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YT在這裡: https://youtu.be/f3vv2IBabgU
今天來冒著被罰三百萬的風險來談談疫苗的真相吧,說實話我就不懂到底疫苗有甚麼不能談的,還要上午開個記者會罵人假訊息,那些假訊息無礙防疫啊?你到底注重的是政權還是抗疫啦?
根據今天聯合報的報導:【台灣疫情爆發,疫苗緊缺,曾一度與我失之交臂,代理德國BioNTech公司的上海復星醫藥集團昨天表示,願意將擁有獨家商業權益的疫苗,提供給台灣,加強台灣防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現在大家都一直在放話,但一直沒接到任何正式的訊息,藥品輸入需經審核程序。】ㄟ不是,感覺我國的CDC對上海復星特別壞,COVAX的疫苗難道不是我國官方主動去申請的嗎?MODERNA的疫苗難道不是我國主動去申請購買的嗎?AZ疫苗難道不是我國官方主動去申請購買的嗎?怎麼就上海復星的疫苗是他們或是國內的廠商需要主動跟CDC申請?這樣不是又雙重標準嗎?
然後我國知名的以八千元就在台北市跟民進黨發言人租到一間房子的王定宇又在臉書做夢說話了,ㄟ不是,立法委員發言有免責權喔,你幹嘛那麼膽小害怕還要跟一般老百姓一樣躲躲閃閃用作夢的?根據新頭殼的報導:【王定宇更在文中指出,「夢中浮出來的畫面,這支快過期疫苗名為「復必泰」,是中國復星醫藥和德國BioNTech合作生產的核糖核酸(mRNA)疫苗,這個疫苗又叫「BNT」。」他直言,在上海復星、國台辦、到藍紅政客、特定媒體的話術中,這支疫苗卻成了特別慈悲要給台灣購買的疫苗,「……網路上出現了很多沈睡一陣子的帳號,都在鼓吹台灣應該買『上海復星』的『BNT』,否則就是意識形態作祟!」】
王定宇這樣說我就不理解了,台灣目前很需要疫苗,就跟在沙漠中迷路的人需要喝水一樣。你要不要買BNT疫苗跟你是不是需要有關,國台辦跟紅藍營甚麼鬼的講甚麼話哪有甚麼關係,跟香港人要不要有甚麼關係?只要CDC審核通過,AZ疫苗我們不是也拿一堆即期品,還不知道這次打不打得完咧。而且更重要的是,這批疫苗是百分之百在德國製造,由美商在德國封裝,空運到亞洲來的,我們也沒有因為王定宇租到很便宜的房子還嫌太貴,因此就把你的話當放屁啊?全世界都在搶疫苗,台灣搶不到,現在有疫苗還不爽用,台灣疫情有沒有這麼輕鬆啊?你不買才是意識型態作祟吧,不然胖胖王定宇委員不要打,給胖胖朱學恒打,十倍價錢我也願意。
而且更重要的是,打了以後有國際免疫認證,可以出國啊!台灣的國產疫苗並沒有! 楊哲銘/台北醫學大學醫務管理學系教授今天在蘋果新聞網的投書:【美國批准的第一個新冠肺炎疫苗是BNT疫苗,批准的日期是2020年12月11日;第二個是莫德納,批准的日期是2020年12月18日;第三個是嬌生,批准的日期是2021年2月27日。歐盟批准的第一個疫苗也是BNT疫苗,批准的日期是2020年12月21日,目前核准的還有莫德納、嬌生跟AZ。WHO核可緊急使用(emergency use listing)的第一個疫苗也是BNT,批准的日期是2020年12月31日,目前核准的還有莫德納、嬌生、AZ、跟中國大陸的國藥疫苗(Sinopharm)。】
下面我花點時間介紹上海復星跟BNT這次合作的過程,我花了很多時間查,一毛錢都沒有拿到BNT或是上海復星的錢,又要說我中共同路人的傢伙記得把錢補給我好嗎?
這是2020年3月16日發自德國法蘭克福的路透社消息: 【China’s Fosun will pay BioNTech up to $135 million in upfront and potential future investment and milestone payments for development achievement, BioNTech said, adding that the two companies will share future gross profits from the sale of the vaccine in China.Fosun will also take a 0.7% stake from new shares in BioNTech for $50 million.】
而當時,BioNTech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根本連人體實驗都沒開始,是否能取得授權都在未定之天,所以等於上海復星冒了一個很有可能血本無歸的風險,先投資五千萬美金買下1,580,777 BioNTech的普通股,也就是0.7%的股權,然後準備付出最多一億三千五百萬美金的費用,也就是額外付出八千五百案美金來購買一億劑的BioNTech疫苗給大中華區使用。然後今年五月十二號,雙方又更密切的合作了,上海復星投資一億美金跟BioNTech在中國合資建造生產設施,預計每年可以生產十億劑疫苗,而如果有額外的mRNA疫苗生產,也可以納入投資協議之中。
簡單來說,上海復星早在疫情剛爆發的三月,就特別遠赴美國(報導寫美國不知道為何不是德國)跟BioNTech在研發疫苗的非常早期就簽訂了投資協議,而且入股BioNTech成為股東,這個疫苗完全有可能徹底失敗,但他們冒了這個風險,而且賭贏了。正所謂早買早享受,晚買不一定有折扣。
而根據香港當地在2020年8月27日發布的消息:【Jacobson Pharma Collaborates with Fosun Pharma Group to Supply Potentially 10 Million Doses of BioNTech SE’s COVID-19 Vaccine Candidate in Hong Kong and Macau】雅各臣這家公司(知名產品有保濟丸等等)簽署了在港澳地區代理BNT疫苗的意向書。這也是為什麼台灣想要購買BNT疫苗時,後來會有雅各臣傳聞中的介入的原因,但其實雅各臣是BNT跟上海復星的小弟啊。
後面的故事呢,吳子嘉董事長都講過啦哈哈哈~~~~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Q5uf3vMejw6-BalB-xeOg/join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今天來冒著被罰三百萬的風險來談談疫苗的真相吧,說實話我就不懂到底疫苗有甚麼不能談的,還要上午開個記者會罵人假訊息,那些假訊息無礙防疫啊?你到底注重的是政權還是抗疫啦? 根據今天聯合報的報導:【台灣疫情爆發,...
