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仗,只有病毒是敵人
台灣這波社區感染來的又快又急,從5月15日雙北地區實施三級警戒以來,看到多數國人自律、配合,加上指揮中心一連串的加強措施,讓疫情控制朝向正確而且好的方向發展。
一、 疫情熱區加強篩檢:指揮中心已和地方合作加速篩檢站設立,增加篩檢量外也簡化通報程序,並號召民間相關有檢驗能力者投入,快速找出潛在感染源。
目前台灣確診病例是以標準的確診工具RT-PCR依據,偵測的是「核酸檢測」,也就是直接找病毒測,準確性最高。而最近熱議的快篩,在使用上要非常小心,抗原快篩試劑只會測敏感度,不是直接測病毒,所以會出現「偽陽」或「偽陰」的誤差問題,偽陽性過高的試劑會把非感染者誤認為確診造成恐慌,偽陰性過高的試劑則會漏掉輕症或無症狀病患。
抗原快篩用於全國無太大意義,但在疫情熱區可以先快速把可能的病人篩出來隔離,不過要避免使用偽陽篩出性高的試劑,指揮中心也將針對如雙北這樣有大量病患的熱區啟動快篩,但是最終還是要以核酸檢測做確診的依據,才能如實呈現疫情的趨勢。
我也要再次強調,珍惜醫療資源,無症狀、無接觸史、無活動史、無疑慮者,沒有快篩必要,千萬不要貿然出門篩檢,反而讓自己暴露在感染風險之中。
二、 擴大醫療量能:明確落實病人分類、疾病分級、就醫分流的措施,讓醫療服務能量能維持運作是防疫上重要的作為。
為了疏解醫療院所壓力,避免病患或想篩檢的人一窩蜂往醫院跑,指揮中心和地方政府除了設置篩檢站外,也正積極盤點擴增防疫旅館、集中檢疫所的數量,並設置專責醫院。
陽性輕症及無症狀的病患可以收治於加強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有明顯症狀者則收治於專責醫院;若重症或病情轉趨嚴重時,可由醫學中心醫師會診、支援照護或是轉診至醫學中心接受重症照護。
同時,醫師公會全聯會號召萬名基層醫師,協助政府防疫作戰;診所基層醫事人力也紛紛投入地方設立社區篩檢站;台北市上千位退職、退休醫護人員響應市府投入醫療前線,感謝這些無私的醫療防疫戰士,讓各地醫療機構服務能量持續擴大,維持順暢。
三、 全民防疫的決心:我先前提過COVID-19和SARS性質不同,SARS致死率高,但COVID-19相對低,特別是這次台灣感染的英國病毒變異株,傳染力強且輕症居多,指揮中心已經從二級升至三級警戒,強制戴口罩且大幅降低人流移動、群聚,就是希望減少接觸、傳播鏈不要快速增加。
這兩天民眾自發性宅在家,許多平常熙熙攘攘的街道和景點,在假日卻空無一人,這不是冷清蕭條,這是展現全民齊心防疫的決心,感謝每位待在家和政府一起努力阻斷病毒傳播的國人。
疫苗是這場病毒對抗賽的終結者,在蔡英文總統、陳時中指揮官及蕭美琴大使努力下,國際採購的疫苗陸續抵達,加上國內研發疫苗順利跟上,只要提升國人疫苗施打率,發揮群體免疫,就能根本讓病毒斷鏈。在此之前,請大家繼續配合政府公共衛生防疫政策。
這幾天熱區的陽性率,雖然並未快速攀升,但仍然不能掉以輕心。由於宣導後有症狀、接觸史的人會出來篩檢,因此需要持續觀察,是否因為短時間內確診可能性高的人篩檢量較多,或是病毒持續在傳播。
COVID-19英國病毒變異株一般認為潛伏期通常是5到7天,這陣子的確診數量是反應前一兩周的疫情,實施嚴格管制措施的成果,則在本周之後陸續才能觀察得出來。
大家無須過度焦慮及不安,只要繼續落實戴口罩、加強手部衛生清消,減少不必要移動、聚會,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我們一定能走出疫情,回歸正常生活。
照片提供:軍聞社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140的網紅Ghost Island Media 鬼島之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麻議題近幾年在台灣不僅快速的浮出水面,被頻繁的公開討論其醫療價值、毒品分級、污名化與合法性等議題,其實,這株神奇的植物也引爆了台灣醫學界的內戰! 這集我們特別邀請到發起「百位醫師連署醫療用大麻合法化」連署的賴醫師(Dr. KIANG,意即Dr.ㄎㄧㄤ)來現身說法,聊聊自己為何膽敢以醫師的身份公開...
