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心模式的背後,夜夜最燒腦的算術大作戰…
每天傍晚到速打站送完醫護同仁離開,馬不停蹄回到縣府,邊啃饅頭充飢,邊和團隊啟動另一場看不見的疫苗延長賽。
這場延長賽的重點之一,是檢討當天疫苗施打的情形,在場每個人都是一套人體EXCEL,更新數字只要一回報,會議桌上的大家腦筋全數轉動,計算疫苗施打率、使用率、剩餘率,下一波會有多少疫苗撥配,能打到哪些年齡層等,有時,時間緊迫到大夥站起來,遠瞄剛出爐的報表,加速討論效率…
因為,疫苗施打不只是延長賽,更是一場接力賽,從衛生局的疫苗庫存統計;民政系統的人口造冊;搭配鄉鎮市公所、村里長、村里幹事通知單發放;各鄉鎮疫苗施打站的地點挑選;人力調配;疫苗調度;局處支援….,縣府垂直整合總動員,人人全力以赴,劑劑疫苗都不容浪費。
屏東的原則很簡單,中央撥配多少,我們就打多少,而且一定貼心施打到符合資格的鄉親身上,除了顧好家中長輩,更要盡速推進到青中壯年族群,以最高使用率,提升覆蓋率,加強群體保護力。
當然,我們更希望中央能盡可能多撥配疫苗,總不能讓打得快的縣市等打得慢的縣市,這樣並不公平,尤其屏東原民長者人口多,更應該要有相對應的疫苗數量撥補。
團隊每天在第一線應戰,必須因應各站回報到狀況,做好最妥善的調度,尤其是天天都有突發狀況,必須各個擊破,凡此種種,都是晚上檢討會的討論重點,各單位共謀對策,納入調整,滾動修正第一線人員執行的SOP。
我知道,這場疫苗施打的長期抗戰,第一線夥伴已經緊繃到極點,連假日喘口氣的機會都沒有,看到各工作群組裡,夥伴們透露的疲憊,真的很愧疚也很不安。
不過,現在是這場仗疫的關鍵時刻,從世界各國的經驗來看,只要一不小心,疫情隨時可能再起,除了控制疫情,現階段最重要的就是全速推進疫苗覆蓋率。
最近因應7/16即將換軌預約登記制,團隊密切討論各種配套措施,即便現今人手一機,但屏東幅員遼闊,偏鄉資訊獲取依然不如都會區容易,我們最擔心的,就是連手機都沒有的長者,不能沒人關照,因此我跟唐鳳政委視訊時,也很直接地表明,預約制不能變成這些鄉親的負擔,謝謝政委也讓系統更簡化,屏東搭配從天涯到海角的登記預約協助,六日不打烊,只要有需要我們都在。
每天檢討會的激烈討論,總要大家想出壞的情形,做出最好的準備,會議中常會餓到昏天暗地,連腦袋也暈頭轉向,因為真的太多數字要更新,太多細節要修正,為了讓民眾得到貼心服務,難免增加第一線同仁的負擔。
因此,只能一再謝謝所有施打站第一線的醫護、行政、衛生、社工、警察、交通、環保等同仁,也一再拜託大家,為了防疫再撐一陣子。
夜深人靜,仔細回想,這樣的生活超過一個半月,從本土案例發生、Delta變異株的戰爭到疫苗施打的精算,甚至這幾天微解封細節的討論,根本分不清楚今天是哪天?更算不清是第幾次的檢討會?
