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旭暉隨緣家書】武漢肺炎Vs美國流感:當藍絲/藍營,也要有知識底線
一場武漢肺炎,本來理應全民集中精力抗疫,但在「政治正確」主旋律籠罩下的香港,卻成為政治角力場,林鄭月娥政府和「藍絲」群組不斷挑起群眾矛盾,展開批鬥「黑醫」「黑護」運動,同時不斷淡化疫情。「藍絲」群組其中一個最常見的「理論核彈」,就是說美國流感死了數萬人,而武漢肺炎不過死了「區區數百」,為什麼大驚小怪;現在全球對中國又是封關、又是禁飛,為什麼卻不對美國制裁,明顯是「帝國主義忘我之心不死」云云。在互聯網時代,出現平行時空已成常態,以上論點在香港「藍絲」群組和台灣「藍營」群組,居然是想通的,不少台灣「藍營」KOL也公然附和,令人不忍卒睹。
筆者自然不是醫生,但身邊有大量真正的醫療專家學者,加上要拆解上述悖論,其實是社會科學問題。假如大家再遇上這類文宣,建議用以下五點回應:
1. 「美國流感」不是一種病毒,而是出現在「美國」、很多種「流感」的集合,每年都會出現、每地都會出現,筆者的馬來西亞朋友林韋地醫生,也就是新加坡草根書室的老闆,對此有撰文詳細解釋。假如要比較,中國每年也有這種流感出現,根據醫學權威期刊《刺針》研究,每年平均死88,100人,也就是比美國還多。相反武漢肺炎是一種病毒,全新出現,由中國引發,本來卻為其他地方未有,一切未為世界所知,潛在風險大得多,針對疫區源頭中國,自然也順理成章。
2. 「美國流感」平均每年有二千萬人感染,過去半年死亡率約0.06%、一年前約0.13%(不同計算數字略有差異),這包括了「和流感相關死亡數字」(即並非直接因流感病故)。而根據官方數據,武漢流感目前死亡率大約3%,都是直接數字,這還未算不少專家對中國官方是否刻意調低數字充滿質疑(有學者估算倍之)。不少中國學者又強調,只要武漢肺炎更多輕微患者確診,死亡率就會進一步調低,屆時就可以「放鬆」,這是另一謬誤:須知美國流感有了足夠案例,已經成功研發出疫苗,有效率約為60%,但武漢肺炎至今無疫苗可用、未有足以廣泛使用的有效藥可治,總體風險就比美國流感大得多。
3. 「美國流感」並沒有單一地區成為outlier,但武漢肺炎卻有一個密集式死亡例子:武漢。不少中國學者提供數據時,都喜歡說湖北省或武漢市以外的感染率、死亡率如何如何,卻解釋不了為什麼武漢災情特別嚴重。須知武漢是中國一線城市,先進、發達、現代化,絕非第三世界,除非有專家能通過氣候、環境、人為因素或任何原因,論證武漢是特例,並說服全球不會出現第二個武漢,否則邏輯上,任何地方都有可能重蹈武漢覆徹。而任何地方面對那種災情,都不可能以現有資源單獨應付,自然必須防微杜漸。
4. 武漢肺炎的源頭出現在中國,無論愛國人士是否喜歡接受,這確實為控制疫情製造了更多不確定性。由於中國舉國體制的不透明,疫情開始時被刻意隱瞞,錯過了控制的黃金時間;即使是習近平發話要嚴肅正視後,官方提供的數字,依然充滿商榷性。例如不同外媒都傳出,不少武漢死者都不被當作確診個案,而近月武漢處理屍體數目不乎尋常地高,令不少人懷疑真實的死亡數字。這樣的作風,連帶令以往高度透明的香港政府,也失去一貫公信力,單是庫存多少口罩、有何用途一類問題,已多番反口覆舌、前言不對後語。這樣的國情,在非常時期,必然容易造成社會恐慌,而這時期的社會恐慌,又必然令全民杯弓蛇影,對疫情控制有壞無利,出現反效果幾屬必然。
5. 最重要的common sense是,世界各國處理公共衛生危機時,首重「防疫」,然後才是「抗疫」。武漢肺炎剛出現時,才是最值得全球關注的危機,當疫情真的失控,進入「抗」的階段,往往意味著已出現很多本來可以避免的犧牲。雖然武漢肺炎致命程度不及SARS,但傳染廣度一如流感,如何防範,依然未有定案。可惜在藍絲/藍營群組,以香港保險界立法會議員陳健波為代表,往往本末倒置,宣揚「有嚴重死傷才考慮封關」、以免小題大做影響自己收成期一類歪理。這種思想,不但涼薄,也與人類文明進展背道而馳。
當然,美國流感和武漢肺炎兩者還有諸多可比/不可比性,而世界各地處理疫情時夾雜政治,也是必然。然而甚麼立場也好,對知識、邏輯的基本認知,畢竟要有底線,否則一切只講求政治正確,卻犧牲了一切,到頭來只會令自己支持的政權/陣營更失分,徒然成為歷史笑柄,何必。
蘋果日報,2020年2月10日
邏輯論證例子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過度順從將無所適從(From 康軒 TOP945)
文/佳家人際智能開發心理治療所 所長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聽話才是乖小孩?
