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況轉播 #RAW2020夏季菜單
RAW 2020年夏季菜單,依舊機關算盡, 該點的題、該玩的哏一個也沒少,卻是三片原原本本的鵝肉,讓我傾心。
有如嬰兒的肌膚那般光滑粉嫩,這鵝肉一入口,就是軟香味美,滷水的鮮鹹均勻滲透,雖是胸肉也不乾柴,有厚度的鵝皮Q而不韌,口感很好。作為主菜,而且是RAW的主菜,自然不可能如此簡單,這鵝肉還另外搭配了法式高麗菜捲(Chou Farci),以台灣本產高麗菜一層層包夾鵝腿肉,捆裹如球,炙烤外層如炭,再用極銳的刀小心切片,紮得緊實的層層疊疊秀出細工,一望即知。
平凡無奇的鵝肉卻也蘊藏功夫。黃以倫(Alain Huang)主廚說,為了做這鹽水鵝,他跑了好幾個鵝肉攤,發現皮與肉的口感是否協調是好吃的關鍵,肉質嫩的,往往皮還太韌,皮夠軟的,肉也跟著老了。「皮與肉要求的加熱溫度不一樣」,黃以倫抓住此癥結,回到RAW的廚房改良鹽水鵝的製程:先用白豆蔻、草果、花椒等等香料調製滷水,將生的帶骨鵝胸腔浸入其中二十四小時,取出後浸滾水、泡冰水,熱冷交替反覆八次,直到鵝皮夠軟夠熟,才回到滷水裡,加熱煮到要求的熟度,大約三十分鐘,最後用龍眼木煙燻。最近我對於「用法菜技巧做中菜台菜」有些反思,如果說西餐的思考能推進中餐的呈現,拆解、分段、運用科學方法,這就是有意義的改良。
片下的鵝胸,與高麗菜捲、青蘋果馬鈴薯泥一起盛盤,淋上煙燻鵝油與鵝汁,鵝汁更添風味與油潤,馬鈴薯泥因為青蘋果而酸香明亮,頗能平衡鵝的肉腴,是一道精彩的鵝肉料理。
#保存食畫重點
RAW本季菜單的重點其實是「保存食」,這是一個好題目,日曬、風乾、鹽漬、發酵等等手法,一方面展現台灣早期勤儉的生活樣貌,二方面則可探索風味的極限。RAW另著眼於疫情導致農產品生產困難或滯銷,無法進出口或欠缺下游銷售管道,製作保存食可以減少浪費。
RAW運用不同的保存手法。秘魯安地斯山特產的馬鈴薯乾,馬鈴薯暴露在寒溫、流水、陽光中,冷凍、發酵、乾燥,RAW擷取相似概念,將馬鈴薯煮熟,再冷凍乾燥一個多禮拜,完成的馬鈴薯乾用以製作義式麵疙瘩(gnocchi),搭配白巧克力醬汁、初榨橄欖油、谷關魚子醬、酸葡萄果汁(verjus)。台灣市場容易取得的牛筋,先滷再風乾,一條條掛在RAW廚房的後院接受日曬,再油炸泡發,成為宛若炸豬皮一般的酥脆點心,沾上霰餅(arare)與黑松露,抹上是拉差辣醬(Shiracha)與鹽膚木,酸辣涮嘴。
在台灣,未成熟的西瓜被稱作「西瓜棉仔」,西瓜要種得好必須「疏果」,每株西瓜只能留一粒果實,被採下的西瓜棉仔就被拿去醃漬,削皮、切片、搓鹽、壓水,發酵七天即成我們熟知的台灣漬物。滋味酸鮮有如泡菜,黃以倫拿來與花枝、魷魚熬高湯,滿滿的海味與鹹厚,配上透嫩的銀鱈,銀鱈上頭鋪排著花枝絲、蔥白與檳榔心,是先與大蒜用西瓜棉高湯燙過的,為軟滑的魚肉疊加爽脆與香氣;然而最厲害的工,在於蔥白與檳榔心上面一點一點的瓜子,是呀就是我們平常瞌的瓜子!瓜子是西瓜的親戚「籽瓜」的種子,用來呼應西瓜棉,黃以倫買來甘草瓜子與瓜子鉗,一粒一粒破殼取肉,RAW團隊每一季都練成一種手工藝呢。
