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台北市長丁守中
#票投 2號 2號丁守中
轉貼文:
這一次,台北市長選舉,我的一票投給丁守中。
我支持丁守中,倒不是因為丁守中有豐富的從政經驗和優異的從政成績,更不是因為我和他有著30年的友誼;而是因為這個老朋友看到了守中不為人所知的另一面,這個另一面,是真實的,也是值得和大家分享的。
第一,守中事親至孝。守中父親是低階的軍醫,薪資微薄,食指浩繁,兒時住在鳳山的眷村,家計全賴母親主持。儘管如此,丁伯伯丁伯母堅持孩子必須接受良好教育,課子讀書是丁伯母操持家外最重要的工作。2002年底,守中出任國民黨台北市黨部主委,丁伯伯罹患肝癌住院,不久去世。守中因責任在身,無暇親侍病榻,自責甚深。丁伯伯過世後,守中將父親為數不多的遺產,全數捐出,成立「丁堅先生獎學金」,每年獎助高雄市的中學生以及全台各大專院校新聞及傳播學院的學生。守中奉養母親,晨昏定省,偶有空閒,必定帶著母親旅遊各縣市美景,或飛赴故鄉江西探親。每逢丁媽媽生日,守中也會特地邀宴好友為母親祝壽,並在壽宴上扮演現代老萊子,娛親娛賓。
我深信,孝順的人從政,多能秉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推動相關的社福政策,也更潔身自愛,以期不辱先人。
第二,在丁伯伯丁媽媽身教言教的影響下,守中家庭真正做到了兄友、姊慈、弟恭,守中兄姊皆出身教育界,言談舉止,溫文儒雅,行事至為低調。守中廁身政壇後,兄姊默默在第二線支持,他們與我們這幫「小朋友」相談交往,禮貌周到,絕無跋扈驕橫之氣。守中從政以來,戰戰兢兢,屢有佳績,兄姊安靜監督之功,功不可沒。
第三,守中有個賢慧的夫人。許多人都知道,守中夫人溫子苓是溫哈熊將軍的愛女,子苓雖出身高級將領之家,絲毫沒有嬌生慣養的習氣。她自幼學習鋼琴,琴藝造詣頗深,和守中結縭後,只因支持守中從政的決定,選擇做個低調的鋼琴教育家,放棄了音樂舞台的生涯。她衣著樸素,待人和氣,默默守在守中的背後,持家教子。歷次選舉,多虧了子苓在選區內與婆婆媽媽們「搏暖」,讓守中的選舉多了些溫度與人情。選舉結束後,子苓依舊恢復素顏,從不插手攪和守中的立委工作,既不會在臉書上對新舊媒體說三道四,更不會像某些貪婪政客的夫人,大開關說喬事的後門。我總覺得,子苓的行事作風,很像馬英九的夫人美青姊,甚至比美青姊還要低調。(別以為這兒稱美青姊是攀附權貴,周美青可是政大高我兩屆法律系的學姊呢!稱呼她為美青姊,也是剛剛好。)
第四,守中品行端正,不造口業,只積口德。他不像某些政治人物,動輒用粗鄙不堪的言語問候他人的長輩,或是用歧視的字眼來詆毀女性。相識三十年,我從未聽守中爆過粗口,也從未聽過他用下流粗鄙的言語批評他人他黨。口德,必須是有理有德,誠於中、發乎情、鑒於禮,非有端正的品性不能也。這樣的美德,在道德蕩然、幹話髒話滿天飛的現今政壇,格外難得,也格外需要。畢竟,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風吹草偃,上行下效,台北的民主政治才能日趨上流。
第五,守中對待朋友以至誠。守中對朋友極好,對患難中結交的朋友,尤其好。我們這一批在守中第一次參選時出過力的朋友,他視為至交。逢年過節,總不忘自掏腰包送上一盆花、或是送上一箱自個兒栽種的有機蔬菜,尾牙或春酒,照例邀集大夥兒攜家帶眷聚個餐,讓下一代也有機會親近親近,相互砥礪。守中對朋友,不矯情,不造作,有話直說,眾多朋友中,他雖不是最「多聞」的朋友,絕對是屬於「友直、友諒」的好朋友。
第六,守中是知恩圖報的人。1989守中初試啼聲,問鼎政壇,我們幫他辦了一場募款餐會。餐會中,一位退伍的老兵傅老爹只因欣賞守中知識青年從政的抱負,慨然捐出積蓄美金1500元。從那時起,守中對傅老爹以叔伯之禮侍之,老爹孤身在台,守中時常親往探視,噓寒問暖。2009年春節前夕,傅老爹重病入榮總治療,搶救無效後溘然長逝。老爹住院的費用和身後事宜,都是守中和辦公室主任李效玲一手操辦。
第七,操守廉潔。1989年,守中以一介狂狷書生參選,經費拮据,素昧平生的鄭耀輝先生慨然開了一張支票,捐了他一萬元,期勉他清白從政,廉能問政。這張如今已泛黃的支票,守中視為鄭大哥生前對廉能政治的期盼,沒有拿去兌現,保留迄今,時時惕勵自己。守中堅持所有的政治獻金必須來源正當,歷年選舉政治捐獻,依法登錄還嫌不足,必要聘請專業會計師事務所簽證。從政多年,從未有人質疑過守中的廉潔與操守,這在台灣政壇,也算是異類了!
