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做一半運動」真正實踐在台灣的政治上。
前幾天寫了香港知名演員 – 馮淬帆的文章,其中他的經典台詞「香蕉你個芭樂」更是讓許多人印象深刻,這句台詞出自知名港片「最佳損友闖情關」,電影當中有一個「做一半運動」是基層抵制企業上層的運動,藉由凡事只做一半來癱瘓企業的運作,包含煮飯只有半碗並半生不熟,咖啡一半倒在外頭,穿西裝不穿褲,甚至講粗口都升級至只講一半,這種看似戲謔的行為,卻成為了特定政治人物謀取利益的方式。
其中的代表就是黃國昌與柯文哲等人。
這類型的代表有個特別之處,凡事只要有開頭就好,即使沒做完也沒關係,重點是做這件事情之前,一定要先評估利益是否有符合自己與政黨所需,喊得越大聲,即使虎頭蛇尾也沒關係,就好像喊著絕對不會躲在不分區名單,或是震耳欲聾的五大弊案,通通都是如此。
先講先贏,有講就可以好像有做事一樣。
我還記得去年的凱道下著大雨,許多人跟我一樣不被大雨澆熄熱情,仍然站在凱道抗議,當時我還訪問到邱顯智,期待黃國昌與時代力量能夠做為表率,在立法院上有所表現,當時多少人期盼著他能「反紅媒」,黃國昌更站在立法院上的質詢台,用著咆哮的聲量與激烈的言語對著中央官員砲轟,要求對中資把關。
但然後呢?然後他就死掉了。
這件事情就好像完全沒有發生過了一樣,黃國昌甚至加入了「疑似」有中資背景的大同市場派,正如過去喊著全台獨董都是酬庸位置,只有他與眾不同,相信他一定會做事,結果最後又消失了。
有沒有熟悉的感覺?那些相信他大量添購大同股票的股民們仍住在套房當中。
而柯文哲過去藉著攻擊前任台北市長郝龍斌與馬英九上台,更將北市府所遇到的棘手問題都推給前朝,如今竟然在弊案都尚未處理完畢前,公開表示馬英九是個友善的人,彷彿當年傾國民黨全黨之力攻擊mg149這件事情都不存在了,反倒是從未說過柯文哲半句不是的蔡英文,成為最被攻擊的對象。
我想這不是亞斯伯格症,這應該是精神分裂。
當上周揭露了大同市場派黃國昌與林文淵的問題後,總算有了正面迴響,在媒體的層層逼問下,林文淵這才自承他是「國民黨的失聯黨員、全家都是國民黨」卻有辦法擔任民進黨政府的「海外投資開發公司」的董事長,這也令許多人意識到問題所在。
「海外投資開發公司」是負責政府與友邦投資的重要機構,更是在這幾年的新南向政策中扮演關鍵性的機構,而這位遊走在藍綠之間的人,竟然還能繼續位居高位。
有趣的是,在文章出來之後,林文淵突然「被請辭」,我不清楚這代表著甚麼意思,是民進黨政府不能再忍受這種人,還是內部又有怎樣的秘密?只可惜,關注這件事情的人相當少,媒體甚至根本沒幾間有報導。
畢竟這件事情,完全不能張揚。
這邊就不能不再提黃國昌從政生涯的代表案子「慶富案」。
林文淵不只是「海外投資開發公司」董事長,更是高雄銀行的獨立董事,最初黃國昌對他指證歷歷,說他藉由高雄銀行董事的身分,介入「慶富案」,本應該介入調查將整串事情調查清楚的黃國昌,為何最終會與林文淵走在一塊。
我真心看不懂。
我明白經過93萬人的決定,高雄市長總算煥然一新,從韓國瑜換成了陳其邁,高雄人也對此表示相當期待,但前朝所遺留下的問題,仍然需要一個一個解決。
林文淵在高雄銀行擔任獨立董事的位置,會不會又是一個大問題?
政黨政治本就該爭取最多人支持,即使政黨不同理念相同也有合作的機會,但如果在台灣政府機關與中央的位置中,不斷有這種立場搖擺且有疑慮的人扮演核心人物,我們一般老百姓又該如何自處?
