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
【10年前的此刻 iPhone誕生 孕育觸控世界 iPhone誕生過程首次曝光 沒有賈伯斯最後通牒 iPhone差點消失 】
一隻完全改變世界 改變人類行為的iPhone, 卻幾度難產. 你知道嗎? 它差一點無法出現在人類社會上.
不只是看見改變, WSJ也在iPhone十年的2017年, 解開了多年來我們所不知道的謎.其中一個WSJ所製作的
前所未有,把一種無形的魅力,帶入硬體產業。
2007年1月9號,一個叫iPhone的產品誕生,2007年6月29號,iPhone上市。
像伊甸園的蘋果一般,人類的心全被迷惑了。
但是不只是迷惑而已,從這一天起,即使你沒有i產品,你也無法撤退,全人類開始處在一個賈伯斯帶來的觸控世界。
但是蘋果當年究竟如何以完美的單一技術,率先摘下"觸控式螢幕"的果實,幾年來仍是個謎。
2017年,iPhone問世整整十周年之際,<華爾街日報>專訪了賈伯斯生前的重要副手團隊,包括蘋果前首席軟體設計師福斯托(Scott Forstall)。
蘋果前首席軟體設計師福斯托:當時我們環顧市場,看見周遭的人都有支手機,但是每個人都在抱怨自己的手機,所以我們在想,"我們能做出更棒的手機嗎?"
這是福斯托自2012年離開蘋果後,首次訪談iPhone的誕生,更是iPhone催生手第一次完整透露創造iPhone的成功與失誤。
蘋果前首席軟體設計師福斯托:當時iPod占了蘋果的50%銷售,所以我們一直在注意,是否該留心iPod成功之後的下一步,有什麼會影響到iPod的銷售,結果最大的威脅可能是 "手機"。
蘋果前資深副總裁費岱爾:所以剛開始,我們在做"iPod加手機",說穿了,就是得做出另一個鍵盤,因為是用iPod的介面去發想,我們試了30-40種設計,想讓iPod轉輪別變成老式轉盤電話,但總是不合邏輯、也不合直覺,所以最後..
介面上有選單對嗎?那是iPod的設計,但想在選單上撥號很令人厭煩,根本是沒有人能接受的。
蘋果前首席軟體設計師福斯托:然後賈伯斯提到"你知道有項技術是用在平板的觸控上,我們可以把它縮小變成口袋的尺寸嗎?創造出一支觸控手機"。
賈伯斯想到了,蘋果當時正秘密研究中的iPad,他把iPad的觸控技術,先轉移到iPhone身上。
蘋果前資深副總裁費岱爾:賈伯斯帶我走入一房間,基本上是一個...乒乓桌大小的範本,還有個投影機,把Mac電腦的介面投影在上面,然後賈伯斯開始示範,你可以用你的雙手,可以觸控所有的選項,像是一個大Mac電腦,賈伯斯說"你看" 啪啪啪,你可以操作2個 3個 許多個.."。所有人全圍著在玩,那基本上就是 乒乓桌尺寸的多點觸控裝置,然後賈伯斯說,"我想,這能解決iPhone的問題?"
蘋果前資深副總裁費岱爾:那一年,大概是2005年,賈伯斯來到設計部的會議上,他說"這根本不夠好",他說"我得下決定了,你們得做出更好的產品,這根本不夠好。"
蘋果前首席軟體設計師福斯托:賈伯斯說,"給你們兩周"。所以我們回去,葛利格開始分門別類的分派工作,根據不同功能,更細分的交辦不同的人。整個團隊工作了7天整整168小時(=1天工作24小時),連續兩周,他們完全沒停下來,如果有人真的要休息,葛利格訂了一間旅館就在對面馬路,所以他們不用開車回家 若住舊金山的話,就在兩周的最尾聲,我看著iPhone忍不住想,"太了不起了 就是它了"
蘋果前人機介面副總裁克里斯蒂:賈伯斯第一次看到時,他完全沉默,一句話都沒說,一句話都沒說,連表情都沒有,一個問題都沒問。他往後靠說"再示範一次",所以我們再示範了一次,從頭到尾的操作,賈伯斯完全大受震撼。
一支"用手指觸控"的手機定位清楚了,但是蘋果問世前的兩年,iPhone卡在"鍵盤"不符合賈伯斯這位"地獄來的老闆"的要求。
蘋果人說,當時他們真的豁出去了。
蘋果前首席軟體設計師福斯托:手機鍵盤不到位,正確性很糟,也很難使用,如果想寫個email,最後會乾脆放棄,所以我決定,先中斷所有軟體的研發進度,然後要每位介面開發者都來(設計手機鍵盤)。我說,"我們來花幾周每個人都來做鍵盤"。
三周過後,所有人齊聚在會議室,每個人都示範,自己設計的鍵盤介面,有的設計真的好瘋狂,手得不斷換位置,非常複雜的位置,連學都很難學,但有個人的鍵盤設計非常自然,就和我們的電腦鍵盤一模一樣,他開始示範,但是非常的驚人正確性非常高。
