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片無雷短評
《艾莉塔:戰鬥天使》Alita: Battle Angel
生命該如何衡量價值?
.
生命的重量該如何衡量?懷疑人類存在的意義、科技與人類文明的關係,種種探討生命價值的大命題,或許一直都是人們生在世不斷反問並沒有絕對解答的大哉問。透過藝術創作的感性抒發、組織化的理性思考,「電影」似乎就是一種極具效率,而且短時間容易入門的敲門磚。
.
改編自日本漫畫《銃夢》的《艾莉塔:戰鬥天使》,給我一種飽滿又迷人的觀影體驗;它讓我完全投入其中,享受在電影創作者所建構出的科幻世界,並在該世界架構下反思人類或生命存在的意義,回歸到大哉問命題根本的核心價值,或許就是讓我愛上本片的理由。甚至我很能肯定地說:《艾莉塔:戰鬥天使》或許就是好萊塢改編日本漫畫作品的絕佳典範!
.
我能夠感受到詹姆斯卡麥隆對本片製作的熱情,以及他對《銃夢》改編電影的初衷與熱情。如今在WETA團隊的動態捕捉技術逐漸成熟,技術團隊的支持之下,導演一職交由勞勃羅里葛茲後,他腦袋裡那些天馬行空的創意,懂得經營畫面的鬼點子,實現了原著漫畫電影化的美夢,造就了本片兼具娛樂與原著精神的耀眼成果。
.
這種如夢似幻的感覺,隨著漫畫人物活靈活現地在大銀幕上呈現,有如細心用慢火燉煮一鍋好菜般地感動深刻。它就是一部等待電影技術成熟而創造出的精美工藝作品;若要說詹姆斯卡麥隆說這十年期間,為得是將特效技術達到能夠展現艾莉塔的世界觀,我能夠確定這十年是值得等待的美好時光。
.
《艾莉塔:戰鬥天使》的內容飽滿又迷人,整體節奏緩而不急、慢條斯理的敘事方式,勾勒出一個人機共存的世界舞臺。劇本聚焦於伊德博士與艾莉塔、艾莉塔與維果;父女的親情、以及男女的愛情,兩條故事線,逐漸勾勒出艾莉塔這個角色的成長過程。
.
電影故事設定於距今三百年後的未來世界,文明毀滅後再次重生的下一世代故事。人類的智慧與生命與機械互相倚賴共生,體能與壽命狀態能夠輕易被升級、改造,甚至保存、重生、或毀滅。那我們是否還能夠珍惜生命?懂得互相尊重?亦或是對整個文明進步有正向的發展呢?
.
若是將它稱作「未來烏托邦」電影,確實科技發展超出現今人類科技水準;若要將之稱為「反烏托邦」電影,片中呈現了毀滅文明後,人類變得冷血無情,似乎也能夠說得通。它的世界並非只有好或壞,只是真實呈現了當我們對生命失去了尊重的態度,科技縱使再進步,「文明」依舊不存在。
.
在這個科技發展快速,但人性變得醜陋無情的世界裡,它讓我理解了人性的本質依舊沒有改變,「利」與「益」兩者仍然被擺在感情之前,讓人不勝唏噓。它的畫面看起來是如此驚人,機械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利,但毫無感情的氛圍,其實和今日的世界沒有什麼兩樣。
.
縱使本片在結局明顯預留伏筆,但作為系列電影的第一部,它確實達到了「介紹世界觀」以及「鋪陳威脅」、「角色成長」等任務,足以看得出詹姆斯卡麥隆以及勞勃羅里葛茲兩人細心消化原著內涵,拿捏劇本份量,並開拓結合科幻與青少年成長等元素,這種新一代類型電影的野心。結局相當耐人尋味,回味無窮,並讓我相當期待《艾莉塔》系列電影接下來的發展。
.
做為一部科幻電影,《艾莉塔:戰鬥天使》探討科技發展對人類的影響,以及生命價值觀的本質上雖說稍嫌深度略淺,卻也帶出了整個世界觀背後的哲學議題。在議題探討與娛樂兩者間的戲份比重上拿捏平衡,我認為足以看得出勞勃羅里葛茲保有玩心之餘也不忘細心雕琢劇本寓意的用心,就劇本故事而言,是個相當通俗而且相當容易入門的科幻作品。
.
