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巨蛋確定復工了,做為一個長期關心巨蛋議題的台北市議員,我想為過去一年多的歷程做個小結。
大巨蛋的爭議包括安全性、合約公平性、周邊環境影響、以及是否有違法復工等等。
從2019年後,負責巨蛋安全檢驗的都審會我就無役不與,攻防重點從容留人數、消防通道、防災模擬等等。過程我一直秉持一項原則,就是做好準備、詳讀資料,但是絕不僭越都審委員的專家角色。
我不是消防與都市設計的專家,我只能做好功課,確保所有議題都被充分討論,並且支持嚴審派委員做好監督的工作。
2019年10月14日,在許多議員的質疑聲中,巨蛋通過都審。
最後一次巨蛋都審後的總質詢,苗博雅、林亮君、我、簡舒培、與許多其他議員仍然針對不同的問題提出質疑,但是都審過關就表示阻擋巨蛋的最後一顆石頭被搬開了。
不過,這並非表示我與其他關心巨蛋議題的台北市議員徒勞一場。事實上,正因為這段時間的堅持,所以市府與遠雄退回原始設計,將容留人數改回原先的5萬9千833人。
違法復工問題我曾拍了一支影片討論。但這裡必須跟市民報告,雖然2015年起巨蛋就停工了,但遠雄的確是有權基於公安需求,針對外牆與必要結構進行施工。儘管我與許多議員都曾質疑遠雄擴大解釋公安需求,違法復工,但是除了空調與數張座椅的爭議,我們苦無證據。
要確認遠雄是否有違法復工,我們必須要有建築相關的專家來為我們鑑定。但在四大建築師公會都已經為巨蛋背書的前提下,沒有建築師願意接受我們的邀請進行巨蛋鑑定。因為做出任何不同的鑑定結果,就等於與他們所屬的公會正面挑戰。
但我必須強調,這裏並非是說四大公會與台北市政府之間有任何不可告人之事。而是實務上,市議員的懷疑雖然不曾停止,但監督的力道的確有其侷限。
雖然我們曾到現場會勘兩次,但市議員的有限專業無法確認施工項目的正當性。
都審過關,之後環評環差的通過,大巨蛋的建照發放與復工就只是時間的問題。雖然大眾會對復工時間有疑慮,但實務上是於法有據的。
我曾在百靈果的節目上說過,在去年10月之後,我認為巨蛋的復工已經無可阻擋。但這並不表示市議員監督市府與巨蛋工程的工作結束。
我已經數次關心與質詢市府重新與遠雄議約的問題。蓋與不蓋的兩難問題在都審之後已經結束,現在是蓋了之後要怎麼回饋市民、降低周邊環境影響的時間。
雖然去年我也曾在質詢柯文哲市長時,表示「建照發放後的議約能力會大幅受限」。但市府曾親口承諾,建照後、使用執照發放前,會完成議約,確保遠雄可以合理回饋台北市府與市民的營業利益。這點我們得持續監督,確保市府履行承諾。
我們對巨蛋的工作還沒有結束。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31的網紅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七八集特別企劃:反問離島人?⠀ ⠀ 今天是離島人的特別的一集,七八級特別企劃:反問離島人。我是客座主持人劉惠容,今天我們的離島人正牌主持人楊依榛,坐在受訪者的位子。來與我們分享她播客節目製作一年多下來的心路歷程、和屬於她自己的離島經驗。⠀ ⠀ 依榛是台北人, 在求學的過程中陸續有在加拿大、德國交換...
都市設計 工作 在 宋楚瑜找朋友 Facebook 八卦
我的女兒對工作很投入,她與她的事務所夥伴們為了改變生活環境燃燒小宇宙,所以沒太多時間幫我助選,這點我完全體諒!我這輩子從未要求我的兒女從政,他們都做自己的事情,而且很認真!這也是我的驕傲。
感謝萬水給我如此棒的孩子,雖然妳不在了!但我們三人還是非常認真地面對挑戰,盡量不吃甜食、靠著腎上腺素過活。堅持自己的理想!而且我們知道台灣有很多很多「默默」們也是如此,希望大家一起加油!