豬肉是台灣飲食中最重要的肉食來源,肉鬆則是豬肉主要的加工品,也是一種保存食,往昔人家珍惜著吃,後來結合美援麵粉發展出來的麵包製作,肉鬆麵包成為台式麵包的一款經典。RAW本季也端出一道肉鬆麵包,如果以為將嚐到熟悉的鹹甜香軟,可就大錯特錯了—那不是豬肉鬆,而是紅酒燉牛肉鬆!這是江振誠主廚交給黃以倫的功課,「做一款肉鬆麵包出來」,黃以倫卻燉了一鍋紅酒牛肉,把肉取出敲鬆,再煸炒一小時,邊炒邊加紅酒燉牛肉的湯汁調味,成了法國腔調的肉鬆;麵包本體則是奶油濃濃的布里歐許(brioche) ,一咬爆漿,原來是松露白醬。看起來台灣,吃起來法國,RAW就擅長遊走於台法之間。怎麼不做真正的肉鬆麵包?「那Le Gout就做得很好了。」黃以倫反應快,有道理!
#甜點好滋味
二道甜點我都喜歡。一道用上苗栗產的新鮮枸杞子,新鮮枸杞子耶!台灣現在也種得出來了!七月初到八月底的短短產季,RAW善加利用,把新鮮枸杞子做成冰沙,清雅甘甜十分迷人,尾韻散發焦糖氣息,勾人味蕾,與馬斯卡彭起司(mascarpone)同食,香濃醇美,沾上香檬汁的枸杞葉也清新脆甜,初榨橄欖油平添些許青草調,風味組合十分出色。
另一道甜點的主角則是蔭鳳梨,以烤鳳梨、白豆豉、鹽、糖、豆腐乳自製而成,豆腐乳另製成冰淇淋,與烤鳳梨、白玉湯圓送作伙,再淋上蔭鳳梨汁與新鮮鳳梨汁、黃豆豉及香料製成的醬汁,鹹甜呀鹹甜,鮮中帶甘,很有台灣風味的一品。
最後的petit four,竟然是「水果切盤」。當然,在RAW當客人只有「被耍」的份,用餐開頭我們被遞上一張紙條,要我們填寫「耐酸強度測試表」,從十種酸性水果中挑出個人認為最酸的五種,我填了萊姆、檸檬、金桔、葡萄柚、百香果。結果用餐尾聲我的桌上就出現了萊姆、檸檬、金桔、葡萄柚……是想整我吧?好險好險,在被酸死前,我們先被送上一顆神秘果,含了幾分鐘後吐出來,再吃那些理應酸死人的玩意,竟然,很甜!檸檬有如香橙,金桔彷彿蜂蜜,喝一口浮著檸檬片的水,都像果汁。
這是江振誠主廚開的小玩笑,他偶然發現台灣也有這原產於西非的果子,果肉內一種叫神秘果素(Miraclin)的醣蛋白,會影響舌頭的受器,使大腦產生甜的信號。舌頭好好騙!本季菜單另一訴求是「酸味」,把酸變甜,算你厲害。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C2食光,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幾年食安問題頻傳,有些業者為了讓賣相好看省成本的原因,在麵條中加了不少添加物,真得很令人憂心!因此C2食光想介紹大家如何在家自製麵條的做法,自製麵條其實不難,吃了又安心喔。 另外有句話: 「冬至餃子,夏至麵」。夏至為什麼要吃麵其實也大有學問,夏至剛好是小麥收成的時節,新收下來的小麥營養價質比較高...