在原著《銃夢》中,人與機械兩者間的界線被打破,說明了當人類的科技已達到人機合一,那麼人們如何衡量生命的價值?生命何謂開始或結束?片中許多電馭龐克的元素,加入了女性陰柔且豐富感情的面相,《艾莉塔:戰鬥天使》電影改編的精神依舊保持著如此核心價值,也回歸了我們過去不斷在藝術創作中反問自己的大哉問。
.
或許我們能夠試著問問,當我們能夠透過動態捕捉技術,讓這些生化機械角色顯得更有靈魂,特效場景注入了另一種模擬人性,卻是在虛擬世界中創作另一種型式的「生命」之時,我們是否還是能夠用尊重或敬畏的態度,去看待這些在影像空間中的虛擬角色呢?
.
《艾莉塔:戰鬥天使》驚人的視覺特效,絕對是本片的靈魂核心。除了讓我們了解到當今電影工業是多麼強大,同時也讓我們能夠反思劇本想要帶出的核心概念。在科幻電影的包裝之下,它闡述了我們對於肉體和靈魂兩者的價值觀。
.
片中的艾莉塔就是在這個一切毫無衡量標準的世界中,給觀眾一種獲得救贖的重要角色。隨著艾莉塔的成長,漸漸從懵懂無知的狀態,逐漸社會化,認識了生命被創造到毀滅的過程,學習了喜怒哀樂、何謂是非善惡。觀眾們能夠投以情緒在艾莉塔上,隨著她所遭遇的危機跟著擔心和緊張。觀眾與角色的共鳴,我想是本片讓我喜愛的關鍵所在。
.
而那個始終處於未知狀態的天空城市薩雷姆,到底有多美好?為何是地上的人們夢想嚮往之地?推動了整個劇情的重要麥高芬,也是我們在看本片時好奇,想要一探究竟,為什麼這個劇中角色們拼了命要前往的地方,到底是什麼模樣?或許就像是我們在生命的旅途中,不斷給自己設定目標的行為雷同。正因為夢想很大,大到遙不可及,甚至荒謬可笑,但它就是驅動著我們繼續努力生存下去的動力。
.
整體來說,《艾莉塔:戰鬥天使》就是一部值得等待,而且相當有指標性意義的日漫改編電影。它同時保有原著的精神,場景設計、角色、片中的機械元素,足以看得出電影創作者反覆消化、內化後以新一代電影技術呈現的影像世界。這種在創作上的熱情,試著透過科幻類型電影的架構,傳達反思生命意義的理念,我想就足以讓人回味再三。
.
XXY的推薦指數:★★★★★五顆星為滿分
《艾莉塔:戰鬥天使》我給 ★★★★ 4顆星
娛樂性十足,視效驚人,故事迷人的科幻巨作。
台灣上映日期:2019.02.05
.
同步發佈【影音導讀 | 120秒評電影】傳送門:
https://youtu.be/SbxHXeByttM
同步發佈【幕迷影評】傳送門:
https://www.movier.tw/post.php?SID=151447
同步發佈【方格子】傳送門:
https://vocus.cc/@XXY2018/5c57e668fd89780001c7026e
.
.
.
#艾莉塔戰鬥天使
#alitabattleangel
#福斯
#我不是工讀生
#我是你的好朋友
#XXY
「銃夢漫畫結局」的推薦目錄:
- 關於銃夢漫畫結局 在 XXY 視覺動物 Facebook
- 關於銃夢漫畫結局 在 XXY 視覺動物 Facebook
- 關於銃夢漫畫結局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 關於銃夢漫畫結局 在 [青年] 銃夢last order - 看板Suckcomic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銃夢漫畫結局 在 [問題] 漫畫銃夢跟銃夢last order的關係| C_Chat 看板 的評價
- 關於銃夢漫畫結局 在 [問題] 漫畫銃夢跟銃夢last order的關係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銃夢漫畫結局 在 銃夢 - 求真百科 的評價
- 關於銃夢漫畫結局 在 [問題] 漫畫銃夢跟銃夢last order的關係- 看板C_Chat | PTT動漫區 的評價
- 關於銃夢漫畫結局 在 Re: [問題] 漫畫銃夢跟銃夢last order的關係- C_Chat - PTT情感 ... 的評價
銃夢漫畫結局 在 XXY 視覺動物 Facebook 八卦
#試片無雷短評
《艾莉塔:戰鬥天使》Alita: Battle Angel
生命該如何衡量價值?