「醫務管理介紹」的推薦目錄:
- 關於醫務管理介紹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Facebook
- 關於醫務管理介紹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 關於醫務管理介紹 在 廖小花的隱性台灣 Facebook
- 關於醫務管理介紹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 關於醫務管理介紹 在 Dd tai Youtube
- 關於醫務管理介紹 在 一葉草的白袍手札 - 帶你貼近醫學 Youtube
- 關於醫務管理介紹 在 [心得] 長庚醫管介紹文- 看板SENIORHIGH 的評價
- 關於醫務管理介紹 在 [3 分鐘精華篇] 臺北醫學大學| 醫務管理學系| 洪嘉臨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醫務管理介紹 在 醫務管理概論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求職招募就業資訊站 的評價
- 關於醫務管理介紹 在 醫務管理概論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求職招募就業資訊站 的評價
- 關於醫務管理介紹 在 醫管能做什麼? - 工作板 | Dcard 的評價
醫務管理介紹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國際政治經濟社會新聞整理》1/26
* 中國官方宣佈,截至25日中國累計武漢肺炎確診病例2006例,死亡56例。
中國武漢肺炎疫情升至56死 確診1975人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00126-1023832?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新加坡聯合早報
https://news.ifeng.com/c/special/7tPlDSzDgVk
* 開往新加坡游輪,傳出兩名中國籍遊客疑似出現發燒症狀,抵岸後送院治療,導致濱海灣游輪中心數千名遊客受影響,行程延誤兩小時。
傳兩陸客發燒送院 數千人卡游輪中心 https://www.zaobao.com/znews/singapore/story20200126-1023815?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網站昨晚(25日)發佈《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社區防控工作通知》,要求街道(鄉鎮)和社區(村)實行網格化、地毯式管理,來自武漢的人員應到社區衛生機構登記並居家醫學觀察14天。
【中國衛健委:疫情防控正處於關鍵期:中國國新辦1月26日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舉行發佈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馬曉偉介紹,春節一週期間是大隔離、大消毒發揮作用的黃金時期,也是武漢外其他地區防控疫情的關鍵時期。
中國衛健委:來自武漢人員應居家醫學觀察14天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00126-1023857?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每當夏去秋來,落葉飄零,它都會凖時出現。隨著溫度降低,陽光漸弱,鼻涕也會隨之而來。如果病情不重,那就只是一場感冒,會讓我們的喉嚨感覺有如刀刮過一樣;如果你不幸病情較重,整個身體都會發高燒,四肢也會感覺疼痛,這種情況可能持續一周甚至更長時間。這說明我們得了流感。
流感季節總是很有規律,而且總會影響很多人。但即便如此,科學家對於寒冷的天氣為什麼有助於流感病菌的傳播卻知之甚少,這著實令人意外。
然而,過去5年間,他們終於找到了答案,這或許有助於阻止流感的大範圍爆發——這一切的核心都源自你打出的噴嚏在空氣中的傳播方式。
https://www.bbc.com/ukchina/trad/vert_fut/2015/10/151027_vert_fut_winter_flu_germs?at_custom3=BBC+Chinese+(Traditional)&at_custom2=facebook_page&at_custom1=%5Bpost+type%5D&at_medium=custom7&at_custom4=9BBE3C00-3F89-11EA-968D-1DAB96E8478F&at_campaign=64
* 印度政府官員和業內消息人士稱,印度計劃對50多種進口產品提高關稅,包括電子、電器、化學品和手工藝品,目標是從中國和其他國家進口的價值約560億美元的產品。
路透:印度或對中國等國約560億美元商品提高關稅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00126-1023835?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廣東省汕頭市今天(26日)發佈《汕頭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實施交通管制的通告》,宣佈從27日0時起,禁止車輛、船隻、人員進入汕頭市。
廣東汕頭明起禁車輛、船隻、人員進入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00126-1023852?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武漢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揮部昨天(25日)發佈通告(第9號):自1月26日0時始,除經許可的保供運輸車、免費交通車、公務用車外,中心城區區域實行機動車禁行管理。市民確有通行需求的,按指揮部第8號通告執行,各社區配備足夠車輛保障需求。
武漢市中心城區機動車禁行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00126-1023847?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25日晚發佈消息稱,對划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區的社區,必要時可採取疫區封鎖措施,限制人員聚集。
中國國家衛健委:對疫區必要時可採封鎖措施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00126-1023839?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香港醫管局在1月25日晚上11時59分發新聞稿,指昨日(25日)先後召開中央指揮委員會、傳染病及緊急應變中央委員會特別會議後,決定由今日(26日)起實施一系列措施,加強感染控制措施,集中資源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情況。
港醫管局:公立醫院全面暫停探病 入醫院必須戴口罩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00126-1023828?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紐約時報:專家稱武漢「封城」規模史無前例 - 紐約時報中文網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200123/coronavirus-quarantines-history/