"你怎麼設計的",他的原理,有些人工智慧的理念,就是去預測你要打什麼字,所以如果你打"T",非常有可能下個字你會打"H",完成"THE"這個字,這時候"H"鍵的目光位置不變,但它的觸控區塊會變大,所以當你再按"H"時,下個"E"的觸控區塊就跟著變大,觸控鍵盤就這麼生出來了。
iPhone 不只研發,還得"保密防諜"。
蘋果前人機介面副總裁克里斯蒂:iPhone的硬體團隊不能知道軟體的設計,所有人都小心隔牆有耳。
蘋果團隊保密到什麼程度呢?前工程師費因斯也對<英國金融時報>透露,當時他專門研發iPhone的觸控硬體,他第一次看到iPhone能拖拉縮放的軟體功能,竟然是在賈伯斯的iPhone發表會上。
賈伯斯的完美發表會,成就iPhone的最後關鍵。
Apple CEO賈伯斯 (2007.1.9):人類每隔一段時間,革命性的產品問世,隨即改變一切,而我們稱它iPhone。
蘋果前首席軟體設計師福斯托,我們當天幾乎示範了每個功能,播放音樂,播放音樂時還接聽電話,我們還上了高流量又複雜的網頁,那是一場重大又真實的展演,完全在live的情況下,當時我坐在台下,整場全身飆汗。
iPhone 3G影片:今天,我要向你們介紹iPhone 3G終於來了,第一支能打敗iPhone的手機,能上網並以雙倍速度下載資料,且價格只要一半。
第四代iPhone,這是史上解析度最高的手機螢幕,所以每一個小雀斑、每一個小細紋、每一場戰役、每一段回憶都更清晰了。
一支觸控式螢幕的全彩手機,一場行為和商業的革命。
許多人不會忘記,賈伯斯是在iPhone4S發佈會隔天逝世的,但賈伯斯至今顯然透過iPhone仍在說話。
Siri能取代相機的影音系統,結合醫療與運動的app,還有Apple Pay。iPhone十年如今改變了零售業,改變付款方式,改變了各行各業的經營方式。
下一個十年,隨著AI(人工智能)和AR(擴增實境)的技術,彭博社和創造首代iPhone的設計師法岱爾預測將"No More Screens",連網裝置可能將讓"手機"徹底消失,形成一個無螢幕的未來。
有可能嗎?
科技圈認為絕對有可能,但"沒有了賈伯斯,人類社會的可能,都變得慢了一點了。"
同時也有4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萬的網紅邦尼幫你,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三星 Samsung Galaxy Z Fold3 5G / Galaxy Z Flip3 5G 完整開箱評測系列,實測、評價、推薦、售價、摺疊手機 值不值得買?擁有 20 萬次的摺疊次數,採用全新螢幕下鏡頭技術摺疊螢幕、支援 S Pen 及 IPX8 防水等級。支援與 Wacom 合作重新設計的 ...
鍵盤設計原理 在 黃中岳談吉他 Facebook 八卦
{{ 肆. 談談現場演出實務經驗 }}_02
我們都曾經在年輕的時候,揹著樂器、設備,風塵僕僕地騎著機車、趕巴士,到城市中為數不多但不可或缺的樂器行練團室,與一眾音樂夥伴共同編織著音樂夢想,而排練著那些建構了我們音樂能力的曲目,一切雖然都很辛苦,但能與這些夥伴一起玩耍音樂,怎麼也都值了!---那是排練開始前一秒的事。
從排練一開始,你就知道『音樂』這條路真是困難重重:你不論怎麼努力,你總是聽不到自己的樂器或聲音,而別人的音量總是暴力式地壓迫著整個排練空間、加上那些永遠都解決不掉的高音回授,讓你躲都躲不掉;一兩個小時之後,你剩下一雙被高頻、低音濫炸之後朦朧的耳朵、一種無力疲憊的心情,然後繳了團費、付了練團室的租金,心裡想著『這個練團室真是爛透了!打死我也不要再來這裡練了!』
你訂班的練團室,如果有緣份的話,也許我也曾經在那兒練過團;在你的這個年齡,我的見解也不見得比你高明。不過,現在的我,倒是有了一點點不同的體悟,希望在這兒說說,能對你有一些幫助。
在未來你能夠與更專業的音響工程人員開始對話之前,我覺得你需要先能學會與自己、以及音樂夥伴對話;而一切,就是從這個每小時幾百元租金的練團室開始。
[一. 與音響工程人員的工作互動_02]
現在的我,走進任何一個『將會』與音樂、聲音發生關係的空間或環境,都會習慣拍拍手掌、聽一下這個掌聲回傳到我耳朵的狀況;這裡面包括了很多的資訊,而這些資訊百分之百的會影響你接下來的所有工作內容。
這是一個顯而易見、但重要得像空氣一樣看不見的物理事實:你所有要發出的聲音,都會在這個空間裡不斷地反射、擴散、折射…(http://www.ling.fju.edu.tw/phonetic/arch_acoustics_phenomenon.htm ),所以,對於你身處的環境,你能先有一個環境條件的理解,應該會是很好的一個開始。
