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書模式】
這次台灣的世大運辦的非常成功
不過也讓許多政治問題浮上檯面,有同學問了一些問題,像是:
『為什麼我們要叫中華台北而不是台灣啊?』
『為什麼中國要打壓我們呢?』
『為什麼揮台灣旗的會被收走呢?』
這東西實在是很複雜,而且版本也很多,總之,中國與台灣的愛恨糾葛,要從很久以前的國共內戰開始講......
-- -- -- -- -- -- --
很久很久以前,在現在中國的地方有個《大清》國,大清一開始很屌,後來變很廢,被一大堆國家吃豆腐。
大清被吃豆腐就想變強,於是課金買了戰艦跟大砲。
「我課了這麼多單,我OP! (・ω´・ )」
然後又開始很囂張。
下場是被一堆國家壓在地上打,臉腫得跟菠蘿麵包一樣大顆...
其中,有一個叫《大日本帝國》的國家,本來是大清的粉絲,後來自己練得比大清還強,一度想幫忙大清......但很快就受不了大清囂張態度,由粉轉黑,揍起大清揍得特別用力。
大清:「別打了,台灣給你 OAQ」
日本:「好耶 (゚∀。)」
-- -- -- -- -- -- --
看大清整個沒救了,有些清國人就決定要推翻清,效仿列強的制度,建立一個好棒棒的國家。
整個國內出現幾十個革命團體,到處跟官方作對,讓本來就已經很腐敗的清變得更亂七八糟。
其中有一個特別厲害的叫孫文。
孫文本來沒有那麼猛,但有兩個boss級的狠角色找他合作。
(畢竟要成大事一定得有一個像孫文這樣的嘴炮天才)
一個是很會打架的黃興;
另一個是擅長運籌帷幄的宋教仁。
三個人加上日本地下黑衣人組織的幫助下,凝聚了全國大部分的革命黨,終於翻掉大清,建立了中華民國。
-- -- -- -- -- --
百姓們以為「仗好不容易打完,這下可以過好日子了吧。」
太天真了!
當初為了推翻清,革命黨的人拉攏全大清官方最強的男人:袁世凱
袁世凱同意幫忙勸皇帝退位,但他要當大總統。
孫文:「好吧,你當第一任大總統,我當第一任臨時大總統,大家都是第一啦」
但幾百年的腐敗哪有可能一夕之間改革?
袁世凱往外一看,各國鹹豬手一直伸進來...
往內再看,孫文與宋教仁的國民黨想用內閣控制國會,架空袁世凱。
內憂外患下,百姓們一樣沒好日子過,還以為被袁世凱衝康,非常森氣,一直上街嗆他。
袁世凱:「吼!中國就是太自由了啦!ヽ(`Д´)ノ」
袁世凱開始暴走,把宋教仁幹掉,把國民黨拆掉。
還把《中華民國》強制更新成《中華帝國》,自己當皇帝。
...
用過win7的都知道被強制更新有多不爽,所以中國人民超不爽,合力把袁世凱怒轟下台。
袁世凱難受想哭,沒多久就病死了。
最大尾的垮掉,下面的人開始搶位置,中國碎成一塊一塊的。
這就是北洋政府的完結,以及軍閥時期的開始。
-- -- -- -- --
在這第二次的革命中,孫文的兩位革命好夥伴黃興病死,宋教仁被殺害,孫文自己也流亡日本,非常落魄。
「可...可惡,難道民主的中國只是一場夢嗎...(´;ω;`)」
就在這時。
另一個神秘黑衣人組織出現在失意的孫文面前...
「你聽過社會主義嗎?」
「我只推薦好東西,但你不要有壓力,聽聽就好也沒關係」
「幫自己一把,給自己一個實現夢想的機會」
原來神秘組織是來自蘇聯的《共產國際》
孫文認為鬥輸袁世凱,最主要還是因為自己沒有軍隊,現在共產黨來了,不但願意提供資金、提供武器,甚至還願意幫忙孫文蓋軍營生兵。
孫文:「這波賺!」
反正三民主義某方面跟社會主義蠻像的,於是決定跟共產黨開始合作。
這就是第一次國共合作。
-- -- -- -- -- -- --
孫文配合蘇聯顧問,找了心腹愛將:蔣介石當軍校校長。
很快就練出一支勇猛的部隊,國民黨浴火重生!
...但是孫文卻生病死掉了。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
留下這樣的遺言後,《中華民國的國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革命先行者》離開了人世...
-- -- -- -- -- -- --
孫文當時有兩個接班人:
文的汪精衛、武的蔣介石
理論上是汪精衛接班......
但很快的,蔣介石率領國民黨的軍隊發動了第一次北伐,利用軍閥間的矛盾,各個擊破。
(但到東北卡關,蔣決定先存檔,改天再打)
東北的奉系軍閥有日本撐腰,很強。
但大家都覺得蔣介石更強,所以手握兵權的蔣介石,聲勢漸漸高過了汪精衛...
-- -- -- -- -- -- --
然後在準備第二次北伐的這段時間。
蔣介石:「共產黨黨員會不會太多了啊!?」
看到黨內越來越多共產黨,而且老是在罷工很煩,蔣介石認為應該要除掉他們。
但汪精衛說:「這跟孫文老大生前理念不符啊,能不能用和平的方式解決?」
蔣介石不鳥他,開始派兵攻擊共產黨人士。
共產黨:「介石不要!」
蔣介石:「聽話!讓我幹掉!」
於是在上海的共產黨人士被血洗,死的死逃的逃。
汪精衛:「我覺得不行」
於是團結剩下的人與共產黨,在武漢建立了「國民政府」來抵制蔣介石。
蔣介石很生氣,也在南京蓋主堡,成立另一個「國民政府」
這就是有名的《寧漢分裂》
-- -- -- -- -- -- --
結果沒多久...
汪精衛也被共產黨一直抗議跟罷工弄得很煩,重回南京蔣介石的懷抱,手牽手一起排擠共產黨。
既然國民黨又合體了,於是就繼續未完成的北伐。
結果打一半,奉系老大張作霖卻跟日本人吵起來,憤怒的日本人轟殺了張作霖!
張學良:「父親!!不~~~~」
張作霖的兒子張學良這下跟日本樑子結大了,直接全軍歸順國民黨。
國民黨:「搞定!統一中國啦!(゚∀゚) 」
共產黨:「有ㄇ?(゚∀゚)」
原來被排擠的共產黨員偷偷跑到鄉下建立勢力,成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捲土重來!
蔣介石氣個半死,馬上派兵鎮壓。
共產黨紅軍完全撐不住,眼看就快要被殺光的這時候......
日本關東軍在這時突擊了滿州!
-- -- -- -- --
防守東北的張學良傻眼,趕快聯絡蔣介石:
「不好了老大,日本攻來了」
蔣介石說:「b」
「現況打不贏日本,攘外必先安內,我們先打共產黨」
紅軍山窮水盡,剩沒多少活人,部隊各自逃竄。
其中一支紅軍部隊老大毛澤東一邊游擊,一邊勉強建立據點,集結了僅存的十萬人,突破國民黨的封鎖⋯⋯
紅軍:「老大,我們要逃去哪?」
毛澤東:「什麼逃!要說我們去打日本!」
於是紅軍一邊被國民黨追殺,一邊面對惡劣天氣與地形,在毫無資源的情況下徒步走了一萬公里。
路上還一直宣傳「國民黨好壞壞,日本人都來了還顧著內鬥殺自己人QQ」、「我們共產黨就算被國民黨搞,也要去對付中國外敵,大家快加入我們」
結果還真的被他們成功了!
紅軍翻過大雪山,走到西北的延安,開始重新組織農村勢力。
而這段大逃亡,被神化成史詩級的愛國大長征,奠定了毛澤東在共產黨的領導地位。
比逃亡更成功的,就是宣傳戰。
整個中國都認為日本人登門踏戶來侵略了,合作抗日遠比網內互打重要。
東北老家被佔領的張學良也這麼想,於是綁架蔣介石,把它軟禁起來,逼他跟共產黨合作抗日...