* 香港大學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管軼接受中國《財新網》訪問時說,武漢市沒有及早預防疫情爆發,現在情況已難以控制。—BBC
* 一部60多年前出版的人體解剖圖集,今天仍是許多外科醫生不可或缺的工具書,書中每一幀解剖圖的細節和色彩在當今世界仍無出其右者。
皮膚、肌肉、軟組織、神經、器官、骨骼......繪圖之細緻、精凖,醫學界公認最優。
但這套書已經絶版,不再印刷,網上仍可買到二手書,價格不菲,一套好幾卷,價格高達數千英鎊。更詭異的是擁有這套圖集的人或機構一般不會把它擺在顯眼的地方,而是藏在隱秘的地方,似乎並不以擁有這套頂級人體解剖圖集為傲。
這就是奧地利解剖學家愛德華·彭科夫(Eduard Pernkopf)主持繪製、出版的人體解剖學圖集(Pernkopf Topographic Anatomy of Man),簡稱彭科夫圖集。
因為這套人體解剖圖集的圖、文依據源自數百名被納粹處死的囚犯。
黑暗、血腥的身世使得醫生和科學家們在用這本圖集時心裏會產生某種牽涉道義和良心的糾結。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49397470?at_custom2=facebook_page&at_campaign=64&at_custom4=47951CA2-3F8E-11EA-878D-1FCB923C408C&at_custom1=%5Bpost+type%5D&at_medium=custom7&at_custom3=BBC+Chinese+(Traditional)
*習近平針對武漢肺炎疫情召開會議,表示國家面臨艱困環境,疫情已持續擴散,目前沒有控制住的跡象—BBC
China coronavirus spread is accelerating, Xi Jinping warns https://www.bbc.co.uk/news/world-asia-china-51249208
* 武漢疫情每日情況更新:死亡56人,習近平警告嚴重形勢—紐約時報
確診及死亡病例數字彙總更新:
春節假期第二天,中國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死亡的人數繼續攀升。衛健委1月25日通報稱,截至25日24時,死亡病例已升至56例,除疫情重災區湖北外,上海和河南各新增一例死亡病例。全國報告新增確診病例688例,累計確診病例1975例。
廣西南部河池市報告了一例年僅2歲的感染患者,《人民日報》的官方媒體賬號稱她是目前年紀最小的確診患者。地方衛生官員稱她已入院治療,情況穩定。
官方新聞:江蘇泰州一名醫生死於心臟衰竭,當時他在醫院的發熱病房照顧一名感染患者。目前尚不清楚他是否顯示出感染跡象。

北京停運省際客運,全國旅行社團隊游暫停
中國當局週六宣佈,將從週一開始暫停所有旅行社的團隊游及「機票+酒店」產品業務。已出行的旅遊團隊可按合同繼續完成行程,但行程中應密切關注旅客的健康狀況。
北京市政府週六宣佈,將從周日起暫停所有省際客運,這將有效限制通往首都的公路旅行。新的限制措施說明,人們對疫情大規模爆發的擔憂已經蔓延到中國的行政中心。
武漢週六宣佈從午夜開始禁止市中心的車輛通行,但隨後又發佈補充信息,表示禁行只針對提前收到手機短信通知的車主,居民遇到緊急情況可以先通行,再到交管部門補辦手續。—紐約時報
*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傳播病毒—紐約時報
醫學雜誌《柳葉刀》(The Lancet)週五發表的一項研究認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人即使沒有流感症狀也可能傳播病毒。
研究人員在中國的深圳市研究了一個七口之家,其中有五人曾前往疫情中心武漢。在武漢,他們中有兩人曾與醫院與一名被感染的親戚有過接觸。他們乘飛機回家幾天後,對這個家庭進行的測試發現,有六名成員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其中包括一名沒有去武漢的人。
研究發現,被感染的家庭成員中有一名兒童,沒有表現出任何症狀,這表明攜帶這種病毒的人可能在不知道自己攜帶病毒的情況下進行傳播。
「這表明這種新的冠狀病毒能夠在醫院、家庭和城市間的環境中出現人際傳播,」該研究的作者袁國勇在接受採訪時說,「這正是使這種新疾病難以控制的原因。」
研究人員告誡說,該研究僅限於病毒的早期病例,並且現階段很難評估危險因素。但鑒於無症狀傳播的早期跡象,他們強調了盡早隔離患者的重要性。
《柳葉刀》雜誌的另一項研究發現,早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的症狀與SARS相似,包括發燒,乾咳和呼吸急促。

*美國計劃包機撤離駐武漢領事館僱員—紐約時報
美國大使館週六表示,隨著針對華中地區的封鎖擴大,國務院已下令駐武漢領事館的所有美國僱員離開武漢。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蔓延、交通管製造成的混亂以及當地醫院的不堪重負,疏散美國工作人員及其家屬是必要的。
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國政府正在安排包機在周日撤離美國外交官和公民,這架航班可能會把撤離人員帶至美國西海岸。據瞭解該計劃的人士透露,醫務人員將登機隨行,對乘客進行篩查;非外交人員需要自行負擔飛行費用。
*法國外交部稱,法國駐武漢領事館上週五也已對該國公民發出通知,正在考慮與中國當局合作,為希望離開武漢的人提供巴士服務。—NYT

*香港宣佈進入緊急狀態,各級學校停課
週六,特首林鄭月娥宣佈香港進入衛生緊急狀態,並表示學校將停課至2月中旬,以應對當前爆發的病毒疫情。
目前,香港已確診五名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病患,另有超過100宗疑似病例。港府已暫停來往武漢的航班及高鐵,並將取消所有農歷新年的慶祝活動。原定於2月初舉行的香港馬拉松賽已被叫停。—NYT
*在疫情最嚴重的湖北,全省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各級學校均已決定推遲開學時間。—NYT

*中國野生動物交易再次成為關注焦點:
典型的中國市場出售水果蔬菜、成塊的豬牛羊肉、拔了毛的整雞,還有活螃蟹和活魚。但還有些商店出售更稀罕的東西——包括活蛇、烏龜和蟬、豚鼠、竹鼠、獾、刺蝟、水獺、果子狸,甚至還有狼崽子。
從武漢傳播開來的新型冠狀病毒就與上述野生動物交易有關,專家稱,華南海鮮批發市場正是培養新型病原體的完美孵化器,而類似的市場在中國各地隨處可見。短短二十年內,它們已第二次成為大規模流行病的發源地。2002年底爆發的SARS導致全球近800人死亡,數千人患病。
隨著政府試圖控制公眾對疫情爆發的憤怒,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質疑,為何相關政策在SARS爆發後的17年內幾乎沒有什麼變化。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去年12月已被認定為疫情最有可能的爆發源頭,但直至本週三,官員才宣佈在湖北全省境內禁止銷售野生動物。
紐約時報北京分社社長Steven Lee Myers為我們帶來了有關中國野生動物交易現狀的報道,並分析了這種貿易持續存在和繁榮的原因。—紐約時報

*為什麼會有如此大規模的恐慌?
