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父的鹽
.
「事實」不能侵害到人的「意識」,否則就屬於「非事實」或是「反事實」.
.
而所謂侵害人的意識,即是阻止人們的思考,妨礙他們表現的方式,甚至表達的自由,在議題論辯之中,有兩個層次,其一,是阻止討論,其二,不欣賞不同的意見,實施全然的否定,那意味著,阻止他人的質疑和懷疑,對於事實的形成,並無幫助,而且有害.
.
如同赤潮一般,因為是藻類,所以大量繁殖,因為水裡富含著營養,所以無限增生,因為那是自然的生物,因為那是正確的,於是水體原有的平衡被破壞,溶解氧下降,水裡的其他生物,植物,魚類,紛紛窒息而亡.
.
而這恰巧也是一種汙染.
.
換言之,若有個人或機構,打著「事實」的名目,實則是在破壞整體的討論環境,阻卻任何一個想法的發生,因為是「錯誤」所以沒有存在的必要,因為我是代表「事實」,所以可以恣意審判他人,我們可以說,這就不是在追尋事實了,而是在戕害整體的言論自由.
.
任何事實都是靠「發現」和「懷疑」得來的,包括地球是圓的這件事.
.
先有想知道的驅力,然後有提出想法的人,接著人們去驗證它,可以知道它為真,或為假,就算那是假的說法,也可以做為真實的反面例證.
.
因此,「合理的錯誤」也是事實的一環,若人提出的解讀、主張,因著他的錯誤而不許發生,連存在都沒有必要,使正確的主張失去可否證性,缺少「驗證其為假的」思路,這就使得「正確」變得無法質疑,剩下單方面的說法,由少數人所壟斷,成為一種真理,去壓迫人們,使其感到不自由,那麼,這就是一種迷信.
.
嘗試錯誤才是真實的面貌,覆蓋在事實之上的,便是「意識」,由每個人的解讀與參與而成,每一個人的解讀未必精準,甚至錯誤百出,但便是因著這些錯誤,逐步的趨近真實,若希求完全的正確,把事實產生的第一步,都給否決掉了,那麼,事實就沒有產生的可能,就算產出,也不過是個人的獨斷,或是將前人嘗試錯誤的旅程,拾他們的牙慧,利用他們的錯誤,然後阻止事實繼續前進.
.
換言之,若阻止他人發言,或阻斷任何人們懷疑的想法出現,進行討論,這不但不能說是追求「事實」,或者呈現「事實」,捍衛「事實」,確認「事實」,可以說是在「反事實」.
.
事實是,百分之一百的事實根本不存在.
.
若有人認為,「地球是平的」,他並試圖舉證,並發表各種說法,雖然那些證據並不充分,但如果直接切斷他的發言,或者在他各個私人空間底下的言論,都加註「地球是圓的」,包括他在推特或臉書上發表「今天是個美好的一天」,附上他剛上完大號幸福的表情,強迫每個人閱讀他的推文,都必須得知「地球是圓的」這回事,這基本上,不是在探究事實,而是將事實變成一連串廣告,或是經文,咒語,強迫人們朗誦.
.
這屬於一種廢話謬誤,人們理解事實,想聽聽別種說法,即使聽不同的意見的人怎麼說,也不代表對他所言完全同意,甚至人們早已理解到了事實為何,他們早已有了先備經驗,他們可能從三歲起就知道地球是圓的,一再重複人們已經知道的東西,使人們感到反感,讓人們覺得自己被感到無知-好像他們並不知道這件事一樣,又無從反駁,這並不是再確認事實,而是藉由「事實」來拷問他人,使他人陷入退無可退的境地.
.
事實應該是無害的,知道的人會知道,想說的人就會說,我不想聽事實,這也很合理,並不是事實的錯,而是有人藉由事實在侵犯他人的生活,阻礙人們思考的彈性.
.