.
生命的重量該如何衡量?懷疑人類存在的意義、科技與人類文明的關係,種種探討生命價值的大命題,或許一直都是人們生在世不斷反問並沒有絕對解答的大哉問。透過藝術創作的感性抒發、組織化的理性思考,「電影」似乎就是一種極具效率,而且短時間容易入門的敲門磚。
.
改編自日本漫畫《銃夢》的《艾莉塔:戰鬥天使》,給我一種飽滿又迷人的觀影體驗;它讓我完全投入其中,享受在電影創作者所建構出的科幻世界,並在該世界架構下反思人類或生命存在的意義,回歸到大哉問命題根本的核心價值,或許就是讓我愛上本片的理由。甚至我很能肯定地說:《艾莉塔:戰鬥天使》或許就是好萊塢改編日本漫畫作品的絕佳典範!
.
我能夠感受到詹姆斯卡麥隆對本片製作的熱情,以及他對《銃夢》改編電影的初衷與熱情。如今在WETA團隊的動態捕捉技術逐漸成熟,技術團隊的支持之下,導演一職交由勞勃羅里葛茲後,他腦袋裡那些天馬行空的創意,懂得經營畫面的鬼點子,實現了原著漫畫電影化的美夢,造就了本片兼具娛樂與原著精神的耀眼成果。
.
這種如夢似幻的感覺,隨著漫畫人物活靈活現地在大銀幕上呈現,有如細心用慢火燉煮一鍋好菜般地感動深刻。它就是一部等待電影技術成熟而創造出的精美工藝作品;若要說詹姆斯卡麥隆說這十年期間,為得是將特效技術達到能夠展現艾莉塔的世界觀,我能夠確定這十年是值得等待的美好時光。
.
《艾莉塔:戰鬥天使》的內容飽滿又迷人,整體節奏緩而不急、慢條斯理的敘事方式,勾勒出一個人機共存的世界舞臺。劇本聚焦於伊德博士與艾莉塔、艾莉塔與維果;父女的親情、以及男女的愛情,兩條故事線,逐漸勾勒出艾莉塔這個角色的成長過程。
.
電影故事設定於距今三百年後的未來世界,文明毀滅後再次重生的下一世代故事。人類的智慧與生命與機械互相倚賴共生,體能與壽命狀態能夠輕易被升級、改造,甚至保存、重生、或毀滅。那我們是否還能夠珍惜生命?懂得互相尊重?亦或是對整個文明進步有正向的發展呢?
.
若是將它稱作「未來烏托邦」電影,確實科技發展超出現今人類科技水準;若要將之稱為「反烏托邦」電影,片中呈現了毀滅文明後,人類變得冷血無情,似乎也能夠說得通。它的世界並非只有好或壞,只是真實呈現了當我們對生命失去了尊重的態度,科技縱使再進步,「文明」依舊不存在。
.
在這個科技發展快速,但人性變得醜陋無情的世界裡,它讓我理解了人性的本質依舊沒有改變,「利」與「益」兩者仍然被擺在感情之前,讓人不勝唏噓。它的畫面看起來是如此驚人,機械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利,但毫無感情的氛圍,其實和今日的世界沒有什麼兩樣。
.
縱使本片在結局明顯預留伏筆,但作為系列電影的第一部,它確實達到了「介紹世界觀」以及「鋪陳威脅」、「角色成長」等任務,足以看得出詹姆斯卡麥隆以及勞勃羅里葛茲兩人細心消化原著內涵,拿捏劇本份量,並開拓結合科幻與青少年成長等元素,這種新一代類型電影的野心。結局相當耐人尋味,回味無窮,並讓我相當期待《艾莉塔》系列電影接下來的發展。
.