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和死亡人數令人震驚,公共衛生專家也對大規模焦慮症提出了警告。畢竟,僅在美國,普通流感每年就造成約35萬人死亡,並使約20萬人住院。現在還不知道這種新型病毒死亡率有多高。但是有跡象表明,這次爆發可能比普通流感嚴重得多。
中國民眾則被SARS留下的陰影所困擾,當年的疫情也始於中國,最終導致全球800多人喪生。北京最初淡化了危機並隱瞞了信息,最終引起了廣泛的批評。
中國政府承諾的透明度要遠遠超過SARS危機時,世界衛生組織也贊揚它與科學界的合作。 儘管如此,在中國社群媒體上仍然可以看到對地方和中央政府的不信任。中國衛生系統已經在新病毒的壓力下掙扎,武漢的醫院發出緊急求助,呼籲社會提供幫助和捐款。—紐約時報

習近平主持召開常委會,稱中國將「戰勝疫情」
中共召開政治局常委會,成立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將向湖北等疫情嚴重地區派出指導組督導工作。
習近平在會議上要求遏制疫情蔓延,加強改善對感染患者的治療,保障武漢等被封鎖地區的物資補給等。他還強調,面對疫情加快蔓延的嚴重形勢,必須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表示「一定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在此次會議之前,面對這場日益加劇的公共衛生危機,除了在五天前曾發佈簡短批示之外,習近平鮮少作公開表態。
公共衛生危機暴露中央與地方的緊張關係
在中國社交媒體上,許多民眾質疑當局是否準確報告了感染病例的數量,以及是否採取了有效措施遏制疫情傳播。
他們還批評地方、省級甚至國家級領導人沒有前往疫區開展工作,一些網友甚至直接指向習近平,「那個人在哪裡?他不在第一線。」一則微博帖子寫道,但這條微博很快被刪除。
長期以來,中國地方官員常常為避免引發上級官員、特別是黨內高層的憤怒而隱瞞問題。但習近平為將權力集中在北京所做的努力進一步削弱了地方政府,並強化了他們否認出現問題的動機。
這是長期存在的模式的一部分,這種模式可能導致各級政府遲遲不承認問題,一旦發現問題就互相指責。
疫情蔓延之際,官方媒體一直以報導正面新聞為主,稱讚應對疫情的工作人員和普通民眾的犧牲。
「這是中國中央與地方關係的一個連續主題,」牛津大學著名中國學者許慧文(Vivienne Shue)說:「你不想成為那個帶來壞消息的人。」—紐約時報
醫務管理介紹 在 廖小花的隱性台灣 Facebook 八卦
《慢飛天使需要你--參訪杏誠早療中心》
#認識杜醫師
早期療育,在臺灣是指針發展遲緩兒童的治療計畫,是我臺灣社會探索時觸碰到的對自己來說較為生僻的課題之一,會接觸到早療,是受一門必修課的啟發。
任課老師希望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接觸體現關懷和社會責任感的報告主題,因此,我便有機會跟著大家一起參訪了臺北的杏誠早療中心。
當受訪者杜婉茹治療師瞭解到同組有我,和另一位來自四川的交換生時,她便更詳細耐心地向我們介紹:
「關於判斷小朋友是否應做早療這件事,每位臺灣家長都會在孩子出生後拿到一本發展手冊,可在政府機構架設的網站內對照小朋友的無論是精細或粗大的動作,判斷他們的認知發展情況。若較同年齡的孩子反應比較慢的,其實都是需要接受早期療育的族群。」
臺灣在近二十年中,已經通過衛生、教育、社會三個面向包括健康檢查、預防注射、教育宣導等使得本土早療事業突飛猛進,取得了卓越的成績。
另一方面,目前臺灣社會中,早療兒童被標籤化的情況依然存在,家長與社會大眾仍需提高對早療的認識;而早療相關醫務人員人數不足、地區醫療條件差異甚遠等問題也迫切需要解決。
杜醫師表示,臺灣早療的持續進步需要我們向社會傳達更多的聲浪。
在正式採訪中,組員問了很多專業的問題,也獲得了來自專業人士的權威解答,但我並不是要再寫一篇早療論文呀,而是想要記錄有關一名普通早療醫師的工作日常心路歷程。
#送你一朵花
杜醫師帶我們四處參觀,走廊的盡頭舖了天藍色泡沫軟墊、塗著暖色油漆、地上撒滿玩具、裝潢得春意盎然的,是「兒童物理診療室」。
我問:這是什麼年齡段的人群在使用呢?杜醫師回答:12歲以下孩童。「那他們喜歡嗎?」她猶豫了一下才點頭。
「可以跟我分享與孩子們互動具體場景的例子嗎?」
她說,「嗯,像有自閉傾向的孩子,比較難以對外在環境有所感知,缺乏對他人面部表情和語言內涵的理解能力,例如你皺眉,他不知道你在擔心、在生氣。再比方說,他們會認為自己看到的就是他人看到的,你說你要他手上的花,他會把這朵花放到自己的面前,而不是給你,因為他認為自己大腦中出現的小花成像,也同樣出現在你那裏。」
雖然被稱之為「自閉」,但我總覺得,他們的世界裏並沒有自私自利的概念,聽起來,他們更像是模糊了自己與他人的感受,只有自私的人,才會有清楚的界線才對。
「那你們會怎樣幫助孩子們呢?」我的意思其實是治療手段是什麼,但聽了上面的那番話,我已經開始避免使用這個詞。
「謝謝你。我們目前有職能治療,物理治療跟語言治療,還有寵物治療、音樂治療。方式是會設計很多具體的情境,來引導他們。例如我會嘗試告訴他我今天的心情,讓他閱讀我的情緒。在我向他要東西的時候,我會把他的手慢慢地拉到我的面前,這是告訴他,給予的時候,要放在對方而不是自己的面前,讓他體會他是他,我是我。」
聽起來簡單的過程,醫師們卻要通過大量而漫長的重複性實驗,來製造刺激以扭轉孩子們的固化認知,「修正」原本的行爲。這要求每一位服務者巨大的耐心與毅力。
#理智與情感博弈中的自我定位:演員
疲憊似乎無處不在,這份工作並不只是要求邏輯、理性與專業能力,更考驗對人性的共情和共鳴。
我向醫師分享自己「去育幼院做義工,結果同理心泛濫哭個沒完」的雷人經歷,並請教她在工作過程中如何情緒管理呢?
