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之舞 我的時代使命 演講逐字稿】
慈庸九月,應在日台灣同鄉會的邀請,到日本演講。由於現場是慈庸說一句中文,現場再翻譯成日文,影片不是很容易觀賞,所以,慈庸請團隊製作了演講的逐字稿。逐字稿總共六千多字,有點長,但是很完整呈現了慈庸的思考與觀察。慈庸拜託大家,多多分享給還不是很認識慈庸的朋友!
小額捐款支持洪慈庸:https://goo.gl/c03KYH
按我購買青年票餐券:https://goo.gl/QCXIkk
--
命運之舞:我的時代使命演講逐字稿
一、三十一歲以前的洪慈庸
各位在日臺灣同鄉會、在日台灣婦女會、還有我們在日台灣醫生會,以及來自日本及臺灣各地的鄉親朋友午安,我是時代力量臺中第三選區立委候選人洪慈庸。
今天我來到這裡,是抱著十二萬分敬重的心情跟大家分享慈庸的心得。以前,慈庸曾經到過幾趟日本,大多是來日本觀光旅遊。但這一次十分特別,很感謝會長、以及朋友們讓慈庸有中機會與大家相見,談一談臺灣現在的現況,以及我們年輕人碰到的一些問題。
很久以前,我從來沒想過我會站在這裡,在眾人的目光之下。大家認識我,可能是因為兩年多前,我最愛的弟弟、爸媽最愛的心頭肉––洪仲丘,家裡發生了不幸的事。談及這個故事以前,請大家慢慢聽,讓慈庸慢慢說我們家的故事。
大家知道說我跟仲丘是姐弟,但是其實我們兩個是來自於不同的家庭。我出生在臺中沙鹿,因為我的爸爸媽媽沒有辦法生育,所以我跟仲丘都是領養回來的孩子。慈庸的生母總共生育了七個小孩,而我是是排行第五的女孩。仲丘算起來跟爸爸也有血緣關係。血緣上,仲丘名義上的叔叔是他的生父。或許有人會問,不是親生的孩子的你們,成長過程有什麼不同?我會說,我們在成長過程中,跟一般幸福的家庭一樣。
細漢的時陣(小時候),我在臺中后里鄉間長大,我爸爸很疼女兒,所以我很少下田幫忙農事,但弟弟仲丘就沒那麼好命,勇壯的他,十歲就要下田、開鐵牛、搬運車,粗活樣樣來。
那慈庸小時候是什麼樣子?我愛玩、調皮,不是特別愛唸書,常跟堂哥會出去玩,以前大家都住在三合院。出門玩耍時,我們最愛欺負別家小孩。想當然,其他小孩子就會跟阿嬤打小報告阿,阿嬤會懲罰我們,讓我跟堂哥在門口亭罰跪。但是,我特別搞怪,只要阿嬤不留神,我就會起身溜走。最後,阿罵凍未掉,把我綁在荔枝樹上,媽媽下班回家,看到一個小孩被綁在荔枝樹上面,又驚訝又莞爾。這可能只是兒時小插曲,但回想起來,當時的我就帶有一種不服從威權、偶而叛逆的因子。
唸書時期,我是胖女孩。大家可以看到照片(剛剛那張照片右邊),大概有到七十公斤,現在的我,大概不到五十公斤。女孩到了愛漂亮年紀,就會想穿漂亮衣服,於是我下定決心減肥,我慢慢運動、持之以恆,最後成了你們眼前的慈庸。其實,減肥就像做事一樣是種毅力,而我的個性就是,當我要做到一件事情的時候,一定非常非常的堅持,不放棄。
畢業後的慈庸很平凡,是個認真任命「朝九晚九」的一個上班族。下班後累得不成人形,就如同現在多數打拼的青年人每日的寫照。每日回家後攤在沙發上看電視、發呆、紓壓。那時的我,偶爾想也許過個幾年結婚、生兩個Baby,從此過著幸福美滿的日子。
二、三十一歲的夏天
但我們知道現實通常不是童話。在我三十一歲的夏天,我記得,我永遠都記得,那一天。二零一三年的七月四號,我弟弟仲丘凌晨,在台北的三軍總醫院過世了。他離開的時候,一句話也沒留給我們,沒有。但是,手機裡有一個很長很長的求救簡訊。前一晚,也就是七月三號那晚,很恰巧我沒帶手機上班。回家以後,已經晚上九點多,我看到媽媽打來二三十通電話。心裡不安感襲上全身,我一路從高雄北上,到台北時是凌晨兩點多。七月四號凌晨五點多時,醫生告訴媽媽,不要再折磨仲丘了,讓媽媽帶仲丘回家。當天凌晨五點多天微微光,我們放棄了急救,仲丘離開了我們,離開了這世界。
七月四號回到家後,我們完完全全不知發生什麼事。直到那一晚,我拿到了仲丘他在軍中使用的那一支留下求救簡訊的手機。在簡訊裡,他留下了很多話,留下很多讓我們感到疑惑的問題。後來,我在跟軍檢開會時,把這個簡訊及那手機交給軍事檢察官。但過了十天,軍檢並沒有回答我們對簡訊及相關的疑惑,也沒有妥善處理辦案。
在那時,曾懷抱懷孕生子過美滿家庭夢想的少女洪慈庸瞬間蒼老。那年夏天是如此寒冷,弟弟在軍中遭到不幸。而後的二十六天,台灣捲起滔天巨浪,八月三日的凱達格蘭大道,被一片雪白覆蓋。如果大家有看過媒體畫面,就會知道那被黑布掩蓋什麼都沒有,什麼都畫面都沒有,這困擾著我們,困惑了全體臺灣人民。
在那一段時間,軍事檢察屬他不願意面對問題,一直在迴避問題,的一個態度。讓全台灣的民眾,的一個心情非常的無法接受,然後讓全民的情緒非常的沸騰。雖然如此,在這個上會上面很多人提供我們幫忙跟協助。在這個過程裡面其實很多人給我們一些建議。有人會說,你們就去國防部前,抬棺撒冥紙去抗議。但是我們沒有接受這樣子的一個建議,因為我希望我們是得到一個清楚跟合理的交代。
我們想要知道,仲丘為什麼會在軍中發生這樣的事情?我只希望軍事檢察署跟國防部能清楚地調查,並告訴家屬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我面對親人逝去的傷痛,面對司法、面對媒體,其實我不想成為鎂光燈焦點,我只希望能為從此沒有辦法替自己說話的弟弟找回一個公道,但遺憾的是,我始終為能得到交代。
故事說到這裡,請容慈庸談談當時的心情。老實說,當時站在講台上的我,腦袋只有一片空白。看著台下萬頭鑽動的人潮,心頭一陣溫暖,但那悲戚難過的情緒揮之不去。當下的我,並沒有想太多,也沒有意識到,仲丘的事件成為台灣公民力量崛起的轉捩點,我沒有意識到,這會徹底改變我的人生,讓我走上一條始料未及的道路。
三、命運的質問
在仲丘離開後,夜闌人靜時,仲丘一聲一語、一顰一笑時不時地浮現在我的腦海裏面。我常常問老天:為什麼仲丘會遭遇這樣的不幸?為什麼命運選擇了他承受這種苦難?那段日子,我在消沈低落、認命接受之間反覆,而我們唯一能做的只有瘋狂工作麻痺自己,讓忙碌沖淡一切。
有時在電梯的高樓,俯視著來往的人車,我想著,人命可以縮得那麼小那麼小,我們就像螻蟻。而微小的生命如何能怎麼會想到,也許明天,命運就會做出選擇,讓悲劇降臨在某個人身上。生命是那麼短暫而無力。然而,對於命運,我們能夠做出什麼抵抗呢?這個問題,從我個人層次來說,即便吶喊、吼叫了千次萬次,永遠永遠沒有答案。
可是,如果把我擺放在台灣的歷史洪流之中,把我放在社會群體的長期演變,那麼,答案也許會有所不同。於是,我換一個角度想思考,如果把我是歷史洪流中,隨著流動的人物,如果將自己置放在這社會長期的演變之中,或許答案就會有那麼一點不同。
四、那群英勇的鬥士
