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的美好徵兆
農曆七月的某個星期天早上,因為行程突然改變,多了一些時間可以用早餐,我就一個人走進飯店的餐廳。馬上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一位坐在輪椅上的年輕女生,和一對看起來像她父母的長者在用餐。令我訝異的是,這位年輕人,脖子上有氣切管,還有一條長長的管子連接她的氣切管與輪椅背後的一台呼吸器!沒錯,是呼吸器,不是氧氣機!(這表示她必須仰賴呼吸器才能夠呼吸)對於一位已經有氣切,而且是呼吸器依賴的人來說,還可以坐著輪椅出來活動和家人一起在外享用早餐,讓我感受到這年輕人的毅力、父母的關愛與付出、還有生命的力量!當時真的有一鼓衝動,很想要上前去跟她說:「加油~」
內心激動的選了一個角落的位子坐下,翻開報紙,頭版是一位名人喝酒騎重機載女友摔車,雙雙身亡的新聞。心理在想,為什麼有人這麼努力想活下去,有人則這麼輕忽自己的性命?這時候,腦海中就浮現出前陣子在加護病房的景象。
~~~~~~
這天,外院轉來一位年輕女生,叫鄭寧寧(化名),有氣喘病史,到院前心跳已停止,在外院經過CPR後,雖然恢復了心跳血壓,但仍是重度昏迷(昏迷指數只有三分),治療8天後,家屬要求轉來本院。
檢查時,雙側瞳孔已經放大、對光沒反應、抽痰沒有咳嗽反應、也沒有自發性呼吸(表示病人腦幹已衰竭無功能,很可能已經腦死)。心想,是否家屬希望遺愛人間,要來做器官捐贈的?結果不是,家屬是希望來做高壓氧治療。在告知患有氣喘重積症與肺炎的病人,做高壓氧的風險,而且高壓氧對病人是沒有幫助的,爸爸與姐姐都能理解。我們在解釋完預後(即腦死病人,一般無法活超過14天),也和他們討論後續治療的選項,爸爸和姐姐都希望能做器官捐贈,讓寧寧能夠遺愛人間。
但是,媽媽反對器官捐贈,她覺得寧寧會好起來的,要我們盡一切努力治療,當然最後也希望還要再進行心臟按摩與電擊。我們雖然覺得這麼做對病人沒有什麼幫助,但是也瞭解媽媽的不捨,只好一邊治療,一邊再與媽媽繼續溝通。
可是,往後的日子裏,媽媽在我要和她討論時,總是藉故離開,逃避討論。我們當然也很能同理媽媽的感受,所以舉凡她要用的民俗療法,我們也都讓她嘗試。媽媽就一直覺得寧寧會醒過來,說她都能感應到,也有看到寧寧在流淚。我們自然不捨直接否定她的感受,於是再做了腦波與腦部「灌流檢查」,結果也進一步證實我們的想法,就是「腦死」。
社工也無從介入,媽媽就是不和其他人談論,就是堅持要救到底!有好幾次寧寧突然發生心跳變慢,我們也擔心就必須要去進行CPR,因為我們不希望再讓寧寧接受這種折騰。但是,之後媽媽就選擇在晚上才來探視寧寧,有意的躲避我。於是,我就交待護理師,若媽媽晚上出現,就悄悄的通知我到加護病房。
這一天,我在操場運動,接到加護病房的通知,就趕快回去換個衣服,再披上白袍去找媽媽討論。就聊著寧寧小時候的事,她小時候就有氣喘,但是已經很久都沒有發作了。她說著她有多乖巧、多孝順。現在在念大學,還一邊在餐廳打工貼補家用,說著盡是不捨。「那天晚上,她覺得氣管緊緊的、有點喘,我叫她不要想這麼多,洗個澡就會比較舒服!沒想到,她就在浴室裏倒下了!都是我害了她!醫生,你一定要救她啊~」
原來啊~媽媽是在自責與內疚,其實,她也知道情況很不樂觀,只是還放不下。再和媽媽聊了一段時間後,爸爸和姐姐也到了。我想,就要再來和大家談DNR(不急救)的事了。此時,媽媽不再堅持,只是不置可否,只說由爸爸決定就好。爸爸就忍痛的同意DNR。護理同仁就讓寧寧的家人,圍繞在床邊多陪寧寧,並引導她們完成「道謝、道愛、道歉、道別」臨終的四道人生。
我才回到家不久,就接到加護病房的傳呼:「寧寧走了!」
真的很神奇,我們在討論時,她的心跳和血壓還正常,就在大家完成決定後,她的心跳就突然停止了。或許,寧寧覺得她沒有牽掛了,現在能夠安心的走了~再也不必接受身體上的病痛折磨了!也能夠讓媽媽放下了!所以她很聰明的選擇了這個時間!
