫師,會如何定義愛情?怎麼解釋感情中的謎題?又如何協助個案走出感情的迷宮,完成自我整合?
Marie Claire﹙以下簡稱MC﹚:先請兩位醫師談談,在你們接觸的個案中,最常遇到哪些類型的感情問題與迷思?
王浩威﹙以下簡稱王﹚:我自己開業之後,年齡層拉開很多,主要找我諮詢的兩個族群,一種是15~25歲的青少年,他們的問題大多是還在和父母親拉扯;另外一群是中年人,不管男的女的,他們都會說有「想戀愛的感覺」,他們通常在婚姻關係裡很久,可能是一個好丈夫、好太太,但有時候到了一個年紀,就會需要情感上比較深的連結,當那個需要跑出來的時候,真的是蠻兩難的。配偶可能也是很好的家人,但總是覺得少了什麼。真的有機會向外發展的話,也不盡然會這樣做,像有個個案,對方有暗示,他掙扎很久,最後鼓起勇氣去國外約會、發生了關係,約會完就心滿意足回來了。﹙鄧惠文:就圓一個夢!﹚ 但要去不要去、去之前道德觀的衝突所帶來的那種壓力,是蠻天人交戰的。
鄧惠文﹙以下簡稱鄧﹚:可能因為我出的書、寫的專欄的關係,來的案例大都是25~35的女性,她們有些還在比較前面的階段,會與父母親拉扯,譬如交往對象父母不看好,或者是自己要走的那條路,不只父母親,包括朋友圈、社會都不看好,這時她們要面臨的問題就是到底要冒險還是打安全牌?另一種就是各式各樣相處的問題,譬如自己要妥協多少,如果我完全不妥協,對方可能會不愛我,如果我要這個愛,可能就需要妥協,但妥協之後自己又不快樂,那我要的這個愛有意義嗎?還有一個很大宗的,是一個要分手,一個不分手,或者是一個分手離開了,另一個無法處理自我整合的問題。婚姻裡更會遇到很多觀念上的問題,我聽到愈來愈多在討論開放性婚姻。我也做很多伴侶諮商,夫妻兩人會來找這個婚姻還剩下什麼。這中間有很多不安全感,有些諮商從約診就開始角力了,譬如填問卷的時候就千方百計想知道對方寫什麼,時間約好又擔心說醫師會不會比較偏頗某一方,或是擔心伴侶以後只聽醫師的話……會引發很多很多焦慮。可以看到如果前面階段的問題沒有處理好,到婚姻階段就會有更多的問題。
攻擊性若被壓抑,會在體內亂竄
MC:來看的案例之中,找鄧醫師的以女性案例居多、找王醫師的以男性案例居多,有這樣的性別差異嗎?
王:我是盡量做男性的治療多一點,一方面因為做女性的女性治療師比較多,而且大部分的議題會涉及到女性自我成長,由女性來做比較適當。男性治療師對女性來說,有時會成為移情的對象,如果依賴在上面的話,對治療來說是一種阻礙。
鄧:其實王醫師講的移情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治療師變成一個正向的情感依賴對象,另一種是女性成長過程中要鬥垮的一個權威形象。對某些女性而言,她一定要過這一關,來突破她自己對權威男性形象的依賴、矛盾的情結。一般來說,女性治療師比較容易進入女性個案的情況。但處理某些個案時,我會知道她可能需要找一個男治療師交手,因為她對你沒有那樣的敵意或矛盾,而且你給她的愛、關懷與治療關係裡的支持,是不能等同於一個男性治療師給她的,她的攻擊性出不來。在這種情況下,我會轉給男治療師來完成她需要的階段。也有些情況,男治療師會將個案轉給我。
王:因為有些女性會停留在依賴的治療關係,停止自我成長,對她來說,男治療師好像是一個爸爸,或一個沒有危險的情人。這樣子治療會卡住,無法再往前。某些女性需要處理和男性權威的關係,才真的可以擺開這個議題。有些做到一半時,她會開始攻擊,那些攻擊,能讓她看見自己在追求什麼。大部分的女性都被教育成沒有攻擊性,好像覺得攻擊性會造成失控。攻擊性在中文有點負面,英文就是 aggressivity,一個人的aggressivity也可以說是她的生命力,生命裡的種種追求,都是來自aggressivity。很多女性會放棄追求,如果太過追求內心會不安,可能是怕自己不像女人,可是人應該都有這個部分,女性碰到這個卻會充滿罪惡感。
MC:如果壓抑自己的攻擊性的話,可能會導致什麼樣問題?
