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長慎入 #但很重要所以必讀
我的IG每天都會收到相當多關於『憂鬱症』問題的私訊,每天幾十則⋯內容大同小異⋯
「我好像得了憂鬱症,該怎麼辦?」
「我的憂鬱症變嚴重了,怎麼辦?」
「我覺得我不會好,怎麼辦?」
「要怎麼處理憂鬱的情緒?」
我知道大家急著得到答案,甚至會告訴我:「自己已經快撐不下去了、有輕生念頭⋯」
但老實說,我現在懷孕八個月,也有很多事情要忙,根本沒辦法即時一一回覆。而你這樣的『求助』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情緒勒索』,好似在告訴我:如果我不回應你…你就會發生不好的事情😞
這些私訊的內容通常都非常長,會詳細說明自己(疑似)罹患憂鬱症的來龍去脈,雖然對我來說閱讀起來很耗時,但我覺得這對患者來說是件好事,畢竟『整理』自己的情況是『自我療癒』很重要的步驟…只是我真的沒有那麼多精神力量可以處理你的個人問題,況且我根本不認識你😓
憂鬱症很痛苦,憂鬱症患者的陪伴者也很辛苦。
我跟媽媽是過來人,我們知道、也完全了解這種『看不到陽光』的感覺;但我們並不是醫生、更不是心理諮商師,你的困擾絕對不是靠我們回答幾句話就可以解決的。
我所能做的,就只有提供一些自我檢視的步驟跟求助管道…再多的我真的無法幫你,對不起…🙇🏻♀️
・・・
⚠️ 如果你覺得自己得了憂鬱症、或是不知道該怎麼走出憂鬱?以下是些簡單的QA。當然每個人的狀況都不一樣,你更該做的是『求醫』、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而不是上網詢問素不相識的人。
𝑸. 我覺得自己得了憂鬱症,怎麼辦?
𝑨. 到醫院或診所掛『身心科門診』,由醫師做專業判斷。『憂鬱症』跟『憂鬱的情緒』是不一樣的;憂鬱症是病症,如果罹患了,你的自律神經會失調、血清素會改變,醫生也有特殊的問診方式。不要覺得看醫生很丟臉,或那是什麼不對的事,就跟感冒一樣,如果拖很久都沒好,本來就該掛號求診不是嗎?也不要害怕讓家人知道自己正在看醫生,生病本來就需要家人的支持。
𝑸. 我不想吃憂鬱症的藥物該怎麼辦?(想斷藥該怎麼辦?)
𝑨. 先搞清楚自己『為什麼不想吃藥』?很多憂鬱症患者對抗鬱藥物有誤解,認為這些藥物會造成嗜睡、記憶力減退、悲觀,還會有依賴性…但事實上這些是『憂鬱症本身的徵狀』,並非由藥物造成的;你即使不吃藥,依然會有嗜睡、記憶力減退、悲觀等現象,抗鬱劑反而能給予維持生活機能的幫助。
至於對藥物的依賴性,這個就牽扯到心裡的問題,就像對酒精上癮、對食物上癮的人,造成『上癮』的源頭從來不是酒精跟食物本身;而是你的心理狀態會對某些東西產生依賴,如果不去解決『造成自己沒有安全感的根源』,你是斷不了藥的,即使斷藥了,也會有嚴重的戒斷現象、造成更大的精神衝擊。
錯的從來不是藥物,藥物沒有問題,重點是憂鬱症的源頭…所以不要因為『害怕吃藥而拒絕就醫』!如果真的很在意,醫生都是可以商量不開藥的…畢竟藥物只是補助,憂鬱症不是吃了藥就會好,要找到根本才行。
𝑸. 我不知道去哪裡找醫生?
