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羚的動物保護政見 #給工作犬更友善的福利及工作環境」
哈娜Hana,是一隻我從私繁者接手的德國牧羊犬,當時的她只是一個多月大的幼犬,因為急性腹瀉及嘔吐來就診,後來合併了「腸套疊」,於是緊急在晚上九點,與同事為她進行截腸與腸吻合術。當時以她小小的年紀就經歷這樣大的手術,覺得希望渺茫,但是盡我所能的希望她可以活下去。幸好術後在大家的照顧下,讓她平安活了下來,現在才能成為一隻可愛調皮卻又常惹禍的狗兒。
在她復原以後,開啟了為她找家的路,想不到一位曾經領養過退役搜救犬的女士在跟我聯絡後,帶領著搜救隊的同仁來看她,在他們的請託下,我讓她先跟著搜救隊的領犬員們生活著。不過在即將滿一歲的時刻,經過身體評估之後,顧及她小時候就開過很大的手術,我擔心她可能無法跟一般從小順遂成長的狗兒,能接受這樣高壓的生活,在領犬員也覺得的確有這個隱憂下,便將她帶回來,還好我也很快地為她找到了新的飼主。
然而,看她現在幸福的樣子,總會不禁讓我想到,那些仍舊以工作犬的身份生活的狗狗們,是否過著健康的生活呢?
去年的因緣際會下,接觸到了新北警犬隊,並在今年正式擔任顧問。我的初衷是希望提供警官們更多有關犬隻生長跟行為的知識,讓他們能更加了解他們的警犬夥伴,同時也照顧到警犬們的健康。希望不只將他們當作夥伴,更能將他們視為家人。 然而,後來有幾隻警犬被借調至海巡署後,我才發現了海巡署偵蒐犬隱藏的問題。除了初期看見犬隻可能因突如其來的環境適應不良而暴瘦外,許多中大型犬隻,如拉不拉多犬,居然被迫住在狹窄的運輸籠裡面,讓我看的十分難過。
我認為最關鍵的問題就是,我們國家目前對於「國家執勤犬的照顧環境」,規範是相當空洞且缺乏有效監督的。
為什麼執勤犬的環境必須有完善的規範呢?
值勤犬平常需要接受訓練、執行勤務,對身體、關節的負擔都相當大,所以居住環境要開闊才能讓他們能夠伸展四肢;如果空間不夠,不僅影響肌肉、肌腱、關節僵硬,甚至會影響犬隻的心理健康。
台灣目前對於值勤犬居住環境毫無規範,與犬隻相關的規範也僅有《特定寵物業管理辦法》(寵物業者)及《動物收容處所設置組織準則》(收容所),也因此,未來如果我有幸能進入國會,第一個任務便是建立起台灣執勤犬的相關規範:
一、#釐清工作犬規範適用單位:目前有執勤犬的單位,目前共有15個機關,分別是關務署、防檢局、消防署、警政署、海巡署。而非公家機關的工作犬,則有導盲犬,導聾犬,肢體輔助犬,即使經費非由政府負擔,犬隻居住環境也須通過一致的認可,否則須停業直到問題改善。
二,#工作犬應有舒適居住空間:如先前所提的,執勤犬的居住規範,完全沒有制訂標準,在創立的初期,也應該先建立好犬舍,才將犬隻召集過來進行訓練,就算不是鋼筋水泥之建物,理應有一個區域規劃出來,讓犬隻在獨立的空間,可以自由選擇要在有遮蔽的區域,或是到可以戶外活動的空間,而不是長時間的將犬隻困在狹小的籠舍。
三、#執勤犬單位需有隨隊資深獸醫師:在我擔任新北警犬隊顧問的經驗,執勤犬牽涉了大量動物行為的醫學知識,有時犬隻已經在過大的壓力下,發展出行為問題,領犬員跟獸醫師甚至都有被攻擊的風險,也因此會需要較資深的獸醫師隨隊,建議至少需要五年以上臨床執業經驗,並在獸醫學領域有繼續進修學分的累積,了解行為治療及復健學的獸醫師也是未來在工作犬的醫療照護需特別加強的項目。
四、#政府機關領犬員的國家考試認證:台灣工作犬體系已行之有年,但是領犬員對犬隻的認識,可以有很大的差異,為保障工作犬的福利,增加國家級的考試認證制度,有助於犬隻跟領犬員在訓練期的磨合,而領有這樣證照的領犬員,也能給予更多職務上的獎勵。
五、#編列全國性執勤犬單位的進修預算:讓各單位領犬員可提出申請補助,赴國際認證的單位進行訓練:美國自2001年遭受恐怖攻擊後,工作犬在災難當下的表現,鼓舞了美國民眾,因此,美國賓州獸醫教學醫院便在2012年9月11日,成立了工作犬中心,提供工作犬體系工作的專業人員,獲得完整的醫療,訓練,育種等專業知識。由於不同單位常因經費問題,導致同樣是帶領工作犬的領犬員,無法獲得一致的待遇及進階的訓練機會,盼建立完整的制度,讓有心在工作犬體系發揮專長的人員,可以有更好的出路。