或許你會覺得電影中的消極抗爭「做一半運動」是件好笑的事情,但台灣正有人藉著「做一半運動」賺取政治紅利,還獲得一堆人的吹捧。
這才是最可笑的事情。
想優先知道一些資訊的就加入社團,不要錯過細部資訊的就粉專按讚勾選搶先看
重新開始日更的IG : Awater0911
喜歡影片的可以到 : https://awater0911.pros.si/v9nmb
喜歡跟我討論議題或提供資料的可以到社團
鬼才阿水Awater的東吳水軍社團
想要認識我與聊天的歡迎來直播找我
「浪Live」4791472 / 鬼才阿水Awater
量能意思股票 在 Mr. Market 市場先生 Facebook 八卦
「以終為始:長期投資的10條思路」
開始學投資之後,很多人最擔心的事情就是遇到崩盤大賠,難以去面對市場中的不確定性。
市場先生分享我自己的10條長期投資思路,整理如下:
1. 考慮我現在的年紀,我這輩子進入投資市場到離開的時間,整體投資期限一定會超過30年。
2. 如果我會在投資市場裡待30年,根據過去歷史上股票市場的表現,過程中我幾乎一定會遇到大型的崩盤,少則1~2次,多一點遇到3~5次都有可能。既然一定會發生,那就得提早做好心理準備以及應對方式。
3. 我相信長期而言,分散投資在美國股票市場,賺取全球企業創造的報酬,參與經濟和科技的成長,即使不避開崩盤,長期而言能得到正報酬的可能性極高。我無法保證自己的選股能力必然有勝過大盤的成果,因此分散投資是必要的。
4. 我並沒有預知崩盤的能力(真的沒有),也沒有保證避開崩盤的技巧和經驗。然而如果貿然離開市場,比起持有現金避開崩盤,更多可能是會錯過股市的長期成長。
5. 我投入的資金並沒有急用,未來30年都不拿出來也沒關係。所以可以避免臨時需要金錢,導致出場在不適當的時機點。未來持續投入的資金也都是如此。只要不會犯這個錯誤,剩下的就是考慮避免自己情緒造成錯誤的行動。
6. 在資金長期不需動用的前提下,總資金投入越高比例,能得到報酬越高。就長期而言,應該盡可能高比例投入、避免大量的持有現金。就歷史經驗而言,拉長時間後現金的購買力會受通貨膨脹侵蝕。
7. 考量投資的資金盡可能大比例投入的情況下,我能承擔的總資產波動約為30%左右,超過這個數字我就會感到不舒服。為避免自己的情緒影響投資成果,根據這個數字,手上持有高風險資產(如股票)配置比例最高應該在60%以下。透過資產配置,分散在股市、債市和其他資產類別上,也許最終總報酬會輸給100%投入股市,但風險較低、能進一步提高未來的確定性。
8. 如果遇到熊市崩盤,長期而言通常是更好的投入機會,如果手上有多餘的現金,可以優先投入高風險資產。但考量選股並不容易,保持一定程度分散投資,能得到相對高確定性的結果。至於牛市多頭,我並沒有能力預判出它何時會中止或反轉,因此除非出現極端不理性超漲,否則都按照原本計畫進行。
9. 對我而言,最大的風險是最初假設發生錯誤,也就是美國和全球經濟陷入極長期的衰退、企業沒有利潤或者利潤大幅衰退持續很長時間。歷史數據終究只是參考,畢竟我無法100%準確預測未來,所以分散投資,以及配置多元資產是必要的。另一個風險是當離開投資市場時,剛好時間點遇到崩盤和熊市,為了避免賣在低點,出場時會考慮固定百分比分批出場,減少這個問題。如果沒有急著用錢或者財產繼承考量,則會以4%法則提領方式讓資金繼續停留在市場。
10. 對我而言,時間的價值遠高於金錢,投資只是讓資產成長的輔助工具之一,我經濟來源並不完全依賴它,所以以被動投資為主。我也會透過主動投資追求超額報酬,但考量能力、風險以及時間成本,主動投資的比例最高不會超過20%資金,除非我能力有提升,否則比例不會更高。
---
上面這10條是我自己一部分的投資邏輯,裡面有包含我自己的能力與條件範圍,以及對市場做出的假設,
每個人的條件狀況不同,知識資訊以及做出的假設也不同,因此結論方向不一定會一樣。
我想說的是:
「我們無法預測未來,這並不代表我們對未來一無所知、無法做出準備。」
未來總有些事情是必然或極大可能發生、可被預期。
例如:在學生的年紀,盡管暫時看起來無憂無慮,
但其實當下就可以預期自己將來數年後要出社會、要工作養活自己和家庭、收入會影響生活品質、更長遠的某一天體力會衰退無法再工作...等等。
儘管我們無法確認過程的細節和時間點,但也能抓住許多重點,藉此我們就能提早評估自己的財務規劃。