𝑨.建議找這幾個單位作推薦,他們都有協助身心障礙問題的資源:
▶︎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
▶︎ 社團法人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
▶︎ 肯愛社會服務協會
▶︎ 社團法人高雄市忘憂草憂鬱防治協會
(如果有其他單位也歡迎網友提供🙏🏻)
𝑸. 家人不相信我得了憂鬱症,他們覺得我只是悲觀。
𝑨. 現今台灣大部分民眾都對憂鬱症有比較正面的認知,但就跟不願意就醫、服藥的患者一樣,很多人還是搞不清楚憂鬱症除了心理因素,也是一種『生理疾病』(就跟感冒、甚至武漢肺炎一樣)。如果有這樣的問題,就必須跟家人好好溝通,也可以邀請家人陪伴看診,他們可能會比較願意信任醫生的說法。
𝑸. 我一直在自殘(或暴飲暴食),怎麼辦?
𝑨. 憂鬱症有很多常見的徵狀:悲觀、失眠、嗜睡、飲食失調、體力減弱、健忘、畏光(不喜歡在白天出門或走出戶外)、逃避人際溝通…這些都是非常典型的現象。嚴重的話,則會有自殘、躁鬱、甚至自殺的念頭。
就跟感冒一樣,當你感冒的時候,你會問醫生:「我一直在咳嗽怎麼辦?」、「我在流鼻水怎麼辦?」…自殘或暴飲暴食都是憂鬱症的病徵,就如同咳嗽跟流鼻水之於感冒,所以重點是在『治癒憂鬱症』本身。
𝑸. 憂鬱症是怎麼來的?
𝑨. 有幾個成因:有可能是遺傳(直系親屬有精神疾病),或是身體健康出問題(賀爾蒙失調)造成的連帶現象,例如常聽到的『產前、產後憂鬱症』、『更年期憂鬱症』、『老年憂鬱症』…許多慢性病患者也會有憂鬱症現象。
但通常青少年憂鬱症、成年人的憂鬱症則跟心靈創傷有關聯,而這心靈創傷往往來自『10歲之前的童年記憶』。
例如小時候曾被媽媽罵:「你是個沒有用的小孩!」、「我不要你這個小孩了!」…長大之後,這個『害怕被遺棄』、『被輕視』的負面記憶會深藏在潛意識裡,影響到往後人生所有的人際關係、工作、價值觀。
每個人的狀況都不一樣,所以需要醫生跟專業心理諮商師的協助,才能找到心中的那個印記,然後經由轉念去消匿它。
建議大家可以參考 量子轉念-陳嘉堡老師 的著作《量子轉念的效應》,這是以一種科學、去宗教的方式做有效心理輔導的學術研究。
・・・
很多人問我:憂鬱症可以完全痊癒嗎?
嘿,當然可以!不然我是怎麼回事?(笑)
雖然也有不少人提倡『跟憂鬱共存』這個說法,但我必須要說:你可以跟『憂鬱的情緒』共存,但不能跟『憂鬱症』共存。
『憂鬱症』是疾病,就跟慢性病一樣,放著不管將可能有重症化的風險,應該要積極治癒它。而我們每個人都該學習怎麼處理、面對憂鬱的情緒,就像我是一個比較容易鑽牛角尖、想太多的人(處女座😂)…但我現在知道靠跑步能有很大改善,而每個人的方法都不一樣(不見得是運動),你必須要找到自己跟負面情緒共存的方法。
我在16~22歲期間成為重鬱症患者,後來靠著跟母親的相互溝通與了解,找到自己內心失去自我認同、沒有自信、沒有安全感的源頭(也是來自10歲前被霸凌、家庭窮困的童年記憶)。在解決心理問題之後我才戒斷藥物、恢復正常生活,然後以寫作做為抒發心情、自我整理的方式。又過了幾年之後,我開始跑馬拉松,這使我更知道該怎麼面對生命中的種種考驗。(我在《歐陽靖寫給女生的跑步書》中都有詳細提及這些。)
我不是醫生,也不是心理輔導師,我認為自己所能做的,就是活得快樂精彩。讓大家知道:重鬱症是有可能完全痊癒的。
真的很抱歉沒辦法一一回應網友們的私訊…希望這篇落落長的文章能帶給大家一點幫助。
・・・
📷 Photo by RK
https://instagram.com/rkrkrk?igshid=a7cacbvsu93x
這張照片是我們在2016年時去一個很神秘的地方拍的(不能說),當時我心情超好,但他叫我表情要假裝憂鬱一點(笑)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NTDHealt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播出時間 〉 每週六晚上21:30 首播 : http://www.ntdtv.com.tw/live 重播 : 週一早 9:30、午13:30 ➔談古論今話中醫 http://goo.gl/p6v29w 線上直播請看 http://www.ntdtv.com.tw/live ◆談古論今話...