- - - -
鎮邁的臉書全文:
2016、2017連續兩年,我隨父親前往秘魯與越南參加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領袖會議。台灣的國際空間非常有限,APEC是少數我方可以充分參與的國際組織,領袖代表肩負與各國領導人直接或場邊對話的重要任務,除了提高國際能見度、讓世界知道我們真實且必要的存在,我們更需要藉由在這樣正式的外交場域上與其他經濟體分享我們的硬經驗與軟實力。領袖的家眷行程與活動也是各國代表相互交流的重要平台之一,如果我媽還在,作為爸爸最強助攻的她,一定會自在且稱職地扮演好這樣的角色,坐在場邊觀戰多年的我被教練
叫上場,必須肩負這樣的重責大任~
我想我應該能夠藉由自己對於都市設計、建築地景專業的背景,適時與各國夫人們交流台灣經驗。於是,與Dr. James Soong出國拚外交的工作模式正式啟動!
厚厚的行程表run down排滿了不同的活動,對應得著正裝、便裝這點讓我非常頭大,宋杯杯建議我:「如果是妳媽媽去,她應該會想要藉由這樣的機會展現台灣服裝織品設計的能量!」於是我便為不同場合準備台灣本土在地品牌服裝飾品:夏姿、CEPHAS西凡斯、沙布喇.安德烈、蔡宜芬、詹朴、陳季敏、竇騰璜張李玉菁、UUIN、kotipesä、Chole Chen、LLAGUT、VACAE,找遍各大經典與新銳設計師品牌,就是希望能藉由身上的設計,成功開啟與各國代表交流及宣傳台灣設計活力的話匣子。
相對我父親必須參與的多邊、雙邊會談,我的活動行程就顯得輕鬆,由於大部分的夫人們英文都非常流利,語言溝通方面我並沒有太大的障礙,但是實際交流過程,除了必須全神貫注聆聽她們各自的生活經驗與關切的議題,我必須適時地提出合宜又適切的看法與回應。父親提醒我的身分不僅只是領袖代表的女公子(是的,很古典的頭銜吧),更應該要展現台灣新生代的國際觀、專業實力與應對口條,行為舉止都會受到所有人的注目,再怎麼緊張都要一派自若!
(休淡~先不要轉台,字太多我知道但真的很想跟大家分享這些很棒的經驗, 只想聽宋杯杯故事的捧油們請以眼球5x倍速瀏覽模式.....開始!)
在秘魯總統官邸餐敘,剛好被安排坐在日本安倍總理夫人昭惠女士旁邊,跟她提到當年宋杯杯擔任經國先生秘書時,與日本前首相岸信介曾有數面之緣,她感到非常驚喜,因為岸信介前首相是安倍首相的外公~~我跟她說會後會將岸首相跟經國先生一行的照片寄送給安倍首相與夫人做紀念,成功化解空氣中的拘謹與隔閡。安倍夫人提到她在首相官邸花園養蜂,我也與她分享台灣都市養蜂的經驗交流;向新加坡李顯龍總理夫人何晶女士討論到新加坡與台灣氣候地理環境差異影響都市景觀,李夫人也建議借鏡新國如何成功從Garden City轉型為City in the Garden且進而提出City in Nature之願景作為台灣未來城鄉發展的Case Study;與澳洲騰博前總理討論景觀對於都市設計扮演重要角色的趨勢;也與習主席夫人談論台灣流行藝術文化歌唱節目、電影電視劇影響華文社會的軟實力展現;與巴布亞紐幾內亞的歐尼爾夫人討論巴國在面對現代化趨勢下,如何保持在地文化生活方式的同時強化在地特色的體現,我也以台灣文創產業的經驗分享回應;紐西蘭總理夫人討論同屬於地震帶的台灣對於災後重建的經驗分享⋯⋯行程中每分每秒都努力想要接住對方發來的直球,佩服這些國際領導人的夫人們除了扮演好賢內助的角色,每位都興趣廣泛而且內涵深厚。也許這只是餐敘活動間的對話,但在言談之中我也有信心台灣對於文化能量與綠能永續都市發展的論述絕對不落人後!
