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的夢想驛站》歐洲能源政策系列報導:瑞典篇
【瑞典是全球第一個興建核電廠國家 1980年也是全球第一個公投決定是否廢核的國家 但公投不是是非題而是負責任的選擇題 公投共75.6%民眾參與 過半支持由專家規劃漸進式至40年後廢核 同時漲電價.投資再生能源.並補助貧困家庭電費 但2014年面對俄羅斯潛艇主權威脅 及2005年對抗氣候暖化.反對煤炭發電多重考慮下 只有水力發電資源的瑞典 能源安全已與主權問題結合 加速再生能源發展同時 廢核時程再延後至2040年】
I have a dream, a song to sing 我有一個夢想,有一首歌要唱
To help me cope with anything 幫助處理任何事情
If you see the wonder of a fairy tale 如果你看到一個童話的奇蹟
You can take the future even if you fail 即使你失敗了 你也可以接受未來
這是70年代全球最著名的,瑞典合唱團ABBA的歌曲:I Have A Dream,相信童話故事的人不多,但是相信瑞典是一個在許多方面,令人羨慕的先進國家的人,絕對很多,這個面積歐洲第五大,只有一千萬人口的小國,是一個在民主法治,環保平權,社會福利,能源規劃等,重要議題上遙遙領先的指標大國。
瑞典是炸藥之父諾貝爾的祖國,從1901年起每年頒發諾貝爾,獎勵科學創新對人類的貢獻,也是全世界最早建造核電廠的國家之一,從1950年代開始進行的核能發電,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讓瑞典更加速地發展核電。
但是1979年3月28號,美國賓州三哩島核電廠的反應爐,爐心發生部分溶解的意外事件之後,雖然沒有造成人員傷亡,輻射影響範圍相當有限,但是瑞典立刻在一年之內舉行公投,成為全世界第一個以公投決定是否廢核的國家,1980年3月23號舉行的公投內容,其實不是一個是非題,而是一個三選一的選擇題,但並不是在現有的核電廠之間圈選,選的是一個方向和時程。
A選項是,停止建設新的核電廠,長期漸進式的廢核,
B選項是,結合第一個選項A,但加入了增收水力發電廠的營業稅,對低收入家庭的電費補助,投資再生能源的開發,和成立核電廠在地的地方委員會,
選項C是現有核電廠在10年內停止營運,禁止建設新的核電廠及開採鈾礦,
75.6 %的投票率,3.3 %的空白票,A選項只有18.9 %的支持,B選項有39.1 %,C選項38.7 %,B選項勝出,而A加上B選項獲得超過半數支持,成為政府政策,公投結果瑞典人民決定,長期漸進式的廢核,以反應爐30年的營運壽命計算至2010年廢核,禁止建設新的核電廠的同時,繼續完成已經動工的反應爐,讓四座核電廠的反應爐總數達到12座。
公投建立了,廢核之後必須全民買單的共識基礎,接受廢核之後電力成本提高,和尋找取代核電的研究開發,六年之後爆發車諾比核災,嚴重指數遠超過三哩島事件,除了加速再生能源的開發,瑞典並沒有在恐慌或是選舉炒作下,變更任何廢核的長程時間表。
「兩座在丹麥對面Barseback de反應爐,分別在1999年和2005年關閉,」時為歐盟執委會主席Javier Solana。
這是因為尊重丹麥反核民意,而關閉的兩座反應爐。
儘管瑞典民意對於核安曾經關切,對長期有秩序廢核依然沒有改變,但是當全球暖化現象在2005之後,越來越迫切,接壤北極圈的瑞典,對於地球暖化的危機意識,終於高於反核意識,尤其瑞典在1997年簽署對抗全球暖化的京都議定書,要在2008到2012年之間達到5%的減碳量,2009年2月5號瑞典突然革命性地宣佈,獲得聯合政府所有黨團的支持,將廢除停建新的核電廠的公投禁令,也就是在全球暖化更重大的憂慮下,再建新的核電廠,唯一反對的是在野的綠黨,「瑞典將是下一任的主席國,」2009歐盟執委會主席Javier Solana。