六、#第三方監督機制的建立:以這次海巡署執勤犬的案例,若不是意外得知,否則這些執勤犬不曉得還要在這麼糟的環境待多久而不見改善的天日。也因此,我們認為對於有執勤犬的單位,應思考引入第三方監督機制,像是有認證機制的動保團體,如英國有RSPCA,在台灣也有相等程度的SPCA等NGO機構。
七、#工作犬的生命與退休保障:由於工作犬長期高強度的工作,其實他們健康狀況和骨關節磨損等問題可能比家犬更加嚴重。希望政府可以給予他們退休後能有穩定的醫療費用補助,甚至與民間寵物保險業者合作,能否將工作犬也納入可受理保險的群體,及相關動物福利措施,而不是將其給領養家庭後就不聞不問。許多國家的法規中,虐待與射殺警犬的刑罰要比一般虐待動物要來的更重。我們希望透過完整的法規,讓這些雖然為數不多,卻在國家安全上有傑出貢獻的夥伴們,有一個動物福利的完善保障。
八、#受訓犬在一進入工作犬訓練體系時,就應#確實進行寵物登記,每年須由主管機關監督管理,確認是否更新,若沒有確實更新,則該單位須以動保法為開罰,以避免淪為不肖繁殖業者之牟利工具。退訓的汰除犬,也須給予緩衝時間直到找到新家庭,在進入新家庭前仍需有工作犬之福利制度。
我始終認為,要改善工作動物的環境,公部門應率先做好典範,無論是工作權益、居住環境、退休保障都要注重,而非像現在這樣,收容所跟寵物業者有規範,公部門單位卻沒有規範,根本是本末倒置。我希望讓台灣各個政府機關單位為我們辛苦擔任各種工作崗位的執勤犬們,不僅只有在需要媒體曝光時得到亮麗的焦點外,更是必須透過制度化的政策,給予完整的動物福利保障法規,真正落實動物保護,才是真正獲得國人肯定與掌聲的不二之道。
--
關心羚簡歷:
【學歷】
國立台灣大學獸醫學系畢業
台北市立景美女子高級中學畢業
【現職】
左岸動物醫院暨小動物內視鏡微創中心
新北市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警犬隊 顧問獸醫師
【工作經歷】
現任新北市中和左岸動物醫院主治醫師
前美國愛屋動物醫院主治醫師
前永和中山動物醫院主治醫師
前沐恩動物醫院主治醫師
#獸醫師關心羚關心你
#專業獸醫前進立法院
#為動物發聲友善社會
#公平正義改變台灣
#政黨票請支持時代力量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萬的網紅Bryan We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鋼筋 護 套 法規 在 關心羚 獸醫師 Facebook 八卦
「#關心羚的動物保護政見 #給工作犬更友善的福利及工作環境」
哈娜Hana,是一隻我從私繁者接手的德國牧羊犬,當時的她只是一個多月大的幼犬,因為急性腹瀉及嘔吐來就診,後來合併了「腸套疊」,於是緊急在晚上九點,與同事為她進行截腸與腸吻合術。當時以她小小的年紀就經歷這樣大的手術,覺得希望渺茫,但是盡我所能的希望她可以活下去。幸好術後在大家的照顧下,讓她平安活了下來,現在才能成為一隻可愛調皮卻又常惹禍的狗兒。
在她復原以後,開啟了為她找家的路,想不到一位曾經領養過退役搜救犬的女士在跟我聯絡後,帶領著搜救隊的同仁來看她,在他們的請託下,我讓她先跟著搜救隊的領犬員們生活著。不過在即將滿一歲的時刻,經過身體評估之後,顧及她小時候就開過很大的手術,我擔心她可能無法跟一般從小順遂成長的狗兒,能接受這樣高壓的生活,在領犬員也覺得的確有這個隱憂下,便將她帶回來,還好我也很快地為她找到了新的飼主。
然而,看她現在幸福的樣子,總會不禁讓我想到,那些仍舊以工作犬的身份生活的狗狗們,是否過著健康的生活呢?
