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主導定翼機監視行動 圖謀設局將十二港人送中】
[A conspiracy to turn Hongkongers to China with clear evidence: families demanding for immediate release of the 12 Hongkongers]
繼早前傳媒揭發一架隸屬香港保安局飛行服務隊的定翼機(B-LVB)於8月23日凌晨至早上出動於西貢一帶盤旋,並密謀將12港人送中後,我們收到另一消息,進一步披露警方空中監視快艇,設局將12人送中的詳情。
消息人士指,這是一個警方行動,而行動時間為凌晨約4時10分至早上約8時45分。由於飛行服務隊定翼機隊員已在8月22日晚上約10時下班,事發時並無當值隊員,故定翼機Challenger 605的飛行任務,很大機會是當日凌晨時份接獲警方緊急召喚後進行,而該定翼機亦裝有紅外線鏡頭,可在黑夜進行監視。
一般而言,需要協助警方的支援行動例如反走私和阻截非法入境者,飛行服務隊都會使用直升機執行任務。當日凌晨亦有直升機隊員當值,但與警方溝通後,最終卻派出定翼機,並得到當值經理及飛行行動經理同意接受任務。
消息披露的飛行紀錄顯示,當日的飛行程序(Flying Programme)清楚紀錄定翼機行動為「P-OPS」(Police Operations,即警方行動),亦即12港人乘坐快艇時,警方早已掌握其行蹤,並主動策劃空中監視行動,絕非「無角色」。
有關消息引伸出另一關鍵問題:飛行服務隊事前是否知悉飛行任務是送中行動?一般而言,行動前需要準備好航行路線、目標、評估行動風險等部署,因此負責的隊員可能在事前已知悉行動將會飛往香港水域邊界及中國領海界線。假如飛行任務並非拯救行動,批准定翼機跨越邊境執行任務的行動指令由誰人發出?
我們取得當日參與行動的機組人員名單,但自從傳媒披露飛行服務隊有份參與港府設局將12港人送中後,政府電話簿(Government Directory)已經將政府飛行服務隊整個行動組(Operations Unit)職員的聯絡資料全部刪除,卻仍然備存部門其他組別的聯絡,可見港府有計劃地隱瞞事情。
當日有份參與該定翼機飛行任務的政府飛行服務隊人員,名單如下:
當值經理(Duty Operations Manager):高級機司馬鈞豪機長(Senior Pilot Capt. Keith Kwan Ho Ma) ;
飛行行動經理(Flight Operations Manager):高級機司黃詠妍機長(Senior Capt. Emily Wing Yin Wong);
機司:高級機師丁沛東機長(Senior Pilot Capt. Tom P. T. Tang);
副機司:二級機司張家輝先生(Pilot II Mr. Cas K. F. Cheung)
空勤主任:三級空勤主任陳堅衡先生(ACMO III Mr. Jeffrey Kin Hang Chan)。
有鑑事態嚴重,政府飛行服務隊及警方應從速向公眾交代:
一、公開8月23日定翼機行動任務性質;
二、公開8月23日定翼機偵察紀錄、文件、圖像和雷達資料;
三、交代警方有否派員登上定翼機在空中監視;
四、交代「設局送中」的來龍去脈;
五、立即釋放十二人。
2020年10月8日
[A conspiracy to turn Hongkongers to China with clear evidence: families demanding for immediate release of the 12 Hongkongers]
Following the revelation that a Hong Kong Security Bureau Flying Service (“GFS”) fixed-wing aircraft (B-LVB) circled the Sai Kung area in the early hours of August 23rd and plotted to send 12 Hongkongers to China, we have received another revelation in relation to the Government’s air surveillance on the speedboat and the conspiracy to send 12 Hongkongers to China.
Sources revealed that the flight mission was a police operation from 4:10 am to around 8:45am on August 23. As the crew of the GFS fixed-wing aircraft had already been off duty at around 10pm on 22 August 2020, no crew member was on duty at the time of the incident. It was hence highly likely that the mission was received at early hours of that morning upon emergency call from the Police.
