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署加入!青年抵制假新聞陣線|拒看偏頗造神報導,抵制不實假新聞】
4月7日言論自由日,30年前的今天,Nylon鄭南榕為言論自由捨命犧牲。一個接著一個世代,我們捍衛也深化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當台灣的新生代揚起戰旗,願一同扛起守護民主自由與新聞專業自主的使命,我必須支持,也邀請各位朋友加入連署。
當民主自由被用於製作攻擊民主自由的武器,公民與閱聽人的力量就更顯重要。民主是人類文明社會的產物,我們也要相信自己有這份智慧和力量去守護他。
-
【青年抵制假新聞陣線|拒看偏頗造神報導,抵制不實假新聞】
#聲明全文:https://is.gd/Rj1xUR
#團體連署表單:http://bit.ly/2YRogbe
#個人連署表單:http://bit.ly/2UCnJdY
(雖然是由青年學生發起,不過個人連署不限青年學生才能參與噢!)
自2018年九合一大選後,特定媒體偏頗、造神與造假新聞不斷,舉凡東森新聞台報導「網傳淘寶消費送豬肉腸,建議煮熟食用或丟棄」,中天新聞台播報「異相?!三市長合體天空出現『鳳凰展翅』雲朵」,都造成未經查證的資訊流傳,引起社會輿論與資訊混淆。甚至有特定新聞台,在新聞播報時段以不合理的報導比例,塑造對單一政治人物的偶像崇拜,皆是媒體亂象與失控的具體呈現,顯示媒體喪失第四權的角色與責任。
在言論自由日這天,由各大專院校學生會、學生異議性社團與青年學生,串聯發起「青年抵制假新聞陣線」,是因我們看見報導偏頗、不實新聞的新聞媒體,表面上高舉「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的大旗,實際上卻持續播報假新聞、造神新聞,破壞台灣的社會互信和民主體質。
事實上,新聞媒體所擁有的言論自由、新聞自由並非無限上綱,憲法第23條賦予國家在法定與限度內限制人民自由,《衛星廣播電視法》第27條即規範,「製播新聞及評論,應注意事實查證與公平原則」,並不得有妨害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製播新聞違反事實查證原則,致損害公共利益等情形。我們認為媒體不應淪為不實資訊和信仰狂熱的製造機,在言論自由的大旗下,媒體更應承擔相對應其自身影響力的社會責任,落實事實查證、合理分配報導內容比例,秉持呈現多元意見和民主精神進行新聞資訊傳遞。
另外,從眾多學者的研究,可以發現中國政府不斷地以行銷資金投放、戲劇娛樂節目銷入中國的市場控制等等利益誘因,引導台灣新聞媒體報導時的自我審查,甚至驅使諸如旺中等在中國有龐大事業利益的企業集團回台買下媒體,進一步操控台灣媒體的報導方向。近期臉書粉私專頁大量的收購消息浮上檯面,更讓我們認為必須警覺中國在「資訊戰」的策略下,有計畫的散播網路消息,並藉著部分新聞媒體協助傳播這些難以核實的網路資訊,影響台灣的輿論市場。
面臨媒體失控與「中國因素」的無聲入侵,各校學生會、學生異議性社團與青年共同發起並組成「青年抵制假新聞陣線」,並提出以下三點訴求與未來行動:
(一)抵制違反事實查證原則、損害公共利益的不實新聞。
(二)拒絕收看報導比例不合理、報導偏頗、充滿造神新聞的媒體。
(三)警覺新聞背後的「中國因素」,要求政府加緊防堵中國資訊戰的金流和操控。
面對中國軍機近20年來首次闖越臺灣海峽中線、大量網軍欲購買各臉書粉絲專頁、媒體作為第四權偏頗失序,臺灣面臨內外政艱鉅的情勢,我們認為,臺灣的學生與青年不應於此時選擇沉默。此次由各校學生會與學生異議性社團串連的行動,將以大學生的身份共同向社會表達訴求,反對新聞的造假與造神,要求媒體自律,承擔起媒體身為第四權應負的社會責任。
共同發起:國立臺灣大學學生會、國立政治大學學生會、政大野火陣線