每次會議的尾聲,常是九點以後,超過晚餐時刻,隔天清早又要開始另一輪的戰鬥,即使還有不少事情想討論,看到大家累了整天,腦海閃過前線人員的疲倦,實在說不出口,只能把話吞回肚子裡,請大家早點休息,明天再戰。
畢竟,這場持久戰,跟病毒比的是速度、比的是耐心,更比的是貼心,只有將心比心,這場仗才能守住勝利。
晚安,請給所有看得見的前線與看不見的幕後夥伴,一個掌聲,疫苗施打還有漫長的路,讓我們繼續努力,齊心守護家園。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加里·維納查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每個人都在承受其他人所看不到的痛苦,但是我希望你能了解,每一段不如意的生活都會有絕地逢生的時候,只是看你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去面對它、解決它。 有時它可能會花上你兩年、三年、五年,但是只要你願意,你一定能夠挺過去,找出讓自己度過難關的方法,當你用盡全力把自己從那陰暗、孤獨的深淵給拉出...
「遼國現今」的推薦目錄:
- 關於遼國現今 在 潘孟安 Facebook
- 關於遼國現今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 關於遼國現今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 關於遼國現今 在 加里·維納查克 Youtube
- 關於遼國現今 在 真電玩宅速配 Youtube
- 關於遼國現今 在 侯漢廷為民請命 Youtube
- 關於遼國現今 在 [心得] 宋遼澶淵之盟與現今美中關係- 看板MGL-history 的評價
- 關於遼國現今 在 遼國現今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遼國現今 在 遼國現今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遼國現今 在 遼國現今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遼國現今 在 遼國現今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遼國現今 在 遼國滅亡原因、遼國皇帝、遼國現今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遼國現今 在 遼國滅亡原因、遼國皇帝、遼國現今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遼國現今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八卦
【李登輝留給台灣的資產】
在2020年這個多事之年,歷史上又多了一筆紀錄。前總統李登輝先生於今晚辭世。李前總統在台灣的民主史上,是第一位在台灣出生長大的總統,也是第一位由台灣人民投票選出的總統。
在李登輝總統卸任當天(2000.5.20)出生的年輕人,也已經享有投票權,並且可能已經在今年6月6日,投過人生第一張選票,李登輝時代的結束,其實也代表有著台灣認同的全新世代的開始。
李登輝前總統不僅在台灣民主化的篇章上,享有重要的地位,他領導的許多政策,也形塑了21世紀初台灣的政經結構、自我認同、以及國際關係走向。
距離李前總統卸任,已經20年的時間,政黨也已輪替三次,當今執政的蔡英文總統,正是最能繼承李登輝政治思想與手腕的領導者。而「李登輝思想」由藍到綠,也象徵台灣政治版圖與對外關係的演變。
在李登輝留下的政治遺產中,有幾點輿論反應不一的政策,卻正好在這多災多難的2020,展現了其價值。
第一點,是台灣主體性的形成。
1994年,李登輝在接受司馬遼太郎訪問時,提到「身為台灣人的悲哀」,並自比為帶領猶太人出埃及的領袖摩西,而在1999年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他明確提到台灣中國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也就是「兩國論」,後續並論述「中華民國在台灣」進入「第二共和」,而他任內增修憲法與終止動員戡亂時期的憲政工作,正是建立中華民國由台灣人民授權,已和中國、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關的事實。
而他任內的教育、文化改革,例如認識台灣課程與課綱的修訂,也都逐漸潛移默化強化台灣年輕一代的認同。在李登輝時代(1988-2000)出生,20-32歲的年輕人,自認是台灣人而非中國人的比率,已經高達9成以上。無論如何,李登輝世代已經確立「台灣」才是不分藍綠的最大公約數。
第二點,是對中國的戒心
李登輝時代,雖然不再稱中國為「匪」,並終止對中「內戰」狀態(即動員戡亂時期),但當整個中國國民黨都快速從反共甩向親中的時候,李登輝卻強勢的站在了「疑中」的立場,並在1996年推出戒急用忍政策,阻擋「強勢西進」的呼聲。
7月23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Pompeo)在演說中提到「中共沒有實現它對世界的承諾」,「中國瓢竊我們珍視的智慧財產和商業機密,讓我們持續流失數百萬個就業機會,把供應鏈從我國吸走,然後推出由奴役勞工製成的新產品」,「我們對中國共產主義的強大力量過於天真」,「自由世界歡迎中國人民,中共卻剝削利用他們自由開放的社會」,「確保我們脫離中國共產黨的自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使命」,並且強調,我們對中共要「不信任且要查證」(distrust and verify)
「和中國貿易,不同於和正常手法的國家做生意」這樣的概念,美國直到2020年才學會,李登輝卻是在30年前就堅持至今,曾經被看作過時,在世界供應鏈重組的當今,卻成為準確的預言。而就算以和中國頻繁貿易的韓國,對關鍵技術的保護,也比台灣更加重視。一面「疑中」一面與中小心往來的核心概念,或許才是世界都需要學的一課!