醫療分級標準 在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Facebook 八卦
最近很多人詢問我為什麼阿中指揮官不把日本旅遊警示提到第三級。
https://linshibi.com/?p=35067
諸君聽我一言。我建議各位的力氣不需要放在要逼政府把日本提到第三級。
我沒有預設立場,我覺得升或不升到第三級都可以有一些理由。我不能幫阿中說明為何不升到第三級。我不知道他在考慮什麼,有可能是我想不到的原因。
但我想說,升也罷不升也罷,不需要如此忿忿不平。
如果照這樣的標準,我相信全世界很多國家在1~2個月內都要被昇成第三級。去關注一下最近在法國,德國,美國將要開始的疫情。
台灣自己現在已經正在要進入社區傳播的關鍵期了。北部某大醫院的五例院內感染已經是最大的警訊。案24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來源。(好吧,今天的記者會之後你們已經知道這是同一家醫院)
擋一個是一個的阻絕於境外的策略,應該已經快要過去了。
這沒有對錯,這只是面對一個未知新興傳染症不同階段的防疫策略。
斷航,阻絕病毒於境外,是最初期的策略。台灣到目前為止做得很好,#美國CDC把我們從社區傳播拿掉了,真的要拍拍手!(看圖就知道確定沒有算在中國)
但我希望各位把所有的力氣和關注轉移到快要進入的減災階段,其實也就是日本現在面臨的階段。這才是真正決勝負的時候。
這個階段,對國家來說,最重要的是要讓重症患者能夠獲得即時的醫療。讓醫療系統不要崩潰。
對民眾來說,最重要的是對疾病本身的風險有正確的認知。沒事不要去醫院,輕症不需去醫院,誰有重症風險因子,看到怎樣的狀況要去醫院要確實了解。
如果你的認知還是停留在這是個和SARS一樣恐怖的病,我們要把他擋在國外!
那我建議你的想法要更新一下了。
不要再看那些LINE上面傳播的不實讓人恐慌的消息。
不要再看某些誇大疫情賺收視率,名嘴人人變身疫病專家的綜藝政論節目。(上週我不小心看了關X時X,我真的看了兩分鐘就快吐血)
不要充斥著無謂的擔心,保持心情愉快,吃好睡好多運動,提升免疫力,你會從這次全球的新冠疫情中全身而退。
武漢肺炎懶人包
https://linshibi.com/?p=34559
日本疫情懶人包
https://linshibi.com/?p=34874
冠狀病毒流感化?武漢肺炎疫情走向預測
https://linshibi.com/?p=35023
鑽石公主號郵輪懶人包
https://linshibi.com/?p=34904
日本旅遊回來要被隔離14天嗎?可退費嗎?何謂旅遊疫情建議等級 流行地區分級?
