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莊漢生對待中國武漢病毒,準備採取達爾文式的放任政策。因為國內醫療福利系統無法承載巨大染病人口,不如不理,任由病毒蔓延,令國民自行「出現抗體」,稱為Herd Immunity。
首先,英國政府如何確定在大面積國民感染後人體會自行產生抗體?愛滋病毒和伊波拉已經盛行30年,人類有無抗體?
第二,英國政府認為感染武毒死亡的以七十歲而本身現有疾病的老人居多,此等人口可以犠牲。此一年齡歧視和病患歧視政策,與納粹德國認為猶太族裔可以淘汰滅絶相同。
英國政府估計,會有六成人口感染病毒。全國人口六千五百萬,六成人口為四千萬,死亡若以百份之二計,將有八十萬平民死亡,與邱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轟炸德國漢堡和德累斯頓平民死亡人數相同。
但若醫院將感染者當做流感而拒醫,有如中國湖北武漢對待病人政策,令其自行在家中服藥,最終死亡人數不只2%。缺乏醫療藥物的伊朗,死亡比率接近兩成,意大利也在上升。
誰有權決定這八十萬人應該死?若以六成比例計算,英國警察、軍隊、英國政府內閣官員、公務員,最終也有六成染病,無法上班,包括莊漢生本人在內。經濟停頓,政府會面臨癱瘓。
莊漢生此舉,是仿效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的焦土政策。但第一次世界大戰突如其來,武漢病毒卻早已在中國、香港、台灣,兩個月前已經成為人命實驗場,英國和歐洲一直在作壁上觀,而且取笑香港人戴面罩的衛生行為。
不錯,香港人平時不衛生,香港的食肆茶餐廳也相當骯髒。但香港人經過沙士,也去過日本旅行,疫症流行時,會全民上下非常自律,清潔衛生「日本化」。太平盛世,疫症流行,香港人的生活習慣各趨極端,這是香港社會的國情特色。
英國在殖民主義和戴卓爾夫人時代,也擁有此一高度自覺,因為英國人當時統治印度和非洲,對於熱帶病之蔓延深有研究。正如台灣,曾經有日本殖民領導,日本總督後藤新平,對於台灣早年的瘴厲和病毒,十分重視,邀請英國衛生專家鮑敦(William Burton ) 來台灣,為台北等城市設計下水道,防止病毒蔓延。今日台灣高度的防疫意識,即來自大正時代日本殖民地衛生管治的殘餘記憶,加上不相信中國及其控制世衛組織,因此台灣反而成為國際抗疫典範。
英國年輕一代,是戴卓爾夫人下台後的一代,他們缺乏歷史記憶,看「真的戀愛了」(Love Actually ) 那類現代Feel Good 童話長大,左膠大愛包容思想病毒,對於「隔離」,首先想到是法西斯式的管理,在他們眼中,不自由、毋寧死,Londoners 在倫敦,以不戴口罩、披一條領巾在風中飄揚、騎腳踏車去金融城的銀行上班,自我感覺非常的優越和有型。
首先,左膠排斥亞洲人戴口罩,但支持穆斯林婦女着黑色罩袍的「衣着人權」。
其次,首相莊漢生說他喜歡看七十年代災難片「大白鯊」(Jaws) ,他認為其中那個沙灘經理,即使看見海裏有鯊魚,也拒絕關閉沙灘,讓人自行展開達爾文式的生存,是最佳的管理方式。
但電影「大白鯊」這個海灘經理角色,是編導批判資本老闆短視自私的負面人物,正因為看見鯊魚也不封閉沙灘,才是血腥悲劇的因由。導演史提芬史匹堡,看見英國首相這樣詮釋他當年的電影,一定笑甩牙骹(He must be laughing his jaws off) 。
英國和歐洲眼睜睜的看着武漢病毒已經在東亞長達三個月,但全無防範,眼巴巴的看着病毒在意大利登陸,吞噬一個歐洲國家。如同前首相張伯倫眼看着希特拉在歐洲擴張,依然一事無為。
那時候,早有一個邱吉爾看出危機即將來臨。現在這位金毛首相,卻自稱是邱吉爾迷。
病毒並不可怕,不論東西方任何一個國家,腦袋出現殘障的領袖才可怕。
莊漢生讀英國寄宿名校伊頓,後讀牛津。伊頓教出這種「天才」,香港的家長,明天若仍有膽將子女送去英國寄宿學校,伊頓公學即使取錄,也應該永久剔除。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6萬的網紅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宮鬥戲玩出新花樣,奧斯卡罕見三位女演員同時入圍! ✍️或許甘願被利用,只是因為比起被遺忘,心裡還好過一點 🏆2019奧斯卡得獎紀錄🏆 最佳女主角 - Olivia Colman *註:影片3:32處『羸弱』的『羸』讀音為口誤,應為『雷』而非『螢』。 歷史改編 的『宮鬥戲碼』一直是觀眾看不膩的戲...