金桔醬保存 在 吳恩文的快樂廚房 Facebook 八卦
今天早上節目中張麗蓉老師所介紹的,將食譜分享給大家。
◎蘋果派
材料:12個
A. 起酥片12片 全蛋1個
B. 細砂料100g 蘋果450g 葡萄乾 適量
玉米粉40g. 水120g. 肉桂粉1茶匙
作法:
1.玉米粉與水拌勻備用.蘋果去皮去核切丁.
將蘋果丁下鍋以中火乾炒炒軟.再加糖繼續拌炒至糖溶解
2.倒入已溶解的玉米粉水煮成濃稠狀即可起鍋.
3.在起酥片的四周塗上蛋汁.將餡料放於麵皮中央.用手對摺成三角形.
4.開口處壓緊後.用小刀在表面劃出缺口.再均勻塗上蛋黃即可烘烤
烤溫:上火210.下火200 時間:15分鐘
◎草莓發糕
材料:
低筋麵粉 350g 玉米粉 50g 發粉 15 克 ( 1大匙 )
草莓汁 300cc 砂糖 200g 草莓醬 3-4滴
作法:
1.草莓汁加糖溶化待涼備用。
2.加入草莓醬攪拌
3再加入過篩後的麵粉、發粉和玉米粉
4.裝盛至杯中大火蒸 15分鐘。
草莓汁300cc (草莓 150g 水 150cc 打成汁)
◎草莓果醬
材料:
草莓600公克、細砂糖300公克、檸檬汁1顆
作法:
1.將草莓洗淨後去蒂,稍微瀝乾後放入鍋中。
2.細砂糖均勻地灑在1上,靜置醃20分鐘。
3.將檸檬擠出汁,淋在2上。
4.以小火邊煮邊攪拌,直到成為黏稠的果醬即可熄火,盛入容器中,可冷藏保存。
◎金(桔)橘醬
材料:
金橘600克、細砂糖200克、鹽 1茶匙、酒1大匙、大辣椒1-2支。
作法:
1. 成熟金橘洗淨,外皮劃幾刀放入蒸籠蒸熟或加水煮熟,再去籽,打成泥,加鹽、糖、酒、辣椒末拌勻再煮沸,盛裝瓶子即可。
金桔醬保存 在 巴黎玩家謝忠道 Facebook 八卦
客家菜在藍帶 – 少了一點專業
8月5日在巴黎藍帶廚藝學校Cordon Bleu有一場台灣客家料理示範講座, 難得有客家菜如此冷門的廚藝題材出現在法國, 很期待. 我找了個法國美食記者朋友去瞧瞧.
這是台灣客家委員會, 僑務委員會和藍帶廚藝學校合辦的一場料理講座, 請了江翠玲和李志龍兩位桃園客家餐廳主廚示範兩道客家家常菜: 腐皮梅菜捲和蒸梅干菜肉丸.
70-80個位子的教室座無虛席, 其中多數是藍帶的學生. 顯然再如何冷門的菜系, 愛做菜的人都會好奇地想來一探究竟. 也看得出像藍帶如此國際的廚藝學校, 有其大氣, 不再只是把重點放在法國菜, 也兼容世界各種大小菜系, 希望其學員能多認識其他文化. 我之前來參加過一次峇里島菜的示範. 是的, 料理和環境, 生態一樣, 需要多元化, 保存各地的文化特色.
雖說只是兩道家常菜的食譜, 但畢竟難得, 除了是個認識台灣的機會, 也是介紹客家文化的機會. 可惜不知是準備不足或是經驗不足(我想應該都不是), 這次的示範有幾個小缺點.
1. 沒有介紹客家文化. 甚麼是客家人? 客家族群怎麼到台灣的? 和其他台灣族群有甚麼不同? 客家料理味道的特色是甚麼? 其文化生活的特色又是甚麼. 示範時一直說到Hakka cuisine, 卻完全忽略了即使是身為台灣人的我, 也不是很清楚客家文化的特色, 遑論在場的各種不同背景國籍的學生和媒體.
