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初心者】前幾篇回應一堆會計名詞,可能很多人都有看沒有懂,這篇我覺得說明挺清楚的,給大家參考一下。
本來是想貼在粉絲團啦,可是想說粉絲團的受眾應該都知道了,不如貼在我自己的牆上。
【拿稅後淨利扣掉資本支出,判斷一間公司有沒有錢擴廠到底對不對?】
先說答案,當然不對。
這兩天有蠻多討論講為什麼不對,但都是點到為止,這篇主要是想寫給不太懂會計的人看。
—
一般我們講公司賺多少錢、淨利多少、純利多少,指的財報損益表中的「稅後淨利」這個科目。
損益表裡頭的營業成本有一項是折舊。舉例來說,我們花一億買機器設備,這些設備估計可以用 10 年,如果用直線折舊,每年會認列 1000 萬的折舊成本。
也就是說,我們雖然花一億買設備,但在損益表裡頭,他是連續 10 年認列 1000 萬的成本。這個在會計上叫做「應計基礎」。
與「應計基礎」相對應的,叫做「現金基礎」
財報的另一張表,現金流量表,就是以現金基礎編制。而資本支出就是屬於現金流量表的科目。
同樣用一億元買設備,在現金流量表中不會認列 10 年的 1000 萬,而是列「取得不動產、廠房及設備」一億元。
也就是說,如果今天拿稅後淨利扣掉資本資出,同樣設備的錢,會在折舊算一次,資本支出又再算一次。同樣的東西被計算了兩次,這個數字意義並不大。
—
簡單舉個例子:
如果我在年初花三億買了一台設備,這台設備預計可以用三年。
那麼年底的財務報表,損益表會有折舊一億元,現金流量表會有資本支出三億元。
如果用損益表的淨利減去現金流量表的資本支出,這台設備會被計算四億元,有一億重複計算。
—
要判斷一間公司賺的錢足不足以支應買設備的錢,我個人推薦還是直接看自由現金流,也就是現金流量表的營業現金流減資本支出。
同樣在現金基礎下做比較,如果這個數字長期是正的,通常表示沒有太大問題。
量表編制 在 哇賽心理學 Facebook 八卦
這篇新聞有附文獻連結(我好驚訝)、內文還算可以(雖然已經有點歪),但卻配上個很有病的標題,所以整個壞光光。
連結可以不要點,我會講完,不要幫他增加流量...XD
這篇新聞主要說有篇研究提出自拍是種病,還分成重度、慢性與邊緣性三種,而且確實有研究數據。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是有研究沒錯,但要表達的意思根本不是標題的概念。這個研究起因於2014年有個惡作劇謠言說自拍成癮已被美國心理學會訂定為一種心理疾患,並且分為重度、慢性與邊緣性三種。當時這謠言傳播的非常快,很多人都相信了這件事。當然APA立刻出來澄清沒這回事,但是造謠容易闢謠難,很多人還是信了。
那這篇研究也就跟風,順著謠言的概念真的編制出一份量表,來看看愛自拍的人有哪些因素會導致自拍行為。在透過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出有六項因素,像是尋求注意、提高自信、心情調適...等。
所以呢,整個研究就是發展了一個愛自拍的量表,並且瞭解有哪些因素會影響自拍行為,根本沒有說這是一種病的意思。
有時候新知的報導一篇調就會歪得很厲害啊。
提醒大家:如果你想轉這則說明的話,請記得把上面文字一併複製過去,有時臉書按分享的話會只有連結,這樣會變成錯誤資訊擴散哦~~
文獻連結:https://goo.gl/sah1Ac
量表編制 在 小子投資筆記 Facebook 八卦
新文章。求LIKE支持我的工作!
港股策略王【投資先機】認識公司三大財務報表(小子)(OCT 26)
公司日常編制的三大財務報表,包含「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及「現金流量表」提供十分實用的財務數據,有助研究及分析一間公司是否值得長線投資。分析收息股前,筆者建議大家下一些苦功,不要單看名義股息率的高低,從上述三大財務報表找出公司的財務健康狀況、盈利表現及現金流出入情況以判斷該公司是否適合作長線收息..
量表編制 在 〔臺大心理系招募研究參與者〕【你能掌握自己嗎?生活經驗 ... 的八卦
已報名的同學不用再報名/報名將於4/17 中午12:00截止),本研究目的在於編制與個人生活經驗相關的量表,此量表所測量的概念與心理健康密切相關,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