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的電磁炮】
(歡迎網友留言討論,幫忙補充。
由於最近比較忙,簡單的一次回覆網友們的詢問,也跟大家說聲抱歉,沒有一一的回覆)
一些觀點:
1. 新聞性
這次的新聞不是解放軍官方發佈的,只有網友們流傳的資料,包含一張在武漢拍到電磁炮裝艦的照片,卻有很多的數據,說明解放軍電磁炮發展的進步狀況。因為沒有解放軍官方的說明,我們先當作是解放軍以網路作戰的方式散布訊息,希望造成宣傳戰的目的。
(雖然2016年有中國大陸少將博士馬偉明院士所提出的學術研究報告,網友們也引用了其中的數據資料,在新聞處理上,仍要以官方發佈為準)
2. 推力
電磁炮的概念是用電磁能來代替炸藥的化學能作為「彈」離開炮口的初始動能,也就是說,由電流產生磁力,同時產生推力,將「彈」推離開炮口的概念。由於電磁能極極有機會超過化學能產生推力的物理極限,因此可以提供「彈」更高的初始動能,也因此可以將「彈」射得更快、更遠,所以「彈」可以有更高的穿透力、攻擊力及殺傷力。
推力越強,射程越遠。假設解放軍有能力提升電磁能技術的前提下,目前電磁炮的射程是多少,就不是重點了。
3. 爆炸力
根據目前在網路上的資訊,解放軍研發的電磁炮的「彈」沒有使用高爆彈頭,可能會採用王海福教授發明的「活性毁傷元技術」。
使用「活性毁傷元材料」製造的砲彈,有兩個特點:1) 在高速命中目標時,依靠巨大的撞擊能量引發劇烈爆炸,2) 「活性毁傷元材料」
炮弹無需引信和装藥等火工品,提高了在儲備、運輸、發射過程中的安全性。
若電磁炮的「彈」未使用「活性毁傷元技術」,對大型軍艦的破壞力只是一個洞,若未擊中船體的要害,殺傷力不顯著。
4 精準打擊能力
目前電磁炮的「彈」的起始初速度超過6-7馬赫,「彈」離開炮口後,無火箭助推、無滑翔、
無後續的導引控制,完全運用初始動能的向量,直接擊毀目標物(類似愛國者三型、天弓三型子彈打子彈的攔截概念),因此電磁炮的精準打擊能力,將影響電磁炮的實戰應用,是必須要討論的。
5. 艦用電磁炮
21世紀海軍,由於攻艦飛彈技術的進步,無論在射程或精準度上,都勝過軍艦上的艦炮,艦炮已不作為對敵艦攻艦的主要武器,艦炮的主要功用,如同海上炮兵,作為對敵海岸炮轟的武器。
由於軍艦於海上航行,受到海浪影響,艦用電磁炮的運精準打擊能力,更形困難,然而艦用電磁炮可延長艦炮的射程,是必須肯定的。
根據網路上的資訊,解放軍將在055及055A驅逐艦上佈署電磁炮,未來電磁炮在海戰上的運用,必受關注。
6. 陸基電磁炮的防空能力
由於電磁炮的速度快,在有完整的指管通情系統的支援下,電磁炮對高速來襲的彈道飛彈、巡弋飛彈、或火箭彈、無人機等,是一種理想的近迫防衛武器。
7. 陸基電磁炮 vs 長程火箭彈
解放軍的火箭彈從無導引型、簡易導引型、到精準導引型都有,精準導引型有較長的攻擊距離約200~290公里,足以對台灣的政經設施做打擊,由此觀點,陸基且射程可超越台灣海峽障礙的電磁炮,相對於長程火箭彈,是否較有效益,是可以討論的。
8. 電磁炮廣泛佈署佈署的關鍵在於
- (電)能量供應
- 強大電容量,短時間內,再次蓄積第二次發射所需的電力
- 電磁軌道炮上「磁轉力」的加速裝置
- 電磁炮「炮管發熱」所帶來的射速和壽命問題
- 精準打擊能力
- 監測設備
9. 解放軍電磁炮目前的進展
為確保武器系統順利研製成功,現代的武器研製有其必要的階段,每個階段有其必須要克服的障礙。
從「概念發展」、「展示確認」(Demonstration & Validation)(確認概念可實現)、「全系統發展」 (包含使用裝備的戰技、發揮裝備性能的戰術、裝備的後勤保養、量產編裝的規劃) 等等。
解放軍電磁炮目前的發展狀態應該是在「展示確認」階段。
「展示確認階段」的後期或在「全程發展階段」,小型化是一個重要的課題,除了裝備本身的小型化,所裝備所需要的支援設施(例如:電力供給設備)也必須要小型化,達到戰場運用環境上的合理體積、重量等。
除了小型化外,實戰化也很重要,除了打擊的精準度外,擔任戰備的實戰參數也要符合戰場需求。
解放軍海軍選擇艦齡較老的072型坦克登陸艦為測試艦,原因是甲板上下空間都很充裕,這想法與我方選擇高雄艦作為艦上垂直發射的測試艦,概念上相同。
以美軍電磁炮發展的經驗,電磁炮上艦通常是在陸基測試成功後的動作。解放軍電磁炮上艦測試後,美軍可能就不能再說「電磁炮的研製」美軍是引領群倫了。
10. 國軍的反制作為
相對於國軍的守勢作戰,面對解放軍陸基電磁炮長距離投射的威脅,與面對解放軍彈道飛彈的防制概念是類似的:掌握情資,在解放軍運用電磁炮前,精準打擊、制敵先機。
https://udn.com/news/story/7331/2964677
「長程火箭彈」的推薦目錄:
長程火箭彈 在 新‧二七部隊 軍事雜談 Facebook 八卦
土耳其近期完成試射「TRG-300」卡普蘭(Kaplan)長程火箭彈,在該國的軍火廠商ROKETSAN研發,強化精準打擊和遠程火力投射
Blok I 彈體直徑300公厘,重量585公斤,彈頭重量105公斤,射程30到120公里。Blok II 彈體直徑也是300公厘,重量670公斤,彈頭重量190公斤,射程20到90公里。兩款都搭載全球定位系統(GPS),攻擊精準度約小於10公尺內,完成試射後,預計將投入敘利亞北部戰場實戰操作
產品介紹
https://www.roketsan.com.tr/urun/trg-300-kaplan-fuzesi/
長程火箭彈 在 衛士長程火箭彈的現況與迷思~ - Mobile01 的八卦
龍捲風火箭炮的火箭彈報價早已經超過100萬人民幣,PHL03改善了精度價格也不便宜,WS-2更複雜和精密的設計,造價就更上一層樓了。 根據某些傳聞,WS-2/3 ... ... <看更多>
長程火箭彈 在 Re: [新聞] 陸媒放話兩火箭炮連滅新竹基地- 看板Gossiping 的八卦
PHL-03長程火箭炮每車12枚,也就: : 是4輛發射車一次齊射」。 ... 文章更稱,「隨著射程300公里,或者更高的370毫米長程火箭彈和750毫米: : 戰術飛彈入列,射程有可能 ... ... <看更多>
長程火箭彈 在 Re: [討論] 關於看到一篇對岸發表解放軍攻台戰法- 看板Military 的八卦
看了這麼多飛彈洗地論,
我認為這些發言者把飛彈的投射量跟火炮或轟炸機的投射量混淆了
一顆飛彈的炸藥當量與大口徑火炮的砲彈接近
但因為飛彈是加裝了導引系統來確保精準破壞
因此投射量不需要、也不可能多(因為導引系統很貴,又只能一次性使用)
與火炮的運用方式有根本上的不同
雖然現代的火炮跟轟炸機投射炸彈也是盡量追求精準打擊,所以美軍的有加裝導引系統
但是當你精度的追求越高,那費用可能反而比飛彈貴,
因為飛彈能解決的事情你火炮跟空中轟炸需要的數量可能是數十倍以上
費用沒有比較便宜,還因為彈藥量減少而降低原本的壓制力,得不償失
所以可能中國也發現用飛彈沒有說服力之後,近十年效法美軍的JDAM說法
美軍講精準空襲,那中國就精準火箭彈,把火箭彈加上導引系統來拉高精準度
然後把火箭彈的精準度講得比飛彈還準,來延續之前的飛彈洗地論點
火箭彈的本質其實也與大口徑火炮接近
只是比起大口徑火炮的大量投射,火箭彈更重視的是拉長射程
因此問題其實也跟上面講的火砲、轟炸機接近
加上導引的費用會讓你可使用的火箭彈數量大幅度減少,而降低區域壓制能力
而且火箭彈還不是只是彈道飛行,還要考慮火箭推進跟飛行的穩定性
如果連這些都要用導引裝置控制,那這顆火箭彈的造價大概就跟飛彈差不多了
這也是就結論而言火箭洗地也是誇大宣傳的原因-精準度的代價就是造價
一顆CEP比彈道飛彈還小然後又很便宜的火箭彈到底是什麼原理老實說我不懂
細節的比較交給板眾,我書還沒讀完所以先不亂說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64.25.10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67887159.A.A41.html
中國要違反常識你要講出理由,但大部分的都只說總之很多、非常多、多到不行
你要說雷達站點掉,因為雷達站沒那麼好修,數量也沒機場多
這國軍也有分析如何反制,交給專業的
但拿飛彈來打水泥柏油鋪下去就好了的機場跑到就真的不合理
要破壞這種面積大又好修的設施只能靠火炮密集轟炸,而不是浪費昂貴的精準武器
2. 導引設備的價格是一般彈藥的數十倍以上
除非你經費暴增幾十倍並且全部投資這項不然不可能全部升級
而且性能上也不如直接用彈道飛彈
※ 編輯: Senkanseiki (61.64.25.104 臺灣), 11/08/2022 14:24:09
還是你覺得隨便亂打就是火箭彈的目的
※ 編輯: Senkanseiki (61.64.25.104 臺灣), 11/08/2022 14:26:53
以下引用wiki,日文的漢字比較好懂所以我用日文漢字
平均誤差半径(へいきんごさはんけい、Circular Error Probability、CEP)
平均誤差半徑,是在測量炸彈與飛彈等投射物飛行的彈著散布狀態的標準。
以平均著彈點為中心,假設彈著為圓形常態分佈,劃出一個圓,
使投射物有50%機率落入該圓中,那麼該圓的半徑就是平均誤差半徑。
中文wiki的翻譯叫做圓形公算誤差。
※ 編輯: Senkanseiki (61.64.25.104 臺灣), 11/08/2022 15:17:1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