作為客家菜重要材料的介紹 - 梅干菜 – 其實非常有趣, 也是這次示範最成功的部份(如何用甕罐醃漬). 可惜的是, 完全沒提到為何醃漬, 曝曬這類保存食物的技術在客家料理的原因和重要性.
我們或許對”客家”二字太熟悉, 反而忽略了該介紹最基本的客家文化內涵. 外國人對客家文化是完全陌生的, 所有的介紹都必須從最基本的資訊說起, 才能讓人進入狀況.
法國記者朋友注意到兩位廚師的廚師服手臂兩側有開襟的客家花布, 他覺得很漂亮, 很有特色. 問我是不是台灣廚師服都是這樣. 我解釋: 不, 那個花布紋是傳統的客家花布.
對, 外國人看到的和我們不一樣. 廚師們都穿了客家特色的傳統花布廚師服來了, 何不趁機介紹一下呢?
2. 少了麻油. 在示範準備腐皮捲內餡的時候, 廚師說因為昨天的宴會做菜, 把麻油用光了, 所以今天少了麻油一味. 我當時心想: 藍帶作為一個廚藝學校不可能沒有麻油. 就算整個藍帶找不出一瓶麻油, 附近街角就有個知名的韓國超市, 裡面肯定有. 再不然, 臨時問個住巴黎的台灣人也不至於弄不出來.
後來準備梅干菜肉丸時, 不知哪個聰明機伶的藍帶人變出一瓶麻油來, 而顯然那是藍帶學校自己本有的.
3. 粉絲不是spaghetti. 在腐皮捲內餡材料說明時, 說到粉絲. 主廚說可用冬粉或米粉. 接著, 可能是為了討好在場的”外國人”, 補充道”找不到的話, 可用義大利麵spaghetti代替”. 我心想: 天啊, 不會吧? 果然在旁的藍帶廚師馬上出來滅火, 說不可用義大利麵代替.
容我說一句重話: spaghetti代替粉絲是個嚴重的錯誤. 少了專業, 也少了文化自重.
我相信粉絲被spaghetti取代, 味道上可能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頂多口感有點差異. 我不是從味道的角度來說spaghetti不可替代粉絲, 而是從文化主體性的角度來說的.
如果藍帶願意請客家料理來表演, 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客家料理有自己的主體性, 有其他台灣料理或亞洲料理沒有的特色, 這些特色是和客家文化緊緊結合在一起的, 而文化主體性正在於其無可取代性.
而藍帶作為一個國際知名的廚藝學院, 專業是學院課程與訓練的精神. 一份食譜當然不是死的, 有些材料是可以互換替代, 但是有其侷限性和條件. 專業示範就是因為這不是一個媽媽教室課程, 可以隨個人發揮創意. 否則, 義大利麵也可拿來做牛肉麵, 或是用arborio做稀飯了.
4. 專業, 從零開始. 藍帶學校示範是專業廚師的場合, 不是媽媽教室, 一切應該(或盡可能)從零開始, 不(少)用工業產品或成品.
在解說腐皮捲的沾醬 - 金桔醬 – 的作法時, 提到可以加少許辣椒. 廚師提到沒有辣椒醬, 臨時用了法國容易找到的泰國是拉差辣椒醬. 其實最簡易的辣椒醬並不難, 將新鮮辣椒切末絞碎即可. 將就於工業產品辣椒醬讓人覺得少了專業.
我無意抹煞主辦單位的用心,只是覺得可以發揮更好的宣傳效果。這一場不到兩小時的客家菜表演是一個珍貴的機會, 然而我只認識了兩道食譜, 卻沒有認識到一點客家文化. 覺得實在非常可惜.
還有, 法國是個吃飯一定要搭酒的國家. 品嘗的時候, 藍帶廚師一直在問有無準備葡萄酒搭配?
是啊, 為何沒想到搭配台灣自產的葡萄酒, 像威史東的白酒, 氣泡酒? 不然, 台灣啤酒也好.
還是真的沒人想到客家擂茶?