仲丘的事件時,我是手無寸鐵、無能為力的老百姓,沒有資源,一開始不認識任何一位律師。但我很幸運,有一群堅強的戰友站在我身旁,他們是義務律師團的朋友,邱顯智、林峯正、顧立雄律師們,其實早在我認識他們之前,他們已經為了台灣的大大小小事情,穿梭在法庭,在社會運動現場忙進忙出。當然除了律師團的戰友外,還有無數默默地支持我的你們。
那時透過網路,我們家輾轉認識了邱顯智律師。邱律師是在這個照片裡面從右邊數過來的第三個。第一次見面時,心想這是律師嗎?他胖胖的,我去他律師事務所的時候,他才開業執業一年半。我們碰面後,聊了好一會,爸爸也和他說了仲丘的成長故事。會面最後,邱律師告訴我們三要點。
一、這個案子一定要解剖;二、這個案子不用錢;三、他這個案子他會找很多人一起來幫忙。所以最後我們這個案子在全盛的時期,大概有將近二十位律師,在幫我們做開庭,跟我們一起跑軍事檢察署。而且邱律師幫我們找來了我們台灣第一名律師,顧立雄律師。那時候我會選擇邱律師,最重要原因是因為,他雖然才執業一年半。但是他在遇到這樣的事情的時候,他沒有告訴我們,你去和解。他反而選擇了一條,最困難最艱辛的一個道路,他陪著家屬,一路的追求真相。那一路的跟政府跟我們的國防部對抗。
每日每夜,我們在各個地方討論皆下來的訴訟策略,稍有閒暇的時候,我就聽聽前輩說說過去奮戰的事蹟。這就是我的政治啟蒙課程,短促而零碎,卻字字句句打入我的心坎。一塊一塊的拼圖,補滿了三十一歲以前的空白。
如果說這個案件裡面,沒有這群律師,我想沒有那二十五萬人,沒有辦法用這二十五萬人去撼動那個冷血的政府。
五、歷史的原貌
我想問,把像我們這種個別家庭的悲劇,擺放在歷史之中,會是什麼樣子呢?
在我出生的前一年,陳文成博士離奇死於台大校園,那年,他才三十一歲。再往前推前三年,正是美麗島事件大逮捕,台灣一片風聲鶴唳。活躍於1970年代的民主運動前輩,像是林義雄先生、姚嘉文先生、許信良先生、施明德先生、呂秀蓮女士等人,通通進到了監牢,黨外民主運動一瞬間陷入了人力的真空。
大人不在了,青年被迫一夜長大。像是長期關注課鋼微調的周婉窈老師,當年是台大歷史所的研究生,投入周清玉女士增額國大代表的輔選工作。林世煜先生,政治大學政研所學生,加入了八零年代、進步、深耕等黨外雜誌編輯工作。當年不滿三十歲的他們,在黨外運動面臨斷層時,接下了民主運動的香火。沒有這些年輕人,就沒有八零年代晚期社會力量的爆發,就沒有解嚴、開放黨禁、報禁一連串的民主改革。
然而我很困惑,我問我的戰友:為什麼活在同樣的時空,我的爸爸媽媽,還有我的小時候,對於台灣島上熱血翻騰的民主運動,卻是一無所知?我的爸爸,六十五歲,我的媽媽,五十五歲,我反覆地想,爸爸媽媽成長的年代究竟怎樣的時代呢?
國民黨剛來台灣不久,用他們最血腥的方式,鎮壓了一整個世代的青年才俊。先是二二八事件,然後是1950年代的白色恐怖。成千上萬人倒臥在馬場盯的血泊之中,進了監牢,流放到綠島。
我爸媽成長的年代,就是如此的光景。但是,當時島嶼蒙上慘白的布幔,隔絕所有外界訊息。國民黨的統治神話,透過壓制與洗腦教育,傳給了上一個世代的每一個人。虛假的神話告訴我們:台灣沒有歷史,人民應該禁聲、應該遠離政治。
我發現這種傷害,一直持續到今日。但我漸漸知道,台灣這幾年的社會裡面,除了仲丘之外,到處淌著悲傷的眼淚。
當然,黑暗中仍有光亮。當時還有一批青年,遠走海外,以唐吉軻德式的精神,繼續為台灣奔走,思考行動的出路。
諸位可能都非常熟悉的王育德先生,在坐可能也有育德先生的後人,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他的兄長王育霖檢察官,在二二八事件殉難。隨後不久,育德先生先逃亡到香港,再輾轉到日本。他先加入廖文毅主導的台灣獨立運動。1960年,育德仙已是明治大學的講師,他與東京大學的留學生黃昭堂等人,組成了台灣青年社,發行日文版的台灣青年雙月刊。隨後,許世楷、張國興等也加入了雜誌的編輯工作。對於留學日本的台灣人來說,這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啟蒙刊物,也是後來台灣青年獨立聯盟乃至於台獨聯盟的先聲。
同樣的,史明歐哩桑在1952年離開台灣,白天在「新珍味」賣麵包水餃,晚上就在頂樓蒐集資料,撰寫《台灣人四百年史》。除此之外,歐哩桑秘密籌組了台灣獨立的地下組織,台灣的許多政治案件,多是出自史明的策劃與培訓。
在海外,儘管國民黨特務環伺,青年留學生還是一點一滴進行集體的文化啟蒙,從學術上的台灣研究,到群眾性刊物的發行,這些東西,奠定了往後台灣民主運動的根基。
在台灣,彭明敏教授、謝聰敏、魏廷朝等人,也是用同樣的方式,努力思考台灣的出路,1964年完成的「台灣自救運動宣言」,他如是說:「一個堅強的運動正在台灣急速地展開著。這是台灣島上人民不願受共產黨統治,不甘心被蔣介石毀滅的自救運動,我們要迎上人民覺醒的世界潮流,摧毀蔣介石的非法政權,為建設民主自由、合理繁榮的社會而團結奮鬥。」這份宣言的精神,時至今日仍提醒台灣的民主運動者。
從這個角度來看,育德仙、史明歐哩桑、彭明敏教授等人,都是那一代苦悶的台灣青年,他們天真熱情,甚至到一種無可救藥地步。他們偶感絕望,卻不放棄希望。在台灣、在日本、在美國,憑空殺出一條血路,留給我們太多珍貴的思想資源與行動方針。
一代又一代的人,前仆後繼出來挑戰國民黨的鐵腕統治。一代又一代,那麼多的人,犧牲了生命,犧牲了青春,我們能夠說,我們沒有選擇嗎?我們能夠說,這些都是命運嗎?於是,慈庸知道了,每個人都做出了選擇,沒有一件事情是命運決定的。
六、翻騰的島嶼,台灣
2013年的夏天,島嶼的氣氛有些不同。第一次有那麼多的公民,自主走上街頭,只為爭取一個道理,爭取一個我們習以為常,卻在瞬間被銷毀殆盡的公義。
2014年的3月,國民黨想要強行通過與中國的服貿協議,再度點燃人民的怒火。更多人群,湧入了立法院周圍。原本覺得政治離我們很遠很遠的青年朋友,主動蒐集資料,向親友宣講服貿的爭議。一夕之間,台灣社會沸騰起來,好像從長年來的昏睡,突然間痛苦的甦醒過來。再不覺醒,就來不及了,這是台灣社會普遍瀰漫的氣氛。
柯文哲醫師脫下白袍,承接了這股求新、求變的期待。現在,他已經變成我們的台北市長柯文哲。上回柯市長來到台中,他說:「百年來後來看歷史,洪慈庸在歷史上扮演關鍵角色。如果沒有洪仲丘事件、太陽花學運,就沒有柯文哲。」我是覺得,柯市長把我看的太重要了,不過我明白他想要表達的意思。
慈庸認為,我們都是站在浪頭上的人。因為命運,因為歷史的機遇,我成為這股力量的承載者之一。我並不認為,洪慈庸這個人有多麼的特別,有多麼了不起。相反的,是一個個像我一樣無名的上班族、青年學生,他們才是主體,他們才是真正的洪慈庸。是社會的公民力量認可了我,把時代的任務交付給我,我才能站在這裡奮鬥下去。每一天,慈庸與民眾接觸、閱讀網友的訊息。從中讀到的不僅僅是期待,更是嚴厲的鞭策。對我來說,這就是義務,一絲一毫都不可打折扣、偷懶偷閒。
七、失落的一代,破產的政治
這個義務,這個交到我手上的東西是什麼呢?