~~~~~~
這時,侍應生已經把餐送上,站在我眼前,露出陽光般的笑容:「先生,祝你用餐愉快~」
此時,我抬頭看到她的名牌寫著:「鄭寧寧!」竟然有這麼巧的事!!!
寧寧,那真的是妳嗎?
真的是妳的笑容嗎?
你現在快樂嗎?
妳是要來給我們傳達什麼訊息嗎?
有人說,這是農曆七月,怎麼會發生這種巧合的事?
我倒是覺得,這是寧寧要帶給我們的美好徵兆~
此文寫於 2013.10.05 ,每年七月我都會再拿出來看一遍。
從這個事件開始,更加強了我的信念
「面對無法救治的病人,別忘了要救家屬,協助家屬解除內疚自責」
「無論在什麼位子,我們都可以選擇當一個更有溫度的人」
《ICU重症醫療現場》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根據統計,台灣有8成以上的退化性關節炎患者超過50歲,且女性多於男性,是非常常見的關節疾病, 許多人擔心關節卡卡、紅腫脹痛、甚至嚴重變形,不但影響行動力和活動力,人生也會變得無趣。 退化性關節炎可以恢復嗎? 蔡凱宙醫師說明,人體有損耗也有再生,若再生的能力下降,損耗增加時,就會走向退化。 因此,...
長者椅上運動 在 譚蕙芸 Facebook 八卦
[過了八個月,仍然有一種盡忠職守叫保安]
香港人過農曆年,愛說一個關於保安的笑話。話說住客常投訴,一年三百六十日樓下保安服務態度麻麻,一到農曆年之前那幾天就忽然變殷勤,為的就是搏取住客新年派發的利是。保安在香港人心目中,未必是受到尊重的專業。
但年初八的晚上,有一位保安叔叔讓人見識了膽色和擔帶。
這個年初八,在九龍老牌屋村美孚新邨,忽然變得「勇武」起來。美孚新邨落成於1970年代,住客不少是上了年紀的長者,屋邨裡最多的商號是診所,其次就是銀行。這裡的住客,年紀大,坐擁資產豐厚,不少人性格溫和保守,今天起來抗爭,皆因燒到埋身。
話說武漢肺炎疫症之下,政府宣佈把與美孚一街之隔的饒宗頤文化館改為隔離營,表示要在此把與確診者接觸過但未有病徵的人進行隔離之用。消息一出,街坊群起反抗,下午集會後,晚上又聚集起來,在邨口百老匯街的樓梯口聚集:「反對美孚隔離營!」「封關!」的口號此起彼落。
晚上10時許,約一百名街坊聚集在邨口,大部份是中年人,有人穿了拖鞋,有人抱了小狗。區議員宣讀了政府最新的聲明,並表示已收集了居民簽名,有個別街坊不滿:「簽名沒用的!我們要時限!」
年輕人按捺不住,11時許,有數個少年人衝出馬路,以發泡膠盒、雪糕筒、路牌、垃圾筒堵路,有人用噴漆把兩駕巴士車頭玻璃噴花,巴士司機唯有讓乘客下車。
老牌屋苑的園藝功夫出色,農曆年裝飾用的一盤盤年花,被抗爭者整盤借用,菊花連根帶泥被挖出、金色布藝包着的膠花盤,散落一地,成為了美孚獨有的懷舊味而有新年氣氛的路障。馬路上留下了塗鴉:「封關救港」「反對MF隔離營」。
附近的巴士站葵涌道天橋底,一直有幾位軍裝警員在監視,果然,堵路之後,防暴警察極速出現,湧出馬路清理路障。居民回到屋苑範圍內叫口號,罵警察。
隨後的一個半小時,警察站得遠遠,以大光燈照射邨民,邨民回罵,有中年婦女以電筒回射警察,也有少年人氣憤地踢一下路邊的雜物。大批居民站在平台上眺望警方,警察也不斷以電筒照射。