第三點:是立足亞太的海洋世界觀
李登輝任內,加強與日本以及東南亞關係,並推動「南向政策」,然而卻受東南亞金融風暴等外在條件影響而成效有限。在馬英九任內,中國國民黨重回加速親中、安撫美國路線,「維持美中台三角關係,但終將傾向中國」成為藍營隱藏的指導風向。而在蔡英文上台後,對日關係改善,並推出「新南向政策」擴大與東南亞國家交往,又走回「李登輝路線」。
而現今的新南向政策,不僅包含東協,更擴大到印度與紐澳,亦即結合政治軍事上的印太策略,聯合周邊對中國有疑慮之國家,降低對中依賴,並把發展軸向由原來朝向歐亞大陸「一路歸西」,而轉向往太平洋與印度洋的海洋策略。這一點是李登輝任內推動但未盡成功的政策,能否由蔡英文完成,對台灣的未來將會有極大影響!
簡言之,李登輝時代,在透過合縱連橫的手法擺平了蔣家黨國體系後,逐漸將中國流亡政權,轉變為代表本土利益的政權。雖然,在李時代,只完成不到一半的去殖民化,只解除了殖民權貴的壟斷,而未撼動與之合作的騎牆派利益團體,而使公民社會的建立未能盡全功。但以李處境之艱難、黨內地位之兇險,漸進式的「改變國體」已屬不易。
而在李登輝時代,對抗強權壓迫,而不追求壓迫弱小的「台灣國族主義」正式誕生,在他執政下出生的一代,有可能成為「台灣國」狹義上的第一代國民。若是台灣在驚濤駭浪中站穩陣腳,在我們子孫的時代裡,成為太平洋西緣美麗強大的富饒島國,李登輝總統,將以民主的推手,獨立國家的先行者,力抗中國霸權的政治家,永遠留下在台灣史上的地位。
遼國現今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八卦
【李登輝總統留給台灣的資產】
文:3Q 陳柏惟
在2020年這個多事之年,歷史上又多了一筆紀錄。前總統李登輝先生於今晚辭世。李前總統在台灣的民主史上,是第一位在台灣出生長大的總統,也是第一位由台灣人民投票選出的總統。
在李登輝總統卸任當天(2000.5.20)出生的年輕人,也已經享有投票權,並且可能已經在今年6月6日,投過人生第一張選票,李登輝時代的結束,其實也代表有著台灣認同的全新世代的開始。
李登輝前總統不僅在台灣民主化的篇章上,享有重要的地位,他領導的許多政策,也形塑了21世紀初台灣的政經結構、自我認同、以及國際關係走向。
距離李前總統卸任,已經20年的時間,政黨也已輪替三次,當今執政的蔡英文總統,正是最能繼承李登輝政治思想與手腕的領導者。而「李登輝思想」由藍到綠,也象徵台灣政治版圖與對外關係的演變。
在李登輝留下的政治遺產中,有幾點輿論反應不一的政策,卻正好在這多災多難的2020,展現了其價值。
第一點,#是台灣主體性的形成。
1994年,李登輝在接受司馬遼太郎訪問時,提到「身為台灣人的悲哀」,並自比為帶領猶太人出埃及的領袖摩西,而在1999年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他明確提到台灣中國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也就是「兩國論」,後續並論述「中華民國在台灣」進入「第二共和」,而他任內增修憲法與終止動員戡亂時期的憲政工作,正是建立中華民國由台灣人民授權,已和中國、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關的事實。
而他任內的教育、文化改革,例如認識台灣課程與課綱的修訂,也都逐漸潛移默化強化台灣年輕一代的認同。在李登輝時代(1988-2000)出生,20-32歲的年輕人,自認是台灣人而非中國人的比率,已經高達9成以上。無論如何,李登輝世代已經確立「台灣」才是不分藍綠的最大公約數。
第二點,#是對中國的戒心
李登輝時代,雖然不再稱中國為「匪」,並終止對中「內戰」狀態(即動員戡亂時期),但當整個中國國民黨都快速從反共甩向親中的時候,李登輝卻強勢的站在了「疑中」的立場,並在1996年強調戒急用忍政策,阻擋「強勢西進」的呼聲。
