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沖繩縣石垣市提案,要將「尖閣諸島」(釣魚臺列嶼的日本名稱)所屬之石垣市登野城行政區納入島名,改為「登野城尖閣」,再次掀起釣魚臺主權爭端。國內保釣團體群起赴臺北日臺交流協會嚴正抗議,蔡英文總統則呼籲各方秉持「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原則,以和平來解決爭議。
我於2012年任內發表「東海和平倡議」,提出「主權在我、擱置爭議、和平互惠、共同開發」原則,呼籲各方共享東海資源,並親赴離釣魚台列嶼最近的彭佳嶼,公布「東海和平倡議」路徑圖。蔡總統這次認同我的主張,值得肯定。但我也要提醒,「東海和平倡議」乃建構於「和陸、友日、親美」的大戰略之上,蔡政府否定「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4年來兩岸關係惡化,外交又一面倒向美國,淪為大國棋子,臺灣失去迴旋空間,難以發揮以小博大的槓桿作用,更無法創造讓日本得以妥協的必要條件。
2012年9月25日,蘇澳漁會292位漁民搭乘58艘漁船,在海巡署船艦護航下,前往釣魚台海域「爭生存,護漁權」抗爭,與日方海上保安廳船艦對峙喊話、水砲互擊數小時。我國隨後利用「和陸、友日、親美」大戰略所創造的臺日外交空間,與日方密集談判半年,在2013年4月10日簽訂《臺日漁業協議》,替臺灣漁民爭取到釣魚臺周邊7萬平方公里海域自由作業、不受日方干預的權利,達成「主權不讓步,漁權大進步」的成果,解決40年來的漁業爭議。
現在,蔡政府一再誇耀臺日友好,卻未見雙方關係實質提升,不僅釣魚臺主權遭挑釁,漁權也大幅倒退。今年3月底,兩艘我國漁船在花蓮及臺東外海之我國專屬經濟海域內作業,遭日本公務船驅趕。4月初,日方兩度警告我國漁船勿進入沖之鳥礁所謂的「經濟海域」;依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這塊海域屬於公海,日本只能為面積僅9平方公尺的沖之鳥礁主張12海里領海,無權主張200海里專屬經濟區。但蔡政府除了提出口頭抗議,毫無護漁作為。
這次石垣市提案改名,我方也是由宜蘭縣政府率先抗議,並經議會通過將釣魚臺列嶼正名為「頭城釣魚臺」以反制日方。在維護主權上,只見中央政府簡短發言,未見具體行動,與我任內派海巡署船艦積極護漁的作法,完全不同。難道因為外長把日本當作「我最親愛的大哥哥」,所以就投鼠忌器嗎?
棋子無法改變棋局,槓桿才能扭轉情勢。呼籲蔡政府要嚴肅面對這起日方更名事件,訓令駐日代表深入瞭解其背景,查報何以石垣市在此時採取行動?日本政府有無介入?持何立場?駐日代表也應到國會說明,向全民報告。同時,蔡總統也應徹底檢討對外關係全盤戰略,讓兩岸關係與國際關係相互支援,為臺灣爭取談判籌碼,避免在國際政治操作中被邊緣化。否則,蔡政府挺香港震天價響,護主權卻只說不做,遲早被人民看破手腳。
同時也有1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MOTODAIL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改了避震器最常聽到就是一堆調校功能,包括像什麼預載、回彈、阻尼、壓縮等等…看的讓人眼花撩亂,更不知道這些功能該怎麼調整與設定。 透過這次幫小害怕改了RacingBros的避震器之後,由他們的技術人員與教士指導說明後才真正了解到這些功能的作用,以及懸吊調整的一些方向。 所以,如果你也和教士之前一樣...
避 震 器 作用 在 譚蕙芸 Facebook 八卦
[把他吃掉吧]
昨晚西上環之戰,警察和示威者對峙駁火足有4個半小時,從高速公路打至橫巷窄街,從天橋射擊演變成搶奪高位互相突襲,從大抓捕到運用火種作為武器.催淚彈從警方的槍枝四方八面射出來,有一刻記者也感到麻木,只能調整心態,「讓子彈飛」.
戰線在香港島西邊開打,長達1.5公里.每一場抗爭的特色,皆與社區衍生一種微妙的化學作用.中上環是香港最老的社區,有不少海味店和小吃店,舊唐樓民居密集.沿山而上的斜路更是一大特色。
現在警察和示威者,產生了一種病態的依戀,相生相剋.整個下午,千計遊行人士湧出港島不同區域的馬路,銅鑼灣、灣仔,但很快,大家都知道,只有西環中聯辦附近才駐重兵,示威者於是像潮水湧向西環,由於臨場調動,沒有像之前行動般有大量物資支援.
示威者現在會就地取材,只要有六角匙,紙皮,膠瓶,就自制盾牌,或從路邊拆毁路牌.但我也看到站前線的年輕女孩,拿起一把粉紅色帶碎花的摺傘,反起支架就是她的武器.