這種病毒式的「呈現事實」,讓他出現在任何不該出現的地方,沒有經過人們的允許,人也無從拒絕,即是用「事實」來進行犯罪,我們不會希望有人一天到晚都在你旁邊說「你是你媽生出來的」,包括你在洗澡的時候,吃飯的時候,檢視你的陰毛是否該剃了的時候,在一般正常的情境下,稍具有「常識」的人,都可以知道,那個叨叨不休的人帶有特殊目的.
.
而他正在用「事實」破壞其他人的事實,包括我們陰毛長出來的事實,包括今天的午餐是咖哩這件事實,包括我們洗澡的時候習慣什麼都不想的這件事實,包括我們腦袋內選擇那件事實出現,給予我們認知,哪個事實這個時候該擺在那個位置,而有人迫不及待地破壞他們,要讓你生活上每一個「事實」都被排擠,置入他想讓你知道的這件事,他絕對優先.
.
他破壞了我們可以選擇相信哪些事實的權利.
.
所謂「事實」存在的前提是,每一個人的想法都存在.
.
每一個人的思考都是自由的,事實就是包括著每一個想法都存在著而且自由運作的事實,當我們確認正確或者錯誤的觀點,事實或是非事實之前,都體認到的一個先備事實,我看到他說「地球是平的」,那麼,我也正在確認這個人的存在,和他的想法的存在,阻止這一點,你就是反事實的.
.
更何況,「地球是圓的」就是來自「地球是平的」嘗試錯誤的結果,如果沒有「平」的概念先形成,人們無從反駁與懷疑,甚至想像,然後得到「圓」的答案.
.
對於「地球是圓的」,這件事實來說,如果他被當成一種絕對的真理,進攻的武器,不可質疑的教條,那不僅對它沒有幫助,反而在使人們感到不悅,不舒服,不愉快,感到壓迫,敦使人們遠離事實,甚至拒絕去相信,因為承認那事實即是承認你施加壓力的手段,不如說,那個被施加特殊目的,和激烈手段的事實,已經不是事實了,而是一種純粹的嫌惡刺激,這些不正當的行為,對於「事實」本身,是有害的,是拒絕讓事實被人們認知,這就是在「反事實」.
.
在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查核所謂「網傳『藻礁只能在海水污染嚴重的桃園沿海才能看到,是海水重度污染指標物種』?」,他根據專家的說法,得出「水質混濁並不等於『汙染』;而『污染』仍會導致藻礁等生態環境受破壞.」據此查核為「錯誤」,看起來是正確而且無懈可擊的,然而,探究其尺度,其實只是挑語病和瑕疵,進行不合理的否定.
.
對照被視為錯誤的原文:
.
「你知道為什麼藻礁在全球很稀有嗎?為什麼宜蘭、花蓮、台東、屏東、小琉球和綠島幾乎沒有藻礁嗎?
事實就是因為人家的海水夠乾淨夠清澈,陽光穿透度高,珊瑚活得很好佷茂盛,沒有你珊瑚藻鬼混的空隙嘛!你就是只能在海水污染嚴重,珊瑚活不下去的桃園沿海才能輪得到你耐汚濁的珊瑚藻在這裡混阿;你希望海水很清澈,珊瑚生長茂盛,每年至少生長1公分,魚類豐富生機盎然?還是海水繼續汚染,只能養這種10年只長1公分礁石的廢藻?
這種海水重度污染指標物種就如同中國國民黨,無法存活在真正文明的世界,無論走到哪裡都會被唾棄,只能在無腦韓粉滿街,污煙瘴氣的台灣才能存活阿,當然啦,都是愈來愈稀有物種啦!干!」
.
以及引述反駁的專家說法,
.
「劉少倫解釋,有沙、懸浮物、低光源的水質環境,殼狀珊瑚藻在沒有其他競爭者和藻食動物,長時間下來才能累積礁體、有機會發育形成藻礁.如果水質清澈、水溫低的環境,就會像東北角偏好許多非鈣化大型藻類和珊瑚,例如石花菜,但不會有機會發育形成藻礁;又如果是水質清澈、水溫溫暖的環境,就會偏好珊瑚生長,例如墾丁的珊瑚礁生態.
.