鄧:攻擊性有幾種來源,用客體關係的理論來解釋,女性可能會比較有共鳴。你有攻擊性,不是因為你想攻擊對你不好的人,最原始的來源是,你看到一個愛的泉源,這個人對你很好,像是最初的母親,餓了就餵你,你覺得她怎麼有這麼多的愛與餵養你的能力,可是那個東西為什麼在她的身上不是在我身上?我會渴望,同時會覺得自己脆弱,就像在戀愛的時候,戀愛對象擁有你想要的東西,和他在一起,你會覺得人生開啟新的一章,你可以變成你想成為的女人,只有和他在一起你最喜歡你自己。有戀愛過的人就會知道,這時候心會有種痛痛的感覺,這個人可以操我的生殺大權,那種很脆弱和不安全感,是來自於很想去愛、很想去擁有,想把這個人包進來成為自己的一部分,因為這樣就不會被剝奪了。所以,攻擊性是為了測試我們能不能好好擁有這個東西,譬如戀愛時的耍性子、挑剔都是。所有被壓抑的東西都不會消失,會在體內亂竄,有時候會回過頭來攻擊自己。很多女性壓抑自己的攻擊性,情緒會變得不穩定,呈兩極化的跳躍,她每天在心裡找自己麻煩。很多台灣女生很計較形式上的東西,譬如禮物、節日怎麼過,用這些符號來呼應自己內心「我不夠好」、「不值得被愛」的不安。如果我確信我很好,兩人交往測試彼此不合後的分手,通常不會有什麼傷害,分手的傷害是:如果你跟我分手的原因是出在我身上,就是自己不夠好。表面上也許不承認對方說的理由,回頭卻一直想是我不好嗎?把攻擊性拿來打自己。
MC:健康的攻擊性會表現在那些面向?
鄧:妳會有野心、企圖心把自己變得更好,知道自己想追求的東西。如果一個人的人際關係很好,她的攻擊性本質上可能很強,因為她需要每一個人都喜歡她。如果她沒有這個激進性,就不會那麼注意和別人的互動。我會鼓勵女性,不用一味害怕自己內在想要擴張、膨脹的部分,那不會讓你不像女人,只是自己內在的害怕,不知如何處理。
MC:如果說攻擊性是生命力、野心、企圖心,那是不是也可以將它解釋成欲望?剛剛兩位醫師講的讓我聯想到「無欲則剛」,你們會怎麼看「無欲則剛」呢?
王:剛剛鄧醫師說過,如果aggressivity沒有出來過,它不會消失。無欲則剛的境界應該是你已經經歷過、體會過各種欲望,如果一開始就逃避,只會造成內在的混亂,很痛苦。
鄧:即使是一個看起來很弱勢的女性,可能也有很強的攻擊性。有些人也許會覺得,有欲望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帶來很多煩惱,我就把這形容成一坨大便,只要你和人產生親密關係、只要有人我互動,就像我們每天吃東西會產生糞便一樣,當然會想要把它清乾淨,希望再也沒有情緒的塵埃。我們可以繼續往無欲則剛的方向前進,但是在達成之前,你要敢去看欲是什麼,要從「有」變成「沒有」,就要先知道那是什麼,才能把它處理掉。
愛情之路出發得快,修成正果慢
MC:兩位醫師接觸個案這麼多年,觀察到社會型態造成哪些感情問題的變化?
王:都是很表象的變化,愛情本身沒有太多變化。性別的流動是一個。另外一個可能是因為網路的關係,現在年輕人嚐試愛情的年齡比以前早,但同時愛情本身又過度被理想化了,追求一個完美的呈現、百分之百的擁有,卡在這裡特別久,在愛情的路上變成出發得很快,修成正果卻很慢。修成正果要看每個人對愛情的定義,一個比較成熟的愛情,應該要跳出自我占有慾、自戀,承認對方是一個自主生命體,兩人之間有差異,但那差異不會讓你覺得恐慌,而覺得自己可以與之對話,兩個都為自己而活,同時保持豐富的對話。
鄧:我接觸個案的時間沒有王醫師這麼久,以前我們有感情困擾都撥王醫師的電話﹙笑﹚。我前半年在英國唸婚姻諮商,在旁邊看很多外國夫妻在諮商時吵架,我就在想和台灣夫妻有什麼差別。在台灣女性可以大剌剌地要求金錢的保障,或者會講出:「他要的時候我就給他」這種英國人聽了可能會嚇一跳的話。我們本來的包袱沒有減少,全球化、國際化之後,國外有的通通都要,見面時要honey 、darling加上親一下,可是傳統的包袱又拋不掉,一樣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造成大家對感情不容易滿意。
開放式婚姻行不行?
