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桃園醫院醫護人員加油,謝謝你們!》
人性是自私的,畏懼的,但人可以在互相鼓舞之間,超越人性的弱點。
* 桃園醫院從爆發首例醫生確診以來,抗疫已15天,桃園醫院今晚在臉書分享年輕醫護接力唱出「手牽手-抗SARS之歌」的影片。包括桃醫院醫生、護理師輪番獻聲,也串連了長庚、聯新等醫院護理師加入。
沒有恐懼只有希望!部桃醫護接力合唱惹哭網友
https://udn.com/news/story/121954/5206119
*我今天閲讀前陽明大學校長、現任國衛院長梁賡義的臉書,才比較看到許多事情的全貌。才知道由於地處桃園機場旁,這家目前人人聞之色變的醫院,在過去一年擔起第一缐防疫角色,收治1/5病患⋯⋯已經整整一年。
由於他們的無私、奉獻,給了台灣舉世驕傲的防疫成績:而一整年,不僅最近,他們一直活在危險邊緣。
這一次他們更是進入了暴風圈!
以下是梁院長私人臉書,一篇向桃園醫院致敬的文章。他的文章無法轉發,我複製於下:
* 《患難送溫暖,你們不孤單》
─向桃園醫院及全國醫護人員致敬─
最近,接連出現的本土病例,特別是發生在醫院裡的醫護人員感染,一時間,空氣中瀰漫一股緊張的氛圍。對於疫情的恐懼,彷彿再次攫獲了我們不安的心,讓平靜的生活再起漣漪。
這次的事件是發生在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桃園醫院或許不像各大醫學中心那樣有名氣,也許部分民眾還是第一次聽過。不過,在疫情爆發的這一年來,桃園醫院一直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是使命也是驕傲》
一方面,桃園醫院是距離國門最近的部立醫院,有地理上的便利性,加上全國的部立醫院都有共同的使命,就是協助政府處理緊急應變的重大事件。特別是這次的新冠疫情,部立醫院更是責無旁貸,一直站在疫情最前線,為國人守護健康。
目前全國五分之一的確診患者是送到桃園醫院進行隔離治療,其中承受的壓力與風險可想而知。然而,面對瞬息萬變的疫情,桃園醫院的醫護人員總是站在最前線,不輕易讓新冠病毒越雷池一步。誠如徐永年院長所說:「我們沒有選擇戰場的權利」,這是身為部立醫院的一種使命,也是一種驕傲。
《通力合作 完成任務》
國衛院與桃園醫院的角色有些相似,都是需要在國家遇到危難時挺身而出,成為國人對抗疫情的重要防線。此外,因為都隸屬於衛福部,雙方平時就保持著密切的交流。而彼此的合作默契,也在這次的疫情當中展現出來。
舉個例子來說,為了找出新冠病毒的有效藥物,世界各國無不積極進行研發及測試,其中,原本用於治療風濕病的奎寧(HCQ)就是其中一種潛力藥物。去年3月,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指示之下,由桃園醫院及其他部立醫院接下這項任務,進行奎寧藥物對於新冠病毒的臨床試驗工作,並由國衛院與台灣特定疾病臨床試驗合作聯盟(Taiwan Clinical Trial Consortium, TCTC)全力協助,4月隨即開始收案,歷時兩個月順利完成臨床試驗。這是大家不分彼此,全體總動員的成果體現。
桃園醫院不僅投入在前端的臨床治療工作,在其他部分也有許多貢獻。因應這次的疫情,疫情指揮中心委託國衛院建置「新冠病毒篩檢及分析技術開發支援平台」,為的是建立一套標準化的作業流程與檢體品質,以供產學研加速進行檢驗、疫苗、藥物的開發工作。平台成立之初,病毒檢體數量有限,一度遇到瓶頸,所幸當時有桃園醫院的全力支持,提供技術平台將近三分之一的檢體數量,後續研發工作才得以順利推展。
《患難送暖 溫情常在》
所謂「患難見真情」,這段日子以來,雖然看到一些令人焦慮的言語,我們也看到更多的民眾將心中的溫情化為具體的行動,舉凡贈送食物、飲品、暖暖包、手繪卡片等,呈現出一幅幅溫馨動人的畫面。
儘管疫情尚未平息,平時除了做好個人防疫工作以外,我們也可以將心中的正能量,傳達給周遭的每一個人。讓我們向這些站在第一線,不論是桃園醫院或是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致上誠摯的敬意與謝意。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KungYeeLiang
*對桃園醫院的工作人員,每一次的確診災難都如一場暴風雨,僥倖時逃過,不幸時得忍受人情的寒冷、包括自己免不了的的怯懦,他們無處可逃。有時氣餒,有時想尖叫。過去,我們已經虧欠他們太多,如今,請在心中為他們擊鼓🥁加油。
—-圖片:《吶喊》羅展鵬油畫
長庚臨床試驗中心 在 Facebook 八卦
早上一醒來就看到蘋果日報急著找我,問我寶傑哥在節目上點名我,問我有沒有要回應。因為我家沒電視多年,我並不清楚政論節目演到什麼程度了,我只能就報導回覆。
蘋果日報的標題說我嗆寶傑哥,其實我完全沒有要嗆他的意思,我喜歡寶傑哥而且謝謝他公開點名我,讓我有機會可以替高職生發聲。
🌈跟寶傑哥與大家分享
謝謝寶傑哥對我的指教,因為我清楚在台灣要參與公共討論,就無法避免承受酸民或鄉民的評論,其中當然有不少是人身攻擊與歧視性的語言,但我都只能承受。
