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六之四)
國安法第一審繼續就「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八個字的意義,繼續進行討論。控方由嶺大學者劉智鵬以歷史學者身份,早前指出「光時」有分裂國家意思;而辯方的港大學者李詠怡 (Eliza)則已作供進入第三天。今天下午,和Eliza一起撰寫專家證人報告的另一位學者,中大新傳學院教授李立峯(Francis)開始作供。
由於辯方兩位專家的姓氏同為「李」,「雙李」容易引起混淆。甫坐下,高個子的李立峯教授說,他想用Eliza稱呼李詠怡教授,獲法庭接納。
李立峯解釋,Eliza專長政治學,故對政治選舉及相關理論熟悉。而Francis自己則是傳播學教授,辯方劉偉聰大狀在庭上先介紹Francis, 指出他畢業於史丹福大學,博士論文研究美國9.11事件中,比較報紙讀者來信和網上論壇的言論,專研範圍為「政治傳播學」。
Francis曾出版學術著作,有講述雨傘運動與傳播關係,將出版另一本書,談及六四紀念活動的集體港人記憶現象,「我對香港近年的大型社會運動,有現代歷史脈絡的理解」。Francis亦曾於2017年成為香港法庭歷史上第一位以「民意研究專家」,為佔中九子案擔任專家證人。以往,香港法庭專家證人多為醫生及物理學家等。
三位法官表示接納Francis的專家證人身份。今天在大狀袍下穿了條子花紋西裝褲的劉偉聰大狀,溫文向法官們道謝:「I am grateful」.
Francis花了頗長時間,解釋社會科學中,量化研究(大型民調)和質化研究(焦點小組)的方法論及兩者作為理解社會現像的用途。
由於過往香港法庭甚少傳召社會科學家作專家證人,三位法官發問了很多問題。唯一男性法官陳嘉信說:「我是laymen(普通人)有這些問題」;女法官杜麗冰亦在休庭前向主問劉偉聰說笑:「對不起我們打斷了你的發問。」
休庭前,三位法官先後向Francis多次問及社科研究法的疑問。Francis越答越興起,語速快了。控方周天行說:「教授請說慢一點。」Francis說笑:「我教書時,學生經常說我說得太快。」此時法庭響起了輕鬆的笑聲。
Francis說,他們進行了的量化研究,就是於2019年從連登討論區上,以電腦程式,抽取討論區上曾提及口號相關的帖子,抽取的口號分別為「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香港獨立」、「港獨」、「五大訴求」。由於連登上的留言量可以數以百萬計,需要由懂寫電腦程式的學者作技術上協助,他再進行統計學分析。法官們沒有太多發問。
Francis說:「看數字,以數量計,量化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就可以處理,但要看人們怎樣建構意義,那要進行質化研究,因為做簡單問卷,是不可以看到意義建構的過程。此時要靠質化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我們做了焦點小組(focus group)。」
七個焦點小組,每個有五至八人參加,三組是包含了不同年齡性別職業的市民,四組是參與者背景相近的小組,一組是社工,一組是老師,一組是年輕人。總共有40人參加焦點小組,都是在反修例運動期間,有參與示威或同情反修例運動的人。「因為我們要看示威者在想甚麼。」
三位法官發問頗頻密,其中,陳嘉信問,焦點小組只有四十人那麼少,如何有代表性?Francis解釋,質化研究是找「意義成形的過程」,代表性則由量化研究補充:「所以我們用不同研究方法互補不足。」
法官對社會現象的理解,和社科學者明顯有差別。
陳官問道:「參加焦點小組的人,會不會心裡想一樣,答你說另一樣?好像美國選舉你問選民選誰,可能他因為尷尬告訴你一個答案,但去到票站就投另一個。」陳法官形容,這是一個「危險」(danger).