學生組織串聯:國立臺灣大學意識報、國立成功大學學生會、國立交通大學學生聯合會、國立清華大學學生會、國立政治大學研究生協會、國立臺灣大學研究生協會、國立清華大學研究生聯合會、國立臺南大學學生會、輔仁大學學生會、國立中正大學學生會、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學生議會、國立臺東大學學生會、中國科技大學學生會、中華科技大學學生會、淡江大學學生會、國立金門大學學生會、東吳大學學生議會、東海大學學生會、國立嘉義大學學生會、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學生會、國立臺北大學臺北校區學生議會、南華大學學生會、臺北市立大學學生會、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學會、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系學會、中原大學學生議會、實踐大學學生議會、國立屏東大學學生議會、中國文化大學學生會、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學生議會、國立臺灣大學濁水溪社、國立成功大學零貳社、國立中正大學CCU公共事務研習社、高雄醫學大學透明革命、國立臺北大學翻牆社、東吳大學難容社、國立臺灣大學臺灣語文研究社、國立中山大學放狗社、國立臺灣大學大陸社(持續更新)
聲援組織:台灣共生青年協會、臺灣青年民主協會(持續更新)
個人公開連署:
張錦華(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教授)
周婉窈(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吳叡人(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何明修(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系教授)
羅士傑(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林佳和(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黃厚銘(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特聘教授兼系主任)
陳炳煇(國立臺灣大學機械系教授)
李育杰(國立交通大學應用數學系教授)
沈弘俊(國立臺灣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教授)
林飛帆(島國前進發起人)
黃國昌(立法委員;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員)
劉崇顯(新竹市議員)
苗博雅(臺北市議員)
黃守達(臺中市議員)
張之豪(基隆市議員)
江文瑜(國立臺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教授)
薛智仁(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系副教授)
陳志輝(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金仕起(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薛化元(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
陳建彰(國立臺灣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教授)
李衣雲(國立政治大學臺史所副教授)
札西慈仁 Tashi Tsering(西藏台灣人權連線理事長)
陳威仲(拷秋勤樂團/激進工作室成員)
(持續更新)
銘 傳 大學法律系 教授 在 洪慈庸 Facebook 八卦
【連署加入!青年抵制假新聞陣線|拒看偏頗造神報導,抵制不實假新聞】
4月7日言論自由日,30年前的今天,Nylon鄭南榕為言論自由捨命犧牲。一個接著一個世代,我們捍衛也深化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當台灣的新生代揚起戰旗,願一同扛起守護民主自由與新聞專業自主的使命,我必須支持,也邀請各位朋友加入連署。
當民主自由被用於製作攻擊民主自由的武器,公民與閱聽人的力量就更顯重要。民主是人類文明社會的產物,我們也要相信自己有這份智慧和力量去守護他。
-
【青年抵制假新聞陣線|拒看偏頗造神報導,抵制不實假新聞】
#聲明全文:https://is.gd/Rj1xUR
#團體連署表單:http://bit.ly/2YRogbe
#個人連署表單:http://bit.ly/2UCnJdY
(雖然是由青年學生發起,不過個人連署不限青年學生才能參與噢!)