「我們已經有了許多會議,當然都和全球氣候暖化有關,」Swedish Prime Minister SB Fredrik Reinfeldt。
那一刻起,瑞典有著成為全球減碳龍頭老大的豪情壯志,計劃在同年12月以歐盟主席國的身份,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COP15以身作則,號召推動全球減碳,「我們需要在2020年前完成15%-30%減碳,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並非不了能,政治領袖在推動一個低碳的未來能擔任什麼任務?,我們可能會有新的技術,但是我們並沒有水晶球可以預知未來,也無法掌握人們對於以未知的技術來結局既有問題的態度,要完全認知這一點,就是決策機構必須要保持面對新技術的中立,避免一開始就選邊站,」時為2009瑞典總理Fredrik Reinfeldt。
這個提案在2010年由國會通過,在1980年公投認定的漸進式的全面廢核架構內,授權啟動加蓋更現代化的反應爐,但僅限於取代營運年限到期後的既有反應爐。
2009年COP15哥本哈根氣候大會落幕,2011年發生311福島核災事件,才剛剛開始興建的第四代反應爐,再度成為在野綠黨的攻擊箭靶,被迫暫時叫停。
瑞典總理Fredrik Reinfeldt在此刻提醒瑞典公民,能源議題必須全面而且長遠的思考,"所有能源生產都會對環境產生影響,已建成的核電站,是為了減少使用嚴重污染的化石燃料",另一個使瑞典人認為核能發電的必要性是:主權,國家安全議題。
2014年斯德哥爾摩外海發現俄羅斯潛艇,同樣引發瑞典國內,對於俄羅斯高調提升軍火武裝的趨勢感到擔憂,兩百年來沒有捲入任何戰爭,沒有加入任何軍事聯盟,不屬於北約的瑞典,赫然發現完全沒有保護自己的能力,和軍事上的完全孤立,還有能源供應的重要性,瑞典必須擁有自己的能源,這一項來自俄羅斯的威脅,從此成為民意主流至今,迫使堅持反核立場的綠黨,也不得不在進入聯合政府之後,支持淘汰,更換新的第四代核電廠。
「" 執委會報告結論顯示:有效的能源政策,決定於明確的分析廢核的優先順序 ",」歐盟能源顧問Jean-Jacques Nieuviaert。
瑞典也確定在2040年才完成全面廢核計畫,瑞典得天獨厚,目前為止45%供電,仍來自資源充沛的水力發電,35%來自核能發電,而台灣目前水力發電不到2%,核能發電是10%,未來2040年由再生能源,負責除了水力發電之外,所有的供電需求。
核能安全和能源自主,環境污染和節能減碳,就連環保的模範生瑞典,都必須面對沒有簡單答案,魚與熊掌無法兼顧的難題。
更多內容,請看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t1aanVMoPYUt_CQYCPQg
開採化石燃料對環境的影響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
2020美國大選,唯一一場副總統候選人辯論會在周三(10月7日)晚間登場。地點在在猶他州鹽湖城猶他大學校園內。主持人是69歲的白宮資深記者蘇珊佩奇(Susan Page)。她是《今日美國》(USA Today)的華盛頓分社社長,曾報導11屆總統大選。為防止病毒傳播,潘斯和賀錦麗在台上左右兩邊坐下,相距約12英尺,各自面前放置透明擋板隔開。
由於川普與拜登的首場總統候選人辯論被評為「史上最混亂」辯論,淪為插話、謾罵大亂鬥,佩奇開場前就要求潘斯和賀錦麗注意禮貌。
雖然議題辯論尖銳,互不相讓,但基本上氣氛平和。
賀錦麗說拜登上台後,將取消川普總統的減稅政策,理由是他通過的法令保障1%的美國大公司的利益,推翻川普減稅後增加的稅收,將用於人民身上:包括投資乾凈的能源,投資教育。例如家庭收入在12.5萬美元以下的人,即可實現2年公立大學免費,學生貸款將被減少1萬美元。潘斯簡化結論,多次指控拜登上台後要增稅。
賀錦麗糾正潘斯,拜登不會對收入在40萬美元以下的人漲稅。