去年的因緣際會下,接觸到了新北警犬隊,並在今年正式擔任顧問。我的初衷是希望提供警官們更多有關犬隻生長跟行為的知識,讓他們能更加了解他們的警犬夥伴,同時也照顧到警犬們的健康。希望不只將他們當作夥伴,更能將他們視為家人。 然而,後來有幾隻警犬被借調至海巡署後,我才發現了海巡署偵蒐犬隱藏的問題。除了初期看見犬隻可能因突如其來的環境適應不良而暴瘦外,許多中大型犬隻,如拉不拉多犬,居然被迫住在狹窄的運輸籠裡面,讓我看的十分難過。
我認為最關鍵的問題就是,我們國家目前對於「國家執勤犬的照顧環境」,規範是相當空洞且缺乏有效監督的。
為什麼執勤犬的環境必須有完善的規範呢?
值勤犬平常需要接受訓練、執行勤務,對身體、關節的負擔都相當大,所以居住環境要開闊才能讓他們能夠伸展四肢;如果空間不夠,不僅影響肌肉、肌腱、關節僵硬,甚至會影響犬隻的心理健康。
台灣目前對於值勤犬居住環境毫無規範,與犬隻相關的規範也僅有《特定寵物業管理辦法》(寵物業者)及《動物收容處所設置組織準則》(收容所),也因此,未來如果我有幸能進入國會,第一個任務便是建立起台灣執勤犬的相關規範:
一、#釐清工作犬規範適用單位:目前有執勤犬的單位,目前共有15個機關,分別是關務署、防檢局、消防署、警政署、海巡署。而非公家機關的工作犬,則有導盲犬,導聾犬,肢體輔助犬,即使經費非由政府負擔,犬隻居住環境也須通過一致的認可,否則須停業直到問題改善。
二,#工作犬應有舒適居住空間:如先前所提的,執勤犬的居住規範,完全沒有制訂標準,在創立的初期,也應該先建立好犬舍,才將犬隻召集過來進行訓練,就算不是鋼筋水泥之建物,理應有一個區域規劃出來,讓犬隻在獨立的空間,可以自由選擇要在有遮蔽的區域,或是到可以戶外活動的空間,而不是長時間的將犬隻困在狹小的籠舍。
三、#執勤犬單位需有隨隊資深獸醫師:在我擔任新北警犬隊顧問的經驗,執勤犬牽涉了大量動物行為的醫學知識,有時犬隻已經在過大的壓力下,發展出行為問題,領犬員跟獸醫師甚至都有被攻擊的風險,也因此會需要較資深的獸醫師隨隊,建議至少需要五年以上臨床執業經驗,並在獸醫學領域有繼續進修學分的累積,了解行為治療及復健學的獸醫師也是未來在工作犬的醫療照護需特別加強的項目。
四、#政府機關領犬員的國家考試認證:台灣工作犬體系已行之有年,但是領犬員對犬隻的認識,可以有很大的差異,為保障工作犬的福利,增加國家級的考試認證制度,有助於犬隻跟領犬員在訓練期的磨合,而領有這樣證照的領犬員,也能給予更多職務上的獎勵。
五、#編列全國性執勤犬單位的進修預算:讓各單位領犬員可提出申請補助,赴國際認證的單位進行訓練:美國自2001年遭受恐怖攻擊後,工作犬在災難當下的表現,鼓舞了美國民眾,因此,美國賓州獸醫教學醫院便在2012年9月11日,成立了工作犬中心,提供工作犬體系工作的專業人員,獲得完整的醫療,訓練,育種等專業知識。由於不同單位常因經費問題,導致同樣是帶領工作犬的領犬員,無法獲得一致的待遇及進階的訓練機會,盼建立完整的制度,讓有心在工作犬體系發揮專長的人員,可以有更好的出路。
六、#第三方監督機制的建立:以這次海巡署執勤犬的案例,若不是意外得知,否則這些執勤犬不曉得還要在這麼糟的環境待多久而不見改善的天日。也因此,我們認為對於有執勤犬的單位,應思考引入第三方監督機制,像是有認證機制的動保團體,如英國有RSPCA,在台灣也有相等程度的SPCA等NGO機構。
七、#工作犬的生命與退休保障:由於工作犬長期高強度的工作,其實他們健康狀況和骨關節磨損等問題可能比家犬更加嚴重。希望政府可以給予他們退休後能有穩定的醫療費用補助,甚至與民間寵物保險業者合作,能否將工作犬也納入可受理保險的群體,及相關動物福利措施,而不是將其給領養家庭後就不聞不問。許多國家的法規中,虐待與射殺警犬的刑罰要比一般虐待動物要來的更重。我們希望透過完整的法規,讓這些雖然為數不多,卻在國家安全上有傑出貢獻的夥伴們,有一個動物福利的完善保障。
