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不素顏出門的人很多,像安妮這麼堅持的卻不多。
我大學與安妮同窗四年的經歷中,從未見過她的破綻。
沒有長在眼球上的眼線,沒有沾染在牙齒的口紅,也沒有離家出走的假睫毛。
不論是期末考前一天熬夜唸書,還是夜唱到天亮,又或是通宵準備活動,安妮出現的時候始終帶著完整的妝容。
對於我這種上台演講都會忘記拉拉鍊的邋遢肥宅來說,這簡直是奇蹟般的壯舉。
我將這種現象稱為毫無死角的最強防禦,安妮的不破之壁。
後來安妮私底下透漏,不破之壁的秘訣就在於睡前化妝。
安妮總是化完妝才能放心入睡,這樣睡醒時才不會因為時間不夠手忙腳亂。
由於常常從半夜畫到天亮,畫完妝大概只剩一兩個小時可以睡,她也把這招叫做「完妝nap」,簡直喪心病狂。
「這樣枕頭上不會沾到化妝品嗎?」我好奇。
「剛開始要麻煩室友用童軍繩幫我固定手腳,久了我就習慣在完全不動的情況下安睡了。」安妮說道。
「這樣感覺很像入殮欸。」我在腦中想像化完妝的安妮正躺的畫面。
「你知道為什麼人死的時候要化妝嗎?」安妮說。
「為什麼?」
「因為生命短暫,妝卻是永遠的。」安妮看著鏡子。
「我每天睡前都會化妝,因為我不知道每次闔上眼睛後會不會再睜開,但至少我能確定,即使我就這樣死去,也是漂亮的死去。」
不愧是台中人,連睡覺都抱著赴死的覺悟。
不過當時的安妮還不知道,她出社會後就會直接霧眉,並且說出「小朋友才在那邊天天化妝,老娘現在只想多睡一點」這種人設崩壞的話。
「三分人,七分妝。若卸去我的妝,等同將我殺死七成。」安妮說。
「也就是說,即使是像我這樣的人,如果把化妝練到極致,也能達到七十分的帥度嗎?」我殷切地問。
安妮瞟了我一眼,不置可否地哼了聲。
「教練,我想學化妝。」我誠懇地鞠躬。
「男人不一樣。」然而安妮搖了搖頭。
「哪裡不一樣?」我抬起頭。
「三分才華,七分善良。」她又看了看我,接著說道:「剩下九十分看臉。」
「所以就算我再努力,也只有十分嗎?」我失望。
「很遺憾,這個評分系統是有倒扣制度的。」她毫不留情地說,真是沒禮貌。
「也罷,反正我也沒有像妳那樣為了化妝奉獻人生的覺悟。」我聳聳肩。
「我?我不過為化妝奉獻了七成的人生。」安妮搖搖頭。
「要論醉心於化妝,誰都比不上愛莉絲。」
「愛莉絲?」我腦中浮現一個人:「那個夢遊的愛莉絲?」
愛莉絲是系上一位不起眼的女同學,不太參加系上活動,上課時也總是一個人坐在角落。
她的瀏海很長,幾乎遮住了上半臉,又時常帶著口罩,以至於我對她的面容毫無印象。
愛莉絲不怎麽跟人交談互動,整個人看起來渾渾噩噩的,彷彿活在夢裡一樣。
撇開行蹤成謎的校內第一美人無色花,夢遊的愛莉絲大概是校內最神秘的人物。
「愛莉絲的化妝跟我們完全不同等級,她走在時代的尖端。」安妮的語氣充滿尊敬。
「我從來沒見過她化妝啊?」我困惑不已。
「你沒看班級群組討論嗎?」安妮詫異。
「我們班有群組的嗎?」我更錯愕。
「……」安妮別過頭,一臉說溜嘴的表情。
後來我才知道,愛莉絲雖然在現實中冷默寡言,在臉書上卻相當活躍,每天都會更新自己的生活照片。
當我看到的那些照片時,眼珠頓時無法移開。
愛莉絲站在湖畔、愛莉絲坐在草地上、愛莉絲倚靠在大樓牆邊、愛莉絲藏在樹陰下、愛莉絲抬手遮擋陽光、愛莉絲垂首親吻花瓣、愛莉絲壓低帽沿感受微風……
照片中的愛莉絲散發著一股強烈的生命力,使我著魔般一直看下去。
我好像在哪裡看過這個人。
不是在網路上,而是在現實中看過照片中的女孩。
「她的妝看起來……跟她本人不太一樣……」我皺眉。
「愛莉絲的化妝是數位化妝,俗稱修圖。」安妮告訴我。
愛莉絲擁有驚人的修圖技術,可以把任何人的照片修成傾國傾城的美照。
每到當有耶誕舞會或者畢業典禮,校內就會有大批女同學跑來拜託愛莉絲幫自己拍的照片修圖,希望在人生中的重要階段留下美麗的回憶。
據說外系有位學姊連護照上的照片都委託愛莉絲調整,結果出國畢業旅行的時候直接被攔在海關。
「值得,真的值得。」學姊如是說:「反正我在機場拍護照就等於有出國了。」
我又看了愛莉絲的帳號一眼,發現她的個人檔案上寫著一句話。
──如果一棵樹在樹林裡倒下,周遭沒有人聽見,那麼它有沒有發出聲音呢?