至凌晨一時前,警察的人數忽然大量增加,多輛警車到場,站在街頭的防暴警最少達到100名,並在交投接耳,好像有所盤算。我旁邊的尼泊爾裔記者採訪了半年,預告着事態:「警察正計劃如何衝過來呢,有可能繞路。」部份邨民感應到事情不妙,退到樓梯頂部。
12時50分,警方多方包抄,兩輛警車兜路入邨,在多多餅店、車輪餅小姐後面的吉利徑下車,然後同時派人衝上第三期平台。凌晨時分,百計防暴警在地利亞學校旁邊、滄浪亭、新上海飯店一帶的平台疾走。
有住戶聽到吵耳聲,開燈查看,邨民憤怒得從四方八面回罵,有人從樓上扔下水瓶,警方一度向樓上站在騎樓的女住戶舉起雷明登布袋彈槍。
防暴警衝入邨期間,截停多名居民搜身,又向最少三名男女噴射胡椒。面對百計裝備精良的防暴警,一名身型高大,微胖,但頭髮半秃的保安叔叔,一直跟隨。警察衝入邨之前,我已見到他和一兩位同事在樓梯底待命。我跟他說:「警察隨時也可能衝進來。」他說知道,會盡力做。
整個反修例運動出現過不少勇敢保安的身影,在去年7月,我還在沙田小商場看過保安嘗試阻擋警察;及至10月初,馬鞍山新港城商場的名5保安因嘗試阻止警察入商場而被拘捕;再加上這半年來,警察公開表示,不論是街道、商場、學校、屋苑,任何地方他們都有權進入。「私人地方」這種概念,對警察行動,已經沒有禁忌了。
我記得站在樓梯口的警察嗌咪:「你這裡有非法活動,我們警告了你們兩次了,不要逼我們警察進來執行職務!」有穿着睡衣與外傭落樓下散步的阿伯,看到警察在平台橫衝直撞,光火回罵。女住客扯高嗓子:「這裡是我屋企!甚麼叫非法集結?」有人諷刺說:「你們一世也買不起美孚新邨的了!」(美孚千呎住宅樓價過千萬)
但是警察不為所動,在平台隨意走動,對美孚居民來說,平台平日是孩子學習騎單車的地方,坐輪椅的老人被外傭下午推着曬太陽的地方。這個凌晨,成為了警察暢通無阻長驅直進的地方,個別警察遊走時態度甚差,唬嚇記者:「你說追就追?退後!」「保持距離!」記者經過多個月訓練,都懂得忍着後退。
反而是那位微胖高個子保安,一直緊緊跟着警察,並舉高手指,一夫當關,態度堅定地理論:「叫你們的指揮來見我!我有禮貎問你誰是指揮官!你地兇我有甚麼用?找個人跟我談吧!」保安叔叔說,當時有警員諷刺他只是「保安仔」,叫他「走開!」但他仍是不肯離開。
保安叔叔以一敵眾,他只是穿了一件寫了美孚邨名英文字的「MFSC」風褸,螢光帶在暗黑中閃閃發亮,防疫口罩也給他扯到下巴了,方便說話。
他站在一排防暴警前面,眼睛被警察的大光燈照着,他還是鎮定地回話:「樓上的居民全部給你們吵醒了!你們走吧!」理論一陣子,警察暫時撤退。警察下樓梯之前,胖叔叔還勸說後面憤怒的居民別站太前。
凌晨1時20分,警方再度衝進屋苑平台,拘捕數人。有一對中年夫婦後來下樓,他們表示,兒子說去找朋友,不久後才得悉兒子在樓下被拘捕,他們語氣憂心地聯絡律師及議員協助。紥根美孚多年的區議員伍月蘭亦被捕。而這位胖保安亦在第二次行動中被警察抄下了身份證資料。
後來,這位表示在美孚做了八年保安的叔叔說:「我希望讓你們居民明白,美孚的保安是做嘢的。」
他澄清:「我亦不是代表公司,我是代表美孚,我只是保安。可惜是,警察始終沒有派指揮官出來跟我對話。」
居民忍不住拍手喝采,有男街坊熱情回應:「叔叔我愛你呀!美孚保安好嘢!」
他有點害羞:「一句說話,我只是盡番保安的責任。」