劉少倫指出,此論點要釐清的觀念有二,第一,有沉澱物的水質不等於『汙染』;第二,藻礁在工業區興建前就有,不是因為工業污染才形成。此外,桃園大潭地區施工後沒有常態化海浪進來淘洗,藻礁將被泥沙長期掩埋,長期下來藻礁生態會死亡,就是現在大潭藻礁G3區的狀況.」
.
其實所描述的「事實」皆相同,相較於於長於水質清澈的珊瑚,藻礁生長自水質較為混濁的環境,不過解讀各異而已.
.
不過一人將混濁的水質形容成「汙染」,另一人則認為對方指的汙染是工業汙染,據此解釋工業污染前藻礁已形成,不能說混濁的水質等於汙染.
.
然而,前人所述的是否指的是「工業汙染」呢?觀察其原意,「事實就是因為人家的海水夠乾淨夠清澈,陽光穿透度高,珊瑚活得很好佷茂盛.」、「珊瑚活不下去的桃園沿海才能輪得到你耐汚濁的珊瑚藻在這裡混阿」,可以看出,這和工業污染無關,而是指海水汙濁的環境.
.
因此,水質混濁並不等於「汙染」,「汙染」也不等於工業汙染,這兩造說法原本是很好的互相滌清事實,但在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的運作下,變成宛若訓詁學的文字遊戲.
.
而更糟糕的是,直接標記成「錯誤」,彷彿他是一種徹底違反事實的完全錯誤;接著,臉書在據此作為依據,對轉傳消息的人、發文者,乃自於社團,直接進行懲罰和標記.
.
分享者除了收到警告,文章也被消失在臉書,若有社團有此文章,則社團品質會被調降,明明是一篇發文,卻影響社團文章的觸及率
,而嚴重或多次犯規,就會被迫關社團.
.
如果這就是所謂事實查核的話,我們可以看到「事實」並沒有浮現,取而代之的,是無數個談論此議題的人被消失,周遭的人感到恐懼.
.
「合理的錯誤」是構成事實的一部分;「不合理的尺度」則是消除事實的劊子手.
.
該篇被稱之為「錯誤」的文章,被指為「錯誤」的部分,嚴格來說,並不算是錯誤,頂多算用詞不精確,可能會誤導他人,他的觀點雖然偏頗,但依舊在事實的範疇,並不到謠言或是假訊息的程度,而是針對真的訊息,發表自身主觀的感受,這樣的感受帶有情緒性,描述自身感受或是情緒,多半都不是真實的,也不會有人用真實的標準去衡量它,因為,那是在描述自己的感覺.
.
誠如同環團說蔡英文殺死藻礁,藻礁是七千年的女神,蔡英文踩藻礁,沒有人會受到處分,或被臉書禁言,甚至被莫名其妙的機構跑來「查核」一番,若依照這種「事實」的尺度,藻礁是生物屍體堆疊起來的無生命體,並不會有「殺死」這種說法,無生命體的藻礁也不會是什麼女神,若有自稱是事實查核機構,跑來說你是一種錯誤,這違反事實,然後如此這般把閱讀你文章的人都殺雞儆猴一番,是否有人能接受?這樣的行為,與其說是查核事實,不如說,是在民主國家內實行獨裁的真理部.
.
人們形容事物,多半會使用比喻或誇飾,參雜自身的感受在其中,有人認為藻礁是女神,有人認為藻礁是廢物,這都沒什麼錯誤,真正的錯誤,就是有人跑來嚷嚷著你違反事實,然後找了一堆專家,客觀的分析,仔細地計算,你的話語犯了什麼錯誤,因此你整體是錯的,這樣的人,若不是神經病,就是專業而且訓練有素的狗.
.
看起來不同於事實即是錯誤,事實上,是不同於我即是錯誤.
.
高語境國家使用語言的方式,和低語境國家是不同的,因此,中文裡經常會有許多集合名詞,涵蓋多種語意,端看閱聽者依照情境加以辨別,例如,汙染,根據教育國語辭典,有沾染、弄髒之意,如《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伎傳.管輅傳》:「或因漢末之亂,兵馬擾攘,軍屍流血,汙染丘山.」
.