這就是改寫中國歷史的《西安事變》
水火不容的國共於是開始了第二次合作。
-- -- -- -- -- -- -- -- -- --
開始合作抗日沒多久,日本與中國就從地區衝突,演變成全面戰爭。
日本原以為中國軍很廢,沒想到還蠻強的。
抵抗的強度遠遠超乎預期!
雖然還是奪下中國沿海各個大城市,但日軍也死傷慘重。
但可怕的來了:明明侵略大成功,但卻賺不到什麼錢,整個中國這麼大,產值還比小n倍的比利時還低。
日本:「...虧大了 O__Q」
虧錢就算了,這個時候竟然發生一件跌破眼鏡的事:
蔣介石竟然把手上最精銳的部隊砸進上海,狠狠反打一波!
日本差點輸掉!一怒之下,改變策略,追上去想先消滅國軍勢力。
結果在南京跟國軍大打出手,混亂的戰況造成非常大量的平民死亡。
本來入侵滿州就已經害日本被國際排擠了,現在南京殺了這麼多老百姓,各國開始不跟日本做生意了,日本資源越來越吃緊⋯⋯
本來是因為資源不夠才開始侵略,結果中國帶來的獲益超低,維持費又高,還死一堆人,有夠不划算⋯⋯
周轉不靈的日本只好繼續往越南打,結果被美國封鎖+禁運⋯⋯
得不到任何資源的日本這下完全沒戲唱了,只剩下兩條路:
1.放掉目前所有戰果,回日本哭哭
2.賭一把,突擊美國,拿下資源豐沛的東南亞取得資源籌碼,然後逼美國上談判桌。
日 本 選 了 後 者......
-- -- -- -- -- --
回到抗日戰爭的部分
共軍在國府軍的指揮下,被改編成「八路軍」
但因為東北都是日本人的勢力範圍,所以國民黨也管不太到。
國共基本上是各抗各的,有時候還會互相陷害一下。
-- -- -- -- -- -- --
結果打沒幾年,國民黨就對日本投降了。
國民黨:「靠北!哪有!? o__O)!?」
原來是日本打到很累,覺得中國很難打又賺不到錢,超不划算,所以想談和。
一聽到日本願意談和,國民黨大咖汪精衛,接受了日本的提案,回到南京成立同名同姓的「中華民國國民政府」
汪國民政府:「日本這麼強,我們又打不贏...,用和平的方式解決不好嗎?」
蔣國民政府:「B嘴!漢奸!偽政府!」
日本有了汪精衛主導的魁儡政府後,就把攻勢放慢,主打「以華制華」讓中國人自己互打就好。
-- -- -- -- -- -- --
美國加入了戰局後。
《抗日戰爭》變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中緬印戰區》
有了美軍協助,國府軍開始漸漸的能跟日本打個五五波。
雖然還是輸多贏少,但很確實的把百萬日軍釘在中國,害日本在太平洋嚴重人手不足。
-- -- -- -- -- -- --
1943年底
美國在太平洋開始不斷獲勝;歐洲、北非也開始反攻了,為了一舉擊垮軸心國,有必要確定一下聯合作戰的方向
美國:「咱們三巨頭是不是該開個會?」
英、蘇:「好喔」
中國:「...我呢? σ (´・ω・`)」
英、美:「呃...,...好,我們「四強」來開個會」
蘇聯:「等等,我檯面上跟日本有簽約,我跟中國不要見面比較好」
於是,英國的邱吉爾、美國的羅斯福、中國的蔣介石,就改到埃及的開羅先開個會前會。
跟中國有關的部分大概是:
1. 中國配合美國的太平洋攻勢
2. 中國往緬甸方向跟英國合力進攻
3. 日本要把1914年開始佔的土地(加台灣與澎湖)全部還中國
4. 打完後要幫助韓國獨立
但因為英國強力反對孟加拉與緬甸的戰役,加上史達林還沒同意,所以這場會議沒簽下任何文件。
直到過幾天德黑蘭會議結束後,這份《開羅宣言》才發表。
-- -- -- -- -- -- --
到了1945年。
納粹德國倒下,軸心國剩下日本頑強抵抗。
同盟軍的領導人在德國波茨坦又開了一次會,討論戰後處置跟太平洋戰爭怎麼收尾。
這時羅斯福病逝,杜魯門上台;
邱吉爾選輸,艾德禮上台;
蘇聯還是史達林。
參加的人不同了,結果也很不同,波茨坦會議因為牽扯太多利益分配的問題,所以開得很不順利,英、美、蘇關係出現裂痕。
不過還是勉強有了些共識,各國會議結束後,發表了《 波茨坦宣言 》
簡單說就是要日本趕快投降,然後照著《開羅宣言》的內容把搶來的東西吐出來。
日本:「我拒絕!ಠ_ಠ」
美國:「我拒絕你的拒絕 (#`Д´)ノ!」
(丟原子彈*2)
日本高層看到廣島跟長崎兩個城市瞬間被蒸發掉,覺得沒救了,就摸著鼻子投降了。
-- -- -- -- -- -- --
日本一投降,整個亞洲陷入一片超級大混亂。
國共開始了一場《搶日軍物資》大賽。
這場劫收大戰對國民黨非常不利,因為遷到重慶的國民政府要跑很遠才收得到物資。
但在東北的共產黨只要走出門口就可以開始收了,(蘇聯還來幫忙搶。)
國府軍只好趕快對日軍喊話:
國府軍:「日本的朋友,戰場上的種種行為大家都是身不由己,我們將以德報怨,不再計較」
日軍:「真的嗎?」
國府軍:「但是你們不可以對共產黨投降,不可以把任何物資交給共產黨!」
日軍:「好ㄅ... (´・ω・`)」
雖然日軍答應了,也很努力的抵抗蘇聯與共產攻勢,但還是一大堆東西被共軍接收走。
因為這個過程,國共雙方再次吵架。
從WW2結束後,中國只和平了一個月,國共雙方就開始起衝突...
美國很努力的調停,蘇聯很努力的看戲,最後還是沒辦法阻止國共的決裂。
1946年3月,國軍對共軍的華北、華中展開全面攻擊。
第二次國共內戰就此開打...
-- -- -- -- -- -- --
開戰前,國府軍總人數有430萬,還有美軍給的武器、戰車跟飛機。
共軍在抗戰期間不斷的從農村吸收力量,湊出了120萬人,不過只有一堆莫名其妙的步槍可以用。
戰鬥初期,毛澤東下令共軍避免正面衝突,以游擊戰為主,同時進行宣傳戰與焦土戰。
並且持續的在鄉村實行土地改革,將地主的地分給農民,然後吸收更多的農民加入。
國府軍勢如破竹,一年左右的時間就把共軍佔領的城市打回來,甚至連共產黨大本營延安都打下來了。
國府軍:「GG」
共軍:「你才GG!陷阱卡發動!(#`Д´)ノ」
就在這個國府軍以為要消滅共產黨的這個moment。
共產黨熊熊變身,改版成《人民解放軍》並且開始反攻!
國府軍兵敗如山倒。
國府軍:「為...為什麼!?(((゚Д゚;)))」
原來解放軍不論是戰前、戰後一直忙著農村的土地改革。配合長時間的宣傳戰,再次營造出「解放軍是為了人民而戰」,「國民政府軍只是蔣中正的私人軍隊,為了爭奪權力對自己人動武」的形象
中國已經打了十幾年仗了,大家都很厭戰...
以前打的是日本人,有愛國情緒在撐;但現在打的是自己人,大家根本打不下去。全國百姓又是失業又是餓肚子的,看到發動內戰的國民黨就不爽。
國府軍看似一直贏一直贏,其實已經處於「鄉村包圍城市」的情況。
-- -- -- -- -- -- --
面對解放軍全面反攻。
國府軍一開始也沒有很怕,畢竟人數還是壓倒性的多。
這時解放軍發動了第二張陷阱卡!