她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說其實自己更像一個「演員」,設定不同的情境,扮演不同的角色,讓孩子們進行模擬體驗。而自閉孩童對情緒感知能力較低,這就要求他們在表達任何事物上,都極力地誇大自己的情緒、語氣、動作,來吸引他們的注意。
如果小朋友主動對自己笑,主動把花給你,或達到某一象徵性進步的時候,你的角色還會是演員嗎?有沒有什麼高光時刻呢?
「唔,當孩子們做到的時候,我會打從心底為他們高興,這時便毫不掩飾自己的正向情緒,因為孩子其實很需要被不斷肯定,需要我們給他補足信心。將喜悅自然流露,也是對他們的鼓勵。」
#我們就像一把鑰匙
哪一個孩子是你印象最深、
讓你有成就感的呢?
杜醫師開始回憶,她第一份工作期間接觸過的一個孩子,一個自閉男孩,最後,在男孩自己、家人支持和早療系統三者共同努力下,他進步得出乎意料,甚至可以說發生了蛻變。現在那個孩子於高職就讀,和普通的孩子沒什麼兩樣了,還因數學天賦異稟,代表臺灣參加國際競賽,拿了第一名回來。
我想起自己曾認識的一位有亞斯伯格傾向的學長,他就沒那麼幸運,他沒有得到及時和完整的幫助⋯
杜醫師卻告訴我:「其實早晚並不是最重要的。臺灣的定義是六歲之前是治療黃金期,但如你所見,我們這裏有年紀更大得多的孩子。對於他們來說,我們就像一把無形的鑰匙,任何時候,只要找到了每個孩子心中的鎖,轉動鑰匙,就能夠打開他們塵封已久的世界。」
哇,像埋在地下的寶藏那樣嗎?
轟隆隆地重見天日...
#家人
我們在走廊裏遇到一位成年男子,他表情不自然歪斜,肢體難以自持,正在大家的輔助下做邁步訓練。家人在前,醫師在後,他被守護得很好。
看到這個場景,我問醫師,你們會關注家人的情緒嗎?對大部分家庭來說,承擔這一切的,除了本人,還有他們的家人,尤其是父母。
「是的,像這位先生因突發車禍轟然倒下,媽媽在整個過程中悉心照料,無怨無悔,很是辛苦。我們會關照家人心理健康,因為家人才是最常和孩子直接接觸的人,是與他們朝夕相處的人,家人潛意識中的態度和行為會影響孩子,對療程產生很大的作用。」
所以為了孩子盡早康復,對家人的心理調適和強度建設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
「是的,早療兒童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家長樹立正確認知。有的家長認為早療是孩子生病了、不正常、不如人,這都不利於孩子的恢復。我認為現代社會中沒有所謂的正常或不正常,只有二者的線性關係,看站在哪一條線的哪一位置上罷了。」
#會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那當初為什麼會選擇這份工作呢?」
她坦言,一開始當然是因為考上了沒得選,但正式入職後,才真正瞭解行業所要求的專業素養和職業精神為何,才熱愛這一份工作,才發現臺灣的早療發展還任重道遠,而她,願意為之盡自己的最大努力。
她說其實自己很喜歡這份工作,和孩子們相遇,彼此介入生命,在形形色色的故事裏對人生有了更深刻的體悟。
「那您會一直做下去嗎?」
杜醫師沒有絲毫的猶豫:「會啊!」
我被她明朗又堅定的笑容打動了。
我很羨慕。因為這份事業不只是讓自己安身立命,更是服務社會大眾、給無數孩子和家長帶來希望。
杜醫師在最後表示,其實我們還做得還遠遠不夠。由於經濟各縣市的差異,某些地區的早療發展相比臺北還有諸多不足,例如缺乏具專業的醫師和健全的設備等。而她相信,冰山融化的第一步,便是社會大眾願意主動瞭解早療,形成對早療的正確認知,方能不耽誤孩子、不二次傷害孩子,讓他們可以在友善的環境下成長。
杏誠復健診所為孩子們設計的「兒童治療日記本」的封面,有這樣一句話:「讓我們一起為孩子的成長加油!」我很高興,能在此次輕鬆的訪問過程中,感受到臺灣社會對少數族群的關懷和友善。
參訪結束以後,我們小組利用搜集的資料和拍攝的影像內容製作了一個時長為三分鐘的早療科普短片,學期末時,為老師和同學進行了完整的報告,引發了大家的思考。
希望借由杜醫師的經驗分享,讓更多的人願意瞭解早療師的職業,在未來能夠投身其中,像她一樣,在打開一把一把心鎖的同時,找到自己人生的寶藏。
2019.04.30
醫務管理介紹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評價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今天來冒著被罰三百萬的風險來談談疫苗的真相吧,說實話我就不懂到底疫苗有甚麼不能談的,還要上午開個記者會罵人假訊息,那些假訊息無礙防疫啊?你到底注重的是政權還是抗疫啦?