我踏入社會十幾年來,有一個普遍感受:青年世代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迷濛。從最實際的面向來講,我們的實質薪資倒退回十六年前,房價急速飆漲,高齡化的人口結構,又帶給青年世代龐大的扶養壓力。這些生計層面的問題,又與我們的政治決策息息相關。從稅務到年金改革,從勞動權益到青年的就業機會,無一不是政治空間的角力。
1980年代民主化以來,政治看似民主了,人民擁有投票權利,但僅止於如此。解嚴之後,台灣的兩黨政治迅速走向財團壟斷,世代獨佔的統治困境。這個循環是這樣的,財團資助政治人物,政治人物用浮誇的謊言騙選票,奪得政治權力,接著,兌現為經過財團認可的政策。政商的緊密連結,讓少數人的決定,得以支配台灣的走向。
我們的國家財政,任由政治人物揮霍,早已到了癌末程度。我們的土地住宅政策,放任資本的炒作,讓年輕人失去了居住的基本社會權利。我們的司法體制與人權保障,更是急速倒退回一二十年前。我們的政治解放,在投票權前止步。生存的權利、居住的權利、環境的權利,少數族群的權利,過著一個有尊嚴生活的權利,這樣簡單的要求,卻是我們遙不可及的夢。
年輕人渴望改變,卻不知從何下手。在14年以前,青年人在台灣的代議政治體制,完全找不到自己的代表。上一個世代的熟悉面孔,剝奪了青年世代的選擇。久而久之,青年失望不投票了,在政治現場自我棄守了。最終,青年從公共生活撤退,轉頭擁抱生活中短暫的小確幸。
政治的枷鎖,限制了我們的想像力,讓我們羞於表現自己,為自己的世代說話。
八、我的時代使命
如今,我們一個個醒來了,從政治的枷鎖掙脫開來了,從追求個人幸福的幻境掙脫開來了。我們沒有逃避的權力,只能務實的、勇敢的迎向前去,正面展開對決。
我們追求的,無非是一個能為人民服務的政治制度。我們追求的,無非是一個能讓大家安居樂業,勇敢追夢的公共生活。我們要的,是一個能夠聽懂人民苦痛的政治人物,我們要的,是一個能把公義放在個人私益前面的民意代表,我們要的,是一個能夠代表這個世代,代表所有勞苦大眾的政治家。
若說既有的政治體制,所謂專業的政治人物不能做到如上的要求,我們義無反顧,只能堅決、果斷的取代他們。
回顧台灣的歷史,一代一代的青年,就是在這樣惡劣的環境鍛鍊自己,團結起來,改變我們共同生存的社會。現在,棒子交到我們手上了,我們是「同期之櫻」,我們最美好的時光就是現在了,我們這個世代,無可避免的,要獻身於這塊土地,勇於承擔改變社會的責任。
慈庸今天站在這裡,向各位前輩所做報告,就是我承載的,承蒙大家託付,這樣一個歷史和命運請交代給我的任務。我們要團結在一起,要奪回屬於我們的公共生活,我們要改變我們的命運,我們更要實踐,屬於我們的時代使命。
這裡是我們生長的土地,讓我們能輕快地踏在軟沃的土地上跳舞。這裡是一片美麗的所在,只要我們挽起袖子、胼手胝足,日夜用汗水灌溉,一定會綻放最動人的鮮花,謝謝大家。
--
小額捐款支持洪慈庸:https://goo.gl/c03KYH
按我購買青年票餐券:https://goo.gl/QCXIkk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銅鑼灣老牌扒房金雀,因《花樣年華》而成名,向來以懷舊裝修及鐵板牛扒作賣點,本來在去年九月結業,殊不知兩個月後,部分員工以「香港情」之名,重新在區內開業,吸引不少老顧客重新上門。 但重新開業的香港情,卻令不少食客上門後大嘆中伏,綜合各網站、面書等投訴,罪名如下: 1.牛扒過熟 2.牛扒質劣又無肉味 ...
「金時代麵包電話」的推薦目錄:
- 關於金時代麵包電話 在 洪慈庸 Facebook
- 關於金時代麵包電話 在 辣媽Shania Facebook
- 關於金時代麵包電話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 關於金時代麵包電話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 關於金時代麵包電話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 關於金時代麵包電話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 關於金時代麵包電話 在 Fw: [食記] 龜山金時代專業烘培- 看板Taoyuan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金時代麵包電話 在 金時代專業烘培/ 毛毛蟲麵包心得分享 - 美食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金時代麵包電話 在 [食記] 桃園金時代專業烘培- Food - PTT生活資訊討論 的評價
- 關於金時代麵包電話 在 Fw: [食記] 龜山金時代專業烘培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金時代麵包電話 在 [食記] [龜山] 金時代烘焙(香頌法國/毛毛蟲麵包) - 看板Taoyuan 的評價
- 關於金時代麵包電話 在 Fw: [食記] 龜山金時代專業烘培 - PTT Uncovered 的評價
- 關於金時代麵包電話 在 團購與PTT推薦-2020年10月|飛比價格 的評價
金時代麵包電話 在 辣媽Shania Facebook 八卦
#辣媽的網紅奮鬥日誌之五 #菜鳥作家
2014年四月份,出版社透過網路找到我,最主要是因為我在部落格上整理了一篇文章『麵包機食譜大全』,裡面有我幾年來做過的食譜,也包含使用心得,告訴新手材料怎麼購買,怎麼保存。 要贏得點閱率,當然要有心機,看著自己一些零零散散的文章,大家要找資料也麻煩。乾脆把所有麵包機的食譜,還有使用方法,集合成一篇類似麵包機入口網站的文章。
人家點進來,發現對己有幫助的文章,應該就忍不住會多點幾篇,點閱率自然就可以增加。 累積觀看人數多了,文章就更容易被看到。
我就這樣很幸運的被出版社看到了,很快的我們約見面談談彼此意願,覺得可行之後,也火速的簽約了。
出書已經是我肖想有夠久的事情,合約到手的時候,感覺很踏實安心,我終於在離職之後,有個重大目標了! 好...開...心......啊啊啊!!