某程度上,運動已經變成一場「士氣」而不是「武器」之爭.有幾幕,數十個示威者藏身漆黑橫街,以兩邊建築物為掩護,我走近,震耳欲聾的是自我激勵士氣的聲音:有人拿着鐵枝毃打馬路,有人毃打空的巨型水瓶,有人以擴音器發出高低音頻如警報的聲音,夾雜着各式廣東話粗口,催淚彈的餘煙之中,示威者以綠色激光和大光燈射向警察.就算裝備不足,但只是氣勢也奪人.黑色的人影,背光的陣營,好有一種神秘的魔幻力量.
警察呢?有人說,早前還覺得有些警員臉帶失落.昨晚,卻保持了隊型,手起刀落,速戰速決.他們學得很快,警靴上包了透明膠紙來防滑(示威者會在地上灑油或波子讓他們滑倒),透明長盾上遺下了之前被撥油漆的戰跡.現在,沒有人純真如初,大家都已是老兵,未有新仇,總有舊恨.
西環的斜路又窄又黑,防暴警可以整隊人向上爬,扔催淚彈,橫街窄巷也派人守住.大路入小路,即場指揮讓他們兵分多路驅進.
之前多次,埋身拘捕都釀成流血,被示威者反包圍,爭脫,血染的畫面都成為行動污點.昨日警察會整齊地忽然快跑,兩至三人一組把前排示威者按在地上制服.數十個走避不及的年輕人,動彈不得,被索帶綁手.詭異的是,其餘抗爭者知道沒法營救,只輕輕吐出一句:「沒辦法,救不了他們.」語氣裡沒有激忿,甚至沒有太多的可惜.
有一幕.警察一字排開在馬路上以長盾掩護向前推,一名站在防線嘗試介入的義工被推跌臥在地上,頭破血流,警察若向前推有可能踩在他頭上,眾人大嗌「有傷者!別向前!」,小隊指揮卻在擴音器大叫:「食埋佢!」(把他吃掉)意思是整個隊型繼續向前推,讓躺在地上的人被沒入警員陣營裡面.
這個晚上,以往在衝突線嘗試介入、制約、遊說以減低衝突的人士,議員、社工、監察者,通通廢了武功.雙方都矢志打一場硬仗,和解已經不可能,延緩和降溫的良好願望,顯得蒼白無力.
警察成功抓捕,士氣高昂,在干諾道西長驅直進向東邊進發.有一幕,大軍在橋底經過,橋上的警察向樓下同袍報以喝采聲.地面的指揮者警員,拿着擴音器大叫:「XX小隊,給我一點士氣!」群警起哄大喊,互相壯膽.
戰況最激烈的一個位置,位處干諾道中和林士街,是一個大路入小路的路口,附近高架天橋林立.躲在林士街的示威者死守,警員扔多發催淚彈、發射橡膠指彈也徒然.
警方於是走上天橋和對面林士街高層停車場.有一陣子,子彈是從地面、天橋、高樓射向橫街.但當警員以為自己控制了場面,示威者卻爬上位處更高的車行天橋,從相約十幾層樓高的高處扔雜物.
鐵枝和石頭飛到拿槍的警察位處的天橋裡.幾個大型金屬路牌從天而降,插爆路面的交通燈,險象橫生.我走上天橋,警察不斷說:「記者你們快點拍下這些鐵枝吧!」語氣裡有委屈,好像記者從不會把示威者幹的事寫出來一樣.警察昨日亦派出身穿「傳媒聯絡」的警員「招待」記者,在槍林彈雨之中指示記者要站在那裡拍攝,彷彿這裡是冷氣開放的記者會場地.
晚上十一時許,戰況到了後,數百名示威者被包抄退到德輔道中,巧合地兩邊都是地鐵站入口(或許是警方計劃之中?),明明示威者有退路,數百人還是堅守.
整個晚上,子彈、拘捕、受傷,不足以令他們離開.「我甚麼都沒有,為甚麼要走?」的稚子之語,在人潮中此起彼落.最終,警察以催淚彈推進,人潮才「依依不捨」地起從各路離開,臨行前還拾起地上已爆開的催淚彈扔向警方還擊.是鬥氣,鬥到最後一口氣.
香港市民好像已習慣這種場面.中上環老區,炮聲隆隆,我仍聽到老舊商業大廈已落閘的後面,播放着粵曲,旦腔女聲幽怨地唱出人生無常,我想像看更阿伯,以王家衛的氛圍在感受亂世中的凄美.
住樓上的街坊,穿拖鞋背心的大叔阿伯,特意下樓看熱鬧,嘆口煙,看催淚煙.星期日休息的外傭,在廿四小時麥當奴的玻璃後,興奮地用手機拍攝這一場第一世界的戰爭.