邱吉爾 電影 在 Facebook 八卦
最沒資格抱怨人生的,就是允許自己一直迷惘,卻不試著做點什麼的人。
Those who do nothing but allow themselves to dwell in despair have no right to complain about life.
#醉好的時光 (Druk), 2021
myVideo 影音隨看APP:http://goo.gl/IUBRwK
這一部是我們意外發現的新愛片,同時也是本屆 #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 的得主。故事敘述面臨中年危機的高中老師馬汀,無論在工作或家庭都遇上瓶頸顯得有氣無力,只有與哥們喝上幾杯,才能稍加振作。他們偶然得知一項理論,主張人類體內本來就該存在0.05%的微量血液酒精濃度。若能適時買醉,必能恢復元氣、活力加倍,甚至更能敞開心胸、提高創造力。這群大叔於是受到鼓舞,決定展開一場「酒精研究計畫」,效仿邱吉爾、師法海明威,每日喝了再上。微醺的馬汀宛如迎來重生,酒精不僅讓他徹底擺脫以往的壓抑沉悶,說話變得風趣倜儻,就連學生的成績也為之帶動,哥們之間更是各個精氣神煥發、衝勁十足。但這項禁忌的實驗,終究還是解套不了現實生活的問題,逐漸走向失控的境界…
喜歡 #Mads Mickkelsen的觀眾,千萬不要錯過這部好片;我們也在Podcast上有聊更多有關這部片的小秘密喔!
Podcast線上聽:https://apple.co/2QRTr7c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電影
邱吉爾 電影 在 陶傑 Facebook 八卦
在宣佈「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政策之後,由於爭議巨大,英國政府總算頒佈:七十歲以上老人在家隔離四個月,慎勿外出。年輕人則可以自由放任,一旦感染病毒,自行產生抗體。
以年齡來區分待遇,削弱「人生而平等」的人權,這是戰爭時期的焦土政策(Scorched Earth)。
因為英國病床不足,全國只有十七萬張,十年保守黨政府削減開支,減少了數萬張病床。以中國武漢病毒在歐洲爆發的速度,英國在三個月內,必須要有六百萬張病床,包括二百萬張 ICU 病床,這一點,除非聽從世衛指引「向中國抗疫效率學習」、請五十萬中國軍隊緊急來英國以「火神山經驗」、十一日之內建成兩百家臨時醫院,否則絕對不可能——如果英國政府相信世衛和中國神跡的話。
換言之,必須以戰爭狀態視之。這位金毛肥首相,終於等來了他的「邱吉爾時刻」(Churchillian moment)。
若是戰爭,確實全民要準備犧牲,這一點無可厚非,而且以曾歷第二次世界大戰大轟炸(The Blitz)的倫敦,何謂自律自覺、全民發揮組織自救的優良民族質素,理應可以向包括歐洲在內的全球示範。
首相莊漢生的「智慧」,是既然歐洲武漢肺炎大擴散,意大利變成了湖北省,這一切,在網絡世界,明擺着天天發生。還要政府教你怎樣做嗎?一個成年人,憑常識判斷,應該知道如何自律、自處、自救。英國政府以無政府主義,來試驗英國公民有沒有起碼的常識和理性。如果這個時候,你還要堅持出席萬人演唱會,覺得捧歌星偶像比傳染他人疾病的風險和尊重生命更重要,這個時候你還認為武漢肺炎只是另一種流感,那麼這種人的智商有問題,在物競天擇的自然界,自然淘汰,理所當然。
所以理論上政府不必下令封城,政府也不必下令停課。政府也不會婆婆媽媽的叫你不要上戲院、去酒吧。即使政府下令,年輕人對保守黨有逆反心理,隨時也不會聽。在美國,川普總統將瘟疫稱為中國病毒,也被仇恨他的白左和一些中國僑民指為所謂的種族歧視。
