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台灣大學畢業演講影片來了。我在演講中談到AI時代的三個想像圖:1)你希望自己在AI時代人類工作的金字塔中,佔據哪個位置?2)你想怎麼使用你的魔法棒,引領AI時代並做最好的自己?3)聆聽你內心的聲音,追求你的夢想和所愛的事。演講全文如下:
【台灣大學畢業演講全文】
謝謝台灣大學邀請我參加今天的盛典,能和全台灣最頂尖的一群畢業生,以及各位的家人、親友齊聚一堂,分享你們的喜悅,我感到非常榮幸。首先,我要向所有的畢業生表達祝賀,我為你們感到驕傲!
還記得34年前,我跟各位一樣坐在大學畢業典禮台下。當年的我,大學四年,找到了我的兩個最愛。第一個最愛是我的初戀,也是我的畢生摯愛,我的妻子。
而今天,不是來講我的初戀,而是來講我另外一個大學期間的最愛:人工智慧,就是現在最火的AI。我最近找到我大學畢業時,申請博士作文,最後我的總結是:「 AI是對人類學習過程的闡釋,對人類思維過程的量化,對人類行為的澄清,以及對人類智力的理解。AI是人類認識並理解自己的最後一步,我希望加入到這個一個全新但是最能改變世界的科學。」
畢業那天之後的34年,我在AI科研、開發、投資方面不斷耕耘。今天,我很有把握地告訴大家:未來10年的AI革命比工業革命規模更大,而且來得更迅速猛烈。
有什麼證據呢?最近最大的科技新聞就是AlphaGo 打敗人類最頂尖的棋手柯潔。棋聖聶衛平點評:AlphaGo可以說是20段,人類要打贏AlphaGo唯一的希望就是拔掉電源。
AlphaGo只是一個例子,在過去的兩年,AI在人臉辨認、語音辨認都超越了人類。 我們投資的一家AI貸款公司,每筆貸款只要8秒鐘,比人花8個小時還要精確。這家公司成立兩年後,今年將會發放3000萬筆貸款,幾乎超越了所有的銀行。
如果把這些技術和成果往後延伸,我們可以很確定地預測:未來十年, AI能在任何任務導向的客觀領域超越人類。AI將取代人類50%左右的工作。AI會取代工廠的工人、建築工人、操作員、分析師、會計師,司機、助理、仲介等,甚至部分醫師、律師及老師的專業工作。
在這十年,我們將進入一個富足的豐產時代,因為AI作為我們的工具,將為我們創造巨大的價值,幫助我們降低甚至消除貧窮和飢餓。我們每個人也將獲得更多的時間,來做我們愛做的事。
在這十年,我們將進入一個焦慮的迷惘時代,因為AI將取代人類一半的工作,許多人會因為失業,失去原本從工作中獲得自我實現的成就感,而變得憂鬱和迷茫。
接著,我想跟各位分享有關人工智慧未來的三個想像圖:金字塔,魔法棒,和愛心。
首先來想像一個金字塔。隨著AI到來,職場的金字塔結構將會重組。
金字塔頂端的人叫做創新者。AI優化某一個領域的精確度,遠超人類,但是AI是不會創新的。每個理工科系畢業的學生,你們的機會在於創新和發明前所未有的技術。這不只是為了避免被AI取代,也是作為頂尖學府畢業生的責任和機遇。
那些資工系畢業的學生,請不要認為自己必須去面試所有半導體公司,挑個最高薪的工作,請慎重考慮去世界最頂尖學府深造或最頂尖科研公司從事科研。
那些醫學院畢業的同學,請不要只追逐高薪的醫師工作,請考慮做醫學研究工作。因為你有機會延長人類的壽命和生活質量,這是AI做不了的。這點是我和哈佛癌症醫學院的院長交流時達成的共識。
對於這些有創新能力的同學,我想分享一個我當年讀博士時,我的系主任對我的期望:「在你的博士論文領域,成為世界第一人。」因為他的期望,我放棄了兩個簡單的課題,最後才做出了世界第一套不指定語者的語音辨認。
金字塔第二層是各行業的專家。這包括了各垂直領域的頂尖專家和各行各業專業人士。對於新聞系的同學:雖然我認為大部分記者會被AI取代,尤其是財經新聞、體育新聞AI今天已經比大部分記者寫得更快,更好,而且不會犯錯。但是AI肯定無法寫出比高希均教授更好的經濟評論。雖然AI已經開始寫小說,但是AI肯定寫不出比龍應台更好的散文。對於商學院的同學:雖然AI可以在炒股方面打敗絕大多數電視上的股市名師與名嘴專家,但是AI無法取代我們創新工場對科技趨勢預測和早期投資的眼光。
我想給台下法律系的畢業生特別打打氣:作為律師費用的最高消費者之一,我有親身經歷,頂尖的律師是不會被取代的。雖然重複性的和簡單的律師工作,比如說搜尋資料、篩選證據,甚至梳理辯證邏輯,肯定會被AI取代。但是當我2005年面臨有史以來最大的「跳槽訴訟案的時候,我對我的律師佩服的五體投地。他呈堂辯證的絕佳口才、審問對方證人的犀利程度,都讓我歎為觀止。他感染了法官和全場,他的個人魅力完全不亞於電影A Few Good Men裡的Tom Cruise,這是AI永遠沒法做到的。
AI時代,將會是藝術及文化創作者的美好時代,會有更多的藝術家、 設計師、詩人、歌唱家、演員的出現。AI無法做到感性自由的創造。有些人可能已經看過AI可以把一張畫做成莫內的風格,但如果給AI一張白紙,它沒辦法像一個五歲小孩天馬行空地去畫畫說故事。AI不懂美,不懂幽默。有一個識別笑話的軟體,看到它認為有笑點的地方就會說“哈哈”。當我們輸入今天的報紙的時候,他看了每句話都是“哈哈”。我看到很多台灣的創作者和設計師正在文創領域中努力,也有不少在國際上有亮眼的成績,期待你們當中學習藝術、戲劇、音樂等專業的畢業生能夠運用藝術和美學,甚至在文化娛樂領域創業,進一步提升台灣的軟實力。