唯獨一位身型微胖的中年男士,獨個兒倚在西環海旁的民居地下,看着干諾道中那些防暴警察的身影,臉上的表情頗失落.我上前跟他聊,他說,自己就住在西營盤這間民居樓上.他不是來趁墟,語氣淡然但唏噓:「我的兒子在裡面.」
原來他那位剛大學畢業的兒子,今天堅持要上街,父親阻也阻不了.我問他怎樣想,他慢條斯理的說着,每一個字都從肺腑裡吐出來:「他是成年人了,有自己想法,兒子和我性格一模一樣,不愛出頭,盡可能也忍氣吞聲,他都按捺不住,要出來,你說,可以怎辦?」這位失落的爸爸,他那孤獨的身影,站在西環海邊夏夜的晚風中,顯得特別悲涼.
避 震 器 作用 在 唐綺陽占星幫 Facebook 八卦
【唐綺陽4/20-4/26星座運勢報】
#冥土木逆一次講清楚
#三千字文長慎入
我想,人類從來沒像今年一樣,這麼期待外行星「木、土、天、海、冥」這些星趕快逆行吧。
期待上天「趕快停下推動人類的力道」,不要再加戲了,不要再一直推一直推了,天可憐見,我們終於撐到四月底,迎來第一波外行星逆行(冥4/26、土5/11、木5/14),未來20天內一口氣三顆逆行,所謂的「轉折點」終於到了,讓一直推進、轟炸的誇張劇情「進入下一階段」,我們將看到逆行轉折如此明顯,再沒比今年更有感了。
Errrr,難道病毒要停止肆虐世界?社會開始恢復秩序?人們可放開來聚餐吃飯?不用撕裂也不用翻臉開始握手言和?
當然不是!畢竟質變已發生,所以我有必要仔細解說什麼是「轉折點」。
首先當然「覆水難收」,行星雖不再以原方式施壓,但發生的事已發生,事實擺在那裏,真相、真面目被看見,創傷、改變也已造成,逆行的目的為的是讓人喘口氣之餘,能「回顧過去三個月發生了什麼」,整理現狀與情緒,九、十月順行時才能決定下一步怎麼做。
所以外行星逆行的劇情是,開始回顧「順行時的行止、作為、成績」,而必有「回朔、檢討、問責」或「頒獎、表揚」的發展,好、壞效應都可能,端看過去三個月的「行為、本質如何展現」,而展開後續化學反應。
年初疫情爆發時,我就說這是「政府的比賽」,也是人民公德心、素質、謹慎程度的比賽,只要能守好就會有報答,就在木土快逆行的此刻,於是「成績揭曉、報答來臨」,成績好受重視,犯錯者被究責,天道輪迴,絲毫不爽。
(被追究會不會變得更瘋狂,被表揚會不會變自大,那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首先說冥王,它就是負責摧枯拉朽的大魔王,今年上半年的行進推動力受木星增強(二月起開始十度合相,三月進入四度內,四月出相位),作為「死亡vs重生」的要角,這次的死亡之手使疫情在二、三月肆虐,造成無數生離死別,產業動盪,並「推倒人類辛苦架設的結構」(各種結盟、各種國際組織、各種產業鏈,承平時能寄予厚望、期盼運作來為己之用,沒想到大難一來承受力、執行力、真相盡顯,使架構瀕臨崩潰),一個病毒、短短兩個月,就讓一切都變了。
因為帶來的是劇變,冥王星的推進就令人心驚(二、三月尤其恐怖),因政治因素或過度輕慢導致病毒蔓延之處,無不醫療崩潰、死亡蔓延、人性抉擇、人心恐慌,惡夢般的場景真實上演。
守好、沒守好,決策對、決策不對,差別就是生與死,一瞬間的直覺反應便決定了未來命運,這一切,當然不會船過水無痕,通通都烙印在世人心中,成為「未來五年大變化的起點」,世界的確大變了(感受到這變化不是一時了嗎?且未來演變「不再按牌理出牌」,因為沒有牌理了,本來行得通的元素,未來未必再行得通,遊戲規則可說全變了)
感恩台灣的防疫單位過去有守好,感恩優秀疫調阻止擴散,感恩人民素質夠、又很謹慎小心,所以好好地保護了自己也保護他人,我們全體一心繳出了漂亮成績,這份成果請不要小看,世界的確已注意到台灣。雖然忽然又有軍艦疫情令人憂心,但只要「以奏效方式應對」,應能「做出最佳處理」,以專業繼續守護台灣。
而冥王星「推倒不合時宜、顢頇、僵化舊架構」的力道終於於四月中開始停滯、趨緩(然後台灣開始零確診,逆行…是不是好酷?),然後會在4/26(日)正式逆行,本次會逆行到10/4,這段期間既是喘息,也是重要的「反省、反思、反應」,別忘了10/4後冥王又會恢復順行,木星也會「再一次合相」,劇情依然足以讓人類戰慄,雖未必再次「疫情死亡大爆發」,也很可能是「政局作死大爆發」,局勢大亂、影響民生是必然,而十月的劇本怎麼寫,端賴五到九月期間,人類是否願意放下自私自我,願意反省,願意拋卻僵化,服膺人性而非服膺政治去解決問題,才可能稍稍改寫十月後「政局架構崩盤」的劇烈程度,嗯,我沒說不崩盤,只是崩得好看一點跟難看一點的區別。
世界大架構震盪之下,覆巢導致無完卵,就算是防疫資優生,生活、工作、收入都不可避免受巨大影響,已經很多行業產生翻轉(表演活動、電影影廳、旅遊運輸業、大型商場餐飲、商圈存活),個人生涯也受重大衝擊(無薪假、失業、貸款繳不出來),情勢正逼迫每個人反思,不能再天真認為「靠XX就活得下去」(XX請自己填空,可能是行業、專長、老闆、政府),面對這波嚴峻的「暫停鍵」,我們也得停下腳步,思考怎樣做出改變,別幻想能回到過去安逸,再說一次,已經不、可、能、了。