有一位家長講了一段很有智慧的話:「把孩子教得過度順從,他長大容易無所適從!」
這段話真是讓我深深的感到認同。只可惜,「聽大人的話」、「聽話才是乖小孩」的講法,依然是我們文化中很被重視的價值觀。
我注意到這其中有個很弔詭的地方。部分相當強調要孩子「聽話」的家長,其實本身的個性很自我,也不見得聽他父母的話。簡單來說,他是用傳統的大帽子,像是「孝順」等價值觀來要求孩子,但是家長卻可以不用被要求。不管用什麼說法,家長只是想要他人來配合自己的需要而已。
大人說的話都對嗎?
以前資訊不夠流通,很多檯面上的講法過於單一,無法被檢證。但現在資訊爆炸,即便是高學歷、高成就的知識分子,講法也可能偏頗,甚至論證的基礎薄弱,其說法有明顯的利益與目的性,不見得是事實,說不定他們自己心裡也清楚。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重新思考:「大人說的話都對嗎?」、「聽大人的話,能促進孩子思考,培養獨立判斷的能力嗎?」、「大人說的話,是為了大人,還是為了孩子呢?」
大人說的話,當然可能不是為了孩子。我曾遇過長輩或者是父母的某一方,因為離婚的關係(有時牽涉到監護權的爭奪),一直灌輸孩子要仇恨自己的爸爸或媽媽的想法。細究大人的心態,基本上比較沒那麼在意孩子的心理健不健康、快不快樂,他主要是為了替自己出一口氣。
孩子清楚自己的想法,我會失去他嗎?
有一位家長曾經很憂心的表達:「如果讓孩子搞清楚自己真正的想法,那我不就有可能失去他了嗎?」
這目的,顯然是為了大人自己的情緒,至於對孩子有沒有利,那是其次。期待用一些方式(例如打壓、扭曲、愚弄),把孩子留在自己身邊。代價就是,孩子沒機會好好的探索自己的心,以及不敢表達自己對另一方父母的喜愛。
甚至,我遇過一位單親媽媽,明白表示自己不喜歡某個孩子,覺得管不住他。所以對這個孩子,媽媽特別不上心,家庭聯絡簿經常沒簽名,很多跟這個孩子有關的事都放著不處理。不過,即使孩子清楚表達想跟爸爸住,爸爸的意願也很強烈,父子的關係很好,但媽媽就是不放手。我不清楚媽媽的目的,但我知道在這種情況下,沒有人得到好處。
不是只有現在才發生這樣的事,我也曾聽長輩講過,即使在以前民風保守的時代,把孩子賣掉,換取金錢去賭博的例子,也時有所聞。也可能大人不夠成熟,也可能利欲薰心,大人也常常做出錯誤的判斷。
聽話,真的是為了孩子好嗎?
聽話,真的是為了孩子好嗎?孩子聽話,大人在管理和教養上,會比較輕鬆方便,但這真的是為了「教育」孩子嗎?
孩子過度順從,沒有磨練出自己的判斷能力、邏輯思考能力。當他進入職場與社會後,需要大量的決策判斷時,父母的知識不見得跟得上時代,更不見得在孩子身邊,他便可能無所適從。
這時候,如果遇到願意幫忙的貴人還好,但通常機率比較小;如果遇到想要藉著孩子的信任,而進行欺壓與剝削的人,那得靠孩子自己跌跌撞撞摸索出一條路,不知道要花費多久時間。
其實,大人要孩子聽話,只是把孩子遇到問題的時間往後拖延而已。有時候大人沒想那麼多,只想要眼前輕鬆。
為了聽話,我們用了什麼手段?