血流成山,是一種汙染;海水混濁,亦是一種污染,硬要說此汙染就是彼汙染,搬出什麼聯合國定義的工業汙染,實則是一種違背常識的無知.
.
若我說,我的內心被汙染了,是否會被判定是錯誤的,而必須被警告?若有人在自己的臉書寫下,藻礁是廢物,是否會有一群事實查核中心的人跑來查水表?
.
一種詞彙的用法,縮限它的定義,據此來說其他人是錯的,這叫偽冒理據;抓著一點語病,挑取瑕疵,把部分錯誤,說成整體的錯誤,這叫部分取代整體的謬誤;把這些虛構的錯誤,無限上綱成制裁他人的理由,這就叫搞文字獄.
.
低語境國家,因著精確字詞的使用方式,制定了判定謠言的機制,本就尚有疑義,配合著高語境國家的微言大義,造就了漫無邊界,令人無語的絞刑台,每種事實都可以拿來審查一番,差別在何者為我所用,我意欲合為,繩子要套在何種立場的脖子上而已.
.
而這種「不合理的尺度」,無論是何種事實,都能判定為非事實;何種言詞,都可以指為錯誤,那麼,這種查核事實的方式,可以說是無效.
.
臉書自美國大選以來,針對特定候選人的fuck-check,已經是惡名昭彰,從來我們認為那是針對遠方國家所發生的事,只不過波及到無關選情的中文使用者,現在,台灣有個機構成為了這種fuck-check的背書,開始干涉台灣內政議題,並且侵害人們的言論自由,原以為是遠方的風暴,如今,卻成為燃燒自己房屋的火苗.一群人以為那是「澄清」、「查核事實」、「打臉」而已,殊不知,許多受害者卻因著這種手段,喪失發言的權利,或活在恐懼之中;今天因為站在對立面的人群受到打壓而高興,改天,它便可以依循這種尺度,來懲罰你,只要他認為你在社群媒體的言論,是一種「錯誤」的話,不符合他們所認知的「事實」.
.
那麼,你最好確保能永遠跟他們保持一致.
.
是誰給他們這種權柄?這個機構是否具有民意?他的代表性為何?這樣的機構誰來監督?誰來查核他們表述的「事實」?網路上大大小小的社群、網站,從來就是經歷過挑戰,論辯,與他人互動而逐漸累積自身的信度,今天,ㄧ個從天而降的機構以「事實」自居,並開始四處查核自然使用者違反事實與否,彷彿它們具有理所當然的信度,所有人都必須無條件地遵從他們.
.
一群菁英圍在會議桌上,扮演真相的仲裁者,找了他們認可的專家,來背書他們的意識,排除他們認為是錯誤的言論.
.
只令人嗅聞到傲慢與偏見而已.
.
如果他是作為一個網站,一個少數人觀點匯集的粉絲團,據此發表意見,說他們認為哪些人是錯誤的,由公眾評判,那是合理的存在;若他們的行為是去審查他人,藉由臉書去進行言論檢肅,以真理自居,我們必須質疑,它存在的意義為何.
.
我們可以知道的是,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在查核事實.
.
這顯然不是事實,brother.
.
.
本篇文章的完成 感謝 #YSLim tomoyo的贊助
.
【贊助神父的菸 拆你家的水表】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鈣化點會消失嗎 在 Vicky Hung (洪雅琦) Facebook 八卦
面對「骨刺」該怎麼處理?
