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政策最終對決:城市好過日podcast第13集】
#分享給高雄人一同投票實踐民主
離市長投票開始只有不到60小時了。2018年,好過日認真製作市長政策辯論對比,結論是「#陳其邁講政策,#韓國瑜話唬爛」,結果至少在當選人韓國瑜部分,一語成讖,分析完全命中。
這次,我們仍然用心比對各候選人提出的不同政策,呈現給大家比較。
我們之前已經分析過了 #產業(podcast第12集)、#國家定位、#區域治理、#大眾運輸、#大港開唱...等熱門議題的態度。在這集中,主持人會盡量把各候選人的政策要點與差異處整理出來,並針對一些爭議話題與政策名詞,包含海水沖馬桶、統籌分配款、TOD、MaaS......進一步說明。
簡單來說:
#產業:
陳其邁銜接中美貿易戰與科技供應鏈重組脈絡,推動橋頭科為主的南部科技走廊、高階製造中心、設置新創園區助青創、加速亞灣經貿數位發展、引進文策院、設計院進駐高雄來發展文化創意產業。
吳益政認為蓋科學園區已是舊思維,希望產業與有機農業共存,發行高雄幣促進在地經濟,直接補助設計人才進駐閒置空間來媒合製造業升級。
李眉蓁表示當選後要先「界定何謂旗艦產業」,很有可能種甘蔗釀蘭姆酒會是她的首選。
#交通:
陳其邁和吳益政都支持輕軌與捷運建設和接駁配套,但陳其邁更強調以TOD精神,場站開發結合商圈、社宅、運動中心的模式,並透過數位工具來進行運具整合(MaaS),吳益政則希望引進豐富的共享交通提供不同接駁工具。李眉蓁除了念念建設名稱外,論述極為薄弱。
#財政:
陳其邁說明,在蔡英文上台後,高雄在一般補助與專案補助款方面獲得投資遠較馬政府時期多,例如勞健保補助增加173億,2017-2020Q1中央補助達1759億,包含多項重大投資,他認為,改善高雄財政不能只依賴統籌分配稅款,希望爭取中央更多預算資源,和地方通力合作,促進城市發展、產業轉型,帶動商機。
吳益政認為,馬政府時代積欠高雄少撥給的818億統籌分配款,不該怪中國黨,應該由蔡英文、蘇貞昌和陳其邁負責。他希望進一步修改財政收支劃分法,讓高雄獲得更多補助。並認為分配公式修正後台北分配款是否減少並不是重點。李眉蓁贊成開源節流,增加高雄稅收,但內容並不明確。
#環境與防災:
針對環團需求,三位候選人原則上均同意,陳其邁表示要建立定期「空氣污染防止會議」並與台大公衛學院合作進行大林蒲等地區的流行病學調查,吳益政則額外提出要設定「每年減碳行程進度表」,以監測政府的工作成效,並開徵燃煤税,來補助環保產業。李眉蓁則要在5年內超英趕美,領先全球達成「淨零碳排」,但並無說明減煤以外的配套措施。
陳其邁另外強調「全流域治水」,並透過大數據建立系統性防災能力,吳益政強調要取用「伏流水」,而李眉蓁則表示要「用海水沖馬桶」來增加水資源。
#教育社福:
教育方面,陳其邁表示要廢除滿天星計畫(每人補助60-90萬元出國一年之計畫),將經費用於「數位拉近城鄉」、技職教育等,並同時推動「多語學習語母語教育」,吳益政表示「全力支持滿天星計畫」,認為公務人員在職期間,再教育也非常重要。李眉蓁則強調,絕對會延續韓國瑜推動的滿天星計畫。
社福方面,陳其邁表示,將增加長照據點與能力,並讓非營利幼兒園,教保中心,前瞻幼稚園建設,社區關懷據點加倍。吳益政表示要善用閒置空間做長照,並增加公托、公幼,希望中籤率一半以上甚至免抽籤,李眉蓁則強調「托幼、校安、顧長輩」與青銀共居。
#看完政策務必出門投票
更多比較內容,請參考圖卡,以及podcast中的進一步分析:陳其邁延續過去規劃詳盡的基本功,並連結到國家戰略,跨域發展,從大到小都有很高的可行性。吳益政主要政見部分延續了過去強調永續綠能發展的理念,選戰中大部分心力卻放在抨擊民進黨中央不給錢,而沒有時間把自己政策的細節與可行性論述更完整,較為可惜。至於李眉蓁繼承韓國瑜路線,就是降級版的草包,可稱為「#草包中的草包」。
最後還是要強調,8月15日一定要出來投票,才能改變高雄的未來!