這些過程中我也看到台灣外交團隊在與不同經濟體代表協調參訪行程車隊規格、席位桌次、發言順序、等溝通角力的艱辛,也讓我第一線見識到我們國家處境的艱難,而在不同的場合當他們釋出釋出善意及溫暖時,也深切體會友誼的可貴與重要。秘魯代表處長期關懷國際兒童村,運用台灣的科技產業優勢捐贈成立電腦教室、提供師資費用,不僅讓弱勢的孩子們能夠習得技能與世界連結,並且可以將對於科技產品的使用分享並教會他們的父母,讓父母增加工作的技能進而改變生活。同時也讓我知道有一群人在遙遠的國度,為了我們的國家努力拓展國際空間,並宣傳分享我們的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而能夠跟這群默默奉獻的外交尖兵們近距離的一起工作,備感榮耀。
(好囉~加速模式關閉。)
還記得在越南峴港的最後一晚回到飯店,宋杯杯跟我分享當天他在多邊會談中用一個故事當作引子: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戰爭時,他還是嬰兒,我奶奶抱著我的大伯跟他在防空洞裡躲避空襲,警報解除出來以後才發現我大伯因為空間狹小空氣不流通而往生了;也因為國共內戰,七歲那年舉家來台;當他在喬治城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時恰逢越戰後期,反戰思潮高漲,大批學生在華盛頓特區遊行靜坐學校紛紛停課,而今天中美韓日越等各國領袖卻能和平地一同坐在這個圓桌上,擘劃亞太地區維持區域安全穩定發展對話;歷史是一面鏡子,而不是一條繩子,大家雖然有不同的過去,卻擁有共同的未來。他代表台灣呼籲各成員國,應以Peace, Prosperity and Partnership為共同願景,對於區域和平的維護、創造工作機會消弭經濟差距與共同合作對話,各領袖都面臨改善人民生活的壓力,我們也願意分擔責任,運用我們中小企業蓬勃的生氣,共同推動包容性的合作與交流。台灣中小企業在世界發光發熱的能量與經驗可以對於區域經濟做出具體可觀的貢獻。
在那兩次獨特的生命體驗中,不在於握了多少雙溫暖的手、留下多少張難得的合影,而是參與老闆(宋杯杯的同事都這樣叫他)幕僚團隊的作業,我看到他運用有限的時間資源,竭盡心力準備資料,不畏人言接受任務,代表國家積極把握每個機會推動務實外交,他勇敢的維護我們國家的尊嚴,面對其他世界強國的領袖,不卑不亢的倡議台灣的精神與價值!
老爸,這次選舉我沒有足夠的時間陪你跑行程、設計總部、做長輩圖,謝謝你體諒我對於工作的投入,我也很感謝你從來沒有要我從政接棒,讓我自在的追求我對於環境設計的實踐,與事務所的夥伴們為了成就改變生活環境燃(爆)燒(肝)我們的小宇宙。
媽媽,爸爸很堅強,他自己也很會保養,盡量不偷吃甜的,但在他需要我的時候,我跟哥哥會努力替妳當他最堅強的支柱!
我相信我老爸|老闆|宋杯杯|靠腎上腺素過活的辣個男人在
面對挑戰的務實、堅持與耐煩!
都市設計 工作 在 宋楚瑜找朋友 Facebook 八卦
我的女兒對工作很投入,她與她的事務所夥伴們為了改變生活環境燃燒小宇宙,所以沒太多時間幫我助選,這點我完全體諒!我這輩子從未要求我的兒女從政,他們都做自己的事情,而且很認真!這也是我的驕傲。
感謝萬水給我如此棒的孩子,雖然妳不在了!但我們三人還是非常認真地面對挑戰,盡量不吃甜食、靠著腎上腺素過活。堅持自己的理想!而且我們知道台灣有很多很多「默默」們也是如此,希望大家一起加油!
- - - -
鎮邁的臉書全文:
2016、2017連續兩年,我隨父親前往秘魯與越南參加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領袖會議。台灣的國際空間非常有限,APEC是少數我方可以充分參與的國際組織,領袖代表肩負與各國領導人直接或場邊對話的重要任務,除了提高國際能見度、讓世界知道我們真實且必要的存在,我們更需要藉由在這樣正式的外交場域上與其他經濟體分享我們的硬經驗與軟實力。領袖的家眷行程與活動也是各國代表相互交流的重要平台之一,如果我媽還在,作為爸爸最強助攻的她,一定會自在且稱職地扮演好這樣的角色,坐在場邊觀戰多年的我被教練
叫上場,必須肩負這樣的重責大任~
我想我應該能夠藉由自己對於都市設計、建築地景專業的背景,適時與各國夫人們交流台灣經驗。於是,與Dr. James Soong出國拚外交的工作模式正式啟動!