讓國府軍再次全面敗陣。
國民黨:「為...為什麼!?(((゚Д゚;)))」
原來國府軍的兵都是四面八方徵來的,卻因為上級的權力鬥爭而被派到異鄉作戰,空虛寂寞覺得冷
而且蔣介石疑心病重,總是喜歡把同派系的打散,只重用自己嫡系的人。
但解放軍則幾乎都是北方人、軍官把同鄉的或是同家族的人編在一塊,讓它們為了家園而戰,打起仗來同仇敵愾,贏一起贏,死一起死。
士氣遠比人數重要,國府軍又吞了好幾場敗仗。
-- -- -- -- -- -- --
國府軍:「可惡,沒關係!我還有裝備優勢!」
解放軍:「翻開陷阱卡~速攻魔法發動! ヽ(`Д´)ノ」
解放軍拿出大聲公開始喊:「蔣軍的弟兄們,只要投降繳械,不但不殺、不問罪,還請你們吃大餐,讓你回老家看家人喔」
這一招一出,效果拔群,超爆幹有效!
國府軍前仆後繼的投共,甚至有整個師帶著武器、裝備直接投共。
有了國府軍投降的武器與裝備。
再加上蘇聯「不小心」忘在滿洲國的槍械與火砲。
解放軍再也不是一開始只有『小米加步槍』的雜牌軍。
而是一支不論質與量都屌打國府軍的鋼鐵勁旅了。
-- -- -- -- -- -- --
國府軍:「可惡,我們先回家重整旗鼓!」
但是就算回到自己的地盤,國民政府一樣不斷的失血。
因為社會秩序已開始崩盤。
之前國民政府拉攏日軍、配合偽軍的劫收吃相太過難看。
抗戰時每天都在罵日本狗、漢奸......,結果抗戰完馬上跟這些人一起搶物資。
通貨膨脹得亂七八糟,銀行天天都在擠兌。
說要用金元卷穩定經濟,結果卻坑殺掉中產階級所有財產
官商勾結、貪汙舞弊,民不聊生...
知識份子帶著人民上街抗議,卻被子彈鎮壓。
導致本來沒有解放軍的地方也變成支持解放軍了。
「反正再糟也不可能比現在糟,換人看看會不會比較好」
-- -- -- -- -- -- --
短短不到一年時間,解放軍就收回所有丟掉的地方,把國府軍打到失神。
並在《遼瀋會戰》、《徐蚌會戰》、《平津會戰》 三大戰役後,情勢完全逆轉!
長江以北完全被解放軍掌控。
蔣介石不得已,只好開始跟中共談和。
但解放軍現在是順風場,姿態很高,開出的條件蔣介石不能接受。
蔣介石袖子一揮「不談了不談了」
就宣布退休,把全部的事情丟給副總統李宗仁。
-- -- -- -- -- -- --
可是,中華民國當時是以黨領政。
蔣介石退的是總統,但沒有退掉國民黨主席的位置,李宗仁根本沒有實權。
李宗仁:「老蔣,你陰我!(#`皿´)」
談判很快就破裂。
4月21日,解放軍度過長江,接著不到三天,就拿下了南京。
最後的幾個月,共軍想打哪就打哪。
有時甚至不需要動武,目標城市就會自己政變開城迎接解放軍。
李宗仁覺得很幹。
雖然想往西南繼續退守,但蔣已經開始把物資偷偷搬往台北.....
不論是外鬥還是內鬥都居於劣勢的李宗仁政府只能一直退一直退...
最後覺得情勢沒救了,李宗仁乾脆說自己胃痛要看醫生,跑去美國就不回來了。
解放軍在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 人民的掌聲與歡呼下,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民國就這樣從南京退到廣州。
再從廣州退到重慶。
接著再往西一點到成都。
最後,來到了台灣......。
-- -- -- -- -- -- --
中國跟台灣發生的這一切
美國都默默看著。
從二戰開始,美國就不斷的援助蔣介石,為的就是將來二戰獲勝時,在中國有個親美政權。
可是沒想到國共問題會鬧成這樣......
當初美國支持蔣介石,而蘇聯支持毛澤東的情況,是戰況升溫的原因之一。
美國就心想:「那不然我就跟蘇聯一起撤軍,讓國共自己打,蔣介石兵力多三倍,總不可能輸吧?」
結果蔣介石被打爆。
美國:「WTF!? ಠ_ಠ」
不管砸多少錢、多少裝備給國民黨
結果不是莫名其妙的不見,就是跑到共產陣營那邊...
美國雖然想找個人來取代蔣介石...
但一時又找不到適合的人選...
就這樣被套牢十幾年。
現在老蔣在國共戰爭的大挫敗,讓美國在中國的投資即將化為烏有。
但看到老蔣開始把物資大批大批的搬到台灣,美國頭又更痛了:
當初請中華民國托管越南,結果中華民國把越南出賣給法國。
然後請中華民國托管台灣,結果管得亂七八糟,甚至現在丟掉中國後,竟然想直接把中華民國搬過來。
當初《波茨坦宣言》說了要把台灣還給中國沒錯...
但那個中國應該是很強很大的那個中國,不應該是這個貪腐又只會吃敗仗的中國啊......
可是我如果用《聯合國憲章》來讓台灣民族自決,等於放任蔣介石政權被殲滅,我的投資會血本無歸...
就這樣,美國在各種矛盾,又找不到更好的辦法下...
只好多做幾個備案,讓蔣介石把中華民國搬到台北。
看怎樣再見機行事。
-- -- -- -- -- -- --
結果國民黨到了台灣,表現的比在中國的時候好得多。
大致上原因如下:
1. 從中國運來大量黃金與物資,支撐了前幾年的政府運作
2.台灣人民教育較普及,素質較高,讓政策推行順利。
3.日本人留下大量基礎建設、資料跟數據,讓政府的體質大大改善。
4.很多日本人留在台灣提供技術與軍事的訓練
而且,台灣小得多,相對好管理。
社會主義思想也還沒在此萌芽......
所以清鄉一輪後,也不會有人帶頭反抗。
最最最重要的是:《韓戰》在這時開打了...
如果說《西安事變》是拯救共產黨的救命繩...
那拯救國民黨的就是韓戰。
因為韓戰的原因,美國改變策略,正式將台灣列入防堵共產勢力擴張的島鍊。
並且將艦隊開到台灣海峽中間,強勢中止了解放軍跟國軍的戰鬥。
-- -- -- -- -- -- --
各國在這段期間,籌備了《舊金山和約》來把日本的戰後處置說清楚講明白。
但因國共還沒打出勝負,《中國》代表權有爭議,所以沒有人出席簽名。
日本就在和約寫了「放棄台灣跟澎湖列島的主權」
雖然沒有寫清楚「還給誰」...
但在那個時候,世界的局勢是民主vs共產
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是民主陣營所認定「唯一合法的中國政權」
所以沒寫清楚倒也沒什麼問題。
但到了1969年,中共跟蘇聯吵架了!
美國馬上把握這個機會拉攏中共,畢竟要是少了中國這一大塊,蘇聯的勢力馬上削弱超多!
拉攏中共的條件,就是美國認定中共是「唯一合法的中國政權」
美國:「好,這下只要叫中華民國改名成台灣,一切就搞定了」
中華民國:「我不要... (´;ω;`)」
美國:「你乖啦,不然大家很難辦事」
中華民國:「 我不要 我不要 我不要 我不要 我不要 」
美國兩手一攤,眼前對付蘇聯比什麼都還重要,既然中華民國不配合,那就算了。
於是這世界的「中國」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民國:「我才是中國 ><,你們要是不承認我就絕交」
這話說出口,各國也沒辦法,紛紛跟中華民國斷交。
中華民國眼看就要被逼退了,乾脆桌子一拍
「哼,漢賊不兩立啦!ヽ(`Д´)ノ」
然後轉身離開,退出了聯合國...
-- -- -- -- -- -- --
就因為這些不同的時空造成的複雜時局變化...
讓台灣土地上的人民一直飽受身分認同的困擾。
到了現在...