一般來說,練團室為了『避免過多的聲音反射、折射』,或為了降低團練室彼此之間的聲音干擾,都會很盡力地在整個房間都貼上吸音棉,不過,如果你身處的環境並沒有經過良好的『空間設計』來消除『駐波』的問題的話,其實,整個聲音響應會非常容易有低頻能量氾濫而自然殘響不足的問題(就我印象所及,幾乎我到過的樂器行練團室,都是平行四邊形、貼了黑色吸音棉的狀況,而這類型的空間,幾乎都會有【很轟】的感覺)。(相關的基礎知識,可以先參考這一篇文字,並請持續Google相關資訊:http://www.taiwanaccess.com.tw/23460208393135438291332873288238899303402011421205.html )
換成白話文來說:大多數的學生型練團室本來就不是以聲學條件來建設的,所以,第一件事就是:我們現在要在一個聲音條件不是很理想的環境來進行音樂的執行。
這沒有什麼不好,一方面是『You get what you pay for』,這是合理的市場供需平衡,二方面是,這不失為一個鍛鍊自己『節制』能力的嚴苛條件,我的經驗告訴我,如果能克服這種環境,其實,未來你在任何工作場域,幾乎都不會再有難得倒你的事情了。
這類型的練團室,通常都有幾個基本的設備器材:鼓組、吉他、貝斯音箱,簡單的Mixer混音器,幾隻收音的麥克風,一對連接在Mixer輸出端的擴音喇叭,如果要用鍵盤樂器以及鍵盤音箱,可能還要加錢,而且通常都還沒有任何地板型監聽,更不用說耳機式的監聽…好的!於是你與團員們就趕快把自己的樂器、器材組接起來,然後每個人都各自發出聲音,然後按照你在Youtube上看到的方式,把鼓組、吉他、貝斯、主唱,加上也許有的鍵盤都用了麥克風收音或Line in的方式,將訊號送進Mixer,再送進主喇叭(那一對Main Speaker),然後就什麼都不對了!低音超轟,主唱的麥克風瘋狂Feedback,但主唱說他根本聽不到自己的聲音,更不用講你的吉他音色什麼什麼的了……
其實事情的執行順序不是這樣的。
這類型的練團室通常空間都沒有大到需要將所有樂器訊號都送進Mixer來處理的必要,在這種沒有地板監聽條件的環境,我通常執行樂團事務的方式會是下面的邏輯:
1. 先請鼓手就定位(這包括了鼓手應該就現場提供的鼓組做必要的鼓皮調整!這件事有多重要呢?我覺得它重要到未來我們要有一個專題來討論~),然後就今天要處理的音樂內容的音樂性,請他單獨演奏一下,然後詢問一下團員們,是否在不收音以及自己不彈奏樂器的狀況下,可以清楚聽到鼓組的每一個樂器;而這其中,我會更關心的是大鼓(Bass Drum,或說Kick)、小鼓(Snare Drum)與腳踏鈸(Hi-Hat Cymbal)的相互平衡,,因為這是一位鼓手所應該要有的最基本訓練,同時,也是一位鼓手的演奏是不是有資格討論『Groove』的基礎;如果你的鼓手在這三件樂器的音量平衡有很大的問題,你應該請他回去加強自己的基本練習,而不是急著要出來爭取表演的機會。
一般說來,該產生『駐波』的現象,這時候已經發生了,而通常,它會來自鬆弛不緊實的大鼓,或音高不正確的小鼓,這些狀況,可以用『在大鼓裡面塞一塊毛巾被』以及『在小鼓面上貼膠布』這種小技巧來得到鼓組音色的改善,這也是你的鼓手應該要會的本事,如果他不會……,就與他一起看一下這個好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dooOap4m2c
而鼓組在一個封閉式的環境、Live演奏的狀況下,通常是一個高聲量的樂器,而我會以這個樂器做為其他樂器音量平衡的基準,再繼續往下進行其他樂器的加入。
2. 當你走進一間練團室,通常吉他音箱會貼著牆壁站在地上,你因此在架設你的器材時,會下意識地將自己站在音箱的前方、效果器盤放在自己的腳前,因此形成一種『面對著房間、背對著音箱』的慣性;但你可能不知道,『音箱會貼著牆壁站在地上』其實只是為了讓人員進出動線方便考量而擺放的一種習慣,真的要開始工作時,比較理想的方式是將音箱擺放在你的前面來『面對』你;另外,如果你知道音箱單體的發聲是呈現一個有角度的扇形,你應該就不會只是讓音箱垂直地放在地上,而會採取一種『仰角』的方式來面對你。這樣做的原因是:你可以用更小的音量就清楚地聽見自己的聲音,而且,你會意外地發現,原本的方式會有多麼地高頻氾濫而刺耳,因此你會調整出一個比較理性的高頻;更不用說,調整音箱的每一個旋鈕會有多方便了!