當時的我還不曉得那句話是什麼意思。
就在不久後的某天,我在學校一處山坡上發現了愛莉絲坐在草地上自拍,忍不住上前搭話。
「嗨。」我揮揮手。
「……」愛莉絲看了我一眼,沒有回話。
我的手尷尬地僵在半空中。
「我們是妳同班的……」
「我知道你,你臉書上廢文很多。」愛莉絲終於說話了。
「啊哈哈……」我笑得更尷尬。
我站在原地心癢難耐,想詢問跟數位化妝有關的事,卻又找不到禮貌一點的問法。
愛莉絲停下了原本的動作,默默地看著我,像是在等我說完話。
「痾……那個……聽說妳修圖很厲害齁。」我慌張地說。
我的說話技巧真的是爛透了。
愛莉絲倒是沒有露出不高興的表情,說道:「還可以。」
「但我看妳平常好像沒有化妝?」我問。
「為什麼要化妝?」愛莉絲反問我。
「欸?為什麼?」我一下子懵了,說道:「女生不是都愛漂亮嗎?」
「人的美醜是由什麼定義的呢?」愛莉絲問我。
我一時間回答不出來。
「是由看到的人主觀定義的吧?」愛莉絲接著說道:「如果有一百個人看見同一個人,一百個人都說她是美麗的,那麼這個人就是美麗的,不是嗎?」
「好像是。」我整個被說服。
「網路上看到我的人,遠比現實中看到得多,對我來說,現實生活中的美醜毫無意義,這樣你能理解嗎?」
「時代變了,現實世界中的臉是虛假的,網路上的臉才是真實的。」
愛莉絲看著手機裡的照片,幽幽說道。
雖然我不太懂她的邏輯,但反正我們學校怪人很多,我也早就習以為常。
然而那天晚上,我在滑手機時發現一件奇怪的事。
當時是2016年,我大三,而我發現愛莉絲的臉書建立日期是2009年。
2009年愛莉絲根本還沒上大學,卻已開始發布她在學校的照片。
更詭異的是,照片中那個七年前的愛莉絲,和現在的愛莉絲如出一轍。
我內心的疑竇逐漸加深。
這個問題的答案一直到幾個月後才解開。
我的直屬學妹寶櫻因為總是睡過頭,累計曠課次數過多,即將瀕臨期中考被扣考的窘境。
系辦一直連絡不到頑劣的寶櫻,只好找我過去拿警告單,希望我轉交。
我到系辦的時候,看到辦公桌一旁的書櫃裡放著歷屆學長姊的畢業紀念冊,忍不住想起愛莉絲粉專的事,好奇心驅使之下一本一本開始翻找。
最後,我在2012年的畢業紀念冊上看到了愛莉絲。
畢業紀念冊裡,照片中的愛莉絲看起來跟網路上的是同一人,旁邊寫著「我們是一起畢業的」、「我們永遠都是好朋友」、「我會一直想念妳」等等祝福的話語,可見她已經在2012年畢業。
那麼,四年後的2016,她又為何遊走在校園中呢?
我對系辦裡的行政人員詢問了這個問題,才終於知道事情的原委。
我們系上曾經有個學姊也叫愛莉絲,有個小幾歲的妹妹,兩人感情相當要好。
得知學姊考上外縣市的大學時,妹妹為此情緒低落了好一陣子。
學姊為了安慰妹妹,註冊了臉書帳號,並且承諾每天都會在網路分享大學生活的照片。
四年來學姊都遵守著承諾,不論再忙都會在臉書上放照片。
然而,就在畢業前的某一天,學姊失蹤了。
沒有任何徵兆,也沒有傳出任何訊息,彷彿被城市深處的巨獸吞噬,連一點曾經存在過的痕跡都沒有留下。
聽到這裡,我已經明白學姊遭遇了什麼(詳見以後的故事)。
然而對學姊的妹妹來說,學姊就像憑空消失了一樣。
一年後,妹妹考上了同一所大學同一個科系,並且用了一樣的名字。
從那天開始,愛莉絲的臉書照片持續更新,一日也沒有斷過。
我突然想起愛莉絲個人檔案的那句話。
──如果一棵樹在樹林裡倒下,周遭沒有人聽見,那麼它有沒有發出聲音呢?
我腦中也浮現另一個問題。
──如果所有人仍然看得見那棵樹,那麼那棵樹是不是就從來沒有倒下呢?
我一邊思考,一邊拿著警告單走到女生宿舍。
由於寶櫻都不讀我訊息,也不接我電話,我通常都採用人類最原始的遠程溝通形式(站在宿舍門口大吼寶櫻的名字)將她轟下樓。
正當我站在女生宿舍門口咳啊啊啊開嗓的時候,恰巧碰見寶櫻從外面回宿舍。
「你再叫一次我的名字,我就告你性騷擾。」寶櫻惡狠狠地瞪著我。
我沒有回答,因為我看見愛莉絲宿舍內走出。
她沒有跟我或寶櫻打招呼,眼神也沒有任何交集,逕自走向校門口。
不,那不是愛莉絲,她不過是一具空殼,承載愛莉絲於人間流連不散的魂。
我終於明白了「夢遊的愛莉絲」的故事。
愛莉絲每天都會在網路上放一張漂亮的照片,即使到了現在也一樣。
愛莉絲從來沒有離開過,那裡不是無人的森林,所有人都能看到,每一雙眼睛都能看到。
愛莉絲一直這麼漂亮,一直這麼漂亮……
「大家都知道她的事,只是故意不提。」寶櫻看出我神色有異,說道:「學長,你還是別雞婆了吧。」
「這樣真的好嗎?我看到她的眼神時,甚至會覺得她並不是真正活著的。」我惆悵地問。
「愛莉絲活在自己創造的夢境中,也活在網路上。」寶櫻想了想,說道:「也許她比許多活在現實中的人都要快樂也說不定。」
「夢都有醒來的一天,人也不可能永遠活在網路上。」我還是不能認同。
想起那個罕見沒有對我露出厭惡之意的女孩,我不由得感到不忍。
「學長,你將來想當小說家吧?」寶櫻突然說。
「……這跟現在的話題有什麼關係?」
「也許有一天,學長也會換上另一張臉,活在網路的世界裡吧?」
「妳到底想說什麼?」
寶櫻的目光彷彿透過了我的身體,注視著與我重疊的朦朧幻影。
「到了那個時候,你也能分得清楚哪個人是真正的自己嗎?」
「怎麼可能會分不清楚?」我的內心突然一陣難以言喻地煩躁。
是啊,怎麼會分不清楚呢?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Serrin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放棄治療》You Go Gurl Serrini 《放棄治療》 iTunes/Apple Music: http://apple.co/2r7TU3p Spotify: http://spoti.fi/2r63EdR KKBOX: http://kkbox.fm/iA1flC MOOV: ht...