作為社會科學學者,Francis這樣回應:「我不看成一種『危險』,因為人是複雜的動物,人的腦子裡不只有『單一的真相』,面對不同人,在不同處境,會影響人如何建構意義。從社會學及人類學角度,人們會在不同處境『管理自己的形像』,我會形容為因應處境而作出的『調整』,而不是在直白地說謊」。
Francis繼續解釋,「而建構意義是一個過程,同一個人在不同時候,他的想法也有改變。像我們現在在討論『甚麼是焦點小組』,我們(他和法官們)也在集體參與意義建構的過程。」
此時,Francis引述了焦點小組裡,其中一個焦點小組參與者,對「光時」口號的理解,隨時間而出現改變。
Francis在庭上說,其中一個支持反修例運動的焦點小組參與者說:
「最初我面對『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這口號,我說不出口。為何呢?因為我最初認為這口號與『港獨』有關,好像要推翻政府,這不是我的目的,我不支持港獨的。但隨着反修例運動發展下,我理解這個運動是關於爭取普選,關於愛好自由,公義。漸漸我可以喊出口了。這個口號好像承載了一種精神。當我去到集會現場,我喊『光時』口號時,我會覺得和其他香港人連繫起來。」
Francis解釋:「這是一個好例子,這個人最初覺得,『嘩,光時口號好激進』,但漸漸他覺得意義改變了。即使他不支持港獨,他也會嗌這口號。」
「這例子正正示範了,口號的意義建構過程,可以如此複雜,豐富,充滿餘韻(nuances).」Francis說。
Francis還引述了華盛頓大學政治學教授Lance Bennett對政治口號的見解 “Effective political themes and slogans invite people to bring their own meaning to a situation. Thus, an image is an impression anchored partly in symbolic suggestion and partly in the feelings and assumptions that people have in response to that suggestion.”
(有效的政治口號邀請人們把他們自己的意義加諸其上。所以,一個影象像個錨,作為一個符號提示人們把自己的感受及假設投射到其中。)
Francis亦說,焦點小組中發現,只有部份人認為「光時口號」與港獨有關,所以口號是開放式的。「總的來說,光時口號就是關於一些失去的東西,而人們覺得需要改變。至於失去了甚麼又如何改變,則因人而異。」
法官們亦用法律用語詢問,焦點小組裡會否有「引導性問題」(leading question),即因為主持者主動提起「港獨」而引導被訪者去提及這個答案。這顯然是法庭常關注點。
但Francis說,焦點小組做法是開放讓大家討論,「而進行焦點小組時間正好在2019年9月,那時基本上整個社會都在討論這句口號的意思,是否和港獨有關。所以在焦點小組裡不需要提示,就會自然進行討論。」
法庭場境裡,引導性問題,會是法官關注的事。
這天早上,李詠怡(Eliza)教授,繼續接受控方盤問。Eliza早前曾說過,為甚麼「光時」口號在7月21日於社會流行起來,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人們對「元朗襲擊」感到憤怒,需要一個口號去表達其情緒。
然而代表律政司的署理刑事檢控專員周天行, 則挑戰Eliza,周專員多次指,7月21日口號最初出現於白天,當時中聯辦被示威者包圍,國徽被損毁,當時中聯辦外牆上更出現「光時」口號,周專員指,「光時」口號的意義,應該與中聯辦事件有關。
控方的周專員說:「中聯辦外示威中,清楚反映拒絕中華人民共國和政府的意思,你為何不認為這些示威活動的意義,有助我們脈絡性地理解口號的意思?」周專員亦呈上了多張中聯辦被損毁的照片叫Eliza細看。
Eliza指,她和研究伙伴,曾在7.21後,嘗試從數據了解為何當天之後,光時口號的使用明顯更普遍。於是她從兩張報紙裡,點算傳媒提及過的地區,發現「元朗」字眼出現的頻率,要比「西環」、「中聯辦」及「上環」高出很多。
「媒體注意力反映公眾注意力,而焦點小組發現,7.21大家一致是關注警察暴力,而不是關注中聯辦。故此我們認為令到7.21口號普及化,元朗事件比中聯辦事件重要得多。」Eliza說。
Eliza早前指,梁天琦在造勢晚會曾引述過美國黑人民權領袖Malcolm X說「the Ballot or the Bullet」意思,Eliza認為「子彈」只是比喻,並非像控方專家劉教授所說有「武器」的意思。控方更指控梁天琦有意推翻政權。Eliza當時更說,以她所知, Malcolm X不是「分裂國家主張者」(secessionist)。
周專員今日呈上Malcolm X的1964年的演講,讀出部份內容,又追問Eliza知否Malcolm X被指為 “separatist”和知否Malcolm X曾經加入激進伊斯蘭組織。
Eliza語氣有點難以置信地反問:「我們是否要進入複雜的美國種族歷史?美國黑人民族主義(black nationalist)和非洲裔美國人那時的分離主義(separatism), 尤其是於種族隔離(apartheid)的過去有多複雜?要研讀多少歷史脈絡?」
周堅持追問:「那Malcolm X是不是分離主義者?」
Eliza沒好氣答: 「若是說建立一個有主權的國家這個理解下,我認為不是。」
周專員仍在要求Eliza看Malcolm X說話節錄。此時,彭官要求暫停提問,三位法官退後座椅商議一會,然後彭寶琴說,Malcolm X是否分離主義者,與本案案情「拉扯得太遠」(far far removed), 彭官提醒周專員,Eliza一直不反對梁天琦在選舉演說中對港獨持正面看法。
周專員另一處的追問,把梁天琦與Eliza拉得更近,問答更有火花。周專員引述去年夏天來自《眾新聞》的報導,報導中訪問了三位學者,表達學者們對泛民立法會議員在政府表示因疫情把選舉延期一年後,是否應該總辭。
報導中,Eliza認為議員應該留任,訪問中提到議會是重要「抗爭陣地」「在威權政治下,策略上考慮比民主原則更重要……」周專員反問,梁天琦進入議會,會否也像她所說的一樣,「具策略意義,目的是去推翻政權」?