很慶幸當年研究所時代有寫過論文,對於章節安排比較有概念,時間上的安排也是。那種長期處於,要把論文搞定才能畢業那種壓力,但最大的差別是...論文寫文沒什麼人會看,但這本書我希望會有很多人看!!
過程中,我還很擔心出版社臨時有變卦,突然改變心意不想出版。
每隔幾週我會打電話給編輯,跟她們說一下進度,順便委婉探詢他們是否還有堅定地要出版這本書。
編輯說,很少看到作者會自己來報告進度XDD...有時候跟作者催稿,往往是他們的惡夢,但我卻是反過來催他們進度的人...因為我比任何人還急,這件事情對我來說太重要了。
『一一克服寫作的困難』
拿到合約之後,就是考驗的開始,菜鳥作者的我,才當全職部落客不到三個月的我,好多事情我都不會!
🎈書的照片要自己拍
我不是攝影師,但我拍的照片要放在出版的書上?
我要出版的是麵包書,很難把全部麵包都做好之後,請攝影師一個一個拍(這樣真的會做到死)。更不可能每做好一個麵包,就請攝影師來一次,哪裡來的經費啊! 所以我只好拿起我非常不熟悉的單眼相機,即使不會擺盤,不會打燈,一堆看不懂的設定,也是硬著頭皮上場。
只能看著之前出版過的食譜書,看別人怎麼擺盤,學到些靈感,一邊做一邊學。
🎈食譜慢慢試
我不是烘焙專業人士,我有資格寫烘焙書嗎?
這個問題一直困擾我,有太多專業領域的部分,我真的不懂。但現在我要寫一本書,跟大家分享怎麼做麵包? 我真的夠資格嗎?
只是...不然呢? 我要因為這個原因,放棄出版這本書嗎? 當然不行!
我是因為麵包機讓我愛上烘焙,而放棄原本工作的人啊! 我盡可能地把自己的心得,喜愛麵包機的熱忱寫出來就好。
離職之後,就是一直強迫自己脫離舒適圈,難道不會拍照,就直接雙手一攤說我不會嗎? 當然要想辦法克服啊! 臉皮要厚,退縮也沒後路,只能往前走了。
經過幾個月的努力之後,隨著交稿結束,我經歷了好多人生的第一次。
🧡第一次拍攝新書封面,還記得出版社問我是否有什麼想法,我唯一的堅持就是要露臉,其他我都沒關係。
🧡第一次的烘焙教學,直接面對粉絲,好緊張。
🧡第一次衝去誠品, 金石堂各大書店,找我的書,並且拍照,然後期待有人認出我,但連一個都沒有!
如果沒看到上架,還會打給出版社說『這間書局沒有喔,要不要快點補貨』 XDDD
🧡第一次簽書會,好擔心沒人要來。
🧡第一次在博客來排行榜上看到我的名字,覺得非常不可思議。
我深深的感謝,這輩子有機會體驗這些完全在我人生意料外的事情。 我想跟你們說,這些經歷都讓我覺得不虛此生,一開始需要用氣,然後要努力的去執行,後來就有這麼豐富的收穫。 原來...人生的劇本是可以這麼多變的!
我深深的感謝身邊的朋友,以前的同事,大家都買了好多我的書,還特地回以前的辦公室簽書.....眼匡泛紅...滿滿的感動~
🎈出版後的忐忑
當年在麵包機社團裡, 我的書出版之後,很快就有人買了,也有人試做了, 我真的很忐忑啊!
到底我覺得好吃的麵包,是我自我感覺良好嗎? 但我家人也覺得好吃啊!
有人說好吃,也有人很直接貼文說『照著辣媽的食譜做出來的吐司,怎麼這麼乾?』
在螢幕這邊的我,好想逃避當成沒看到,但我是不是該為我的食譜做說明呢? 這些害拍心虛 全都指向於我對自己的質疑,『我不是專業的烘焙師傅,憑什麼寫書?』
對方是不是也覺得我不夠格? 會不會有人覺得我寫的書很爛?
只是...這條路才剛開始,連試著解釋回答都不能搞定,我還能混下去嗎?於是,我深呼吸之後就去回覆留言, 跟對方說,我猜測可能的原因。 對方也很客氣的回覆我,說他會再試試看。 原來也不是我預想的那樣,以為人家要找我麻煩。
想想....我本來就不是烘焙師傅,但我也不是完全都不會啊! 我就盡我所能地回答,不懂的話,趕快去查一查,有空馬上做實驗。沒空而且也真的不知道,就直接說不會。 不需要為了掩蓋自己的不足,而繞了好幾圈講話,只會讓人更生氣啊。
沒有人等到完美才出書,即使幾乎完美的人出了書,他之後都還會繼續進步,讓自己更完美, 難道他要等到更好的時候才出書,那要等到哪時候? 現在是我的機會,我就是要抓緊這個機會,管他之後有什麼考驗...我是真的不夠好,但我願意學習,這樣不行嗎? 當然可以!
因為第一本書賣得還滿好的,我很快的就拿到第二本第三本書的合約,我可以繼續寫書了! (還有很多細節無法細數...先摘錄部分^^)
下一集- #烘焙教學初體驗
#跳脫舒適圈沒有想像中可怕
#未完待續
#辣媽語錄
#每週五連載
👉更多影音在youtube: https://bit.ly/2UYUUGO
👉團購訊息在Telegram https://t.me/lamashania
👉更多圖文解析在IG : https://www.instagram.com/lamashania/
金時代麵包電話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當夫妻之間充滿了體貼時,兩個人都覺得,對方是最在乎自己的人。相信對方懷抱善意,意味著當對方讓你感到失望時,你比較能夠將其歸因於外部因素—工作壓力、交通壅塞等,而不去責備他。同樣的道理,當另一半做了某件令你感激的事時,你也會因此認為,他是個善良的人。這兩種想法,都將使你們的感情更為圓滿。
表達體貼最棒的一點也許在於,它是具有感染力的。如果你體諒你的另一半,他通常也會用同樣的方式回應你。就像自我防衛會變成一種惡性循環,在一段關係裡,體貼也會變成一種良性循環。這麼做將產生很大的影響,因為它為有效溝通奠定了基礎。若是你認定你的伴侶懷抱著善意,你就不會自我防衛。同樣的道理,如果你們都體諒彼此,就不會輕蔑或批評對方。
取自《雙薪家庭進化論》
************************************
各位朋友,開學第二天,早安:
今天還在忙亂著,慢慢要上軌道了吧。這一個月,我這邊不少活動都改期,往來聯絡頻繁,所以知道大家都不容易,不過還好沒有爆發嚴重疫情,這是萬幸。
這篇摘文,不只可以放在婚姻,也可以拿來在不同關係中考量。在新的情境,釋出善意要慢慢來,對人靜靜觀察,不急,事緩能圓。
界線先設立好,那麼,能假設對方懷抱著善意,對我們後續的互動有相當的好處。我們內心更平和,我們也有機會跟對方深深地連結。
不過,當我們自己內在惶惶不安,我們連對自己釋出善意都難,也就談不上跟對方能善意溝通。所以我常提醒,要回到自己,沒有了自己,這世界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義。
忙亂的時候,記得多用加法看自己,做了一件事便給自己鼓勵,再做一件事再給自己一次打氣,這樣一件又一件面對,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但如果用減法看自己,永遠都跟最理想的狀況比,那就容易自我打擊,這是我們自己領頭消解自己的信心。
這本書的內容很詳實,也經過科學驗證。不過,礙於篇幅,能分享的不多,只有兩篇,只能到這邊告一段落,我也覺得可惜。
祝願您,在現代討生活已經不容易,別輕易貶損自己!