台灣的主權問題依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台灣》各個不同的勢力間拉扯。
中國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才是中國;
中華民國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中華民國才是中國;
但越來越多台灣的人民開始有了不同的認定,像是:
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台灣不是中國的。
以及:
中華民國是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才是中國,台灣是台灣,台灣尚未建國。
目前來看,這些問題非常難解,原因如下:
1. 不管哪個說法都能找到可以施力的依據。
2. 讓台灣保持這種曖昧關係,對美國好處最多,所以美國故意不把話講死。
3. 中國為了取得台灣的領土,用武力威脅中華民國不能修憲、不能獨立。
-- -- -- -- -- -- --
我知道的大概就是這樣...
這段歷史真的太長太複雜,短短6000字真的沒辦法講得很詳細,若有什麼漏掉的部分、或是錯誤,還麻煩各位大大幫我補充。
希望有一天
台灣人能用智慧,以和平的方式找到解決的辦法......
(´・ω・`)
同時也有3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0萬的網紅Taiwan Ba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甲午戰爭後,戰敗的大清國將臺灣、澎湖割讓給日本。但...難道臺灣人會乖乖就範?! 動畫臺灣史第二季完結篇,讓我們來談「臺灣獨立」吧。 上一集『想找茶?來天龍國找我吧!』 http://bit.ly/2fYDicj - 明治維新後,本來被列強霸凌的日本,搖身一變成為霸凌別人的殖民主義國家。 大清國因為...
「長崎 歷史」的推薦目錄:
長崎 歷史 在 陶傑 Facebook 八卦
【選想像力】
台灣總統大選,投票在即,台灣民意調查各項,由於幕後有外部勢力的網軍攪局,形勢相當混亂。
蔡英文被指為讀稿機,但韓國瑜模仿美國的傳統,玩語言粗鄙的民粹。美國沒有只二百年歷史,中國則儒家文化兩千年,蔣中正宋美齡馬英九講話,至少方正端莊,無此東施效顰之癟三風格,台灣此一國民政府「中華文化復興基地」,到了21世紀,進入迷離境界。
經濟層面:美中貿易戰,激發兩國冷戰,美國企業在中國帶頭撤資。2020年,中國廉價勞工市場「優勢」不再。
當前的潮流,並非韓先生所估量的台資入大陸、同時中國熱資湧來台灣,而是在美國帶頭「脫中」(decoupling from China ) 的影響力之下,中國市場的台資和外資紛紛撤出,而中國的外匯儲備正在下降。
連台灣最大的玻璃製造廠、韓國的三星和現代、日本的鈴木汽車也正在撤出大陸,很明顯,韓國瑜繼承馬英九任內倚賴中國大陸的經濟政策,已經不合時宜。因為國際形勢已經出現結構性的變化。
雖然蔡英文任內,經濟成績不大,但眾人皆知是因為遭到中國以政治理由不公正地全面制裁。但隨着蔡英文連任,全球風向改變,台灣經濟大可趁此重新定位,吸引以台資回歸為主、其他外資進入台灣設廠,局面會大為改觀。
事實上,本來在這方面很有經驗的郭台銘,若代表國民黨出戰總統,經濟政策會有更健康的定位,因為郭台銘就是加工製造業的老闆,以上經濟行情,他通通知道。但國民黨另有自私的小算盤,不讓郭台銘出線。比起兩蔣時代的氣派,那時國民黨雖然盤踞台灣,還是巨人,今日的國民黨已經是侏儒。
韓國瑜上任高雄市長八個月以來,一味口號圖大,實事成小。例如,他可以將高雄與日本的長崎結為姊妹城市,加上沖繩,推動一線三點的東亞旅遊經濟文化圈。這三處地方,對於至19世紀中葉以來東亞的歷史發展,有戰略性的影響。當今全球對東亞局勢關切,高雄本來完全可以對外展開合作。反正台北與上海也是姊妹城,台灣的文化經濟,可以內外面向,謀取雖以大陸為腹地、但面對太平洋而平衡。
因為中國大陸一切貿易利益輸送,皆以「一國兩制統一台灣」為目的。若國民黨走上20年來香港之路,則國民黨本身必會「民建聯化」,台灣內部經濟命脈,以香港為例子,會被中國政治操控。事實上此一內蛀掏空過程,於馬英九的兩任之內,由傳媒、電訊、到黑社會勢力,早已展開。
韓國瑜若出任總統,不會一人直接「賣台」,但將雞蛋放在同一籃子裏,只知吸引「人潮遊客」,台灣少數商企得到一時上癮般倚賴性的利潤,台灣整體會失去靈魂。
純粹鼓動「本土身份」意識型態爭論,固然無補於事經濟,但台灣的地位特殊,蔡英文第一任相對之經濟無為,是遭到以中國牽頭的全球化圍堵、孤立、封殺在先。
中國對台一切經貿政策,絕對的以政治先行,馬英九兩任之內,台灣雖企圖以「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維持「不統不獨」的現狀,中國也不允許,非要將「各自表述」單方面閹割,以「一個中國即是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並不存在的「九二共識」,將優柔寡斷的馬英九如牧羊犬驅趕羊群一樣,趕上一條最終通往「一國兩制」的統一之路。
韓國瑜如果想做總統,應該以此為起點,向漸失憶的老齡和年輕國民清楚說明:若不投民進黨,他韓總統會有何意志和辦法,令台灣「安全、發財」?他向中國大陸爭取到的任何經貿利益合同,是否不會附帶任何條件?唯這一點,相信連台灣的三歲小孩,也知道答案。
還是他宣揚的安全和發財,只是一種老人家患白內障之後看到的海市蜃樓?
「發財」加「GDP主義」,別無其他道德文明信仰,是很庸俗的鄧小平式的治國主張。做台灣總統,要有想像力。例如台灣的水果賣不出去,可不可以與北韓在第三國如新加坡達成貿易協議,將台灣的水果與菜蔬由高雄出發,運往北韓?若北韓沒有錢,可以叫北韓請中國用美金救濟支付。
台灣不是聯合國會員,北韓也遭到國際制裁。台灣並無義務遵守聯合國任何制裁令。若美國施壓,不論蔡英文還是韓國瑜做總統,都可以告訴美國人:你若有本事把台灣拉回聯合國,我自然遵守某些國際規例?