叔叔繼續解釋,早預料警察衝入平台,也曾與同事舉手嘗試攔一下,但警察人多,照衝入邨:「警察有權逗我(截查我),有權噴我(胡椒),有權說我阻差辦公。但我們作為保安,又要維護街坊又要維護同事,好難做,無辦法,我們人丁單薄,我們不想被街坊榨型,投訴我們做保安不做事。」
保安薪金微薄,這樣做值得嗎?保安叔叔說得豁達:「我不怕被拘捕,若被拘捕,最多唔撈囉!(丟掉工作也沒所謂)」街坊聽到報以掌聲。
已經8個月了,警察的行徑有目共睹,最初有人仍然抵抗或許是天真,今天仍然不妥協,那就是一種知其不可而為之的膽色了。
保安叔叔仍腰板挺直地說:「我不怕警察,怕他們甚麼?我甚麼風浪未見過?我年紀又比他們大,工作丟了也沒所謂,一個人最緊要有實力,丟了工作也有容身之地。我有的是自信,但卻不是自負。」
不怕被公司怪罪?「寫字樓那邊可能不滿意,也不知道後果如何,但他們是文職,我是武職,大家的想法會有不同。」他說,清楚知道,自己這樣做,或許會有後果,但他仍然沒有退縮。
不少街坊上前多謝他,說不怪責他沒法阻止警察:「你做了你可以做的事,那已經很足夠。」又有居民說笑,說一定要給他一封很大的新年利是。他有點靦腆地雙手作揖說:「祝大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
長者椅上運動 在 譚蕙芸 Facebook 八卦
[過了八個月,仍然有一種盡忠職守叫保安]
香港人過農曆年,愛說一個關於保安的笑話。話說住客常投訴,一年三百六十日樓下保安服務態度麻麻,一到農曆年之前那幾天就忽然變殷勤,為的就是搏取住客新年派發的利是。保安在香港人心目中,未必是受到尊重的專業。
但年初八的晚上,有一位保安叔叔讓人見識了膽色和擔帶。
這個年初八,在九龍老牌屋村美孚新邨,忽然變得「勇武」起來。美孚新邨落成於1970年代,住客不少是上了年紀的長者,屋邨裡最多的商號是診所,其次就是銀行。這裡的住客,年紀大,坐擁資產豐厚,不少人性格溫和保守,今天起來抗爭,皆因燒到埋身。
話說武漢肺炎疫症之下,政府宣佈把與美孚一街之隔的饒宗頤文化館改為隔離營,表示要在此把與確診者接觸過但未有病徵的人進行隔離之用。消息一出,街坊群起反抗,下午集會後,晚上又聚集起來,在邨口百老匯街的樓梯口聚集:「反對美孚隔離營!」「封關!」的口號此起彼落。
晚上10時許,約一百名街坊聚集在邨口,大部份是中年人,有人穿了拖鞋,有人抱了小狗。區議員宣讀了政府最新的聲明,並表示已收集了居民簽名,有個別街坊不滿:「簽名沒用的!我們要時限!」
年輕人按捺不住,11時許,有數個少年人衝出馬路,以發泡膠盒、雪糕筒、路牌、垃圾筒堵路,有人用噴漆把兩駕巴士車頭玻璃噴花,巴士司機唯有讓乘客下車。
老牌屋苑的園藝功夫出色,農曆年裝飾用的一盤盤年花,被抗爭者整盤借用,菊花連根帶泥被挖出、金色布藝包着的膠花盤,散落一地,成為了美孚獨有的懷舊味而有新年氣氛的路障。馬路上留下了塗鴉:「封關救港」「反對MF隔離營」。
附近的巴士站葵涌道天橋底,一直有幾位軍裝警員在監視,果然,堵路之後,防暴警察極速出現,湧出馬路清理路障。居民回到屋苑範圍內叫口號,罵警察。