王:台灣的夫妻裡有很多「怨」,找不到一個對等的英文可以翻, resentment 太強了,也無法表達長久的糾葛。中文的「怨」通常是跟「恩」一起的,恩恩怨怨。台灣男性如果無法取悅自己太太,會很沮喪,互動久了就變成無性夫妻。美國心理學家John Gottman可以在會談後預測這對夫妻三年內會不會離婚,其中「貶抑對方」是一個指標,他的這套標準在西方社會很準,在台灣卻不準。貶抑對方對我們來說很平常啊!八點檔裡常看到夫妻貶抑對方,卻可以過一輩子。只能說我們的婚姻和愛情距離比較遙遠,和社會、家族比較有關。
MC:請問剛剛鄧醫師講的「開放式婚姻」的討論是在台灣還是英國?
鄧:台灣。其實很多夫妻已經在進行了,但是就我所看到實際的情況是:一段關係中不會兩個人都一樣狡猾,通常會有一個人理直氣壯地自己不斷去約會,另一個只能一直吃悶棍。譬如妻子很弱勢、很天真,先生又很會講話,跟妻子說:「你不要管我在外面的女朋友們,你也可以啊!」妻子理論上辯不過他,但自己卻都沒有遇到其他對象。為什麼沒有遇到?要想想她負擔了多少家務,還要照顧小孩,凌晨三點爸爸沒回來,媽媽如果出去找一夜情,那小孩怎麼辦?道理上,開放式婚姻好像是對的,但要想清楚你們有這個基礎及配套措施嗎?如果是其中有個人造成既成事實,自己先開放,讓另一個人扛下了家裡所有的責任,這樣公平嗎?開放式婚姻是很吸引人,但若真的要踏進去,你有沒有這個本事呢?
愛與慾望是兩回事?
MC:佛洛伊德曾說:「人們對所愛的人沒有慾望,對於讓她們有慾望的人卻又沒有愛。」愛與慾望的兩難有解嗎?激情與溫柔並存是可能的嗎?
王:是不是一定如此並不盡然。家族治療的Ackerman說:「幽默是一種誘惑。」某個程度上,愛情如果跟實際的社會生活太接近,要轉換成「性」會很困難,但 如果兩人可以幽默,或regression回到像孩子一般、帶點孩子氣地玩耍,就能夠回到很單純的、享受的心。兩個人的互動若維持像理性的大人,每天煩惱家計、小孩,就永遠不會有性,如果可以把現實生活隔開,在playful的心情下,「性」才會出現。愛和慾望是有可能共存的。在台灣的優勢是,台灣有很多motels,我們都會鼓勵夫妻去嚐試。
鄧:在佛洛伊德或精神分析理論家的眼中,愛跟慾望是兩回事。可是對社會大眾而言,我們會講「性愛」,將愛與慾望結合,這是我們的社會需求,我們不會問你的「愛侶」和「性侶」是誰。佛洛伊德那派認為,「愛」是能量趨於穩定的,愛給我庇護、支持,我的焦慮會平靜下來,我不用積極地去開疆拓土,因為在這裡就被滿足了。「慾」講的是一個desire,在能量不穩定的情況下,你有東西要出去和要拿東西進來,是一個動的狀況。一動一靜,就像水跟火,愛與慾本質定義上是兩回事,所以才會有剛剛你問的那句話。這句話出來讓社會大眾很頭痛,外遇的很頭痛,不敢外遇的也頭痛,選不好伴侶的也很頭痛,所以後來好多做理論的人就想跟他辯。依附理論的John Bobby說過,一對情人在一起,如果關係很好,性慾應該會降低才對,在他們看來,性是一種交戰,一種占有對方、和對方融合,又保有自我最底線的一種交戰。他們甚至會討論:「如何在性高潮時不失去自我」這樣的問題。性其實是權力和保有自我的拉扯,他們會同意佛洛伊德說的那句話,但我們還是要想一個可以服務大眾的說法,最後我們鼓勵大家去找一個愛和慾望最理想的比例:你可以愛的不要那麼放鬆,所以還是會保有一點激情,但又不會激烈到不知道對方明天在哪裡,這是一個比較折衷的optimal choice。
重燃火花的終極猛藥
MC:但是已經很放鬆、很穩定的一對伴侶,要他們走回頭路,愛的不要那麼放鬆是有可能的嗎?