而貝斯音箱所表現的低音,相較起來是比較『無指向性』的(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730000010KK10719 ),因此在實務上,不會特別去搬動音箱來適應工作環境;但接下來的調校,卻會是整個團練品質的重大關鍵。
3. 當鼓手提供了平衡的節奏與音量後,我會請貝斯手加入。從貝斯手的角度來說,他必須調整自己的音量,讓自己能同時聽到鼓組與自己,並且,他應該要適度地調整自己的低頻,讓自己的頻率能與大鼓有適度的結合但不致於造成空間的轟鳴。對鼓手來說,他通常會需要聽到貝斯的線條與落點,因此,如果情況允許,請盡量讓鼓手與貝斯手的位置可以相互靠近一些(很多的練團室並不會注意這些樂器的相關位置,所以,如何取得比較合理的工作位置,應該也是首要之務)。
4. 在這之後才是吉他手進來的時候。因為你的音箱已經面對你,你可以比較容易取得你與節奏組兩人的平衡,至要的音量關鍵,絕對是『聽得到別人』這一點。而你在此必須注意的是:你的低頻想必是不應該多過於貝斯手的,甚至,你可能要建立一個觀念:在這樣的空間,更需要各種樂器去分層負責不同的頻率區段,而這個調整的思考邏輯,我希望能在未來的『談談電吉他相關』的文章裡,做更深入的分析與分享。
而如果你是木吉他手,使用AG DI Box來做訊號放大,那麼,你與直接Line in的鍵盤手一樣,都必須依靠Mixer來處理訊號、推送到Main Speaker,這時候,我們需要小心地處理Mixer相關的知識。
5. 在確認Mixer的各個音量推桿與主音量關到零、各軌EQ旋鈕置中、Main Speaker off的狀況下,才打開Mixer的電源,然後再打開Main Speaker電源。將主音量的推桿慢慢推到置中,理論上,這時候應該還不會有任何訊號;將你的那一道訊號推桿慢慢推到適度的音量,同樣的,你所需要的音量應該會是以聽得到別人樂器的條件來設定,以木吉他手來說,你所需要調整的低頻,應該是介於貝斯與電吉他手的中間,而鍵盤手也可以用這個模式來調整自己的音色。
如果你在一打開Mixer、Main Speaker就覺得低頻混雜,請試著用Mixer上的『Low Cut』來抑制整個Mixer訊號輸出的低頻,如果因此而覺得自己的樂器低頻明顯不足,才開始使用各個推桿的EQ來做適量的補正。
6. 然後,最容易讓整個團練音量失衡的人物才可以登場。我一直覺得『主唱』在使用麥克風的觀念,往往會影響整個團練過程的優劣,原因無他,因為,通常我們的主唱,都不太有足夠的發聲練習或共鳴練習這些必要的訓練,導致他的聲音一定要經過不正常的訊號放大,才勉強可以與其他樂器放在一起,在此,我們先溫習一下『一個過度放大的麥克風訊號如何造成Feedback回授』這個基礎知識:http://joshliu69.pixnet.net/blog/post/332573752-%E3%80%8C%E6%9C%89%E6%80%AA%E7%8D%B8%21%E3%80%8D%E5%96%87%E5%8F%AD%E7%82%BA%E4%BD%95%E5%94%A7%E5%94%A7%E5%8F%AB%3F%E6%B7%BA%E8%AB%87%E4%BB%80%E9%BA%BC%E6%98%AFfeedbac
如果你的主唱是一個音量過小,或完全不去練習、研究歌唱原理與認真鍛鍊共鳴位置的人物,那麼,他至少應該要長得非常體面;但即便如此,我仍然認為:音樂,還是讓專業的來!如果你的主唱並沒有以專業的態度來要求自己,我覺得,也許你應該要為自己尋找下一個機會。
主唱的麥克風放大,其實並不是要讓Main Speaker的音量去滿足他,相反的,他的音量只是為了要讓其他人可以聽見而已,而主唱應該要聽到的,是他自己所有的身體、頭腔共鳴所帶來的振動記憶,因為,這並不是在KTV的無限歡唱,這是在團練。
7. 反倒是有一種聲音,我認為它應該在Main Speaker裡被每一位樂手清楚地聽見,但我在實務中,幾乎沒有看到過任何一個年輕樂團會主動地去執行:Click!
大家會直覺地認為,Click交給鼓手去聽就可以了呀!我的問題是:那麼,你怎麼去判斷鼓手現在與Click的關係,到底有沒有分家呢?
現在的你,選擇在一個沒有地板監聽的工作環境來團練,我推測你應該還在音樂事業的起點,在這個階段的團練,其實首要目標,是要讓你與你的夥伴『穩定地』將音樂各個聲部、元素合奏在一起。我會非常認真地建議你:在此時,不論你是在家裡獨自練習,或終於有機會與其他夥伴一起練習,一。定。要。開。Click。
8. 但也許因為你們都太專心在處理自己的部份,所以,你們都沒有注意到整個團練的過程,大家的拍子究竟有沒有合在一起;我的建議是:請購買一個有Stereo錄音功能的小型錄音器材,放在練團室的適當位置,將每一首團練的曲目都忠實地紀錄下來(當然包括Click無情的聲音),然後分寄給每一位夥伴。這個動作將會讓你們的下一次團練更有效率,而且,你會更深入地理解,我們在上一篇所提到的關鍵重點:『聲音的總合是有限制的』!