隨後的一個半小時,警察站得遠遠,以大光燈照射邨民,邨民回罵,有中年婦女以電筒回射警察,也有少年人氣憤地踢一下路邊的雜物。大批居民站在平台上眺望警方,警察也不斷以電筒照射。
至凌晨一時前,警察的人數忽然大量增加,多輛警車到場,站在街頭的防暴警最少達到100名,並在交投接耳,好像有所盤算。我旁邊的尼泊爾裔記者採訪了半年,預告着事態:「警察正計劃如何衝過來呢,有可能繞路。」部份邨民感應到事情不妙,退到樓梯頂部。
12時50分,警方多方包抄,兩輛警車兜路入邨,在多多餅店、車輪餅小姐後面的吉利徑下車,然後同時派人衝上第三期平台。凌晨時分,百計防暴警在地利亞學校旁邊、滄浪亭、新上海飯店一帶的平台疾走。
有住戶聽到吵耳聲,開燈查看,邨民憤怒得從四方八面回罵,有人從樓上扔下水瓶,警方一度向樓上站在騎樓的女住戶舉起雷明登布袋彈槍。
防暴警衝入邨期間,截停多名居民搜身,又向最少三名男女噴射胡椒。面對百計裝備精良的防暴警,一名身型高大,微胖,但頭髮半秃的保安叔叔,一直跟隨。警察衝入邨之前,我已見到他和一兩位同事在樓梯底待命。我跟他說:「警察隨時也可能衝進來。」他說知道,會盡力做。
整個反修例運動出現過不少勇敢保安的身影,在去年7月,我還在沙田小商場看過保安嘗試阻擋警察;及至10月初,馬鞍山新港城商場的名5保安因嘗試阻止警察入商場而被拘捕;再加上這半年來,警察公開表示,不論是街道、商場、學校、屋苑,任何地方他們都有權進入。「私人地方」這種概念,對警察行動,已經沒有禁忌了。
我記得站在樓梯口的警察嗌咪:「你這裡有非法活動,我們警告了你們兩次了,不要逼我們警察進來執行職務!」有穿着睡衣與外傭落樓下散步的阿伯,看到警察在平台橫衝直撞,光火回罵。女住客扯高嗓子:「這裡是我屋企!甚麼叫非法集結?」有人諷刺說:「你們一世也買不起美孚新邨的了!」(美孚千呎住宅樓價過千萬)
但是警察不為所動,在平台隨意走動,對美孚居民來說,平台平日是孩子學習騎單車的地方,坐輪椅的老人被外傭下午推着曬太陽的地方。這個凌晨,成為了警察暢通無阻長驅直進的地方,個別警察遊走時態度甚差,唬嚇記者:「你說追就追?退後!」「保持距離!」記者經過多個月訓練,都懂得忍着後退。
反而是那位微胖高個子保安,一直緊緊跟着警察,並舉高手指,一夫當關,態度堅定地理論:「叫你們的指揮來見我!我有禮貎問你誰是指揮官!你地兇我有甚麼用?找個人跟我談吧!」保安叔叔說,當時有警員諷刺他只是「保安仔」,叫他「走開!」但他仍是不肯離開。
保安叔叔以一敵眾,他只是穿了一件寫了美孚邨名英文字的「MFSC」風褸,螢光帶在暗黑中閃閃發亮,防疫口罩也給他扯到下巴了,方便說話。
他站在一排防暴警前面,眼睛被警察的大光燈照着,他還是鎮定地回話:「樓上的居民全部給你們吵醒了!你們走吧!」理論一陣子,警察暫時撤退。警察下樓梯之前,胖叔叔還勸說後面憤怒的居民別站太前。
凌晨1時20分,警方再度衝進屋苑平台,拘捕數人。有一對中年夫婦後來下樓,他們表示,兒子說去找朋友,不久後才得悉兒子在樓下被拘捕,他們語氣憂心地聯絡律師及議員協助。紥根美孚多年的區議員伍月蘭亦被捕。而這位胖保安亦在第二次行動中被警察抄下了身份證資料。
後來,這位表示在美孚做了八年保安的叔叔說:「我希望讓你們居民明白,美孚的保安是做嘢的。」
他澄清:「我亦不是代表公司,我是代表美孚,我只是保安。可惜是,警察始終沒有派指揮官出來跟我對話。」