厚厚的行程表run down排滿了不同的活動,對應得著正裝、便裝這點讓我非常頭大,宋杯杯建議我:「如果是妳媽媽去,她應該會想要藉由這樣的機會展現台灣服裝織品設計的能量!」於是我便為不同場合準備台灣本土在地品牌服裝飾品:夏姿、CEPHAS西凡斯、沙布喇.安德烈、蔡宜芬、詹朴、陳季敏、竇騰璜張李玉菁、UUIN、kotipesä、Chole Chen、LLAGUT、VACAE,找遍各大經典與新銳設計師品牌,就是希望能藉由身上的設計,成功開啟與各國代表交流及宣傳台灣設計活力的話匣子。
相對我父親必須參與的多邊、雙邊會談,我的活動行程就顯得輕鬆,由於大部分的夫人們英文都非常流利,語言溝通方面我並沒有太大的障礙,但是實際交流過程,除了必須全神貫注聆聽她們各自的生活經驗與關切的議題,我必須適時地提出合宜又適切的看法與回應。父親提醒我的身分不僅只是領袖代表的女公子(是的,很古典的頭銜吧),更應該要展現台灣新生代的國際觀、專業實力與應對口條,行為舉止都會受到所有人的注目,再怎麼緊張都要一派自若!
(休淡~先不要轉台,字太多我知道但真的很想跟大家分享這些很棒的經驗, 只想聽宋杯杯故事的捧油們請以眼球5x倍速瀏覽模式.....開始!)
在秘魯總統官邸餐敘,剛好被安排坐在日本安倍總理夫人昭惠女士旁邊,跟她提到當年宋杯杯擔任經國先生秘書時,與日本前首相岸信介曾有數面之緣,她感到非常驚喜,因為岸信介前首相是安倍首相的外公~~我跟她說會後會將岸首相跟經國先生一行的照片寄送給安倍首相與夫人做紀念,成功化解空氣中的拘謹與隔閡。安倍夫人提到她在首相官邸花園養蜂,我也與她分享台灣都市養蜂的經驗交流;向新加坡李顯龍總理夫人何晶女士討論到新加坡與台灣氣候地理環境差異影響都市景觀,李夫人也建議借鏡新國如何成功從Garden City轉型為City in the Garden且進而提出City in Nature之願景作為台灣未來城鄉發展的Case Study;與澳洲騰博前總理討論景觀對於都市設計扮演重要角色的趨勢;也與習主席夫人談論台灣流行藝術文化歌唱節目、電影電視劇影響華文社會的軟實力展現;與巴布亞紐幾內亞的歐尼爾夫人討論巴國在面對現代化趨勢下,如何保持在地文化生活方式的同時強化在地特色的體現,我也以台灣文創產業的經驗分享回應;紐西蘭總理夫人討論同屬於地震帶的台灣對於災後重建的經驗分享⋯⋯行程中每分每秒都努力想要接住對方發來的直球,佩服這些國際領導人的夫人們除了扮演好賢內助的角色,每位都興趣廣泛而且內涵深厚。也許這只是餐敘活動間的對話,但在言談之中我也有信心台灣對於文化能量與綠能永續都市發展的論述絕對不落人後!