我真的相信,在這種強度的要求與訓練之下,很快地,你與你的夥伴們會進入到下一個音樂水平標準,在那個時候,你會開始希望能在大一點、有良好監聽條件的工作環境來精進你們的音樂能力;而我也會在那個時候,開始與你討論『音色』這種更有個人特色的重要因素,以及如何與你的音響工程人員開始健康地對話。
在那之前,請用『減法』的觀念,冷靜地試試上面這些簡單的建議。
祝一切順利!
鍵盤設計原理 在 威廉氏後人 - 李毅評醫師 Facebook 八卦
< 當孩子的家殘破不堪之後 : 淺談子宮破裂 >
各位好
小弟鍵盤婦產科 - 威廉氏後人
-
相信關心婦嬰議題的各位
今天都看到了新聞
-
我一樣再次先聲明
任何單一事件或者醫療糾紛爭議
小弟不作任何的評論
我既不是專家證人
也不是當事人
所以不會針對單一事件做任何的評論。
-
我們知道
子宮是孩子的家
是孩子最溫暖的避風港。
-
當這個家出現裂痕的時候
當這個家支離破碎的時候
當這個家分崩離析的時候
覆巢之下,
孩子又怎麼可能平安?
-
子宮破裂是任何一個產婦、任何一個孩子、任何一個醫師
一生都不希望碰到的惡夢。
-
子宮像是一個非常厚的氣球,
裡面包著一個有心跳的肉球
大概類似包心粉圓那樣的概念
-
靠著這個氣球不斷的擠壓、收縮
把裡面的肉球一點一點往前推
一點一點把開口撐大
到最後,把整個肉球擠出去。
完成了生產。
-
但是
如果是一個有傷痕、有缺損、過度擠壓、或者開口太小的情況下
就有可能在肉球擠出來之前
氣球自己就先破掉了。
-
子宮破裂的原理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枯燥
但,非常致命。
這是從有胎生動物以來
就存在的紅色恐怖。
-
子宮破裂的情況
可以分成以下兩種考量的情形
一種,是受過傷的子宮。
一種,是沒有受過傷的子宮。
-
每個人一生中
都難免在愛情裡受過傷
但子宮受過傷的人其實並不多。
-
如果妳沒有做過任何子宮的手術
包含:人工流產、剖腹產、肌瘤切除手術等等
那妳的子宮在演化上來說
應該會被設計成一個銅牆鐵壁
不會那麼容易破裂。
一個容易破裂的子宮
是無法繁衍後代
甚至會導致母體直接身死
這樣的基因是不太會隨著演化流傳下去的。
-
針對沒有受過傷的子宮
在生產時發生子宮破裂的發生率是
兩萬分之一左右。
大概佔子宮破裂案例的13%
另外87%是受過傷的子宮。
-
沒有受過傷的子宮為什麼也會破裂呢?
除了出車禍或者被歹徒攻擊這種外力作用之外
有可能是天生子宮有畸形
也有可能就是在子宮頸還沒打開或者骨盆開口不夠大的情況下
強行施加過大的壓力。
-
也就是說
如果門口太窄、或者小孩太大
子宮這個氣球
再怎麼拼命擠壓
也推不出去的時候
就有可能在不是子宮頸開口的地方
創造出另外一個讓力量宣洩的出口
也就造成了子宮破裂。
-
什麼樣的子宮會容易比較破裂?
通常子宮就像我們每個人都一樣
雇主過度的剝削,就會造成過勞。
生產時間太長、生產次數太多、多胞胎、子宮年紀越大、或者收縮太強
這些都可能讓子宮壁變得脆弱。
-
如果是受過傷的子宮
那破裂的風險就大幅上升了。
我們用前胎剖腹再接著自然生的情況 (VBAC) 為例
如果前胎剖腹的人選擇再次剖腹
子宮破裂的風險是萬分之2。
如果前胎剖腹的人選擇接受自然產
子宮破裂的風險是萬分之46。
-
當然還是不高,
當然也很多人是成功度過了剖腹產後自然產(VBAC)
但子宮破裂的風險是選擇再次剖腹的20倍左右。
-
至於要怎麼知道子宮有沒有破裂。
這是一個非常困難的臨床判斷。
-
因為每個生產的產婦都很痛。
真的很難區分到底是生產的痛、還是子宮破裂的痛。
當然如果胎兒心跳有變化
或者產婦出現內出血的徵象 (血壓變低、休克等等)
就要小心子宮破裂的可能性。
必要時可以使用超音波
判斷是否有內出血的可能。
-
孕婦足月時
子宮的血液循環每分鐘高達600 cc。
也就是說
當子宮破裂之後
從子宮裂開的傷口
就不斷快速的放血。
-
一個子宮破裂的產婦
平均的失血量是2600cc.