7月23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Pompeo)在演說中提到「中共沒有實現它對世界的承諾」,「中國瓢竊我們珍視的智慧財產和商業機密,讓我們持續流失數百萬個就業機會,把供應鏈從我國吸走,然後推出由奴役勞工製成的新產品」,「我們對中國共產主義的強大力量過於天真」,「自由世界歡迎中國人民,中共卻剝削利用他們自由開放的社會」,「確保我們脫離中國共產黨的自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使命」,並且強調,我們對中共要「不信任且要查證」(distrust and verify)
「和中國貿易,不同於和正常手法的國家做生意」這樣的概念,美國直到2020年才學會,李登輝卻是在30年前就堅持至今,曾經被看作過時,在世界供應鏈重組的當今,卻成為準確的預言。而就算以和中國頻繁貿易的韓國,對關鍵技術的保護,也比台灣更加重視。一面「疑中」一面與中小心往來的核心概念,或許才是世界都需要學的一課!
第三點:#是立足亞太的海洋世界觀
李登輝任內,加強與日本以及東南亞關係,並推動「南向政策」,然而卻受東南亞金融風暴等外在條件影響而成效有限。在馬英九任內,中國國民黨重回加速親中、安撫美國路線,「維持美中台三角關係,但終將傾向中國」成為藍營隱藏的指導風向。而在蔡英文上台後,對日關係改善,並推出「新南向政策」擴大與東南亞國家交往,又走回「李登輝路線」。
而現今的新南向政策,不僅包含東協,更擴大到印度與紐澳,亦即結合政治軍事上的印太策略,聯合周邊對中國有疑慮之國家,降低對中依賴,並把發展軸向由原來朝向歐亞大陸「一路歸西」,而轉向往太平洋與印度洋的海洋策略。這一點是李登輝任內推動但未盡成功的政策,能否由蔡英文完成,對台灣的未來將會有極大影響!
簡言之,李登輝時代,在透過合縱連橫的手法擺平了蔣家黨國體系後,逐漸將中國流亡政權,轉變為代表本土利益的政權。雖然,在李時代,只完成不到一半的去殖民化,只解除了殖民權貴的壟斷,而未撼動與之合作的騎牆派利益團體,而使公民社會的建立未能盡全功。但以李處境之艱難、黨內地位之兇險,漸進式的「改變國體」已屬不易。
而在李登輝時代,對抗強權壓迫,而不追求壓迫弱小的「#台灣國族主義」正式誕生,在他執政下出生的一代,有可能成為「台灣國」狹義上的第一代國民。若是台灣在驚濤駭浪中站穩陣腳,在我們子孫的時代裡,成為太平洋西緣美麗強大的富饒島國,李登輝總統,將以民主的推手,獨立國家的先行者,力抗中國霸權的政治家,永遠留下在台灣史上的地位。
(圖片來源:謝三泰攝 / 1990年)
遼國現今 在 加里·維納查克 Youtube 的評價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每個人都在承受其他人所看不到的痛苦,但是我希望你能了解,每一段不如意的生活都會有絕地逢生的時候,只是看你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去面對它、解決它。
有時它可能會花上你兩年、三年、五年,但是只要你願意,你一定能夠挺過去,找出讓自己度過難關的方法,當你用盡全力把自己從那陰暗、孤獨的深淵給拉出來的時候,你會發現頭上的天空依舊是那麼地遼闊。
每天為自己注入正能量,這個世界正在等著你去擁有。
—
GaryVeeChinese 是加里與他的個人團隊共同經營的華語帳號。加里為了能讓更多華語粉絲方便觀看他的熱門內容,創造了華語頻道。
「謝謝你花時間觀看這個影片。 希望你能訂閱我的頻道並留言你的感悟!你的留言是我的氧氣, 所以希望你能花一秒的時間打聲招呼 ;)。」---加里
—
► 請訂閱我的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baeyb574xh2TqDqYcHmw?sub_confirmation=1
► 臉書粉專:https://facebook.com/garyveechinese
► IG粉專:https://www.instagram.com/garyveechinese/
► 微博:http://weibo.com/garyvee
► 微信公眾號:@GaryVee
—
加里威是誰?