AI時代,也將會帶給文科生各種希望。前一陣有篇採訪標題:“李開復說文科生的時代來了。”有位大學生看了問我:是不是文科生好找工作了?抱歉,不是的,而是別科的也變得一樣難了!但是進入AI時代,各種文科真的變得各更有意思了。比如說:我們可能一百多年沒有看到一個偉大的哲學家了,但是AI時代,哲學就很有意思了。如果人能被AI複製,那麼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呢?心理學也更有意思了,如果AI能解決人類溫飽問題,但是又有那麼多人失業,那麼最高層次的自我實現問題怎麼辦呢?同樣的,社會學、歷史、人類學都因為AI可以有好多新課題。
我上個月參加哥倫比亞大學理工學院畢業典禮,有機會和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兩位同學聊天,我問他們兩位覺得最有價值的學科是哪一門,他們兩位理工科學生同時回答「當代文明」,居然和當年讀理工的我一樣!如果不是當年這門課,也許我今天只會專注AI技術,而不會考慮到AI對社會的影響而寫下我的新書《人工智慧來了》,更不會站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人類的願景。我覺得理科生如果能有人文關懷,未來會有更大的價值,因為AI是無法在做這麼大的跨越的。
以上提到的各種行業機會都讓人振奮,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畢業生只要努力都能爭取到這些機會。但是務實地說,這些金字塔頂層的機會不是社會上每個人都能得到的。尤其在AI大量取代重複性工作的時候,被取代的人怎麼辦呢?我認為工作結構金字塔的基層,80-90%的就業機會將是:人與人之間的服務業,這群人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不可或缺的黏著劑:服務、參與、聯繫、情感。這些都是AI不能做的。
當未來人有了更多的時間,人們會希望能有更貼心又有人情味的服務,和真正用心做出來的產品與服務。比如說,餐飲業的從業者會把餐廳的經營收拾工作交給機器人去處理,把時間用來研發更具特色的美食,店主人也更有空能跟上門的客人聊天交朋友。再舉個例子:在中國大陸的家政服務領域,開始有了細分,甚至有些高收入的服務。比如說,上門廚師、按摩師、換季疊衣師、孕婦需要的有:月嫂、育嬰嫂、甚至還有催乳師。
近年我把家搬回台灣後,我特別看好台灣的服務業。比如說:我的朋友朱平創立的肯夢學院,培養的不只是美髮設計師,更是風格生活家,帶給顧客美和快樂。我的大陸朋友發現台灣不但鳳梨酥、牛扎糖好吃,連四川牛肉麵都那麼好吃!最有人情味的。我有一位朋友幾年前來台灣,親身體驗了台灣計程車司機和眼鏡行服務的誠信、專業、友善、可愛、認真。還有一位大陸朋友說:“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在台灣社會擔心台灣競爭力的時候,其實我認為只要走上街頭小巷,感受一下周圍的人情味,體驗一下世界頂尖的服務業,就會發現這就是台灣的核心競爭力。大家可能在想:服務業值錢嗎?當然值錢!創新工場投資台灣創業者最成功的三個案子不是科技公司,而是服務公司,分別是:“藍領服務”,“快剪”,和“麵包”。我們幫助這三個公司引入大陸市場,都在“消費升級”的趨勢下快速發展。我認為三年內三家公司都有機會成為十億美元的獨角獸。
接下來再想像一根魔法棒。我想跟大家分享我特別喜歡的一句話,是英國科幻小說家亞瑟‧克拉克所說的:「任何先進的未來科技,都會帶來和魔法一樣的效果。」
無論你是否是主修技術,你應該開始把AI視為引領未來的超強魔法,你要用它不斷升級進步,才能在你的專長領域中發光發亮。你可以把AI想像成Internet,我們過去20年的生活體驗已經被網路全盤改造,下一個10年將會被AI改造。這也代表,無論你專長在哪一個領域,都要成為第一個善用AI工具的人。如果你是軟體工程師,你要利用AI工具來檢查和優化程式、甚至編寫新的程式。如果你自己開公司,你要使用AI工具來管理帳務成本,最大化你的變現和利潤。如果你是腫瘤科醫生,你需要用癌症分析和診斷工具,和你一起診斷病人。AI工具和人類的關係應該是1+1=3,如果在100個癌症患者中人類醫生能救70人,AI能救60人,兩者相加也許能拯救80人,人工智慧會繼續進步,未來也許救80人,那時兩者相加也許就能拯救90人。
我觀察到台灣社會有一種被動、推卸、無奈的氛圍。經濟沒有進步是政策的問題,薪資低是企業的問題,房價高是房地產商的問題,年輕人看不到未來是大環境的問題。那麼,作為在AI時代來臨即將要踏入社會的新血,我們能做些什麼?