根據今天聯合報的報導:【台灣疫情爆發,疫苗緊缺,曾一度與我失之交臂,代理德國BioNTech公司的上海復星醫藥集團昨天表示,願意將擁有獨家商業權益的疫苗,提供給台灣,加強台灣防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現在大家都一直在放話,但一直沒接到任何正式的訊息,藥品輸入需經審核程序。】ㄟ不是,感覺我國的CDC對上海復星特別壞,COVAX的疫苗難道不是我國官方主動去申請的嗎?MODERNA的疫苗難道不是我國主動去申請購買的嗎?AZ疫苗難道不是我國官方主動去申請購買的嗎?怎麼就上海復星的疫苗是他們或是國內的廠商需要主動跟CDC申請?這樣不是又雙重標準嗎?
然後我國知名的以八千元就在台北市跟民進黨發言人租到一間房子的王定宇又在臉書做夢說話了,ㄟ不是,立法委員發言有免責權喔,你幹嘛那麼膽小害怕還要跟一般老百姓一樣躲躲閃閃用作夢的?根據新頭殼的報導:【王定宇更在文中指出,「夢中浮出來的畫面,這支快過期疫苗名為「復必泰」,是中國復星醫藥和德國BioNTech合作生產的核糖核酸(mRNA)疫苗,這個疫苗又叫「BNT」。」他直言,在上海復星、國台辦、到藍紅政客、特定媒體的話術中,這支疫苗卻成了特別慈悲要給台灣購買的疫苗,「……網路上出現了很多沈睡一陣子的帳號,都在鼓吹台灣應該買『上海復星』的『BNT』,否則就是意識形態作祟!」】
王定宇這樣說我就不理解了,台灣目前很需要疫苗,就跟在沙漠中迷路的人需要喝水一樣。你要不要買BNT疫苗跟你是不是需要有關,國台辦跟紅藍營甚麼鬼的講甚麼話哪有甚麼關係,跟香港人要不要有甚麼關係?只要CDC審核通過,AZ疫苗我們不是也拿一堆即期品,還不知道這次打不打得完咧。而且更重要的是,這批疫苗是百分之百在德國製造,由美商在德國封裝,空運到亞洲來的,我們也沒有因為王定宇租到很便宜的房子還嫌太貴,因此就把你的話當放屁啊?全世界都在搶疫苗,台灣搶不到,現在有疫苗還不爽用,台灣疫情有沒有這麼輕鬆啊?你不買才是意識型態作祟吧,不然胖胖王定宇委員不要打,給胖胖朱學恒打,十倍價錢我也願意。
而且更重要的是,打了以後有國際免疫認證,可以出國啊!台灣的國產疫苗並沒有! 楊哲銘/台北醫學大學醫務管理學系教授今天在蘋果新聞網的投書:【美國批准的第一個新冠肺炎疫苗是BNT疫苗,批准的日期是2020年12月11日;第二個是莫德納,批准的日期是2020年12月18日;第三個是嬌生,批准的日期是2021年2月27日。歐盟批准的第一個疫苗也是BNT疫苗,批准的日期是2020年12月21日,目前核准的還有莫德納、嬌生跟AZ。WHO核可緊急使用(emergency use listing)的第一個疫苗也是BNT,批准的日期是2020年12月31日,目前核准的還有莫德納、嬌生、AZ、跟中國大陸的國藥疫苗(Sinopharm)。】
下面我花點時間介紹上海復星跟BNT這次合作的過程,我花了很多時間查,一毛錢都沒有拿到BNT或是上海復星的錢,又要說我中共同路人的傢伙記得把錢補給我好嗎?
這是2020年3月16日發自德國法蘭克福的路透社消息: 【China’s Fosun will pay BioNTech up to $135 million in upfront and potential future investment and milestone payments for development achievement, BioNTech said, adding that the two companies will share future gross profits from the sale of the vaccine in China.Fosun will also take a 0.7% stake from new shares in BioNTech for $50 million.】
而當時,BioNTech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根本連人體實驗都沒開始,是否能取得授權都在未定之天,所以等於上海復星冒了一個很有可能血本無歸的風險,先投資五千萬美金買下1,580,777 BioNTech的普通股,也就是0.7%的股權,然後準備付出最多一億三千五百萬美金的費用,也就是額外付出八千五百案美金來購買一億劑的BioNTech疫苗給大中華區使用。然後今年五月十二號,雙方又更密切的合作了,上海復星投資一億美金跟BioNTech在中國合資建造生產設施,預計每年可以生產十億劑疫苗,而如果有額外的mRNA疫苗生產,也可以納入投資協議之中。
簡單來說,上海復星早在疫情剛爆發的三月,就特別遠赴美國(報導寫美國不知道為何不是德國)跟BioNTech在研發疫苗的非常早期就簽訂了投資協議,而且入股BioNTech成為股東,這個疫苗完全有可能徹底失敗,但他們冒了這個風險,而且賭贏了。正所謂早買早享受,晚買不一定有折扣。
而根據香港當地在2020年8月27日發布的消息:【Jacobson Pharma Collaborates with Fosun Pharma Group to Supply Potentially 10 Million Doses of BioNTech SE’s COVID-19 Vaccine Candidate in Hong Kong and Macau】雅各臣這家公司(知名產品有保濟丸等等)簽署了在港澳地區代理BNT疫苗的意向書。這也是為什麼台灣想要購買BNT疫苗時,後來會有雅各臣傳聞中的介入的原因,但其實雅各臣是BNT跟上海復星的小弟啊。