金桔醬保存 在 C2食光 Youtube 的評價
這幾年食安問題頻傳,有些業者為了讓賣相好看省成本的原因,在麵條中加了不少添加物,真得很令人憂心!因此C2食光想介紹大家如何在家自製麵條的做法,自製麵條其實不難,吃了又安心喔。
另外有句話: 「冬至餃子,夏至麵」。夏至為什麼要吃麵其實也大有學問,夏至剛好是小麥收成的時節,新收下來的小麥營養價質比較高, 而用新採收下來的小麥做成的麵條也有嚐新的意思喔。
-----------------------------------------------
【C2食光 X營養師的餐桌】- 食光小百科:麵食的營養
陳小薇營養師
隨著麥的栽種範圍擴大,以及研磨麥的技術精進後,「麥製品」在華人飲食文化正式掀開精湛的一頁,從早期盛行的「粒食」,一種讓麥粒煮成麥飯,類似白米飯的烹煮料理,
直至現今衍生出更多琳瑯滿目的麵食點心,如水餃、燒餅、餛飩…等;而在眾多麵食點心當中,最能品嘗麥香滋味,當屬純粹的白麵條。
當小麥研磨成粉後,會依照所含的蛋白質含量,調配出不同蛋白質含量的麵粉,分為特高筋、高筋、中筋、低筋麵粉以及特殊配粉,不同蛋白質含量讓產品產生不同的筋性強度,也具有多元的咬感變化,如高筋麵粉使用在白土司及麵包,咀嚼時可以明顯感受Q彈韌性,而中筋麵粉常用在包子及饅頭,鬆軟中帶有微微Q勁,
低筋麵粉則是用在蛋糕製品,呈現出膨鬆柔軟。以白麵條來說,還會因為揉製工法以及靜置醒麵的因素,影響到最終產品的質地表現。
一份100g的白麵條約300大卡左右,搭配小黃瓜、紅蘿蔔絲、香菇絲或是金針菇,可以提高飲食豐富度,加個蛋、豬肉絲讓整體的蛋白質攝取量更充足。
在食材選擇上若選用精瘦的豬肉絲或雞胸肉絲,會更加清爽低脂!另外,麵類中離胺酸含量少,因為是人體身體機能需要的必需胺基酸,也被稱為限制胺基酸,
可以從肉類來源補充,因此如果是素食的朋友,建議搭配豆類一起食用,或是配料部分加上芽菜類,如黃豆芽、綠豆芽…等,讓營養素的攝取更完整,改善飲食中所攝取的蛋白質品質喔!
另外,自己手做白麵條,因為水分含量多,要特別注意保存的時間及溫度,需要冷藏保存,最好當餐食用完畢,才能百分百品嚐麥香滋味!
-----------------------------------------------
約三人份
麵條食材:
中筋麵粉300g
冷水140-150ml
鹽巴1小匙
配料食材:
紅蘿蔔適量
小黃瓜適量
肉絲適量
蛋1顆
柴魚片適量
調味料
柴魚醬油適量
金桔1顆
醬油膏(肉絲用)
步驟:
1. 中筋麵粉300g過篩
2. 鹽巴加入冷水中,慢慢倒入麵粉中揉成團
3. 揉至麵團不沾手光滑即可
4. 蓋上布醒麵糰,約30分鐘
5. 桌上撒手粉,將麵團桿成麵皮,撒上粉層疊切條
6. 切好的麵條撒上粉避免沾黏
7. 滾水煮麵
8. 撈起後放入冰水冰鎮增加Q度
更多影片
滷肉飯 https://youtu.be/Z8USWyHeXX4
釀梅酒 https://youtu.be/YH-k7xZLKbc
蘿蔔絲餅 https://youtu.be/vLE8IzSuL-8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C2FoodChannel

金桔醬保存 在 分享金桔一个好吃的做法,还能保存很長時間,金桔取籽有妙招 的八卦
分享 金桔 一个好吃的做法,还能 保存 很長時間, 金桔 取籽有妙招. 1,546 views1.5K views. Feb 4, 2022. 78. Dislike. Share. Save. Don's Life DIY.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