最近常常被問到這樣的問題
我只能說,骨刺是個額外增生的結構
無論是Bone Chips或是Bone Spurs
長在裡面就會搶掉原有關節的活動空間
我不是一個主張開刀的訓練師
但我也不是一個不鼓勵開刀的人
要不要手術治療,一切都看部位與狀況
而且該由專業的醫師來做判斷
只要你關節裡面有了「異物」
在活動的時候,異物就會對原有的結構產生影響
無論是擠壓還是摩擦
活動的越大、越頻繁,這現象就越多
不正常的關節內部活動,就會產生慢性發炎
這些發炎也會使體內過度修復,產生許多結痂組織
這些增生的組織比loose body還惱人
它會更加抑制關節內部的活動與咬合
讓你的關節範圍受到影響
而選手又會更想加大力量使關節角度出來
本來就狹窄的空間就會變得更擁擠
發炎再進來,腫脹的結構又會讓一切都更惡化
所以我只能奉勸各位
有傷、有痛,在急性的時期,在醫療人員的建議下
該吃止痛消炎藥的時候就該吃它
不是因為擔心你痛,而是要讓藥物
來減緩關節內部的發炎與過度修復的反應
該休息就該休息、該停練就不該硬撐
消炎藥不好~
那是在錯的時間、錯的狀況下吃
才會對身體產生影響
有些選手甚至把消炎藥當作上場比賽的安慰劑
比賽日吃重一點,訓練日吃少一點,平常日吃一小點
有吃!就會安心~就感覺疼痛會消失
完全把消炎藥當糖果,這才是可怕的用法
像手肘這樣構造簡單的關節內
如果有了不該出現的物體
在醫療的建議下,我到認為簡單的關節鏡處理一下
反而是最好的預防方式
要不然等到軟骨結構磨損、韌帶肌腱發炎、鈣化
狀況已經不單純是骨刺,而是影響到其他部位
那處理起來就更複雜
或是放著越長越大,大到影響關節活動
長時間改變了動作模式,讓腦部記存了錯的技術模式
就算開刀處理後,都不見得能找回原有能力
因為手術事小,腦內動作模式重建才麻煩
每每看到許多選手因為骨刺而煩惱
不知道該不該處理的時候
慢慢地一拖再拖~就變成更複雜、更糟糕的現象
為了閃痛,所以改變了動作技術
要不然就是忍著痛,硬著頭皮執行
讓增生部位越長越大....
現在的醫療很發達~
只要找到好醫生,好好的做復健
這些都只是小小的問題
千萬不要在關節內「養虎為患」啊!
喔~對了!
一定有人就會說,那關節裡有骨刺就該開刀嗎?
當然不是!一切都要看醫生的專業建議
而且前述現象指的是手肘部位
像肩膀、腳踝、手腕這種複雜性關節
就不一定了!
還有啊~手肘的小手術
重要的不是該不該做,而是「何時做」
怎麼利用休季期,在最不影響訓練強化的時機進行
那也是一門學問誒~
而這只是我小小的經驗談~
還歡迎各位醫療專家、復健專家、防護專家
給予更多的建議與指教!
還有還有~
骨刺的術後,很多人以為只要把關節角度找回來就好了
其實沒那麼簡單!
越是簡單的手術,術後的復健更要謹慎
許多人往往就是因為「簡單」所以忽略了復健後訓練
要怎麼找回角度,再找回功能性角度
再有能力控制現有的關節範圍與力量
這些是許多復健後期忽略的部分
開放練的活動、閉鎖鏈的活動
手腕與手肘間的連動,不同角度前臂轉動與手肘互聯
手肘最大屈伸角度下,與肩膀間的控制關係...
這些訓練又幾乎更少人注意到
大家對手肘術後的復健
就只會單純的做二頭與三頭的強化而已....
因為簡單~所以要不簡單啊!
鈣化點會消失嗎 在 林彥甫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八卦
珍愛藻礁公投連署缺你不可‼
歷經 7600 年才形成的大潭藻礁,即將消失在台灣這美麗的小島。幸好這樣的悲劇,有可能因為你而改變。
請一同簽署珍愛藻礁公投,讓下一代依然能親近這片海岸,自己也不用花大錢出國,就能夠享受頂級的大自然之美。
連署書下載:https://reurl.cc/WE3Y2y
填好連署書並親自簽名後,歡迎送到時代力量新竹市黨部
(其他公投連署據點:https://reurl.cc/zbeGv6)
或郵寄至:
320039 桃園市中壢區普光二街122巷10號
珍愛藻礁公投 工作小組 收
===
耗時7600年形成的大潭藻礁面臨被破壞威脅,珍愛藻礁公投連署缺你不可 https://www.outsiders.com.tw/post/8828
台灣這塊土地孕育了無數的生命,透過齊柏林的空拍鏡頭,我們看到台灣土地的美;透過王威智的鏡頭,我們看到台灣近海水面下的世界;透過你我的手機,我們看到台灣高山、溪水、湖泊、海岸的壯麗景象。
這些讓人屏息的景色,正一點一滴的消逝,表面上是風景不再,實質上是許多無辜的野生性命接連殞落,雲豹已不復見,石虎正慢慢的絕跡,身為台灣人,我們能做什麼停止這一切?