有了AI這支魔法棒,你有責任去解決困難的問題。不要浪費時間做那些機器很快就能勝過人類的事。不要接受沒有挑戰的工作,對自己設定積極而嚴格的學習目標,選定某個具體領域勤下苦工,成為AI無法取代的人才。
有了AI這支魔法棒,你有責任做更有智慧的職涯選擇。不要只追求時下看來很酷的流行工作,選擇能改善社會和世界的工作,選擇能幫助人們而不貶低他人的工作,選擇有同理心和愛心的公司企業,而不加入透過不法獲利壟斷市場的公司。魔法棒在你手上,你必須勇於冒些風險,勇於承擔責任,勇於揭發不正義,為台灣社會施展更正面積極的魔法。
有了AI這支魔法棒,你有責任重建台灣和世界的連結。你們的世界觀應該不止於天天上網彼此點讚或轉發八卦。要多上有養分的英文網站,讓自己的英文更加進步,每天吸取國際知識時事,認識和你同一個領域、同年齡層其他國家的優秀年輕人在做些什麼、關心什麼。你的專長有沒有國際會議、國際獎項、國際型計畫可以積極參與報名?你是否要考慮留學,或到國外工作一段時間,多花時間結交更多跨國城市的朋友,引爆思想火花的碰撞,了解不同的文化和價值觀。
最後,讓我們想像第三個圖像,愛心。
四年前,我被診斷得了第四期淋巴癌。當時我面臨一個冷酷的事實,我當時認為自己生命可能要用月來計算。
在接受治療那段充滿不確定的日子裡,我對人生反思良多,我才意識到,我追逐的事業、名聲、甚至是等待了30多年終於到來的AI,對我來說都毫無意義。我意識到,過去我人生的優先次序完全本末倒置。我忽視了我的家庭。我的父親已經去世,我媽媽幾乎認不得我,而我的孩子不知不覺中都已經長大。
幸運的是,我的病情已經穩定,所以今天能來到台大和你們相聚。我現在花更多的時間和家人相處。我搬回台灣離母親更近,無論在北京和台灣我太太都會與我同行。當孩子放假回家的時候,我不是休兩、三天假,而會休兩、三個星期。
我也開始花更多的時間和他人交心。週末,我和好朋友們一起爬山或出遊。我帶整個公司同仁到矽谷一個星期參訪全球創業聖地,我和在社交平台上向我提問的年輕朋友碰面。我向幾年前我冒犯過的人聯絡請求他們原諒。我寫下《我修的死亡學分》這本書、拍攝一部紀錄片,跟更多人分享我從和死神擦肩而過的經驗中所學到的事情。
這段經歷不僅改變了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啟發了我對於AI之於人類存在意義的一個全新觀點。的確,AI在許多分析型的工作已經明確的擊敗我們,AI勝過人類的領域只會一個個增加。但是,工作能力並不是我們之所以成為人的原因。身為人類的獨特之處,是因為我們有愛的能力。
當我們見到新生兒的喜悅心情,當我們一見鍾情時怦然心動,當朋友用心溫暖聆聽我們的傾訴,當我們幫助別人之後的愉悅感。我們距離完全掌握人的「心」還早得很,更別說想要複製它了。唯有人類,能夠去愛和被愛。人類想要愛人及被愛,愛和被愛使我們的生命有意義。有了這個信念,我們現在知道自己必須做什麼。至少要感恩我們被愛。更好能回饋我們所得的愛。最好能要把愛傳出去,不期待回報地去愛。
回到AI的主題,我們跟AI最大的差別就是我們有愛。雖然你們看到科幻電影裡面的AI有愛,但是那是虛構的。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AI程式沒有愛的能力,他們甚至沒有任何感受或自我意識。AlphaGo擊敗了柯潔,但是AlphaGo下棋沒有任何樂趣,贏棋感覺不到一絲快感,贏了之後也沒有擁抱它愛的人的慾望。AI是冷冰冰的。
將來,即使AI診斷工具比醫生精準10倍,病人不會想要從AI機器人那裡聽到一個冷冰冰的診斷說:「你得了第四期淋巴癌,5年內有70%的死亡率。」病人會想要一位願意聆聽我們病痛、鼓勵我們的「愛心醫生」說:「李開復也得過同樣的淋巴癌,經過治療後現在很健康,所以你也要加油。」在AI分擔了繁重的理性工作後,醫生終於有時間到家裡去探病,有時間和我們說話。這種愛心醫生不僅使我們感覺更人性,更有信心,而且也會產生安慰劑效應,增加病人康復的幾率。
這有可能解決我前面提到AI取代人類工作的問題。「愛心醫生」的人數將超過現在的醫生人數。失去工作的人可以去做傳播愛和分享經驗的服務業,無論是做熱情的導遊、貼心的飯店禮賓人員,或是風趣的調酒師。有了這類全新的「愛心服務專家」職位,將會創造出許多新的人情味服務業工作。它們不一定是「職業」,也可以是在孤兒院或養老院的志工類工作。我回到台灣居住的這段時間,多次被台灣的志工打動。我在佛光山、慈濟、甚至圖書館、區公所,都經常碰到彬彬有禮,充滿人情味,有感染力,而且永遠帶著笑容的志工。我相信台灣的志工精神,可以感染世界,可以讓更多人找到AI無法取代的服務業工作。這不但能帶給人自我實現的自豪感和滿足感。更重要的是,這會讓我們的地球充滿愛與歡樂。
我們已經創造了許多任務導向、比我們大腦厲害的AI,那是我30多年前的夢想。對於資工系科班出生的我來說,我感到相當自豪。但是生病後的我更意識到,我這三十多年把重點放在錯誤的器官上。人體最重要的部位不是大腦,而是我們的心。
