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機場都湧入上萬人回台灣
今天又多了許多境外移入病例
機場防疫人員的辛苦和壓力
可想而知
看到部立基隆醫院陳輝財主任
超優秀的急診學弟
支援機場穿成這樣
ㄧ定很悶很熱很忙
真令人尊敬與不捨
感謝機場的防疫夥伴們
未來每天都是關鍵
謝謝你們保護大家
請也務必小心自己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60的網紅林lillian_lin1029常容,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時代翻轉 黃國昌瑞芳總部成立 基隆市長林右昌市長站台...
部立基隆 在 林右昌UChange Facebook 八卦
【3千劑AZ疫苗3天內打完沒問題!】
吃飯了嗎?今天,是最新一批3000劑AZ疫苗施打的第二天,昨天我下令必須在三天內施打完畢,感謝各醫院、診所的配合,目前進度超前!
我也針對基層醫療的這些人員,包括護理人員、助理人員、行政人員等等,請衛生局彙整名單,未來我們會連同其他需要進一步施打的這些對象,積極的跟中央爭取新一批的疫苗,儘快的來擴大施打的範圍跟人員的比例。
#疫苗施打進度報告
✨長庚醫院:最快在明天就會提早施打完畢
✨部立基隆醫院:施打比例達到84%,A1跟A2類的人員,施打率是百分之百,目前剩下還有一百多個人,在三天之內打完沒有問題!
✨三總基隆分院:A1及A2,共有66位醫護人員則都已經全數施打完畢。
✨基層診所的醫師們:施打率已達90%
✨牙醫師公會的醫師們:施打率已達到90%
部立基隆 在 林右昌UChange Facebook 八卦
一連幾天記者會後,有媒體朋友關心我的身形與精神;比起這些,給我三分鐘,我更希望大家關心一下、聽聽我接下來所說的話:
這幾天,很多人打電話、傳私訊、寫留言;在臉書粉專,或許也正好在您的心底,對於這次來勢洶洶的疫情成因?應該如何應變?何時會結束?打上許多問號和充滿恐慌的驚嘆號!!!
依照現有文獻,相較SARS,COVID-19重症的比例低上許多,治癒並不難;難在有限的醫療資源,是否都能優先用於搶救重症患者,挺過輕症患者的大量湧入。因此,我們在篩檢上就必須搶時間、盡快找到那些最有可能染疫的個案,盡速隔離、盡早治療、避免造成家庭群聚、斷絕其繼續傳播!
勤洗手、戴好口罩,#做好自身防疫工作是基本功;呼籲有症狀、有接觸史先來篩檢,則是兼顧防疫與長久抗疫、走出疫情的關鍵一步!
疫情當前,每一步都要走穩,不能亂!市府會扮演所有基隆醫護的堅強後盾,盡力爭取、加速防疫醫療資源撥補;明天,全市第一線A1醫療人員全面優先施打疫苗!準備好,再上場!
目前基隆正在進行各間醫院分工及醫療降載,這需要時間;接下來,基隆市內的各醫療院所打的是團體戰,無論重症專責醫院、社區篩檢站動線人物力等等規劃皆已到位。
也唯有如此,我們才有條件在疫情壓力下,開啟更多篩檢站,成功切換至分工明確、流程順利、量能充足的抗疫模式;現場醫護無後顧之憂,前來站點採檢放心,週遭社區居民也才安心。
目前,基隆四處醫院篩檢站持續運作,如果您有收到涉足高風險區域提醒、有接觸或疑似症狀請與衛生局聯繫;如果沒有,就先做好自身防疫工作,這是需要人人投入、團結一心的時刻!
夜深了,還有許多在疫情防線上的一線人員還沒放下手邊工作,繼續處理檢體、核對散亂無序的足跡資料;這不該是他們的日常,但為了台灣和親愛的家人,這已是他們過去一週,甚至是未來一段時間,不得不的選擇。
相信我,明後天不出門,會是我們對他們全力付出至今,最好的報答、也是最溫柔的守護!
外出戴好口罩,在家宅兩天;二選一,下週的台灣都會更好,一起加油!
——
特此感謝
#基隆長庚醫院
#部立基隆醫院
#三總基隆醫院
#台灣礦工醫院
#市立基隆醫院
#新昆明醫院
#仁祥診所
#基隆醫師公會
#基隆護理師公會 院長、理事長暨全體醫護同仁會員投入,醫起來護基隆!
——
🔍確診個案可傳染期去過的地方,都要停業嗎?
✅停業與否,主要會依疫調結果,評估其足跡是否產生高群聚風險,進而決定在清消場所後,是否要求停業
對於群聚風險高低,我們有以下幾個判準:
1️⃣個案是否在該密閉空間與他人接觸超過15分鐘
2️⃣個案與他人接觸時,其和旁人是否有戴口罩
3️⃣個案與他人是否有小於1.5公尺的肢體接觸
因此不是所有個案走過的餐廳、便利商店、傳統市場,我們都會要求停業!