In general, helicopters are used by GFS for operations that require Police support, such as anti-smuggling and illegal immigrant interdiction operations. In the early hours of that morning, a helicopter crew was on duty, but after communication with the Police, a fixed-wing aircraft was dispatched instead and the Duty Manager and Flight Operations Manager had agreed to accept the mission. According to the flight records disclosed by the Government, the flying programme on that day clearly recorded the fixed-wing operation as "Police Operations" (P-OPS), which means that when the 12 Hongkongers were on the speedboat, the police had already tracked their whereabouts and took the initiative to plan aerial surveillance operations.
Another key question arises from this information: Did GFS crew know beforehand that the flight mission was planned for sending Hongkongers to China? Generally, it is necessary to prepare the route, target, risk assessment, etc. before the mission, thus the team member in charge may have known that the mission will be flying to the Hong Kong waters and Chinese territorial waters boundary. If the flight mission is not a rescue mission, who gave operational approval for the fixed-wing aircraft to carry out the mission across the boundary?
However, since the media revealed that GFS was involved in the sending of 12 Hongkongers to China by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the Government Directory has deleted the contact details of the entire Operations Unit of GFS from its telephone directory, but the contact details of other sections of the department remain available. It is no doubt that the Government has planned to conceal the incident.
The list of GFS personnel involved in the fixed-wing mission on that day is as follows: Duty Operations Manager: Senior Pilot Capt. Keith Kwan Ho Ma; Flight Operations Manager. Manager:Senior Capt. Emily Wing Yin Wong; Senior Pilot Capt. Tom P.T. Tang; Assistant Pilot:Mr. K.F. Chang (Pilot II); Senior Pilot Capt. (Mr. Cas K. F. Cheung) and Air Crewman Officer: Mr. Jeffrey Kin Hang Chan (ACMO III Mr. Jeffrey Kin Hang Chan).
In view of the seriousness of the incident, GFS and the Police should expeditiously explain to the public:
Disclose the nature of the fixed-wing aircraft operation on 23 August;
Release the reconnaissance record, documents, images and radar data of the fixed-wing aircraft on 23 August;
Explain whether the police have deployed fixed-wing aircraft for aerial surveillance;
Give a full account of the Conspiracy to send the 12 Hongkongers to China; and to
Release of the 12 Hongkongers immediately.
Oct. 8, 2020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2萬的網紅香港花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主持:劉細良、Anthony FPS 轉數快: 94681803 Patreon賬戶:https://www.patreon.com/hkpeanut HONG KONG INTERNET RADIO LIMITED 支票/銀行過數 轉賬至滙豐銀行 023-280233-838,抬頭 HONG K...
釋放十二 在 黃之鋒 Joshua Wong Facebook 八卦
【飛行服務隊內部文件大踢爆!】
當鄧炳強講大話,聲稱自己和警隊在十二手足被合謀送中一事上沒有角色,飛行服務隊的內部文件經已不攻自破。
根據消息人士提供的資料顯示,當日的飛行程序(Flying Programme)清楚紀錄定翼機行動為「P-OPS」(Police Operations,即警方行動)。
換句話說,當十二港人乘坐快艇時,警方早已掌握其行蹤,並主動策劃空中監視行動,絕非「無角色」,這也引申關鍵問題:
一、飛行服務隊事前是否知悉飛行任務是送中行動?
二、一般而言,行動前需要準備好航行路線、目標、評估行動風險等部署,負責的隊員是否知悉行動將會飛往香港水域邊界及中國領海界線。
三、假如飛行任務並非拯救行動,批准定翼機跨越邊境執行任務的行動指令由誰人發出?