這一課,花了我太長的時間才學到。我希望今天每一位同學,在你們正要邁入人生下一章的轉捩點,用你們過人的大腦面對人生,但更重要的是,用「心」創造有意義的新生活。
我希望今天參加完畢業典禮後,你能花一些時間思考我演講中的三個想像圖:你希望自己在AI時代人類工作的金字塔中,佔據哪個位置?你想怎麼使用你的魔法棒,引領AI時代並做最好的自己?還有,聆聽你內心的聲音,追求你的夢想和所愛的事。
恭喜各位畢業生,祝福你們!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7萬的網紅真電玩宅速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渴望被愛 這個由人們一出生即開始尋找的本性 而這樣的追求也在遊戲中的人物設定中傳達這個理念 當我們回想襁褓時期 依偎在母親的懷中 而這個提供我們安全感和生命來源的乳房 也在風雷的遊戲中大量出現 象徵我們這心靈深處最美好的記憶 將在遊戲中繼續下去 由風雷時期到現在參天律的女性角色 自公佈以來即有廣大的...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作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那些電影教我的事作文 在 李開復 Kai-Fu Lee Facebook
- 關於那些電影教我的事作文 在 張曼娟 Facebook
- 關於那些電影教我的事作文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 Lessons from Movies Facebook
- 關於那些電影教我的事作文 在 真電玩宅速配 Youtube
- 關於那些電影教我的事作文 在 Re: [討論] 超粒方真的很懂美漫? -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那些電影教我的事作文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Lessons from Movies 的評價
- 關於那些電影教我的事作文 在 電影教會我的事作文在Youtube上受歡迎的影片介紹|2022年06月 的評價
- 關於那些電影教我的事作文 在 電影教會我的事作文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那些電影教我的事作文 在 電影教會我的事作文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那些電影教我的事作文 在 電影教會我的事作文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那些電影教我的事作文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youtube的推薦 的評價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作文 在 張曼娟 Facebook 八卦
到了人生的最後,你都要想一下要用什麼方式、什麼樣的姿態、什麼樣的感覺跟這個世界告別。
年紀大了之後就會覺得時間過得很快,人生真的很短暫。就算我們可以活到一百歲,也只能活這一次,既然如此,那就好好地為自己活一次。這也是我們離開這個世界之前,應該有的認知。
所以,好好照顧父母,好好整理人生,然後面對最後的渡口。
——張曼娟
中年人要找回遺失的自己,才能活得心安理得|文茜x張曼娟
<文茜大姐大微信公眾號編輯部整理>
張曼娟最近出了一本新書,寫給中年人的情書——《我輩中人》。
年輕時,人總是希望被全世界喜歡和接納。但如果人到中年還沒明白人生不是為他人而活,當你邁向終點前,就要習會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找到自己的興趣,盡情做自己,人生才不會有遺憾。
◆ 陳文茜:在《我輩中人》這本書𥚃,你摘用了電影《大娛樂家》的一段話:「你不需要全世界都愛你,只要幾個好人愛你,那就夠了。」而你後面接的話太出色了,你說:這句話很中肯,也很中年。
◇ 張曼娟:沒錯,這確實是中年才會領悟到的。
當我們年輕的時候,會用盡力氣讓全世界的人都認同我們、喜歡我們,有這樣的渴求和匱乏,是因為我們並不喜歡自己,並沒有接納自己。於是,希望借由別人的喜愛來肯定我們自己存在的價值。
等到了中年以後,人才會越來越篤定地喜歡自己、接納自己,不會再去假裝喜歡很多人,也沒有必要被很多人喜歡。
所以,就會按照自己的本性和秉性,去找極少數氣味相投的朋友。
◆ 陳文茜:你這本書是特別寫給中年人的,為什麼不是中老年人呢?
