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看世界——大禹治水
2020-06-26
中國出現四十年難遇的大洪水,全國多個省份受災。其中長江上游多條支流已爆發洪水,大量泥石及垃圾湧向三峽大壩。內地防汛總指揮部已確認三峽大壩水位超出警戒線,專家擔心大壩不洩洪將有潰壩風險,但洩洪又會讓下游出現水災。
從鄧小平時代開始策劃,三峽大壩建設的其中一個目標就是防洪;可是大壩建成後,上下游水災卻沒有減少。正因為降雨不會選擇只在上游或下游,當上下游一起下大雨時,以水壩防洪的作用就會失去。原本長江下游有大量湖泊可疏導洪水,可惜洞庭湖、太湖和鄱陽湖早已滿溢,水壩大量洩洪或有任何閃失,下游就非常凶險,首當其衝便是宜昌市。
東西方遠古歷史都有大洪水的傳說,例如聖經講述的挪亞方舟,以及中國的大禹治水。大禹所用的策略完全顛倒了過去大多數人的想法,他用堤壩「堵」的方法去治理水患,以疏導為主,引流洪水往湖泊及低窪地帶,結果成功治理水患。
治水的理論亦適用於治理人民,故有「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名言。水壩和河堤有如法律規範,能規矩水的流向。然而真正能解決問題的是建立湖泊蓄水,將水疏導到需要用水的地方和大海。堤壩建得愈高水壓愈大,嚴刑峻罰並非靈丹,只有讓水疏洩,即是令人民有出路,社會才得以穩定。
#張慧慈
#治水不能單靠建大壩
#結合疏導蓄水才是上策
#嚴刑峻法只會有反效果
#這種文章不知道還可不可以寫下去
#發哨提出三峽大壩有機會潰壩
#都可能犯國安法
https://youtu.be/21ljyEaM-MY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70的網紅蕭美琴立委辦公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關於強冠油品,陳其邁委員向財政部詢問相關資料,油品報關的編碼到底是甚麼?關務單位一直拒絕提供,這是涉及公共利益的問題,到底是哪種品項的油,應該公開讓全民知道,不應黑箱作業。 財政部長張盛和:據關稅法12條,各廠商報關資料須保密,關務機關提供了可能有違法之虞。 院長江宜樺:會後將與法規部門研議是否可...
長江 的流向 在 張慧慈 --- 從平淡到精彩的人生! Facebook 八卦
慧眼看世界——大禹治水
2019-07-10
Google衞星圖發現三峽大壩扭曲變形的新聞,引發很多人擔心「固若金湯」的大壩會崩潰,有可能令大半個中國出現毀滅性的災難。事件經過連日發酵,多個內地媒體引述中國長江三峽集團的消息指,壩體變形處於「彈性」狀態,各項指標均在設計允許的範圍內。
不論是衞星照片演算法的錯誤,還是壩體正處於可控制的「彈性」狀態,當局如能即時作出回應,並以高透明度的手段來釋除市民憂慮,就不會演變成社會的「關公災難」。
三峽工程問題爭論多時,拍板當日已知道它對生態和環境地質的影響,也明白三峽大壩是戰爭和恐襲的最大弱點。雖然官方強調大壩處於「彈性」狀態,可是下游的人民倘若還感到不安,就要努力賺多點錢,然後搬到更安全的地方居住。
中國一直以來都為治水而煩惱,最讓人讚許的治水策略來自大禹。大禹治水長年失敗,他總結經驗後研究出治水的規律和方法,以順其自然,採用疏導科學精神去治水。而治水的理論亦適用於治理人民,故有「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名言。水壩和河堤有如法律規範,能規矩水的流向。但真正能解決問題的是建立湖泊蓄水,將水疏導到需要用水的地方和大海。當中的意義是讓人民有出路,尊重個人意志去選擇。愈對水施以硬功,水就會讓治水者愈難受。
#張慧慈
#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
長江 的流向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評價
▶關於強冠油品,陳其邁委員向財政部詢問相關資料,油品報關的編碼到底是甚麼?關務單位一直拒絕提供,這是涉及公共利益的問題,到底是哪種品項的油,應該公開讓全民知道,不應黑箱作業。
財政部長張盛和:據關稅法12條,各廠商報關資料須保密,關務機關提供了可能有違法之虞。
院長江宜樺:會後將與法規部門研議是否可以對外公開有關資料。
▶廢棄用油管制院長將統一由環保署負責,但處置廢油業務超過環保署權責,據2007年行政院平台統計廢油已達8~9萬噸,但僅回收2萬噸做再利用,強冠公司為200頓,那麼其餘6~7萬噸廢油的流向?列管的廢油再利用僅約兩成。照理說,廢油應往循環再利用的方向發展,但近期行政院終止了生質燃料的發展計劃,這涉及到國家整體的能源發展政策,行政院替代的主張為何?
▶在野黨與許多國人都支持台灣加入TPP區域經貿整合,據今年七月行政院施政報告,行政院已檢視、盤點國內法規政策與國際環境落差,整理出50項面對區域整合待調整之法規清單,但立法院詢問行政院、經濟部,回函卻拒絕提供,這樣子面對立院的態度,要如何讓立法院支持。
經濟部長杜紫軍:這些清單是我國與他國談判的底線資料影響開放程度,現時無法對外提供,否則將會成為他國談判攻擊方向。
▶50項待調整之法規清單是參考美韓FTA對比國內法規所提出,怎麼能說是談判機密無法提供,依此態度,是否將不顧與產業溝通逕行黑箱談判?等到談判結束後,產業才知道自己被犧牲?對產業、國會都沒有善盡溝通,這樣該如何推動朝野都支持的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