八、#受訓犬在一進入工作犬訓練體系時,就應#確實進行寵物登記,每年須由主管機關監督管理,確認是否更新,若沒有確實更新,則該單位須以動保法為開罰,以避免淪為不肖繁殖業者之牟利工具。退訓的汰除犬,也須給予緩衝時間直到找到新家庭,在進入新家庭前仍需有工作犬之福利制度。
我始終認為,要改善工作動物的環境,公部門應率先做好典範,無論是工作權益、居住環境、退休保障都要注重,而非像現在這樣,收容所跟寵物業者有規範,公部門單位卻沒有規範,根本是本末倒置。我希望讓台灣各個政府機關單位為我們辛苦擔任各種工作崗位的執勤犬們,不僅只有在需要媒體曝光時得到亮麗的焦點外,更是必須透過制度化的政策,給予完整的動物福利保障法規,真正落實動物保護,才是真正獲得國人肯定與掌聲的不二之道。
--
關心羚簡歷:
【學歷】
國立台灣大學獸醫學系畢業
台北市立景美女子高級中學畢業
【現職】
左岸動物醫院暨小動物內視鏡微創中心
新北市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警犬隊 顧問獸醫師
【工作經歷】
現任新北市中和左岸動物醫院主治醫師
前美國愛屋動物醫院主治醫師
前永和中山動物醫院主治醫師
前沐恩動物醫院主治醫師
#獸醫師關心羚關心你
#專業獸醫前進立法院
#為動物發聲友善社會
#公平正義改變台灣
#政黨票請支持時代力量
鋼筋 護 套 法規 在 魏嘉彥 Facebook 八卦
921地震廿周年 應繼續加強災害預警措施|
20年前的這一天山河變色、地動山搖,那一夜2415條生命再也沒醒來,成千上萬的人們在瓦礫堆中與死神賽跑,相信許多一同經歷過921大地震的人,至今都難以遺忘當時的慘況。
921大地震可說是臺灣防災史與防災科學上的一個分野,在這一場天災發生之後我國政府終於意識到了防災及預警的急迫性,因而催生了許多防災、預警政策的立法與法案修正。
臺灣位處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的交界,激烈的造山運動仍持續的擠壓、推擠我們當中,這是我們此座島民無法逃避的宿命,然而在當代科學發展突飛猛進的今日,我們臺灣準備好面對下一個921了嗎?
#2016台南地震
921後的17年後一夜奪去115條人命
#2018花蓮地震
921後的18年後一夜奪去17條人命
目前根據建築法規我國並未規範房屋的使用年限,然而鋼筋水泥並非永久建材,理論上現代鋼筋混泥土的房屋耐用年限僅達50年之久,若平時因地震造成裂縫滲入雨水,更會使得水泥加速中性化與發生鋼筋鏽蝕的情況。
因此老舊房屋耐震檢查與都市更新刻不容緩,但諷刺的是我國各地方主管機關除了人力不足外,因建築法規並未做出修正所以房屋耐震檢查缺乏強制性,這也是為什麼0206花蓮地震後會有許多老舊建物出現問題的原因之一。
截至今日全臺屋齡超過30年以上的老舊建築超過410萬戶,而當前花蓮縣的都市更新速度嚴重落後於全國,30年以上的老屋數量高達7.5萬戶佔全縣房屋的58%,由衷期盼相關部會與主管機關能設法解決,因為地震不會殺人,但是老舊建築物會。
#強強災害預防防護措施
而目前我國所使用的地震預警系統,當強震來襲時民眾可以在第一時間內,利用手機接收到即時的國家級警報,離震央越遠就會有越長的預警時間,然而此套系統的限制就是距離震央50公里內的地區將會是盲區,地震往往會於接收到警報前就來到。
花蓮人口稠密的區域卻又很不幸的,時常與地震震央相距不到50公里,在此種先天條件下嘉彥認為於學校、室內公眾場所等人潮聚集處,因推動裝設「現地型預警系統」讓盲區也能於主震來襲前獲得警報,也許現有的科技只能讓我們提前幾秒知道主震即將來襲,但相信多了那少少的幾秒卻可以讓我們做很多的事情。
——————————
天亮之後— 921大地震廿周年
https://reurl.cc/Rd0qo9
活斷層禁限建 遭漠視
https://reurl.cc/24rYkm
我們的島 改變台灣的100秒─躍進
https://reurl.cc/vnqaxN
#921大地震 #都市更新 #現地型預警系統 #老屋健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