就着這三個問題,雖然我沒有答案,但各位放心,我已取得當日參與定翼機任務的機組人員名單,如果大家認識以下五位朋友,亦希望可以詢問一下他們會否對事件有任何回應:
當值經理(Duty Operations Manager):高級機司馬鈞豪機長(Senior Pilot Capt. Keith Kwan Ho Ma) ;
飛行行動經理(Flight Operations Manager):高級機司黃詠妍機長(Senior Capt. Emily Wing Yin Wong);
機司:高級機師丁沛東機長(Senior Pilot Capt. Tom P. T. Tang);
副機司:二級機司張家輝先生(Pilot II Mr. Cas K. F. Cheung)
空勤主任:三級空勤主任陳堅衡先生(ACMO III Mr. Jeffrey Kin Hang Chan)。
雖然政府電話簿已將飛行服務隊整個行動組(Operations Unit)職員的聯絡資料全部刪除,但這個世界總會有有心人願意披露事件,全賴有心吹哨者,方能讓事件逐漸揭開真相,大家亦可以在此留言,感謝那位消息人士的幫忙。
最後,我嚴正要求政府飛行服務隊及警方應從速向公眾公開8月23日定翼機行動任務性質、偵察紀錄、文件、圖像和雷達資料。同時,警務處處長鄧炳強必須交代警方有否派員登上定翼機在空中監視。
一個月前,我們從來沒有想過飛行服務隊會跟事件扯上關係,全賴各方,尤其是家屬鍥而不捨的鼓動社會大眾關心,我們才能夠一步一步的越來越接近真相,當「設局送中」的事實越來越為人所皆知,我們定當繼續為釋放十二人而努力。
釋放十二 在 黃之鋒 Joshua Wong Facebook 八卦
在兩個月前,大概八月尾的時候,當傳媒報道12位香港人在中國大陸水域被拘捕時,我好記得當時普遍整個香港社會,以至國際的氣氛,大家都有點不知所措。試想想在60幾日之前,當時正好是黎智英、周庭、李宇軒等人被國安法拘捕不久,當時國安法亦只立法了一兩個月左右,可以說「無從應對」,是當時大家最適切的感受。
但是由8月23日至今,值得去強調的是,我們在這64日證明到,即使惡法壓境,白色恐怖不斷散播,但原來在香港,無論是聯署、街站、透明卡、明信片,甚至是鹽田老竇搵仔,去廣傳看守所執法人員名單,以及在囚手足都有寫信聲援,這些都證明到即使在如此惡劣的環境,我們仍然會陪着12位港人家屬,一起去聲援關注,與他們同行,亦要求政府盡快釋放12位義士。
我想現在的狀況下,不論香港以至世界,其實我們從未退讓,有三點值得去強調:
第一點是,今次的集會其實是國安法通過後,第一次全球動員。在2019年我們有很多全球集會,但去到2020年6月30日11點後,自從國安法刊憲,大家會有更多的壓力或考慮。但即使如此,在這個週末有三十多個城市,來自歐洲、亞洲、美洲,不同地方都有香港人,以至世界各地關注香港狀況的朋友,與我們站在同一陣線。
這已經證明了即使在惡劣的環境下,世界仍未放棄關注香港,很多海外流亡的手足,即使他們面對當地中國留學生的批鬥,以至當地的國家機器或中共情報人員,進行騷擾、跟蹤及監視,他們也從未退讓。這證明了即使在惡劣的環境下,今次的集會動員,仍然有非常重要的指標性意義。
第二點,國際呼應是源於香港人鍥而不捨,尤其是12港人的家屬一直努力。八月尾的時候,我們只知他們是被大陸水警拘捕,到今天我們發現是涉嫌設局送中。其實這是源自於有飛行服務隊的手足,向我們提供內部文件揭示真相,去講述這個定翼機行動,警方如何主導整個紀律部隊從中監視,設局促成整件事發生。
正正是手足在香港本地鍥而不捨的努力,甚至有吹哨者提供內部文件
才令我們今天距離真相越來越近。我相信在未來無論本地或國際,其實我們很多身處不同體系的手足,可讓我們距離真相越嚟越近,香港政府聲稱他們與事件無關,這個謊言將會不攻自破
第三點,世界與香港人站在同一陣線,再一次得到證明。