************************************
體貼與關懷
【文/ 珍妮佛.彼崔格里利】
你可以用兩種方式表達體貼。第一種是透過細微的舉動來展現寬容與體諒。當你叫孩子起床時,讓另一半多睡一會兒、幫他煮杯咖啡;在他辛苦工作一天之後,幫他按摩肩膀;關注他的愛好,或者買個小禮物,給他意外的驚喜。剛在一起時,我們很多人都常做這樣的事,但隨著時間過去,我們日漸忙碌,開始把對方視作理所當然、不再那麼寬容,至少看起來是如此。
第二種表達體貼的方式,是對你的伴侶寬容一些。當你的另一半忘記在下班回家的路上,順便買牛奶和麵包回來時,你會怎麼做?我們很容易就進入責備模式,將這件事歸咎於他們的懶惰或疏忽,並且批評他們。我們較難意識到,他們會這樣,是因為當時正在思考一個煩人的工作問題。
當夫妻之間充滿了體貼時,兩個人都覺得,對方是最在乎自己的人。相信對方懷抱善意,意味著當對方讓你感到失望時,你比較能夠將其歸因於外部因素—工作壓力、交通壅塞等,而不去責備他。同樣的道理,當另一半做了某件令你感激的事時,你也會因此認為,他是個善良的人。這兩種想法,都將使你們的感情更為圓滿。
表達體貼最棒的一點也許在於,它是具有感染力的。如果你體諒你的另一半,他通常也會用同樣的方式回應你。就像自我防衛會變成一種惡性循環,在一段關係裡,體貼也會變成一種良性循環。這麼做將產生很大的影響,因為它為有效溝通奠定了基礎。若是你認定你的伴侶懷抱著善意,你就不會自我防衛。同樣的道理,如果你們都體諒彼此,就不會輕蔑或批評對方。
每一對夫妻有時都會用消極的方式溝通。我們沒有人是完美的。心理學家認為,重點不在於我們是否消極溝通,而在於消極與積極溝通的比率。一項經典研究發現,當積極與消極溝通的比率是五比一(或更高)時,將使夫妻往好的方向發展。這不是一個精確的數據,所以不必把計分板掛在廚房的冰箱上,實際做記錄。然而,想提升溝通品質,你們就必須多體諒對方。
我的研究也顯示,現代人很難全神貫注。在這個忙碌、資訊爆炸的時代,夫妻更少給予彼此百分之百的關注。人們手中總是有個電子裝置奪取他們的注意力,更不用說他們想看的電視節目、想打的電話,以及一長串的待辦事項。但給予彼此百分之百的關注,能有效地為你們的感情加溫。
當我向夫妻們報告我的研究成果時,我有時會進行一項練習—讓其中一人問另一個人簡單的問題,例如:「你今天過得如何?」三分鐘後,他們只能安靜地聽對方回答;不能打斷對方、不能問問題、不能發表意見,也不能和對方交談。他們聚精會神、全神貫注地聆聽;效果振奮人心。環顧整個房間,我看見人們對彼此敞開心胸,他們的眼神交流是如此深刻;他們充滿歡愉、緊密連結、相互共鳴。這些全都是在三分鐘內發生的事。
在那之後,這些人分享他們的感受。他們覺得自己被理解與重視,而且和對方十分親密—這正是我們渴望從感情中獲得的。此外,他們也對自己的伴侶吐露了更多事。一小段時間全神貫注,就對親密關係造成巨大的改變。有誰無法付出這短短的三分鐘呢?
有時候,我們都會因為成為「末日四騎士」中的一員而感到內疚。但我們也可以體諒我們的另一半、相信他們懷抱著善意,並給予他們百分之百的關注。當你越接近後者時,你們之間的溝通就會變得越容易。練習這種相處模式,不僅有助於你們進行協商、改善平時的互動,也能增進你們的感情。
.
以上文字取自
雙薪家庭進化論:打造神隊友,成就彼此的愛情與事業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9692
.
3/28台中免費公益講座_如何陪伴與傾聽孩子的情緒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853315441996/
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金時代麵包電話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銅鑼灣老牌扒房金雀,因《花樣年華》而成名,向來以懷舊裝修及鐵板牛扒作賣點,本來在去年九月結業,殊不知兩個月後,部分員工以「香港情」之名,重新在區內開業,吸引不少老顧客重新上門。
但重新開業的香港情,卻令不少食客上門後大嘆中伏,綜合各網站、面書等投訴,罪名如下:
1.牛扒過熟
2.牛扒質劣又無肉味
3.招牌豬手只是白烚
4.餐前麵包奇韌
5.薯條又硬又凍
6.價錢和質素不成正比
為了一試究竟,我們請來入行廿多年,多年前曾數次光顧金雀的資深歐陸菜廚師阿高(假名),上星期與記者親身光顧香港情,點了五成熟的鐵板牛扒西冷餐、招牌豬手餐及招牌焗豬扒飯,一探投訴是否屬真。
一吃之下,的確令人大失所望。
鐵板牛扒上枱後,阿高品嘗後,指生熟度沒有問題,雖然點五成,而切開來是七成,但鐵板有熱力,又不是立刻吃,所以變成七成,他認為可以接受。阿高直言牛扒的確全無牛味,不過也補充這本來就是港式扒房的特色,問題出在性價比﹕「發水牛扒本來就是這種味道,如果只賣百多元,絕對沒有投訴,但問題是現在它賣二百多元,是中價餐廳的收費了,可以有更好的牛扒。」
最離譜的菜式是豬手,難怪網上一致劣評。韓式泡菜配白烚豬手的組合,已令人覺得莫名其妙,質素亦非常差,豬手皮羶,肉質彷彿煲湯後的湯渣,「全無心思」、「沒有食慾」、「這樣如何能做生意,大哥」等形容詞,不斷從阿高口中冒出。
餐包入口,不止是韌,表面更是奇乾。阿高一摸,便指出這餐包是以微波爐焗出來,所以已被抽乾水分,入口雖然夠熱,但外層又乾又硬,阿高搖頭指﹕「這麵包已死了。」伴碟薯條,亦的確集乾、硬、油膉等問題於一身,阿高以專業廚師眼光判斷﹕「下午已經炸好,廚師甚至沒有翻炸,直接放在鐵板上,希望鐵板熱力可以令薯條變熱。」
這還不止,試食時,還發現餐湯溫度非常矛盾,明明看到飄煙,入口卻是室溫,阿高試飲一口後,指出餐湯底層溫度及面層溫度相差甚遠﹕「湯底是熱的,但上面的確很冷,應該是太大風了,要攪拌一下才成。」
全餐下來,唯一較為正常的菜式,就是焗豬扒飯,是三項中相對較好,阿高明言﹕「飯只是沒有味道,未至於難吃。」他說以$170的收費而言,這豬扒飯絕對不合格,「大家樂,$50,美味多了。」
總括而言,香港情失去以往金雀餐廳時代的懷舊裝修光環加持,價錢大躍進兩倍以上,廚藝又比以往倒退。既然如此,為甚麼還要再來呢?
