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追求平等或重建信心? 從銀行擠兌經驗看口罩風暴】
口罩供應風波,成了這幾天的熱門新聞話題,行政院限制出口確保產能,被馬英九與韓國瑜批評;到了口罩需求大增,蔣萬安夾手姨又出來喊超商買不到;今天,行政院終於拍板「#口罩實名制」供應,看來下個話題將會是每個人一周兩片太少。
台灣口罩會不夠嗎? 其實在本次疫情發生前,原本國內產量內銷130萬片/日,進口118萬片/日,而根據SARS經驗,SARS流行高峰期,國產內銷量每日增加14萬片,進口量增加150萬片,其中進口並非全為醫療用口罩。因此,本次疫情最高需求,預料不超過130萬+118萬+14萬+150萬=412萬片左右,還小於目前國內的產量400-420萬片。
然而,如果很簡化的算,1931萬名成人都要去買口罩,那麼,每個人每天只能買到0.22片口罩。
這個口罩困境,其實就是相當於「#銀行擠兌」危機。
銀行的存款準備金,法定規定只有15%(資產拿去放款或投資),也就是理論上顧客要把銀行的錢都領出來時,銀行很快就會被領到沒有現金,但這樣的狀況一般來說不會發生,靠得是對金融系統(或是對整體經濟體系)的信心。
擠兌,就是信心問題;口罩也是。
同樣的,並非所有人都需要買口罩,副總統陳建仁前幾天就曾提醒民眾,需要戴口罩的優先順序為:1、第一線醫護人員及防疫人員;2、確定或潛伏期病例之共同居住的家人;3、確定或潛伏期病例經常接觸的親友或同事;4、公共運輸業員工;5、密閉娛樂場所員工;6、到醫院診療或探病者;7、公共運輸工具的乘客;8、密閉娛樂場所消費者;最後是9、其餘民眾。 也就是說,健康成人,在通風良好空間,並不需戴口罩。口罩所必須的消耗量,每日大概不會超過400萬的產能太多。之所以現在有口罩超量需求,來自於買進「避險物資」的心理。
事實上,大多民眾買了口罩也不會馬上用,但寧可先預備一點安全存量(先不論惡意囤積或走私的例子),也不要每天去買三個,這是危機時人之常情。
所以現在口罩的銷量,來自民眾預期N天後爆發全國社區流行,那時候買不到的期望心理,照理說在風險溢價下,口罩作為避險物資一定要漲價,但政府嚴格管制價格,當然會不夠。
所以處理口罩問題,和處理擠兌問題一樣,在重建信心,告訴人民,你的錢放著以後還領得到,或是說你的口罩現在不買,以後還買得到。
那麼,應付擠兌怎麼辦呢,其實有標準做法,例如金管會便曾頒布過《#金融機構危機應變措施》(2002-2008 有效),規定了:調足足夠現金、發表聲明澄清事實、維持營業廳秩序等方式,除了體質面的強化措施外,其實都是「擺出樣子增加信心」,因此在這措施中,我們就會看到「把現金堆在營業廳」;「找自己人來表演領錢讓大家安心(然後走出去以後再把錢存回去)」這些「SOP」。
要應付擠兌時,擺出來的或是找人領走的錢,那個不是給一般人領的,是借來給人看的,告訴大家不用擔心。
所以,要解決口罩問題,除了產能問題外,就是要重建大家對「未來口罩生產」的信心,要拿出「未來的口罩」給大家看,說服大家接受現在只能拿到很小額,但是可以安心的事實,這就是建立日產千萬口罩生產線的重要性,告訴大家,口罩會越來越多,而不需要囤積。
建立全面實名制,大家都可以公平地有口罩,但每個人每天就只能拿到0.3片,問題在於,每個人對口罩的需求並非平均的。
建立信心以及口罩需求分級配給的方法,比全面實名制更實際,但這會非常需要國民對政府政策的信任。
然而,就像我們一開始所說的,有一群人,前天說台灣疫情不嚴重,應該把口罩送給中國,昨天就變成每個人要戴口罩,買不到口罩政府無能,到了今天,還是一樣會找新的方式攻擊政府,這一兩年來,這些配合境外勢力,散播謠言,單純拖政府後腿的資訊戰手法,撕裂了台灣社會,也影響了政令的傳遞與民眾信心的建立。
這樣的悲哀,導致政府必須做120%的努力,有時,這超額的付出,政策上不一定會達到最佳的效益,卻是這樣的社會氣氛下,不能不做的。
在信任破壞下,導致政府需要建立完全實名制,並設定一個「口罩絕對夠、絕對公平的參數(每人約0.3片/日)」,但在取得購買量大數據後,購買片數、間隔,是可以動態修正的,並在終端控管不可能超買下,有機會留下一定數量預備口罩,投入防疫缺口,並隨著口罩產量逐漸增加,而完全緩解口罩危機。
只是,這已經算是多繞了好幾步了。
(圖:蘋果日報,2008年樹林農會擠兌事件)
金融機構危機應變措施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八卦
【要追求平等或重建信心? 從銀行擠兌經驗看口罩風暴】
口罩供應風波,成了這幾天的熱門新聞話題,行政院限制出口確保產能,被馬英九與韓國瑜批評;到了口罩需求大增,蔣萬安夾手姨又出來喊超商買不到;今天,行政院終於拍板「#口罩實名制」供應,看來下個話題將會是每個人一周兩片太少。