無論是武漢肺炎以致世界各地的大選,香港議題從未被忽視,如世界各地陸續終止引渡協議、BNO平權以及各種救生艇政策,以至近來我獲邀到牛津劍橋大學或其他不同院校進行演講……在過去兩個月間,我們看到無論是國會議員,國務卿、外交部長、外相,以及世界各地知名抗爭者、社運人士,例如Greta等等也在聲援。
這都說明了支持香港的抗爭,以至聲援12港人,已成為了跨光譜、跨地域、跨界限,不論左中右、歐美亞,來自世界各地擁抱自由價值信念的人,都願意與港人站在同一陣線;
而最感動我的,就是當香港人去聲援泰國抗爭的時候,泰國手足也去聲援12義士,所以我相信當我們面對着中共的戰狼外交,以至他們的人質外交越演越烈,未來世界會繼續與香港人站在同一陣線。中共的霸權擴張固然令世界繼續去關注香港,但更重要的是因為香港人的決心,12手足的家屬鍥而不捨,才令到這個事件由8月23日事發至今64日,維持到本地以至世界的關注。
坦白說,我明白一次的集會難以令12手足,明日便可回港,但我們相信Stand with Hong Kong,不只是一句口號。
無論是2019年夏天的順境,或是2020年今天的逆境,我們都相信在這個時候,更加需要增加關注聲援。有人會說在如此惡劣的時勢下,應該要低調處理,但我的答案很簡單,當這個時候習近平主席,用一個強硬手腕去鎮壓香港的抗爭,我們更加需要爭取更多的關注。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我們繼續增加關注,增加聲援與家屬同行,就最有可能增加12手足的安全系數,才令他們有可能早日回港。
在香港我相信我們未來,會繼續尋根究柢揭發真相,在世界流亡手足以至世界各地的香港人,相信他們會繼續推動世界關注香港抗爭,特別是12手足的安危,在未來日子會否有機會,納入全球國家對中政策的外交議程,這是相當關鍵。
在這64天,可能我們會驚、我們會累、我們會質疑,我們不知道在未來日子,如何在白色恐怖陰霾之下,繼續聲援12手足,但無論如何我們所面對的恐懼,都不及12手足在鹽田看守所,所面對的更困難,在此我呼籲大家,在未來日子不要小看每一個行動,不要小看每一個聲援。因為任何的關注,任何的行動都是聚沙成塔的過程,好希望有一天可以滴水穿石,讓世界知道向中共跪低不是唯一選擇,希望12手足可早日歸來,謝謝
釋放十二 在 香港花生 Youtube 的評價
主持:劉細良、Anthony
FPS 轉數快: 94681803
Patreon賬戶:https://www.patreon.com/hkpeanut
HONG KONG INTERNET RADIO LIMITED
支票/銀行過數
轉賬至滙豐銀行 023-280233-838,抬頭 HONG KONG INTERNET RADIO LIMITED
花生網頁: www.hkpeanuts.com
PayPal 付款賬號: hkangrypeanut@gmail.com
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kpeanuts/

釋放十二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評價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9月29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e_aUOVuBpbI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疫情打擊全球經濟,國際形勢波譎雲詭,香港要克服疫境再上路,必須注入更多發展動力,放眼大灣區是切實可行的選擇,由商界到科技界都有意見認為,疫下需因時制宜捨遠圖近,進軍大灣區是大方向。廣東省長馬興瑞最近表示,將舉全省之力推進大灣區建設,澳門當局亦在積極籌謀,香港卻未見有太多動作,除了受疫情民情影響,港府推動力亦明顯不足。內地與澳門疫情受控,香港仍未擺脫泥沼,港康碼至今未通,窒礙粵港澳人員往來,然而當局在政策層面仍有很多工作要做,不能坐等疫情結束再打算。港府必須加快與粵澳兩地部門磋商,打通各類關卡環節,制訂具體發展策略深化合作。粵港澳大灣區列入國家發展策略至今3年有餘,由概念逐步化為行動。中央宣布多項政策拆牆鬆綁,包括擴大專業人士資格互認範圍、香港居民可申領內地居住證、港人大灣區其他城市置業可享當地人相同待遇等。