編輯:《飲食男女》飲食組
攝影:《飲食男女》攝影組
香港情
電話:3427 9166
地址:銅鑼灣駱克道491-499號京都商業中心6樓
營業時間:11:30am-11:30pm
平均消費:$230
詳情: http://bit.ly/2UqpAil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金時代麵包電話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夜燈照,霓虹光,紅妝女郎樓下看,街上幾個人兒盪,紅車舉旗四處闖。鬧市的深夜如此耐人尋味,彷彿誰也殺不掉那生機。
日出而作者要不早已安睡;要不就如街上幾檔食肆般,洗洗刷刷,準備關門歸家。
日入而作者又豈止艷娘與司機,正如弼街這一家小店,才剛亮起了燈。
招牌上的射燈保持晦暗,隱約見到是深棕色雲石底配以「金華冰廳」四個金燦大字,
這個色樣顯然是老舊款式,對了,這是一家有四十六年歷史的老店。
越過前方賣麵包的小檔口,穿過舊式的玻璃雙門,又是一片漆黑,這裏似乎是小店的食廳,
還未來得及察看,後方盡頭處便傳來鏗然之音,只見有兩至三名男人於該處搬來弄去,揉揉眼睛細看,
他們手執的正是一疊生鐵焗盤,一股溫熱,正瀰漫着整間冰廳。
老舊的巧手
這是一間長方小店,前鋪為外賣麵包檔及食廳;後鋪為水吧、廚房及麵包工場。凌晨兩時,幾位師傅正在工場內準備製作麵包。工場地方不大,僅僅容得下三位師傅,裏面只有一張偌大的搓粉桌,銀鐵色的雪櫃以及裏邊殘舊的大焗爐,唯一的機器就是大攪拌機。工場內較為主導的,是一位已在此工作十數年的老師傅,他邊把攪拌機整理好,邊謂:「我哋嘅麵包用舊式做法,盡量用人手製作,好多準備功夫㗎。」以「我們」稱呼小店,可見其歸屬感之大,對於自己所做的麵包,他十分自豪,尤其是接下來要製作的菠蘿包。
小店習慣用老方法製作,不加化學劑,他先倒入麵粉,這是來自香港的九龍麵粉廠的麵粉,本地有名,再加入糖及豬油。他把豬油遞上,見豬油呈雪白色,指目前最好的豬油,來自荷蘭,豬油對麵包而言十分重要,質量次一點都已經大有不同,坊間很多麵包店都用台灣豬油,做出來的味道及鬆化度都不理想。接着,又加入雞蛋及奶,多用些雞蛋的話,麵包會更鬆軟美味,千萬不要吝嗇材料,不然就不好吃了,這是老師傅的原則。
待機器把材料攪拌成一個麵糰,師傅即撒一把麵粉於桌子上,再把麵糰放上。除了機器做麵糰,其餘步驟都要以人手做。三位師傅並排於桌前,先把麵糰捏成長條,再分成幾份搓成一個個圓形,三人一個勁兒地搓,不消一會兒就將圓麵糰整齊地放在盤上,好讓它們發大,這個過程就是發酵。發酵需時一至兩小時,發酵不足的麵包會又硬又實;發酵太久麵包又會如同空氣般,沒有質感。他把一根指頭壓下去麵糰上,只見它立即回彈至圓形,他解釋,倘若麵包用料不足便會塌下去;若加入添加劑的話,麵糰同樣會扁塌。
麵糰發酵期間,老師傅又開始製作菠蘿皮。加入麵粉、豬油、奶粉、雞蛋及砂糖,僅此而已。攪好的皮料偏黃色,不如麵糰般有彈性。將皮料用鈍刀壓成皮狀,薄不好,厚不好,均勻就最好,這就講求手感及經驗。於發大了的麵糰上噴上開水,好讓菠蘿皮黏附於麵包上,接着塗上蛋漿讓麵包能更好地上色,便將一盤盤的麵包推入焗爐,焗十八至二十分鐘,其間要轉爐。菠蘿包顏色要呈金黃,皮裂適當,不能過多,不然一咬下去表皮就會碎掉。
待麵包出爐之時,師傅就要開始製作酥皮蛋撻,這是小店最難做的食品,很多功夫。首先要把酥皮打起,白色的是酥皮,較有彈性,材料十分簡單,就只有豬油及麵粉這兩種食材。黃色的則是水皮,材料有雞蛋及奶粉,質感較軟。酥皮及水皮疊起來,就是一層層酥軟的效果。師傅先於桌上放上酥皮,將之用「酥槌」壓成長扁狀,再放上水皮,把酥皮包着水皮後再摺疊,重複至整塊酥皮都按壓均勻,分佈平均。
見老師傅動作輕柔,看着覺得輕鬆,其實十分辛苦,所有的手力都用陰力,他邊搥打邊訴苦:「呢個酥槌用咗十幾二十年,好重㗎!有幾磅重,一天打幾十次,好攰㗎!」語畢,把打好的酥皮切成四份,放到雪櫃中。待其變硬後,又再取出搥打,即可倒模。倒模後,要將酥皮平均地按壓於鐵模上,再倒入用雞蛋、糖及奶所製成的蛋漿,只要分量適當,蛋漿就會滑。完成後放入焗爐焗一焗,同樣是焗至金黃色。打開焗爐,酥香頓時撲鼻而來,同時告知時已六時半,麵包準時發售。
昔日的苦頭
踏出工場,水吧、廚房以及食廳已經亮了燈。兩三位樓面阿姐已經穿戴好圍裙就位。「睇住啊!菠蘿包出爐啦!睇住啊!」一位短髮阿姐高舉雙手,將一盤新鮮熱辣的菠蘿包托在頭頂上,由工場步出玻璃門外的麵包檔。只見麵包檔前站着一位束髻端莊的婦人,看其架勢就知是老闆娘,人稱「陳太」。既然員工眾多,為何尚要堅持每日到店裏親力親為?她邊把出爐麵包整齊放到門口的麵包櫃內,邊笑說:「每日我返工都有呢個感覺,希望透過呢度,令人感覺到仲有個有人情味嘅地方,大家互守互望。」有此想法,就是源自老闆陳生開店的一個概念。
老店於一九七三年開辦,當時大牌檔開始漸少,演變成偏向輕食的冰室盛行,其實就是茶餐廳形式。陳生及陳太生活並不貧苦,開此冰廳,就是因為陳生一個好客的性格,他希望有一個地方,能經常讓朋友來坐坐聊聊天,聚一聚腳喝杯茶,於是想到開間冰室,並提出取客廳之意,改名為冰廳。小店當年因為牌照問題,不能大動爐火,故此都是賣些普羅大眾的輕食,西餅蛋糕、雞批、叉燒酥等,略為飽肚的都只有麵食。好賣的食物,就是至今仍然街知巷聞的菠蘿包及酥皮蛋撻。隨時代改變,小店的外貌及座位依然保持一樣,大部分食物也不變,只是為滿足客人而加插了飯類以及小炒,反正都以快為主。
畢竟是四十多年前,總有些不一樣。陳太說起當年,竟是一肚子辛酸。當年,全店都沒有女工,員工全是男人,甚至光顧的客人都以男性為主,其他食肆亦然。她以前也是一個全職主婦,不止如此,來自保守的家庭的陳太,到店裏工作前,因為父母不允許,故從來都沒有外出工作。至一九九七年後,兒女都送去英國讀書,不用湊仔的她因為無聊,就來店裏來幫忙。對她而言,着實是一個很大的轉變。到店裏來,方發覺原來與人相處十分困難,她翻了翻白眼:「我直情以四個字形容,啞口無言,我從來未接觸過咁多人,雙眼從未見過咁多嘢,人哋講乜我都唔知佢有咩意思。」起初數年,根本沒有員工會聽她說話。她請員工做事,他們則認為其毫無知識,甚至着他們下班前先把地掃乾淨,也沒有人願意。她笑言:「佢哋唔做,我做囉!我忍耐力都幾高㗎。」