台灣口罩會不夠嗎? 其實在本次疫情發生前,原本國內產量內銷130萬片/日,進口118萬片/日,而根據SARS經驗,SARS流行高峰期,國產內銷量每日增加14萬片,進口量增加150萬片,其中進口並非全為醫療用口罩。因此,本次疫情最高需求,預料不超過130萬+118萬+14萬+150萬=412萬片左右,還小於目前國內的產量400-420萬片。
然而,如果很簡化的算,1931萬名成人都要去買口罩,那麼,每個人每天只能買到0.22片口罩。
這個口罩困境,其實就是相當於「#銀行擠兌」危機。
銀行的存款準備金,法定規定只有15%(資產拿去放款或投資),也就是理論上顧客要把銀行的錢都領出來時,銀行很快就會被領到沒有現金,但這樣的狀況一般來說不會發生,靠得是對金融系統(或是對整體經濟體系)的信心。
擠兌,就是信心問題;口罩也是。
同樣的,並非所有人都需要買口罩,副總統陳建仁前幾天就曾提醒民眾,需要戴口罩的優先順序為:1、第一線醫護人員及防疫人員;2、確定或潛伏期病例之共同居住的家人;3、確定或潛伏期病例經常接觸的親友或同事;4、公共運輸業員工;5、密閉娛樂場所員工;6、到醫院診療或探病者;7、公共運輸工具的乘客;8、密閉娛樂場所消費者;最後是9、其餘民眾。 也就是說,健康成人,在通風良好空間,並不需戴口罩。口罩所必須的消耗量,每日大概不會超過400萬的產能太多。之所以現在有口罩超量需求,來自於買進「避險物資」的心理。
事實上,大多民眾買了口罩也不會馬上用,但寧可先預備一點安全存量(先不論惡意囤積或走私的例子),也不要每天去買三個,這是危機時人之常情。
所以現在口罩的銷量,來自民眾預期N天後爆發全國社區流行,那時候買不到的期望心理,照理說在風險溢價下,口罩作為避險物資一定要漲價,但政府嚴格管制價格,當然會不夠。
所以處理口罩問題,和處理擠兌問題一樣,在重建信心,告訴人民,你的錢放著以後還領得到,或是說你的口罩現在不買,以後還買得到。
那麼,應付擠兌怎麼辦呢,其實有標準做法,例如金管會便曾頒布過《#金融機構危機應變措施》(2002-2008 有效),規定了:調足足夠現金、發表聲明澄清事實、維持營業廳秩序等方式,除了體質面的強化措施外,其實都是「擺出樣子增加信心」,因此在這措施中,我們就會看到「把現金堆在營業廳」;「找自己人來表演領錢讓大家安心(然後走出去以後再把錢存回去)」這些「SOP」。
要應付擠兌時,擺出來的或是找人領走的錢,那個不是給一般人領的,是借來給人看的,告訴大家不用擔心。
所以,要解決口罩問題,除了產能問題外,就是要重建大家對「未來口罩生產」的信心,要拿出「未來的口罩」給大家看,說服大家接受現在只能拿到很小額,但是可以安心的事實,這就是建立日產千萬口罩生產線的重要性,告訴大家,口罩會越來越多,而不需要囤積。
建立全面實名制,大家都可以公平地有口罩,但每個人每天就只能拿到0.3片,問題在於,每個人對口罩的需求並非平均的。
建立信心以及口罩需求分級配給的方法,比全面實名制更實際,但這會非常需要國民對政府政策的信任。
然而,就像我們一開始所說的,有一群人,前天說台灣疫情不嚴重,應該把口罩送給中國,昨天就變成每個人要戴口罩,買不到口罩政府無能,到了今天,還是一樣會找新的方式攻擊政府,這一兩年來,這些配合境外勢力,散播謠言,單純拖政府後腿的資訊戰手法,撕裂了台灣社會,也影響了政令的傳遞與民眾信心的建立。
這樣的悲哀,導致政府必須做120%的努力,有時,這超額的付出,政策上不一定會達到最佳的效益,卻是這樣的社會氣氛下,不能不做的。
在信任破壞下,導致政府需要建立完全實名制,並設定一個「口罩絕對夠、絕對公平的參數(每人約0.3片/日)」,但在取得購買量大數據後,購買片數、間隔,是可以動態修正的,並在終端控管不可能超買下,有機會留下一定數量預備口罩,投入防疫缺口,並隨著口罩產量逐漸增加,而完全緩解口罩危機。
只是,這已經算是多繞了好幾步了。
(圖:蘋果日報,2008年樹林農會擠兌事件)
金融機構危機應變措施 在 「金管會處理金融機構經營危機事件之規範」草案總說明 的相關結果
經整倂「金融機構經營危機處理原則」、「金融機構危機應變措施」、「財政部處理金融機構經營危機事件之作業要點」,並納入保險局、證券期貨局及農業金融局所訂定之經營 ... ... <看更多>
金融機構危機應變措施 在 台財融(六)字第0916000031 號 - 金融法規全文檢索查詢系統 的相關結果
附件:金融機構危機應變措施壹一般應變措施: 一調足足夠現金支援: (一) 備妥同業行庫之取款憑證(同業支票、取款條、質借或解約之存單、同業拆放借據、本票等) ,商請同業 ... ... <看更多>
金融機構危機應變措施 在 金融機構經營危機處理原則 的相關結果
一、基本宗旨為掌握時效,即時處理金融機構之經營危機,以保障存款人權益,維護信用秩序,貫徹金融紀律,並減低社會成本,特訂定本處理原則。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