蘋果頭條
兩大主題公園甚至黃大仙廟均陸續重開,惟市民上街表達訴求仍未有期,甚至被定性為「非法集結」,警方第二年向民陣10.1遊行發反對通知書,原擬本周四舉行的「毋忘義士 釋放十二」大遊行今晚(28日)被公眾集會及遊行上訴委員會裁定上訴失敗,維持原判反對遊行。民陣召集人岑子杰聆訊後稱,抗疫已成為林鄭政治打壓最好的工具,指疫情期間港人已再沒任何訴求能透過遊行集會表達,又呼籲全港市民要小心,指政府已完全不合理地濫用599G條例,「任何人係街上都有危險」。岑子杰指,雖然民陣未能成功舉辦遊行,但仍希望港人訴求能得以繼續表達,又指五大訴求至今日仍未得到回應,12名拘留在內地的手足更是現時港人最重視的事情:「香港人應該交返畀香港人處理。」不應無理無限期拘押在內地。
東方正論
立法會本來是莊嚴議事廳,近年卻淪為鬥獸場,反對派拉布叫囂衝擊搞破壞,建制派因循怠惰交不出成績,今年是換屆之年,卻因為疫情押後選舉,全國人大常委會早前決定現屆立法會繼續履行職務不少於一年,有議員以政治掛帥,不滿這個安排,決意不接受延任,再加上之前懸空的議席,反對派在議會的影響力將會逐步減低。立法會議員陳志全和朱凱廸早已表明不會延任,昨日去信立法會秘書處,表明二人於九月三十日後不繼續出任現屆立法會議員。二人可說是議會的破壞王,經常滋事及被逐出議事廳,六月時候更齊齊涉及潑臭水,被立法會追討清潔維修費,他們求去肯定不是議會的損失,甚至有人慶幸立法會的毒瘤又少兩個。
星島社論
民陣「十‧一」遊行申請遭警方發出反對通知書,昨上訴亦遭駁回,但不少網民揚言繼續上街,有人更發起「月夕行動」,計畫入夜後突襲,不排除在全港多區堵路、縱火和破壞「藍店」,警方經過風險評估,預計仍會有人上街遊行及進行暴力活動,相信當日風險頗高,故在十月一日將提升不少於六千警力執勤,當中包括軍裝及便裝人員,以及全方位高空監察人員等;又警告違法者即使沒有當場被捕,警方事後必定全力蒐證,並果斷作出追捕,市民勿以身試法。保安局昨晚表示,決定維持警方反對十月一日舉行公眾遊行的決定,又提醒市民不應宣傳或公布,或參與任何未經批准集結,亦不應參與受禁的群組聚集。針對任何違法行為,警方會採取果斷行動,嚴肅依法處理,保障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
經濟社評
內地長達8天的十一黃金周假期即將開始,預計逾5.5億人出遊,讓旅遊市場迎來報復性消費,同時亦是對防疫機制的重大考驗。反觀香港今年無法受惠黃金周的商機,但長假在即卻成了更大挑戰,防疫倘鬆懈,過去兩個多月來的努力便隨時功虧一簣。內地為迎接黃金周長假,早已摩拳擦掌,逾1,500個景區免費或打折吸客,令這個長假旅遊一片火熱,鐵路日均載客量982萬人次,雖只及去年同期69%,但已是爆疫以來新高;機票預訂量回復去年90%,酒店預訂量更按年增加5成。有機構估計逾5.5億人次出遊,令旅遊收入有望達到去年91%。