李登輝掌權期間,黑金橫流,守中在立院推動陽光法案,獲罪許多舊時王公政客,對政治獻金的透明化確實做出了貢獻。他最遺憾的是,儘管陽光法案終究付諸實施,卻無法嚇阻陳水扁夫婦的巨貪行為,無法矯正少數無知選民對政客貪瀆行為的縱容,也難擋政商勾結的氾濫與惡化。
第八,守中律己甚嚴,從政多年,腥羶八卦徹底絕緣,政壇少有。他不菸不酒,家中若有紅酒,肯定是準備下廚烹調紅酒牛肉所需。打從年輕時候到現在,從沒涉足過聲色場所,對某些刺激感官、風花雪夜的夜生活,屬於無知那一級的。我常取笑守中:「你要是當選了台北市長,估計只能是個日間部市長,夜間部市長,還是讓媒體商海雙棲的在下我來幹吧!」
第九,他有著堅強的毅力。1994年,守中誓願競選台北市長,24年如一日,雖然多有波折,卻不改其志。24年來,無論是公出還是私人旅行,守中每每自行穿插考察各國市政建設的行程,作為台北市政發展的借鏡。這種毅力,實非常人所能及。當然,也因為他過於執著,失去了許多晉身高層的機會。此番台北市長選舉,柯P挾著民進黨怯戰的優勢,持續以網路超高聲量的姿態,睥睨藍綠兩黨,若非有堅強的毅力,有充分的準備,守中絕難從國民黨群雄中脫穎而出!對城市競爭力越來越滯後的台北市而言,我們需要一個毅力堅強的市長,帶領台北走出迷霧,帶領台北重返榮耀。
第十,洞察未來有願景。1989年守中在驚濤駭浪中當選立委後,用節餘的競選經費,成立了「兩岸發展研究基金會」。這是台灣第一個以嫁接兩岸學術研究與合作,促進兩岸民間交流的基金會。成立之初,基金會便邀集若干有識之士,草擬了「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草案,提供甫告成立的陸委會以及海基會參考。此外,基金會也戮力於兩岸地震工程以及海洋資源研究開發等方面的交流。當然,基金會歷次參訪大陸各城市的過程中,從不忘介紹台北市以及台灣各城市建設的經驗,並細心觀察、紀錄對岸城市建設的優勢和缺失,做為建設台北的張本。幾年前,守中默察兩岸文化產業發展的趨勢,倡議台灣產官學界,成立了「中華兩岸文創產業發展協會」,積極推動兩岸文創產業的交流與發展。
四年來,台北市從一個亞太地區最有動感、最友善、人文風景最美的城市,衰頹為一個即將送進「加護病房」的城市,民進黨的全面執政,固然有關;但是,柯文哲缺乏洞悉未來的能力,沒有提出城市規畫的願景,難辭其咎。守中既能洞察未來趨勢,擘劃願景,應能將台北市從柯文哲醫生的加護病房裡移出,還給台北市民一個充滿希望和快樂的城市!