https://linshibi.com/?p=35067
醫療分級標準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八卦
【防疫進入持久戰:這是台灣的全面戰爭】
非常遺憾的,台灣出現首例武漢肺炎死亡案例,我們切勿恐慌,也不要隨便猜測社區傳播已經出現。 從政府指揮體系來看,各單位均各司其職,在崗位上奮鬥,我們就來看看防疫作戰最新的狀況:
1. #戰情更新:COVID-19 多國社區傳染的意義
我國第19-22例武漢肺炎個案,是政府「#主動搜索」發現,由於防疫檢測能量增加,且國外出現無接觸史個案,因此疾管署於2月12日主動回溯檢驗自1月31日起,所有「通報流感重症」但「流感陰性」的個案,結果「#113例只有1例陽性」,再從此案接觸者中全部篩檢「#79例目前驗到3例」,才抓到此一組案例,與其說防疫出現破口,不如說這是我國公衛篩檢堵住的防疫漏洞。
目前台灣「#仍未符合社區傳播」標準,第19案白牌車司機「感染源不確定,可能是浙江台商」,且「本地個案遠少於境外個案」、「沒有持續或連續傳播鏈」、「也沒有廣泛群聚事件」,因此至多只符合一個條件,和日本、新加坡狀況仍然不同。
然而,但國際陸續出現社區傳播,主要原因為「無症狀者便可傳播」,「已康復者體內仍有病毒量」,因此很難完全防堵疫情。我們要有心理準備,台灣要完全避免社區傳播,#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國民和政府都應該謹記:防疫成果的指標並非零新增、零死亡案例,而是疫情可掌控、醫療系統可妥善收治患者。
我們要特別警惕,在SARS期間,一開始台灣疫情只有零星發生,但卻疏忽「沒有國外旅遊史」的No.149號超級傳播者,或許是沈溺於零社區感染的宣傳,而當時北市衛生局竟也延宕處理,在首例出現後的第40天左右,和平醫院出現院內感染,疫情整個失控。
而目前,是台灣出現武漢肺炎後的29天,擋不住病毒的疲勞進攻,至少要損害管理,避免傳播鏈與院內感染出現,控制損害範圍,也是疾管中心的重要任務。
2. #戰略改變:防疫想定再升級
在台灣僅有零星外來個案時,重要的是決戰邊界。當已有少數越界的本土傳播時,我們還能圍堵,並收縮防線,因此政府即日起已提升全面檢驗外國旅客 ,放寬TOCC(旅遊、職業、群聚、接觸史)標準,把所有14天內有國外旅遊史,或在國內接觸有症狀外國人的個案都擴大篩檢。同時也針對呼吸道群聚事件、醫護人員、病因不明肺炎,全面篩檢,以防漏網之魚。
然而,下一道防線呢?
當社區感染出現,我們就必須做損害管理,優先守住醫療院所、並救治重症個案。以我國負壓隔離病房僅有1100床,若出現大量輕症或疑似個案,可能就會耗盡醫療資源。而出現院內或醫護感染,更是會拖垮防疫能量!
在社區感染出現後,可能需要更改負壓病房的收治標準,甚至最糟狀況,如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所說,輕症與無症狀患者,視同流感在家隔離,不需住院。這都是依我們有多少能量而定。
而依冠狀病毒特性預估,進入夏季後,武漢肺炎傳播能力便下降,時間推估在五月左右。 在此之前,任何減少國內病例,保存決戰實力的作為都有意義。由於負壓床位有限、重症資源有限、醫護人力也有限,我們更需守護珍貴的「#戰略預備隊」。在疫情有爆發風險之際,不該瞬間接收大量高風險個案,或消耗過多醫療資源於檢疫,這是基本的道理。
而只要社區傳播晚一天爆發,離天氣轉熱、臨床治療經驗累積、以及疫苗開發也就近一天。我們在國境決戰,以及病毒的灘頭堡決戰,都是盡可能的延緩病毒指數性散播的出現,讓傷害降到最低。
3. #戰備增產:台灣至今所為仍可圈可點
防疫戰爭,很遺憾無法快速取勝,必定是持久戰。後勤整備的完善與否,將決定作戰的成敗。在「爭取時間、降低傷害」的戰略下,我們必須用我們買到的時間做好戰備,這點台灣指揮中樞反應極快,可圈可點。
在一個月內的時間,政府管制了口罩出口,徵用了民間所有口罩廠,把原本半年時間壓縮為一個月,新建了六十多條產線,讓口罩產能從約每天188萬片拉到目前460萬片,再到月底的1000萬片,躍升世界第二大口罩生產國。 而檢驗能量、消毒水、防護衣產能等能量,也都全面上升。口罩從全面配送超商販賣,到實名制讀卡限購,資訊系統僅花了兩天完成轉換,更立即做出App供全民查詢。這是一個完全民主自由,不靠獨裁威權的國家獨力完成的,也是全世界防疫動員能量最優異的實例!
我們看到同一時間,日本口罩被掃光才慢吞吞的管制,現在急著增產;美國已有17洲口罩面臨缺貨;新加坡500萬個戰備口罩發完以後就沒辦法繼續發送了。在防疫之戰中,台灣光是搶先進入戰時生產狀況,已經先贏了第一步。哪個人還敢說貨不夠「進口就好」?