做為一部科幻電影,《艾莉塔:戰鬥天使》探討科技發展對人類的影響,以及生命價值觀的本質上雖說稍嫌深度略淺,卻也帶出了整個世界觀背後的哲學議題。在議題探討與娛樂兩者間的戲份比重上拿捏平衡,我認為足以看得出勞勃羅里葛茲保有玩心之餘也不忘細心雕琢劇本寓意的用心,就劇本故事而言,是個相當通俗而且相當容易入門的科幻作品。
.
在原著《銃夢》中,人與機械兩者間的界線被打破,說明了當人類的科技已達到人機合一,那麼人們如何衡量生命的價值?生命何謂開始或結束?片中許多電馭龐克的元素,加入了女性陰柔且豐富感情的面相,《艾莉塔:戰鬥天使》電影改編的精神依舊保持著如此核心價值,也回歸了我們過去不斷在藝術創作中反問自己的大哉問。
.
或許我們能夠試著問問,當我們能夠透過動態捕捉技術,讓這些生化機械角色顯得更有靈魂,特效場景注入了另一種模擬人性,卻是在虛擬世界中創作另一種型式的「生命」之時,我們是否還是能夠用尊重或敬畏的態度,去看待這些在影像空間中的虛擬角色呢?
.
《艾莉塔:戰鬥天使》驚人的視覺特效,絕對是本片的靈魂核心。除了讓我們了解到當今電影工業是多麼強大,同時也讓我們能夠反思劇本想要帶出的核心概念。在科幻電影的包裝之下,它闡述了我們對於肉體和靈魂兩者的價值觀。
.
片中的艾莉塔就是在這個一切毫無衡量標準的世界中,給觀眾一種獲得救贖的重要角色。隨著艾莉塔的成長,漸漸從懵懂無知的狀態,逐漸社會化,認識了生命被創造到毀滅的過程,學習了喜怒哀樂、何謂是非善惡。觀眾們能夠投以情緒在艾莉塔上,隨著她所遭遇的危機跟著擔心和緊張。觀眾與角色的共鳴,我想是本片讓我喜愛的關鍵所在。
.
而那個始終處於未知狀態的天空城市薩雷姆,到底有多美好?為何是地上的人們夢想嚮往之地?推動了整個劇情的重要麥高芬,也是我們在看本片時好奇,想要一探究竟,為什麼這個劇中角色們拼了命要前往的地方,到底是什麼模樣?或許就像是我們在生命的旅途中,不斷給自己設定目標的行為雷同。正因為夢想很大,大到遙不可及,甚至荒謬可笑,但它就是驅動著我們繼續努力生存下去的動力。
.
整體來說,《艾莉塔:戰鬥天使》就是一部值得等待,而且相當有指標性意義的日漫改編電影。它同時保有原著的精神,場景設計、角色、片中的機械元素,足以看得出電影創作者反覆消化、內化後以新一代電影技術呈現的影像世界。這種在創作上的熱情,試著透過科幻類型電影的架構,傳達反思生命意義的理念,我想就足以讓人回味再三。
.
XXY的推薦指數:★★★★★五顆星為滿分
《艾莉塔:戰鬥天使》我給 ★★★★ 4顆星
娛樂性十足,視效驚人,故事迷人的科幻巨作。
台灣上映日期:2019.02.05
.
同步發佈【影音導讀 | 120秒評電影】傳送門:
https://youtu.be/SbxHXeByttM
同步發佈【幕迷影評】傳送門:
https://www.movier.tw/post.php?SID=151447
同步發佈【方格子】傳送門:
https://vocus.cc/@XXY2018/5c57e668fd89780001c7026e
.
.
.
#艾莉塔戰鬥天使
#alitabattleangel
#福斯
#我不是工讀生
#我是你的好朋友
#XXY
銃夢漫畫結局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八卦
小時候愛看漫畫,愛看到我娘來學校找我時,發現我正「專心」在課堂上偷看漫畫這樣;我看的漫畫類型很雜,喜歡《龍兄虎弟》、《鄰家女孩》、《灌籃高手》、《寄生獸》、《相聚一刻》、《城市獵人》、《阿基拉》、《銃夢》、《以柔克剛》、《電影少女》、《北斗神拳》、《尼羅河女兒》、《魔影紫光》等等;在這些作品中,影響我最深的莫過於美內鈴惠的《千面女郎》。
.