所以,此刻下旬的冥王逆行,人們必反思導致這波崩潰、死亡原因,架構崩潰原因,收回「以為能回收,其實浪擲」的投資,托拉斯、富豪、權貴也面臨新局面甚至洗牌,都是逆行時會上演的「新局勢」,所以不是不再變,而是「換個方式變」,並且開始追究「之前因情勢所逼,而沒空追究的事」,現在不但要追究,還要一路追到十月不鬆手,這當然會對被追究者形成「下一種新壓力」,也必然又導致「新的、後續的各種化學反應、變化」,這就是五到九月的冥王星逆行的劇情(4/26-10/4)。
而影響民生的則是「木星、土星」。
土星將於5/11正式逆行水瓶(此刻四月下旬已經有感),關於網路社群、網友集結的惡意與留言將不被輕饒,要被起底、追究,尋找來源等,5/11-7/2的一個半月裡,因為以為可匿名所以黑暗的網路世界有機會見光、起底(什麼N號房、或網軍有無後台,如何操作,都可能被討論),7/2逆回魔羯後,甚至會震動回政局、架構,或讓人大開眼界「網路如平行時空,不揭鍋不知道,暗中影響如此巨大深遠」。
而在魔羯運行的木星,職責則是放大「領導階層、權貴、政治手段」的作為,也就是我說的「各國政府的比賽」,木星放大了「控管得好不好」的成績,所以木星5/14的逆行要開始驗收成績(嚴格說來五月中後才可以稍稍放鬆,現在還不行)控管的好的國家,人民生活大致可恢復,因為「已經控管得很有心得」之故;但控管不好的地方,則可能「因為控管不好所以大爆發」,所以木星逆行不代表不會爆發,而是跟「管得好不好」有關,所以,我反而擔心「落後國家會因控管不力、過度政治操弄在逆行期大爆發」,在這仍全球化的世界,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有鑑於過去兩個月台灣控管得不錯,所以本次的木星逆行便成了「繼冥王逆行的趨緩後」,第二度的危機趨緩(因為大家都已經更懂得怎麼保護自己、保護他人),所以請帶著這樣的覺悟(繼續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便可期待恢復正常生活(謹慎地逛街、會面、用餐可,大大的派對、群聚仍然不可),木星逆行階段(5/14-9/13)「人們能正常生活到什麼程度、國家機器能優化到什麼程度或敗壞到什麼程度」,將是十月後「如何變局的養料」。
以上的冥、木、土帶來的轉折點都跟「人類作為」有關,可不是一逆行病毒就消失,不是喔,所以絕不能因此放鬆警惕(可以開始恢復生活常態,但不能跟過去一樣全然放鬆,還不能),某種程度,十二月前都不能放鬆,口罩還要戴到至少十二月,因為今年「一放鬆就有事」,還不能掉以輕心。(苦口婆心)
而病毒、疫情何時真正趨緩,那就得看海王星了,海王將於6/23逆行,關於病毒本身的真正拐點將出現在六月(六月上旬有感),有可能是病毒沒那麼厲害了,或人類已適應防疫生活,或找到克服辦法,都有可能。
而負向的海王也跟試圖魚目混珠、混水摸魚、假裝美化、不面對現實、鬼話連篇有關,六月起有感的海王逆行,也會予以起底、真相大白、追究、揭穿,暗藏的祕密會大白天下。
(今天文好長啊……………累)
今天晚上太陽進金牛(祝金牛同學們生日快樂^^),未來一週,太陽展開與天王星的合相,這場疫情對「產業、經濟、民生、金錢」造成的劇變與現實開始展現,飽受衝擊後,能撐下去、撐不下去,願意撐、不想再撐,願意改、不願意改等,都有了明顯態勢,而金錢問題全民都有感,因為「整體下修」,政府的紓困開始作用,各行各業也面臨有關金錢的衡量,像是租金是否調降,或減薪裁員以度過難關等,各種「忽然變化」造成經濟衝擊,不得不面對。
最後,說點開心的,咱們作為資優生,面對逆行可以昂首闊步、問心無愧,甚至只要五月中之前真靠專業、謹慎把疫情確實守好,恢復正常生活就有望了,所以說逆行不一定壞,尤其是今年。當然,也不能開始輕忽、得意忘形,別忘記逆行是「換個方式挑戰」,所以被注意後也有被注意的「化學反應」必須承受,這點sense、警覺還是要有,在此提醒自己也提醒大家。
處女累積的信用會自動加分,雙魚要看清楚別太隨興;是誰有戲劇性的桃花,又是誰不應拿健康開玩笑?來看唐老師的分析吧~
高清版請看這裡
↬https://youtu.be/7jUxFrotyVk
#HMTAIWAN
避 震 器 作用 在 MOTODAILY Youtube 的評價
改了避震器最常聽到就是一堆調校功能,包括像什麼預載、回彈、阻尼、壓縮等等…看的讓人眼花撩亂,更不知道這些功能該怎麼調整與設定。
透過這次幫小害怕改了RacingBros的避震器之後,由他們的技術人員與教士指導說明後才真正了解到這些功能的作用,以及懸吊調整的一些方向。
所以,如果你也和教士之前一樣對於這些功能霧煞煞,調整懸吊時也是完全憑感覺摸索的,可以好好的研究一下這部影片!