但酸民沒有話語權,跟寶傑哥不同。
寶傑哥是有節目的主持人握有龐大媒體資源,你的影響力遠勝於任何網友及我這種只能透過Facebook發言的人。
我很敬重寶傑哥,但你在節目上的言論已經逾越了言論自由的紅線。因此,我必須捍衛我、我的母校及所有職業學校的學生與老師。
1、「高職生」不是用來歧視人的標籤,「技職學校」跟「普通高中」都一樣好,沒有誰高誰低,就只是每個人的人生志向不同而已。
2、寶傑哥活在聯考時代,認為考試成績代表一切,但這就是教育部及教育人員到目前都還在努力的,考試只能證明孩子適不適合學校這個體制,但人生不是。所以,適性發展及多元學習,才能真正讓每個畢業的學生更快融入社會。
3、學校體制適合「中產階級」,國內外論文都能證明,「勞工階級」的孩子與家長在求學過程中得克服更多困難才能完成學業。
如果要靠「教育」來實現階級向上流動的機會更是微乎其微,因為整個制度就不是為了勞工階級來設計的。即便過去的聯考制度,同樣屬於家裡資源多,父母教育程度高的孩子佔有絕對優勢。
4、「台中高工」是一所非常優秀的學校,我很感謝我在青春期最渾沌的時刻,能在那所學校受教育,受到許多老師及同學的照顧,我們的友情及師生的恩情,即便過了20年到現在依然保持聯絡。如果我真的表現不好,那是我個人問題,請不要把台中高工與高職生拖下來一起羞辱。
5、我沒有繼續讀大學的原因,我已經在公開說過多次,但寶傑哥沒注意到我願意再說一次。
我是單親家庭,我媽媽撫養四個孩子,我的姐姐中度智障。台中高工剛畢業後,我在猶豫要不要繼續讀大學還是就業,但看到我媽媽已經撐的太辛苦了,如果我繼續延遲工作,那她可能會垮掉。於是,我向電子科老師借了三萬五千元上台北工作,這件事情蘋果日報專訪過。
🍎蘋果報導:焦糖哥哥借3.5萬救急 盼還老師15年恩情
👉🏼 https://reurl.cc/dG5ZlM
6、我不是民進黨派來的,也不是誰能派我講話,就像我不會說寶傑哥是誰派你在節目上講那些話一樣。台灣是言論自由的國家,參與公共議題的討論是憲法賦予國民的權力。
因此,任何人都能討論政治、討論防疫跟疫苗。寶傑哥的說法就是帶有濃厚的「階級歧視」,難道寶傑哥認為學歷不夠的人不配看你的節目嗎?
7、我在臉書上的所有發言都是有所本,引用的都是各家媒體的報導,而不是來路不明、未經查證檢驗且無須負法律責任的內容。我很謹慎地參與公共討論,畢竟我跟寶傑哥都是公眾人物,真的講錯除了會被出征,還可能會被告。
但寶傑哥跟我最大的差異在——寶傑哥講話賺很多錢,我寫再多文章一塊錢也沒有,還得被各種言語暴力羞辱。
8、關於國產疫苗問題,我在發文時皆已經查證過,指揮中心昨天記者會上公布的資訊及圖卡也證明我的論證正確無誤,造謠的是另一方。
今天蘋果日報報導又再次支持我的論述正確:
「一、確實目前真正完成收案的計畫,就是陳時中所說在美國執行的第二期試驗,計畫表列寫研究者預計收案600人,最後收案660人。
二、全球疫情嚴峻,施打疫苗刻不容緩,病毒專家、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說,疫苗無法像過去花個兩、三年,做完三期臨床試驗才上市,現在所有的新冠疫苗都是做完第二期後申請緊急使用授權,先開始施打,盡快讓民眾接種後產生保護性抗體,不過應該還是要繼續做第三期試驗。」
🍎蘋果查真相|網瘋傳陳時中造謠「莫德納二期收660人」 追查鄉民說「8千人」臉腫大了
👉🏼 https://reurl.cc/eE8YQj
9、讀書是一件快樂的事情,縱使我沒有讀大學,我仍持續進修讀了很多書,寶傑哥可以從我臉書的紀錄上看到我開的讀書會直播及各種類型的書本心得分享。「學校是學習的過程而不是終點」,畢業證書不能證明什麼,只是恭喜你完成人生某一階段;人生很長,讀書是一輩子的事。
10、我因為教育部鼓勵更多人繼續回學校學習的政策,申請了高雄中山大學的研究所,目前碩二正在準備論文中。碩士班的課業及作業標準,不會因為我只有「高職畢業」就不同,我跟所有國立大學畢業的同學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寶傑哥,讀書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我對教育部打開高等教育的大門充滿感謝,我也非常感激中山大學的教授與同學,以及我曾經的母校台中高工對我的各種人文及技能的培養薰陶。
謝謝寶傑哥對我的指教,我會繼續學習且持續參與公共討論,關心台灣的政治、經濟及各種社會議題。
🍎蘋果日報獨家回應:(謝謝蘋果改標題了)
焦糖陳嘉行筆戰國產疫苗之亂,批劉寶傑「階級歧視」
👉🏼 https://reurl.cc/vq1NQl
最後,還是要再提醒一次,疫苗二三期經由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與衛生福利部及蘋果日報查證,結果都是我的說法正確。