鄧:你說的是重燃火花,就治療師的角度,我應該說任何事情不是絕對不可能,若問我個人,我是覺得難啦,不如找個新的比較快。有時候保持一點距離,那個距離很微妙,像我們常常聽到一對夫妻原本已經是槁木死灰的關係,其中一個外遇後,另一個會被她帶動,發現自己怎麼沒看到她有這一面。譬如先生對太太本來已經沒有任何慾望,太太從外面約會回來,目露春光,整個能量磁場改變,先生突然就想要跟她親密,「不知道,我今天看到你就突然有種感覺。」對他們來說,那可能不是回頭路,而是一個新的階段開始。
王:夫妻各自蛻變,就會有新的可能性,但這可能性也包含了可能會很快分手。我聽過一種夫妻間「性遊戲」的方法,兩人找一個安全的地方,今天誰先誰後都沒關係,但這24小時之內,由其中一個做百分之百的主宰,另一個百分之百被主宰,這就是SM,SM的時候一個人的fantasy可以完全展現。不管在主動或被動方,都會對自己有一些新的察覺,也敢讓對方看到自己的新察覺,這是對所有夫妻成長最關鍵的東西,但這一關常常過不去。這方法是一個猛藥,當然很難做到,也很可怕,因為對大部分的人來說,連對陌生人都不敢百分之百主宰或被主宰,所以這是一個理論。
鄧:這理論很有趣,這個概念的出發點是,慾望必須要有一個對象,有我、有你, 對方是一個對象,這樣慾望才能附著其上。但我們在愛情中,常常希望和對方融合在一起。當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兩人已經融合到不會有摩擦的時候,就不會有慾望了。這個遊戲就是把自己的主動權關掉,我又重新看到一個發號施令的對象,我要猜測:他為什麼要我躺著?如此你的慾望才會有附著的地方。所以我常常說,不要把伴侶馴服成百分百可預測的對象,不要把野獸馴服成家畜。一隻狗如果叫他站就站,坐下就坐下,久了你就懶得跟牠玩。如果叫牠站起來牠會跳,叫牠坐下來牠會跑,你就會一直想玩那隻狗。要保留一點沒有被馴服的空間,慾望才會存在。
你追求的激情是正向的嗎?
鄧:女性應該去正視自己的慾望,但一般來說,25~35歲的女性同時也在追求一個讓她有安全感的婚姻。要提醒讀者的是,你以為自己有慾望、激情的對象,真的是一個正向的慾望的刺激者嗎?還是你自己曾有過一些負面的傷痛經驗,內心有不好的自己的影子,所以你在關係裡尋求一個受虐的激情?譬如童年曾經被虐、被打的女孩,長大後又愛上會打人的男人,因為當她遇到這個男的時候,就覺得轟轟烈烈,她不只跟現在這個男人相處,早年強烈的被虐待的情感都被喚醒,覺得腦袋轟轟作響、全身熱血沸騰,以為這是passion,其實勾起的感覺很大部分是一種痛,所以會覺得熱度很高、烈度很高。這如果不去分辨,又容許追求激情,會讓自己陷入一段痛苦的關係。
MC:會不會是我們也在渴望戀愛對象碰觸到自己的傷痛?
鄧:你說的碰觸是指安撫、撫慰性的碰觸,還是撕開傷口的碰觸?但我們怕的是後者。如果你曾經有沒有處理好的傷口,傷口會呼喚你,他就像封在神燈裡的精靈,一直找機會出來,把恩怨了結。選擇伴侶其實是有潛意識的,有時候腦子告訴你這個人很好,但不知道為什麼卻是另一個對象吸引你,但你被他整得很慘,就是這個原因。愛侶之間,彼此來活化處理傷口的潛意識是蠻強的。我是一個不守婦道的女人,王醫師是一個不傳統的男人,我們會講一些挑戰禁忌的東西,但我不希望讀者看完這篇跟自己說:我是一個勇於追求自己慾望的女人,然後又繼續受苦十年。所以一定要小心,你是不是正在對自己很殘酷。
Pic:http://bit.ly/1hZTyCX
開放性傷口英文 在 跑跑空姐Sunny - Running Sunny Facebook 八卦
杜哈的行人標誌是穿袍子的喔!