醉深夢死意思 在 龍應台 - Lung Yingtai Facebook 八卦
文明的力量 1949-2019
9月2日「花園裡有一顆雞蛋」的短文發表後,除了人民日報、央視等等眾多國家級媒體強烈反應之外,數萬的大陸讀者翻牆過來閱讀、怒罵,我才發現,雖然海峽隔絕,臉書禁止,這個「個人小客廳」裡所寫的字,大陸讀者其實是可以看見的。兩萬多條留言,90%來自翻牆的讀者,語言粗暴者不少。
沒有關係,粗暴往往是因為不了解,而不了解往往是製造出來的——牆的目的,就是使人看不見,使人無知,使人粗暴。
十月一日是一個特別的日子。七十年前,飽受戰爭和天災蹂躪的中國宣告重新出發。這一天,幾億人將臉龐轉向清晨的陽光,夢想一個休養生息、民安樂利的未來。
在習先生升任總書記提出「中國夢」這個願景口號之前兩年,2010年8月1日,我在北京大學演講,主題就是「中國夢」。
那是在中國大陸的土地上,和中國大陸讀者面對面的溝通。當天,到我踏上講台前十分鐘,主辦方南方週末和我自己都還不知道會不會被現場通知:演講取消。甚至在極其緊張、恐懼的氛圍裡,踏上了講台,演講開始了,我也都準備隨時突然斷了電。
那是十年前了。此後不曾再有那樣溝通的機會。
演講後來整理出逐字稿,在廣州南方週末和台北聯合報同步發表。南週版本有一點點刪減,已經極其不易。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七十週年這個特殊的日子,我把這篇講稿找出來,讓願意思考的讀者在這樣一個意義深沈的日子裡,做一點深沉安靜的、獨立的思考。
讀了講稿你也許還是憤怒的,或者更憤怒,沒關係,憤怒之餘,沈靜片刻,想一想很多事情的「為什麼」,那麼你的初心,就越過牆了。
——————————————————
文明的力量
—從鄉愁到美麗島
編按
二○一○年八月一日,龍應台應邀於北京大學百年紀念講堂發表演說,現場擠進滿座一千八百名聽眾。
主辦方一直擔心演講會被臨時取消,但結果順利舉行;演講內容談及「美麗島事件」等敏感議題卻未遭官方封殺,深具意義。
在「中國夢」裡長大
第一次接到電話,希望我談談「中國夢」的時候,我的第一個反應是:「一千枚飛彈對準我家,我哪裡還有中國夢啊?」
可是沉靜下來思索,一九五二年生在台灣的我,還有我前後幾代人,還真的是在「中國夢」裡長大的,我的第一個中國夢是什麼呢?
我們上幼稚園時,就已經穿著軍人的制服、帶著木製的步槍去殺「共匪」了,口裡唱著歌。當年所有的孩子都會唱的那首歌,叫做〈反攻大陸去〉:(播放歌曲)
反攻 反攻 反攻大陸去
大陸是我們的國土
大陸是我們的疆域
我們的國土 我們的疆域
不能讓共匪盡著盤據
不能讓俄寇盡著欺侮
我們要反攻回去 我們要反攻回去⋯⋯
這不是一種「中國夢」嗎?這個夢其實持續了滿久,它是一個至高無上的圖騰,也被人們真誠地相信。
倉皇的五○年代進入六○年代,「中國夢」持續地深化。余光中那首〈鄉愁四韻〉傳頌一時:(播放歌曲)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酒一樣的長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鄉愁的滋味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給我一掌海棠紅啊海棠紅
血一樣的海棠紅
沸血的燒痛
是鄉愁的燒痛
給我一掌海棠紅啊海棠紅
一九四九年,近兩百萬人突然之間被殘酷的內戰連根拔起,丟到了一個從來沒有去過、甚至很多人沒有聽說過的海島上。在戰火中離鄉背井,顛沛流離到了島上的人,思鄉之情刻骨銘心,也是無比真誠的。那份對中華故土的魂牽夢縈,不是「中國夢」嗎?
我們都是名為「弘毅」的孩子
我的父母那代人在一種「悲憤」的情結中掙扎著,我這代人在他們鄉愁的國家想像中成長。但是支撐著這個巨大的國家想像下面,有一個基座,墊著你、支撐著你,那個基座就是價值的基座。
它的核心是什麼?台灣所有的小學,你一進校門當頭就是四個大字:「禮義廉恥」。進入教室,簡樸的教室裡面,牆壁上也是四個大字:「禮義廉恥」。如果一定要我在成千上萬的「格言」裡找出那個最基本的價值的基座,大概就是這四個字。
小的時候台灣跟大陸一樣,四周都是標語,只是內容跟大陸的標語不一樣。最常見到的就是小學裡對孩子的解釋:
禮,規規矩矩的態度。
義,正正當當的行為。
廉,清清白白的辨別。
恥,切切實實的覺悟。
上了初中,會讀文言文了,另一番解釋就來了: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管子.牧民篇》
然而四者之中,恥尤為要。人之不廉而至於悖禮犯義,其原皆生於無恥也。故士大夫之恥,是為國恥。 —顧炎武
「士大夫之恥,是為國恥」,這些價值在我們小小的心靈有極深的烙印。
二○○六年,上百萬的「紅衫軍」包圍總統府要求陳水扁下台,台北的夜空飄著大氣球,一個一個氣球上面分別寫著大字:「禮」「義」「廉」「恥」。我到廣場上去,抬頭乍見這四個字,感覺好像是全台灣的人到這廣場上來開小學同學會了。看著那四個字,每個人心領神會,心中清晰知道,這個社會在乎的是什麼。