Eliza罕見地光火起來:「你在引述我?你是否在說我和梁天琦是一伙?說我和他是同黨?(You suggest I am part of his cohort?)……好了,現在我被審訊,我要回答吧? (I am the person on trial, I have to answer this……)」辯方劉大狀立即站起來抗議,指Eliza是來做證人的。
此時彭寶琴語氣溫和地望着Eliza說:「不是的,妳是來作供,提供專家意見給法庭。請不要覺得來被審判,這不是原來的意思。」彭官打圓場道:「我想周先生要想問妳,會不會梁天琦進入立法會,覺得策略上可以作出改變,而不是留在結構以外。」
Eliza鬆了一口氣,望着彭官說了幾聲:「感謝妳的澄清,感謝。」然後Eliza詳細解釋,她在泛民總辭上的看法,已經算是「溫和派」,因為當時社會上較激進的想法,是主張泛民議員一起總辭以表示對選舉延期的不滿。而Eliza說,我主張泛民留任,是希望有議員監察政府,希望加強政府問責性。
現在仍身陷囹圄的梁天琦,始終成為庭上反覆被斟酌的客體。
Eliza今日完成作供前,有機會詳細解釋,她作為政治學者,如何理解梁天琦為何要使用「光時」口號。Eliza解釋,2016年梁天琦參加的是新界東補選,和以往立法會選舉不同,選舉制度是「單議席單票制」,並非「比例代表制」。
「比例代表制」之下,勝選者需要的票數不需很多,只拿取選票一成也可以拿到席位。然而補選的規則,則是誰多選票誰便勝出,故要爭取選票數量。
Eliza說,回看2016新東補選中,參選者多達6人,當中梁天琦的對手,有知名度高的政黨領袖,梁天琦當時相比之下,是一個無人認識的小伙子,只有大學宿生會經驗,或參加過一些小型社會運動,但知名度不高。「他需要設計一個非常搶耳的口號,以拿得最多的票數。」
Eliza指,一個知名度不夠的參選者,設計口號會有「不成比例地戲劇化」的情況(dramatizing out of proportion),故此梁天琦即使說「選票就是子彈」是一種誇張的說法而已。
Eliza進一步指出:「很多提倡港獨的政治組織,大部份沒有具體的行動計劃,只是口說『香港獨立』」。法官彭寶琴補充:「妳所說的沒有具體行動計劃,是在公眾知道的情況下沒有而已。」
Eliza再補充:「究竟(這些組織主張的)是和平遊說,還是使用暴力或武裝力量?沒有看到這些(資訊)。」
今次被告唐英傑的電單車上,插着旗幟的版本,除了有「光時」這個八字中文口號,亦有七字英文“Liberate Hong Kong, Revolution of our Times”,中英文版本均在法庭反覆被檢驗。辯方學者卻說,原來口號的出現,並非有明確的設計時刻,或單一設計者。
彭官曾詢問,英語口號如何出現, “Liberate Hong Kong, Revolution of our Times”那裡來?彭官留意到梁天琦2016年造勢晚的佈景板已出現這七個英文字。
但Eliza指出,她曾經從梁天琦遞交給選管會的個人簡介中,找到「光時」的英文版,卻是被譯成「Ignite Revolution to Reclaim Our Age.」對於造勢晚會和選管會的文宣為何有差異,Eliza說她不知道。
而Eliza亦曾找遍不同資料,去嘗試看看梁天琦當初創作「光時」口號的原意,但發現他除了在晚會說過,口號不想專注「世代」差別,除此之外,她沒找到更多解釋。不過Eliza說,原來梁天琦最初創作了另一個八字口號,但她認為,梁天琦最初的口號不搶耳,不令人留下深刻印像。
「選舉口號要搶耳,要令人容易記起這個參選人,而原來梁天琦最初設計的口號很悶蛋,孩子氣得像大學活動口號一樣。」
原來,於社會掀起沸沸揚揚的談論,在2019年反修例運動中被廣泛流傳過,今天被法庭研究是否違反國安法的八個字口號,並不是梁天琦最初的構思。
此時,Eliza翻查文件找到了紀錄,並以廣東話在高等法院朗讀出,梁天琦最初曾經構思,但最後放棄了的意念。這個被埋葬了的口號,原來一樣是八個大字:「知行合一,世代革新」。
如果歷史有如果,假若「光時」沒有出現過,今日香港的光景又會如何?
