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想要大麥町做一件事前,必須先找好資料然後再說服他。
如果我的構想夠吸引力,而且大麥町能夠做的他就會執行。(前提是他可以獨自完成,不需要其他人的才考慮,要賺他的錢很難!)
這個房子基本上所有的設計、建設…都是大麥町自己的構想還有參與建造,由於不信任一般工人的工作態度,很多部份都是他個人完成,或監督。(煩人)
挑高的客廳有一部份做成分層,當初想做為儲藏空間跟遊戲間,因此不是很重要的空間所以一直沒做樓梯,每次上去存放雜物或找東西就是要架扶梯。
大麥町退休後上閣樓的機率增加,每次看他上上下下覺的危險,就說服他請專業公司做了樓梯。
這個樓梯用的是實木感覺很厚重,所以當初做時就沒有打算圍欄也用同樣材質,實木除了會遮光線,又老氣(還很貴)。
理想是做成現代感一點,這樣現代跟老式風格一起反而漂亮!
大麥町很挑剔,沒有理想的構想他就拖拖拉拉不積極。
每次看他在沒有圍欄的閣樓上面走來走去,就很怕那一天失足掉下來!
講講講不聽,又沒有想法!
每天擔心到生氣😡
網路搜尋圍欄設計丟給他,加上恐嚇、威脅、生氣….直到他看到心動的。
問完我的想法他也同意下,開始每天早上就坐在餐桌上繪圖、量尺寸。
修修改改直到我們都滿意。
然後跟鐵工廠訂材料。鐵條。
在沒有專業的工具下,大麥町就用鋸子🪚鋸鐵。
每天看他很費力的鋸…..,問他為什麼不去租借機器,他說因為有很多細節他要慢慢修改、慢慢做,所以沒有辦法確定機器使用需求要多久。
主要是大麥町做事情遇見狀況他需要冷靜思考,思考的時間比做的時間還多。
所以每天大概就做一小個部分,做得順利就繼續,遇見挫折就丟下去做其他的事情,畢竟這不是他的專業,以前也沒做過。
從四月中開始到今天終於完成安裝。
目前完成只是鐵框的部份。
在橫條扶手的部份就需要跟木作設計訂購,木頭專業大麥町就沒辦法自己做了。
很開心終於完成一件心頭上的事,以後就不用擔心他從上面掉下來!😄
#三段不同尺寸的圍欄框,執行起來增加許多困難度!
鐵條材料行 在 台中文史復興組合 Taichu Renaissance Association Facebook 八卦
干城橋的今昔
綠川開蓋進行式。這座橋開蓋前是否有好好的探勘?橋台是否存在?現場看見已是粗暴地鑽開(路面一側可見橋台殘跡、第一代駁坎、紅磚)。面對歷史過河拆橋的我們?
拍攝此照片的同時,被畫面中的人所關切
「這不能拍照...」
「為什麼不能拍照,綠川不是大家的?都可以拍攝紀錄啊」
「也不是不行.....」(支吾其詞)
不知為何民眾關心公共工程受到如此態度。
#令人堪憂的綠川未來,台灣第一都市計畫與小京都美名的鐵證,將離我們而去?
---
你知道干城橋是哪時候開通的嗎?
干城橋也就是今天的成功綠橋,開通啟用那一天是什麼樣的景象呢?這座橋鄰近干城,守備隊時常通行於此至干城營區,也是經過帝國糖廠的道路,經綠川路過干城往糖廠的路上有果園。
時間回到1911年3月5日上午11點。
尺寸=四丈四尺*二丈六尺(長*寬)
材料=鐵條+混凝土
首先由水野技師報告工事,枝德二廳長致詞,發起人總代小鹽氏、來賓總代木村式相繼致詞,最後攝影紀念。現場舉行園遊會及行投餅式。
舊照來源:台中市古老照片專輯
鐵條材料行 在 世界,進行中 The Ongoing World Facebook 八卦
[20200712 • 台南 • 步道守護者]
上週末走台南的獵鷹尖 • 一線天步道,聳立山巔的巨岩,從不同角度觀看有鷹嘴、獅子、貓咪、巨龜等不同形貌,下端兩塊岩石相峙,形成「一線天」景觀,是台南三大自然奇景之一。不過我資質駑鈍,不管怎麼看,都覺得那塊巨岩像隻石化的大猩猩。