◇ 張曼娟:我對中年的定義可能比一般人長,以現代人壽命來看,35-65 歲作為中年人應該是很中肯的,但現在我想把年齡的上限修正到 70 歲。因為我看到身邊很多朋友都已經超過 70 歲了,但還是活得很精彩,很有活力,完全沒有「老」的意識。
所以,其實定義並不重要,心態才最重要。
這幾年,日本開始發展出一個很完整的「大人學」,包括大人的旅行、大人衣著、大人的飲食、大人的酒……於是,我在想到底什麼是「大人」?
「大人」並不是用年齡界定的概念,但必須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要對這個世界有更深的瞭解與包容,並充滿熱情和好奇心。
正如孟子所說:「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 張曼娟:「大人」其實很漫長,延宕的上半場會用一些「無常」教會我們很多,比如人生不生氣,人爭不爭氣。
我以前屬於中後段班的小孩,從小就被老師和父母要求,「你要爭氣」「要為父母爭氣」「要為自己爭氣」。可是,當我真的到了中年,才發現很多東西,即便你再爭氣也得不到,結果反而真的是爭了一肚子的氣。
中年之後就要為自己而活,不需要去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是要活得心安理得,讓每天都過得踏實、快樂,這才是最重要的事。
◆ 陳文茜:「欲海無涯,唯閱讀是愛」,你認為中年人更應該閱讀,這樣才會找到一種真正的篤定,對嗎?
◇ 張曼娟:沒錯,我們本來就是靠閱讀滋養長大的一代人,和下一代不同,他們的的生活有太多有趣的娛樂。但對我們而言,最大的娛樂就是電影和書。小時候去圖書館看書,一坐就是一整天。
現在就算老花眼了,也總想著配一副好一點的眼鏡繼續閱讀。哪怕現在可以通過網絡看到資訊,但都比不上閱讀書籍時,擁有一種專屬於自己的純然空間的感覺,就好像可以聽到自己的內心與這本書的對話。
所以,閱讀時你會感覺到豐盈,不但不會覺得孤獨,甚至還會渴望孤獨。
◆ 陳文茜:「中年的我已經明白:人生難免一死」,所以你覺得在邁向終站之前,要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不至於將來留下太多遺憾。
換句話說,就是找回遺失的自己,並用擅長的方式做自己。對你來說,做自己有這麼難嗎?
◇ 張曼娟:對我的前半生來說非常難,因為像我們這種學習成就比較低的小孩,永遠都被父母要求,「一定要做到跟成績最好的人一樣」。以至於一直覺得自己不好,別人比較好,希望變成別人。
後來才發現,其實我也有自己的才能,不需要跟那些人一樣,於是我才慢慢地做回自己,然後越做越開心。
◇ 張曼娟:最近,我常看到一些成功人士在談及自己是如何成功時,都會提到一個觀點——做自己想做的事和喜歡的事。
然而,很多家長給孩子灌輸的理念並非如此。選專業時常常會聽到這樣的聲音「你成績這麼好,一定要念醫學院」,我就問那個小孩「你想念醫學院嗎」,他的回答是「一點都不想」,但怕父母失望和難過。
很多父母覺得這樣做是為孩子好,其實他們不知道,讓孩子做自己,而不是做別人,才最重要。
◆ 陳文茜:我在學校教課的時候,也有一些學生問過我類似的問題,我的答案是:不要用「父母」來做你「不做自己」的理由和藉口,如果不能拒絕父母,那這一生就不能拒絕別人。
父母是最愛我們的人,他們給的壓力源自於愛和期待,所以不需要反抗和叛逆,而是要通過溝通,試著去說服他們。當你可以走出一條他們本來不同意但最後卻為你鼓掌的路時,你就成功了。
我記得考大學填志願的時候,我母親想讓我讀商學院國貿,就偷改了我的志願表。於是我打電話告訴她,這叫偽造文書,涉及犯罪,讓她在指定時間內去領一張空白的志願書還我並道歉,否則我就不考大學了。
面對這樣強勢的母親,難道只能投降嗎?不,你不需要對抗,不需要生氣,只要半威脅半說服她就好。
◆ 陳文茜:做自己會很辛苦,但不做自己會很痛苦。如果兩條路選一條,我當然會選擇做自己,至少是快樂的。
當你要做自己的時候,尤其一個女性想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就會引來別人的誤解。你越做自己,那些做不了自己的人就會越討厭你。