我有多喜歡《千面女郎》呢?除了把女主角譚寶蓮演過的作品熟記在心外(三重苦海倫、兩個公主、狼少女、還有神祕的紅天女等),也認定一個厲害的演員就算外貌不起眼,只要一站上舞台就會讓所有人發出「哇!」的驚嘆氣場;譚寶蓮大概是我心目中偉大女演員該有的模樣吧,彼得傑克森導演的《金剛》有一幕,窮導演拐騙有才氣的百老匯劇作家跟著他去新加坡拍電影,作家發現自己被騙後急著想跳船,但見大船與碼頭距離越來越遠而作罷,作家無奈地說:「我是真心喜歡劇場啊。」,窮導演聽了說:「不,你沒那麼愛,你如果真愛的話,老早跳船了。」;看到這一幕我內心忍不住鼓鼓掌,因為在《千面女郎》裡,譚寶蓮為了戲票,還真的跳進冰冷的水裡撿戲票。
.
《千面女郎》雖是漫畫,劇本卻不含糊,它跟讀者介紹了多齣不同戲劇,細膩闡述表演是怎麼一回事(白莎莉和譚寶蓮代表的是兩種截然不同表演方法的競爭),並讓讀者看見對一件事熱情到了極點後,會產生出怎樣強大的渲染力,譚寶蓮愛影成痴,除了老天爺賞飯吃外(強大的記憶力與模仿能力),更重要的是她永遠保持樂觀永不放棄,不斷在挫折中爬出,#不斷證明只要有戲的存在就有她的存在。
.
《千面女郎》推出至今(1976年)超過40個年頭,讀者始終等不到結局,到底紅天女長什麼模樣、到底阮玉冰死了沒、譚寶蓮和秋俊傑的愛情要怎麼收場、白莎莉和譚寶蓮的競爭能分出最後勝負嗎等等,儘管漫畫留有好多疑問,但隨著年紀越大越覺得《千面女郎》沒有結局才是正確的,因為一旦揭露紅天女的真正模樣,紅天女的魅力就會突然消散吧,與其如此,不如就讓這一切成為空白,不破壞作者也不破壞讀者對於某種至美的想像!
.
#震驚時瞳孔會消失的一群人的故事
銃夢漫畫結局 在 [問題] 漫畫銃夢跟銃夢last order的關係| C_Chat 看板 的八卦
1樓 · mod980: 好想看艾莉塔喔可是又懶得出門 ; 2樓 · Lex4193: 是改結局吧,因為第一部連載時經常被斷法,所以故事很破碎 ; 3樓 · Lex4193: 基本上銃夢就是科幻爽片,作者沒有要談 ... ... <看更多>
銃夢漫畫結局 在 [問題] 漫畫銃夢跟銃夢last order的關係 - PTT Web 的八卦
[問題]漫畫銃夢跟銃夢lastorder的關係@c_chat,共有32則留言,20人參與討論 ... 一集跟銃夢結局好像接不太起來last order是平行世界嗎還是哪裡漏掉了? ... <看更多>
銃夢漫畫結局 在 [青年] 銃夢last order - 看板Suckcomic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因為火星戰記才很後知後覺的發現這部完結了 匆忙的找來看
畢竟也是斷斷續續本來以為要燒書才有幸看到結局的作品
結果不看還好 一看火好大 超越當時看到貓尾巴的火氣
這結局跟當初被腰斬版本1的結局有點相去無幾阿
無印裡至少最後還全裸,LO居然乾乾淨淨的還有穿衣服阿~~~
最後那段尋人之旅不僅有點突兀
而且只帶來了「主角的旅程將會不斷地持續」這種爛訊息阿阿阿阿~~
整個作品最後打到有點失焦 等級也增加到有點誇張的境界
第一部中充滿各種無奈的描述幾乎被壓到0了
從結果論看回來,更覺得第一部要向上爬結果被切成碎片那位彷彿笑話一樣
LO這樣收掉真是讓人無法接受!
而號稱集大成的火星戰記目前看了一話,覺得畫風變得很危險啊...
--
BLOG
https://keyboardanalyst.blogspot.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0.190.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uckcomic/M.1416931364.A.D3E.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