***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一):[Regime & Redeem]
7月2日控方專家劉智鵬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10137115741348/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二):[Just Do it]
7月9日辯方專家李詠怡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29321820489544/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三):[過去與未來]
7月12日辯方專家李詠怡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37523026336090/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四):[知行合一]
7月13日辯方專家李詠怡及李立峯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40215429400183/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五):[沒有誰比誰高貴]
7月14日辯方專家李立峯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43328702422189/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六):[選櫻桃的人]
7月15日辯方專家李立峯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45860505502342/
(圖為辯方第二位專家證人,中大新傳學院教授李立峯離開高院,明天他會繼續作供)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萬的網紅35線上賞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開放式廚房與一般長條型廚房 該如何做設計 才能創造更多的空間 今天來到了家電姐妹的家 分享使用了12年的廚房 #廚房 #室內設計 #廚俱 ---------- ↓↓🌟加入【VIP會員頻道】收看更多精彩內容吧🌟!↓↓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nWB4yj...
開放式問題分析 在 李昆霖 Facebook 八卦
上一篇文我刪掉了,因為被從不認識我的人導風向成我在炫富或是在虐童,刪文是因為會誤導其他人,會以為要填鴨式塞滿課程。
有在長期看我網頁的粉絲就知道,對於體驗/享受人生,我的小孩目前所經歷的人生已經是我盡全力可以給的多采多姿了
我從不是一個逃避的人,今天剛好趁這機會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教育理念。
你們看到的是,我在強迫小孩做不喜歡的事。
但你們卻不知道,小孩的每個家教就像是他們的朋友一樣,他們每天都很期待跟家教老師玩(也因為如此,他們學習的過程並沒有任何的強迫練習,而是放任發展)
我們現在的人生所做的任何一件事,都會趁不同的事件給小孩機會教育
舉例來說,去年下大雨我家店內淹大水,我會拿出游泳池當船在街上划,目的就是給他們苦中作樂的創意
我們會帶小孩環繞世界陪我們去拜訪代理商,讓他們了解什麼是做國際貿易
我們會讓小孩養大量的不同動物,為了培養他們的愛心和耐心(我相信沒有任何小孩的童年有像我們家的小孩養那麼多不同動物)
有人說這是用錢堆疊出來的,那你們絕對不知道我小時候(九歲之前)家裡很窮時,我那小學沒有畢業的媽媽每天都會帶我們去書局看免費的書,蹲在地版上看好多書,直到屁股痛到無法讀書才回家。所以我一直了解熱愛閱讀的重要,才會長大開了一間書店,就是為了提供大家一個更好的閱讀環境。