這些過程中我也看到台灣外交團隊在與不同經濟體代表協調參訪行程車隊規格、席位桌次、發言順序、等溝通角力的艱辛,也讓我第一線見識到我們國家處境的艱難,而在不同的場合當他們釋出釋出善意及溫暖時,也深切體會友誼的可貴與重要。秘魯代表處長期關懷國際兒童村,運用台灣的科技產業優勢捐贈成立電腦教室、提供師資費用,不僅讓弱勢的孩子們能夠習得技能與世界連結,並且可以將對於科技產品的使用分享並教會他們的父母,讓父母增加工作的技能進而改變生活。同時也讓我知道有一群人在遙遠的國度,為了我們的國家努力拓展國際空間,並宣傳分享我們的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而能夠跟這群默默奉獻的外交尖兵們近距離的一起工作,備感榮耀。
(好囉~加速模式關閉。)
還記得在越南峴港的最後一晚回到飯店,宋杯杯跟我分享當天他在多邊會談中用一個故事當作引子: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戰爭時,他還是嬰兒,我奶奶抱著我的大伯跟他在防空洞裡躲避空襲,警報解除出來以後才發現我大伯因為空間狹小空氣不流通而往生了;也因為國共內戰,七歲那年舉家來台;當他在喬治城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時恰逢越戰後期,反戰思潮高漲,大批學生在華盛頓特區遊行靜坐學校紛紛停課,而今天中美韓日越等各國領袖卻能和平地一同坐在這個圓桌上,擘劃亞太地區維持區域安全穩定發展對話;歷史是一面鏡子,而不是一條繩子,大家雖然有不同的過去,卻擁有共同的未來。他代表台灣呼籲各成員國,應以Peace, Prosperity and Partnership為共同願景,對於區域和平的維護、創造工作機會消弭經濟差距與共同合作對話,各領袖都面臨改善人民生活的壓力,我們也願意分擔責任,運用我們中小企業蓬勃的生氣,共同推動包容性的合作與交流。台灣中小企業在世界發光發熱的能量與經驗可以對於區域經濟做出具體可觀的貢獻。
在那兩次獨特的生命體驗中,不在於握了多少雙溫暖的手、留下多少張難得的合影,而是參與老闆(宋杯杯的同事都這樣叫他)幕僚團隊的作業,我看到他運用有限的時間資源,竭盡心力準備資料,不畏人言接受任務,代表國家積極把握每個機會推動務實外交,他勇敢的維護我們國家的尊嚴,面對其他世界強國的領袖,不卑不亢的倡議台灣的精神與價值!
老爸,這次選舉我沒有足夠的時間陪你跑行程、設計總部、做長輩圖,謝謝你體諒我對於工作的投入,我也很感謝你從來沒有要我從政接棒,讓我自在的追求我對於環境設計的實踐,與事務所的夥伴們為了成就改變生活環境燃(爆)燒(肝)我們的小宇宙。
媽媽,爸爸很堅強,他自己也很會保養,盡量不偷吃甜的,但在他需要我的時候,我跟哥哥會努力替妳當他最堅強的支柱!
我相信我老爸|老闆|宋杯杯|靠腎上腺素過活的辣個男人在
面對挑戰的務實、堅持與耐煩!
都市設計 工作 在 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 Youtube 的評價
🔥七八集特別企劃:反問離島人?⠀
⠀
今天是離島人的特別的一集,七八級特別企劃:反問離島人。我是客座主持人劉惠容,今天我們的離島人正牌主持人楊依榛,坐在受訪者的位子。來與我們分享她播客節目製作一年多下來的心路歷程、和屬於她自己的離島經驗。⠀
⠀
依榛是台北人, 在求學的過程中陸續有在加拿大、德國交換學生,以及在美國打工度假的經驗。她曾在台北知名建築師事務就職,以及在日本千葉學建築師事務所紮實的工作經驗。在節目錄製的當下、依榛已經又朝新的職業方向踏出下一步。⠀
⠀
歡迎大家來聽聽這週的離島人播客節目,⠀
來聽聽依榛製作podcast節目的經驗以及近況更新。⠀
-----⠀
🎙Ep078 - 離島人節目主持人:楊依榛⠀
#YangIJen #楊依榛⠀
🔗 [https://linktr.ee/humansoffshore](https://linktr.ee/humansoffshore)⠀
⠀
🏆經歷⠀
- 日本 某電氣通信事業公司⠀
- 日本 創辦 離島人|Humans Offshore Podcast節目⠀
- 日本 千葉學建築計畫事務所⠀
- 日本 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
- 台灣 李祖原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 美國 打工度假- 德國 RYE交換計畫⠀
- 加拿大 RYE交換計畫⠀
⠀
🎓學歷⠀
- 台灣 淡江大學建築系⠀
- 台灣 政治大學附屬高級中學⠀
-----⠀
🎧離島人們的經驗交流播客平台
A podcast platform, shares experiences of those who are offshore.