後面的故事呢,吳子嘉董事長都講過啦哈哈哈~~~~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Q5uf3vMejw6-BalB-xeOg/join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3vv2IBabgU/hqdefault.jpg)
醫務管理介紹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香港開埠初期,不少印度水手與士兵喜歡在此聚集擺賣貨品,當時香港人已喜歡把印度人稱為「嚤囉」(信奉錫克教的印度人),因此此街便被稱為摩羅街。至於英文名,亦同樣與印度人有關。Lascar 源出阿拉伯語及波斯語Lashkar,原指虔誠軍、士兵、護衛,其後已被引申為亞洲各地,尤其是印度海員的統稱。一說是由Musselmen簡化成Morra而被稱為「嚤囉」。 此外,摩羅街亦被稱貓街(英文:Cat Street),因為這裡有很多經營古董買賣的商店,也有不少「雜架攤」,據說有店舖出售一些俗稱為「老鼠貨」的賊贓,外國人形容那些購買老鼠貨的人,像貓兒一樣,所以稱為「貓街」。
香港醫學博物館Hong Kong Museum of Medical Sciences是香港一所以醫學為主題的專題博物館,位於香港島中西區上環及半山區之間一帶的堅巷2號,成立於1996年,收集並保存與香港醫學發展有關的文物,用文獻及實物展品介紹香港開埠以來的醫科學術的發展歷史。館址是一所英國愛德華式建築物,有寬闊的走廊,使空氣流通充足的窗戶,屋頂蓋上中式簷瓦,帶有本地文化色彩。前身是成立於1906年3月15日正式啟用的香港細菌學檢驗所,以應付當時流行的鼠疫。檢驗所作為首個香港專為醫學化驗而設的機構,初時對流行細菌病患作專門研究,隨後更堅負起疫苗培植的工作。在二次大戰過後,檢驗所易名為香港病理檢驗所,以涵蓋更大的工作範圍。當「病理檢驗所」在1960年遷往西營盤,及疫苗製造的工作在1973年遷離後,這座建築物便一直只作政府倉庫的用途,直至1990年被香港政府宣布列為法定古蹟,在1995年移交香港醫學博物館學會改建成為香港醫學博物館,於翌年3月16日重新對外開放。現時,香港醫學博物館內有十一間各具特色的展覽廳去介紹香港醫科學術的發展歷史和昔日疾病被撲滅的情況。主要陳列了多種不同之醫療用具、介紹香港醫學衛生及護理工作、19世紀時香港鼠疫的情況及實驗室展示、及中草藥的介紹和展示。此外,香港醫學博物館內亦開設了展覽廳介紹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及東華三院的歷史,同時館內有太平山觀景廊,圖書室及演講室。
西營盤賽馬會分科診療所Sai Ying Pun Jockey Club Polyclinic,簡稱西營盤分科診所,前身稱為國家醫院Government Civic Hospital,是香港一所歷史悠久的醫務建築,在1874年創立,位於香港島西營盤皇后大道西130號,當時是香港第一所非軍用的醫院,即是政府公立醫院,由當時香港政府創立,主診用西方醫學方法治病。現在的西營盤賽馬會分科診療所,經重建而成,由香港賽馬會贊助,是普通科診療所,由醫院管理局經營。該診所於1960年7月啟用。
蓮香樓是一間過百年歷史,有著「蓮蓉第一家」美譽的老茶樓,廣州店現址位於中國廣州荔灣區第十甫路,它與陶陶居均是廣州僅餘的兩間過百年歷史的老茶樓。從這些老茶樓的興起,廣東獨特的飲茶文化漸漸成型。蓮香樓現時均在廣州和香港設有分店,雖然兩者在經營方面已經脫勾,惟屬於同源異枝。上環【蓮香居】是【香港蓮香樓】的姐妹店。致力秉承價錢大眾化的傳統茶樓營運模式,為希望給顧客們感受真正的『水滾茶靚』,店內仍保留傳統茶盅及安排待應提着大銅煲給茶客添加熱水品茗;茶樓的出品主打懷舊點心及粵式功夫菜。主要提供工序繁複的菜式,包括招牌霸皇鴨、家鄉釀鯪魚、舊懷金錢雞及鴨腳飽等,全部制作需時是小有食店仍保留的經典菜式。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dTzqjEahF8/hqdefault.jpg)
醫務管理介紹 在 一葉草的白袍手札 - 帶你貼近醫學 Youtube 的評價
補充一下學姊的介紹(因為聲音太小聲把她剪掉了)
林念蓁學姊,現在是台大國際三校農業生技與健康醫療學程的碩一學生,正在日本筑波大學上課。目前是台灣公衛學生聯合會的理事長,也是聯合會的發起人之一。過去有擔任過服務隊的執行祕書和系學會會長,算是一個很投入在公共衛生的人;去年曾透過募資的方式,在馬拉威待過十週,擔任實習生,個人很想再回到那裡XD所以未來希望可以進入NGO工作。
夢想是環遊世界,然後選一個最喜歡的地方,做公衛推廣服務,家裡養一隻大狗和一隻小狗,自己種菜自己吃,把家裡當成民宿經營XD
註:
1.公共衛生到底是什麼?
如果用一段話來形容公共衛生,我會說是「一切與大眾健康有關的,不論政治、環境、經濟、社會福利等,只要能影響群眾健康,就該被考慮在公共衛生內。」
但如果要以專業領域來分類,公共衛生基本上有五項核心:
生物統計、流行病學、衛生行政管理、環境職業衛生、社會行為科學
生物統計和流行病學是一種基本工具,如何計算,如何解讀數據,各項指標的重要性等等,例如每年發布的癌症登記年報,就利用生物統計與流行病學的概念,來告訴大家今年十大死因是什麼,這樣的數據可以轉換成每多少分鐘就有多少人死於該疾病。
而衛生行政管理、環境職業衛生、社會行為科學就會有比較明顯的分別,所以一般公衛訓練的學生,都會選擇其中一個方向走,像我自己是偏向社會行為科學,但希望朝國際衛生導向的。
衛生行政管理:政策導向,政策規劃-戴安全帽、健康食品認證、電子菸
環境職業衛生:環境、職業傷害問題導向-空氣汙染(PM2.5)、RCA案、烏腳病
社會行為科學:健康促進、疾病防治的實施-2003年SARS案例、女性平均餘命高於男性的原因?