當你有做出預期並做好準備,
未來許多事情對你而言,就不再是意外,甚至有可能帶來好處。
例如前陣子股市動盪時,
有些人表現的很恐慌,因為崩盤對他們是意外的災難,
有些人則是很興奮,因為崩盤對他們是意外的驚喜,
有些人則無動於衷,因為這一切並沒有超乎預期。
有句話叫做:「以終為始。」
意思是你必須先知道目的地在哪裡,站在終點回頭思考,才能確保自己開始執行的方法與前進方向正確。
如同上一篇說到:「投資之前,先思考自己的投資期限。」
其實就是站在終點思考,對未來做準備跨出的第一步。
最後市場先生想說的是,
除非你過幾天後就不碰投資,不然長期而言碰到崩盤幾乎是一種必然。
既然是必然,
我們所該做的,並非是去擔心大跌崩盤,而是思考它對我們投資的意義,以及做好相應的準備。
希望這10條思路分享能對你的投資有一些幫助。
共勉之。
市場先生 2020.05
#如果這篇對你有幫助請留言讓我知道
#有思考到問題或想法也歡迎留言分享
圖:南投 杉林溪
量能意思股票 在 王董的大盤籌碼 Facebook 八卦
法國大選第一輪由親歐派小鮮肉領先,39歲還無法在台灣選,不過已是準法國總統了!Macron始終推崇歐盟,極左或極右在首輪大選失利也不僅是法國現象,先前結束的荷蘭、奧地利主張脫歐候選人也都敗選,顯示英國脫歐帶起風潮雖到處點火,但實際反映各地總統大選卻都仍由親歐派勝選,表示多數民眾仍認為歐盟利多於弊;短期解體危機除去,政經情勢得以穩定,正是歐股大漲主因!
利多來得及時,美股道瓊大漲二百餘點,關鍵跳空更突破近二個月下降趨勢線,未來還有高點!缺口代表趨勢『扭轉』或『延續』,美股走了近二個月下跌,跳空往上就是『扭轉』意思,將修正趨勢扭轉為多方向上!只要沒被封口,道瓊短線就是多方;已強調多日美股若能轉強突破月均線,方能帶給台股多方支撐,昨日跳空向上正是好事一件。
連續幾天苦口婆心,告訴您跌破3月10日頸線之前都沒有轉空,只是弱勢修正!到昨天首段還再次叮嚀不要放空,真的手癢至少等反彈到月均線再來看量能決定。乖乖聽話,大漲完全不會軋空到您啊!昨天量縮但沒漲,我就說沒有反彈無量的問題;今天大漲同時補量九百多億,量價配合得宜,更沒有放空必要。月均線下彎還是有壓力,所以台股漲幅相較美股小很多,正因高點就在月均線壓力這!
樂觀的是量能增加,多方追價力道轉強,壓力就不會是壓力,月均線可望突破。遂大盤指數目前已偏多方,回檔不破今日低點就要思考多方布局才是!OTC還是比較令人擔心,還沒把昨天黑K吞掉,更別提上頭頸線壓力了!指數本來就沒破頸線,我也一直強調沒翻空;但OTC就是不同格局,務必要能突破14日高點,才能扭轉空方,中小型股才能避免反彈幾天又重挫幾天的弱勢盤跌。
剛好下彎月均線也在頸線這,有雙重壓力等著,OTC要一次突破難度很高!因此不要看到指數大漲就興奮跑去亂追股票,很多才剛破底,趨勢沒有扭轉都只是跌深反彈,終究又會套牢。昨天OTC才剛大跌,一堆股票破底不是嗎?怎麼大家都那麼健忘?是故此刻大盤轉強若想買股票,仍要更專注選股,股價站在季均線以上絕對是第一條件!才能避免買到空頭個股的跌深反彈,以後再嘗破底之苦。
外資或投信持續買超會具有籌碼優勢,也是過去二周談到能續抱的個股;漲停的GIS-KY不就完全符合這些原則嗎?股價回檔守住季均線,外資投信又連續買超,盤勢一穩自然噴出!穩懋、嘉澤也是同樣範疇。除了法人買超,另一個選股邏輯就是買進強勢主流,什麼光的漲太多就不看了;上週筆者唯二提醒兩個回檔可以留意的逆勢主流,不就是面板相關跟被動元件?
筆者強調最強的面板指標股群創大漲7%,偏光板奇美材也大漲逾4%!被動元件的國巨、禾伸堂持續大漲,鈞寶、華容、千如、雷科更都有3%以上漲幅。
-----------------------------------------------------------
※筆者為合格證券分析師,僅為心得分享,不對指數或特定股票推薦建議。粉絲團、鉅亨網唯一刊出,沒有社團或Line群組,亦不會透過任何形式要約、招攬或誘使讀者!投資請務必獨立思考操作,任何損失概與本欄、筆者無責。文章出刊即具著作權,任何抄襲翻錄必追究,包括文末警語也請勿再抄襲了好嗎?對,就是在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