位在桃園永安漁港到竹圍漁港之間,長約 27 公里的這條海岸線,是台灣重要的藻礁分布地,如今,卻面臨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的開發而受到威脅,不僅將導致耗時 7600 年生長的藻礁歸零,同時也讓在此生存的 261 種海洋生物無家可歸。
【什麼是藻礁?】
珊瑚礁和藻礁都是生物造礁,最大的差別是在珊瑚礁是「動物」造礁,而藻礁是「植物」造礁。提起珊瑚礁,一般人不陌生,珊瑚礁成長在水質清澈的海域,強烈日照導致旺盛的光合作用下,所形成的多孔隙環境是海中生物很好的棲息地,生態豐富異常,故有「海中熱帶雨林」之稱。
相對於動物造礁的珊瑚礁,以植物造礁的藻礁,也屬海岸多孔隙環境,同樣是海洋「生物的育嬰房」。他們在水質佳,水溫高的地方搶不過動物造礁,卻能在較惡劣的環境裡自成一片和珊瑚礁媲美;而藻類造礁過程緩慢,以桃園海岸造礁主體的「無節珊瑚藻」為例,20 年還成長不到 1 公分,她比之珊瑚礁平均年成長 1 公分,更為稀有特別。
【藻礁很重要嗎?】
藻礁經常被稱為海洋生物的育嬰房,全因為藻礁地形多孔隙的環境是各種魚蝦蟹貝最佳的繁衍後代場所,小魚小蝦長大游到附近海域,就成了豐富的漁場,這魚場造就了桃園南永安、北竹圍兩個大漁港。
「永安漁港」是全台唯一客家漁港,過去就是因此而漁獲豐碩,也創造了獨特的海客文化。如此豐富而多樣性的藻礁生態特色,誠然是最佳的環境教育場地;而潔淨的海岸和豐饒的漁產更是吸引遊客的亮點,讓休閒產業得以蓬勃發展。
此外,藻礁是重要的基因保存庫、藻礁的多孔隙礁體有極佳的消波功能、藻礁生態系是絕佳的環境教育場域、桃園藻礁與珊瑚礁交錯成長,是地質學、氣候變遷上值得研究的好題材等等,這些通通都是藻礁的重要性。
【大潭藻礁有什麼特別之處?】
有造礁功能的藻類不少,統稱石灰藻。這些石灰藻(如桃園藻礁的造礁主力-殼狀珊瑚藻),將海水中游離的鈣固定在細胞壁中,生長過後留下石灰質來造礁,有些扁平狀生長的石灰藻類不僅可以藉鈣化作用沉積碳酸鈣,還可不斷的膠結,進而建造大型的礁體,稱之藻礁。
根據台大海洋研究所所長戴昌鳳教授團隊 2008 年出版的研究資料顯示,桃園藻礁最早的生成年代約有 7500 年的歷史。在大園區潮音海岸的礁體超過 6 公尺高,年代約 7620 年,原先是珊瑚礁比藻礁多的礁體,之後在約 4500 年前逐漸變為藻礁比珊瑚礁多的礁體。但在觀音區保生海岸所探取的樣本,厚度約 3.35 公尺,年代竟也有 7500 年歷史。此處的礁體為純以藻礁所造的礁體,以此數據推測,藻礁 20 年還長不到 1 公分。
在大潭藻礁,有超過 1200 隻頂級掠食性動物裸胸鯙,證明生態豐富穩定;同時也是一級保育類動物柴山多杯孔珊瑚最大棲地;更是國際瀕危物種紅肉ㄚ髻鮫的育幼場;連全球僅剩約 50 隻的台灣白海豚也來這裡覓食。國際期刊一再認證這裡的保育價值,2019 年列入國際海洋保育組織 Mission Blue 的全球希望熱點。
【大潭藻礁面臨什麼威脅?】
危害藻礁的因子主要有三個,一是海岸建設的破壞,二是工業廢水汙染,三是淤砂掩埋。
對藻礁來說,最直接的傷害就是第一者,海岸建設,許多工程往往選擇填海造陸、甚至把藻礁直接挖除,桃園的兩大漁港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之上建立起來的,以及 2007 年中油在觀音保生里海岸對藻礁開膛剖肚、2014 年亞東石化為了大型器械所做的臨時碼頭而挖掘水道、和 2015 年中油沙崙油庫修繕海纜管線破壞藻礁等。