自2018年九合一大選後,特定媒體偏頗、造神與造假新聞不斷,舉凡東森新聞台報導「網傳淘寶消費送豬肉腸,建議煮熟食用或丟棄」,中天新聞台播報「異相?!三市長合體天空出現『鳳凰展翅』雲朵」,都造成未經查證的資訊流傳,引起社會輿論與資訊混淆。甚至有特定新聞台,在新聞播報時段以不合理的報導比例,塑造對單一政治人物的偶像崇拜,皆是媒體亂象與失控的具體呈現,顯示媒體喪失第四權的角色與責任。
在言論自由日這天,由各大專院校學生會、學生異議性社團與青年學生,串聯發起「青年抵制假新聞陣線」,是因我們看見報導偏頗、不實新聞的新聞媒體,表面上高舉「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的大旗,實際上卻持續播報假新聞、造神新聞,破壞台灣的社會互信和民主體質。
事實上,新聞媒體所擁有的言論自由、新聞自由並非無限上綱,憲法第23條賦予國家在法定與限度內限制人民自由,《衛星廣播電視法》第27條即規範,「製播新聞及評論,應注意事實查證與公平原則」,並不得有妨害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製播新聞違反事實查證原則,致損害公共利益等情形。我們認為媒體不應淪為不實資訊和信仰狂熱的製造機,在言論自由的大旗下,媒體更應承擔相對應其自身影響力的社會責任,落實事實查證、合理分配報導內容比例,秉持呈現多元意見和民主精神進行新聞資訊傳遞。
另外,從眾多學者的研究,可以發現中國政府不斷地以行銷資金投放、戲劇娛樂節目銷入中國的市場控制等等利益誘因,引導台灣新聞媒體報導時的自我審查,甚至驅使諸如旺中等在中國有龐大事業利益的企業集團回台買下媒體,進一步操控台灣媒體的報導方向。近期臉書粉私專頁大量的收購消息浮上檯面,更讓我們認為必須警覺中國在「資訊戰」的策略下,有計畫的散播網路消息,並藉著部分新聞媒體協助傳播這些難以核實的網路資訊,影響台灣的輿論市場。
面臨媒體失控與「中國因素」的無聲入侵,各校學生會、學生異議性社團與青年共同發起並組成「青年抵制假新聞陣線」,並提出以下三點訴求與未來行動:
(一)抵制違反事實查證原則、損害公共利益的不實新聞。
(二)拒絕收看報導比例不合理、報導偏頗、充滿造神新聞的媒體。
(三)警覺新聞背後的「中國因素」,要求政府加緊防堵中國資訊戰的金流和操控。
面對中國軍機近20年來首次闖越臺灣海峽中線、大量網軍欲購買各臉書粉絲專頁、媒體作為第四權偏頗失序,臺灣面臨內外政艱鉅的情勢,我們認為,臺灣的學生與青年不應於此時選擇沉默。此次由各校學生會與學生異議性社團串連的行動,將以大學生的身份共同向社會表達訴求,反對新聞的造假與造神,要求媒體自律,承擔起媒體身為第四權應負的社會責任。
共同發起:國立臺灣大學學生會、國立政治大學學生會、政大野火陣線
學生組織串聯:國立臺灣大學意識報、國立成功大學學生會、國立交通大學學生聯合會、國立清華大學學生會、國立政治大學研究生協會、國立臺灣大學研究生協會、國立清華大學研究生聯合會、國立臺南大學學生會、輔仁大學學生會、國立中正大學學生會、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學生議會、國立臺東大學學生會、中國科技大學學生會、中華科技大學學生會、淡江大學學生會、國立金門大學學生會、東吳大學學生議會、東海大學學生會、國立嘉義大學學生會、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學生會、國立臺北大學臺北校區學生議會、南華大學學生會、臺北市立大學學生會、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學會、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系學會、中原大學學生議會、實踐大學學生議會、國立屏東大學學生議會、中國文化大學學生會、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學生議會、國立臺灣大學濁水溪社、國立成功大學零貳社、國立中正大學CCU公共事務研習社、高雄醫學大學透明革命、國立臺北大學翻牆社、東吳大學難容社、國立臺灣大學臺灣語文研究社、國立中山大學放狗社、國立臺灣大學大陸社(持續更新)
聲援組織:台灣共生青年協會、臺灣青年民主協會(持續更新)
個人公開連署:
張錦華(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教授)
周婉窈(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吳叡人(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何明修(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系教授)
羅士傑(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林佳和(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黃厚銘(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特聘教授兼系主任)
陳炳煇(國立臺灣大學機械系教授)
李育杰(國立交通大學應用數學系教授)
沈弘俊(國立臺灣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教授)
林飛帆(島國前進發起人)