其實,不止忍耐力,陳太本是有主見之人,她來這裏第一件事就是改賣麵包形式。她見無論客人買多少個麵包,員工都只用一個膠袋盛着,結果客人吃麵包時,要用手指夾着麵包,她認為不體面,於是提出一個麵包用一個袋子的做法。起初員工都不接受,她惟有站在外面看着,員工不按指示,她即開口阻止,堅持了數年,又得客人讚賞,故現已經成了習慣。遇到這些問題,陳太不會跟老公打小報告,她不屑:「我唔會,我一個人要打理一個家庭,一樣需要堅強,我鍾意人除咗用手,仲要用心去做,由我做起囉。」日久見人心,員工現時對她十分尊重,相處愉快,好些員工都跟隨她十年以上。
她自覺幸運,在此,學懂了很多東西,最大的改變,就是懂得去關心別人,她漾起笑意:「冇人教我,但我喺度感覺到客人好關心我,我唔舒服佢哋會知道,我自己感動,所以我先學識咗去關心人。」她終於了解,有些東西要在生活中磨練。
然而,她學懂了,人情卻漸消逝。以前客人間十分和睦,沒有人介意搭枱,一起坐後就會互相對答,但這些畫面漸漸在她眼中消失,她嘆口氣道:「講吓講吓,連早晨都唔想講啦。」這份人情不知何時失落了。只是,人情去,光陰同是。年紀漸老,很多事情都由不得她去主宰。事實上,她意識到自己不應該再工作了,腰痠背痛。但累積了四十多年的客人,跟在她身邊多年的員工,真的捨不得。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她沒有後悔把時間都投放在此,這家小店對她而言,是其成長的地方,彷彿這是她的家,只要每天立於家門前,守護着這份舊情,足矣。
採訪:黃寶琳
攝影:胡浩賢﹑謝本華
金華冰廳
地址:太子弼街47號
電話:2392 6830
營業時間:6:30am-11pm
詳情: http://bit.ly/2TUq00E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金時代麵包電話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十一時許的荔枝角道,繁忙得很。車子也好,行人也好,都絡繹於途,遊竄於大街小巷之間。步履匆匆之間,有數雙腿駐足於一間小店門前。頭頂上的紅色小簷篷,殘畫着「金鳳大餐廳」數個黑字,默默為簷下的老人遮擋着陽光。店前的鐵閘緩緩上捲,一整塊落地玻璃被老套的白紗窗簾覆蓋着,右側玻璃門亦掩了一層薄紗,透出了點點昏燈。門前數人見狀,急忙鑽入店內,自顧自的坐於紅啡色的皮卡座位上,見未有員工上場,就徑自走到水吧前倒杯水,又回到自己位置靜侯,分明是老顧客。說老,又何止是人,還有這家小店,一九六九年開辦至今,屹立五十載,店主都已經是蒼蒼老人,八十有幾。老店兒啊,早就交予兩名女兒打理。時代轉幾轉,店子裏的桌椅﹑磚牆﹑擺設,一切恍如初,但最難得不變的,是那份炊煙裏的情懷。
有一種文化
小店算是方寸之地,左右兩排卡位之間,放了圓枱三數張。粉肉色的牆身在燈光映照下,都呈了暗黃色。分針指正了下方,剛好是十一點半,員工紛紛從後廚房步出,替席上客人落單。尚未到正午,已經人人點了一份扒餐,餐牌上亦沒有太多選擇,也對,反正來到這裏,大家都屬意鋸扒,而且是大件夾抵食的港式牛扒。此時,一名戴着眼鏡的短髮女生,手托着三份扒餐,逐盤送到客人面前。右方的老伯伯自動執起餐紙打開,擋在身子前,主動跟女生表示要黑椒汁,只見,她把銀壺裏的醬汁倒到燒紅的鐵板上,「喳」一聲,香氣四溢,白煙裊裊上升,還有點嗆鼻。見老伯高興地大口吃肉,女生趕忙為其他客人做着相同事情。不說不知,她其實是小店的兩位太子女之一,妹妹Noble 。
見招呼了大部分客人,隨即步回廚房。她當然不是廚子,但也事事親力親為,落單﹑出餐﹑收銀,甚至於廚房打雜。她一點不介意,因為她從來沒有看高了自己身份,倒是把小店當作自己家裏一樣,她笑言:「當你落手落腳去做,你會更明白客人同同事,佢哋嘅角度,需要啲乜,甚至辛苦嘅地方,會更了解呢度。」不是嘴裏說說,講起牛扒,她也真是頭頭是道。首先,港式牛扒的肉類都不是上等貨,貨品都來自紐西蘭﹑澳洲﹑加拿大或巴西,來貨後都要先檢查肉質,起碼要屬中品。接着拍鬆肉質,然後醃製。跟新鮮牛肉不同,新鮮肉愈早吃愈好,醃製過的扒類要隔夜才好吃,醃製中的肉扒都要雪藏,放一個晚上,隔天才可以煮用。繼而,煎扒的成數很重要,如客人要吃五成熟,就不能過熟。這類扒餐最重要的,就是鐵板。
鐵板要先燒紅,一來為食物保溫,二來為了香氣四溢。薯菜放底,扒放上方,表面會鋪放大量蒜茸,因為蒜味會令牛味更突出,跟牛肉很配。醬汁有黑椒汁及燒汁,每天新鮮熬煮,用鐵板上菜,淋上醬汁時會更香。此時,兩份扒餐已經完成,正當Noble執起食物之際,一名同樣戴着黑框眼鏡,直髮及肩的女生步進廚房,快手地拿走了兩盤鐵板,送到客人跟前。她同樣是小店的太子女,姊姊Mary。一旁的老侍應見有餐送到。即為其淋上汁醬,Mary則在一旁解釋:「我哋想做到色香味俱全,首先你見到外表,然後淋汁有香味,跟住先食,咁就係最正宗嘅港式扒餐。」說是賣花讚花香,她們也是老資格,因為此港式鋸扒文化,小店的老店主「阿叔」,可算是始祖。說着,她的目光就落在牆上掛着的舊照。
有一種廉價
照片已有點泛黃,但阿叔與蔡瀾的靦腆笑容,仍舊清晰可見。旁邊數個紅字更為顯眼「金鳳亞叔牛扒大王」。這位牛扒大王的宗旨是,做一般人吃得起的港式牛,這說起來,又是一個老故事。
一九四八年,十二歲的阿叔來港投靠姊姊,因為沒有能力賺錢,姊夫嫌他白食白住,藉機打了他一記耳光,結果他便離家出走。後來,他在酒店做學徒,努力學懂了英語,更拜了一個鬼佬廚師為師。喜獲賞識,他有機會去了外國深造廚藝,後來回流香港,就於太子開辦了這家小店。只是,最初阿叔賣的,並不是港式牛扒,而是酒店高級貨,一塊牛扒相等於平民半個月的薪水。這個地段賣高級牛扒,生意當然不會見好,更淪落到房租也付不起,被迫於鋪頭留宿。最後,連薪水也沒法付了,兄弟倒也不錯,願意分文不收地工作,但阿叔始終過意不去,惟有請夥計離場。於是,小店只剩下他與兩個夥計,由廚房﹑樓面﹑打掃﹑洗碗都要自己下手做。
終於有一晚,他於床上輾轉反側之時,想到了太子區,鬼佬遊客甚少,只有老街坊,但街坊又如何吃得起貴價牛扒?因為當時香港人很少吃西餐牛扒,大多在酒店或有錢人才吃得到,他就想到一個主意,將價錢定得低,改用中下貨,好讓大家幾塊錢就嘗丁扒餐,更加送西湯﹑麵包及飲品,實行把外國牛扒變成港式牛扒,平民不用去酒店,不懂點餐又不知道是甚麼,成為了現時人人吃得起的港式牛扒文化。結果如他所料,小店天天爆場,至今不變。阿叔為自己的牛扒及餐廳而自豪,舊時的熟客都知道,他曾把整條牛扒抬出來演講,跟客人講解牛的部位,如何烹調及食用。只是,後來年紀大了,也就慢慢退了下來,畢竟時代不同了,現時在網上已經沒有甚麼看不到了,老人家也要交棒予新一代。