而在政府宣傳,國人團結方面,也是值得驕傲。 #我ok你先領 運動,減少了物資的消耗,只要能讓物資優先供應有需要的人,就能讓防疫戰備多爭取一點時間。當年,SARS在台灣的確診病例,有一半以上都跟院內感染相關。優先強化醫療單位的能量,讓前線單位有足夠的支持與資源,才能最大程度保障國人的健康。
雖然,武漢肺炎目前無證實有效的藥物或疫苗,然而Gliead Sciences 為了治療伊波拉病毒開發的RNA聚合酶抑制劑Remdesivir,在NEJM一篇案例報告中被認為有效,也已被中國山寨試產投入治療。我國則是走合法管道,台大已經做好以「恩慈方式」免費提供瑞德西韋治療的所有行政程序,可提供患者使用。另外,抗HIV用藥蛋白酶抑制劑 Kaletra (Lopinavir/ritonavir)等藥物也被用於試驗治療,這些我們都要積極收集國內外治療經驗,來調整實驗性的治療策略。
在疫苗部分,幾間大藥廠如Johnson & Johnson、Moderna、Inovio Pharma均已經開始開發疫苗,專家對於疫苗開發進入臨床試驗,預估時間從3個月到1年不等,至於真正量產普及,則可能更久。但若有必要,台灣連疫苗廠的擴建都是要考慮的。
以武漢肺炎目前死亡率不高狀況(湖北以外死亡率約不到1%)只要我們維持國內醫療不至於耗竭,病患能夠分級,醫護沒有倒下,那麼武漢肺炎的患者很高機會大部分痊癒。
4. #內除內賊外抗強敵:團結一致走向有效治理
在這此疫情中,我們看到中央各部會已經盡最大努力,更新戰情,努力調整戰略目標,戰備生產,然而,有一群人,譬如馬英九、趙少康等,卻是「什麼政策都反」,反到無話可說只好說「運氣好」。這樣全面性的攻擊,許多都是作為中國共產黨的大外宣,意圖攪亂我國防疫政策,破壞作戰量能,嚴重損耗醫療能力。我們已無法再負荷這些人背後插刀,必須唾棄這樣的行為。
與其批評台灣,更該被譴責的是中國。
目前雖無證據病毒為人工所為,但有證據的是,中國政權的蓄意隱瞞,導致了疫情的全球擴散。刊載在Lancet期刊上的武漢肺炎最早案例於12月1日發病,此案例不曾去過華南海鮮市場,根本不符合市場內「動物傳人」的假說。而從NEJM另一篇文章顯示,疫情在12月中時,就已開始人傳人。
在12月時,科學家已經收集到檢體進行分析,最慢在1月初,習近平已知道疾病完全能人傳人,武漢疫情已經難以控制。但這段期間,中國政府逮捕揭露內情之醫護人員,欺瞞大眾疫情,導致湖北仍舉辦各類年節活動,過年前500萬人毫無防備離開武漢,讓病毒得以傳播,一面卻向國際放出「不確定人傳人」、「疫情可控制」之假消息,降低國際防備。 中國政府不願意揭露完整資訊,帶頭公開作假,是全球疫情失控元兇!
而當我們看到,日本疏於面對「想定外災難」,加以顧慮太多,盲信WHO等國際組織發送的資料,導致防疫工作停滯。 反而是台灣即時應變的作法,超越了日本。而在災難中,台灣人民共同體意識也出現,我們可以很明確看到,誰會幫忙,誰在扯後腿? !
醫療分級標準 在 Ghost Island Media 鬼島之音 Youtube 的評價
大麻議題近幾年在台灣不僅快速的浮出水面,被頻繁的公開討論其醫療價值、毒品分級、污名化與合法性等議題,其實,這株神奇的植物也引爆了台灣醫學界的內戰!