賀錦麗說:拜登對於西岸的林火,尤其是我家鄉加州的林火感同身受,他看到那些在墨西哥灣的人們受到颶風襲擊。他和愛荷華州的農人對話,那些人的作物全被洪水沖沒了,喬相信科學。賀錦麗要美國人民好好想想,未來四年誰才能帶領我們國家對抗極端的氣候,賀錦麗:拜登說要投資再生能源,這將可創造數百萬個工作機會,能在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2035年達成碳中和。賀錦麗並且說,執政後會重新加入巴黎氣候協定。潘斯說:我們的空氣和土地比以往任何時候都乾凈,我們有世界上最乾凈的水,川普對保護環境有承諾。而拜登讓我們走回頭路,摧毀美國能源,強加綠色新協議。潘斯指控拜登和賀錦麗卻要廢除化石燃料,禁止水力壓裂法開採石油(fracking),根本是增加美國家庭的負擔,摧毀美國就業。
川普陣營一再指控,說拜登上台後將全面禁止水力壓裂法開採石油。對此,賀錦麗在辯論會上鎮重澄清:容我再向美國人民重複一次,喬拜登沒有要禁水力壓裂法開採石油,這才是事實,這才是事實。
{內文}
美國副總統/潘斯與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賀錦麗,結束了這場選戰中唯一一場副總統辯論。
(辯論主持人/Susan Page)
賀錦麗參議員、拜登賀錦麗陣營提出新的方案刺激經濟,你們的新的支出來源,是從富人及企業增加4兆美元的稅收,有些經濟學家警告,此舉恐將削減能刺激經濟增長的企業獲利,並打擊企業新聘員工,你們的增稅計劃是否為危害到經濟復甦呢?接下來您有兩分鐘的時間回答,不被打擾
(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賀錦麗)
謝謝,在經濟議題上,川普和拜登有著根本區別,拜登認為要去評估美國經濟經濟健不健全,及評估美國經濟的實力,必須基於美國工人及家庭的健康與力量,與之相反,川普認為美國經濟強大與否,建立於富人的成就之上,這也是為什麼川普通過《減稅與就業法案》,保障1%的美國大公司的利益,導致美國出現2兆美元赤字,
卻要我們所有美國人要去概括承受,等拜登上任第一天,我們就會推翻川普的減稅法案,拜登會拋棄這個法律,我們會把錢花在一般美國人民身上
(美國副總統/潘斯)
在川普總統的減稅法案下,以一家四口的美國家庭,平均能享受到4000美元的減稅福利,但是美國人民啊,你們聽聽剛才賀錦麗議員說的,他們上任第一天,拜登就要加你們的稅,你們真該好好想一想...,(我不是這麼說的)
(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賀錦麗)
這場辯論理應要基於事實和真相,而事實就是,拜登已經說的非常清楚了,他沒有要向每一位美國人增稅,只是要向年收逾40萬美元的人增稅
(美國副總統/潘斯)
他(拜登)親口說他要推翻川普的減稅
(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賀錦麗)
副總統先生 我正在講話 我正在講話
兩人的言辭交鋒,從加稅爭到環保議題。
(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賀錦麗)
喬(拜登)對於西岸的林火,尤其是我家鄉加州的林火感同身受,喬看到那些在墨西哥灣的州,受到風暴襲擊,喬和愛荷華州的農人對話,他的作物全被洪水沖沒了,所以喬相信,他相信科學。我們發現川普政權有一套模式,就是他們不相信科學,喬提出計劃要因應氣候變遷,同時創造出工作機會,唐納川普在被問及加州野火時,
被問到科學是這麼告訴我們的,而他的回答竟是"科學啥也不懂"。讓我們靜下來想想,未來四年誰才能帶領我們國家,來對抗人類面臨的大問題極端氣候,喬說我們要投資再生能源,這將可創造數百萬個工作機會,我們能在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2035年達成碳中和,喬有計劃,川普政府說了很多,但是實際上卻是在走回頭路,同時我們還會重新加入巴黎氣候協定
(美國副總統/潘斯)