沒有聯合國會員會員籍,不加入全球化,另有海闊天空之處。身為香港人,都希望台灣繼續文明與美好。今年的大選,是決定未來50年台灣安危的一戰。
在台灣的玉山,我看見寶島的土地,不必像香港新界一樣「發展」為「萬億大嶼」,不必靠地產,沒有經濟泡沫。台灣的生存,並無捷徑,只須很紮實地用雙手實幹,尤其年輕一代,回到先輩開墾的初心。
這一點,視乎台灣人投下正確的一票與否,以長遠的眼光來看,最終會發現,台灣從來沒有被世界遺忘,而是得到上帝的眷顧。
長崎 歷史 在 陶傑 Facebook 八卦
【選想像力】
台灣總統大選,投票在即,台灣民意調查各項,由於幕後有外部勢力的網軍攪局,形勢相當混亂。
蔡英文被指為讀稿機,但韓國瑜模仿美國的傳統,玩語言粗鄙的民粹。美國沒有只二百年歷史,中國則儒家文化兩千年,蔣中正宋美齡馬英九講話,至少方正端莊,無此東施效顰之癟三風格,台灣此一國民政府「中華文化復興基地」,到了21世紀,進入迷離境界。
經濟層面:美中貿易戰,激發兩國冷戰,美國企業在中國帶頭撤資。2020年,中國廉價勞工市場「優勢」不再。
當前的潮流,並非韓先生所估量的台資入大陸、同時中國熱資湧來台灣,而是在美國帶頭「脫中」(decoupling from China ) 的影響力之下,中國市場的台資和外資紛紛撤出,而中國的外匯儲備正在下降。
連台灣最大的玻璃製造廠、韓國的三星和現代、日本的鈴木汽車也正在撤出大陸,很明顯,韓國瑜繼承馬英九任內倚賴中國大陸的經濟政策,已經不合時宜。因為國際形勢已經出現結構性的變化。
雖然蔡英文任內,經濟成績不大,但眾人皆知是因為遭到中國以政治理由不公正地全面制裁。但隨着蔡英文連任,全球風向改變,台灣經濟大可趁此重新定位,吸引以台資回歸為主、其他外資進入台灣設廠,局面會大為改觀。
事實上,本來在這方面很有經驗的郭台銘,若代表國民黨出戰總統,經濟政策會有更健康的定位,因為郭台銘就是加工製造業的老闆,以上經濟行情,他通通知道。但國民黨另有自私的小算盤,不讓郭台銘出線。比起兩蔣時代的氣派,那時國民黨雖然盤踞台灣,還是巨人,今日的國民黨已經是侏儒。
韓國瑜上任高雄市長八個月以來,一味口號圖大,實事成小。例如,他可以將高雄與日本的長崎結為姊妹城市,加上沖繩,推動一線三點的東亞旅遊經濟文化圈。這三處地方,對於至19世紀中葉以來東亞的歷史發展,有戰略性的影響。當今全球對東亞局勢關切,高雄本來完全可以對外展開合作。反正台北與上海也是姊妹城,台灣的文化經濟,可以內外面向,謀取雖以大陸為腹地、但面對太平洋而平衡。
因為中國大陸一切貿易利益輸送,皆以「一國兩制統一台灣」為目的。若國民黨走上20年來香港之路,則國民黨本身必會「民建聯化」,台灣內部經濟命脈,以香港為例子,會被中國政治操控。事實上此一內蛀掏空過程,於馬英九的兩任之內,由傳媒、電訊、到黑社會勢力,早已展開。
韓國瑜若出任總統,不會一人直接「賣台」,但將雞蛋放在同一籃子裏,只知吸引「人潮遊客」,台灣少數商企得到一時上癮般倚賴性的利潤,台灣整體會失去靈魂。
純粹鼓動「本土身份」意識型態爭論,固然無補於事經濟,但台灣的地位特殊,蔡英文第一任相對之經濟無為,是遭到以中國牽頭的全球化圍堵、孤立、封殺在先。
中國對台一切經貿政策,絕對的以政治先行,馬英九兩任之內,台灣雖企圖以「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維持「不統不獨」的現狀,中國也不允許,非要將「各自表述」單方面閹割,以「一個中國即是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並不存在的「九二共識」,將優柔寡斷的馬英九如牧羊犬驅趕羊群一樣,趕上一條最終通往「一國兩制」的統一之路。
韓國瑜如果想做總統,應該以此為起點,向漸失憶的老齡和年輕國民清楚說明:若不投民進黨,他韓總統會有何意志和辦法,令台灣「安全、發財」?他向中國大陸爭取到的任何經貿利益合同,是否不會附帶任何條件?唯這一點,相信連台灣的三歲小孩,也知道答案。
還是他宣揚的安全和發財,只是一種老人家患白內障之後看到的海市蜃樓?
「發財」加「GDP主義」,別無其他道德文明信仰,是很庸俗的鄧小平式的治國主張。做台灣總統,要有想像力。例如台灣的水果賣不出去,可不可以與北韓在第三國如新加坡達成貿易協議,將台灣的水果與菜蔬由高雄出發,運往北韓?若北韓沒有錢,可以叫北韓請中國用美金救濟支付。
台灣不是聯合國會員,北韓也遭到國際制裁。台灣並無義務遵守聯合國任何制裁令。若美國施壓,不論蔡英文還是韓國瑜做總統,都可以告訴美國人:你若有本事把台灣拉回聯合國,我自然遵守某些國際規例?
沒有聯合國會員會員籍,不加入全球化,另有海闊天空之處。身為香港人,都希望台灣繼續文明與美好。今年的大選,是決定未來50年台灣安危的一戰。
在台灣的玉山,我看見寶島的土地,不必像香港新界一樣「發展」為「萬億大嶼」,不必靠地產,沒有經濟泡沫。台灣的生存,並無捷徑,只須很紮實地用雙手實幹,尤其年輕一代,回到先輩開墾的初心。
這一點,視乎台灣人投下正確的一票與否,以長遠的眼光來看,最終會發現,台灣從來沒有被世界遺忘,而是得到上帝的眷顧。
長崎 歷史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評價
甲午戰爭後,戰敗的大清國將臺灣、澎湖割讓給日本。但...難道臺灣人會乖乖就範?!
動畫臺灣史第二季完結篇,讓我們來談「臺灣獨立」吧。
上一集『想找茶?來天龍國找我吧!』 http://bit.ly/2fYDicj
-
明治維新後,本來被列強霸凌的日本,搖身一變成為霸凌別人的殖民主義國家。
大清國因為在甲午戰爭敗給了日本,而簽訂馬關條約:割讓了遼東半島、澎湖、臺灣。
為了抵抗日本的接收,臺灣仕紳們成立了「臺灣民主國」。
他們是真的想要臺灣獨立嗎?還是只為了透過國際列強牽制日本?
而來到100多年後現在的臺灣,我們又該怎麼面對依然艱難的國際困境呢?
動畫臺灣史第二季・臺灣世界史從第1集的「大航海時代」一直聊到了第8集的「臺灣民主國」。大家有發現了嗎?完結篇剛好接回了動畫臺灣史第一季近代臺灣史的時間點噢!大家趕緊再複習一下兩季共16集的動畫臺灣史,也希望大家繼續支持臺灣吧接下來的新節目們!
本集關鍵字:臺灣民主國、臺灣獨立、甲午戰爭、明治維新、馬關條約
-
想讓臺灣吧團隊繼續做更多有趣、更多元的節目嗎?
歡迎透過購買臺灣吧商品,給予我們最大的支持與鼓勵!
霧面!超厚!全彩!五小福L型文件夾.現正熱賣中 http://bit.ly/2eeXFBg
或上臺灣吧線上賣場逛逛 http://bit.ly/TaiwanBarShop
-
更多臺灣吧節目!
「動畫臺灣史」第二季節目全集 http://bit.ly/taiwan-history-s2
「客客客棧」節目全集 http://bit.ly/hahahakka
「木擊者」節目全集 http://bit.ly/123voter
-
臺灣吧訂閱集資 https://taiwanbar.cc/subscribe
訂閱臺灣吧頻道 http://bit.ly/subscribe-taiwanbar
臺灣吧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barstudio
臺灣吧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taiwan_bar
合作邀約 taiwanbarstudio@gmail.com
-
英文翻譯 Hsiao Sz Ting、黃牧寒、吳周蓉、張芷瑄
專文協力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主題曲
DJ Hauer - Big Fat Guitar
插曲
DJ Hauer - Japanese Folk Songs
Scott Joplin - Solace
Pico Taro - PPAP (DJ Hauer House Remix)
街 ■作曲:煉獄小僧■編曲:煉獄小僧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3.0
“Aunt Tagonist”, “Bubbly March”, “Run Amok”, “Comic Hero”,“Fluffing a Duck”,“Monkey Spinning Monkeys”,“Hidden Agenda”,“Super Circus”,“Scheming Weasel (faster version)”, “Sneaky Snitch”, “Call to Adventure”, “Wannabe March”, “Hamster March”, “The Complex”
Kevin MacLeod (incompetech.com)
-
參考資料:
江明珊、蕭軒竹、趙小菁編,2012。《斯土斯民 ̇臺灣的故事: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導覽手冊》臺南市:臺史博。
石文誠、陳怡宏、蔡承豪、謝仕淵、蕭軒竹,2010。《簡明臺灣圖史:從區域地理的角度看臺灣史》臺南市:臺史博。
翁佳音,〈麻豆社事件〉,臺灣故事館。
周婉窈,《少年臺灣史》臺北:玉山社,2014
James W. Loewen著,陳雅雲譯,《老師的謊言:美國高中課本不教的歷史》,紅桌文化,2015。
Alfred W. Crosby著,鄭明萱譯,《哥倫布大交換:1492年以後的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2008。
王曾才,《西洋近世史》,正中書局,1976。
周婉窈,〈海洋之子鄭成功〉,台灣與海洋亞洲,https://tmantu.wordpress.com/,2008。
遠流臺灣館,《臺灣史小事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0。
楊雲萍,〈鄭成功之歿〉,《南明研究與臺灣文化》。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1993。
包樂史Leonard Blussé 著,賴鈺勻、彭昉 譯,《看得見的城市:全球史視野下的廣州、長崎與巴達維亞》,臺北:蔚藍文化,2015。
卜正民Timothy Brook 著,黃中憲 譯,《塞爾登先生的中國地圖:香料貿易、佚失的海圖與南中國海》,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5。
梁志明,〈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印度尼西亞的興衰〉《歷史月刊》,臺北:歷史智庫出版公司,2003。
邵式柏著,林偉盛、張隆志、林文凱、蔡耀緯譯,《臺灣邊疆的治理與政治經濟1600-1800》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
周婉窈,《臺灣歷史圖說》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9。
卜正民,《縱樂的困惑-明朝的商業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4。
全漢昇,〈宋明間白銀購買力的變動及其原因〉,《新亞學報》8.1,頁157-186,1967。
唐啟宇《中國作物栽培史稿》,北京:農業出版社,,1986。
林滿江,《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7。
池宗憲,《台灣茶街》臺北:宇河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2。
涂豐恩,《大人的日本史》,平安文化,2015。
長崎 歷史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評價
感覺好像很近,其實真的很近的東南亞,跟臺灣的神祕關係到底是...?