此次九合一選舉,不僅僅是縣市長與縣市議員的選舉,不僅僅是地方基層的選舉,而是蔡英文的期中考,是民進黨完全執政的期中考!對台北市民而言,台北市長與市議員的選舉,不僅是蔡英文和民進黨的期中考,也是柯文哲的期末考!
假如您和我一樣,既是中華民國公民又是台北市的選民,您會給蔡英文和民進黨的期中考打及格分數嗎?您會讓柯文哲的期末考Pass嗎?我選擇死當蔡英文和民進黨,也決定死當柯文哲!
我選擇丁守中,因為,我看到最真實的丁守中,這樣的真實,值得推薦,也值得投下四年來你我手中唯一的一票。其實,台北的未來,不在守中,而是在你我的手中!
(陳朝平)
#丁守中粉絲團
#台北市
#中正萬華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News金探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金探號更多【台灣在地旅遊】資訊: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R6ae-jPwkQLTAfQtRZNOkqJAFHmoNDdd 02:37 桃園將軍村-桃園 馬祖新村 08:50 城市時光機-台北 四四南村 21:28 花園新市鎮-台中 光復新村...
「金探號眷村」的推薦目錄:
- 關於金探號眷村 在 吳志剛 Facebook
- 關於金探號眷村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 關於金探號眷村 在 秦嗣林 Facebook
- 關於金探號眷村 在 News金探號 Youtube
- 關於金探號眷村 在 News金探號 Youtube
- 關於金探號眷村 在 News金探號 Youtube
- 關於金探號眷村 在 坐上時光機眷村復古新玩法【News金探號20220226】 的評價
- 關於金探號眷村 在 走進光陰的故事! 懷舊旅行新選擇特色眷村玩法【News金探號 ... 的評價
- 關於金探號眷村 在 台灣特色眷村|台中光復新村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林家宅園莿桐 ... 的評價
- 關於金探號眷村 在 臺灣眷村文化園區康橋大飯店【News金探號】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金探號眷村 在 池上景觀餐廳的推薦與評價,PTT、FACEBOOK - 最新趨勢觀測站 的評價
- 關於金探號眷村 在 News金探號- 台南新玩法 的評價
金探號眷村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八卦
【墓地上的眷村聚落】 #康樂市場
康樂市場得名於康樂里,原址位於今南京東路、林森北路口的康樂公園與林森公園,舊時屬三板橋一帶,日治中期劃分為三橋町,是當時日本人的共同墓地,比如第七任臺灣總督明石元二郎就曾安葬於此。
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大量軍民湧入臺灣,但本地沒有足夠空間可供收容,無法獲得安置的底層移民只得自力救濟,任意尋找空地搭建平房、依群而居,逐漸形成了非列管眷村,其中有一批人便在當時的三橋町共同墓地住了下來。
勉強有了安身立命的地方後,居民為謀生便開始擺起各式各樣的攤販與生意,而隨著臺北這座城市的快速發展,康樂里搖身一變成了都市中心,並在外地尋求發展機會的人不斷加入下,聚落規模日漸擴大,康樂市場也愈見繁華,據1996年市政府統計,共有一百七十四戶攤商。
然而早在1956年,臺北市政府便依日治後期的都市計畫將此列入公園預定地,雖有居住事實在前,但雜亂、缺乏規劃、不符法規的康樂市場終不免被認定為違建,基於公共安全及城市發展,自1980年代起便不斷傳出市府有意拆遷的消息。
1997年時任臺北市長的陳水扁終於下定決心拆除康樂市場,同時也引發了臺灣首次大型的反迫遷運動,但在市府的強力執行下,康樂市場最終在一個不斷失火的夜晚後被拆除,而部分攤商則轉往欣欣百貨鄰近巷內的金財神大廈,繼續以康樂市場的名義營業,但如今已漸沒落。
康樂市場曾是導演萬仁在《蘋果的滋味》、《油麻菜籽》、《超級市民》、《超級大國民》等電影的取景之地,反映了城市底層人民的生活,也展現了無窮的生命力;它記錄了來臺軍民的顛沛流離,也接納了北上打拼的中南部民眾,最後卻在都市發展的名義下,使這些居民不得不再次離開。
#都市發展史 #城鄉遷移史
#聽說有些屋子裡就有墓碑
#現在已完全看不出原樣了
#報時光UDNtime
歷史新聞
【1997-02-23/聯合報/16版/台北人】
超級市民 前途茫茫覓家園
面對即將拆遷 十四、十五號公園地上
千餘戶居民 面臨著「天人交戰」的惶惑
【記者楊金嚴】農曆年剛過,一般市民還沈浸在過年氣氛中,不過年初五市府一上班,社會局社工就開始調查十四、十五號公園預定地居民的安置意願,隨著公園開闢時間日益逼近,兩公園預定地上居民都知道,這次是真的要離開這個住了數十年的「第二故鄉」。
走在林森北路上,兩邊不少商家都貼出結束營業大拍賣的海報,希望在地上物拆遷前將存貨出清,因不少商家是租的店面,對公園拆遷大都沒有意見,像在林森北路南京東路口賣仙草的老闆就說已準備搬了,否則能怎樣?