所以我的小孩已經從小就喜歡閱讀,無論中文或英文都很流利,這點我是驕傲的,因為這樣的語言能力是我長年累月以身作則,天天讀書給他們看,他們自然而然形成閱讀的習慣。
你們所看到的課程,幾乎都是到府的家教,都有家人陪伴,是在小孩最舒服自在的環境下學習的。我們的每個不同技能的老師都是我們細心觀察,確認他們搞笑輕鬆的個性,是可以讓小孩在玩耍中學習而不自覺。
我讓小孩從小就學不同運動,是因為我計劃讓他們長大一點去參加青少年比賽,不是為了成為職業選手,而是我想讓他們從比賽中嘗到失敗的痛苦,只有讓他們提早面臨挫折,他們才懂得未來面對的挑戰。
我讓小孩從小學音樂,也不是為了成為音樂家,而是讓他們了解,要累積大量的練習才能拉好一首曲子,他們才能因此欣賞他人的成功,而不是日後成為酸民。
你們看到的是我強迫小孩學音樂,但你們不知道的是音樂老師是我們小孩心目中的仙女,他們每天都很期待跟仙女老師上課,也很期待跟打鼓老師上課,因為世琦老師很愛講冷笑話給他們聽。
小孩去年第一次上夜店,就是為了看打鼓老師表演。
他們從很小的時候就能從音樂中分辨出各式各樣的樂器音,現在竟然還能聽到歌的旋律就能拉出歌曲,這其實並不是天份,而是靠老師從小有系統性的教學而習得的技能,這樣的技能只有小時候才學得會。
當很多人在反映這是金錢所堆疊的教育時,我想表達的是時間。
時間才是最寶貴的資產。小孩的時間成本低可以快速學習,反而大人就不一樣了,重點是神經細胞的可塑性已經低很多了。
我年紀走到了四十歲,我在反顧我的人生,發現現在的自己的時間成本太高,無法有任何空閒為自己學習新的技能或語言。
我只要有任何空閒,就一定是陪小孩,我相信沒有人可以做到比我還陪伴更多時間的爸爸了(除非你失業),帶他們去高爾夫球場,網球場,足球場,或是每天接送上下學,都是我們父子最快樂的談心時間。 其中還不包括每年累積至少一個月以上的旅遊玩耍。
當你們認為我的家是小孩的囚房時,卻不知道我讓小學受的是開放式的國外教育,我家小孩每天最受挑戰我的就是一直追根究底問我為什麼? 而我也很享受跟他互相思辯的過程。
如果你有好好爬文我過去十五年的文章,就會了解我總是努力學習讓自己更有邏輯思考,並且努力為自己爭取更好的福利,讓自己的企業從代工轉型升級為更好的品牌。而這也是我一直在教育自己的小孩。
這個課表,是我們家長跟小孩討論過後的結論,我們也仔細跟他們分析每一個課程的重要性(以及趣味性)。
我家並非威權教育,如我文中所說,他們時常挑戰我,他們年紀很小就在練習區分fact or opinion,如果不開心、沒有成就感,我並不會強迫他們
我一直認為,創意這種東西,是需要大量的知識累積才能擁有的東西,而我也希望自己的小孩能擁有創意和獨特性,才會要求他們從小培養閱讀的習慣。
我兒子說他長大也想當老闆,所以當我昨天跟他玩大富翁時,他說要買地又反悔時,我趁機對他機會教育,說做人一定要承擔,講話要守信用,這比任何技能還重要。
這是我在教我自己小孩的方法,我帶他去世界各地陪我跟代理商談生意時,有時對方遇到賠錢的時候,我們會幫助代理商挺過困難時期,這些我都會教育小孩為什麼我要這麼做。
我在教他們的是,永不輕易放棄。
我現在看這個台灣社會,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大家的眼光都太狹隘,當大家一窩瘋的批判時,是否有人敢站出來發表不一樣的意見?
教育其實沒有正確答案,父母可以做的就是在有限能力內,盡量給予小孩很多的嚐試,好讓他們未來有更多的選擇。
我想我做錯的事是,我以為我在分享有趣的育兒經驗(像是一個典型的虎爸、亞洲父母),但實際上會誤導讀者以為教育一定要這樣填滿課表,而不進一步解釋內容。我還蠻抱歉的,我輕忽了網路發言的責任。
其實我滿樂觀看待批評,很多人批評代表大家都反感傳統的填鴨教育,也很在意小孩子的權益,這代表整體環境的進步,不見得每個人都是為酸而酸
以下這些照片,是身為父母的我們陪伴小孩所過的童年,我們的小孩快不快樂,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就讓你們從照片中來評斷吧。
開放式問題分析 在 王立第二戰研所 Facebook 八卦
來講點跟滲透有關的,就是為何會有人蠢到去相信謠言,例如蔡英文墮胎這種事?