這集我們特別邀請到發起「百位醫師連署醫療用大麻合法化」連署的賴醫師(Dr. KIANG,意即Dr.ㄎㄧㄤ)來現身說法,聊聊自己為何膽敢以醫師的身份公開站出來挺大麻、如何以一個新科醫師的身份反轉大麻在傳統醫師圈的成見,以及他如何與同為醫師的父親,在一場這輩子最難熬的晚餐上展開大麻的對話。
賴醫師(Dr. KIANG)在節目中談到,其實各先進國家的大麻開放進程,都是由醫療端的開放為第一步。希望聽眾透過這集,了解大麻可以是醫療選項之一,有需要的人應該要被賦予選擇使用的權利。這顆震撼彈到底在醫界掀起多大的波瀾?到底醫界是如何看大麻?讓我們繼續聽下去 …
「大麻煩不煩」EP9 重點,五件事:
1)「大麻在台灣,還是超級違法!超級違法!超級違法!」講三遍知道什麼意思了吼!
2) 不再冷處理:大麻議題將開啟一場醫界新舊世代的革命性對話
3) 先別急者反對,先去看看「百位醫師連署醫療用大麻合法化」連署活動在訴求些什麼
4) 期待聽到中醫師的觀點
5) CBD在台灣是合法的,但買不到,且僅限「個人使用」
段落摘要:
01:04 Zoe見網友:醫師挺大麻的「歹夫好可央Dr. KIANG」
02:20 學長種大麻?跟神奇植物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03:33 與惡魔的交易:大麻臭名
04:08 與生死的距離:大麻醫療價值的省思
04:56 大麻的研究與教育匱乏
05:27 大麻被證實的醫療效益:慢性疼痛、多發性硬化症、化療副作用
06:19 大麻對睡眠障礙有幫助?
07:41 掀起醫界論戰的「百位醫師連署醫療用大麻合法化」連署
09:01 未知而產生懷疑:一個植物同時具有多重療效
09:25 中醫師怎麼看大麻?
10:23 醫生內心鎖鏈斬得斷嗎?
10:43 這輩子最難吃的晚餐:對父親出「大麻」的櫃子
13:18 醫療用大麻 vs 娛樂用大麻
13:52 各國醫療用大麻的現況:墨西哥、泰國
15:22 泰國大麻診所一開放就供不應求?
17:08 世界衛生組織:CBD的潛在醫療價值
17:30 CBD廣告在日本到處都是
18:14 CBD在台灣 “不是毒品”(意思就是,CBD在台灣合法)
19:33 Zoe每天至少回答3次的問題
20:28 THC含量超標就變二級毒品:台灣超嚴苛的衡量標準
22:00 重點來了!人類為什麼需要大麻?
23:36 繼同婚後,大麻能成為下一個公眾議題嗎?
如果舉辦一場醫界的醫療用大麻辯論會,大家會有興趣聽嗎?
---
節目聲明:大麻雖有神奇療效,過度使用還是會讓你腦袋壞掉。
---
鬼島之音 Ghost Island Media 出品
嘖嘖集資: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ghostislandme?r=99798cd2c6
#大麻煩不煩 #podcast #醫用大麻
主持 - 李菁琪律師 (有麻煩 Better Call Zoe)
製作人 - 凱西 Cathy Hsu + 湯瑪仕 Thomas Lee
剪接混音 - 湯瑪仕 Thomas Lee
聽眾信箱:web@ghostisland.media
MB01453KLOJGYTW

醫療分級標準 在 什麼是分級醫療? -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的相關結果
一、我國醫療院所的層級,按照衛生福利部分類,目前分為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及基層診所,各級醫院負有不同的照護任務與角色,醫學中心負有研究、教學以及急重症病 ... ... <看更多>
醫療分級標準 在 醫院緊急醫療能力分級標準 的相關結果
醫院緊急醫療能力分級標準. 中華民國98 年7 月13 日行政院衛生署衛署醫字第0980209066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5 條;並自發布日施行. 中華民國101 年10 月30 日衛署醫字 ... ... <看更多>
醫療分級標準 在 醫院緊急醫療能力分級評定- 醫事司 - 衛生福利部單位網站 的相關結果
醫院緊急醫療能力分級評定. 公告 · 醫院緊急醫療能力分級評定及追蹤輔導訪查作業程序 · 醫院緊急醫療能力分級評定基準及評分說明 · 分級標準(含評級表).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