上一集『鄭成功是在成功什麼啦?』http://bit.ly/2aGJBOy
動畫臺灣史第二季播放清單 http://bit.ly/taiwan-history-s2
-
想真的來到「臺灣吧」的吧台上,跟著蕭宇辰小火車一起談談歷史嗎?
【來聊聊吧|酒吧裡的歷史說書人】8/13 星期六 下午 2:00~4:30
邀請你到臺灣吧現場,與蕭宇辰一起聊聊:我們為什麼必須了解歷史?
報名連結 http://bit.ly/2aIOGHE 名額只有30位!趕快報名啊啊啊!
-
臺灣吧LINE貼圖「黑啤與夥伴」下載傳送門>http://bit.ly/5lucky-line
-
60萬人!這是什麼數字?這是你周遭的東南亞新住民的數量
在台灣,平均每八個小孩就有一個是新住民的小孩!
而到底台灣跟東南亞的這群朋友們,有什麼樣歷史上的愛恨關係~
就讓這集臺灣吧可夢跟你一次講個清楚,去吧!巴達維亞!!!
本集關鍵字:東南亞、巴達維亞、印度文化、中國文化、伊斯蘭文化、鄭成功
-
更多臺灣吧節目!
「客客客棧」播放清單 http://bit.ly/hahahakka
動畫臺灣史第一季播放清單 http://bit.ly/taiwan-history-s1
-
訂閱臺灣吧頻道 http://bit.ly/subscribe-taiwanbar
臺灣吧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barstudio
臺灣吧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taiwan_bar
臺灣吧線上賣場 http://bit.ly/TaiwanBarShop
合作邀約 taiwanbarstudio@gmail.com
-
主題曲:
DJ Hauer - Big Fat Guitar
插曲:
Scott Joplin - Solace
茉莉花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3.0
“Bubbly March”, “Comic Hero”, ”Scheming Weasel faster”, “Monkey Spinning Monkeys”,“Hidden Agenda”
Kevin MacLeod (incompetech.com)
參考資料:
包樂史Leonard Blussé 著,賴鈺勻、彭昉 譯,《看得見的城市:全球史視野下的廣州、長崎與巴達維亞》,臺北:蔚藍文化,2015。
卜正民Timothy Brook 著,黃中憲 譯,《塞爾登先生的中國地圖:香料貿易、佚失的海圖與南中國海》,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5。
梁志明,〈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印度尼西亞的興衰〉《歷史月刊》,臺北:歷史智庫出版公司,2003。
長崎 歷史 在 cheap Youtube 的評價
甲午戰爭系列
#1 教科書保證沒說的►甲午戰爭必敗原因
https://youtu.be/mHmOQCu3A90
#2 教科書又騙了你►甲午戰爭會輸 可不是因為武器不好
https://youtu.be/Qm5uee2sHiY
#3 為什麼甲午戰爭必敗►從兩國的人材培育說起
https://youtu.be/yK0lGH8S2tE
#4 長崎事件► 大清跟小日本秀肌肉 又嫖妓鬧事 多年後被打成白癡
https://youtu.be/NzkaU23L6S8
#5 甲午戰爭被打趴的原因 ►北洋水師提督-草包俠的荒唐行徑
https://youtu.be/lGjZ4gFu5Io
#6 一手好牌的中國 曾有可能打贏甲午戰爭 最後怎麼敗光的?
https://youtu.be/CwbOjkyc5BI
資料來源:靖海澄疆 中國近代海軍史事新詮
大家好,我是cheap,這個頻道將用很簡單的方式
像是電玩畫面或是可愛的插圖
帶你了解古今中外的歷史事件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cheapAOE/
discord群組:https://discord.gg/ymNuMVg
Zorro遊俠佐羅 http://tinyurl.com/y2nx79au cheap朋友的頻道
歡迎加入
長崎 歷史 在 長崎歷史文化博物館長崎展覽活動海報展覽於2010年1月23日至 ... 的八卦
2014/06/01 - 巡迴展(三):長崎歷史文化博物館長崎展覽活動海報展覽於2010年1月23日至3月22日再移師長崎歷史文化博物館舉行。這次展覽由長崎歷史文化博物館、読売 ... ... <看更多>
長崎 歷史 在 探訪長崎原外國人居留地的歷史建築物 - YouTube 的八卦
長崎 ,日本與西洋相遇的港口城市。過去這裡曾是日本與西洋交匯的交叉口。現在仍然佇立的西洋建築,講述著城市的記憶。格外明亮的牆壁顏色,使人感到 ... ... <看更多>
長崎 歷史 在 [資訊] 長崎觀光指南:歷史篇(五)近現代(上) - 看板Japan_Travel 的八卦
長崎市歷史人文觀光指南:歷史篇(五)近現代(上)
巴哈姆特小屋圖文版
https://home.gamer.com.tw/artwork.php?sn=5376667
本篇相關景點
長崎車站
長崎路面電車
東山手西洋建築群
哥拉巴園(グラバー園)(舊自由亭等)
出島(舊出島神學校、舊長崎內外俱樂部)
三菱長崎造船所(史料館)
高島、池島及其煤礦遺跡
端島(軍艦島)
本篇講述的是長崎市近現代的歷史,由於篇幅較長因此分為上下兩篇。近代在行政區域重
新劃分之下,「長崎縣」與「長崎市」終於誕生。長崎港灣雖然在近代持續擴建,並靠者
軌道建設加強運輸,但貿易與人員往來上依然不如其他大幅成長的港口。以歐美商人為主
的居留地社會在明治時期相當繁榮,卻因為貿易地位下降而沒落。以官方發起並轉由三菱
主導的造船產業,加強了長崎的軍事港口機能,另外三菱也主導長崎的煤礦產業,其中俗
稱「軍艦島」的端島煤礦最為有名。
長崎縣與長崎市的誕生
1867年江川幕府第15代將軍德川慶喜宣布將政權交給天皇,史稱「大政奉還」,但幕府軍
卻與討幕軍產生衝突,在此混亂中最後一任長崎奉行乘坐外國船隻離開,200多年的長崎
奉行走入歷史。長崎一時陷入群龍無首時,由當地人士組成「長崎會議所」,1869年明治
政府有力打擊反政府勢力後,便在長崎設「長崎裁判所」取代會議所,同年改成「長崎府
」,後來又改為「長崎縣」。
1871年明治政府推行「廢藩置縣」,同年將日本全國的縣加以統合,長崎縣將周圍的島原
、平戶、大村、福江等四縣合併。1874年佐賀縣發生叛亂,平定後政府將佐賀縣併入長崎
縣作為懲罰,但後來又在1883年將佐賀縣獨立,之後大抵就是現在的長崎縣。
明治時期「長崎市」的誕生也跟上述長崎縣一樣波折。1872年日本施行戶籍法後,長崎縣