加里・維納查克為VaynerX (范納X) 的董事長,身兼VaynerMedia(范納傳媒) 現任執行長,VaynerX為現代媒體傳播控股公司,旗下的VaynerMedia則是提供全方位服務的廣告代圌理商,在全球4個據點服務《財星雜誌》100強企業。除了VaynerMedia,VaynerX下還有Gallery媒體集團,包含女性生活媒體PureWow和男性生活媒體ONE37pm。除了經營VaynerMedia,加里同時三間公司擔任合伙人,包含運動員經紀公司VaynerSports以及餐廳預訂App Resy。加里為美國廣告理事會(Ad Council)和鉛筆的承諾(Pencils of Promise)的董事會成員和顧問,長期支持水慈善(Charity: Water)的會員。加里是受人尊敬的公眾演說家和作家,曾5次榮獲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也是Facebооk、ТW1tter、Tumblr、Venmo和Uber等公司的早期天使投資人。加里目前線上紀錄片影集DailyVee (每日威) 的主要人物,影集主要介紹在現今數位時代,擔任一名執行長和公眾人物的生活樣貌;同時他為全球百大播客節目The GaryVee Audio Experience (加里威播客體驗) 和#AskGaryVee (#聽聽加里怎麼說) 的主持人, #AskGaryVee是一檔問答型節目,主要給予商業和生活其他意見,可在Yоutube和Facebооk上收看。加里還與葛妮絲派特蘿(Gwyneth Paltrow)、潔西卡艾芭(Jessica Alba)和歌手威爾(Will.i.am),在蘋果第一個原創實境創業節目《Planet of the Apps》擔任評審委員。

遼國現今 在 真電玩宅速配 Youtube 的評價
《黑色沙漠》開發商珍艾碧絲(Pearl Abyss)在今年G-Star電玩展總共公佈了四款全新遊戲,其中兩款可以視為《黑色沙漠》的衍生作品。之前命名為《Project CD》的作品宣佈正式名稱為《赤血沙漠》(Crimson Desert),這是一款史詩幻想開放世界MMORPG,預計將會在家用主機及PC平台登場。製作人表示,《赤血沙漠》(Crimson Desert)的起源就是為了闡述《黑色沙漠》過去的故事,遊戲中也會有不少致敬的部分,但是世界觀、區域以及角色都還是保有一定程度的原創獨特性。
另外一款新作《影子戰場》,原本就是《黑色沙漠》中的遊戲內容,因為受到玩家熱烈迴響,製作團隊決定將其開發成一款,50名玩家競爭到最後才能分出勝負的近戰動作大逃殺遊戲。這次G-Star電玩展總共開放了6名英雄讓玩家體驗,官方也宣佈預定11月21日起展開封測,也會有英文版本。
《8號計畫》(PLAN 8)是珍艾碧絲首次研發的射擊遊戲,主打機械裝甲服及開放世界玩法,製作人表示希望能打破現有射擊遊戲框架,因此決定以遼闊的開放式世界架構來呈現,也希望在玩法上加以突破,所以加入了許多全新要素。遊戲目前正在進行PC與家用主機版本的研發工作。
最後一款則是和上述三個作品風格截然不同的《多可比》(DokeV),這是一款以收集怪物為主要玩法的開放世界MMO遊戲,玩家將與名為多可比(Dokebi)的生物共同相處與冒險,遊戲更包含許多探索遊玩內容。本作預計先推出PC及家用主機版本,隨後才會推出手機版本。
看完了珍艾碧絲四款新作介紹,不得不讚嘆韓國遊戲開發實力,而在現今以手遊為主的環境下,願意持續開發PC及家機遊戲,也深深讓人感到敬佩。就讓我們一起期待這些遊戲上市的那天吧!