◇ 張曼娟:我從小就知道怎麼去討好別人,非常在乎別人會不會因為我而不開心。但現在,我不在乎別人對我的看法或是評語了,反正不管他們怎麼想,我就要做自己想做的事,寫自己想寫的書。
當初我放棄大學的教職和退休金時,很多人覺得我很可笑,很愚蠢,但我就是放下一切走了,弄了一個小學堂,教小朋友們寫作文。這就是真正讓我快樂的事,也讓我覺得人生很值得。
◆ 陳文茜:你的書中「照顧老去的父母才真正理解人生」,從「做自己」的熱血中年到照顧老人的晚年,這個過程不只看到父母的老去離世,還會預見下一階段的自己。
◇ 張曼娟:在照顧父母這件事上,很大的挫折在於我們從來沒有學過怎麼照顧老人,無例可循。尤其像我這樣父母都是從大陸過來的人,家裡根本沒有其他老人家。
況且那時候的醫療水平有限,能活到七八十歲就已經很不容易了,不像現在,動輒八九十歲,甚至一百歲都稀疏平常。這些老人有各式各樣不同的身體疾病,有些甚至失智。
對我們這一代中年人來說,完全沒有防備,也沒有任何應對策略,就突然展開了一場「戰爭」,而且被打得落花流水。
很多事情,只要努力就可能成功,但照顧父母卻是不管你多努力,多用心,付出多少,都注定是一場會失敗的「戰爭」。因為到最後,你都會失去他們,這大概就是中年生活𥚃,必須承擔的難以言表的壓力和痛苦吧。
◇ 張曼娟:我常常會跟好朋友郭強生(《我將前往的遠方》作者)談論照顧年老父母的話題,他最近獨立照顧失智的老父親,前幾年剛送走了罹患癌症的母親。他把自己留給了父母,給了他們很長時間的陪伴。
還記得我剛認識他的時候,他還是一個非常快樂、愛唱歌的男生,從沒想過有一天他也會到中年,要承擔照顧老父親的孤獨。那時候他唱《讓生命去等候》,唱著「等候下一個傷口」,沒想到竟唱成了最真實的人生。
書𥚃也談到了愛,但不只是愛情的愛,而是一個更廣義的愛。中年的我還有能力去愛很多身邊的人,他們可能是工作夥伴、學生、寵物,當然還有我的父母。
◇ 張曼娟:有一次,我陪媽媽去醫院做腦部的核磁共振,她穿上一件長袍坐在椅子上,我向她揮揮手,她也舉手回應我,帶著靦腆的微笑。
那時候,我覺得媽媽既熟悉又陌生,與平素的樣貌不同,竟特別得美麗。於是我馬上按下手機快門,把那一刻留下來作為永恆,發在臉書上。
雖然媽媽的記憶在流失,已經開始有失智症的症狀,常常分不清時間和空間,也忘了很多事,但她還記得她愛我。她是一個樂於表達情感的人,有一次她正準備睡覺,臨走前對我說了一句「我愛你」,著實讓我很感動。
那一刻,我一定會牢牢地記住。
◆ 陳文茜:書中「最後一哩的送行者」,提到了「走向渡口,尋找一條船」,而那個渡口其實就是我們人生最後的終點,送行的就是自己。
人到中年,就要把人生之前的垃圾清理乾淨,把對這個世界的怨恨不平清理乾淨,這樣老的時候就不會變成讓人討厭的老人,否則再有錢也沒有人想照顧你。
人到中年,除去功名利祿後,還需要培植很多樂趣及新的價值,比如一定要閱讀,聽音樂,養花⋯⋯這才是到老年時最重要的資產。
◇ 張曼娟:人生真的是一個功課,有的人年輕時候就很辛苦,有的人可能像我一樣沒那麼辛苦,有的人可能像文茜一樣從小就可以做自己……但不管怎麼樣,到了人生的最後,你都要想一下要用什麼方式、什麼樣的姿態、什麼樣的感覺跟這個世界告別。
年紀大了之後就會覺得時間過得很快,人生真的很短暫。就算我們可以活到一百歲,也只能活這一次,既然如此,那就好好地為自己活一次。這也是我們離開這個世界之前,應該有的認知。
所以,好好照顧父母,好好整理人生,然後面對最後的渡口。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作文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 Lessons from Movies Facebook 八卦
如果只剩下你一個人還在意,就放手吧。
Perhaps it is a good time to let go when you are the only one who still cares.
雲端情人 (Her), 2013
#解憂電影院 No.347
讀者來信,節錄如下:
“親愛的水ㄤ水某你們好!我是一名高中生。之前買了你們的書之後就一直很喜歡你們~也常常記下你們為電影下的註解來寫作文!每個令人心動的佳句都讓我記下來了!