🎬 Youtube | https://bit.ly/ho_youtube
🎙 參與錄音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interviewform
🎧 收聽 on Spotify | http://bit.ly/podcast_humansoffshore
👉🏼 Follow us on Instagram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ig
👉🏼 Follow us on Facebook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fb
#離島人

都市設計 工作 在 新竹市議員林彥甫 Youtube 的評價
北門市場大改造❓打造沒有車位和排水的時尚空間😲
擁有 55 年歷史的北門市場,如今終於有了重建的機會,不論是當地攤商或附近居民都相當期待。我也一直都很關注,希望改建之後真的能活化公有市場空間、帶動地方繁榮。
然而,我跟市府要了市場的設計圖來看(電子檔在文末),發現裡面問題重重。詢問攤商和里長後,才發現設計的過程中,完全沒有找他們討論,令人感到不可思議。
市長在臉書上和新聞上一再強調:「傳統市場也可以很時尚」,未來北門市場外觀會是灰白色系的現代風,市場將不再只是採買購物的地方,更是集合傳統與創新的社區優質空間。
#真的有市長說的這麼好嗎❓
上周我拿著設計圖詢問北門市場的攤商,結果他們給我的回饋是不符合需求。
到底怎麼回事呢?
1⃣ #沒有整體排水系統規劃
排水做得好是讓市場環境衛生又不會產生臭味的關鍵,所以攤位周圍通常有排水溝。
結果不只圖上沒看到,翻遍整個設計簡報,也完全沒有任何關於排水系統的說明,連「排水」兩個字都沒出現。
2⃣ #沒有放冰箱和冷凍櫃的空間
不論是賣肉的或是賣熟食的攤販,都很需要有放冰箱和冷凍櫃的地方,因為東西放在外面很容易壞。
但是目前的設計,只是勉強把 64 個攤位擠進一樓的空間,完全沒有額外的地方可以擺放儲存設備。
3⃣ #沒有考量到多元販售的需求
目前的北門市場,除了傳統賣肉、菜、水果和熟食的攤販外,還有服飾店、理髮廳和修改衣服的工作坊。
然而在設計圖上,幾乎所有的攤位都長得一樣,只適合傳統物品的販售。那改建之後,上面原有的這些店,要何去何從呀?
4⃣ #沒有規劃熟食座位區
有攤商提到,希望未來北門市場可以像現在的東門市場一樣活絡,白天賣菜、晚上賣餐飲。
我在之前的市場報廢會勘也有提議,未來改建應該要規劃熟食區,吸引人來用餐,刺激消費,但顯然市府認為沒必要。
5⃣ #汽機車停車位嚴重不足
目前的基本設計只有規劃汽車位 18 個、機車位 40 個,加起來連 64 個攤販停都不夠。
甚至在簡報中,直接秀出機車停在人行道上的設計圖,根本是鼓勵機車騎上人行道,人車爭道。
#沒有停車位誰會願意來消費❓
原本社區居民一直很期待市場改建的同時可以增加停車空間,市府也回應說將會跟中央來爭取。
去年第 3 次臨時會,我在議會上要求產發處和交通處務必要做好橫向溝通,確保市場的設計保留未來能夠有加蓋停車場的可能性。
結果從設計圖來看,根本沒有預留加蓋的可能。昨天在議場上,市長才說確定沒有停車場了,但這樣的決定,攤商和社區居民卻還絲毫不知情。
他們還在期待著。
我進一步問市長,如果市場沒有停車場,這樣來購物消費的民眾車要停在哪?