©Pearl Abyss
「電玩宅速配」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vgamexpress
「網紅攝影棚」節目:https://tinyurl.com/y3hejwb5
遊戲庫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Gamedbfans

遼國現今 在 侯漢廷為民請命 Youtube 的評價
【每天三分鐘,多懂一點歷史掌故】
第八集,周朝開啟的天下觀(下)
影片搞笑,文字有料。
有人認為,元清非中國。正如同「英國殖民印度,難道英國會成為印度的朝代嗎?」那麼我們要問,英國在印度統治時期會承認自己繼承印度阿育王以降的歷史傳統嗎?
昨天談到,中原因為使用漢字、有文化及經濟優勢,吸引周邊部族捲進中國。
因此,周邊部族逐鹿中原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得以漢字為主體的文化世界,就是周朝開啟、傳承至今的天命觀與天下觀,獲得中國的正統,才能算掌握權力的正當性,因此元朝和清朝,都認為自己是「中國皇帝」。
1271年,忽必烈頒布〈建國號詔〉,明確承認「大元」繼承了三皇五帝、秦漢隋唐歷代中華帝王的正統,對外如〈奉書日本國王〉〈詔諭禃送使通好日本〉都自稱中國。明朝承認繼承元朝、將元皇帝祭祀於歷代帝王廟中,並修《元史》。清朝同樣表明自己繼承三皇五帝,修建帝王廟,康熙對外稱中國,雍正〈大義覺迷錄〉,乾隆則說「中華統緒,絕不斷線」。元清兩朝持續用漢文、開科舉、尊孔朱,文明並未從此斷裂。不僅元清,就連遼國都認為自己是中原之正統,溯源「元清非中國」的學說從何而出,是政治目的。日本在二戰前提出「滿蒙非中國」、「元清非中國」,只是為侵略中國東北提出的理論基處。現今出此論者,多是抱著抹黑跟噁心中國的目的。
我們現在了解的「國家」,其實是1648年〈西發里亞條約〉才逐漸確定的體制,有主權、政府、人民及領土等四要素。然而,西方這套觀念無法解釋中國千年以來的變遷,領土不是外擴,而是漩渦般地吸納捲入。為什麼不同的種族都願意爭相加入,最後成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錢穆大師在《民族與文化》中提到,古代中國,劃分民族的標準並非血統,而是文化。只要大家擁有同一種文化,那就是同一個民族。中華民族的文化所到之處,都可稱為「天下」。對於完成大一統而言,民族的先天血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後天陶冶養成的文化。這與余光中所言不謀而合。「中國或者中華文化是一個奇大無比的圓,圓周無處可尋,圓心無所不在,這個半徑是什麽,半徑就是中文。」
中國自古便是一個文化、文明型的國家。而這一切的起源,便是周人建立天下體系。讓任何人都願意加入,並且持續擴大這個體系。而一家好的企業,也必定是開放的、共享的、協作的、多贏的。加入我的體系,你的收益會大於成本。蘋果、亞馬遜、騰訊、阿里巴巴,都打造了自己的體系。所有人都能將自己的產品放到APP STORE,生產者與消費者越來越多人加入,更鞏固蘋果的地位。亞馬遜開放其他商家都能使用AWS雲服務,並讓商家使用自己的物流系統、上架到自己的網站,用戶可選擇的商品和服務越多,亞馬遜的會員就越值錢、亞馬遜又能獲得更多的客戶。騰訊放棄早期併吞的策略,而是投資、佔股,反而讓騰訊更加成長。阿里巴巴的目標是要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全球買、全球賣,認為平台的目標就是盡力幫助所有的商家。
開放,不會自我消滅,而會換種方式,昇華永存。
歡迎大家一起留言思考討論:
你覺得中國傳統對於「國家」的定義與現在西方的定義有何不同?天朝体系在當今的國際社會,可能有哪些啟發或應用呢?