居民忍不住拍手喝采,有男街坊熱情回應:「叔叔我愛你呀!美孚保安好嘢!」
他有點害羞:「一句說話,我只是盡番保安的責任。」
叔叔繼續解釋,早預料警察衝入平台,也曾與同事舉手嘗試攔一下,但警察人多,照衝入邨:「警察有權逗我(截查我),有權噴我(胡椒),有權說我阻差辦公。但我們作為保安,又要維護街坊又要維護同事,好難做,無辦法,我們人丁單薄,我們不想被街坊榨型,投訴我們做保安不做事。」
保安薪金微薄,這樣做值得嗎?保安叔叔說得豁達:「我不怕被拘捕,若被拘捕,最多唔撈囉!(丟掉工作也沒所謂)」街坊聽到報以掌聲。
已經8個月了,警察的行徑有目共睹,最初有人仍然抵抗或許是天真,今天仍然不妥協,那就是一種知其不可而為之的膽色了。
保安叔叔仍腰板挺直地說:「我不怕警察,怕他們甚麼?我甚麼風浪未見過?我年紀又比他們大,工作丟了也沒所謂,一個人最緊要有實力,丟了工作也有容身之地。我有的是自信,但卻不是自負。」
不怕被公司怪罪?「寫字樓那邊可能不滿意,也不知道後果如何,但他們是文職,我是武職,大家的想法會有不同。」他說,清楚知道,自己這樣做,或許會有後果,但他仍然沒有退縮。
不少街坊上前多謝他,說不怪責他沒法阻止警察:「你做了你可以做的事,那已經很足夠。」又有居民說笑,說一定要給他一封很大的新年利是。他有點靦腆地雙手作揖說:「祝大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
長者椅上運動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根據統計,台灣有8成以上的退化性關節炎患者超過50歲,且女性多於男性,是非常常見的關節疾病,
許多人擔心關節卡卡、紅腫脹痛、甚至嚴重變形,不但影響行動力和活動力,人生也會變得無趣。
退化性關節炎可以恢復嗎?
蔡凱宙醫師說明,人體有損耗也有再生,若再生的能力下降,損耗增加時,就會走向退化。
因此,我們要將損耗減少,提升再生能力,就是要提高身體的「自癒力」。
骨科醫師蔡凱宙說明,造成退化性關節炎的原因,分為下列兩種:
外因性:抽菸、喝酒、肥胖、受傷等
內因性:遺傳基因、停經後婦女、年長者
蔡凱宙醫師指出,我們都可以透過調整緩解退化性關節炎,「它不是沒有希望的,它是會好的病」,
但重點是要給細胞一個良好的環境,改變飲食習慣及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
蔡凱宙醫師指出,治療退化性關節炎,要從「骨正、筋軟」開始,骨架要弄正、肌力要鍛鍊、韌帶穩定度要重建等等,
此外,我們要把呼吸及血液循環也調整好,才能告別疼痛並使軟骨再生。
膝蓋問題要從腳開始治療
蔡凱宙醫師說明,腳指的是「足踝」,因為此處歪斜的話,膝蓋內側的受力就會增加,「就好像二樓壞掉,地基也要弄好,上面才會好」。
他表示,透過矯正鞋墊、腳部運動等方式,來讓腳部循環變好,藉此也調整膝蓋。
蔡凱宙醫師補充,臨床上也發現病人腳部長黴菌,造成足部水腫得很厲害,此時透過治療腳部的黴菌,膝蓋也跟著好轉。
「所以人體是牽一髮而動全身,你不可以只有想要治療膝蓋而不管腳,那這就沒有辦法好。」
膝蓋退化如何預防?