陳才根故事 引發共鳴
曾被電影「超級市民」當做題材的十四、十五號公園用地,進入兩側低矮的巷內,有的住戶已在打包,一些高齡的老人則仍坐在室內,面對將被拆除的房子,及未來要開始的新生活,頗有前途茫茫之感。
目前兩公園內有一千零八十九家住戶,住戶中有高齡的榮民,也有三四十歲由中南部到台北打天下的本省人,因為戰爭、婚姻,讓這群人聚集在這裡,近五十年來,這群人歷經時代的大變動、兩岸的變化,目睹了台北的成長,早年台灣仍有省籍情結時,這兒早已默默的進行著省籍融合。
過年前關心兩公園拆遷的都市計畫學者,在十四號公園外的人行道舉行守歲活動中,放映以十四號公園內老兵陳才根由大陸至台灣轉戰一生經歷紀錄片,引起不少人共鳴。
其實在兩公園內,五百多名七八十歲的榮民,都有和陳才根類似的經驗,每人都經過了戰亂,目睹了生離死別,在九死一生中輾轉才到台灣,不過在離開軍中後,因為沒有一技之長或是學歷不高,只好在社會底層中求生存,睡在日本人的墳墓上活了下來。
生活雖貧苦 彼此照顧
最早到林森北路左側十五號公園預定地上的山東人,從小在十五號公園預定地上長大的康樂里長禚淑雲說,她父親以前是國軍五十軍的尉官,卅八年大陸逆轉,五十軍經海南島轉進來台,眷屬隨部隊撤退到台北時,在舉目無親下只好住在當時只有墳墓和草叢的「郊外」。
稍後不少離開軍中自謀生活的老兵,在互相聯絡下,以山東人為主的卅二軍、五十軍的長官、部屬,不少人都住入十五號公園預定地上,稍晚到的江蘇、福建籍老兵,則住在對面十四號公園預定地內。
老兵們開始新生活時,因為沒有一技之長,大都以拉三輪車或是賣饅頭為生,生活都相當辛苦;禚淑雲記得小時候,家裡地面是黃土,下雨時雨水潑進來,地上滿地泥濘,雖然生活辛苦,但彼此相互照應,共同度過艱苦的歲月。不過這群人生活雖不富裕,在中美斷交,各界舉行捐款購機運動時,康樂里是中山區各里中,捐款最多的。
在十五號公園預定地巷內做包子的呂作雲太太說,和呂結婚時丈夫身上只有六百元,如果有錢早就搬走了,誰想住在這種地方,已八十多歲的呂作雲也不反對公園更新,不過擺在眼前的也是房子拆後,不知要住那裡,只好向市府求助。
七十二歲的丁學故說,不少鄰居曾回鄉探親,但發現在相隔數十年後,不只兩地生活、觀念已差距太大,加上他們在台的生活不是很好,大陸親人也不見得歡迎,想回大陸的不多。
十四號公園預定地新生北路二段二八巷內的李金方,民國四十二年在離開部隊後,進住當地時,周圍到處是草叢,旁邊還有豬圈,他太太說,後來因為見到鄰居沒有住的地方,把門牌給對方搭房子,他們再重新申請門牌,想不到這次公園要拆遷時,因為門牌是七十九年設的,無法領取拆遷費,變成領不到一毛錢。
雖然有五十年交情的老戰友鄰居,自動要將拆遷費分一半給他,不過李金方認為,沒有必要為此傷了卅年的交情,也不想要錢,只是眼見拆遷將屆,仍沒有住的地方,他也不禁著急。
李金方對面的施三妹,已八十多歲又是素食,雖然在區內住了卅年,也有類似李金方情形,領不到一毛錢,這陣子他試著找房子,但同樣因為每月租金都要上萬元,讓每月只領一萬多元榮民津貼的施三妹,愈來愈急,在社工員上門時,又不知道說明自己情形,只有乾著急。