部立基隆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OIh0Vh-PlE/hqdefault.jpg)
部立基隆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基隆市三十五團鄉野複式童軍團介紹
訪問: 陳俊吉(總團長)
崔亮載(行義團團長)
羅英銓(服務員)
崔維昕(羅浮童軍)
崔嘉勻(行義童軍)
三十五團頃於民國六十三年五月間開始籌備成團,由吳萬發先生擔任總召集人,成員以基隆市有志於童軍運動之伙伴為主,成立籌備會,然創團初期全体伙伴皆為應屆高中畢業生且均未年滿二十歲,無法組織團務委員會,於是經由王武龍先生介紹,邀請當時台北市第206團主任委員林山地先生至基隆召集其他委員成立團務委員會。 隨著團務委員會的成立,團員更加凝聚,創團初期本團團部乃是由主任委員林山地先生所提供,也就是當年登堡企業有限公司基隆辦事處,位於基隆市仁三路巷內三樓,由吳萬發先生出任該辦事處負責人,及首任羅浮群群長。同年七月向基隆市童軍理事會辦理羅浮群(團)登記,理事會幹事傅選卿先生,總幹事劉應循先生,全力支持與輔導本團成立,團次暫定為第32團,然因送理事會資料不齊全遭退回補件,於補件期間恰逢省立基隆中學、成功國小陸續辦理成團登記,本團於是依序退編為第34團,當時團次『三四』之數字其台語諧音為『窮死』,經由全體創團伙伴決議放棄第34團再等下一團次,即第三十五團,結果第三十四團由本市某專校登記完成後,本團及時再度送件審核通過成為今日第三十五團,『三五』不也正代表著童軍之意。 正式手續完成登記日期為民國六十三年十月二十三日,而成立大會則順延於二日後,即十月二十五日(台灣光復節),以後每年團慶便定在十月二十五日。
成立後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創辦人(群長)吳萬發先生就被徵召入伍服役,把團務交給副群長王智超先生,王智超先生再轉交給林漢雄先生繼續推展會務,由於創團伙伴陸續入伍服役,最後只好把團務工作交由主任委員林山地先生的弟弟王武龍先生負責。從此以後本團轉到台北市內湖區,在基隆地區消失了整整二年,而後由居住於基隆市的謝順志先生、游和榮先生接掌團務,本團重回基隆市,且由於二位團長的努力推動,團員人數多達上百人,是本團的全盛時期,而且改頭換面,不再以當年創團的羅浮群為主,而是以童子軍及幼童軍伙伴為多數。團員超額過多,奉童軍理事會指示增團,於是新增團次第43團,原本以為童軍運動將蓬勃發展,無奈好景不常,謝團長於板橋自設成衣工廠,工作繁忙,無法再全力推展團務,將團務工作交給當時海洋學院夜間部學生陳君玉同學負責,一夕之間團員大量流失,於是緊急向基隆市童軍理事會註銷第四十三團,保留第三十五團於祥豐街陳團長租屋處,同時登報招收團員。
民國六十五年吳萬發先生退伍,卻找不到第三十五團下落,正巧看報紙時發現民眾日報、國語日報有本團招收團員廣告,才得知第三十五團之團址及當時最近的一次團集會是在民國六十五年十二月,地點在中正公園大佛像內,從這次團集會後,本團重回創辦人吳萬發先生手中,經清查團圖記、證書皆已遺失,且已一年未辦理童軍三項登記,經過重新整合及補辦登記,將幼童軍團、童子軍團及羅浮群,組成複式童軍團,團務委員會亦隨之改組,由吳萬發先生擔任主任委員,團部乃由幼童軍家長提供,位於本市忠一路九號,繼續推展團務。
四十多年來,團部陸續轉遷愛五路、愛二路、愛三路、孝二路、崇安街,直到今日的南榮路109號二樓。 一個成功的童軍團要靠全体伙伴團員、家長、團長及團務委員會全力支持,犧牲奉獻,方能薪火相傳。本團成立至今,已締造了多對佳偶,共組幸福美滿家庭,也培養了木章持有人共七位,本團未來的目標將計劃成立鄉野童軍文教基金會,繼續為童軍運動而努力,更希望有志參與童軍運動的伙伴們加入我們的行列,共同為基金會的成立催生,也冀望藉由基金會的運作,能帶領基隆市的童軍運動更往前跨一大步,進入一個嶄新的里程碑。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_QJaFliYM/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LXm08liqZqXFFoGUQwOaws3JwFw)
部立基隆 在 CTWANT 社會傳真/ 財務吃緊!基隆部立醫院竟趁防疫期扣薪15 ... 的八卦
衛生福利部去年4月頒布獎勵要點,開始給予第一線醫護人員「防疫津貼」,但衛生福利部 基隆 醫院多名急診科醫師控訴,院方為了要填補財務缺口,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