是不是挺反應出他們穿傳統袍子的文化呢?
然後也超反應我現在的心情❤️❤️!
快走到結訓了 剩下14天!!!
終於有空來談談First Aid🚑
這5天真的讓我覺得又珍惜又超級疲憊的
腦袋塞滿了各種疾病的名稱、症狀、急救方法
即使是中文叫我背都覺得不容易何況全英文😭
闌尾炎、腎結石、嚴重過敏反應、心肌梗塞、低流量的出血休克、血栓
各種疾病都有
心肺復甦、哈姆立克法、骨折、開放性/閉鎖性各種傷口處理方法樣樣來
狂查字典耶😭
整個覺得SEP考完記憶力爆炸💥
FA腦容量不夠用了😂
而且每天只睡4小時真的是超煎熬🐼
受訓到現在真的是經常2天就要進一次健身房因為壓力超大
但我還是超愛我的Instructor
覺得他幫忙我很多
因為SEP後期挫折感和恐慌感有點嚴重
所以連上FA反應也很焦慮
他第一天就和我說 Stop panicking!
第二天說You know what to do!just do it!
第三天說 No worry No worry
最後一天和我說 You did very well❤️
每次都讓我覺得都很溫暖
其實知道自己表現得並不是特別好
但他總是可以很正向的看到並給予鼓勵👏
讓我覺得超開心的 😃
不得不說受訓真的很容易讓我陷入麻木狀態
超希望快點結束的 加油加油 ✈️
開放性傷口英文 在 nagee Facebook 八卦
【台灣名人傳 國慶嘉賓 蘇安生】
小朋友,說到雙十國慶日,除了認識「江國慶」之外,還有一位經典傳奇人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蘇安生」
維基百科:愛國同心會
http://ppt.cc/mMqZR
蘇安生暴力黑道集團「愛國同心會」特勤組組長。有殺人、偽造文書和竊盜前科,17歲開始混幫派,坐過十多年牢。曾持刀殺死知名藝人唐琪17歲的弟弟,被判刑12年,60歲以後,幾乎每天都會到同心會報到。2006年八月就曾用腳偷襲顧立雄律師。2008年政黨輪替後六月襲擊(架拐子)駐日代表許世楷、同年七月飛踢前總統陳水扁。同年10月國慶被馬政府請上國慶觀禮台當嘉賓。
蘇安生偷襲前總統陳水扁及前駐日代表許世楷2人,檢調偵察時間長達86天,且僅求刑4個月。
反觀對照檢方偵辦中國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跌倒案,對民進黨議員王定宇偵察時間僅9天,卻求刑1年2個月。
蘇安生確實有打人,但王定宇是否確實是造成張銘清倒地元兇,至今情況不明,沒想到王定宇的偵察時間要比蘇安生快10倍、求刑重3倍,顯見其氣氛詭譎;管碧玲直言,總統馬英九將台灣的司法,當成大禮送予中國。
google「蘇安生」就有一堆佐證。更奇妙的是,關於蘇安生對扁朝官員的傷害罪,查的到被法院判處2年的,也有判4年的說法,但是就是查不到他入獄服刑的新聞。就跟頂新毒油、叛國將領、林益世那些一樣,判一判,自家人就沒事了。送你娘鹽巴。
google「蘇安生 示範」就會出現一堆蘇安生囂張的行徑,且都是簡體新聞優先,可見在中國廣受歡迎之一斑。
踹臀暴徒蘇安生拒道歉,還示範:我腳很有力。自豪找空隙「我切入得分」
http://www.appledaily.com.tw/…/…/headline/20080723/30779905/
嗆綠營支持者開擂臺單挑,結果被打成「開放性骨折」疑自導自演
http://www.taiwanus.net/n…/press/2008/200809072102141067.htm
現場留下一攤血跡,一直強調是被台獨份子打到「開放性骨折」,結果送醫的照片網路上找來找去就那一千零一張
http://www.iloveroc.org.tw/UploadFil…/1372772008201818_1.gif