居住四十年 補償無著
原籍桃園的營業戶自治會會長吳坤明,因為姐姐嫁到當地,在退伍後到十四號公園預定地上打拚,早年他以手工彈棉被為生,他的棉被店開張時,林森北路只有三家商店。他說林森北路開發前叫九台街,底下是一條大水溝,路拓寬及欣欣大眾百貨開張後,林森北路才開始繁榮。
他記得早年區內還有本省人、外省人打架的情形,不過到民國六十年以後打架已很少,六十五年以後居民已打成一片,沒有本省外省人之分,這幾年對面十五號公園住戶有幾次火災,還是他們十四號公園一側的住戶協助撲滅的。
吳坤明很早就支持民進黨,在黃信介選立委時,康樂里只有三票投民進黨,其中一票就是他的;在陳水扁選市長時,陳在里內拿一千七百多票是歷來之冠,不過對陳水扁沒有履行先建後拆承諾,民進黨中央也沒有表示意見,讓他覺得很沒有意思,他說目前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家鄉在彰化的賴文筆,退伍後在朋友介紹下,到在康樂市場賣雜貨,一晃廿七年,賴文筆說,他到康樂市場時,就聽到市府說要建公園,但說了廿七年都沒有動靜,這次居然真要幹起來了,由預算通過到要執行拆除,前後只有一個多月,中間又卡著過年,拆遷戶怎麼來得及應變,對市府的作法,賴文筆直說太過分。
住宜蘭的林飛龍在區內住了廿年,也是到台北打天下的類型,他說有錢的人早走了,眼見家園即將拆遷,他擔心的是市府是否真的能做好八十多戶高齡單身住戶安置工作。
盼做好安置 免於恐懼
卅歲的韓鴻順,從小生活在這裡,是區內的第二代,父親早逝,母親又失明,負起家庭重擔,面對拆遷他已開始另找房子,但問到的房子幾乎每月的房租要兩萬元上下,讓他也覺得壓力很大,不過因為年輕,他也認為整個地區改建是時勢所趨,早晚他要搬出去,只是對市府沒有讓他們有太多的搬遷時間,讓他覺得很不平。
在兩地預定地上待了近五十年,不少人將這兒當作第二故鄉,大多數的人也同意這個人鬼雜居民的地方,是需要拆除改建,只是面對茫茫的未來,都希望市府在拆遷前能作好安置工作,讓他們能免於第二次的流離失所。
就像一名高齡榮民在市府說明會中曾激動痛訴的,他在大陸的家已被共產黨毀了,想不到臨老,又遇到市府要拆他房子,大半輩子居然要兩次被「掃地出門」的情況,第一次是戰爭,他無可奈何,不過這次只是為了「建設」,就要拆他房子,真是情何以堪。
五十年來,台北已由農田、水道遍布的地方,變成高樓大廈車水馬龍之地,在這個城市的核心,這群見證台北成長的人,隨著公園拆遷將離開這住了數十年的第二故鄉;以往市府在公共工程進行時,對拆遷安置往往說的多作的少,或是存有霸王硬上弓的心態,這次在學者和外界一直要求市府拆遷前一定作好安置工作下,市府正全力進行老弱的安置工作,希望市府能交出一分讓市民一新耳目的成績單。
來源:聯合報
日期:1992/7/22
攝影:胡國威
圖說:第14、15號公園預定地街景。
來源:聯合報
日期:1992/7/22