蔡凱宙醫師回應,要從飲食及運動兩方面改善。
飲食:不吃糖
醫師說明,首先就是要管住自己的嘴巴,甜食、糖不要吃,就能降低腹部肥胖的機率,膝蓋壓力也會因此減小。
運動:扶桌正踏及推揉膝眼
扶桌正踏
可以幫助膝蓋循環,緩解關節炎,同時鍛鍊肌肉力量。蔡凱宙醫師表示,利用桌子輔助,可讓膝蓋壓力減少,手則要用較大的力氣。
1、手肘微彎扶桌,兩腳合併不要內、外八。
2、踏步時雙腳盡量抬高,大腿與軀幹趨近90度,也就是與地面呈現水平狀態,再放下。一次踏步30至50下,一天最少要能夠踏到300下最佳。
推揉膝眼
膝關節腫痛、活動困難或是腰腿無力時,可以按摩內膝眼穴。蔡凱宙醫師指出,若感覺酸軟,就表示有點阻塞、水腫,愈按摩讓膝蓋放鬆,就愈不容易磨損軟骨。
1、坐在椅上,膝蓋彎曲90度。手握膝蓋,找出膝蓋內側凹陷處的內膝眼穴。
2、將腳伸直、腳跟著地,以拇指按摩內溪眼穴10秒。每回3次,早晚各2回。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11月號《逆轉脂肪肝》,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相關影片】
找回行動力!每天這樣做關節不退化【蔡凱宙醫師/破解健康密碼】
https://youtu.be/6U4J_1NBQl8
每天3招 遠離膝關節炎【蔡永裕主任/疼痛麥擱來】
https://youtu.be/W6AhqItELKQ
消除發炎、防護軟骨 逆轉關節退化的6道防線【陳怡孜醫師/骨力顧健康】
https://youtu.be/4blduzRvHa0
按摩膝蓋疏散累積毒素,暢通關節經絡一身輕
https://youtu.be/9CjcYu5yMQk
【相關文章】
按摩膝蓋疏散累積毒素,暢通關節經絡一身輕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8842
揪出傷害關節5元兇!醫:正確治療退化性關節炎應該要...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8352
痛風、關節炎反覆發作!少碰這4種讓你痛到不行的食物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4018
#蔡凱宙 #退化性關節炎 #骨科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長者椅上運動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在現今疫情環境下,對於一眾要坐輪椅的長者而言,難免只好留在家中作有限度的「活動」。有見及此,今集我們邀請到物理治療師區洛儀(Angel),為行動不便的老友記推介四套動作,讓他們在家中同樣可以有足夠的運動量。Angle指,行動不便的老友記大部份日常生活動作都倚賴上肢,因此這一套共四組的家居健身動作,可幫助老友記強化上肢、大腿和臀部肌肉,同時改善核心穩定性及雙手靈活性。一起跟着Angel「坐定定」強身健體吧!
果籽 :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
相關影片:
【港女嫁穆斯林】瞞家人拍拖4年信埋伊斯蘭教 為巴基斯坦老公學煮咖喱:佢話我Rubbish!(果籽) ( https://youtu.be/xT3rvyE00eY )
【東方昇與狗】沒養狗的愛心狗奴 花約萬元醫治流浪狗:牠有病你不會丟下牠 (果籽)( https://youtu.be/RpvKaDArWrc )
【平貴PK戰 】$980北極冰水vs $15法國礦泉水 品水師試唔試得出?(果籽) ( https://youtu.be/u7mmj7LOnZY )
【魚肉燒賣比拼】 點心顧問盲試六大叮叮魚肉燒賣 冠軍有魚香味又彈牙 最差一陣麵粉味連咬開都難(飲食男女) ( https://youtu.be/QsF59sHD3Wk )
【元朗消夜王者】神級鑊氣炒飯檔重開 日賣70盒 $50/盒即叫即炒 老闆炒到手骹移位:冇理由因為賺多啲而一次過炒 ( https://youtu.be/-DjDZdrM1o4 )
#果籽 #四肢靈活度 #物理治療 #強化上肢 #輪椅 #老友記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長者椅上運動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在現今疫情環境下,對於一眾要坐輪椅的長者而言,難免只好留在家中作有限度的「活動」。有見及此,今集我們邀請到物理治療師區洛儀(Angel),為行動不便的老友記推介四套動作,讓他們在家中同樣可以有足夠的運動量。Angle指,行動不便的老友記大部份日常生活動作都倚賴上肢,因此這一套共四組的家居健身動作,可幫助老友記強化上肢、大腿和臀部肌肉,同時改善核心穩定性及雙手靈活性。一起跟着Angel「坐定定」強身健體吧!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老友記 #長者 #輪椅 #運動 #物理治療 #健身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