喬拜登要我們改造,(謝謝副總統潘斯),400萬個企業,(謝謝副總統潘斯),建築 這沒道理 這會害人丟工作,而我們川普總統,(謝謝副總統潘斯),把美國放在第一位
,他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我們依循科學,同時也關心環境
在兩人堅定眼神的背後,內容卻是虛虛實實。
(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賀錦麗)
首先,容我再向美國人民重複一次,喬拜登沒有要禁水力壓裂法開採石油,這才是事實 這才是事實
(CBS主播/Major Garrett)
我們將這個說法標示為「未定論」,因為2019年7月21日,拜登被問及這個問題時,前副總統拜登曾說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回答,他說"要廢止水力壓裂法開採石油",並表示不會再就此項目發放補貼,後來拜登態度出現變化,在今年3月的辯論中,拜登說,他"不會開放新的水力壓裂法開採石油"項目,不過"沒有要全面禁止水力壓裂法開採石油"
(美國副總統/潘斯)
容我解釋一下,關於在白宮玫瑰園,川普公布新大法官人選一事的質疑,我的夫人凱倫和我,我們很榮幸出席了那場盛會,很多人出席那場盛會的人,Susan(主持人)其實都做了新冠檢測,況且那是戶外活動,所有的科學家都認可這樣的活動
(CBS主播/Major Garrett)
我們將這個說法標示為「部分為真」,因為在戶外宣布大法官人選外,還在白宮外交接待廳招待這群人,當時沒有人戴口罩 也沒有保持距離,後來其中很多人都被確診新冠病毒
(美國副總統/潘斯)
川普總統和我有個計劃來改善現有的健保,保護已有疾病的美國人,今後的醫療保障
事實是歐巴馬健保本來就保障有既有疾病的人,是川普政府一直試圖推翻這個法案。
(ABC國會記者/Mary Bruce)
今天這場副總統辯論讓我最訝異的一點,是這真的是一場正常又正統的辯論,畢竟前一周的總統辯論混亂到了極點
即使各界都認為這場副手辯論,比上周的總統辯論更加「文明」。
(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
你能不能閉上嘴
辯論中仍偶有「火花」
*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賀錦麗vs.美國副總統潘斯)
喬拜登在上次辯論時說了兩次,說要取消川普總統的減稅政策,這項減稅可以一般工薪家庭,每年平均少付2000美元..,(那不是事實) 參議員這是數學,你說拜登是否要推翻川普的減稅,難道只取消一部分嗎,(如果你不介意讓我把話說完),(我們可以好好的溝通 OK?),請說
(《華爾街日報》駐華盛頓總編/Gerald F. Seib)
這場副手辯論有三個值得一提的重點,首先,雙方展現更實質更文明的對話,好過他們的老闆川普及拜登上周的表現
(美國副總統/潘斯)
參議員,我想向您和拜登致謝,謝謝你們對川普病情表達關切之意
(《華爾街日報》駐華盛頓總編/Gerald F. Seib)
第二點,我認為副總統潘斯與參議員賀錦麗,在這場辯論中都達成了本次辯論最重要的任務,也就是表現出他們夠格成為一位總統,畢竟總統有個萬一他們就要替補上任,這一點在競選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兩位總統候選人,其中一位是77歲的拜登,另一位川普總統則是74歲,而且最近還感染了新冠病毒,因此兩位副手必須讓自己看起來能勝任總統,在這一點上 我認為他們兩位都做到了,至於第三點,我想必定會提出來的,就是在新冠病毒上的交鋒了,在民主黨及其參議員賀錦麗眼中,川普對抗疫情的失敗,誠如川普總統任期的失敗
誠如《紐約時報》先前所述,川普的確診再次提醒世人,2020美國大選始終擺脫不了新冠病毒。在這唯一一場副手辯論上,新冠病毒依舊是潘斯與賀錦麗辯論焦點。《華盛頓郵報》也無法對辯論場上防新冠病毒用的隔板,視若無睹。