攝影:胡國威
圖說:第14、15號公園預定地街景。
金探號眷村 在 秦嗣林 Facebook 八卦
【《那個年代,這些惦記》自序】
寫這一本書是幾十年來的一個願望,源起於我生長在一個矛盾的時代:從小長輩所灌輸的大陸思維、北地風俗等和當時我在同儕之間所見聞的常常是南轅北轍;比如平日家中出入的叔叔伯伯來自天南地北,不僅鄉音不一,職業更是天差地遠;有讀書人、有當兵的、有挑大便的,還有做官的,讓家裡每天晚上猶如聯合國辦事處。印象很深刻的是,每逢過年過節的習俗也都與同學們有一些差異,比如我家的過小年是臘月二十三,而台灣同學家裡過小年則是臘月二十四。
等到開始上小學後,我才發現原來本省籍的同學生活十分單純,人際關係不似我家複雜,日常生活自有一份溫馨的方式,他們的親友幾乎多住在附近,來往十分密切。而反觀在我們家出入的人,大多在稱謂上都有一個「表」字,什無「二表叔」、「三表舅」、「小表嬸」等,幾乎沒有直系的親屬。後來母親給我啟蒙時,我才發現有一個遙遠的地方叫做「山東」,那裡有許許多多人跟事與我們家緊緊相連。
那是一個觸摸不到卻縈繞周遭的世界,每次聽到父母說起那個世界的事,我臉上總是流露無限的迷惘。當時的我時常弄不明白,為什麼關係如此密切的親友,卻生存在遙遠而不可觸及的地方?
而當我小學一年級學會注音符號時,不識字的母親顯得特別興奮,原因是她急欲要我幫忙寫信與大陸的親人聯繫,雖然她並不知道注音符號並不是漢字,但是一有空,便會急忙拉著我給遠在夢幻裡的舅舅、姥姥寫信。我一面懵懵懂懂地聽,一面盡全力拼出她殷切中想要傳達的內容,只是她所說的一些地名、人名我都沒聽過,而她要詢問的內容也多是跟那個地方息息相關,例如,某塊地的收成、某廟會的慶典、某親友的近況等無所不包,我常常皺著眉頭問:「哪個村?字怎麼寫?」。更要命的是一些七、八十歲的長輩聽說我會寫信,統統跑來找我,這下子牽涉的內容更複雜,最後有時連我都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寫了什麼。不過不變的是,寄出的信永遠石沉大海,我常覺得彷彿在向外太空投書。
就這樣,我一路慢慢地寫到四、五年級,等到可以用真正的漢字表達母親和親友的思念時,奇異地竟然也開始收到了遠從新加坡、美國、日本等地輾轉寄來的回信。母親和幾位老太太激動地撕開信封要我一字一字念出來,那些彷彿來自外太空的消息成了眾多老人家最企盼的時刻。老家的農地原來被生產大隊沒收了、廟會早已經停辦、家中的牲口因為鬥爭都分給了別人等,我每念一句,長輩就掉一次淚。那時我才懂了,原來他們殷切期盼的世界是真實存在,雖然當時的生活平靜而單純,不過他們的內心總有一片翻江倒海的糾結。
中學時,我看了《異域》、《代馬輸卒手記》等書,到同學居住的眷村裡玩耍,發現各個眷村裡的環境都差不多,他們一樣上演著與世隔絕的故事,原來這些叔叔伯伯成天掛在嘴上的豐功偉業不是吹牛,只是留在到不了的世界,我心中不斷地問:「為什麼他們要丟下一切跑到台灣來?」
