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推廣孕婦運動後,陸續收到媽媽們給我的回饋,好比孕期運動讓自己更有自信面對懷孕、育兒大小事,許多孕期不適也獲得緩解,這些正能量都讓我覺得很有成就感。相反的,也有很多媽媽無奈地和我反應,雖自己狀況穩定沒有出血,但產檢醫師還是不允許他運動,特別是重訓和跑步,不知該如何是好。每次聽到這些狀況總讓我很為難,一方面覺得這些醫師觀念老舊沒有更新,卻又自認並非媽媽的產檢醫師,也不好多說什麼。無奈之餘,我不禁去思考為什麼至今仍有那麼多醫師阻擋孕婦運動?
就我觀察醫師阻擋孕婦運動、重訓的主要原因是在於醫師對運動科學的不了解和懼怕。雖然社會上普遍認為醫師對身體健康的各種資訊暸若指掌,孕婦的大小事務生活起居也習慣性諮詢產科醫師的意見。不過若談到懷孕過程該如何運動,醫師懂的其實未必比一般人多。
因為回想醫學系的各種課程,我們修了基礎科學如:生理學、病理學、大體解剖,進入婦產科醫師養成程,則會再加上胎兒超音波、接生,剖腹、處理各種高危險妊娠等技術。也就是說,這裡面對於運動生理學、肌力體能及運動訓練上的實務是完全沒有涉略的。而這類學科不僅資訊更新得快,在大學是一門科系,更是某些人畢生鑽研的領域。
因此,當媽媽在門診問到「可不可以繼續運動,有什麼該特別注意時?」醫師通常只能給一些空泛的建議比如「溫和運動即可、不要太激烈、自己多小心」。但是到底怎樣算激烈,該小心哪些細節卻無法具體說明更有醫師給出完全違背運動科學的建議,好比「做任何運動都行,只是肚子不許出力」、「真想運動助產,等足月再深蹲即可」。假使媽媽喜好的運動是跑步或重訓這類乍聽之下比較「激烈」的運動,通常也會馬上被禁止。有些醫師甚至認為孕婦又不是運動員,幹嘛這麼拼。
再來就是我們的產檢向來把注意力集中在胎兒是否正常健康,媽媽只要基本生命徵象沒大礙,其他舉凡腰痠背痛、骨盆痛、水腫、便秘等都被認為是小事,忍一忍生完就會好了。即使運動對這些症狀有幫助,大部分醫師還是認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習慣性地請媽媽多休息、少走動,能多躺就多躺,不要太操勞。尤其是已經決定要剖腹產的媽媽,更常會被交代一句「生完再運動就好啊!反正你又不用自己出力,胎兒大也無所謂,反正不會生不出來!」每次聽到這些資訊,我的內心都在大喊,運動又不只為了順產,是為了健康的下半生啊!
醫師在醫療決策上如此保守,其實背後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大家對於不好的懷孕結果總習慣找確切的原因,比如過去自然流產總被歸咎是媽媽亂搬東西動了胎氣,是媽媽的錯。再加上醫病關係日益緊張,媽媽被怪罪後內疚的情緒常會轉成憤怒,認定是醫師沒盡好本分幫她「顧」好小孩。因此一開始我在推廣孕婦運動時,身邊很多朋友也善意的提醒我「推孕婦運動,要是孕婦流產或早產恐怕會被告。」 而當社群間有媽媽分享早產、胎盤剝離、早期破水等經驗時,也總是會有網友留言質疑,是不是產檢有哪裡沒被注意到,醫師有盡到告知的義務嗎?彷彿一有非預期結果出現時,問題必定來自孕婦或醫師的疏忽。
如此動輒得咎、找戰犯的社會氛圍下,使得許多醫師給孕婦的限制越來越多,任何事情先禁止再說。不用說是產檢一切正常繼續運動了,只要孕婦稍有一點出血、宮縮就會被勒令臥床甚至住院安胎。
要改變這些,我認為最有效的是台灣婦產科醫學會要站出來大聲呼籲,並非所有孕產狀況都可防可控,好比早產,大多數的狀況都是原因未明,即使醫師再仔細,孕婦再小心都無法完全避免。以大數據來看,這十多年來早產發生比率都維持在10%左右,和歐美醫療先進國家大多相同,和有沒有運動無關。
回到醫師本身,我認為我們對於不清楚的專業領域應該花點時間了解,而非直接禁止孕婦去做,更何況再多的禁令也無法完全避免早產、流產等狀況,那何不把決定權交還給孕婦,讓女性們開心放心的去運動,當一個強壯健康的孕媽咪!
#阻擋孕婦運動的一百種理由
醫學資訊學系在幹嘛 在 黎明柔 Facebook 八卦
人間異語:黑心藥最好賺 正因大家都愛買
2011年 07月15日
Q:為何要離開醫學中心,出來開藥局?