因此,一切你自己選擇。例如,中小學的家長,可以自行寫信給學校商討如何加強防疫、照樣上課,或要求校長停課。政府不管。但若家長和教師都認為安全,那麼就讓子女照常上課。上課期間,需要採取什麼衛生措施,政府也不多嘴,概憑自己的判斷。
此舉當然還有達爾文的「物競天擇」主題。在哲學上, 莊漢生結合了西方左右兩派社會政治理論的精華,企圖以「自由」(Free will)和「常識」(Common sense)讓每一個國民都成為向自己負責、也向身邊周圍的人負責的個人公民政府。
這一招,叫英國公民不要事事依賴政府,政府將醫療措施不足的事實攤出來,而且令全國明白:現在不是太平時期,而是非常時勢。
此舉當然非常大膽,而且大前提必須是,英國全國的民族質素、公民質素非常高,還高於歐洲拉丁語系國家。
但是莊漢生弄錯了三點。
第一,武漢病毒患過之後自行產生抗體的證據微弱。甚至有許多治癒後重新恢復陽性。兩百名醫生上書,指出首相的抗體概念錯誤,抗體必須在有疫苗注射的大前提下發生。若以拖延手段,換取英國醫療界在幾個月內快馬加鞭推出疫苗還說得過去,但以此換取人體自行產生抗體,是錯誤的出發點。
第二,此一哲學理念,要化為政策,當中有一段距離。要仿效戰爭的焦土政策,還要有其他配套。當年邱吉爾心中明白:若沒有美國的支持,以英國獨力對抗納粹必輸。邱吉爾穿梭大西洋兩岸,展開非常頻繁的遊說,央求羅斯福參戰。英國國民抱心死之心團結抗戰,因為邱吉爾國會演說的口才,也對於美國參戰的前景,抱有希望。
而且英國當時還是帝國,物資的支援調配很充足。當時英國本土有很紮實的製造業,婦女進工廠縫製軍服、工人在中部的汽車城市高雲地利,為前線英軍生產軍車。今日的英國,連口罩也要倚賴中國入口,防護衣和其他家居消毒工具不足。
連美國白宮經濟顧問納瓦羅也即刻呼籲:美國在中國的口罩生產線,從速搬回本土。這就是戰爭的眼光。英國政府若要實行新的焦土政策,必須同時與盟友美國緊密合作,制訂戰爭策略。英國本土全無恢復製造業的準備,若英國進入經濟蕭條,過剩的工作人口,其實可以投入防疫戰爭物資的製造業。而且在這方面還要與歐盟加強聯絡和交流。目前看不到英國政府有如此立體的調配(Co-ordinations)。
第三:英國年輕一代,是否具備與他們祖父母一樣的心智和承受能力?小說家高丁的作品「蒼蠅王」(Lord of the Flies),講一群少年流落荒島,心智並不成熟,讓他們自治自理,只會造成悲劇。當年邱吉爾調動全國投入戰爭,英國BBC , 倫敦Ealing 的電影片場,全部緊密配合政治宣傳,鼓勵人心。在這方面,今日英國政府完全無力,比起中國全球層面組織的政治反宣傳,西方並未建立任何輿論陣線。年輕一代在 Feel-good 的物質安逸環境中長大,連戴卓爾夫人那個時代都缺乏記憶,他們腦海中的自由,與政府現在倡導的自由意志加常識導致的約束,性質完全不同。
莊漢生思想超前,但這種所謂 Think Outside the Box 的思維,只適合大學學生會的沙龍辯論,因為一百年來,在歐洲只有四個人明白:達爾文、倡導無政府主義思想創始人巴枯寧、相信人的意志高於上帝的尼采、相信優生學的希特勒,另加上「無為而治」東方哲學之父老子。
本來,英國的寄宿學校,是英國人文精神的一條脊樑,但這次寄宿學校並無發揮應有的效用。這一點,稍後另文再探討。
邱吉爾 電影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評價
🔥宮鬥戲玩出新花樣,奧斯卡罕見三位女演員同時入圍!