讓我們從問題的根本著手,為了讓孩子「聽話」,我們用了什麼手段?
正向一點的方式是「鼓勵」,偶爾我們也說理。不過,相對來說,負面的方式通常頻率更高、強度更強,像是威脅、恐嚇、欺騙、命令、碎碎念、處罰(包括斥責與體罰)等,是教養中最常見的方式。換個方式來說,就是通常我們比較不希望孩子跟同儕相處時進行的互動,但我們卻拿來用在孩子身上。
說理、鼓勵,很花時間,需要很多愛心與耐心,父母自己需要刻意去培養。而且正向的方式,雖然長期來說,有助於孩子內化,但是卻難以保證立即見效。有些父母也不是故意的,是因為他們也沒有好的榜樣可供學習,所以這種比較成熟的思想與行為,可能這輩子都學不會。
不過,想學就有機會。
洪老師小叮嚀
教育孩子就是要花時間,要想清楚為了孩子好,所以我們有要求的理由。我們有什麼困難就明說,讓孩子早一點知道,父母也不完美,很多能力也有限。
這一步能踏出去,我們自己會先變得更成熟,孩子更有機會從我們身上學習與成長。祝福您!
https://www.top945.com.tw/celebrity_Data.asp?ID=372
--------------------------------------------
2016年9月《靜下心去愛》新書上市
1.博客來: http://ppt.cc/8fqNI (79折)
2.金石堂: http://ppt.cc/T0BZ9 (79折)
3.誠品: http://ppt.cc/6Vahf (79折)
4.金石堂活動:《靜下心去愛+我想傾聽你》合購75折 http://ppt.cc/81nZx
5.星馬地區限量簽名書預購: http://ppt.cc/a2qjC
誠品網路書店2016閱讀職人投票(年度最期待作家),每日投票每日皆可得30元折價券:http://ppt.cc/poUfe (編號70和71,非網路會員也可投)
免費電子書借閱平台: 台灣雲端書庫(可借《靜下心去愛》、《我想傾聽你》、《謝謝你知道我愛你》、《找一條回家的路》、《跟自己和好》)
http://0rz.tw/HJCSM
邏輯論證例子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一位家長講了很有智慧的話:「把孩子教得過度順從,孩子長大會無所適從!」
這段話,真是讓我深深地認同。只可惜,「聽大人的話」、「聽話才是好孩子」的講法,依然是我們文化中很被重視的價值觀。
這邊有個很弔詭的地方,是我常注意到,部分相當強調要孩子「聽話」的家長,其實本身的個性很自我中心,也不見得聽他父母的話。簡單來說,是用傳統的大帽子,像是「孝順」來要求孩子,但是家長自己可以不用被要求,不管使用了什麼講法,只是想要他人來配合自己的需要而已。
以前資訊不夠流通,很多檯面上的講法過於單一,無法被檢證。現在資訊爆炸,即便是高學歷、高成就的知識份子,講法也可能偏頗,甚至論證的基礎薄弱,其說法有其明顯的利益與目的性,不見得是事實,說不定他們自己心裡也清楚。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開始重新思考,大人說的話都對嗎?聽大人的話,能促進孩子思考,培養獨立判斷的能力嗎?大人說的話,是為了大人自己,還是為了孩子呢?