這個嘛,信任圈的問題,人的信任圈都很小的,所謂的飽讀詩書、相信專家意見,只有在沒有利益衝突時會在,一旦有衝突,人就會戴上有色眼鏡,懷疑這些專家都是來搶位置的。
先講最近的案例,中火跟空氣汙染,盧秀燕市長怎麼自圓其說?
答案是,他根本不知道狀況。如果你認為,國民黨這些縣市長,都是滿肚壞水,明知境外PM2.5主要來自中國,電力燃燒沒有幾趴,卻偏偏要說謊騙人,那你也可能是下一個被滲透的好對象。盧秀燕的案例,只不過說明,他身邊的主要幕僚,真的都他X的相信燒煤很多灰,核電好棒棒這種話。
那麼,是誰跟他這樣講的?這就是利益團體的努力,還有意識形態所造成。通常政治人物很少是理工專業出身,就算是也有隔行如隔山,這導致有信任的人跟他說「你看科學證明PM2.5都是中火燒的!!關掉就沒事!!」他就會堅信這是真理,然後你拿其他數據給他,他都不會相信,一定都是DPP的陰謀。
直到真的當選市長,官僚拿資料給他看,他還是不會信,因為這些人都是林佳龍人馬。官員換自己人,中火也調來調去,薪水爽拿幾個月,當初說空汙跟中國無關的都發財了。可空氣還是沒有好,然後慢慢發現,錯的原來是自己,但事到如今也不能承認錯誤了。
「只好在錯誤的基礎上,要求大家一起錯到底」
所以工業上要求不准新設鍋爐,既有的鍋爐標準要提高,然後把林佳龍規劃的大眾捷運拿出來重新看,希望降低交通工具廢氣排放。接著繼續逼中火關機降汙,因為不這樣做就無法對群眾交代,反正能混過一天是一天。
不要說盧秀燕了,去年DPP怎麼堅信自己的政策正確,不用溝通一樣鐵粉買單,結果怎樣掉兩百萬票?別自欺欺人了。
我們到今天,都還是很恐懼LINE的傳播,臉書跟其他開放式社群,要讓原本無知的人接觸到正確訊息都還好。加上中國挺韓的金流慢慢堵上(你們大概不知道中間人抽傭超過六七成以上),韓導又不能繼續天天請假看病,躁鬱症的酒空業務一定每天說錯話。(業界多年經驗絕對無誤)
LINE很恐怖,因為完全封閉,沈伯洋教授的研究沒有錯,每天幾百則謠言,照特定模式流動,封閉群組的人就天天看這些謠言,謠到相信世界只有中國好。這些人,不管學歷高低職業貴賤,基本上都是用情緒看世界,感覺變好就變好,沒有在管你客觀證據的。
我們看政治,第一個看這個政客身邊用誰,他的信任圈有哪些人,絕對不會用「此人好壞壞、本性惡劣不可信」去分析。一個人會走鐘到今天這德性,看他都跟哪些朋友混,都看哪些奇怪的報章媒體,就可以猜出十之八九。
不要以為滲透只有韓粉,本土台派的一樣會被騙。
共黨滲透的模式,基本起手式就是促成你內部分裂,用道德價值很難妥協的,逼你們彼此打架,然後忘了大的目標。
請各位搞清楚,統促黨那個是投共,滲透不是這種大搖大擺,主要是影響你的價值,讓你深信某種正義,可以凌駕在國家主權之上,然後去痛打你認為的敵人,輕放策略上應該要對付的對手。
例如什麼?
今天最重要的是中國入侵,明年一個沒弄好,共黨勢力進來,別說政治風暴。各位道德跟正義魔人鍾愛的性別、環境、經濟議題,全部都會崩潰,鐵定走向叢林法則,等著被收割資產去救中國金融。
結果,有多少人,到今天還在認為,我們不能只在乎亡國感賣芒果乾,藍綠一樣爛要選會做事的?