大約是孕婦全身血量的一半。
-
隨著醫學的進步
子宮破裂的母體死亡率大約是1/500。
但是
35%的產婦必須切除子宮。
下一胎再次發生子宮破裂的風險是22-100%不等。
-
至於子宮破裂的小孩子
30%會當場死亡
6-15%會出現嚴重的終身神經後遺症。
-
無論醫師處置的多快
如果處置時間超過18分鐘,
那胎兒的預後會非常非常差。
-
就算處置時間小於10分鐘
也就是從子宮破裂開始、到醫護人員發現、到剖腹產小孩出生
小於十分鐘
胎兒死亡率仍高達10%左右。
-
子宮破裂是生產的噩夢。
對所有人來說都是。
可能失去生命或失去正常生活的孩子
可能失去孩子及子宮的母親
可能失去孩子及妻子的父親
-
子宮破裂是生產時最可怕的噩夢。
對所有人來說都是。
-
如何避免子宮破裂
我只能說
很難。
真的很難。
-
尤其對於那些沒有受過傷的子宮
每個人能夠承受的子宮收縮力不同
沒有人知道妳最適合的收縮程度是多少
我們只能一點一點的調整藥物
然後持續的監測
任何一點風吹草動
都要提高警覺、草木皆兵。
-
如果真的生太久、小孩養太大、胎兒狀況不穩定、
或者任何不適合再繼續嘗試自然生的時候
就勇敢地放棄吧
至少
比勉強到子宮受不了破掉要好得多。
-
參考資料:婦產科教科書、UpToDate
-
以上
一點淺見
提供參考
-
“請不要責怪家屬的反應。就算是妳我,在一夜之間,失去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任誰都無法承受。”
-
~鍵盤婦產科 威廉氏後人~
臉書蒐尋 : 鍵盤婦產科 - 威廉氏後人
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mrwilliams999
網誌連結 : https://mrwilliams999.blogspot.tw
-
鍵盤設計原理 在 邦尼幫你 Youtube 的評價
三星 Samsung Galaxy Z Fold3 5G / Galaxy Z Flip3 5G 完整開箱評測系列,實測、評價、推薦、售價、摺疊手機 值不值得買?擁有 20 萬次的摺疊次數,採用全新螢幕下鏡頭技術摺疊螢幕、支援 S Pen 及 IPX8 防水等級。支援與 Wacom 合作重新設計的 EMR 技術 S Pen 搭載 Snapdragon 888 續航力 耗電 溫度是否發熱過熱?(遊戲實測 PUBG M)效能 調校 25W 快充 S888 續航力電力電量實測,除了帶你一起看 Samsung Galaxy Z Fold3 / Galaxy Z Flip3 值不值得買外,更讓你能夠一窺 120Hz Dynamic AMOLED 2X 摺疊全螢幕。採用康寧 Victus 支援 IPX8 防水。 Z Fold3 App 應用程式比例調整、App 釘選
Z Fold3 / Z Flip3 最新優惠:http://s.isbonny.com/GalaxyZ (意外保障一年、免費試用計畫)
採用三鏡頭相機 F2.2 1200 萬畫素 120 度超廣角鏡頭,F1.8 1200 萬畫素廣角主鏡頭,支援 OIS 光學防手震,1200 萬 兩倍望遠鏡頭。邦尼實測包括日拍、夜拍、夜間模式、夜間夜景模式、智慧場景辨識、123 度超廣角相機 、日拍、夜拍、錄影實測,S21 Ultra 搭載 6.2 吋 120Hz 封面螢幕搭配 7.6 吋 120Hz 摺疊螢幕,採用更省電的 Eco2 OLED ,支援 HDR10+ 峰值亮度達 1200 尼特。音效上搭載雙喇叭並支援 Dolby Atmos 杜比全景聲,效能上搭載 Qualcomm SnapDragon 888 , LPDDR5 12GB Ram;續航搭載 4400mAh ,支援最高 25W 快充實測 , Qi 無線充電 ,同步實測,通訊上支援 5G , Wi-Fi 6 , 支援 Samsung Pay 不支援 MST , Samsung Pay 悠遊卡,擁有卡槽 等超完整實機實際測評。
立即加入邦尼頻道會員計畫:https://www.youtube.com/c/isbonny/join
(#你的恐龍會隨著你的會員等級一起成長哦!)