隔開兩位辯論者的透明隔板,是新冠疫情如何改變美國,最顯而易見的存在,坐在副總統位置上的潘斯,同時也是美國白宮防疫的負責人,與確診的美國總統之間僅一步之遙,使得新冠冠性成為難以忽視的議題,而此刻的賀錦麗則向美國人提出,一條能擺脫疫情的另一個途徑。
(《華爾街日報》駐華盛頓總編/Gerald F. Seib)
在新冠疫情上 潘斯為川普辯護,說川普率先採取了極為重要,而且是最嚴格的措施
(美國副總統/潘斯)
川普總統作出所有總統從未採取的決定,他實施了對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家的旅行禁令
(《華爾街日報》駐華盛頓總編/Gerald F. Seib)
潘斯更進一步反駁稱,拜登與賀錦麗聲稱上任後將採取的抗疫行動,根本是照抄川普已經採取的措施
(美國副總統/潘斯)
在我看來這叫做抄襲
然而對於賀錦麗來說,猛攻川普新冠病毒防疫不力,還有其更深層的涵義。
(《華爾街日報》駐華盛頓總編/Gerald F. Seib)
我認為民主黨提出新冠這個話題,是因為他們要利用新冠病毒帶出後面影響更大的的健保議題,亦即川普政權欲在新冠疫情期間,廢除歐巴馬健保這件事
(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賀錦麗)
如果你已經患有一些疾病,像是心臟病 糖尿病 乳癌,他們要對付的就是你們,如果你關愛的人患有這些疾病(謝謝 謝謝),他們都會是川普政權要排除的對象,如果你年齡小於26歲,還掛在你父母親的醫療保護下,你就是他們對付的對象
根據BBC記者Anthony Zurcher的觀察,賀錦麗比潘斯更常直接看向鏡頭,在試圖得分的同時,也注重與觀眾直接溝通。上一場總統辯論的主持人(華勒斯Chris Wallace),是這麼評論的。
(Fox News Sunday主持人/Chris Wallace)
我看了今晚的辯論,我認為拜登陣營關注的重點,並非賀錦麗能否承擔總統之職,而是過了今晚之後,民眾能否認可賀錦麗為可能的總統人選,賀錦麗在學識上,在政策上,夠不夠格成為一位總統,我認為她在今晚的表現中,並沒有讓她在這點上失分
川普總統8日接受FOX新聞電訪,就周三這場副總統辯論發表意見。
(聲音來源:美國總統/川普)
那個和潘斯同台怪物(指賀錦麗),她在昨晚被潘斯狠狠擊倒,總之那個怪物(指賀錦麗)她說 "不 不","拜登沒有要禁水力壓裂法開採石油",她說的每一個字都是謊話
(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賀錦麗)
我不會對他(川普)幼稚的言論做評論
拜登譴責川普總統不該侮辱他的副手賀錦麗
(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
川普這番言論實在太卑劣了,實在不配為一個總統該有的言行,很明顯川普非常不擅長,對付有能力的女強人
在處理情緒上,潘斯略勝他的老闆一籌。
(美國副總統/潘斯)
在美國我們可以不同意彼此,我們可以像今晚賀錦麗議員和我一樣,有激進的辯論
但是在辯論過後,我們又會以身為美國人而團結在一起,我們美國就是如此,不管是大城市,還是小城鎮都一樣
(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賀錦麗)
終究是你們手中的一票,來決定我們國家的未來,來決定我們國家該有怎樣的領袖
含主持人陳文茜解說,請於Youtube「訂閱」文茜的世界周報。以下為
【完整版】2020.10.10《文茜世界周報-亞洲版》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mOPBmvrDdI&t=3s
開採化石燃料對環境的影響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推薦閱讀:聯合國IPCC歷史性氣候報告中的一個重點:甲烷 Methane 》作者:美國眾議員Kathy Castor,Ms. Castor is chair of the House Select Committee on the Climate Crisis.—紐約時報