除了價值基座,還有一個基本的「態度」。我們年紀非常小,可是被教導得志氣非常大,小小年紀就已經被灌輸要把自己看成「士」,十歲的孩子都覺得自己將來就是那個「士」。「士」,是幹什麼的?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論語.泰伯篇》
我初中一年級的國文老師叫林弘毅,數學老師叫陳弘毅。同時期大陸很多孩子可能叫「愛國」、「衛東」,我們有很多孩子叫「弘毅」。我們都是要「弘毅」的。
對自己要期許為「士」,對國家,態度就是「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置個人死生於度外」。這是蔣介石的名言,我們要背誦。十一、二歲的孩子背誦這樣的句子,用今天的眼光看,挺可怕的,就是要你為國家去死。
然而在「國家」之上,還有一句: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張載
對那麼小的孩子也有這樣的期待,氣魄大得有點嚇人。饒有深意的是,雖然說以國家至上,但是事實上張載所說的是,在「國家」之上還有「天地」,還有「生民」,它其實又修正了國家至上的秩序,因為「天地」跟「生民」比國家還大。
十四歲的時候,我第一次讀到《國語》,《國語》是兩千多年前的經典了,其中一篇讓我心裡很震動:
厲王虐,國人謗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
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謗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
王不聽,於是國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於彘。 -—《國語.周語上》
最後一句,簡單幾個字,卻雷霆萬鈞,給十四歲的我,深深的震撼。
就是這個價值系統,形成一個強固的基座,撐起一個「中華大夢」。
低頭看見腳下的泥土
這個中國夢在七○年代出現了質變。
一九七一年中華民國被迫退出聯合國,台灣人突然之間覺得自己變成了孤兒。可是,最壞的還沒到,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中美正式斷交,這個「中」指的是當時的中華民國,也就是台美斷交,中美建交。長期被視為「保護傘」的美國撤了,給台灣人非常大的震撼,覺得風雨飄搖,這個島是不是快沉了。在一種被整個世界拋棄了而強敵當前的恐懼之下,救亡圖存的情感反而更強烈,也就在這個背景下,原來那個中國夢對於一部分人而言是被強化了,因為危機感帶來更深更強的、要求團結凝聚的民族情感;大陸人很熟悉的〈龍的傳人〉,是在那樣悲憤傷感的背景下寫成的。這首歌人人傳唱,但是一九八三年,創作者「投匪」了,歌,在台灣就被禁掉了,反而在大陸傳唱起來,情境一變,歌的意涵又有了轉換。
你們是否知道余光中〈鄉愁〉詩裡所說的「海棠紅」是什麼意思?
我們從小長大,那個「中國夢」的形狀,也就是中華民國的地圖,包含外蒙古,正是海棠葉的形狀。習慣這樣的圖騰,開始看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的前面好幾年,我都還有種奇怪的錯覺,以為,哎呀,這中國地圖是不是畫錯了?
七○年代整個國際情勢改變,台灣的「中國夢」開始有分歧。對於一部分人而言,那個「海棠」中國夢還虔誠地持續著,可是對於另外一部分人就不一樣了。
夢,跟著身邊眼前的現實,是會變化的。一九四九年被連根拔起丟到海島上的一些人,我的父母輩,這時已經在台灣生活了三十年,孩子也生在台灣了—這海島曾是自己的「異鄉」卻是孩子的「故鄉」了,隨著時間推移,無形之中對腳下所踩的土地產生了具體而實在的情感。所以,你們熟悉余光中寫的那首〈鄉愁〉,卻可能不會知道他在一九七二年的時候創作了另外一首詩,詩歌禮讚的,是台灣南部屏東海邊一個小鎮,叫枋寮:
車過枋寮
雨落在屏東的甘蔗田裡
甜甜的甘蔗甜甜的雨
肥肥的甘蔗肥肥的田
雨落在屏東肥肥的田裡
從此地到山麓
一大幅平原舉起
多少甘蔗,多少甘美的希冀
長途車駛過青青的平原
檢閱牧神青青的儀隊
想牧神,多毛又多鬚
在哪一株甘蔗下午睡
余先生這首詩,有「中國夢」轉換的象徵意義。但是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還有一首我稱之為「里程碑」的歌,叫〈美麗島〉。
一位淡江大學的年輕人,李雙澤,跟很多台灣年輕人一樣,七○年代發現台灣不能代表中國,而且逐漸被國際推到邊緣,在危機感和孤獨感中,年輕人開始質問自己:為什麼我們從小被教要愛長江、愛黃河、歌頌長城的偉大—那都是我眼睛沒見過,腳板沒踩過的土地,而我住在淡水河邊,怎麼就從來不唱淡水河,怎麼我們就不知道自己村子裡頭小山小河的名字?台灣也不是沒有大江大海呀?