✍️或許甘願被利用,只是因為比起被遺忘,心裡還好過一點
🏆2019奧斯卡得獎紀錄🏆
最佳女主角 - Olivia Colman
*註:影片3:32處『羸弱』的『羸』讀音為口誤,應為『雷』而非『螢』。
歷史改編 的『宮鬥戲碼』一直是觀眾看不膩的戲劇題材,往往與劇中相關的史料或軼事也會持續延燒成為話題。
在18世紀初,由安妮女王Queen Anne執政的英國,身處在與法國交戰,民生經濟困頓的關鍵時期,而本就健康堪慮的她,又在連續產子17胎之後,個性變得更加抑鬱古怪。身邊唯一信任的好友,馬爾博羅公爵夫人Lady Sarah,是她從小玩到大的閨蜜,趁虛而入掌握了執政大權。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Sarah備受寵愛,與被重用的丈夫邱吉爾將軍,在宮中呼風喚雨。直到Sarah的遠房親戚Abigail,來到宮中幫忙,才展開了不輸《延禧攻略》裡魏瓔珞的上位之路。
而我們也想從三個面向來探討《真寵》這部電影,分別是生存的恐懼 、利用與被利用的平衡、以及被遺忘的恐懼。
--------------------------------------------------------------------------------
上一部影片【人生遺片清單】靈異第六感:異裂導演至今無法超越的神作 ⇨https://youtu.be/6N3qu7V2Z70
【人生遺片清單】
Vol. 8 七號房的禮物:公認最催淚電影 ⇨
https://youtu.be/ApCiEgUJaVs
Vol. 7 白日夢冒險王:用這部電影開啟你的2019 ⇨ https://youtu.be/urhnjLB0F1s
Vol. 6 V怪客:人民不應害怕政府,政府應該害怕人民 ⇨ https://youtu.be/j7PWejxBVAc
【2019奧斯卡入圍影評系列】
金球獎最佳動畫:蜘蛛人新宇宙 - 我們不迷美漫,卻好愛這部片! ⇨ https://youtu.be/AMmkHfELu-0
金球獎最佳影片:波西米亞狂想曲 - 半世紀後依然震撼的感動 ⇨ https://youtu.be/gXVbR5_QRVI
#真寵
#TheFavourite
#宮鬥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024Z_oJ2hc/hqdefault.jpg)
邱吉爾 電影 在 品味壹番 A Matter of Taste Youtube 的評價
邱吉爾和海明威 都怎麼喝Martini?【品味壹番 ft. Stupid Bar 03/林一峰Whisky School威士忌第131課】
喜歡007系列電影的影迷,一定對以下這句來自詹姆士˙龐德的台詞印象深刻:「伏特加馬丁尼,用搖的,不要攪拌(Vodka Martini. Shaken, not stirred.)。」
事實上,馬丁尼(Martini)的調法千變萬化,光是基酒就有伏特加與琴酒(Gin)兩大類別;比較挑剔的人,甚至會指定調酒師使用自己所偏好的特定伏特加或琴酒品牌。而許多知名人士,更是擁有他們享受馬丁尼的獨特方式。
英國伊莉莎白二世女皇所偏好的馬丁尼,是使用Gordon's琴酒為基酒,再加上3片檸檬。美國的知名廚師、作家與電視節目主持人茱莉亞˙柴爾德(Julia Child)則喜歡把苦艾酒(Vermouth)倒進裝有大冰塊的杯子,表面再加一點琴酒。
驚悚大師希區考克,喜歡一邊喝著冰鎮後的琴酒,一邊「看著」苦艾酒。同樣是馬丁尼愛好者的美國總統羅斯福,甚至在德黑蘭會議上,親自動手為史達林與邱吉爾,調製他個人所喜歡的馬丁尼。據說這配方的琴酒與苦艾酒的比例是「2:1」,再加上橄欖跟檸檬皮。
威士忌達人學院首席顧問林一峰與「最尷尬網紅」Brandon,這次特別為我們再現傳說中邱吉爾和海明威所偏好的馬丁尼配方。
究竟邱吉爾和海明威喜歡什麼樣的馬丁尼?這樣的馬丁尼,喝起來又是什麼滋味?為什麼我們經常看到在馬丁尼調酒中,搭配著一顆橄欖?為什麼Brandon會堅持,只能用總數為單數的橄欖來搭配馬丁尼呢?