釋放十二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評價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1月20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_dbke5VSyvw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去年反修例風暴,香港陷入「街頭戰爭」狀態,網上「起底」頻頻,防暴警察執勤不展示警員編號,引起爭議,昨天高等法院裁定,有關做法不符合《人權法》。警員未有展示獨一無二的身分識別標記,有礙投訴處理制度運作,警方認為非常時期需要非常處理,高院認為即使情况緊急,亦不能凌駕《人權法》。過去一年,有關反修例風暴的案件,上訴裁決屢有反覆,法律程序一日未完,仍有變卦可能,警方和律政司會否就今次裁決提出上訴,有待觀察。無論如何,時至今天,暴力鬥爭已經走入死胡同,「街頭戰爭」告一段落,社會不應停留在當時的狀態,警方執法安排亦應「復常」,不展示警員編號是偏離常態的做法,至於現行監警機制不足之處,亦需好好檢視。
蘋果頭條
中大上星期宣佈將原定今天舉行的畢業禮改至網上進行。有學生發起校內遊行,應屆畢業生穿上畢業袍參加,其間高叫「一息尚存,抗爭到底」、「毋忘義士,釋放十二」等口號,聲援至今仍被扣押在內地的12名港人。校方就事件報警,警方指現場有人展示「港獨」橫額和旗幟、叫喊「港獨」口號,涉違反《國安法》,國安處已展開調查。該活動呼籲畢業生及學生自備文宣,從中大百萬大道遊行至「特定地點」為運動默哀,然後返回百萬大道。有關活動簡介提到,政府今年以防疫爲名打壓自由,大學生面對社會不公應「勇敢説不」,繼承在去年社會運動中傷亡者及12名被扣押在內地的港人的意志,表達訴求。中大學生會早前表示,不會干預同學自發的活動,望校方勿出手阻止甚至報警。
東方正論
早就說過,一時的平靜不等於永遠的平靜,黑暴就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果不其然,趁着中大一連3日舉行畢業禮,潛伏在校園內的百足之蟲終於按捺不住破土而出,身穿畢業黑袍的大學生高舉港獨標語,高呼港獨口號,高唱港獨之歌,將校園當成是宣獨場、法外地,黑暴回魂捲土重來,擺明視《港區國安法》如無物。直到晚上,教育局才發聲明譴責,警方國安處才接手調查,簡直姍姍來遲。中大向來是黑暴重鎮,去年11月爆發的「二號橋之戰」令人猶有餘悸,他們卻津津樂道,視之為一場勝仗。儘管國安法生效猶如一記重擊,黑暴被迫大大收斂,但無可否認的是,他們並非心服口服,而是忿忿不平,隱忍潛伏,只待「適當時機」來臨便會大爆發。
星島社論
中文大學昨日舉行網上畢業禮,正值「中大風暴」一周年,約百名畢業生及學生發起遊行,其間呼喊及展示「港獨」口號與旗幟,校內多處更遭人塗鴉,校方兩度發聲明譴責並首次報警,教育局晚上發聲明,表示支持校方行動,而警方國安處即接手調查。據了解,中大認為今次事態嚴重,有人在未經申請下進行有組織遊行,加上涉嫌干犯《港區國安法》及刑事毀壞,故報警是為免學生以為校園是法外之地。中大把昨天起一連三日舉行的畢業禮改為網上進行,被質疑校方阻止學生在典禮表達訴求,有人在社媒發起「暴大2020我們的畢業禮」,號召畢業生遊行紀念反修例運動,並呼籲關注十二名被內地扣押港人,約百人昨日響應號召,不少人身穿畢業袍或戴上「V煞」面具,手持黑色氣球、「港獨」旗織及寫有「毋忘義士、釋放十二」等橫額。
經濟社評
拜登當選美國總統之後,多名重量級政治家開腔要求對華強硬,美國參議院更呼籲聯歐制華,皆因「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簽署後,美國深感威脅,急須聯合盟友重訂貿易以至世界秩序標準,求遏制中國發展。中國近期加力開放,進一步敞開大門,藉經濟實利突破美國圍堵。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發表報告,指中國已變成一個真正系統性競爭對手,美歐需要將此共識化為行動,建議取消中國在世貿的「發展中國家」地位、修訂世貿有關工業補貼的規定,並加強對中國的關鍵技術出口管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