青年人開始推動「唱我們的歌」,開始自己寫歌。那個「中國夢」顯得那麼虛無飄渺,是不是該看看腳下踩的泥土是什麼樣?他寫了〈美麗島〉,改編自一首詩,一下子就流行起來,大家都喜歡唱。
〈美麗島〉真的是代表了從中國夢慢慢地轉型到「站在這片泥土上看見什麼、想什麼」的「台灣夢」里程碑:(播放歌曲)
我們搖籃的美麗島
是母親溫暖的懷抱
驕傲的祖先正視著
正視著我們的腳步
他們一再重複地叮嚀
不要忘記 不要忘記
他們一再重複地叮嚀
蓽路藍縷 以啟山林
婆娑無邊的太平洋
懷抱著自由的土地
溫暖的陽光照耀著
照耀著高山和田園
我們這裡有勇敢的人民
蓽路藍縷 以啟山林
我們這裡有無窮的生命
水牛 稻米 香蕉 玉蘭花
一九七五年,我二十三歲,到美國去讀書,每天泡在圖書館裡,從早上八點到半夜踩著雪光回到家,除了功課之外就有機會去讀一些中國近代史的書,第一次讀到國共內戰的部分,第一次知道一九二七年國民黨對共產黨員的殺戮,才知道之前所接受的教育那麼多都是被黨和國家機器所操縱的謊言,這是一個很大的震撼。十年之後寫了《野火集》,去「腐蝕」那個謊言。
一九七九年,我個人的「中國夢」也起了質變。在中國夢籠罩的台灣,我們是講「祖籍」的。也就是說,任何人問,龍應台你是哪裡人,我理所當然的回答就是:「我是湖南人。」
這麼一路做「湖南人」做了幾十年,到一九七九年,中國大陸開放了,我終於在紐約生平第一次見到了一個真正的「共匪」站在我面前,這個樸實人剛剛從湖南出來,
一口濃重的湖南腔。有人衝著他問「你是哪裡人」,他就說「我是湖南人」,問話者接著就回頭問我「你是哪裡人」—我就愣住了。
我不會說湖南話,沒有去過湖南,對湖南一無所知,老鄉站在面前,我登時就說不出話來了。這一輩子的那個「中國夢」突然就把我懵在那兒了,這是一九七九年一個非常大的震撼—原來啊,我是台灣人。
一起作夢,一起上課
從海棠葉的大中國夢慢慢過渡到台灣人腳踩著泥土的小小台灣夢,人民在七○年代末八○年代初開始問「我是誰」。八○年代後,台灣兩千多萬人走向了轉型,自我感覺就是越來越小,什麼事情都一步一個腳印,一點一點做。所以,台灣人就一塊兒從大夢慢慢轉到小夢的路上來了,開始一起上八○年代的民主大課。這個民主課程上得有夠辛苦。
〈美麗島〉這首歌,在一九七九變成黨外異議人士的雜誌名字,集結反對勢力。
當年十二月十日,政府對反對者的大逮捕行動開始,接著是大審判。面臨巨大的挑戰,國民黨決定審判公開,這是審判庭上的一張照片。(播映照片)
你們認得其中任何一個人嗎?第二排露出一排白牙笑得瀟灑的,是施明德,他被判處無期徒刑。施明德右手邊的女子是陳菊,今天的高雄市長,左手邊是呂秀蓮,卸任的副總統。
我想用這張圖片來表達八○年代台灣人慢慢地腳踩泥土重建夢想和希望的過程。
如果把過去的發展切出一個三十年的時間切片來看,剛好看到一個完整的過程:這圖裡有三種人,第一種是叛亂犯,包括施明德、呂秀蓮、陳菊等等;第二種是英雄,在那個恐怖的時代,敢為這些政治犯辯護的律師,包括陳水扁、謝長廷、蘇貞昌等等;第三類是掌權者,當時的總統是蔣經國,新聞局長是宋楚瑜。
從這些名字你就看出,在三十年的切片裡,政治犯上台變成了掌權者,掌權者下台變成了反對者,而當時得盡掌聲以及人們殷殷期待的,以道德作為註冊商標的那些英雄們變成了什麼?其中一部分人變成了道德徹底破產的貪汙嫌疑犯。
這個轉變夠不夠大?親眼目睹這樣一個切膚痛苦的過程,你或許對台灣民主的所謂「亂」會有新的理解。
它所有的「亂」,在我個人眼中看來,都是民主的必修課;它所有的「跌倒」都是必須的實踐,因為只有真正跌倒了,你才真正地知道,要怎麼再站起來,跌倒本身就是一種考試。所以,容許我這樣說:台灣民主的「亂」,不是亂,它是必上的課。
表面上台灣被撕裂得很嚴重,但不要被這個表面騙了。回到基座上的價值觀來看,從前的中國夢慢慢被拋棄了,逐漸發展為台灣的小夢,然後一起上非常艱辛、痛苦的民主課,然而台灣不管是藍是綠,其實有一個非常結實的共識,比如說:
國家是會說謊的,
掌權者是會腐敗的,
反對者會墮落,
政治權力不是唯一的壓迫來源,
資本也可能產生一樣的壓迫。
而正因為權力的侵蝕無所不在,所以個人的權利比如言論的自由,是每個人都要隨時隨地、寸土必爭、絕不退讓的。
這是大多數台灣人的共識。你所看到的爭議、吵架,立法院撕頭髮丟茶杯打架,其實都是站在這個基礎上的。這個基礎,是以共同的價值觀建立起來的。
誰在乎「血濃於水」?
回到今天中國夢的主題,可能有很多台灣人會跳起來說:中國不是我的夢,我的夢裡沒有中國。
但是,你如果問龍應台有沒有中國夢,我會先問你,那個中國夢的「中國」指的是什麼?
如果指的是「國家」或「政府」,「國家」「政府」在我心目中不過就是個管理組織,對不起,我對「國家」沒有夢,「政府」是會說謊的。但如果你說的「中國」指的是這塊土地上的人,這個社會,我怎麼會沒有夢呢?別說這片美麗的土地是我摯愛的父親、母親永遠的故鄉,這個地方的好跟壞,對於台灣有那麼大的影響,這個地方的福與禍,會牽動整個人類社區的未來,我怎會沒有中國夢呢?
我們就從「大國崛起」這個詞說起吧。我很願意看到中國的崛起,可是我希望它是以文明的力量來崛起的。
如何衡量文明?我願意跟大家分享我自己衡量文明的一把尺。它不太難。看一個城市的文明的程度,就看這個城市怎樣對待它的精神病人,它對於殘障者的服務做到什麼地步,它對鰥寡孤獨的照顧到什麼程度,它怎樣對待所謂的盲流民工底層人民。對我而言,這是非常具體的文明的尺度。
一個國家文明到哪裡,我看這個國家怎麼對待外來移民,怎麼對待它的少數族群。我觀察這個國家的多數如何對待它的少數——這當然也包含十三億人如何對待兩千三百萬人!
誰在乎「大國崛起」?至少我不在乎。
我在乎的是剛才我所說的文明刻度——你這大國怎麼對待你的弱勢與少數,你怎麼包容意見不同的異議分子,這,才是我在乎的。
如果說,所謂的大國崛起,它的人民所引以自豪的,是軍事的耀武揚威,經濟的財大氣粗,政治勢力的唯我獨尊,那我寧可它不崛起,因為這種性質的崛起,很可能最終為它自己的人民以及人類社區帶來災難和危險。
誰又在乎「血濃於水」?至少我不那麼在乎。如果我們對於文明的尺度完全沒有共識,如果我們在基座的價值上,根本無法對話,「血濃於水」有意義嗎?