喜歡教士的影片的話也歡迎在最後半段右上角按個訂閱唷!

避 震 器 作用 在 moto1hk Youtube 的評價
或者,好多讀者已駕駛過純電動電單車(包括國內親戚那部買餸羊或家中果部電動單車),但玩過電動大包圍的騎士應該不多,仲要是一部扭力峰值達到20.3kg-m的跑車,感覺如何?加速力有幾癲?有請張煒安同大家報告。
載番個頭盔先,本誌是電動汽車及電動電單車的文盲,惡補後才如夢初醒,現在才知道純電汽車十分普及。雖然香港的充電設施仍有待完善,但充電站的數量遠超10年前,並且遍布全港,現在不僅Tesla,其他傳統牌子已加入製造純電車行列,款式愈來愈多,部份車子的續航力更高達400km,打個折扣都跑到300km多,這一刻才知道自己仍然活在石器時代。
純電電單車又如何,其發展速度好明顯滯後,那麼有沒有一間年資又Young,又沒有造車經驗類似Tesla的製造商?答案當然有,ENERGICA是其中一間,但兩輪界仍未出現突破樽頸,同時迫使傳統品牌加速電氣化步伐的非傳統車廠。事實上,傳統電單車廠好早開始研發電動車,不過遲遲未市販化,好可能考慮到用家的負擔能力及市場接受程度;畢竟生產電池的原材料昂貴,導致車價高昂,以及充電設施未配合發展,更重要是短期內未必有利可圖,姑且讓新冒起對手試探水溫。
究竟ENERGICA有幾Young?2014年正式成立,所有車輛都在意大利跑車故鄉MODENA生產。ENERGICA的母公司是CRP集團,擁有50年歷史,業務涉及賽車、航空、太空科技、3D打印及軍事科技等等講求高準確度工業。肉眼所見,今次介紹的兩部電車在各方面均有一定質素。
CRP集團為了展示賽車技術,2006年成立自家車隊,出戰世界WGP125及意大利CIV道路賽,2008年啟動eCRP純電大包圍計劃。適逢史上首屆全電動TTXGP格欄披治在2010年舉行,正好測試eCRP的實力,CRP集團其後亦有參加由FIM舉辦的e-Power電動格欄披治大賽。
事實上,eCRP純電大包圍是今次試駕ENERGICA EGO的雛形,原型車見於2013年,車子因為採用3D打印及CNC製造的部件而廣收宣傳效果,市販版正式在2015年推出。不過真正讓更人認識ENERGICA EGO,是因為ENERGICA自2019年起成為Moto E獨家供應商,所有參賽隊伍都使用相同規格的ENERGICA EGO參賽。編者今次能夠在香港親身接觸市販MotoE戰車,看著披上MotoE拉花的包圍,突然有落場的衝動!
張煒安試車感受—加速話咁快
8年前領教過純電動電單車的扭力,當年試駕的車子雖然只有54hp馬力,但扭力達到9kg-m,產生的加速力及起步反應媲美直四600級大包圍,雖然如此,與今次試駕的兩電車相比,所有數字差了一大截。
以ENERGICA EGO大包圍為例,馬力143hp(107kW),相等於一部750cc左右的大包圍,可是扭力峰值高達20.3kg-m (200 Nm),與超過2,000cc的電單車看齊,卻比起這一代公升級超電多約70%。如此巨大的扭力有幾好玩?簡單來說扭力越大,起步及加速力越勇猛。據廠方公佈,ENERGICA EGO的0-100km只需3秒,簡直痴線,極速可達240km/h,至於NK版EVA都有200km/h極速,理論上在香港用唔著。
果只看數據,ENERGICA EGO的扭力無懈可擊,實際駕駛又如何?