醫 者 診所 徵 才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指揮中心開放殘針登記!各家醫院,尤其診所疫苗接種往往有殘劑,能打疫苗,建議不要猶豫,不要等待,我們的疫苗並不足夠,能夠用殘針,就要施打疫苗》
*根據消息:為防民眾預約接種疫苗卻爽約,專家建議比照南韓,開放30歲以上民眾預約打殘劑。
一瓶疫苗本來可以打十人,甚至兩瓶「客家節省打法」可以打21-22人。
疫苗一旦開罐,六小時即會過期,必須扔擲。近期,因為AZ開打初登場,許多老人不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是否適合打AZ,加上當地可能醫療資源有限,或者弱勢長者沒有好的醫生咨詢,我們的CDC又沒有透過疾管家及各種管道,告訴民眾,那些人不適合施打AZ,那些人不能打Moderna 。
這些過去在美國、英國、歐洲,都已經有明確資訊。
許多長者不幸死亡,媒體鋪天又蓋地報導,嚇壞更多85歲老者不敢施打疫苗,尤其AZ。
這幾天陸續聽到許多疫苗,最後剩下的殘針,因為法規沒有彈性,醫院診所怕被懲罰,偷打,於是疫苗被扔擲浪費的訊息。
先是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疫苗開瓶後,剩下的殘劑處理,就請現場醫師自行判斷,原則上是預約優先,再來是1到7類人員,若真的找不到符合順位的人來打,開封時效又要到了,那也沒關係,「打在自己國民身上都是應該,總比丟到垃圾桶好。」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思考三天後答案如下:同意開放殘針,但各醫院需把殘針名單往上報。
終於有了定論。
https://ctee.com.tw/news/policy/479559.html
AZ許多人害怕它可能誘發血栓,初期統計數據為百萬分之四,後來又增為十萬分之七。
但亞洲人比白種人,不容易得血栓。
例如韓國政府公布,截至本月15日,全韓國已有1582萬人接種首劑疫苗。
韓國自2月26日開始接種疫苗,截至6月16日午夜包含第一次和第二次接種累計施打1582萬7645人次,其中通報副作用案例共5萬3773件,占總體比例約0.34%。
在1582萬人中,累計261人在接種後死亡,其中施打輝瑞BNT疫苗者占159人,施打AZ阿斯特捷利康疫苗占101人。
至於和疫苗的關係,近期才有答案。
副作用案例當中,接種英國藥廠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AZ)的案例占0.42%,接種美國藥廠輝瑞(Pfizer)占0.21%,接種美國嬌生(Johnson & Johnson)疫苗副作用占0.19%。
261起接種疫苗後死亡案例當中,施打嬌生疫苗者僅占1人。
南韓目前只證實一宗血栓死亡個案死因與疫苗有關。南韓自2/26起展開新冠疫苗接種計劃,首次證實一宗血栓死亡個案的死因與疫苗有關。
據《韓聯社》,南韓一名30多歲的男子,上月27日接種阿斯利康新冠疫苗。惟於本月5日開始出現劇烈頭痛、嘔吐等徵狀,接受治療並無改善,終於16日證實不治。
韓國疫苗損害調查小組,確認死者出現了血栓性血小板低下性紫斑症(TTP),並證實此宗死亡個案屬南韓首宗死因與接種疫苗有關的個案。
歐盟藥品監管機構早前表示,血栓應被列為阿斯利康疫苗的一種非常罕見副作用。南韓為預防接種者出現血栓,宣布自12日起30歲以上市民才可接種AZ阿斯利康疫苗。