聽聽看林一峰和Brandon怎麼說。
(製作/企劃/翻譯/撰文:高婉珮,攝影:陳思明)
【警語:禁止酒駕。飲酒過量,有礙健康。未滿十八歲請勿飲酒。】
#Bobby'sGin
#CotswoldsGin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ktBWtT6YJ4/hqdefault.jpg)
邱吉爾 電影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評價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s://bit.ly/3eYdLKp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 007 #女間諜
各節重點:
00:00 前導
01:18 變身特務之前
01:54 貝克街非正規部隊
03:02 變身女特務
04:37 靠著一張嘴取天下
06:24 戲劇人生落幕
07:20 重新回到眾人眼前
08:20 我們的觀點
09:26 提問
09:44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Elanor
|腳本:Elanor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珊珊、歆雅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Through Enemy Lines:https://nyti.ms/3dGpkqg
→Blue plaque to be unveiled for woman who was Churchill's 'favourite spy':https://bit.ly/3oagIx5
→The amazing wartime exploits of Christine Granville have been immortalised with a blue plaque.:https://bit.ly/2IFvhZ2
→Clare Mulley talks about her book ""The Spy Who Loved”:https://bit.ly/31lnIxm
→作者Clare Mulley和歷史標章的照片:https://bit.ly/2TmTtBP
→Polish government-in-exile:https://bit.ly/37lfHvV
→「那婊子已死」,卻活在雞尾酒裡:龐德與女間諜的 Vesper Martini:https://bit.ly/3jdAp3j
→Francis Cammaerts:https://bit.ly/3dGPN6W
→巴巴羅薩行動:https://bit.ly/34atEuJ
→【電影冷知識】貝克街非正規部隊——「威力汪卡」的間諜生涯:https://bit.ly/3krXh0x
→Beautiful Portraits and the Incredible Stories of Jewish 'Bond Girl' Christine Granville, Who Was Churchill's Favorite Spy:https://bit.ly/35i4zx8
→【電影冷知識】007之父伊恩佛萊明,貨真價實的「惡棍特工」:https://bit.ly/31jozhZ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kWQi2fQVYM/hqdefault.jpg)
邱吉爾 電影 在 最黑暗的時刻線上看- 電影- Gimy劇迷 的八卦
最黑暗的時刻劇情:|HD|《至暗時刻》講述影片講述英國首相丘吉爾在作為首相期間面臨的最重要的審判:是向納粹妥協做俘虜,還是團結人民群起反抗? ... <看更多>
邱吉爾 電影 在 [歷史好雷] 極富歷史深度的「最黑暗的時刻」 - 看板movie 的八卦
這篇心得是替友人轉貼,
如果版上大大們有任何回饋,
我會一一轉給友人,謝謝~~~
正文:
電影心得<最黑暗的時刻>
2018年1月5日,上映了一部相對比較冷門,卻極富歷史深度的電影「最黑暗的時刻
Darkest Hour」,由金球影帝蓋瑞歐德曼飾演英國第一偉人,溫斯頓邱吉爾在第二次世
界大戰,英國最風雨飄搖的時刻臨危受命,出任英國首相領導戰爭的時候。
有興趣看這部電影的朋友,建議可以先補足另兩部電影,同樣是描寫1940年代英國在戰爭
初期的時刻,2011年上映的<王者之聲:宣戰時刻>,以及去年上映的<敦克爾克大行動>
<王者之聲:宣戰時刻>是以時任英國國王的喬治六世的角度,訴說其在戰爭時期透過廣播
向全國民眾發表抗戰演說,激勵全國軍民士氣抵抗納粹;<敦克爾克大行動>則是以英國平