獵鷹尖屬中級山,從飯包山福德祠出發,往返大約一個半小時。早期這條路稱作落馬古道,是南化關山村民往來梅嶺的通道,從名字就看得出來路況極險。現在經過修整,沿路有幾段貼峭壁行走或需要拉繩的路段,有挑戰但不至於艱難,這都歸功於看似材料簡單,但維護得非常細心完善的步道。
從福德祠往返獵鷹尖,一定會經過一戶門牌寫著「香蕉山31之23」的民宅。那天的天氣非常非常熱,帶1.5公升的水,喝下去馬上變成汗滴下來。回程時水罐已經見底,看到民宅外牆招牌寫著「梅子汁」,我立刻停下腳步。
民宅對面有個小棚,擺著長桌與椅子,幾位山友在泡茶,其中一位戴眼鏡的阿伯招呼我去坐:「妳想買梅子汁?這就對了,這梅子自己種的,生津解渴,最適合這個季節喝,不要買什麼手搖飲料。還是妳想喝咖啡或喝茶?這裡都有!啊對還有橄欖酵素,天然的!」
眼鏡伯介紹得活靈活現,我正要掏錢給他,結果他向對面一指:「錢給賴大哥。」
賴大哥靦腆一笑,默默進屋拿出玻璃瓶裝的濃縮梅子汁,要我去旁邊的茶桶摻山泉水稀釋。這一口下去酸甜回甘,全身痠痛消散,我整個人陷進椅子裡,看到梅子之神(?)在眼前跳舞。
「沒騙妳齁,」眼鏡伯呵呵一笑,「我幫賴大哥代言啦,他賣一瓶一百五,我抽成八十五塊!」
---
話不多的賴大哥,是香蕉山31之23的主人,他40年前和妻子搬到這座山頭務農,種植咖啡、茶、梅子、橄欖,除了養孩子,還養這條獵鷹尖步道。
現在的獵鷹尖步道是順時鐘方向的O字型,起自太子宮,沿石造階梯進入山道,過木棧道、拉繩索,約20分鐘抵達獵鷹尖,再從巨岩東側一處標示「回程」的告示牌往下走,約25分鐘回到登山口。但在20年前,獵鷹尖步道只有今日的「回程」這段可通,山友得順著懸崖峭壁單向往返。「有些路段真的危險,要貼著山壁走,石壁上只釘一條繩子給我們抓,沒踩好就摔下去了,」斜對面一位白髮阿伯說。
看著家門前來來去去的山友,賴大哥從20年前開始利用農暇時間扛著繩索、木條上山,搭橋牽繩,修整一條明確易走的路。他發現山友常在狹小的山道上塞車,於是又從獵鷹尖西側慢慢摸索,順著山勢,利用樹根、岩石地形開出一條銜接太子宮的山道,再以木條和繩索補強,形成現在的O字型步道,讓上、下山的人潮得以分流。
有些山友會主動幫賴大哥的忙,眼鏡伯是老夥伴,常一起扛著材料上山,藉著不斷補強、修整,將步道開出今日的規模。有進過一線天的人都知道,岩隙之間嵌入穩固的鐵條,像樓梯一般,讓大家不必冒險攀著石頭上上下下,這是賴大哥與眼鏡伯扛著材料、電鑽和發電機上山,一根根為大家架設出來的。
眼鏡伯說,最近來獵鷹尖的遊客一下子多非常多,很多人會在靠近鷹嘴那邊翻出步道,爬上岩脊拍照,由於岩脊陡峭,往下就是深谷,他和老山友們每次看到都捏把冷汗。賴大哥曾在岩脊上加固繩索,既然說破嘴也攔不了大家往外爬,至少還有個東西可以抓握,想不到大家愈爬愈外面,還直接走在岩脊上。
「實在有夠危險,初一掉下去,十五才找得到你啦!」白髮伯冷不防補充。
---
現在賴大哥的小孩都大了,有更多金錢和餘裕可以維護步道,前陣子農產收成不錯,他就把跨過山溝的那兩座便橋改成鐵橋。是的,正如國內許多步道,獵鷹尖步道的維護,由賴大哥與山友們自掏腰包。
「不過20年來看著來爬山的年輕人成家立業,帶著太太小孩一起來,就覺得很值得吶。」眼鏡伯說。
「對啦,值得啦。」半小時講不到五句話的賴大哥同意。
「所以齁,那八十五塊不是我抽走的,他賣這些東西,賺來的錢都是給步道,」銷售天王眼鏡伯話鋒一轉:「明年春天,妳可以來這邊買麻竹筍,喔~有夠甜!」
---
久違的旅行講座又來了,這次說北韓的故事:
平壤時間-世界閱讀日走讀講座
時間:7/25(六)14:00-16:00
地點:台南 唐恩 Down House
費用:免費,點此報名→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83320976102873/
人數限額:2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