3. 韓國的標準為三十歲以下不建議施打,比歐洲寬鬆,歐洲是60歲以下不建議施打。
4.目前臺灣的疫苗數量有限,連重大傷病都被排在第九類。
即使70歲以上的人,求打一劑,都不容易。
我們的社會各行各業皆要求政府重視他們的風險,於是社會運作之必要人士,第七類及第二類不斷擴增人數,第七類從六月初5萬人,現在已經快要破百萬人。
這些狀況在美國剛剛施打疫苗時,各企業包括Walmart,Amazon ,Home De pot⋯⋯皆曾遊説。在川普政府時代的疾病中心一概拒絕。
但台灣,總有它的特性,我想我們離平等、民主、人道價值觀的文明,有很大的距離。
誠心建議:所有50歲以上的朋友,為了保護自己,不要痴痴地等。
政府由於一開始施打順序欠缺專業與公平,為了平息風波,未來你只會看到不斷插隊的各行各業。
許多50歲的人以為他們可以等到郭董的BNT。事實上BNT商業訂單已經滿載至2022年底,我也不知道TSMC、郭台銘、慈濟等,能不能因為上海復星集團讓出代理權額度(一億劑,港澳新加坡已經使用約2000萬劑)後,變魔術很快買到。
在感恩他們、也為他們加油之餘,建議大家,尤其50歲以上的人,凡事要有危機意識,不要大意。
先向施打疫苗的診所登記,只要診所有殘針,只要你的醫師同意,當大家都在等待果陀,於規範一直下修AZ施打年齡(因為大家都在等Moderna ,BNT),趕緊為自己爭取權益,施打疫苗。
祝福!
https://yns.page.link/nuQvm?soc_src=unv-sh&soc_trk=li
醫 者 診所 徵 才 在 苗博雅 MiaoPoya Facebook 八卦
上午11點,台北市政府由市長、副市長召開記者會
看完整場記者會,非常失望
內容再次避重就輕、擠牙膏,甚至不開放記者提問。
竟然敢高唱「公開透明」?
⛔️ 事發至今,發放疫苗給「診所」的「發放標準」,還在黑箱
依照目前疫苗接種原則,符合資格人員需自行前往指定疫苗接種站。
許多在基層服務的第一線人員,都必須照規矩,冒著染疫風險前往大醫院打疫苗。
台北市政府為「大型診所」開方便之門,市府直送疫苗到大型診所,為自己的員工(含醫療人員與行政人員)就地施打
基層診所要問:這樣的方便優惠,要多「大」,要符合什麼資格,才能享有❓
我追查兩天,今日市府終於擠牙膏式公布領取診所清單
好心肝診所
員工100餘人
6/7~6/8,兩次領取
總共1150劑(115瓶)
小禾馨診所(四家分院)
員工約900人*
5/31~6/8,五次領取
總共850劑(85瓶)
和眾診所
員工約20人*
6/8領取20劑(2瓶)
看完這樣的數據,請問市府:發放標準在哪裡❓
和眾診所符合「大型診所」嗎?好心肝診所員工一人分到超過10劑,又是怎麼回事?
昨天說的「大型診所」,今天證實根本是亂講!
為什麼至今不公布診所發放疫苗的SOP?還是根本沒有標準?
糊裏糊塗隨便亂給疫苗,這就是台北市對疫苗管理的態度嗎?
⛔️ 事前不造冊,事後不核對實際施打名冊,診所要多少給多少,營造鑽漏洞溫床
SOP漏洞百出,誰訂的?誰核准的?
從好心肝的情況可以看到,市府發疫苗前,根本沒在管診所有多少員工。而診所把疫苗打完後,再一次領取前,市府也沒有要求核對上一批疫苗施打人員的身份
所以才會釀成好心肝「一人配十劑,食好逗相報」的大禍
這麼爛的發疫苗SOP,難道是一個股長可以決定?
事發兩天,還是沒有看到市府拿出相關SOP及決策過程
如果沒有SOP,換副局長決策,只是越換越大尾,後門還是在,問題沒解決
⛔️ 疫苗沒有庫存過多,也沒有過期,市府卻直配診所,與指揮中心公文不合,為何打烏賊戰?
