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下西洋 | 知史現場 之 寶船揚帆
永樂四年(1406年)六月,鄭和第一次下西洋,順風南下,到達爪哇島上的麻喏八歇國。爪哇古名闍婆,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為南洋要衝,人口稠密,物產豐富,商業發達。
當時,這個國家的東王、西王正在打內戰。東王戰敗,其屬地被西王的軍隊佔領。鄭和船隊的人員上岸到集市上做交易,被佔領軍誤認為是來援助東王的,被西王麻喏八歇王誤殺,計一百七十人。鄭和部下的軍官紛紛請戰,說將士的血不能白流,急於向麻喏八歇國進行宣戰,給予報復。
「爪哇事件」發生後,西王十分懼怕,派使者謝罪,要賠償六萬兩黃金以贖罪。鄭和第一次下西洋就出師不利,無辜損失了一百七十名將士,按常情必然會引發一場大規模戰鬥。然而,鄭和得知這是一場誤殺,又鑑於西王誠惶誠恐,請罪受罰,於是禀明皇朝,化干戈為玉帛,和平處理這一事件。明王朝決定放棄對麻喏八歇國的賠償要求,西王知道這件事後,十分感動,兩國從此和睦相處。
爪哇島三寶壟紀念鄭和六百週年活動組委會成員談及此事,都十分敬佩,說鄭和對各國不論強弱親疏,平等對待,一視同仁,即使兩國發生衝突,仍能保持極大的克制,委曲求全,以理服人,睦鄰友好,使中國和印尼兩國人民的傳統友誼源遠流長,他們定居在這裡也感到臉上有光,他們以鄭和為驕傲。
印尼的學者認為,鄭和艦隊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上特混艦隊。而鄭和七下西洋的二十八年中,真正意義上的對外戰爭僅有錫蘭(今斯里蘭卡)一次,而且是在被迫無奈的情況下的防衛性作戰。鄭和在處理「爪哇事件」中,不但不動用武力,而且不要賠償,充分體現了鄭和是傳播和平的使者,他傳播的是「以和為貴」的中國傳統禮儀,以及「四海一家」、「天下為公」的中華文明。
鄭和首次出航的目的地是古印度的古里。它是西洋各國中一個較大的國家,也是古代印度西岸的一個大商港,號稱「西洋諸番之會」。早些年,明成祖就曾派使者詔諭古里,以彩幣相贈。古里國酋長沙米的也曾派使者帶著貢品回訪,受到明成祖的熱情接待,並封沙米的為古里國王。這次,船隊順利到達古里。鄭和向古里國王宣讀了明成祖朱棣所頒敕書,並賜給誥命銀印,對下面各大臣也都贈送豐厚的禮品,升賞帶有封爵性質的「品級冠帶」,國王和諸大臣深受感動。
臨別時,古里國王也向鄭和回贈了禮品。鄭和在古里專為國王舉行告別宴會。席間,國王舉杯祝酒,對鄭和高聲說道:「小國距中國十萬餘里,何幸得元帥賞光?今日之別,足稱消魂。」鄭和也舉杯作答:「到貴國如在家中,不覺離中國十萬餘里之外。」隨行官員見狀,熱情建議道:「十萬里之外,不可不立碑紀念。」鄭和欣然接受:「此話頗有道理,速速辦理。」
他立即吩咐手下建起碑亭一座,內豎石碑,由隨行官員王景弘揮毫題字。國王非常感激,與鄭和等灑淚而別。從此,古里成了鄭和遠航交通要道的一個貿易、交通中轉站。
鄭和這第一次遠航,還曾到了占城、爪哇、蘇門答臘、滿剌加(即馬六甲)、錫蘭等地,並載回隨船來訪的各國使節。明初海外關係的大門正式打開。
鄭和下西洋船隊規模 在 知史 Facebook 八卦
第一次下西洋 | 知史現場 之 寶船揚帆
永樂四年(1406年)六月,鄭和第一次下西洋,順風南下,到達爪哇島上的麻喏八歇國。爪哇古名闍婆,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為南洋要衝,人口稠密,物產豐富,商業發達。
當時,這個國家的東王、西王正在打內戰。東王戰敗,其屬地被西王的軍隊佔領。鄭和船隊的人員上岸到集市上做交易,被佔領軍誤認為是來援助東王的,被西王麻喏八歇王誤殺,計一百七十人。鄭和部下的軍官紛紛請戰,說將士的血不能白流,急於向麻喏八歇國進行宣戰,給予報復。
「爪哇事件」發生後,西王十分懼怕,派使者謝罪,要賠償六萬兩黃金以贖罪。鄭和第一次下西洋就出師不利,無辜損失了一百七十名將士,按常情必然會引發一場大規模戰鬥。然而,鄭和得知這是一場誤殺,又鑑於西王誠惶誠恐,請罪受罰,於是禀明皇朝,化干戈為玉帛,和平處理這一事件。明王朝決定放棄對麻喏八歇國的賠償要求,西王知道這件事後,十分感動,兩國從此和睦相處。
爪哇島三寶壟紀念鄭和六百週年活動組委會成員談及此事,都十分敬佩,說鄭和對各國不論強弱親疏,平等對待,一視同仁,即使兩國發生衝突,仍能保持極大的克制,委曲求全,以理服人,睦鄰友好,使中國和印尼兩國人民的傳統友誼源遠流長,他們定居在這裡也感到臉上有光,他們以鄭和為驕傲。
印尼的學者認為,鄭和艦隊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上特混艦隊。而鄭和七下西洋的二十八年中,真正意義上的對外戰爭僅有錫蘭(今斯里蘭卡)一次,而且是在被迫無奈的情況下的防衛性作戰。鄭和在處理「爪哇事件」中,不但不動用武力,而且不要賠償,充分體現了鄭和是傳播和平的使者,他傳播的是「以和為貴」的中國傳統禮儀,以及「四海一家」、「天下為公」的中華文明。