民及第一線作戰官兵的角度描寫敦克爾克大撤退的過程,而今年的這部<最黑暗的時刻>,
正好補足了同一個時期英國政府的政治活動及決策過程。
1940年5月10日,因張伯倫綏靖政策遭在野黨強力反對而下台,時任第一海軍大臣的邱吉爾
接任英國首相,但當時德國西進,低地三國相繼淪陷,馬其諾防線遭迂迴突破,歐洲第一
陸軍強國法國兵敗如山倒,英國遠征軍、部分法國及比利時的殘部近40萬兵力被圍困在敦
克爾克地區,全國陷入敗仗的愁雲慘霧之中,戰時內閣中的前首相張伯倫及外務大臣哈利
法克斯等保守勢力意圖拉下邱吉爾並與希特勒媾和,而當西歐戰線漸趨明朗化,法國淪陷
只是時間問題時,邱吉爾成為歐洲唯一個對抗納粹及希特勒的國家領導人,他陷入了兩難
的局面,並開始思考,是不是真的要與希特勒談判,本電影完整呈現了一個國家領導人在
危難中的內心煎熬以及決策的勇氣。
5月26日邱吉爾致電海軍中將拉姆齊,下令展開撤退計畫,代號「發電機行動」的敦克爾克
大撤退就此展開,本部電影對發電機行動僅有對決策的描述,而有關撤退過程,可以觀看
之前提到的電影「敦克爾克大行動」。隨著33萬英法聯軍奇蹟般的成功撤回英國本島,邱
吉爾戰時內閣逐漸得到國王與反對黨的支持,英國人民也堅定了繼續作戰的意志,6月4日
,邱吉爾在下議院通報敦克爾克撤退成功,隨後發表了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鼓舞人心
的一段演說:
「我們將戰鬥到底。我們將在法國作戰,我們將在海洋中作戰,我們將以越來越大的信心
和越來越強的力量在空中作戰,我們將不惜一切代價保衛本土;我們將在海灘作戰,我們
將在敵人的登陸點作戰,我們將在田野和街頭作戰,我們將在山區作戰,我們絕不投降;
即使我們這個島嶼或這個島嶼的大部分被征服並陷於飢餓之中我從來不相信會發生這
種情況我們在海外的帝國臣民,在英國艦隊的武裝和保護下也會繼續戰鬥,直到新世
界在上帝認為適當的時候,拿出它所有一切的力量來拯救和解放這個舊世界。」
而這部電影就在下議院眾議員的歡呼聲中畫下句點。
這是一部需要具備相對應的歷史背景知識才看得懂的深度電影,否則很難能夠看得懂劇中
的情節與歷史關係,不過當你看懂,這部確實是令人內心感到激動與震撼的電影,劇中邱
吉爾在雨中仰望天空時雖面無表情,卻能讓人感到內心的無助與百感交集,為了保全30萬
大軍而犧牲掉4000人的痛苦決定,他心裡痛苦卻又堅毅的承擔責任,也看出了一代偉人的
高度與勇氣。他雖看似傲慢,卻讓人感到無比堅定與充滿信心,他讓英國挺過最黑暗的時
刻,不列顛空戰之後,讓希特勒放棄攻打英國的企圖,也因為他讓世界各國看見了抵抗的
決心,終究換來了在最關鍵的時刻來自美國大量的支援物資。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美國正式參與戰爭,自此邱吉爾相信,勝利已經不可扭轉了。
1944年6月6日,盟軍發起諾曼第登陸行動開闢歐陸第二戰場。次年4月,盟軍和蘇聯軍隊在
易北河會師,4月30日,希特勒自殺,5月7日德國宣布無條件投降,次日邱吉爾向英國人民
宣告,英國終於贏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
補充:
片尾的字幕有描述到一段歷史說在1945年7月26日邱吉爾落選,我在這邊補充一下這段歷史
事件和一個趣聞,當時邱吉爾所屬的保守黨在大選中失利,邱吉爾隨即失去首相職位,由
工黨黨魁艾德禮接任首相,而就在當時,邱吉爾人在德國與其他同盟國領導人召開波次坦
會議,邱吉爾聞大選失利後曾說「英國人真是忘恩負義啊!」,但他也在之後的記者訪問中
說「對他們的偉大人物忘恩負義,是偉大民族的標誌。」
另一則故事則同樣發生在得知大選失利之後,蘇聯總理史達林對邱吉爾說:「你打贏了戰
爭,英國人民卻罷免了你,你看看我,誰敢罷免我?」,而邱吉爾展現了超乎想像的民主素
養與高度回應了史達林:「大元帥閣下,我之所以打仗,就是為了保衛英國人民,有罷免
我的權利!」,頓時讓史達林啞口無言。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8.118.18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15767436.A.E68.html
已用桌電編輯,看有沒有好一點。
非常謝謝大家的留言,包括對這部電影的支持~
各種意見都已分享給朋友~:)
※ 編輯: Beynerson (1.161.170.95), 02/27/2018 14:31:57
※ 編輯: Beynerson (1.161.170.95), 02/27/2018 14:33:39
※ 編輯: Beynerson (1.161.170.95), 02/27/2018 14:35:3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