工業廢水汙染的影響就更為直接了,像是觀音工業區汙水處理廠的放流水體讓樹林溪數十年來不曾出現魚蝦,出海口的藻礁除了偶有隨潮水而來的洄游性動物出現以外,平時都是一片死寂,有時候礁體還隨著汙染水的顏色變換。
藻礁所創造出的多孔隙環境,是許多海洋生物的家,以及繁衍的棲所,如果藻礁被淤砂蓋住,等同自己的家被封埋,生物自然就會離開這裡,生態也會因此沒落。藻礁因為海潮本來就會時被淹沒、時而露出,但人工的海岸突堤也會影響飄砂的移動,就是所謂的「突堤效應」,若海流由北向南,則突堤的北方會有淤積現象,突堤南方則會造成海岸侵蝕。而相近的兩座突堤之間,則會出現全面掩埋現象,這以觀塘工業區基地及其南方的臨時碼頭間的現象最為明顯。
中油第三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選定此處作為設站地點,引起軒然大波,雖然中油承諾環評不會影響到既有藻礁的生態,但從動工以來,已經發生過三死四傷的工安意外,甚至還發生兩次工作船擱淺的意外,導致大片面積的藻礁被刮除,連帶的影響到保育類柴山多杯孔珊瑚被整株破壞,讓許多環境保育人士痛心不已。
【我們可以怎麼做?】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參與「珍愛藻礁公投」,目前該公投已經進入第二階段連署,得在 3/16 前募得 35 萬份的連署書,如此才能跨越公投的門檻,讓第中油第三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遷移站址。此外,應該從自身做起,減少碳排放,以及關注環境保育議題,讓每一個生物、植物在地球上都能獲得平等的生活環境。
連署書下載:https://reurl.cc/WE3Y2y
填好連署書並親自簽名後,歡迎送到時代力量新竹市黨部
(其他公投連署據點:https://reurl.cc/zbeGv6)
或郵寄至:
320039 桃園市中壢區普光二街122巷10號
珍愛藻礁公投 工作小組 收
===
藻礁受難記【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我們的島
https://reurl.cc/2brk4m
珍愛桃園藻礁網站
https://reurl.cc/5orygG
珍愛桃園藻礁
荒野保護協會
鈣化點會消失嗎 在 【乳房健康】乳房鈣化點是否等於乳癌?| 鄭紫翎醫生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良性的乳房 鈣化點 一般不會演變成乳癌,而惡性的乳房 鈣化點 就需要視乎檢查 ... 1:07 乳房 鈣化點會 自然 消失嗎 ? ... 2:19 乳房 鈣化點 需要手術治療嗎? ... <看更多>
鈣化點會消失嗎 在 【名醫觀點】乳房有鈣化點別慌!8成以上是良性 - YouTube 的八卦
醫師解析看這裡:http://bit.ly/2UZkP2W加LINE 健康資訊馬上看▷http://bit.ly/2CpUdzT現在訂閱《健康2.0》➔https://bit.ly/2IBSoRrTVBS新聞台(56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