黃國昌(立法委員;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員)
劉崇顯(新竹市議員)
苗博雅(臺北市議員)
黃守達(臺中市議員)
張之豪(基隆市議員)
江文瑜(國立臺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教授)
薛智仁(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系副教授)
陳志輝(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金仕起(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薛化元(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
陳建彰(國立臺灣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教授)
李衣雲(國立政治大學臺史所副教授)
札西慈仁 Tashi Tsering(西藏台灣人權連線理事長)
陳威仲(拷秋勤樂團/激進工作室成員)
(持續更新)
銘 傳 大學法律系 教授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八卦
#最新【港警大搜捕李柱銘等十多位民主派人士,黃之鋒:此逮捕將增強警方情報網】
今天(18日)上午,香港警方逮捕了包括民主黨創黨元老、有香港「民主之父」之稱的李柱銘,以及工黨副主席李卓人、民陣副召集人陳皓桓以及梁國雄、區諾軒、何俊仁、楊森、蔡耀昌、黃浩銘、吳文遠等10位民主派人士或議員。
而警方也在上午10點左右前往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的住處,但因為黎智英不在家,警方回到車上等待,一直到12點30分左右警方才離開。另外,警方同時也前往知名大律師吳靄儀的住所,但因吳靄儀不在家,警方仍沒有成功將兩位逮捕。事後,吳靄儀主動到中區警署。
根據香港《蘋果日報》報導,這次的大搜捕是因為去年8月18日與10月1日的集會活動而發起。去年8月18日是反送中運動首次「流水式集會」,當時大批民眾在維園集合之後,往銅鑼灣、中環等地散去,因為人數眾多,馬路被人潮癱瘓。當日林卓人、黎智英、前立法會議員何秀蘭等人皆有被拍攝到於馬路上行走的畫面。
另外,在10月1日中國國慶當天,香港警方對於該日民間人權陣線申請的「沒有國慶只有國殤」的集會遊行,發出反對通知書,當時李卓人、何俊仁、梁國雄與陳皓桓等人皆以個人身分呼籲民眾上街。當天港警在香港各地出動防暴警鎮壓,其中一位防暴警察在荃灣近距離開槍射傷一位高二(中五)的男學生,被稱為「最血腥的國慶」。這也是反送中運動裡第一次港警以實彈射傷民眾的事件。
黃之鋒在今天民主派人士被捕之後,隨即於Facebook發文;他認為這次的逮捕未必會讓他們罪成判刑,「但單讓黑警取得這十多人的電話,能夠讀取所有Whatsapp和Telegram的對話,以及看到所有手機照片,定必大大增強黑警情報網的完整程度。」他認為這次逮捕的目的是要搜集民主派人士的通訊紀錄與資料,作為未來檢控參與反送中人士的罪證。
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也隨即在Facebook發文,他認為警方的大搜捕不會達到嚇阻民眾上街的目的,反而會使公民抗命成為常態。他還指出:「香港警隊淪落至此,終有一天要向香港社會問責。」
因為事出突然,香港警方仍未宣布已經逮捕的名單,對於正確遭逮捕的人數仍未確定。立法會議員林卓廷也在Facebook表示,被捕人士至少有12人,除了《立場新聞》公布的10位被捕名單之外,還有何秀蘭與黎智英。
香港社會仍在對抗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的疫情,確診1,021人,死亡4人,香港經濟受到很大的衝擊。在疫情延燒的此刻,港府仍持續對反送中運動參與者檢控。
圖為2019年3月31日,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左)與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右)在香港一場反修例活動。(文/楊智強;攝影/REUTERS/Tyrone Siu/達志影像)
#延伸閱讀
最血腥的國慶:逾10萬港人參加「國殤遊行」>> https://bit.ly/3akopIT
戴耀廷:香港在打一場世界級抗爭>> https://bit.ly/34fienB
香港運動者「旅行」來台的流亡人生>> https://bit.ly/2XLbCN1
香港反送中運動紀實>> http://bit.ly/2IRtz34
★跨足國際,帶回獨立觀點,#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關注最新消息,立刻追蹤 #報導者推特👉http://bit.ly/2YeHAOP
#香港 #反送中 #HongKongProtest #ExtraditionLaw #報導者
銘 傳 大學法律系 教授 在 [新生]法律系教授選擇 - 銘傳大學板 | Dcard 的八卦
[新生]法律系教授選擇. 銘傳大學. 2018年8月9日13:08. 各位學長姐大家好小弟是今年法律系的新生想問問有沒有教授是值得一選的還有千萬不要選的教授(例如都在念課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