我的父親十五歲那年,用一根扁擔、兩個竹簍走到湖南衡山的火車站前買蔬菜,準備挑回山上。剛巧國民黨在招憲兵學生隊,這個少年當下就做了決定:他放下扁擔就跟著軍隊走了。
我的父親在一九一九年出生,二○○四年,我捧著父親的骨灰回到了湖南衡山龍家院的山溝溝,鄉親點起一路的鞭炮迎接這個離家七十年、顛沛流離一生的遊子回鄉。
在家祭時,我聽到一個長輩用最古老的楚國鄉音唱出淒切的輓歌。一直忍者眼淚的我,那時再也忍不住了。
楚國鄉音使我更深刻地認識到父親一輩子是怎麼被迫脫離了他自己的文化,過著不由自主的放逐的一生。一直到捧著他的骨灰回到那片土地,我才深切地感覺到這個七十年之後以骨灰回來的少年經歷了怎樣的中國近代史。而我在浙江新安江畔長大的母親,是如何地一生懷念那條清澈見魚的江水。
因為開闊包容,所以柔韌長遠
所以,請相信我,我對中國的希望是真誠的。但是請不要跟我談「大國崛起」,請不要跟我談「血濃於水」,我深深盼望見到的,是一個敢用文明尺度來檢驗自己的中國。
這樣的中國,因為自信,所以開闊,因為開闊,所以包容,因為包容,所以它的力量更柔韌、更長遠。當它文明的力量柔韌長遠的時候,它對整個人類的和平都會有關鍵的貢獻。
一九八五年我寫《野火集》,一九八六年一月,《野火集》在風聲鶴唳中出版。
一九八六年八月,離開台灣前夕,做了一場臨別演講,是「野火」時期唯一的一次。演講在害怕隨時「斷電」的氣氛中進行。今天,二○一○年八月一日,在北京大學,我想朗讀一九八六年那篇演講的最後一段,與大陸的讀者分享:
「在臨別的今天晚上,你或許要問我對台灣有什麼樣的夢想?
有。
今天晚上站在這裡說話,我心裡懷著深深的恐懼,恐懼今晚的言詞帶來什麼後果,我的夢想是,希望中國人的下一代可以在任何一個晚上站在任何一個地方說出心裡想說的話,而心中沒有任何恐懼。我們這一代人所做的種種努力也不過是希望我們的下一代將來會有免於恐懼的自由。」
那是一九八六年八月十一日的台灣。
—————————————————
簡體:http://www.infzm.com/content/48505
繁體:http://blog.sina.com.tw/alexchuit/article.php?pbgid=99354&entryid=594875&
全文收在《傾聽》,印刻出版。
圖:湖南——父親的故鄉,LYT攝
醉深夢死意思 在 口罩男 Facebook 八卦
有時候,一場不幸的婚姻,【忍不是應該,不忍才是應該】(這是一個真實故事,文長)
J 跟 L 婚姻生活十多年,育有兩女一男,兩人都在公司擔任主管,生活衣食無缺,是人人稱羨的模範夫妻,但就在先生 J 換了營業處之後,一切都不太一樣了。
營業處秘書 H 年輕貌美,個性外向活撥,因工作常跟 J 同進同出,兩人自然產生了曖昧的情愫,原本生活單純的 J ,上半輩子都在為事業打拼,腦中原本只有工作跟家庭的他,遇上了花樣多變、生活精彩的 H,讓他見識到從未有過的景象跟視野,反觀家裡的太太 L,是這麼保守、傳統、一成不變 ,甚至連床上的功夫也差強人意。
J 的衣櫃,原本只有菜市場的百元襯衫,最近陸續出現五顏六色,花花綠綠的專櫃品牌; J開了十幾年的老車,突然脫口想換台進口的高級車;J每次出門談生意,總會帶著老婆 L,兩人夫唱婦隨、鹣鲽情深,但最近 J 老叫 L,在家顧好小孩等他回家就好。
L不是白癡, J 的改變她都看在眼裡,明白在心裡,當她提出疑問跟質疑時,大男人的 J 總是破口大罵,說她無聊、吃飽太閒,以前的 J 雖然大男人,還不置於腦羞亂罵人過,但現在的 J 很不一樣。
L不想為了小事跟老公爭吵,破壞夫妻的和諧,所以她選擇〝忍耐〞。
變本加厲的 J,有一次跟秘書H吵架,竟喝醉回家發酒瘋,大呼小叫、亂摔東西,為了這件事兩人,三更半夜大吵一架,還驚嚇到當時睡夢中的女兒跟兒子
對很多事還懵懵懂懂的他們,顯的很不知所措跟害怕,從來沒看過爸媽這樣爭吵,爸爸甚至還動手打了媽媽,三個小孩衝過去想阻止爸爸,剛國一的姐姐,因此還被爸爸失手打了一巴掌,嘴角流了點血出來,這是一個很不平靜的夜晚
隔天 L忍住了,她沒有去提告,也沒有想要離婚 ,她心底深處相信,這個當初陪自己打拼奮鬥的老公,只是一時迷糊,有一天他還是會回到自己身邊。
常聽人說:「動手是會習慣的,只要動過一次,就會再動第二次」,J 只要喝酒就開始習慣用暴力逼迫 L,甚至被秘書H煽動,想賣房、賣地,來換取兩人更優渥的生活,J逼著 L轉讓土地跟房子所有權,要不是 L 拿刀以死相逼,才讓 J稍微罷手,房子雖然保住了,鄉下那塊地還是被賤賣了
接下來的日子,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L每天以淚洗面,要養活三個小孩的重擔,同事之間的閒言閒語,跟老公三不五時,回家吵鬧的精神壓力,讓她整個人骨瘦如柴,也接近崩潰,但為了孩子,她選擇忍耐
直到有天晚上,三個孩子一同走進L的房間,看著曾經容光煥發的媽媽,神采已不在的落寞身影,姐姐牽著妹妹跟弟弟的手,過去抱著媽媽哭說:
「媽媽,不要再忍了好嗎?不要再為了我們姊弟忍耐這些了,拜託你跟爸爸離婚吧,我們不想要這樣的生活,我們不想要每天看到你被爸爸傷害,我們不想要半夜突然被吵架聲驚醒,我們更不想要看到,當初心中那個完美的好爸爸,一點一滴的正在變成陌生人。」
L抱著三個小孩大哭,她心裡已經有了答案,她知道感情是忍不了的,自己的婚姻,也退到沒有後路了。
每次我只要聽到,誰家的老公偷吃了、誰家的老婆翻牆找小王了、誰打了誰、誰背叛了誰,誰的家庭多慘多慘,但身邊的長輩總會苦口婆心,事不關己的說:「唉,為了小孩要忍一下阿,為了妳的生活更要忍一忍阿。」我聽了都很想翻白眼,因為講這句話的人,很不負責任
【忍又不是你在忍,痛苦又不是你在痛苦】,憑什麼說這句話?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但如果這場暴風雨永遠不走,你忍的了一時,那二時、三時、四時呢?你真能忍到它停為止嗎?如果再退一步就是萬丈深淵,掉下去就會碎屍萬段,你還想繼續退下去嗎?