鄭和首次出航的目的地是古印度的古里。它是西洋各國中一個較大的國家,也是古代印度西岸的一個大商港,號稱「西洋諸番之會」。早些年,明成祖就曾派使者詔諭古里,以彩幣相贈。古里國酋長沙米的也曾派使者帶著貢品回訪,受到明成祖的熱情接待,並封沙米的為古里國王。這次,船隊順利到達古里。鄭和向古里國王宣讀了明成祖朱棣所頒敕書,並賜給誥命銀印,對下面各大臣也都贈送豐厚的禮品,升賞帶有封爵性質的「品級冠帶」,國王和諸大臣深受感動。
臨別時,古里國王也向鄭和回贈了禮品。鄭和在古里專為國王舉行告別宴會。席間,國王舉杯祝酒,對鄭和高聲說道:「小國距中國十萬餘里,何幸得元帥賞光?今日之別,足稱消魂。」鄭和也舉杯作答:「到貴國如在家中,不覺離中國十萬餘里之外。」隨行官員見狀,熱情建議道:「十萬里之外,不可不立碑紀念。」鄭和欣然接受:「此話頗有道理,速速辦理。」
他立即吩咐手下建起碑亭一座,內豎石碑,由隨行官員王景弘揮毫題字。國王非常感激,與鄭和等灑淚而別。從此,古里成了鄭和遠航交通要道的一個貿易、交通中轉站。
鄭和這第一次遠航,還曾到了占城、爪哇、蘇門答臘、滿剌加(即馬六甲)、錫蘭等地,並載回隨船來訪的各國使節。明初海外關係的大門正式打開。
鄭和下西洋船隊規模 在 知史 Facebook 八卦
明朝為何將15國列為「不征之國」? | 知史現場
朱元璋驅逐蒙古人,建立了統一的明朝, 晚年頒布《明皇祖訓》,把周邊的朝鮮、日本、安南以及南洋小國等15國列為「不征之國」。此舉有什麼意圖?反映了明朝初期中國與鄰國的哪種關係?
《明皇祖訓》始纂於洪武二年(1369年),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九月修定後再頒佈,闡明除非無可避免,否則不可輕啟戰端:「四方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不自度量來擾我邊,則彼不祥;彼既不為中國患,而我興兵輕伐,亦不祥也。吾恐後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致傷人命,以干天和,切記不可。」
看得出,朱元璋是從地理環境、經濟效益和管治效率的角度考慮,認為限山隔海的四方諸國,即使明朝以武力奪取這些地方,經濟利益不大,而且由於文化差異,對當地人的管治也不容易。即使明朝國勢大增,也不應貿然侵略這些鄰國。
值得注意的是,被朱元璋列為「不征之國」都是明朝東南方的海洋國家,包括朝鮮國、日本國、大琉球國、小琉球國、安南國、真臘國、暹羅國、占城國、蘇門答剌、西洋國、爪窪國、湓亨國、白花國、三弗齊國、渤泥國。
從地緣政治的角度分析,明代持續面對北方外患,朱元璋定下的國策,是為了集中處理來自北方的侵擾。他的兒子明成祖朱棣決定遷都北京,部分原因和處理北方邊患有關。加上中亞崛起的帖木兒帝國中斷了明朝與其他西域國家透過絲綢之路進行貿易,迫使明朝必須開發海洋貿易。
在處理與東南方諸國的關係時,明朝企圖重新建立朝貢制度,要求周邊諸國定期納貢,維持不同程度的臣服關係。明朝認為這些國家對其不構成威脅,而且文化水平較低、華夷與尊卑有別。但在朝貢貿易體制的「天下秩序」論述背後,很難理解明朝只是為了促進文化交流或宣揚中華文明那麼單純。鄭和下西洋基本上恪守了太祖的「不征」原則,除了在錫蘭、蘇門答臘等地採取了小規模的軍事行動,鄭和船隊都成功和當地建立和平朝貢貿易關係。
近年的研究從經濟全球化的角度重新審視朝貢制度,發現了明朝初年「以德治海」和「懷柔遠人」論述背後,其實有更實際的考量。首先,明成祖派遣鄭和下西洋,事實上是為了處理一個迫在眉睫的貨幣信用問題。當時明朝發行的紙幣「寶鈔」,一直無法成為商品交易的硬貨幣,因此需要透過朝貢貿易,從東南海國引入胡椒、蘇木和各種奇珍異寶來刺激國內的商業交易活動。另外,東南亞等地也提供了寶貴的醫藥資源,例如各種當地出產的藥材,有助處理明朝初期發生的大規模瘟疫。最後,鄭和下西洋除了透過向「不征之國」示好,送贈大量明朝物產以及展示華夏文明外,同時也透過頻繁下西洋,確保沿途國家政權穩定(包括介入及平定安南內爭)以及打擊海盜活動,從而確保海洋貿易航道暢通無阻,有利於海洋國家和中國之間的貿易。
最後要指出,過往對朝貢貿易制度的批評,都源於對「天下秩序」論述的誤解,以為它純粹反映「天朝」的傲慢以及其對鄰國的輕視。其實,如果再仔細閱讀《明皇祖訓》,便會了解到朱元璋是從地理、經濟、社會文化等因素考慮應與東南方鄰國建立何種關係。明朝雖然生產力發達,但面對貨幣信用危機,絲綢之路封鎖,經濟發展受到限制,即使侵略東南諸國也不會帶來長遠的利益,反而增加不穩定性。唯一的解決方案是與東南鄰國建立穩定的貿易關係,才可成為明朝長治久安的經濟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