大人說的話,當然可能不是為了孩子。我遇過長輩或者是父母的某一方,因為離婚的關係(有時牽涉到監護權的爭奪),一直灌輸孩子仇恨自己的爸爸或媽媽的想法。細究大人的心態,基本上比較沒那麼在意孩子的心理健不健康、快不快樂,大人主要是想為自己出口氣。
有一位家長,也曾經很憂心地表達:「如果讓孩子搞清楚自己真正的想法,那我不就有可能失去他了嗎?」
所以顯然是為了大人自己的情緒,不想協助孩子搞清楚自己在想什麼,至於這樣對孩子有沒有利,那是其次。期待用一些方式(例如打壓、扭曲、愚弄…),把孩子留在自己身邊,代價就是,孩子沒機會好好地探索自己的心,以及不敢表達自己對另一方父母的喜愛。
我甚至遇過有位單親媽媽,明白表示自己不喜歡某個孩子,覺得管不住他。所以對這個孩子,媽媽特別不上心,聯絡簿經常沒簽名,很多跟這個孩子有關的事放著不處理。不過,即使孩子清楚表達想跟爸爸住,爸爸照顧孩子的意願也很強烈,父子關係很好,但媽媽就是不放手。我不清楚媽媽的目的,但我知道這種情況下,沒有人得到多少好處。
不是只有現在才發生這樣的事,我也聽長輩講過,即使在以前民風保守的時代,把孩子賣掉、推下海,換取金錢去賭博的例子,也時有所聞。大人也可能不夠成熟,大人也可能利慾薰心,大人也常常做出錯誤的判斷。
人性之惡,其實我們有了一定的人生經驗,就能領略。聽話,真的是為了孩子好嗎?孩子聽話,大人在管理上、教養上,會比較輕鬆方便,但這真的是為了「教育」孩子嗎?
孩子過度順從,沒有磨練出自己的判斷能力、邏輯思考能力,在投入職場與社會之後,需要大量的決策。這時候,父母的知識不見得跟得上時代,更不見得在孩子身邊,孩子便可能無所適從。如果遇到願意幫忙的貴人還好,但通常機率比較小;如果遇到想要藉著孩子的信任,而進行欺壓與剝削的人,那要靠孩子自己跌跌撞撞摸索出一條路,不知道要多久?!
其實,大人要孩子聽話,只是把孩子遇到問題的時間往後拖而已。有時候大人不想想那麼多,只想要眼前輕鬆。
讓我們從根本想起,為了讓孩子「聽話」,我們用了什麼手段?
正向一點的方式,是鼓勵,偶爾我們也說理。不過,相對來說,負面的方式通常頻率更高、強度更強,像是威脅、恐嚇、欺騙、命令、碎碎念、處罰(包括斥責與體罰)…等,是教養中非常常見的方式。換個方式來說,就是通常我們比較不希望孩子在跟同儕相處時進行的互動,我們拿來用在孩子身上。
說理、鼓勵,很花時間,需要有很多愛心與耐心,父母自己需要刻意去培養,在思想上要做很多準備。而且正向的方式,雖然長期來說,有助於孩子內化,但是卻難以保證立即見效。有些父母也不是故意的,是因為他們也沒有好的榜樣,所以這種比較成熟的思想與行為,可能這輩子都學不會。
不過,想學就有機會。
有心教育孩子,就是要花時間,要想清楚為了孩子好,所以我們有要求的理由。我們有什麼困難就明說,不用呼攏孩子,讓孩子早一點知道,父母也不完美,很多能力也有限。這一步能踏出去,我們自己會先變得更成熟,孩子更有機會從我們身上學習與成長。祝福您!
.
ps. 在「聽話才是好孩子」的傳統價值下,有自己的思考、願意表達、希望得到討論的孩子,很有可能被標籤為「壞孩子」,或者「叛逆」。
pps. 思想本來就是自由自在的,遇事回應的方式,也有多種可能性。標準答案式的教育,到底是鼓勵我們思考?還是要讓我們知道,別想太多,學著揣摩上意比較重要?
.
以上文字改編自
你的存在本身就是美好:每天回到你心裡,感受自己的內在力量
.
--------------------------------------------
現正上市中
你的存在本身就是美好:每天回到你心裡,感受自己的內在力量
博客來 https://goo.gl/rHgxZV
金石堂 https://goo.gl/R871Aq
誠品 https://goo.gl/iwdvtb
→誠品年曆小卡(尺寸5.5*6.5cm,可放入皮夾或票卡套隨身攜帶)
讀冊 https://goo.gl/vZ1X3i
海外大眾 https://goo.gl/QEXBcX
→親簽版
.
洪仲清線上讀書會社團
https://goo.gl/yjssfM
邏輯論證例子 在 Ch.13-4 有效論證實例,無效論證實例/ 傅皓政- YouTube 的八卦
CH 13. 真值樹法(述詞 邏輯 ) 講義下載:http://get.aca.ntu.edu.tw/getcdb/handle/getcdb/395320?un=13&bs=452258 版權聲明:本著作除版權聲明頁另有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