沒想到市長居然回答說,機車可以停在 150 公尺外(實際上為 250 公尺)的棒球場停車場。
市民真的會願意在大太陽底下,提著大包小包走 250 公尺?況且市場旁的小巷子寬度才 7 米,也完全沒有人行道。
更令人意外的是,市長鼓勵民眾可以搭乘大眾運輸到市場購物,但最近的公車站點遠在 400 公尺之外,且一個半小時才一班車。這樣完全不切實際。
假如沒有停車場,可以預期的是,未來北門市場附近,要嘛是汽機車違停亂象不斷,要嘛就是民眾乾脆不來消費,導致市場變成蚊子館。
#沒有集會所如何保障社區權益❓
不論是在 2018 年的新聞,或是在我質詢前一天市府發的新聞稿上,市府都一再強調市場改建之後,將會提供給社區居民集會的空間。
然而,目前市場的設計完全沒有獨立的集會空間。雖然產發處長會後跟我說明,所謂的多功能市集就包含社區居民的集會功能。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市長會認為有獨立集會空間的緣故。
不論叫多功能市集,或是叫集會所,我想最重要的就是讓社區居民能夠有固定可使用的集會場所。
感謝市長在議會上答應新竹市民,北門市場將來一定會有讓社區居民集會的空間,這樣就讓人放心了。
#土地利用率低浪費精華地段
北門市場的基地面積約有九百多坪,以市場用地容積率 240 % 來計算,可開發樓地板面積約有 2 千 2 百坪,但目前的規劃設計只用了 450 坪左右,等於容積利用率約是 20 %。
即使扣除 3 百多坪作為道路使用的土地,尚還有 450 坪左右的土地容積沒用到,若以實價登錄上土地一坪 30 萬來計算,等於市府浪費了約 1.3 億元。
可惜市府因為希望將市場盡快重建,所以市長也很明確表示未來不會繼續爭取其他經費,增建停車場或是其他空間。
#北門市場應該重新檢討設計
很感謝市長表示會來修正市場的設計,邀請攤商、里長和里民來參與討論,並將他們的建議和需求盡可能放進設計中。
停車問題,雖然市長表示可以停在棒球場或是搭公車前往,但我想在市長改善公車之前,這樣的解方一點也不實際,市府還是要想辦法來解決。
既然好不容易北門市場要改建了,而且預計要花費四千多萬元,那就更該蓋一個真的符合在地需求、能夠為地方帶來繁榮的市場,不要只是成為拍照打卡的時尚空間而已。
#第三次定期會總質詢
#北門市場 #市政公開透明
#二創向市長粉專設計致敬
新竹市北門公有零售市場拆除重建細部設計及都市設計審議簡報
https://reurl.cc/7XqKxy

都市設計 工作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圖說清代台北城(風華金典藏版)」介紹
訪問作者: 徐逸鴻
內容簡介:
◎台灣新生代古蹟與手繪建築達人三大著作壓軸
◎了解清代台北城建築的唯一選擇
◎邱博舜(台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副教授)、顏忠賢(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教授)專文推薦
Ë裝幀設計特色:典藏版以青花底襯復原建築繪圖,風華金精燙呈現清代台北城,方背精裝完全展開,跨頁手繪圖一覽無遺。台灣首善之都台北城,150年前並不存在;台北城的初始建設得追溯到中法戰爭,在隆隆砲火聲中,一磚一瓦慢慢築起。本書以史料為基,細心還原歷史現場,深入淺出勾勒清代台北城的建設始末、發展及風華。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台北盆地建城前,已經充滿蓬勃的市井活動,街巷熱鬧雜沓,自然而然發展出來豐富又多元的建築樣貌,如:土埆厝、磚砌合院、街屋、寺廟、書院。後因淡水開港通商,引進商館、領事館、洋樓、倉庫、教會等西式建築。泉州人在大龍峒建造的「四十四坎」街市與漳州人在今日士林一帶建設的「八芝蘭城」,儼然就是功能完整齊備的迷你城池,道路規畫井井有條,排水措施和防禦功能無不一應俱全。
選址、築牆、看風水
在這樣的背景下,清政府進行台北城的規畫與建造時,並沒有遵循「先有街市而後築城」的慣例,而是另行選定城池位址,然後才大興土木,構築城牆與城門,城內的道路規畫更經過審慎的風水考量後才擬定,讓台北城得以成為一座方正完整的城池。
繁華鼎盛的清代台北城
從選址、籌畫、開工興築到落成,台北城經歷道路重劃與中法戰火的波折,最終在劉銘傳親自坐陣下,成為台灣現代化建設的典範。讀者透過七十五幅細膩的手繪圖,一一走過西式城堡、平埔族聚落、漢人農村合院,再遊逛繁華的商店街屋、淡水洋樓。從設置台北城到興建公共建築的歷史場景中,穿越時空,來一趟清代台北城之旅!
作者簡介:徐逸鴻
台灣新生代古蹟與手繪建築達人,1977年生,桃園縣觀音鄉人,進入古建築領域已有二十多年,曾任職李乾朗工作室助理。擅長攝影、繪畫,並從事許多建築測繪與插圖繪製工作。中國文化大學建築暨都市設計系學士、台北藝術大學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碩士,曾就讀北京清華大學建築歷史與文物建築保護研究所博士班;目前在台北市主持「木也建築學堂」。著有《圖說艋舺龍山寺》、《圖說日治台北城》及《圖說清代台北城》三書。
作者粉絲頁: 木也建築學堂
出版社粉絲頁: 貓頭鷹書房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