等到我當兵時,部隊裡許多外省老兵繪聲繪影地說起當年的國共內戰逼得他們四處逃竄,為了求生糊里糊塗地擠上超載的軍艦,在海上餓得氣若游絲,上岸之後才知道正踩在一塊未知的土地上;而面對同一個時代,本省籍的同袍卻述說著不同的故事,日治時代家中的長輩被拉去當軍伕,從此音訊全無,還有日本警察的嚴苛與無情等。
有一回,我去一位軍中同袍家裡作客,發現他的母親少了一隻手,聊天時才知道她讀書時被校方帶去嘉義修建機場,第一天就遇上美軍轟炸,不幸被炸斷一隻手,他的母親還安慰我說:「少一隻手是幸運的,有許多人少了一條命。」至於那些國民政府來台後的悲慘往事,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等悲歡離合的故事,常常都是大夥兒酒後茶餘慷慨激昂的話題。
一直到了我三十歲左右,兩岸終於開放探親,許多少小離家的遊子終於滿心歡喜地回到了老家,但卻又上演著另一齣世事無常的悲喜劇情。有些被親人騙盡家財,受虐而死;有的人全心期待一家團聚,卻發現親人早已去世;那一些曾經叱吒風雲的人,再也沒有回到舞台中央的機會。
那個台灣解嚴、大陸開放的年代,華人世界像歷經驚天動地的變動,彷彿上天的手在麻將桌上洗牌,把東南西北風洗個混亂,要凡人設法重新組合,用數十年的餘生胡出一手牌。為什麼長輩常把「平安是福」掛在嘴邊?因為生活經驗教訓他們,千金易得,平安難求,活著就是最好的祝福。
一九四九年,中國國國民黨輸掉了國共內戰,輸掉了大片江山,也破碎了無數家庭。許多人匆匆揮別親人,跟著國民黨部隊撤退到從沒聽過的小島,期待生聚教訓之後,總有一天反攻大陸,與家人重聚。幾十年過去了,返鄉的渴望取代了反攻的熱血,他們在台灣這塊土地重新建立自己的家,也日夜期盼著回到魂縈夢繫故鄉的那一天。這些血淚斑斑的故事都發生在我這一代,而這種因為戰爭所造成的悲劇,我也衷心希望能永遠消失在人類的歷史中。
回顧台灣的近代史,有外族入侵、同族相殘、有人禍、有天災……但是同時卻也充滿了包容、憐憫、努力、勤奮、創意等正面的能量,這四百年來交織成不一樣的台灣,她被稱為「寶島」不單是因為好山麗水,更是由於來自不同文化的人經過無數的激盪,終能凝結為絢爛瑰麗的寶島文化。
近五十年來我們遠離了戰爭的侵擾,經過民主改革的風風雨雨,提煉出新的台灣新生命。同時此刻新移民也正不斷的融入台灣文化,在這個地球的海角一隅能上演這麼多動人故事,是上天賜予的福氣。
紐約之所以能成為世界知名的大都市,正是因為紐約成為各方文化的熔爐,去蕪存菁之後,表現出了人類文化最璀璨的一面。所以在紐約有看不完的文化風采,數不盡的族群特色,這些統統代表紐約的文化,也是紐約人的驕傲。
日本的明治維新結合儒學跟西方文化,帶動日本進步;在中國的歷史上來說,漢朝、唐朝到清朝的民族融合,都產生了新的氣象,反觀刻意講求封閉的朝代反而都是最黑暗閉塞的時期。
因此,任何一個民族經過融合之後都能往上提升,這是歷史的普遍現象。現在的台灣人以熱情、禮貌、勤奮、充滿理想而聞名於世,這些特質誰又能說不是因為多年的苦難與包容所造成的呢?