2.畢業的工作內容
以舉例的方式來敘述:分為公職、私人企業、NGO三大類
公職:職安士衛生師、廢水處理專責人員、醫務管理師、衛生行政高普考、食藥屬、疾管屬、環保署
私人企業:空品檢測儀器、資料分析師(流行病學類)、藥廠(業務或研究員)
NGO:就是非政府組織執行計畫,如WASH Program
不好意思在聲音處理的問題上還是不成熟,但是還是希望有幫到大家
現在就訂閱一葉草的白袍手札: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_kvHd1vPPgZizo8gmE3oGQ
哈囉~大家好~我是一葉草
是個喜歡拍影片的實習醫生
在這裡跟大家聊聊生活中的醫學新知,帶你更貼近醫學
讓你走進醫院時,心中不在對於那艱深醫學感到徬徨不安
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onegrassmednote/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onegrassmednote/
Twitter:https://twitter.com/onegrassmednot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fNrmFCy_zk/hqdefault.jpg)
醫務管理介紹 在 [3 分鐘精華篇] 臺北醫學大學| 醫務管理學系| 洪嘉臨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 醫務管理 系】「結合一三類,以經濟、統計為基礎,健保、 醫管 實務為專業」 l 北醫學姊l EP1 醫管 系在幹嘛? IOH 開放個人經驗平台. ... <看更多>
醫務管理介紹 在 醫務管理概論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求職招募就業資訊站 的八卦
醫務管理在幹嘛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醫務管理師、醫務管理概論、醫務管理介紹就來求職招募就業資訊站,有最完整醫務管理在幹嘛體驗分享 ... ... <看更多>
醫務管理介紹 在 [心得] 長庚醫管介紹文- 看板SENIORHIGH 的八卦
因為某人自己熱心過了頭,就來欺壓老朋友……逼我寫一篇介紹醫管文章。這篇文章的產
生,請感謝這位不斷催促盯稿的pop88……
我大學讀的是長庚醫管,因為我知道有些課程不同的學校的醫管系會有不同的安排,我只
能就我知道的跟大家介紹。
==================================
醫管系大致上來說,是一個告訴你整個醫療體系如何運作的科系,而且是從各種層面切入
的,例如制度面、法律面、倫理面……很多。因為大學其實也只是一個基礎教育,所以大
約大一大二就會花時間教導一些基本工具,來瞭解這些層面的意涵。工具有哪些?就是一
些經濟、會計、統計、流行病學、公共衛生……..。
大三大四會有一些比較專業的基礎概論,比如說醫務管理學(大致上就是在介紹醫院的運
作)、生技醫藥(會講一些生技、藥物研發的過程、法律之類的)、醫療法律(就是醫療
的一些倫理+法律一起介紹)、醫療經濟學(就是介紹醫療體系在不同於其他產業的特性
下的運作)、財務籌集與成本會計。(囧大了我寫這篇還要回去翻書……..)
以上這些就是一些大的支線,可以依照自己的興趣延伸學習,大致上都是選修。
統計跟流行病學是一些如果要讀研究所,後續作醫療相關研究最需要的基本工具,後續還
有安排「研究方法」這門課來教學如何作研究,這些東西都是當下修都不太知道用處在哪
,但是以後就是覺得後悔自己當初沒有學好的東東……
如果要問我醫管跟公共衛生學系差在哪裡,因為我也沒讀過,不過大概知道他們會在國家
的層級多所著墨介紹,例如國家的衛生環境規劃、疾病管制、或是制度…….吧!?XDDD
,醫管系比較多的地方會在醫院的層級。
因為醫療體系有一些不同於世界上其他產業的許多特性,例如非營利、資訊不對稱性……
.(寫這篇文章是在給自己考試就是了…..囧),這些特性會讓整個體系跟其他產業有截
然不同的考量,這部份是跟一般商管啊~企管啊~最大的不同。
健保是一門特別的課程,因為這制度影響了整個台灣的醫療社會,所以還蠻重要的,不過
老師真的很用心,所以一併將世界上其他國家的醫療體系制度都講了還比較,這對於未來
我在看醫療有非常大的幫助。
醫療法律跟生技製藥這部份蠻明確的我就不講了(其實是累了XD),這些對於畢業後未來
想要從事相關工作的都很有幫助。
畢業後,有些人前往生技公司、藥廠、醫療器材也是可以,很多也都是前往醫院工作,醫
療法律如果有興趣可以去讀一些科技法律相關的研究所去從事相關工作,有些人對醫療沒
興趣,因為基礎科學有重疊,所以有些人會去從事一些商管類的工作或是考相關研究所。
很多,主要是以上提到的大支線,看你選擇去鑽研哪一塊。
長庚醫管有醫院實習,我知道有一些沒有,但是隨著大家覺得暑假要出國、或是家長另有
安排,我認為這很重要的課程後來好像變成自由選擇…..實習可以學到的東西落差很大,
認真的可以挖到一大堆東西,不認真的就是浪費暑假而已。
有一些事情我也會想要討論一下,在台灣這樣的教育之下,很多人都說大學玩四年,但是
其實大學教育才是真正讓我們自由選擇我們喜歡的課程,自己決定自己去專精什麼的開始
。比起有一些科系,必修課從早排到晚,我認為大學這段時間其實要自我學習如何利用自
己的自由時間,強化自己,思考自己的未來,不是只是玩。我認為長庚醫管有給我這樣的
自由,這件事情讓我受益良多。
我一直都很喜歡長庚醫管給我的教育,感謝系上老師都非常認真,但是我必須要跟大家說
,有些人即使畢業了以後,也還是不知道自己這四年到底學到了什麼,找不到方向、認為
專業性不夠、職場上找不到自我定位。我認為關鍵就是,這四年你為你自己思考了多少、
規劃了多少有關。
最後,希望這篇文章有吸引到有理想、有熱血的人來讀醫管系啊~哈哈哈
長庚醫管有一些老師……很有個人風格……XDDDD
非常有趣喔!?(這樣有吸引人嗎?!)
以上,下台一鞠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hsiencw 再見了 現代 流行 掰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4.62.23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