#podcast連結請見留言(上傳中):
Ep.11:回顧2018年政策辯論
Ep.12:市長補選產業政策
Ep.13:交通、財政、環境、社福教育、文化政策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70的網紅蕭美琴立委辦公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推動 12 年國教,其中的一個配套環節關鍵就是高中的優質化跟均質化。惟花蓮縣南區玉里高中到花蓮市的距離,就像台中到嘉義的距離,花蓮縣的高中大多是這個樣子的距離,包括瑞穗、富里高中生皆因當地缺乏高速公路,學生通勤至少都要1.5小時。解套方式可透過提升學校的教育品質,鞏固學生的競爭力。 ▶國立東華大學...
鄉技 在 蔡培慧 慧做事真實在 Facebook 八卦
還沒看過阿慧第一場政見發表會的朋友~
南投選委會的影片出來囉!
✨阿慧的第一輪政見:23:05-35:05
【交通】25:30
- 增設及改善草屯、埔里交通轉運站
- 推動小黃公車,連結地方計程車業者
- 全航客運每日56班,開進國姓北山村
【教育】27:58
- 制定偏鄉教育條例
- 審查教師法,廣納29個團體意見
- 協助60間學校,設備設施更新
- 爭取降低地方自籌款比例
- 推動偏鄉技職列車
- 爭取南投育兒津貼、托育補助
【觀光】33:05
- 媒合國際行銷,如日本笠間燒結合日月潭紅茶
- 規劃完整美景路線、農業體驗
- 推動小黃巴士,連結交通與觀光
- 爭取自強號或觀光列車,連結集集線
✨阿慧的第二輪政見:48:38-1:00:38
【農業】50:54
- 推動秋冬蕉外銷日本
- 主提農產品加工條例,農業升級
- 推廣科技農業,南投設立科技農業園區
- 增設農產品加工打樣中心、整合服務中心
【醫療】59:30
- 專業醫療到南投
- 南投醫院升級區域教學醫院
- 醫學中心與偏鄉醫院合作
- 專業小兒科醫師到埔里
影片來源:https://youtu.be/FsHXQewcwQs
———————————————
1/7(二)今天晚上20:30
打開中投有線電視「第三、第四頻道」
有阿慧的第二場政見發表會
邀請鄉親們作伙收看!
【2020~票投 #2號蔡培慧✌️南投絕對慧更好】
#歡迎轉分享
#慧做事真實在
#國會評鑑優秀立委
鄉技 在 蔡培慧 慧做事真實在 Facebook 八卦
還沒看過阿慧第一場政見發表會的朋友~
南投選委會的影片出來囉!
✨阿慧的第一輪政見:23:05-35:05
【交通】25:30
- 增設及改善草屯、埔里交通轉運站
- 推動小黃公車,連結地方計程車業者
- 全航客運每日56班,開進國姓北山村
【教育】27:58
- 制定偏鄉教育條例
- 審查教師法,廣納29個團體意見
- 協助60間學校,設備設施更新
- 爭取降低地方自籌款比例
- 推動偏鄉技職列車
- 爭取南投育兒津貼、托育補助
【觀光】33:05
- 媒合國際行銷,如日本笠間燒結合日月潭紅茶
- 規劃完整美景路線、農業體驗
- 推動小黃巴士,連結交通與觀光
- 爭取自強號或觀光列車,連結集集線
✨阿慧的第二輪政見:48:38-1:00:38
【農業】50:54
- 推動秋冬蕉外銷日本
- 主提農產品加工條例,農業升級
- 推廣科技農業,南投設立科技農業園區
- 增設農產品加工打樣中心、整合服務中心
【醫療】59:30
- 專業醫療到南投
- 南投醫院升級區域教學醫院
- 醫學中心與偏鄉醫院合作
- 專業小兒科醫師到埔里
影片來源:https://youtu.be/FsHXQewcwQs
———————————————
1/7(二)今天晚上20:30
打開中投有線電視「第三、第四頻道」
有阿慧的第二場政見發表會
邀請鄉親們作伙收看!