A:我醫學院藥學系畢業,看同學在醫學中心學很多,就考進去。那真是血汗醫院,從藥局往外望,永遠都是人山人海,門診量大到我們整天得盯著藥單,像生產線般「組裝」藥,每天下班就虛脫;還要不斷上課、考試跟進修。
有天我好不容易組裝完自己的藥品,想喘口氣,突然傳來「這藥在哪?」我轉頭,是學長P,年近50歲,戴個老花眼鏡在花花綠綠的藥品裡找藥,我看他的工作台已經淹了五輪藥袋,等於外面有1百個病人在等藥。我趕快叫同事分著做,學長頓時鬆口氣,我就看他坐下來開始泡老人茶,那時我想若我做20年,像他這樣「袂出脫」怎麼辦?我開始拿計算機算,我月薪5萬5,1年不扣稅加年終約80萬,做20年1600萬,我很震撼,我的人生價值就只值1600萬。
夢想開藥局賺大錢
我想離職,但很猶豫,這福利好、薪水高、名聲又好,可是聽我同學開藥局,第一年就賺兩三百萬,現在已買3間房、3台車,存款3千萬,10年前,出生率高,婦嬰用品很好賣,我也想賺大錢,1個月後也跟著離職。
Q:賺錢夢,何時幻滅?
A:我先到連鎖藥局做藥師,看同事為了抽成,什麼都敢賣,可是我懂越多,越不敢賣,所以業績最差。有天一個客人來,大罵教學醫院給的胃藥都沒效,一位女同事轉頭拿給他一排胃藥說「這最有效!」我看客人從醫院開的藥,是目前健保給付最新胃藥,一顆成本40幾塊,而小姐賣給他的卻是第一代舊的胃藥,如果醫院的藥沒效,這也不可能有效,表示病人胃有嚴重問題,應進一步檢查,可是客人拿著藥走了,女同事抽成50塊。
我不這樣,決定自己出來開藥局,但這卻是我幻滅的開始。每次看醫師開藥九成都抗生素,我開始懷疑,真有這麼多人細菌感染?我只能說,台灣病人用藥習慣太差,吃兩次藥沒效就換醫師,醫師為了留住病人,藥都開比較重;而病人吃兩次有效就不吃了,所以我們抗生素抗藥性高達七成。
大環境不好,一般藥局就比便宜,靠賣便宜的衛生紙及奶粉要來客率,如果客戶來10次,他能賣一次高價保健品,就賺了。這叫拼店,但我不想拼,就只好被人拼。有客人割傷來買軟膏,我說,這軟膏無效,割傷傷口淺,用優碘,傷口深用抗生素,結果他說「你講這麼多幹嘛,我要買軟膏,多少錢?」我說,55塊。他說,你還比隔壁貴1塊,不買就走了。還有客戶感冒來買加強錠,我解釋,這藥沒有治感冒成分,他堅持廣告說有效。客戶不接受新資訊,我講再多都沒用。
無效產品我不賣,偏偏這最賺錢。有客人說,有藥局調劑減肥藥,一周兩千好有效,建議我也做。我知道生病的人瘦最快,只要給血糖藥、高血壓藥、瀉藥、甲狀腺跟精神科用藥以及利尿劑,客人一定瘦。可是如果他出事,我的執照也完了。
我堅持理想,但每天生意很差,我想,如果大家都沒有正確的用藥觀念,那我這樣的專業藥局也快要變成夕陽產業。
記者陳玉梅採訪整理
醫學資訊學系在幹嘛 在 邦妮&蓋瑞小夫妻 Facebook 八卦
#蓋瑞
.
下面那張畫得髒髒的草稿,是一篇沒發表的醫學系文章原本想配的插圖,標題叫「醫學系在幹嘛 - 眾山小」,由於內容太過無厘頭,就連邦妮都看不太懂,所以我一直沒有正式發表。
.
不過,這篇是要來工商6/2號的新書發表會,現場皮卡昌和鐵甲詠都會到場致詞,並在人生中的唯一一天承認自己是書中的角色。除此之外,憑書可以兌換抽獎券,總共會抽出三份小禮物給我們的關注者喔!
.
如果沒抽中也沒關係,理論上,到場的人應該不會太多,我相信我會有許多時間幫大家在書上塗鴉,應該都會以皮卡昌為主角並題詞,大概就像下面這張一樣,明天再把可以選擇的塗鴉放上來給大家看 XDDD
.
.
--
新書發表會的資訊:
.
時間:2018/6/2(六)下午3:00-5:00
地點:金石堂汀州店(台北市汀州路3段184號B1)
.
.
《醫學系在幹嘛?》上市連結如下~
博客來:https://bit.ly/2HRu67v
金石堂:https://bit.ly/2FOjuka
TAAZE:https://bit.ly/2JVuzCi
誠品:https://bit.ly/2HWLyUc
.
#如果不要畫畫也可以
醫學資訊學系在幹嘛 在 [請益] 醫學資訊領域的未來出路- 看板Tech_Job - PTT網頁版 的八卦
各位前輩大大們下午好! 小弟的親妹妹今年考研究所考試考的不太理想四大似乎只備上兩間1. 交大數據科學所(很高機率不會上) 2. 成大醫學資訊所(很高 ... ... <看更多>
醫學資訊學系在幹嘛 在 醫資系在幹嘛- 慈濟大學板 - Dcard 的八卦
對醫學資訊系還蠻有興趣的,想請問有沒有醫資的可以現身說明一下大一到大四都在幹嘛?很怕跟自己想像的不一樣。另外還想知道,醫資畢業的通常都在幹嘛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