有一句話說:「有人打了你右臉,那你左臉也要給他打,不要跟對方計較,要忍耐並且用愛來感化他。」
不好意思,我不是聖人也沒這大愛,誰只要碰了〝我的左臉〞,我一定把他扁到〝沒臉〞。因為會在感情世界裡,無所謂傷害他人的人,都很自私跟自我,他們看不見別人的付出、犧牲跟退讓,這種人往往只會得寸進尺,軟土深掘。
婚姻中,有多少好老公、好老婆,一再地委曲求全,相忍為國,為了小孩、為了彼此,犧牲自我,結果大多換來些什麼?大家都結過婚,你知、我知、天下知。
會珍惜就會珍惜,不會的,【忍到死做到殘廢,也沒人鳥你】,還當你是應該的
交往中的男女,走入婚姻的夫妻,沒有誰應該要為誰,去忍耐些什麼,會有所忍耐,是以為【自己的犧牲,假使可以讓對方產生良好的變化,或是對方能抱著感恩的心情,讓彼此可以走得更遠】,那在某些小事上,退一步、忍一下,〝很值得〞,也不為過,畢竟
人都是帶著缺點來到這世上,既然選擇共組家庭,忍耐或接受對方的不完美,是正常也是應該,但假使
他的缺點,竟是些什麼暴力、謊言、謾罵、劈腿、外遇,這一些正常人無法接受的事情,甚至自己的忍耐還造就了對方的,得寸進尺、變本加厲、為所欲為,那請問,〝忍要幹嘛〞?泥人也有三分火,忍無可忍無須再忍,有時候一場不幸的婚姻
【忍不是應該,不忍才是應該】
#設定搶先看文章馬上看
#前半小時你留言我回應
﹉﹉﹉﹉﹉﹉﹉﹉﹉﹉﹉﹉﹉﹉﹉﹉﹉﹉
【歡迎分享,請勿盜文】
【未經授權,請勿任意使用,尊重原創、尊重自己】
醉深夢死意思 在 Serrini Youtube 的評價
《放棄治療》You Go Gurl
Serrini 《放棄治療》
iTunes/Apple Music: http://apple.co/2r7TU3p
Spotify: http://spoti.fi/2r63EdR
KKBOX: http://kkbox.fm/iA1flC
MOOV: http://bit.ly/2r7Lqcp
myMusic: http://bit.ly/2pqi7oe
Omusic: TBA
Amazon: http://amzn.to/2r7UoXh
Napster: http://bit.ly/2r7QU70
Yandex: http://bit.ly/2q7ug0I
拒絕乖巧,拒絕被世俗磨滅稜角:[放棄治療]是個活在壓抑生活下的女孩最張狂、最美好的自由宣言。
學生時期女孩沒有學會如何做自己,營營役役隨著他人的意思而活,但建制規訓讓女孩覺得迷失又窒息。終於一天,承受巨大壓力的女孩在學校廁所內偷偷地哭。女孩抬頭好好看清自己,對鏡子內的自己說:「我要放棄治療,離開世俗」下了決定、握緊拳頭,指甲陷入掌心之痛喚醒沈睡的靈魂巨獸,從此再不回頭,醉心追求知識、閱讀、藝術、音樂一作者已死,自己創造更美好世界去。
拒絕廉價的勵志、討厭膚淺的口號,女孩學會擁抱自己,才能成就自愛;了解痛苦,才能找到真正快樂。You go gurl, you go gurl。《放棄治療》,獻給所有受過壓逼、欺凌,或曾經悲傷不已的學生或前學生們。
歌曲背景:
《放棄治療》是歌者Serrini對於中學壓抑生活的反思。Serrini當時的教會中學崇尚高壓規訓學生,旨在讓學生乖乖聽話,「標奇立異」是罪惡、「特立獨行」是異道。青春並不一定美好,殘酷的價值觀訓練和種種鼓勵罪咎感和不安的自我形象建立讓Serrini沒有特別找到自己、欣賞自己。在一切自責、痛苦、失落、迷茫中,終日流連圖書館的Serrini似乎煉成了複雜的自我。中學起自聽蘇打錄學會要用音樂溫柔地抵抗世界,大學時期竟真的因為喜歡盧廣仲開始就寫作音樂了。Serrini有時候會想,如果有曾經歌告訴他You Go Gurl,青春時代會不會比較快樂?[放棄治療]的創作背景就是Serrini幻想和中學的自己對話,用歌曲好好安慰一下受傷又無助的自己,並說:「終有一天快樂會來到的!」
MV 及歌詞翻譯:
Serrini和兩位好朋友探入某學校廢墟,欣賞一下塗鴉、隨意地拍幾個鏡頭、笑笑說說就完成拍攝,輕輕地來、輕輕地走,特別享受荒廢空間裡彷彿靜止的空氣。MV字幕附有Serrini對於歌詞的詩意翻譯,為歌詞添上更深層意味。跳脫的廣東話口語表述下,英文翻譯顯得更鏗鏘、深邃和鋒利;可愛的節奏和唱腔下盡是歌者對昔日痛苦的溫柔反擊和為自由吶喊。
歌詞:
《放棄治療》
詞曲:Serrini
監製/編曲: Tomii Chan
混音:Wena Ho
還是?妹的時光過得太快
還未學壞已經長大
年幼時青春一點點嘥哂
卻不覺得很愉快
沒有試過約會別人
電影通通沒有變真
從來不接受思想軟禁
但breakthrough也沒有發生
沒有學會特立獨行
跟著大隊我又至憎
每日都在分身變怪物
卻不想乖乖死心
指甲陷入掌心的一刻我知道了
生活極憂鬱也不會叫我變渺小
現在我要放棄治療不要逼我笑
就當眾人皆醒我獨醉吧再也不緊要
曾在廁所躲起來偷偷哭過嗎
廁格內眼角雨水超載
離去時彷彿心肝少一塊
但這種進化不能買
沒有甚麼風光本領
樣子也未見標青
還未懂欣賞天生的個性
像大夢未瞓醒
當「標奇立異」是個罪名
叫我這怪人離棄本性
長期分裂但什麼是注定
受夠了就瞓醒
指甲陷入掌心的一刻我知道了
生活極憂鬱也不會叫我變渺小
現在我要放棄治療 不要逼我笑
就當我消散大氣吧寂寞融掉
離開世俗以後快樂每一分秒
投進書海暢泳時日流轉
指甲陷入掌心的一刻我知道了
那些年憂鬱也不會叫我有破損
世界讓你自信動搖 但作者已死了
活出你想要的未來不要再等了
(Run like a girl
Fight like a girl
Laugh like a girl
Bite like a girl
Challenge the world like a girl
Fight oppressors like a girl
Shine like a girl
Speak up like a girl
Love like a girl
Be fabulous like a girl
You go girl
You go girl)
You Go Gurl
Written and Composed by Serrini
Produced by Tomii Chan
Mixed by Wena Ho
Sweet youth, consumed in a blink,
Dilettante in vices, my girlhood doth sink.