幾個月前認識一個女生,回想起來真的是很不可思議。他是個理性不主動的女生,而我是個外向活潑的男孩~藉由問她問題我順利的要到了他的聯絡方式。我們徹夜聊天、我們都是很奇怪的人,但卻能找到彼此的話題,產生共鳴。
我們一直一直聊,在學校下課,午休睡前,下課去補習班後,還有每個晚上睡前的半小時。我把我的煩惱心事都告訴她,她也會分享她的日常生活和給我很多好意見!
可是,這樣的關係大概只維持了幾個月,從不知道何時開始,她對我比較敷衍,我問她的事情,卻得到了這樣的回答:干妳什麼事情?妳又自以為了!
當時我很茫然,於是我覺得她出了什麼事情而持續關心她,卻一直遭受到同樣的回答。我不知道該怎麼做,但我不想還沒搞清楚事情前就結束一切,於是我們很尷尬的聊天一段日子,我們的關心就這樣越來越差。後來她甚至不回訊息了。
我開始去找找之前的對話記錄檢討自己,是不是哪裡有話讓她覺得不自在?去問問我身邊的人還有她的朋友,卻收到不同的答案所以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做!
怎麼也想不透,一個人怎麼可以變得那麼快。或許是我太常把難過的情緒帶給她,又或者她覺得我們的關係一下變得太密切而想要遠離我!還有可能是因為更了解我後覺得不如預期?
她是個好女孩,很孝順很聰明又很體貼溫柔,原本我以為我只把他當很好的朋友,但被不理不睬一個月後我開始覺得其實我喜歡上了她,這是二見鍾情的愛!
我很不想失去這個好朋友,也想繼續發展這段對我來說難能可貴的緣分,但卻無力解決這件事情,只能盡量用熱臉貼冷屁股,期待她有天可以把她改變的原因告訴我!好想回到以前快樂的時光,該如何道歉解決這一切呢?“
我們推薦的電影是《雲端情人》。
<點擊連結可看全文>
在意著「那個不在意你的人」是一種悲哀啊!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 Lessons from Movies
#特約專欄
#妞編
圖片來源:《雲端情人》劇照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作文 在 真電玩宅速配 Youtube 的評價
渴望被愛
這個由人們一出生即開始尋找的本性
而這樣的追求也在遊戲中的人物設定中傳達這個理念
當我們回想襁褓時期
依偎在母親的懷中
而這個提供我們安全感和生命來源的乳房
也在風雷的遊戲中大量出現
象徵我們這心靈深處最美好的記憶
將在遊戲中繼續下去
由風雷時期到現在參天律的女性角色
自公佈以來即有廣大的粉絲
而刻化美麗的角色設定
在製作人眼中只能稱為基本功
我們在美術上當然說第一個
會直接揣摩這樣的一個個性
另外的話當然是說
它如果揣摩出來個性符合
但是如果你
看過你不會記得的話
那我覺得也是不夠成功的
所以說我們會一直反覆來反覆去
常常在發表會的時候可能會有
很多張它的設定圖
然後從中去選擇
哪一張是最合適的
那當然有些人可能會有些設定可能會很累
有些東西沒有被採用到
但是可能沒有辦法
我們為了那個東西是最好的要求會比較多
我們希望呈現給玩家就是
能夠充滿是動畫跟漫畫的感覺
那個角色是很強烈的
在場景上
製作團隊也實地走訪各地取景
並在設計上加入台灣文化元素
像是奇岩峻石的太魯閣、萬華剝皮寮
華西街紅燈區等元素
要將這些台灣特有的文化
在參天律的世界中保留下來
玩家在參天律的世界中
不時會看到富有台灣味的場景
每次前往新場景都充滿期待
每踏出一步都可以衝擊視野與想像的界線
參天律製作團隊不僅僅是做線上遊戲
更像透過遊戲實現出一種台灣精神
也為時下充滿打殺的網路遊戲
添上一抹禪意
台灣有很多不錯的場景
其實它逐漸就是好像
因為工業化的發展城市化的發展
然後大家都把它遺忘了
那大家都習以為常的路過這些廟這些老街
藉由遊戲來保存這些台灣之美
我覺得是一個很酷的想法
以前我們打遊戲
要嘛就是在歐洲的大教堂打怪
不然就是在地下城
不然就是在中國的寺廟
可是就是沒有台灣的東西
所以我們就覺得說應該選一些台灣在地的那種
很有趣的那些老的街景廟宇
來做某些層面
應該是蠻棒的一個點子
對傳統文化的傳承
對環境生態的保護
對玩家心靈的沉澱
參天律所帶來的不僅僅是純娛樂體驗
其中還有更深層的反思
對天律的參悟
以台灣自製的線上遊戲而言
唯晶科技確實做了一款史詩鉅作
更傳達了「國產遊戲就該這樣做」這種信念
在熟悉的場景裡往往有著特別的文字符號
有著熟悉的神秘感,這是因為唯晶科技在製作文字時
也融合了西夏、契丹
則天這些百年文明的神秘字體
而在讀取畫面時的符號
其實是「Loading」的變型字樣
墳場一旁的花朵
道路旁空無一人的攤位
只要玩家願意停下腳步看一看
都會在細節中發現團隊的用心
風雷時期的作品,除了以出色的美術設計外,在聲音上也是十分講究
,打造了一款款令人再三回味的遊戲。不過到了現在唯晶科技的《參
天律》,將這些引人入勝的元素,從電腦遊戲水平提升到媲美電影級
製作的境界。
這個劇本可能在2010年的年初的時候就已經畫好了
但在參天律裡面我們有台灣文化在裡面
有很多東方的神魔
所以說裡面很多的神啦佛阿等等