今天市府拿了一張指揮中心4/21的公文,說是指揮中心同意疫苗送往診所
但仔細看公文內容,是必須符合
1⃣️「合約醫院疫苗庫存過多」
2⃣️ 「無法在效期內使用完畢」
兩項條件
才能夠「由合約醫院調度至其他院所或衛生所」
這次臺北市疫苗送好心肝
1⃣️ 並非合約醫院庫存過多
2⃣️ 沒有即將過期卻用不完的問題
好多有資格的人還沒排到,哪有庫存過多?怎麼會有過期問題?
不符合指揮中心公文所說的兩項條件,且市府直配診所,也不符合「合約醫院相互調度」的處理
台北市政府是公文看不懂嗎?還是看得懂卻故意歪解?
該回答的問題不回答
該解決的問題不解決
打烏賊戰就是臺北市政府解決問題的方法嗎?
⛔️ 躲開議會質詢、篩選媒體提問,市府到底何時才要面對問題?
很多朋友要求臺北市議員要強力監督,用力質詢
真的很抱歉,不是議員們不用心,是根本沒機會
為了讓市府官員專心防疫,議會從5/17開始停會,免除市府官員到議會備詢的責任
不像行政院和指揮中心,每天還要到立法院去接受立委監督砲轟
這段時間,議員不但不能質詢市府官員,連索資都經常拿不到資料
為了給市府專心防疫的空間,議員也都默默容忍了
沒想到停會的善意,換來市府驕傲自滿、趾高氣昂
疫調匡列大塞車,感染者趴趴走
傳統市場遲遲不分流
防備沈默缺氧的血氧儀不採購、不徵用
停課不停學缺乏配套,老師學生家長痛苦不堪
疫苗施打造冊混亂,有資格的碰釘子、沒資格的當志工
反正議員無法質詢,書面質詢可以推拖拉,官員不用接議員電話
反正記者會可以篩選媒體問題,堵住媒體的聲音
結果,釀成大禍,一千劑疫苗亂發,引發千人插隊
反正推給股長、推給中央就可以解決,反正議員沒辦法質詢,反正可以禁止媒體提問
台北市政府還要逃避問題到何時?
—
苗議員的YouTube頻道
http://www.youtube.com/c/苗博雅tw
苗議員的line
https://lin.ee/fIqp8Sm
#苗博雅問政報告
#第三勢力第一選擇
#我認真問政
#你幫忙分享
#大安文山苗博雅
*禾馨診所與和眾診所之員工人數因未取得清冊,以104徵才網之公開資訊推估
醫 者 診所 徵 才 在 NTDHealth Youtube 的評價
◆〈播出時間 〉
每週六晚上21:30 首播 : http://www.ntdtv.com.tw/live
重播 : 週一早 9:30、午13:30
➔談古論今話中醫 http://goo.gl/p6v29w
線上直播請看 http://www.ntdtv.com.tw/live
◆談古論今話中醫FB粉絲團 https://goo.gl/H3jsDi
---------------------------------------
我們常以為坐骨神經痛都是老年人才有可能會發生,由於老化的關係而容易罹患此病症,但隨著近年來社會型態的變遷,因而造成年輕男女患坐骨神經痛的比率增加,現代人愛窩在電腦前,又坐姿不正,很多年輕的電腦族也有坐骨神經痛的問題。坐骨神經痛復健有效嗎?開刀可以一勞永逸嗎?中醫能從根本上治療嗎?
這一集我們邀請到珍仁堂中醫診所院長林展弘中醫師以中醫的角度來分析坐骨神經痛的起因、治療與預防 。
這一集內容主題如下:
1.坐骨神經痛的定義是甚麼?
2.哪些人容易患上坐骨神經痛?
3.坐骨神經痛常見的原因有哪些 ?
4.坐骨神經痛病徵
5.坐骨神經痛與骨刺常常混為一談,兩者有何區別?