好勁....頭、中段的加速力比現今的公升級超電有過之而無不及,加速時上半身被風阻扯得好利害,尾段則受到環境限制而無法體驗。電動摩打甫加速便進入扭力範圍,不用像內燃引擎提升至一定轉速才增加扭力,所以油門近乎沒有延遲感,一篤油便立即向前衝,反應比汽車電單車的油門要更捷,所以早段時間沒有膽量大力質落油門加速;事實上,不論電或高性能油車,統統都採用電子油門,沒有威也,所以更正確的說法是電門,而非油門。
此外,由於電車採用單速波箱,無波可轉,油門操控與綿羊相同,所以扭著油門不放,馬力一氣呵成釋出,既沒有因為檔位銜接導致馬力流失,也沒有轉檔的頓挫感,即使任何時候減速,都輕易再爆升車速,騎士因此無需善用波段或Keep轉數,20.3kg-m的扭力及超廣闊扭力帶果然非同凡響。
加速感又如何?
其實電與油車的差異頗大,首先電車只有摩打排出的VV聲,雖然轉速越高,音頻越尖,但實際駕駛中的風聲比麼打聲大,取代汽油車轉數越高,排氣聲越亢奮的感覺,而全球推動電車的原意,就是要保持環境清靜。再者摩打缺乏類似引擎的諧震,駕駛時仿佛與車子失去聯絡,原因是內燃引擎的排氣聲及震盪成為騎士與車子溝通渠道之一,因此沒有留意車速,駕駛電車比油車更容易超速。究其原因,電車的加速力雖然強勁,可是油門控制比油車更容易,馬力細滑如絲地傳送到尾輪上,感覺就好像剛踏進高鐵車廂,凳子還未座暖,列車已飆升到300km/h一樣。
因此未駕駛過ENERGICA EGO的讀者,我建議包括老手在內,最好選擇Standard(標準)、Eco(慳油)或Wet(濕地)馬力較低的馬力模式,與此同時開啟防止尾輪打滑的循跡系統及ABS,待熟習260kg重量及寧靜操控感,才好好享受最強的Sport(運動)模式,原因電車的馬力來得又快又直接,用多幾個電子輔助駕駛傍身,既安全又好玩。再者ENERGICA EGO是一部自動波大包圍,沒有離合器,對於棍波車騎士來說難免有點空虛感,也不可以使用離合器控制掉頭車速,因此需要一點時間適應,如何倚靠油門及煞車控制掉頭速度,否則增加跌車風險,因為掉頭的時候,你會實實在在感覺到她的重量。要是你有綿羊底子,絕對有幫助。
講開減速,車子重達260kg,但是BREMBO M4煞車卡鉗足夠街道使用;另一項協助騎士減速的功能名為Regenerative Maps,即是「制動力回收」,熟識電動四個轆的讀者一定不會陌生,作用是當騎士縮油減油,讓原本驅動尾輪的摩打變成發電機,為電池充電,夠晒環保。
而Regenerative Maps「制動力回收」共有四段選項,分別是OFF(關)、LOW(低)、Medium(中)及High(高);當日試車首先切換High(高),縮油後車身立即頓挫起來,俗稱鎖得好勁,車速明顯拖慢,感覺有點像突然拖低一個檔位,所以個人認為不適合跑山,會影響壓車攻彎的暢順度,但應付「長命斜」或落山好有用,等於波車用低檔落斜,大大減輕制動系統負擔,可避免制動過熱。講咗咁耐,「制動力回收」即是棍波車所講的Engine Brake(制動煞車)。
之後體驗LOW(低)效果,個人認為這個Mode適合玩山,雖然高速煞車縮油的Engine Brake明顯減少,不過仍有效地拖慢車速同時,讓我更流暢地入彎。最後嘗試OFF模式,一如所料,減速沒有Engine Brake,跟綿羊及二衝車一樣,縮油後車子繼續向前衝。對我來說,「制動力回收」好有趣,讓我在短短數小時試駕中,回顧過去20年賽車技術發展史;由我初初鬥2衝車近乎沒有Engine Brake,到轉戰4衝600 Superspot的強勁Engine Brake,再之後普及的防鎖死離合器(Slipper Clutch—舒緩Engine Brake,讓車手更暢順攻彎),到現在的全電子年代。另外,ENERGICA EGO配置ABS防鎖死系統,然而另外還加入名為eABS系統,它是防止急煞減速同時,尾輪又被「制動力回收」產生的Engine Brake鎖得太死,導致輪胎失去咬地力;此時,eABS立即介入,暫停「制動力回收」工作,好讓輪胎恢復咬地,發揮類似防鎖死離合器的功能(Slipper Clutch)。當eABS介入後,儀錶會亮起相關信號。