這段影片就要很強烈的把怪力亂神的風格抓出來
那可能這樣一個東西造成
巧妙的跟阿修羅之怒有類似的一個效果
它整段的影片的話
其實是在影射天燁緒的一個小時候
可以從她的頭髮顏色推論出就是她
她在祭典中
看到東道域的祭典很多的天燈冉冉的升起
它那個描述的也是一個短暫和平的一個象徵
那緊接著可能就轉接到卍芷的身上
其實這中間暗示著這兩位女角
可能是有某種命運上的連結
那這個就留給玩家後面去探索
其實我們風雷
從守護者之劍/聖女之歌
其實一些它的Opening的動畫
其實都是以2D結合3D的方式呈現
所以我們在參天律這裡
這個專案
其實我們也是不會違反這樣的一個演出手法
所以說我們會結合2D跟3D
為呈現最完美的細節
參天律動畫版日後也將推出藍光紀念光碟
玩家將可以用最高畫質
觀看參天律扣人心弦的故事內容
透過杜比認證SRD 5.1聲道
享受這風雷x唯晶精心打造
震懾人心的動畫電影
(C) 唯晶科技
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Gamedbfans
休閒平台:http://myfun.gamedb.com.tw
最hot攻略:http://www.gamedb.com.tw/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作文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Lessons from Movies 的八卦
只用影評的角度去解析一部電影太可惜了!這些萃取人生的精華之作可是蘊藏了許多的秘密⋯讓我們用各種視角來深度理解電影,彙整給你電影教會我們的三件事! · 看懂會哭死的 ... ... <看更多>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作文 在 電影教會我的事作文在Youtube上受歡迎的影片介紹|2022年06月 的八卦
電影教會我的事作文在Youtube上受歡迎的影片介紹|,提供電影教會我的事作文,那些電影教我的事勵志,電影教會我的事作文,那些電影教我的事侵權 ... ... <看更多>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作文 在 Re: [討論] 超粒方真的很懂美漫? - 看板movie 的八卦
我看影評都是先聽聲音舒服才繼續看
然後是內容豐富
有拿其他作品或者原作來對比講
或差異和不會注意的小細節
有這些都是好的影評
有兩種類型的影評我很厭惡
一個是一直想故意講梗然後用自問自答方式來講述,故意停頓然後講無聊尷尬笑話
(例如:
嗯,對…我是說,如果這部在這方面$^%&#)
另一個是語調口氣,超立方每個字鼻音都太重,聽起來很不舒服,ㄥㄥㄥ的語氣太多很煩
躁。
還有一個影評youtuber什麼都講得很好
很細心,但每次講到一個段落一定要翻成英文佳句然後念一遍,中文在念一次
媽的…我是來看影評不是看你寫詩的,非常惱人,本來專心看劇情解說突然被抽走專注力
一樣。還要等你念完你那邊寫的英文俳句
超立方幹麻整形,根本沒人在意
不如先把鼻音口氣改掉吧
聽的我好像都有卡痰在鼻子那。
然後一直帶有個人情緒去講解
反正我也三四年沒看他影評了
大家找自己喜歡的去看不就好了
反而一堆中國影評講的比台灣好很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168.23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53038034.A.208.html
※ 編輯: saipipi (49.216.168.232 臺灣), 05/20/2022 17:17:49
※ 編輯: saipipi (49.216.168.232 臺灣), 05/20/2022 17:18:42
※ 編輯: saipipi (49.216.168.232 臺灣), 05/20/2022 17:22:39
內容的,只是後來他語氣語調和影評都太糟糕了…跟長相真的完全沒關係那是他自己的事
情
要求特映票,實在很不好,他開頻道也是為了賺錢還跟人拿免費,看完還批評,實在是
※ 編輯: saipipi (49.216.168.232 臺灣), 05/20/2022 18:43:05
而我們不能提到吧?
要。
氣,然後不要那麼一直尖酸,可以用自己立場去講那當然可以,但總不能別人跟你立場不
同就算別人吧,他常常這樣
※ 編輯: saipipi (49.216.168.232 臺灣), 05/20/2022 19:57:19
※ 編輯: saipipi (49.216.168.232 臺灣), 05/20/2022 19:58:35
※ 編輯: saipipi (49.216.168.232 臺灣), 05/20/2022 20:00:1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