6.坐骨神經痛的中醫辨證論治:
(1).風寒濕邪侵襲經絡
(2).肝腎陰虛
(3).氣血凝滯
7.坐骨神經痛的針灸及外敷方治療
8.坐骨神經痛的藥膳
9.如何預防骨刺的發生
10.坐骨神經痛的保健操
華盛頓大學物理治療系的教學助理,珍妮佛. 豪威,研發出以下伸展動作。可以舒緩造成坐骨神經痛的三種主要原因:椎間盤突出、骨骼退化和大腿肌肉過緊。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nwvfJzJs3k/hqdefault.jpg)
醫 者 診所 徵 才 在 ADY RAIN Youtube 的評價
年紀大了一點,你的肉就會垂一些⬅️請幫我播放陶晶瑩的年紀大了一點這首歌...
點這裡免得錯過我的一點一滴▸▸▸https://goo.gl/E3FUai
在這裡跟大家道歉,裡面諮詢的畫面我把醫生的性是打錯了,是黃醫師才對,我給醫師跪
⬇️更多資訊⬇️
-----------------------------------------
訂閱Subscribe▶https://goo.gl/E3FUai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dyrainlovebuy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adyrainrain/
Snapchat▶AdyRain
微博▶ADYRAIN_YU
工作邀約📧ady200290249@gmail.com
-----------------------------------------
♡推薦影片♡
►醫美Vlog│淨膚雷射也能打成這樣!三井outlet好難逛 ft.桃園雅美姬時尚診所
https://youtu.be/Nk4y-xyisoU
►醫美Vlog│口內雷射+鏡面雷射 做完整個讓我超滿意 ft.雅美姬
https://youtu.be/w2zI74qop3c
-----------------------------------------
♡QUILL安吉梭可吸收塑型線♡
緻妍國際醫學美容診所
台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165號三樓
FB►https://www.facebook.com/thisflorabeaute/
LINE►@florabeaute
這次療程的負責醫師►黃星諺院長
大家做任何醫美相關療程,請務必多多諮詢呦!
❤️有任何問題歡迎留言,相關醫療問題請直接詢問診所❤️
衛生福利部規定:
醫師不得對未滿十八歲之未成年人施作非為醫療必要之美容手術項目(例如:眼部整形、抽脂、胸部整形、隆鼻等)。
滿十八歲未滿二十歲者,若需要進行非侵入性美容項目(例如:脈衝光、雷射)則需經由其法定代理人同意。
若因疾病需求或以治療為目的為前提,而需施作侵入性手術(例如:車禍意外受傷疤痕、狐臭…)亦需由其法定代理人同意得以施作。
本診所刊之檔案照片均經過當事人同意,非當事人同意之檔案照片皆已完善保護;所有療程效果因人而異,見證照為案例實際術後效果。
-----------------------------------------
肌膚:乾性膚質
身高:158cm
-----------------------------------------
®為了讓更多國家的冰又方便觀賞我的影片,所以需要你們的幫忙®
請有時間的冰又幫小雨的影片上字幕吧!
徵求中/英/日的字幕呦~
有幫忙上字幕然後審核通過的冰又,小雨會抱著感激的心寄小卡片給你呦~字幕審核通過的冰又要私訊我呦~
上字幕教學➜ https://goo.gl/NeUOlo
已經有字幕或翻譯的影片就不需再上字幕囉~
-----------------------------------------
◈本篇為無酬合作影片◈
-----------------------------------------
♬Music♬
♪In the moment (Instrumental)-ChilledCow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MjT73yU9L0
®本網站影音創作內容皆為「ADY RAIN」頻道所有,
若有轉載、再製、轉錄等非授權行為,頻道將會採取檢舉、訴訟等途徑®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ZrPuCExHGM/hqdefault.jpg)
醫 者 診所 徵 才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從這個星期一開始,澎湖居民陸續因皮膚出現紅疹又奇癢無比,擠滿當地診所。最後經過台灣多位皮膚科醫師,透過當地診療及遠距門診的方式,綜合研判紅疹的病徵可能是毛毛蟲皮膚炎。因為當地上週五開始吹東北季風,評估是毛毛蟲的纖毛因風大,飄散在空氣中,民眾接觸到皮膚才引起過敏症狀。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7025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NS0CjoaTQU/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