ENERGICA EGO的座姿及車身闊度與600或1000大包圍分別不大,座上810mm的座位依然跳芭蕾舞(張煒安身高5呎6吋),可是軑把高度適中,整體來說不極端,有上一代跑車的影子,某程度來是一款舒適型超電。不過論真正舒適性,當然是NK版EVA為佳。
所有電車,包括二輪及四輪,因為負載電池組件而變得比同類型油車重,當你騎上ENERGICA EGO再踢起側架,然後拉直車身,便會發現比起拉起600及1000更費力,畢竟她們相差超過60kg。
為應付重量,ENERGICA EGO實行以硬制硬,例如廠方建議使用42磅胎壓,否則胎壓不足,輪胎與路面接觸面積過多,加上避震設定太軟等等,都會影響操控性能,即使直路行駛都會出現跌車傾向,所以當日在山路行駛幾圈後,立即調硬前避震的預載,穩定性才大大改善。事實上,電車對我來說是新事物,需要更多時間摸索各方面的設定技巧。
老實說,當日聽到260kg的車重都有點詫異,腦海突現浮起80-90年代的1000cc大包圍,就連moto-one的編輯都對我的評價特別感到興趣,試駕後不斷追問是否好鈍好笨重,比第一代R1更重等等。說實話,論輕巧度及靈活度肯定不及新一代600及1000大包圍佳,壓車搬身需要多一點力,之但係又唔覺得好鈍或好笨重,比原先估計更好彎,的確有點意外,所以用第一代R1比較未免太誇張。事實上除了落地推車、窄路掉頭、燈位停車及塞車慢行之外,起步後唔覺重。不過聽車主講,駕駛初期因為未熟習車身重量,難免會有壓力。
或許你會擔心推車,可是ENERGICA EGO設有後波及前波,最高車速只有2.8km/h,其操控不難,只要按下著車掣2秒,便會切入“PARK ASSISTANT”(泊車輔助),即後波,若再按下著車掣便會切入前波,讓你在限速下向前或向後泊車,大可安座於車子上撐船仔。
至於騎士最關心的續航能力,由於當日只駕駛不足50km,所以未能詳盡解釋。根據廠方資料顯示,在市區駕駛的續航力200km、市區與高速公路駕駛的續航力160km、高速公路續航力130km。不過據車主講,ENERGICA EGO的實際續航力與廠方公佈的數據接近,他試過從元朗出發去機場,全程高速公路,平均車速約80-90km/h,來回路程約100km,回家只餘20%電量,估計可以行多約40km-50km。事實上,續航力好視乎騎士的駕駛方式,所以駕駛電車必須要經常留意電量,畢竟充電站並非度度都有。

避 震 器 作用 在 【中国鬼怪排行榜】官方频道 Youtube 的評價
七种民间吉祥法器,镇宅、开运、纳福、消灾、辟邪、驱晦,寓意详解。
封面源自网络
公众号:壮的响亮
淘宝店:壮的响亮
新浪微博:王壮撞壮壮
中国人潜意识里面相信自己身边围绕着一团气,你生活中所有的行为事物都在影响着它的兴衰。所以有些人无意间说了什么不好的话都要呸呸呸!甚至出门莫名其妙跟人家吵一架或者丢东西、被踩脚都会觉得有点触霉头。每个人当然永远希望自己周围的气势是兴盛的旺气,此外还有运气、和气、衰气、晦气、病气、煞气等等。从我做这个节目开始,就一直不断有小伙伴私信说:壮哥我最近好像事事不顺或者感觉身边有什么脏东西!再或者壮哥我马上要高考了、创业了、结婚了、生小孩儿了、搬家了、失业了、生病了、做噩梦了总之什么状况都有,就是在某一个时刻你突然希望这个世界能有一股来自于自身之外的力量辅助自己气,或者仅仅在某一方面守护家人,所以想请个什么物件在家中摆放或随身佩戴。今天这一期超实用,给大家介绍七种中国民间民俗的吉祥法器…排名不分先后,因为各有特性、各有所长。另外一定有广告之嫌、不喜勿入,因为我自己店铺里流通的当然是我理解最深、最钟意的喽。但是这个罗列跟任何人、书籍、宗教的说法可能也不完全一样,因为纯碎是我个人的观察、总结、学习和喜好。所以不用说诶壮哥怎么没有那个什么什么?我一定有我的理由…比方说道家的令旗、法印好是好,但还是觉得他不够亲民,比方说藏传精钢杵、转经轮你也一定淘得到,但他的宗教背景过于浓重也不够普罗大众我希望这个总结是那种最传统、最基础、最容易让寻常百姓内心有认同感的。比如这第一位:就是具备以上所有属性,又很容易获取的“葫芦”,我们家是就常年有!我是怎么做的呢?某宝买一捆干艾草用一根红绳捆绑牢固,然后再顺着葫芦的腰线绑住挂在在四个地方,家门口大门的左上角、卫生间镜子的左上角、阳台天花板的东南角和厨房天花板的东南角。