就是因為這些政客身邊,被那些負責滲透的人,傳達一大堆價值,然後這些政客再把信念傳給支持者,最後才會有人去相信,立法院只有一個人在做事,台灣阿伯只是常失言但能力好。
民主國家政治都是談出來的,你看不到的地方大家累死了,才沒那美國時間跟你吵架。
共匪最喜歡你忘記主權完蛋一切皆空的大架構,然後去追逐枝微末節,以為找到師傅可以拜。
不要鬧了,讀書沒有捷徑,活到老要學到老。政治也是,相信師傅,就跟你讀書拿本必勝秘笈狂K,其他基礎都不讀,只想考試一百分,結果都會一樣。
「自由的代價,是永恆的警戒」
你討厭蔡英文,討厭民進黨,可以選後再開戰,反正DPP跟蔡英文當選,你還有2024。
選中國代理人?不會有以後了。
開放式問題分析 在 35線上賞屋 Youtube 的評價
開放式廚房與一般長條型廚房
該如何做設計
才能創造更多的空間
今天來到了家電姐妹的家
分享使用了12年的廚房
#廚房
#室內設計
#廚俱
----------
↓↓🌟加入【VIP會員頻道】收看更多精彩內容吧🌟!↓↓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nWB4yjKnm6AeW-pj4E3dQw/join
----------
↓↓工作邀約 | 爆料投稿 | 售屋委託 _ 請來信↓↓
https://35visitchannel@gmail.com
----------
↓↓驗屋服務 | 網路規劃服務 | HomeKit智能家居_請來電↓↓
Tel: (02)8791-1356
----------
FB討論區開囉!!
不管是房屋買賣、租售、裝潢、Apple Homekit智能家居等相關問題
歡迎大家加入社團並且良性的交流!!!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29270251322950/
----------
💬Line貼圖新上市📣【35不動產語錄】https://reurl.cc/R4KrEe
----------
35線上賞屋xTRIDENT聯名款帽子 售價880元( 35線上賞屋布標為贈品 )
【蝦皮連結】https://reurl.cc/vDoQol
----------
歡迎到我們的FB粉絲專頁按讚分享,你們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FB臉書: http://www.facebook.com/35visitchannel
愛奇藝: http://tw.iqiyi.com/u/1593360993
Bilibili: https://space.bilibili.com/411252336
痞客邦: http://channel35.pixnet.net/blog
亞洲遊訂房: https://asiayo.com/zh-tw/?aff_id=229
IG:https://www.instagram.com/35channel/?hl=zh-tw
----------
本頻道紀錄各式不動產的參觀紀錄與懶人包,
內容與立場皆不代表建設公司或銷售單位,
如有任何購屋疑問,請洽銷售現場或建設方,
感謝大家的支持,也歡迎大家邀請我們參觀各建案!
開放式問題分析 在 Better Leaf 好葉 Youtube 的評價
【領導者如何建立心理安全】
假設你的團隊裡有一位行銷分析師和五位设计師。
這名分析師在發表言論前會三思,
因為他怕被這群设计師圍攻。
若今天工作時感到安心,
分析師會將自己的獨特視為技能,而不是阻礙。
團隊裡每個成員都擅長其他人不擅長的事。
這就是團隊存在的原因:
你需要不只一位成員提供想法和技能以解決問題。
若你不讓大家發表言論,
或在他們發表的時候覺得他們愚蠢,
你只是在限制你的團隊創造奇蹟的機會。
影片概括:
00:00 書籍介紹
01:36 鼓勵開放式討論
02:45 建立團隊協議
03:06 詢問團隊應該怎麼提供協助
04:50 重點回顧
【加入好葉進階課程】
《好葉說書課》特價熱賣中 ☞ https://bit.ly/52-Book-Club
《30堂課搞定價值投資》特價熱賣中 ☞ https://bit.ly/Value-Investing-YT
從零開始打造YouTube頻道:http://bit.ly/YTmaster
【其他學習管道】
用讀的學習,好葉部落格網站?:https://www.growingbar.co/
用聽的吸收,好葉Podcast音頻?️:https://bit.ly/betterleaf-himalaya
用寫的抒發,好葉的Instagram?:https://bit.ly/betterleafIG
用互動交流,好葉的臉書專頁 ?:https://bit.ly/betterleafFB