邦尼社團:https://fb.com/groups/isbonny
------
- 邦尼找重點:
外觀設計 Unbox & Industrial Design:
0:00 邦尼幫你 開場
00:29 外觀設計 / 摺疊手機進化發展
01:51 Z Fold3 5G 內外螢幕使用情境 / 握持手感
03:20 側螢幕選單 / 快速開啟 App / 使用撇步
04:31 側螢幕選單 / 新功能 / 釘選
04:53 網站分頁同時開啟
05:11 螢幕版面配置與縮放 / 使用方式 / 支援第三方 App
06:18 內外螢幕 App 切換實測
06:58 自訂應用程式長寬比實測(調整 App 寬度比例)
07:15 左右分離鍵盤
07:26 剪貼簿
07:39 康寧 Victus 大猩猩螢幕玻璃 / Armor 鋁合金結構機身 / IPX8
影音娛樂 Display & Speakers:
08:13 Z Fold3 螢幕規格 / 封面螢幕支援 120Hz 畫面更新率 / 亮度 & 顯示實測
09:10 S Pen 技術特點 / 摺疊區域書寫實測
10:22 兩款支援 Fold 系列 S Pen 差異
11:27 S Pen Fold Edition / 啟動快捷選單 / 建立筆記 & 實測
12:25 S Pen 手寫辨識實測
12:56 語音同步筆記 / 使用方式 / 實測
13:25 Samsung Notes 開啟 PDF 寫字 / Samsung Notes 同步方式
13:37 智慧選取 / 截圖 / 寫字
13:43 智慧選取 / 截圖 / 插入 Word
13:49 智慧選取 / 擷取文字 / 擷取無法複製的文字
14:00 智慧選取 / 快速去背
14:06 懸浮翻譯 / 使用方式
14:10 智慧選取 / 錄影 / 製作 GIF
14:26 Z Flip3 螢幕規格 / 亮度實測 / 外螢幕自訂
14:59 UTG 超薄可摺式玻璃特性 / 摺痕實際體驗
15:27 雙喇叭外放實測
相機規格 Camera Review:
16:04 Z Fold3 5G 相機規格 / OIS 防手震 / DP 快速對焦 / 移動快門位置
16:45 Flex Mode 拍照模式 / 使用方式 / 實測
17:09 Z Flip3 5G 相機規格
17:24 日拍實測
18:00 夜拍實測
18:56 支援 4K 60fps 錄影 / 專業影片模式 / 藍芽耳機變收音麥克風 / 最佳導演模式 / 超穩定動態攝影
19:15 Z Fold3 5G 主鏡頭自拍 / 適合 VLOG
19:26 螢幕下鏡頭 / 技術原理 & 實際體驗
22:05 Z Fold3 5G 各鏡頭自拍樣張
22:11 Z Flip3 5G 自拍支援超廣角 / 自拍樣張
性能電力測試 Performance & Battery:
22:34 Z Fold3 5G / Snapdragon 888 / 12GB RAM / 512GB ROM
22:44 Z Flip3 5G / Snapdragon 888 / 8GB RAM / 256GB ROM
22:51 跑分實測數據
22:59 PUBG M 實測
24:08 Z Fold3 5G / 4400mAh 電池 / 續航實測
25:01 Z Flip3 5G / 3300mAh 電池 / 續航實測
25:14 Z Fold3 5G / 支援 25W 快充 / 充電實測
25:29 Z Flip3 5G / 支援 15W 充電 / 充電實測
25:46 支援 Qi 無線充電 / 無線電力分享 / 反向充電
25:56 支援 Samsung Pay & Samsung Pay 悠遊卡
26:03 支援實體指紋 & 臉部辨識 / 解鎖設定建議
26:22 總結
邦尼幫你官網:https://www.isbonny.com
歡迎加入【邦尼】討論區:
【邦尼】專屬社團:https://www.fb.com/groups/isbonny/
【蘋果】專屬: https://www.fb.com/groups/isapple/
【三星】專屬: https://www.fb.com/groups/issamsung/
【Sony】 專屬: https://www.fb.com/groups/issony/
【Google】 專屬: https://www.fb.com/groups/isgoogle/
【小米】 專屬: https://www.fb.com/groups/isxiaomi/
【華碩 / ROG】 專屬: https://www.fb.com/groups/isasus/
【vivo】 專屬: https://www.fb.com/groups/isvivo/
【OPPO】 專屬: https://www.fb.com/groups/isoppo/
【realme】 專屬: https://www.fb.com/groups/isrealme/
【OnePlus】 專屬: https://www.fb.com/groups/isoneplus/
【HTC】專屬: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ishtc/
#邦尼評測:超深入 3C 科技使用體驗
#邦尼LOOK:3C 科技產品開箱快速動手玩
你訂閱了這麼多頻道,就是少了一個幫你評測幫你了解科技生活的科技頻道,立即訂閱「邦尼幫你」吧!
訂閱邦尼幫你:https://lnk.pics/isbonnyYT
邦尼社團:https://fb.com/groups/isbonny
邦尼幫你 FB:https://www.fb.me/isbonny
邦尼幫你 IG:https://www.instagram.com/isbonny/
邦尼 Telegram:https://t.me/isbonny
邦尼Line官方帳號:@isbonny(http://line.me/ti/p/%40isbonny )
邦尼信箱:service@iwaishin.com
邦尼評測(產品合作):me@iwaishin.com
快來找我們玩!!!!