內首先劃分為大小區制,之後1878年改制成郡區町村制,長崎市區被改制為「長崎區」。
1888年地方制度再改制為市町村制,隔年推行市制的「長崎市」終於誕生,也是長崎縣唯
一施行市制的地區。
長崎市誕生時面積只有7平方公里,人口5萬餘人,但就跟日本近代都市的發展一樣,早自
1898年就開始對周圍的市町村合併,例如1920年合併浦上山里村(今天的浦上地區)與上長
崎村(今日代表景點包含長崎公園與西伯德紀念館),1938年已有90平方公里。
1898年長崎市人口約10萬餘人,是九州第一大都市,全國第八大都市。進入昭和期後,
1930年長崎市人口破20萬人,雖然成長了1倍人口,但在九州被福岡市超越,全國都市人
口排名落到第9位。1940年長崎市人口為25萬餘人,已落後福岡市的30萬餘人,全國都市
人口排名再掉落到第11位。由上可知長崎市雖然在近代人口持續成長,但其他的日本大都
市成長更快,反而逐漸朝向邊緣化,主要原因在腹地、產業受限,與貿易地位持續下降有
關。
港灣與航運的發展
長崎在1858年全面開港之後,雖然因為貿易開放而更加繁榮,但長崎港受限於土砂堆積,
機能逐漸受限,因此於明治初期開始進行第1次港灣改善工程。該工程的最大特徵就是改
變中島川的河道,改成經由出島前方由大波止出海,後來出島周邊進行填海造陸工程,與
東山手海岸連接,出島與新地由江戶時代的海上人工島變成現在內陸的一部分。
1896年有鑑於橫濱、神戶港的崛起,為了能接應大型船隻,因此開始第2次長崎港灣改善
工程。該工程經費龐大,技術困難,雖然曾遭到市民反對,但還是在1904年完工。該工程
對長崎的市貌有極大改變,因為將長崎港灣兩岸進行大規模的填海造陸,尤其是保留未來
鐵路與車站的土地,隔年長崎車站便在該土地上開業。
幕府末期長崎開港後,輸出商品以蠶絲、銅、海產品為主,後來佐賀等九州各地栽培茶葉
成功後,茶葉成為長崎的主要輸出商品,近代最有名的長崎英國商人之一林格(リンガー)
就是以茶葉商人起家,但隨者橫濱與神戶港的興起,茶葉的輸出港口也被分散。明治中期
以後由於輪船航行的需要,煤炭曾成為長崎另一主要輸出品,但後來九州其他港口也來分
散煤炭的輸出。簡而言之,長崎的貿易機能雖然在幕府末期到明治雖然更為加強,但後來
就開始邁入衰運。
長崎在近代依然是各國人流的窗口之一,但進入20世紀後,隨者大型船隻叱吒各國航線,
長崎雖然依然是重要的港口,但只是為了補給煤炭與水的中途停靠站,並沒有固定的國際
航線,自然也限制長崎的發展。為了方便停靠大型船隻,長崎在20世紀初期依然持續進行
港灣改造工程,並於1924年全面完工。
為了避免長崎被邊緣化的危機,1923年在長崎地方人士的努力爭取下,開啟了長崎-上海
的固定航路,由兩艘大型客船「長崎丸」與「上海丸」行駛。為了接駁鐵路需要,1930年
完成長崎車站延伸至港口的路線,並新增「長崎港」站。長崎-上海的定期航路增加長崎
與中國的交流,上海出現的「日本人街」許多為長崎出身。當時也是盛行遊輪旅行的時代
,許多國外遊客便從中國前往長崎與周邊觀光,例如下篇介紹1927年蔣介石曾經由長崎前
往雲仙溫泉休養,就是搭乘這航路前往。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不久日軍便佔領上海,因戰火造成逃離者眾,但也有為了獲取上海
的戰爭商機前來,使得長崎-上海航路乘客大增,除了增加神戶航點外,1941年營運船隻
再增加「神戶丸」。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後該航路的乘客達到高峰,但1942-1943年間該3艘
船都紛紛沉沒,使得航路也被迫結束。1949年中共政府成立後,日本與中國的關係形同斷
絕,也使長崎身為對外貿易港口的地位走上終點。
軌道建設的形成
1887年明治政府同意由長崎縣等4縣組成九州鐵道會社,開啟九州的鐵路工程。1891年首
先完成博多(福岡)到佐賀的路線,不過延伸到長崎的路線受到眾多因素影響而工程緩慢,
直到1898年經由現在的佐世保線、大村線到長崎的鐵路才全線完工通車,至於現在經由有
明海沿岸的長崎本線則是在1934年完成。
1897年長崎車站在現在的浦上車站開業,之後在1904年長崎港灣配合的填海造陸工程完成
後,隔年就在今天長崎車站的所在地完成第一代的長崎車站,原有的長崎車站改稱浦上車
站至今。長崎車站在大正時期完成第二代車站,但毀於原子彈爆炸,之後又有第三與第四
代車站。長崎車站開業百年來都是地面車站,直到2020年全新高架化的第五代車站完工後
才取代。
近代路面電車成為大都市內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1914年長崎成立電氣軌道株式會社後,
隔年浦上的長崎醫院旁至市中心築町的路線完工通車,經過的路線大多是前述填海造陸的
地區,之後其餘路線陸續完成,到1930年代已完成今日大致類似的路線網。長崎路面電車
成為市區往來北部浦上地區與南部大浦地區的主要交通工具,如今使用依然相當方便。
居留地的風華
上篇敘述1858年幕府與美國等5國簽訂通商條約,約定長崎為開放通商口岸,並且可設定
外國人專用的居住地,俗稱「居留地」,至1899年依修訂條約廢除為止。居留地期間長崎
的國際貿易還尚熱絡,充滿了來自各國的領事館、商會、銀行、教堂、住宅等,充滿異國
風情。長崎的歐美代表商人已經在上篇介紹,本篇介紹以歐美為主的居留地設施與文化,
至於近代華人貿易與文化則留到下篇。
長崎居留地以今日南山手、東山手、出島與新地的一部分為範圍,並以前兩者為主體。這
兩地在幕府末期還只是長崎天領南側邊緣的郊外,被劃為居留地後,首先在1860-1870年
間將兩地的海岸填海造陸,使這裡的平地地區擴大,不久有領事館、商會、銀行、旅館等
設施,山坡上則以住宅為主。
居留地時代長崎設有領事館者包含英國、美國、俄國、德國、荷蘭、中國等,歐美並享有
領事裁判權等外交特權。以當時擁有歐美外交領導力的英國領事館為例,該館於1859年成
立,是外國領事館最早者,1908年在英國建築師設計下,在今東山手海岸建立2層樓的磚
造建築,有本館、附屬房屋與職員住宅等設施。
居留地時代為了經商需求,設有許多旅館與銀行的代理機關。1898年在林格等外國商人投
資下,於南山手海岸成立近代長崎最豪華的旅館「ナガサキ・ホテル」,裝潢設施都是頂
級講究,象徵當時貿易時代的繁榮。早在幕末設於香港的上海銀行便在長崎設立代理機構
,1892年升格為長崎分店,1904年完成3層的豪華大樓。上述旅館與銀行都在二次大戰前
結束營業,不過銀行建築仍留存今日。
居留地也是基督教教會教育的重要場所。1864年大浦天主堂成立後,於1875年在天主堂旁
邊設立「羅典神學校」,另外1878年在聖公會在出島境內設立「出島神學校」。1891年天
主教耶穌會在南山手設立「聖心女學校」,隔年同樣屬於天主教的瑪麗亞會設立專收男生
的「海星中學校」,之後移轉至東山手,也就是現在的海星中學校與高校。1879年衛理公
會在東山手設立「活水女學校」,也就是現在的活水女子大學,1881年設立「英和學校」