【更多相關影片】
如何拉近人際間的心理距離:https://youtu.be/BTmZJK8MkZE
讓別人看見你,也讓機會找上你:https://youtu.be/BTmZJK8MkZE
4個導致你不愛工作的原因:https://youtu.be/E201fOWxf9c
【更多優質影片】
動畫書評系列?:https://goo.gl/DtqYce
實用冷技巧?:https://goo.gl/wXmR7n
5分鐘心理學?:https://goo.gl/5YQpdK
---------------------------
好葉全集影片?:http://bit.ly/betterleafull
#我工作我沒有不開心 #動畫說書 #好葉
開放式問題分析 在 真電玩宅速配 Youtube 的評價
東京電玩展的歷史就是TV GAME的發展史,紙牌公司任天堂在其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很多人都以為任天堂是電玩遊戲起家,其實他的故事可由1889年開始說起,山內房治郎創立的一間小公司,以製造"花札"的日本紙牌為主,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現今成為獨霸一方的電玩大廠。
1983年,任天堂推出Family Computer 紅白機,開創了家用遊樂器的戰國時代,包含《勇者鬥惡龍》、《超級馬莉歐》、《薩爾達》和《Final Fantasy》等著名遊戲,均在此時一一誕生。遊戲公司也成為新興產業,有別於個人電腦硬體規格不一、遊戲安裝煩瑣等問題,任天堂主機的推出,提供了遊戲規格統一的舞台,自此將市場區分為家用主機和電腦遊戲。
十多年後,1996年東京電玩展因應而生,並以每年二次的方式展出。時至今日,雖然參展廠商和參觀人數屢創新高,但展出的遊戲熱度卻逐年下滑。到了2002年,更改為每年展出一次,之前遊戲廠商百家爭鳴,爭奇鬥艷的盛況已不復存在。
在這高人氣,低熱度,看似蓬勃發展的背後,是為何生的呢??
依據娛樂產業分析機構M2 Research在2010年的報告指出,開發PS3、XBOX360等本世代主機遊戲的平均成本達2800萬美金。
現今遊戲更大量使用動態捕捉的技術,重金請來專業演員。製作超大型的開放式地圖,也使得遊戲開發經費變得非常高,以最近的遊戲資料顯示,2009年上市的俠盜獵車手4,開發商Rockstar花了一億美金開發,而最近才發行的續作俠盜獵車手5,開發經費更直逼2億美金大關。
遊戲的開發資金日漸增加,讓現金市場上只有大廠有能力負荷開發所需的資金,扼殺了資本不足的小廠空間,降低了市場上不同商品、整體市場的活絡度。
以2013東京電玩展來說,參展的大作遊戲包含《人中之龍5》、《Final Fantasy13雷霆歸來》、《潛龍諜影5》、《俠盜獵車手5》等等幾乎都是續作的天下,想要有當年PlayStation或是超級任天堂時期,眾多實驗性質的遊戲,只能說是回不去了。
最後一點則是網路發達和影音平台的興起。早期要看到最新的遊戲資料,大多必需依賴平面媒體,各式各樣的電玩雜誌因應而生。如果要有遊戲畫面或是動畫,則必需要依靠每年的電玩展才能一睹盧山真面目。
Youtube成立於2005年,其後網路上影音傳播一日千里,加上近年直播、轉播的盛行,讓現在的玩家不需要千辛萬苦到現場觀看,在家中也可以和世界接軌,簡單獲得第一手的遊戲情報,無異讓各遊戲廠商參與電玩展的意願又降得更低。
雖然參展廠商和人數都有成長,但就展出的遊戲來說,大都是續作,在質和量上面也有二極化的趨勢,《人中之龍5》、《潛龍諜影5》、《俠盜獵車手5》、《Final Fantasy13雷霆歸來》全都是續作。而有創意的遊戲,反而缺乏資源和投資願意的公司,開發成本過高、網路和影音平台興起、過度現實的商業化作法,將明明可以納入藝術殿堂的電玩作品,變成空有畫面技術力的電影,缺少了遊戲的熱情,讓電玩展不再是玩家們夢想的天堂。
近年來,智慧型手機動輒上億台的用戶數量,影響了廠商開發意願的走向,對小編這種骨灰級的玩家來說,殺時間的手機遊戲根本不能滿足對遊戲的渴望,也無法提供最良好的遊戲體驗,3.5~7吋的小螢幕、雙聲道的音效,沒有手感的觸控方式,更不用說在遊戲內容和故事上的考究,都遠遠不如家用主機或PC上面的作品。
(C) Gamexpress
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Gamedbfans
休閒平台:http://myfun.gamedb.com.tw
最hot攻略:http://www.gamed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