有一種承傳
回過神來,午市稍過。姊妹二人終於有時間坐下來吃午飯。她們不約而同地吃着豬扒,因為這承載着她們的童年回憶。從小到大,二人都習慣了回來店裏幫忙,別以為她們牛扒任食,其實二人的母親都不准她們吃牛肉,故只能吃豬扒,吃飽了,還要幫忙工作。Mary身為大女,做的功夫較多,落單﹑水吧﹑收銀都不成問題;至於當時人仔細細的Noble,因為覺得爸爸很早開工又很晚收工,為見爸爸一面,甫放學就跑到店裏跟着爸爸,經常在店裏行來行去,猶如半個家。她笑着憶述:「到我大啲啦,就企喺門口派籌,有啲客人扮見我唔到,直接推門入嚟,然後我就好可愛咁追住佢哋,你幾多位啊?」因為這緣故,她跟客人也特別投契,不時都有客人認得她是太子女,問她阿叔的近況,她通常會回答爸爸身體很好,接着熟客又會問:「為甚麼他不來店裏走走?」她就直言,阿叔已經八十多歲了,作為女兒不願他辛苦,有些客人跟他不熟,會吩咐他工作。自己辛苦倒好,爸爸是時候享福了。
也許是自小培養,她們對這些工作,都不會嫌骯髒及辛苦,Mary更加享受與同事相處的時光,畢竟很多同事都工作多年,看着她長大。她記起,自己二零零五年正式回來接手,當時爸爸還未退休,姊妹二人剛來工作時,元老及長輩全都在此,她們也沒甚壓力,相處融洽。只是,工作難免辛苦。然而,金鳳養大二人,她們覺得責無旁貸,因為阿叔年紀大了,看見爸爸花了那麼多心機及時間,整個人生都為了鋪頭,為了家人而奮鬥,實在不忍小店就此結業。二人眼神流露出堅定,表示要將港式牛扒文化傳承下去,將爸爸一直以來的宗旨延續,Mary站起來道:「大件夾抵食!最緊要捨得畀客人食,只要夠出糧同開支,其他都冇所謂啦!自已開心,過得自己過得客人。」小店下一年就是五十周年,香港做到五十年的餐廳的確不多。Noble附和着:「細個好多呢類扒房,慢慢發覺愈嚟愈少,然後發覺自己仲做緊,唔錯喎。」
她們的心願就是,將港式牛扒一直保存,希望有一天成為百年老店。
願炊煙,緊緊守護着這一份情懷。
金鳳大餐廳
地址:太子荔枝角道102號金鳳樓地下
電話:2393 6054
營業時間:11:30am-11:30pm
詳情: http://bit.ly/2LnvBct
採訪:黃寶琳
攝影:胡浩賢、謝本華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金時代麵包電話 在 金時代專業烘培/ 毛毛蟲麵包心得分享 - 美食板 | Dcard 的八卦
更新今天買到的香頌法國麵包 ,以下為原文⬇️,人稱金時代秒殺麵包就是 ... 每週六公休其他日10:00-17:30 聯絡電話03-350-1166 詳細的圖文分享⬇️ ... ... <看更多>
金時代麵包電話 在 [食記] 桃園金時代專業烘培- Food - PTT生活資訊討論 的八卦
餐廳名稱:金時代專業烘培電話:03 350 1166 營業時間:10:00–17:00(週六日公休,但 ... 『金時代專業烘培』- 香頌法國麵包『金時代專業烘培』最出名的就是這條法國 ... ... <看更多>
金時代麵包電話 在 Fw: [食記] 龜山金時代專業烘培- 看板Taoyuan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 [本文轉錄自 Food 看板 #1TFbdRpt ]
作者: leafphoto (葉影瓶像_里夫) 看板: Food
標題: [食記] 桃園 金時代專業烘培
時間: Mon Jul 29 10:28:38 2019
餐廳名稱:金時代專業烘培
電話:03 350 1166
營業時間:10:00–17:00(週六日公休,但第2、4週日營業)
地址:桃園市龜山區中興路一段17號
消費時間:2019 年/ 7 月
無音樂。有圖真相網誌版:https://leafyeh.com/golden-time/
每人平均價位:50
可否刷卡:不可
有無包廂:無
推薦菜色:香頌法國麵包
官網:略
=====我是分隔線======
一間麵包店,店裡只賣2種麵包,法國香頌、毛毛蟲麵包,每天都秒殺,『金時代專業烘
培』就是這麼神奇的店。
幾個月前某次到林口,想順便繞過來買麵包,幸好先打個電話問問,沒想到當天已經完售
,要我別白跑,
很意外的是,電話中店家的態度非常親切,不斷抱歉、歉意,
這對一家熱門搶手的店家來說,其實還蠻難得的,我決定一定要找天再過來試試,
這天也不是專程過來,來到龜山都要回程返家了,才想到『金時代專業烘培』好像離我停
車沒多遠,
雖然看看時間應該也是槓龜居多,但既然不遠就繞來看看,沒想到竟然讓我買到啦!
一間店只賣2種麵包,每天出爐都是秒殺
其實原本都打算回家了,但反正『金時代專業烘培』離停車地方也不遠,
就順便繞來看看,沒想到相當意外,現場竟然還剩少量的麵包! 馬上進來買!
但毛毛蟲麵包已完售,只剩下香頌法國,無所謂啦,沒空手而返已經很開心啦!
『金時代專業烘培』- 香頌法國麵包
『金時代專業烘培』最出名的就是這條法國麵包,不過他跟一般印象中的法國長棍或者軟
法都不大一樣。
其實比較接近羅宋麵包的口感,每條麵包用獨家的袋子包裝好,香頌法國麵包中間夾了鹹
奶油,
麵包體乍看偏硬,但其實裡面相當柔軟而耐嚼,
混了鹹奶油後的味道你說不上驚艷,但就很順口,嚼著嚼著一口接一口,很適合當早餐!
後記:
網上其實不少團購、代購在賣『金時代專業烘培』的麵包,
我個人建議一次量別買太多,畢竟麵包還是新鮮最好吃,
若真買多了,大概就要冷凍保存,吃前再回烤,
如果跟我一樣自己過來買怕撲空的話,建議可以下午一點半左右過來,剛出爐不怕買不到
!
--
葉影瓶像 (平面攝影) / 葉癮評饗 (部落格)
https://leafyeh.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4.181.21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ood/M.1564367323.A.CF7.html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leafphoto (123.194.181.213 臺灣), 07/29/2019 10:30:0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