老天爺注定要讓台灣這塊土地產生一些五彩繽紛的成果。本書裡面的人物多半是出現在我身邊的親友,他們可能不是什麼呼風喚雨的達官顯貴,只是歷史洪流中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遍布在台灣寶島各個角落。但他們並不只存在於過去,也會存在於未來。
我希望藉著簡單的文字,一方面記錄他們生存的軌跡,讓流離失所的靈魂得到祝福;一方面也以過去的故事,鼓勵生活在台灣的同胞,摒棄分離彼此的內心戰爭,珍惜現在,挑戰未來。只要是愛這一塊土地的人,這塊土地就是屬於你的。
特別說明,本書的所有故事皆真實曾發生在過往的時光裡,但是為了避免大家的聯想與猜測,因此刻意將人名與地名做了一些更動,希望不會另起漣漪。同時,有些故事因為時間長遠或多係長者口述,記憶與事實難免有些出入,也懇請讀者賢達惠予指正。
【《那個年代,這些惦記》上市】
◆博客來:http://goo.gl/vktWYl
◆誠品:http://goo.gl/6wCMMU
◆金石堂:http://goo.gl/WfRFtN
◆讀冊:http://goo.gl/f1AVfZ
◆城邦讀書花園:http://goo.gl/oajJd8
金探號眷村 在 News金探號 Youtube 的評價
金探號更多【台灣在地旅遊】資訊: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R6ae-jPwkQLTAfQtRZNOkqJAFHmoNDdd
02:37 桃園將軍村-桃園 馬祖新村
08:50 城市時光機-台北 四四南村
21:28 花園新市鎮-台中 光復新村
34:37 前最大眷村-雲林 建國眷村
43:10 最大海軍村-高雄 明德新村
#金探號台灣 #金探號眷村 #金探號行程
--
主持人:王軍凱 楊智捷
電視首播頻道:非凡新聞台
每週六日晚上:22:00-23:00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aB8LXgAuKM/hqdefault.jpg)
金探號眷村 在 News金探號 Youtube 的評價
金探號更多【台灣在地旅遊】資訊: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R6ae-jPwkQLTAfQtRZNOkqJAFHmoNDdd
00:32 光復新村眷村麵食 (店名:麵粉遇見水)
02:15 霧峰經典知性玩法:光復新村→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立法院議政博物館→霧峰林家宅園
05:58 台中復古文青飯店 (飯店名:莿桐花文創微旅)
08:52 台中 彩虹眷村
11:29 前最大眷村-雲林 建國眷村
14:54 虎尾日式復古路線:復古書店(店名:虎尾合同廳舍)→日式老宅園區(店名:雲林故事館)→虎尾布袋戲館→虎尾鐵橋→虎尾糖廠
17:50 虎尾老字號餡餅 (店名:北京王餡餅)
20:02 最大海軍村-高雄 明德新村
21:27 左營眷村美食 酸菜白肉鍋 (店名:劉家酸菜白肉鍋)
23:39 左營特色眷村民宿 (飯店名:眷村戀影民宿)
#金探號台灣 #金探號眷村 #金探號行程
--
主持人:王軍凱 楊智捷
電視首播頻道:非凡新聞台
每週六日晚上:22:00-23:00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9r7Kd8SfK8/hqdefault.jpg)
金探號眷村 在 News金探號 Youtube 的評價
金探號更多【台灣在地旅遊】資訊: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R6ae-jPwkQLTAfQtRZNOkqJAFHmoNDdd
02:37 桃園將軍村-桃園 馬祖新村
04:40 桃園異國特色路線:馬祖新村→雲南文化公園→特色米干店(店名:國旗屋)→日本風觀光工廠(店名:蛋寶生技不老村)
06:31 中壢古典五星飯店 (飯店名:古華花園飯店)
08:50 城市時光機-台北 四四南村
11:14 信義區老字號牛肉麵 (店名:穆記牛肉麵)
14:11 松菸文創園區
16:26 信義區豪華五星飯店 (飯店名:台北君悅酒店)
19:22 新北 空軍三重一村
21:31 花園新市鎮-台中 光復新村
#金探號台灣 #金探號眷村 #金探號行程
--
主持人:王軍凱 楊智捷
電視首播頻道:非凡新聞台
每週六日晚上:22:00-23:00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V-FQL8bE4g/hqdefault.jpg)
金探號眷村 在 走進光陰的故事! 懷舊旅行新選擇特色眷村玩法【News金探號 ...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金探號 更多【台灣在地旅遊】資訊: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R6ae-jPwkQLTAfQtRZNOkqJAFHmoNDdd 02:37 桃園將軍村-桃園馬祖新村08:50 ... ... <看更多>
金探號眷村 在 台灣特色眷村|台中光復新村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林家宅園莿桐 ...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金探號 更多【台灣在地旅遊】資訊: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R6ae-jPwkQLTAfQtRZNOkqJAFHmoNDdd 00:32 光復新村 眷村 麵食(店名:麵粉 ... ... <看更多>
金探號眷村 在 坐上時光機眷村復古新玩法【News金探號20220226】 的八卦
01:05 台中光復新村15:18 高雄再見捌捌陸27:05 屏東勝利星村38:45 台北四四南村 金探號 更多【台灣在地旅遊】資訊: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