*這份歷史性的新報告明確指出:如果我們要控制全球氣溫,我們迫切需要專注於減少甲烷污染。
地球溫室氣體每一分度數都很重要時,迅速採取行動減少這種超級污染物是開始解決氣候危機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原因之一:甲烷生命週期較二氧化碳短太多——它在大氣中停留大約 12 年,而二氧化碳則存在數百年。
減少甲烷排放將有助立即淨化大氣,幫助調節溫室氣體,並對我們的近期拉回氣候目標有幫助。
*其次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的調查結果對清潔能源的未來,也具有重要意義。
在美國發電方面,所謂“清潔”天然氣的使用增加,通常減少了碳密集型污染最高的煤炭使用量。但這導致全球及美國共和黨政策上呼籲擴大天然氣生產,並放寬對國外出口天然氣的限制。
但是天然氣由 85% 到 90% 的甲烷組成。
甲烷不只是牛排或是牛放的屁:是的,所謂乾淨的天然氣,在發電廠燃燒時排放的二氧化碳通常比煤少一半:但甲烷在其生產和提鍊的每個生產過程中都會逸出,從鑽井或水壓裂現場、提取、到通過天然氣管道、運輸、還有在煉油廠進行氣化。
這些過程都使天然氣釋放出大量的甲烷,形成另一個潛在氣候負面效應。
科學界清楚地表明,我們需要將甲烷等溫室氣體排除在大氣之外。
5 月發布的全球甲烷評估顯示:在過去這十年內,若我們將甲烷排放量減少 45% ,可以幫助地球在2040 年減少升溫近 0.3°C。
這聽起來並不多,但它會對美國和全球的弱勢社區產生重大影響。
我們避免的每一度變暖,都有助於保護家庭免受氣候引發的破壞,包括更強烈的颶風、更嚴重的洪水、更頻繁的乾旱以及更多的極端高溫和森林野火。
如今,我們已經生活在地球變暖超過 1°C 的毀滅性後果中。從西北部致命的高溫到我們看到被沖上佛羅里達海岸的有害藻類,殺死了魚類。
人類造成了一連串問題。
但是,我們仍有工具修復它。
我們可以擴大氣候解決方案和使用清潔能源,它們可以創造數百萬個高薪工作、降低能源費用、加強我們的國家安全以及為因環境不公正而受到傷害的社區提供清潔空氣和水的巨大潛力。
為了解決這場危機,國會必須採取行動。
去年,我領導的氣候危機特別委員會的民主黨小組發布了一份氣候路線圖,幫助美國實現淨零排放。
在我們的氣候危機行動計劃中,我們建議未來十年將石油和天然氣開採產生的甲烷污染減少 90%,並逐步淘汰甲烷的常規燃燒。
上個月,我很失望地看到只有 12 名眾議院共和黨人加入了我們的民主黨小組。
當時我們希望提案加強對甲烷污染的監控措施。這確實是唾手可得的成果:一項要求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定期檢查和修復甲烷洩漏的措施。這個決議甚至得到了一些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公司的支持。
然而,我們共和黨的大多數衆議院同事拒絕將美國家庭的健康,置於污染者的利潤之上。
這是一個巨大的問題。
雖然一些共和黨在氣候問題上軟化了他們的言辭,但他們之中許多人繼續阻礙清潔能源和氣候解決方案。
這樣的態度需要迅速改變,他們必須認真對待緊急處理這場地球生態及人類生存危機。
無論是通過兩黨基礎設施法案、和解方案還是兩者結合,國會都有道德義務推動美國走向清潔電力和淨零排放經濟的政策。我們迫切需要建設可再生能源,為民間創造就業機會的氣候變遷計劃提供資金,並幫助僱用前化石燃料工人,清理孤立的油氣井和廢棄煤礦井。
多年來,我們都知道我們正在與時間賽跑。
我們現在已經沒有時間了。
現在,每一點污染——以及每一分度溫度的增加——都很致命。
—-Kathy Castor 是美國眾議院氣候危機特別委員會主席。她代表佛羅里達州第 14 屆國會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