還是「愛國同心會」提供給媒體的。根本沒有任何其他媒體拍到畫面。傷勢也是由陪同的愛國同心會成員對外宣布的。還「開放性骨折」咧!包紮成那樣是要騙誰?鄉土劇喔?若要指控政敵暴力殘忍,早就拿出血腥畫面來激仇恨對立了,結果根本看不到身上哪裡有流血的傷口。完全連勝文槍擊案的翻版:大家還記得事發當時(選前之夜)講的多嚴重,什麼子彈從臉頰打進去,腦袋裡面有「兩百多顆子彈碎片」,說什麼只能用鼻胃管進食,結果隔天就開口吃東西了,一週不到就因為太無聊演不下去出院了。結果兇手一樣成謎…
愛國同心會宣稱兇手持木棍鐵棒毆打,隨即上了同伴的箱型車逃逸,哈哈哈哈完全就是自己幫派思維在寫的劇本啊。
http://www.appledaily.com.tw/…/…/headline/20081012/31040081/
一名退休教官,打電話嗆馬,結果警察就循線找到他家抓去訊問了。請問光天化日之下在大馬路等紅綠燈時毆打愛國同心會這麼大逆不道的事(案情還都是愛國同心會成員口述的),還開車逃逸,會抓不到犯人嗎?馬政府這麼好的機會怎麼可能不把犯人抓出來昭告天下台獨人士的殘忍暴力?又是洪秀柱AV封面的翻版?大肆開記者會指責對手骯髒低級,結果抓到犯人了卻悄悄裝沒事?????
覺得內容太扯的朋友可以自行google「蘇安生」自己挖。
除了把黑道殺人魔請上國慶貴賓台,馬政府、郝市長時期,愛國同心會在101廣場前揮舞五星旗高喊併吞台灣,辱罵毆打路人,囂張踐踏法律的行徑,當時馬政府卻無所作為、毫無法治,回想起來還是毛骨悚然。這些流氓只是個體,如果國家正常運作,這種低級人渣絕不可能囂張。而背後袒護他們的掌權者才是踐踏法律和人民的元兇。
相較於今日柯文哲的波卡,和對付蔡英文等政敵的各種小手段,當年新聞名嘴帶領全民天天撲天蓋地的追殺扁,根本10倍界王拳。當年的氣氛,打扁就是潮!這個連結還原了當年的新聞是怎麼玩的
http://taiwanheart.ning.com/…/topics/gan-tai-wan-shui-jin-y…
不管陳水扁319槍擊,還是出庭遭襲擊,那些中資電視媒體第一時間都說是自導自演的「加工」事件,中天電視並以「藍伯伯踹一腳,是否讓阿扁反省?」來下標。當時沒有網路資訊可以還原真相,中資的電視新聞每天都幾近瘋狂的在豪洨。路變隨便一阿貓阿狗嗆扁,都可以被捧為英雄天天訪問。當時紅極一時的「嗆扁查理」不知還有多少人記得。在鏡頭前激情高喊人民快要活不下去了的他,不知現在過的可安好?ㄏㄏ。
你說社運學生是暴力違法?那2016政黨輪替之後,黨國養的黑道殺人打手集團會讓你見識見識什麼叫做專業。
開放性傷口英文 在 傷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Wikipedia 的相關結果
開放性傷口 (open wound)指皮膚破損並暴露皮下組織、結構和器官的傷口,可以用造成創傷的方式來分類:. 切傷(incision):也稱割傷(cut),指由有鋒利邊緣的物體( ... ... <看更多>
開放性傷口英文 在 開放性傷口ICD-10-CM 的相關結果
開放性傷口 ICD-10-CM. 中文名稱. ICD-10-CM. 頭部. 頭皮開放性傷口. S0100X(A/D/S). 右側眼瞼及眼周圍開放性傷口. S01101(A/D/S). 左側眼瞼及眼周圍開放性傷口. ... <看更多>
開放性傷口英文 在 開放性傷口的英文翻譯 - 海词 的相關結果
海詞詞典,最權威的學習詞典,專業出版開放性傷口的英文,開放性傷口翻譯,開放性傷口英語怎麼說等詳細講解。海詞詞典:學習變容易,記憶很深刻。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