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維他命】
「即使現在還沒有結果,一直做下去,還是有希望的。」~台大化工系助理教授游佳欣
大學也讀化工的游佳欣,畢業後到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攻讀生物醫學博士,讓人很難想像,這樣一個從小拉琴、跳芭蕾、聽歌劇、看展覽的文青,竟然會從化工走向生醫,研究幹細胞對血管、心肌組織的修復功能。高中時就對醫學很感興趣,甚至想當小兒牙醫,雖然大學念了工科,仍主動爭取國科會補助經費,到台大醫工所做實驗。出國念書後,從研發醫學材料、建置模型,甚至動物實驗,游佳欣都得從頭來。
「我很怕畫地自限,怕一直待在同一個地方。」實驗碰壁,又得面對不同領域教授質疑,她坦承,曾經一度想要放棄,但害怕停下腳步的游佳欣,只要知道有學者做出新發現,鬥志又會被燃起。她自認個性跳tone,即使從化工跨足生醫領域,仍督促自己,要多看看不同世界,研究所時鑽研尼采、黑格爾的哲學著作,現在,她開始到高等人文學院旁聽東亞儒學,「一接觸到新的東西,就覺得好振奮。」......
精彩全文:http://goo.gl/NgWE4k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PNN livehouse.in頻道 ( ...
醫工所 在 時代力量 New Power Party Facebook 八卦
【這次,我們要讓可敬的台灣之光,留在台灣發光!】
鄭秀玲:推動以大學為核心的創新經濟
#政黨票請投時代力量
看著近年來許多台灣人才在國際舞台發光發熱的案例,在嚴厲的困境之中不斷努力的開出花朵,向世界吶喊自己的價值。一個個故事既溫暖又振奮人心,卻也道盡了台灣人的無奈與辛酸。我常常在想:台灣擁有全世界最勤奮樸實的人民與最頂尖的研究人員,有著一個又一個令人驕傲台灣之光在國外發光發熱,卻為何始終難以在自己的土地上開花結果?
前陣子我曾為了討論自經區與國際醫療的問題拜訪過楊泮池校長,當時聽聞他手中研究肺癌的團隊可以說是世界頂尖的一流團隊,卻沒有辦法把技術帶到民間企業中與實務結合,早一步改變台灣患者的人生,也為台灣產業帶來更多的發展與就業機會。其中有許多苦衷,其一是台灣關於學術研究的法規並不完備,其二是台灣社會其實也沒有這樣的風氣。
一位醫工所的教授曾告訴我,在台灣,教授要到民間企業任職、提供專業技術必須要辭職或是借調,離開校園,離開自己喜愛的學術圈。然而在學術研究盛行的美國,一位在專業領域有著卓越貢獻的學者,同時也可以是民間企業的核心。不只能在學術研究中繼續取得成果,同時也能提供技術予民間企業,為產業帶來進步也為研究人員創造更好的環境與就業機會,更能在技術支援中取得權利金,再次投入到研究中,營造更好的教學研究環境,培育更多的人才。在這樣的循環之中,學界與產界得以不斷進步。但在台灣,這些人才只能在不完備的學術法規中,搖頭嘆息。
我將致力於修正台灣現今窒礙難行的《科學技術基本法》,適度鬆綁科研人才擔任企業董監事或開設公司的限制,訂定合理回饋金給大學,再次投入在研究與教學領域之中,激發大學的研發能量,在技術分享中帶動產業升級、提供更好的就業環境。不論是學術研究或者實務領域,我們都要努力把最優秀的人才留在台灣。這次,我們要讓這些可敬的台灣之光,真的留在台灣發光!
我主張政府應在產業政策上將資源平均分配,改善台灣的基礎建設讓所有產業受益,取代把所有資源豪賭在單一產業中。以1993年的美國總統柯林頓為例,他當年大力推動網路為國家資訊基礎建設,完整的建立了整個美國的高速網絡,獲得的效益至今仍然顯著。如果將資源都刻意投入特定產業來發展,一旦該產業景氣產生問題那麼對與台灣的經濟影響將會是十分巨大的。大家都好,才有意義。
以傳統製造業為主的台商,過去在海內外營運表現亮眼,但目前多面臨接班和轉型的問題。如果可以建立平台,媒合傳統企業和年輕求職者,並協助其引進新技術如:製造業模組化與智慧化、結合雲端產業、引用大數據作經營分析來推動產業轉型擺脫加工製造以降低成本來獲利的傳統模式。
這幾年下來,台灣人民飽受政府在都市更新、環保、貿易協定政策上的程序與內容不正義。弊病叢生的政府亟需一股不受舊政治思維束縛的力量來監督約束,希望台灣人民可以選擇一個主張透明開放提倡公平參與的新興政黨,讓決定未來與政治的權力重回人民手中。這一次,我們的民主政治發展將得以健全。
醫工所 在 國立清華大學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Facebook 八卦
❣「新冠肺炎重症快篩試片」研發出來啦!
醫工所鄭兆珉教授與三軍總醫院合作研發出 #全球第一個 可供臨床使用的 #新冠肺炎重症快篩試片,只要將患者的血清滴入試片,2分鐘就可以辨別即將發生呼吸衰竭的重症患者。
(( 只要2分鐘🤩
(( 幫助醫護及早為重症病患治療
(( 在大流行時有效分配呼吸器等醫療資源
(( 細胞激素介白素-6(IL-6)濃度是關鍵🧐
(( 集合清華動機、奈米、材料、生醫、生科領域研究人才🤗
(( 開發全球第一的快篩試片👍
__________________
💜清華首頁故事:http://www.nthu.edu.tw/hotNews/content/981
👇👇👇點開影片看編編直擊研發實驗室🤩
醫工所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PNN livehouse.in頻道 ( http://livehouse.in/channel/PNNPTS )
醫工所 在 台大醫學工程研究所 - 考試板 | Dcard 的八卦
疑惑,台大醫學工程研究所怎麼那麼少人考,會不會沒有出路出來失業啊,雖然是醫學,但也不能當醫生吧- 研究所,考試,補習班. ... <看更多>
醫工所 在 [請益] 「醫工、生醫」在台灣有前景嗎? - 看板Tech_Job 的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