長庚臨床試驗中心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推薦閲讀:此文是我見過對四大疫苗接種,防護力,副作用,什麼疾病應該避免接種的最淸楚的報導》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衛福部傳染病防治醫療網北區指揮官、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指出,目前新冠疫苗根據製成使用技術,主要分為mRNA、腺病毒載體、重組棘蛋白、減毒等,透過將新冠病毒的特殊蛋白質片段注射至人體內,誘使免疫系統產生可長時間抵擋病毒入侵的抗體。
目前的新冠疫苗大多需要接種2劑,只有嬌生疫苗例外,通常第1劑疫苗可以激發免疫力,但其強度可能未理想,抗體持續時間也可能較短,是為免疫系統打下地基;第2劑疫苗,則能夠強化免疫反應,讓抗體持續時間更長,依照標準時程打完2劑疫苗,才會有完善的保護。
黃玉成表示,如果是發燒或正患有急性中重度疾病者,應等待病情穩定後再接種。另外,免疫功能低下者,如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的病患,對疫苗的免疫反應可能減弱。
國際認證4種新冠疫苗
黃玉成提醒,接種AZ疫苗後28天內,若是出現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癲癇,且持續腹痛超過24小時以上、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下肢腫脹或疼痛、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紫斑等任何一種症狀,應盡速就醫,並告知疫苗接種史,以利醫師及早釐清病因,並給予適當臨床處置。
日前國內發生首例接種AZ疫苗引發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該名30多歲男子,接種疫苗後出現發燒,7天後出現持續性頭痛、腹痛,急診就醫發現是施打疫苗引發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TTS),一度發出病危通知,經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療,才保住性命。
對於AZ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史、過去曾發生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或肝素引起的血小板低下症者,應避免接種。
* 莫德納疫苗是mRNA疫苗,根據目前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完成2劑接種,保護力約為94.1%,依國際指引及衛福部建議接種間隔為至少28天。
莫德納疫苗沒有特別的禁忌症,如果對於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史,或對於先前接種疫苗曾發生嚴重過敏反應者,則不建議接種。
* 輝瑞疫苗是mRNA疫苗,根據目前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完成2劑接種,7天後保護力約為95%、降低重症風險達95%。
根據輝瑞疫苗第3期臨床試驗結果,接種後可能發生的常見副作用及頻率,包括:注射部位疼痛84.1%、疲倦62.9%、頭痛55.1%、肌肉痛38.3%、畏寒31.9%、關節痛23.6%、發燒超過38度14.2%。
其他常見的副作用,包括:接種部位腫脹、泛紅、噁心,發生率約為十分之一至百分之一;不常見的副作用,有淋巴結腫大、不適,發生率約為百分之一至千分之一,以及任一側臉部麻痺的罕見副作用,發生率約為千分之一至十萬分之一。
黃玉成強調,對於輝瑞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史,應避免接種,而未預期的嚴重不良反應非常罕見,通常發生在接種輝瑞疫苗後數分鐘至1小時內,包括:呼吸困難、臉部及咽喉腫脹、心跳加速、全身紅疹、暈眩及身體虛弱等症狀。
副作用比例較流感疫苗高 新冠疫苗4廠牌副作用比較 | COVID-19疫苗 | 新冠肺炎 | 元氣網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21833/5571744
長庚臨床試驗中心 在 [工作] 基隆長庚醫院臨床試驗中心研究護理師一名 - Mo PTT 鄉 ... 的八卦
【招募職務】 臨床試驗中心專任研究護理師【工作地點】基隆長庚紀念醫院情人湖院區(基隆市基金一路208巷200號) 【工作時間】 上班時間為常日班(週 ... ... <看更多>
長庚臨床試驗中心 在 林口長庚北院區臨床試驗中心 - YouTube 的八卦
林口長庚北院區臨床試驗中心 ... https://www1.cgmh.org.tw/intr/intr2/c3s400/introduction.html 臨床試驗介紹│Introduction of Clinical Trial 什麼是人體試驗?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