【2020~票投 #2號蔡培慧✌️南投絕對慧更好】
#歡迎轉分享
#慧做事真實在
#國會評鑑優秀立委
鄉技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評價
▶推動 12 年國教,其中的一個配套環節關鍵就是高中的優質化跟均質化。惟花蓮縣南區玉里高中到花蓮市的距離,就像台中到嘉義的距離,花蓮縣的高中大多是這個樣子的距離,包括瑞穗、富里高中生皆因當地缺乏高速公路,學生通勤至少都要1.5小時。解套方式可透過提升學校的教育品質,鞏固學生的競爭力。
▶國立東華大學曾跟玉里高中、花蓮高中、花蓮女中探討過─成為東大附中的可能性。東華大學畢竟有帶動整個花蓮學術的社會責任及教學責任,它願意結合更多元的資源,把全部的教學資源投入偏僻鄉鎮的高中。但這個案子幾年來都一直無動於衷。教育部應想辦法去打破既有 pattern─即便你出身貧困,靠自己的努力能夠翻身。教育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讓在地年輕人及家長願意安心的讓自己的孩子留在自己的家鄉,不用到北區的花中、花女或是其他的私立學校就讀,也可避免造成富者越富、貧者越貧的結果。另外偏鄉技職教育的需求也應一併考慮。花蓮南區很缺乏護理人員,可以設定一些相關課程,及早讓學生在高中過程夠體驗職業教育跟訓練需求,是以未來的就業選項也能夠更多元化。
部長:東大附中案子並沒有正式報到國教署,其他的附中案子都在陸續進行。我們的態度是不管它有沒有成為附屬學校,它都是國立高中,教育部是同樣的照顧跟支持態度。第二、最近進行的大學專案是針對各個縣市指定 1 所大學,請其照顧周邊的高中,東華大學跟台東大學、屏東大學以及澎湖大學都是重點輔導的對象,計畫於 9 月中剛報到部裡,經過審查後,我們會給這幾個大學比較多的資源,整合附近的教育資源,成為一個區網的概念。承諾去花蓮會去看一下這所學校的情況。
▶早期的花師大併東華大學美崙校區,體育署最近與之洽談有關跆拳道訓練中心,因為台灣第一位金牌國手陳詩欣剛好也在花蓮,訓練了很多年輕的小國手,帶動了很多跆拳道的體育人才。但美崙校區應該不止用在跆拳道。剛好東華大學美崙校區有一個閒置且符合訓練標準的室內游泳池,如果我們能夠活化這些現成已經存在的設施,對整個花蓮縣體育人才的培育,有正面的影響。再者,花蓮其實有很多三鐵的人才,他們是在好山好水的天然環境中被培育的,政府應該讓他們擁有就連冬天颳北風的時候也能夠使用的室內游泳池訓練場域。
部長:會儘快評估這件事情,並由體育署提供完整的計畫。
▶有關華語教學及產業布局,在今年的整體業務報告裡,該議題連一個 category 都不是,反而只是很小的段落,顯然它在你們的施政計畫裡是不重要的。華語教育的對象可能都是外國人,可是對台灣的產業會有帶動的效果。政府對國人的教育關係到基本的權利跟責任,然而對於外國人的教育,可以是一個產業,也可以是創造很多工作機會的領域。以目前培育出來的人數等數據來看,雖然政策已經進行好幾年了,但是看不出有發揮應有的效益。華語教學能結合地方的深度旅遊、青年交流或志工服務,創造更高經濟附加價值。這需要很多配套,包括觀光及旅遊界有關住宿設施的規劃,甚至用現有大學的空間。請提供書面資料。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CBTiaoF2nE/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