,也就是現在的鎮西學院大學(戰後移轉至諫草市)。
居留地也留下了部分社交與飲食文化的遺產。1861年設立的「ナガサキ・クラブ」,是當
時外國紳士的社交場所,1881年在南山手完成2層樓的洋風建築。1899年居留地結束後,
為了讓長崎外國人與日本人有社交的空間,同年由英國商人哥拉巴(グラバー)的兒子倉場
富三郎等人成立「長崎內外俱樂部」,並在1903年在出島完成至今留存的洋風建築。幕府
末期在荷蘭出島商館工作的草野丈吉,利用他的西洋料理經驗,於1865年成立「自由亭」
,生意極為興隆,1878年在長崎市內開立全新店面,該建築目前在哥拉巴園(グラバー園)
內。
居留地制度在1899年廢止,但不代表外國人會因此離開,畢竟他們是因經營貿易而居留此
地。但隨者長崎在貿易地位持續下降,到了昭和時期長崎西方人士已大幅減少,也使上述
的銀行與旅館等設施相繼關閉。二戰使得長崎外國人相繼離開甚至遭到遣返,代表居留地
社會的結束。
造船事業與長崎事件
造船事業是近代長崎的主要事業之一,而以三菱財閥旗下的長崎造船所為主導力量。長崎
造船所最早是1868年由哥拉巴所創業的「小菅修船場」,之後在明治政府的主導下於1871
年創立,招募英國的技師前來指導,1883年所製作的「小菅丸」是日本史上最大的木造汽
船,但後來卻面臨赤字下經營困難,而於隔年轉賣給三菱。
三菱的創辦人岩崎彌太郎是土佐出身,曾經在土佐藩在長崎的商會任職,1873年成立三菱
商會,在日本侵臺與西南戰爭時曾協助政府安排軍事輸送,從此獲得政府的極大信任,後
來以海運為核心,成為日本近代大型財閥之一。
1884年三菱接收政府的長崎造船所,靠者政府的補助與外國的技術支援下,成為近代日本
代表的造船基地之一。1887年首艘鋼製汽船「夕顏丸」完工,之後持續獲得歐美的造船技
術與機械,1909年完成至今仍在使用的大型起重機,從此以製造大型船隻為主。現存的造
船所史料館,前身是建於1898年的「木型場」,是木製鑄造模型的工廠。
1908年所完成的「天洋丸」,是日本首次自製的豪華大型客船,之後陸續建造以「太平洋
的女王」美稱的「淺間丸」、「新田丸」等客船。大正時期開始建造軍艦,初期作品包含
1915年所完成的「霧島」,是當時世界最先進的巡洋戰艦,後來也參加珍珠港事件等太平
洋重要戰役,其他作品包含「日向」、「土佐」等。
1886年長崎造船所發生「長崎事件」這中日外交事件。該年8月清廷自強運動而培養的北
洋艦隊,為了修理船隻與補給煤炭而前往長崎造船所。在停泊期間中國水兵上岸至長崎,
在市內飲酒作樂,並有非禮女性等暴力行為,有幾位被警察逮捕,後來在長崎當局與中國
領事館協議下,要求清廷艦隊水兵不得再上岸。但幾天後約有3百位中國水兵再度上岸,
並持棍棒毆打警察,警察與長崎市民也反擊水兵,雙方後來都連刀劍都用上,最後這場在
長崎市的大亂鬥不論是中日雙方都有死傷。
該事件之後在日本外相井上馨與清廷駐日公使徐承祖的協商之下,雙方各自賠償撫卹金並
處分相關人員而結束。由於該事件凸顯中日雙方的不信任,1891與1892年北洋艦隊再度進
入長崎時,長崎當局曾對避免再發生類此事件提出警告。這兩次北洋艦隊在長崎開放市民
上艦參觀,傳聞日本藉此得知該艦隊實際上是外強中乾,後來成為1894年中日戰爭該艦隊
敗北的原因之一。
長崎造船所不僅是近代日本造船事業的重鎮,從起重機、木型場、碼頭等設施,到所長住
宅「占勝閣」都被列為世界遺產來看,也是日本造船產業史的見證。1920年長崎造船所擁
有超過1萬8千多名員工,包含家人後相當於長崎人口的三分之一,加上下述周邊的煤礦產
業,三菱成為近代長崎的重要產業之一。隨者中日戰爭爆發,該所便以戰艦為製造主力,
也因此使長崎不幸成為1945年原子彈攻擊的目標。
煤礦產業的發展
人類使用煤礦的歷史甚早,但並不普遍,開採技術也較差,直到工業革命時煉鋼等工業被
大量使用,也是船隻與火車的動力來源,開採量與技術也有飛躍性的成長。江戶時期長崎
周邊海島便有發現煤礦,但僅少量開採,近代隨者煤礦成為重要能源,長崎不但成為日本
煤礦的重要產地,也是近代最重要的輸出品,直到1960年代能源主力被石油取代為止。
長崎周邊的煤礦包含高島、池島、端島、香燒、伊王島煤礦等,其中前三者較為有名。高
島是在1868年由哥拉巴與佐賀藩合作探採煤礦,是西方機械技術開採日本煤礦之始,1881
年後轉由三菱經營,之後持續開採直到1986年才結束,是日本開採時間最長的煤礦。
池島煤礦於1901年由松島產業株式會社開採,曾經使用最先進的深海採礦技術,由於煤炭
品質優良,因此直到1980年代後其他煤礦陸續關閉後還持續開採,直到進入21世紀後才於
2001年結束,是九州最後一個關閉的煤礦。不同於下述的端島,現在高島與池島煤礦都留
有許多可參觀的煤礦遺跡設施。
說到長崎的近代煤礦史,俗稱「軍艦島」的端島毫無疑問為其代表。端島早在江戶時代就
被發現有煤礦,但直到明治初期僅是小規模的開採。1890年出售給三菱財閥之後,靠者近
代的採礦技術,優質煤礦的產量快速上升,成為近代日本最重要的煤礦之一。
為了要在端島這小島上容納大量的煤礦就業人口與家屬,除了不斷填土擴建成今天有如軍
艦的形狀外,島上紛紛開始建造高樓,1916年第一棟鋼筋混擬土的大樓完工,成為日本第
一個高樓集合住宅,之後高樓在端島煤礦歷史中有如蘆筍般不斷拔起,端島被改造成海上
的堡壘一般,「軍艦島」之稱由此而來。
端島的煤礦使得島上就業人口大增,明治後期三菱將強制性、非人道的「納屋制度」廢除
之後,礦坑員工全由三菱直接雇用,雖然福利不差,但在暗無天日的礦坑工作畢竟危險不
小,近現代便曾出現多次事故造成死傷。戰爭期間三菱引進韓國勞動者從事礦工中最危險
的工作,後期甚至將中國戰俘前來強制勞動,這些人留下的紀錄成為端島的負面歷史遺產
。
戰後初期端島的礦業依然興盛,1960年有5,267人成為史上最多,人口密度是東京區部的9
倍。1960年代起石油成為主要能源後,端島煤礦開始減產,人口也在高峰期後就迅速減少
。1970年決定逐步關閉端島礦坑,至1974年完全關閉,最後一批端島住民也立即離開,從
此成為無人島。近年端島被列為世界遺產,「軍艦島」立即成為觀光熱門景點,即使島上
設施都已毀壞而禁止進入,但仍可由過去影片與現在外觀,來想像端島的煤礦黃金歲月。
(下篇待續)
本篇參考書籍文獻
長崎市史編さん委員會,《新長崎市史 第三卷近代編》(長崎市:長崎市,2012年)。
長崎市史編さん委員會,《「新長崎市史」普及版》(長崎市:株式会社長崎新聞社,
2016年)。
橫山宏章,《長崎が出会った近代中国》(福岡市:海鳥社,2006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7.93.8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Japan_Travel/M.1643530720.A.54F.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