这葫芦有什么特性?温和圆润、口小肚大、包容万象,风水上也认为它可以吸收化解掉,你在外一整天带回家中一些不好的气,家中有老人身体不好可化解病气,人际交往中也可以化解小人,工作、读书、生活中遇到那种特别不对付,事事找茬的领导、老师、同事、同学。干脆随身佩戴一只以后再敢惹你,随时掏出葫芦对着他雷霆怒吼:我叫你一声,你敢答应吗?另外都说葫芦招财,为什么呢?源自于葫芦的谐音就是“福禄”,而葫芦的生长又是依靠藤蔓枝叶,古人称之为蔓带…合起来就是蔓带葫芦“万代福禄”又因为成熟后腹中多子,又有子孙昌盛的寓意,所以家中有老人、孕妇、小孩都特别适合。
第二位:我觉得应该是“钱币”我们通常说的五帝钱就属于这一类,大家想啊,钱这种东西它本身就自带着一种魔力,因为他真的很吸引我们所有人。而且这世上有多少恩怨情仇生死兴衰都是因钱而起…所以它本身就沾染了无数经手者念力,哪怕是我们现在人人手中的一块钱硬币都有着不可言说的力量。更何况这种古钱币跨越着时空把数百数千年的喜怒哀乐衣食住行汇聚其中…所以我们经常在影视剧中看到算命先生用龟壳钱币卜卦,除了天圆地方一阴一阳之外,也是因为它钱眼之中,看尽了世间百态所以能跨越时空、所以能识人知物。现在我们说的五帝钱分别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通宝,但其实清代以前就已经有五帝钱的概念了,所以五帝钱还分成大五帝、小五帝。大五帝分别是秦半两钱、汉五铢钱、唐开元通宝、宋宋元通宝、明永乐通宝。什么作用呢?驱邪挡煞增补财库,但是因为这个物件本身带着一些执念,所以家里有小孩子的不建议在室内摆放,你可以放在车里挂在门口。那么道家呢?又根据钱币的特性在此基础之上赋予其更多的意义和能量,铸造了一种非流通货币,从东汉兴起雕刻一些神兽图案或者吉祥文字,一直发展演变到明末清楚就变成了道家一门非常重要的法器,背面后天八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对应着“休生伤杜景死惊开”正面左右山鬼雷霆,雷霆雷霆杀鬼降精斩妖辟邪永保神清,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勅。这整个上面的文字其实就是奉行老君敕令借山神之力降妖驱邪,周围一圈饕餮寓意护主、螃蟹寓意横财、蝙蝠寓意多福。因为工作原因我之前三天两头全国各地跑,在酒店住的日子比在家还多,所以四处奔波的小伙伴或者独自居住、经常上夜班、开夜车、那么五帝钱或者山鬼花钱都可以随身佩戴。
第三位:法剑,兵器这东西当然不用想你就知道寓意斩妖降魔镇宅驱邪,只是现在这个时代你要是去谁家里看到墙上挂着一把大宝剑总觉得土土的,估计只有那种很上了年纪的叔叔阿姨家。而且你也不方便随身佩戴。半夜三更出门吃个宵夜、上班下班做个地铁、外地出差住个酒店,身后背着一口宝剑…手里再端着一支搪瓷的大茶杯盛满冰镇的酸梅汤边走边唱,这就是二!围观群众也就算了警察叔叔过来询问你说你怎么回答?您这是干嘛呢?仗剑走天涯!所以呢,请一个小小的佩戴即可,寓意都是一样的!材质当然最普及的是“桃木”雕刻的七星剑、八卦剑。因为道家觉得桃木本身是有能量的,也被称为仙木和降龙木。相传夸父逐日渴死,手执木杖化为桃林。之前也讲过逄蒙暗算后羿就是用桃木棒,后羿化鬼王宗布转世为钟馗,那桃木能杀鬼王,自然可杀天下万鬼。我们平时过年贴的春联起源于先秦了,最早就是用桃木雕刻图案文字挂在大门两边被称为“桃符”。那为什么我个人从来不佩戴桃木的物件呢?主要原因:太多太便宜,木质又太轻。你知道这好工匠拿在手里一块桃木,他就没心思精雕细琢,因为怎么做都难以高价,我们现在在市面上看到的基本上都是机械雕刻,所以看起来总觉得有点糙。全国各大景点地摊有售,5块10块请一个带在身上实在很难体现收藏价值和把玩乐趣。直到后来发现了雷击枣木,无论在寓意、油性、密度、价格我都觉得合适,之后再去找这个小剑的样式也折腾了半年,也找师傅设计打样都不满意,直到巧遇一个好朋友是个律师是。发现了这个孤品的狮咬剑,我太喜欢了…做完第一批就赶紧拿出一个挂在小小壮的推车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