本期卡司:
出演:三星 Galaxy Z Fold3 5G / Galaxy Z Flip3 5G
主謀(製作人):邦尼
內容創造者:威信
影像創造者:驢子
麥聲人:歐登
內容夥伴:IWAISHIN 愛威信 3C 科技生活
特別感謝:Samsung Taiwan & 一個看影片的「你」
邦尼老實說:本影片係由 Samsung Taiwan 有償委託測試,並由邦尼幫你秉持第三方評測的客觀事實,衷心製作消費者體驗報告。
我們是邦尼幫你:
以「邦尼幫你」為出發點,秉持著「科技很簡單,新奇可以好好玩」的初衷,以更多實境使用場景及戲劇內容豐富以往艱澀難懂的科技資訊,回歸消費者角度思考產品價值,並以「幫你玩、幫你測、幫你試」等實測內容給予產品評價,此外更期許能夠成為「更貼近消費者觀點」的內容創作者及具有媒體影響力的科技內容創造團隊。

鍵盤設計原理 在 吳老師教學部落格 Youtube 的評價
AUTOCAD2010入門與證照課程分享
完整影音課程請洽詢湜憶電腦,讓您輕鬆學會AUTOCAD,並取的專業證照
1.各行業設計皆需透過電腦輔助設計使產品更加精確與創新。
2.可培養第二專長者,對就業有極大的助益。
3.未來將在開AUTOCAD 3D與SolidWorks等立體繪圖課程。
備註:上課即時錄製教學,並於課後提供學員線上數位學習。
上課時數:每堂3小時共計20堂授課,共60小時 吳老師
課程大綱
堂數 類別 內容
第一堂 Auto CAD的環境介紹 認識座標、滑鼠與鍵盤應用、三角幾何介紹、物件鎖點觀念
第二堂 Auto CAD的工具原理 編修指令、複製、移動、旋轉、鏡射、偏移、陣列
第三堂 繪圖指令 多邊形、矩形、橢圓
第四堂 基本範例題目解析 範例解說1-5
第五堂 TQC第一類題目解析範例解說 TQC試題解說
第六堂 TQC第二類題目解析範例解說 TQC試題解說
第七堂 TQC第三類題目解析範例解說 TQC試題解說
第八堂 TQC第四類題目解析範例解說 TQC試題解說
第九堂 TQC第五類題目解析範例解說 TQC試題解說
第十堂 TQC第六類題目解析範例解說 TQC試題解說
湜憶電腦 國際電腦證照專業考場,原場地考試發照。
公司地址:台北市民權西路79號8樓之3(民權西路站正對面)
(T)02-25868980/02-25868976(F)02-25868981
http://www.10g.com.tw
http://10g.10g.com.tw
AUTOCAD2010 TQC TQC+ 電腦證照 湜憶電腦 民權西路站 AUTOCAD 3D SolidWorks AUTOCAD入門 溫馨考場

鍵盤設計原理 在 吳老師教學部落格 Youtube 的評價
AUTOCAD2010入門與證照課程分享
完整影音課程請洽詢湜憶電腦,讓您輕鬆學會AUTOCAD,並取的專業證照
1.各行業設計皆需透過電腦輔助設計使產品更加精確與創新。
2.可培養第二專長者,對就業有極大的助益。
3.未來將在開AUTOCAD 3D與SolidWorks等立體繪圖課程。
備註:上課即時錄製教學,並於課後提供學員線上數位學習。
上課時數:每堂3小時共計20堂授課,共60小時 吳老師
課程大綱
堂數 類別 內容
第一堂 Auto CAD的環境介紹 認識座標、滑鼠與鍵盤應用、三角幾何介紹、物件鎖點觀念
第二堂 Auto CAD的工具原理 編修指令、複製、移動、旋轉、鏡射、偏移、陣列
第三堂 繪圖指令 多邊形、矩形、橢圓
第四堂 基本範例題目解析 範例解說1-5
第五堂 TQC第一類題目解析範例解說 TQC試題解說
第六堂 TQC第二類題目解析範例解說 TQC試題解說
第七堂 TQC第三類題目解析範例解說 TQC試題解說
第八堂 TQC第四類題目解析範例解說 TQC試題解說
第九堂 TQC第五類題目解析範例解說 TQC試題解說
第十堂 TQC第六類題目解析範例解說 TQC試題解說
湜憶電腦 國際電腦證照專業考場,原場地考試發照。
公司地址:台北市民權西路79號8樓之3(民權西路站正對面)
(T)02-25868980/02-25868976(F)02-25868981
http://www.10g.com.tw
http://10g.10g.com.tw
AUTOCAD2010 TQC TQC+ 電腦證照 湜憶電腦 民權西路站 AUTOCAD 3D SolidWorks AUTOCAD入門 溫馨考場

鍵盤設計原理 在 2023鍵盤推薦ptt》7款人氣機械鍵盤電競鍵盤品牌推薦(含無線)! 的八卦
機械鍵盤的工作原理則是每按鍵下均有一個獨立的軸體,用來負責信號的觸發,用戶 ... VIGOR GK50 LOW PROFILE短軸機械式電競鍵盤,纖薄且輕量化的結構設計,相較於傳統 ... ... <看更多>
鍵盤設計原理 在 机械键盘上的各种轴区别在哪?原理是什么?【TECHO官方 ... 的八卦
机械 键盘 上的各种轴区别在哪? 原理 是什么?【TECHO官方频道】 ... 国产手摇机械计算机,拆开看看50年前它巧妙的工业 设计 和机械 原理. 硬核拆解.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