“Youth is wasted on the young”,
Joyless squandered days.
Love was naught,
Light and shadows, vain.
Unimprisoned mind,
And yet somehow refrained.
Yet to be a maverick,
Loved not the mundane.
A schizo, a monster,
Suffered, fought on.
Fists tight, the pain shall bring Truth,
Belittle me not, mundane melancholy,
I shall leave the world unseen, unsmiling.
Drink ye up the vile world,
I shall pass.
Sobbed you not into the night?
Saddest girlhood drowned in tears.
A part of me died,
Yet a new me proliferated.
Shone not at first,
Never deemed fair.
Never knew my own worth,
Life was but a wakeful dream.
“Conform! Acquiesce!”
The odd girl hollowed her Self,
Once a hiding schizo but no more.
An awoken Power not to be stopped.
Fists tight, the pain shall bring Truth,
Belittle me not, mundane melancholy,
I shall leave the world unseen, unsmiling.
I dissipated, I transpired, I transcended.
True Happiness kissed my soul as I trumped the vile world.
Over many a quaint and curious volume of forgotten lore, Time, I lived Time.
Fists tight, the pain shall bring Truth,
Melancholy built me.
The Author is dead,
Live your story now, you go gurl.
(奔跑吧,女孩!
還擊吧,女孩!
大笑吧,女孩!
用力咬吧,女孩!
挑戰世界吧,女孩!
還擊吧,女孩!
發光吧,女孩!
發聲吧,女孩!
愛吧,女孩!
菲表勒斯吧,女孩!
去吧,女孩!
去吧,女孩!)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g-n_naw2jo/hqdefault.jpg)
醉深夢死意思 在 馬嘉均 Mason Ma Music Youtube 的評價
有人會問為甚麼馬仔會唱這種甜蜜的曲風。
有作曲朋友邀唱這首合唱歌,剛巧李卓庭周時邀約馬仔做一首,馬仔覺得跟同是Rock友的卓庭唱這首Sweet歌會很有趣,為成就朋友作為作曲家的夢想,再加上可以跟著名監製伍仲衡合作,機緣巧合便產生了這首歌。
薰亻(衣)戀,薰衣草帶出的戀愛感覺,也是依戀情人身上香味的意思。希望這首歌可以同大家一齊過一個甜蜜的情人節!
場地贊助:Aroma Beauty
Aroma Beauty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aromabeauty
(感謝Aroma Beauty, 他們有很好的美容療程,即管去做下)
特別鳴謝:EXA
YouTube Channel: http://www.youtube.com/rednoonhk
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rockmasonma
Instagram: rockmasonma
歌詞:
作曲: Sarina Yiu
作詞: Rachel Shiu
編曲/監製: 伍仲衡
主唱: 馬嘉均、李卓庭
F 燃點香薰做牽引
F 那陣氣味 誘人 誰全情為我慶幸
M 幻想注定跟她相襯
M 盼漸行漸近 靠香草烙印
F 最動人 的音韻
F 香氣在靈魂中滲
M 憑藉深刻那熱吻
T 注定此生應允
M 原來舊燭印點起香氣仍繽紛
M 彷似幻覺般動人
M 仍然為這段吻感興奮
F 忘掉那刻抖顫
F 如脆弱敏感的靈魂
M 多震奮
T 望全情用此生 去熱吻
Repeat *
F 那一吻如今
F 仍舊那麼震撼醉人
M 一串薰衣草
M 已徹底通向心
F 未淡忘餘溫
F 唇上感覺熨熱至今
T 與幸福 早相約 求神答允
Remarks:
F Female
M Male
T Together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SHTlemdPtM/hqdefault.jpg)
醉深夢死意思 在 陳百強Danny Chan -《偏偏喜歡你》 Official MV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 死明白到愛失去一切都不對我又為何偏偏喜歡你愛已是負累相愛似受罪心底如今滿苦淚舊日情如醉 ... 陳百強Danny Chan -《深愛著你》Official MV(電影"最後 ... ... <看更多>
醉深夢死意思 在 蔡琴《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詩詞:李清照) 的八卦
... 深處。 怎麼才能把船劃出去, 不小心,卻驚起了一羣的鷗鷺。 譯文 ... 醉《如梦令》 | CCTV. CCTV中国中央电视台•139K views · 4:24 · Go to channel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