遼國現今 在 遼國現今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八卦
關於「遼國現今」標籤,搜尋引擎有相關的訊息討論: ... _凤凰网- 历史2019年5月29日· 辽国是契丹族建立的政权,作为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唐朝末期,契丹各部落散布于 ... ... <看更多>
遼國現今 在 遼國現今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八卦
關於「遼國現今」標籤,搜尋引擎有相關的訊息討論: ... _凤凰网- 历史2019年5月29日· 辽国是契丹族建立的政权,作为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唐朝末期,契丹各部落散布于 ... ... <看更多>
遼國現今 在 [心得] 宋遼澶淵之盟與現今美中關係- 看板MGL-history 的八卦
我們學歷史,就要學活的歷史,這裡有一篇好文供分享
妥協的藝術:美中能從「宋遼澶淵之盟」學到什麼?
2017/07/26 王俊評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3/2605635
▌妥協的藝術:美中關係能從澶淵之盟學到什麼?
提到澶淵之盟,一般人的印象不外乎北宋王朝透歲幣維持與契丹人建立的遼國的和平,有
點類似原先提出百日計劃互利共贏目標。這段歷史常被過去的中國史家視為藉由「歲幣」
買和平的「恥辱」,但百年和平終究是事實。就像北宋改革派名臣富弼說的,歲幣不到軍
費的百分之一,卻能維持長期和平,哪裡失策?
宋遼關係初期頗像是今日的美中台關係:宋立國時,遼早已是首屈一指的強權;遼支持北
漢與宋爭奪中原正統,但後選擇與宋修好,對北漢只維持防禦承諾;作為新興強權,北宋
懾於遼的強大軍力,但也不畏懼為了消滅北漢,以及重新收回被後晉割讓給遼國的燕雲十
六州,完成天下一統,而與遼開戰;遼雖然明知北宋的企圖,卻選擇以戰略守勢應對。
北宋對遼關鍵性的979年與986年兩次北伐,皆以先勝後慘敗作收。從此形勢逆轉,遼開始
以收復失地的名義,多次入侵北宋,最終在1004年,演出皇帝與皇太后御駕親征,深入北
宋腹地,直逼京城開封,但最後無力取得關鍵勝利,而與後者在1005年立約。根據史書《
續資治通鑑長編》之記載,雙方商定:
恢復友好關係,口頭約定雙方君主建立「宋兄遼弟」的「新型大國關係」
1. 宋向遼納歲幣
2. 邊界恢復原狀,雙方的防禦設施恢復戰前狀態,但不得擴充或新增
3. 彼此不收納向對方逃亡的盜賊、罪犯等
4. 邊界恢復被宋方禁止的「榷場」貿易(條約未正式記載)
澶淵之盟這段歷史常被過去的中國史家視為藉由「歲幣」買和平的「恥辱」,但百年
和平。終究澶淵之盟這段歷史常被過去的中國史家視為藉由「歲幣」買和平的「恥辱」,
但百年和平終究是事實。歲幣不到軍費的百分之一,卻能維持長期和平,哪裡失策?
雙方關係恢復後,每年也互相派遣使節訪問,並對飢荒等天災進行人道援助。就東亞國際
關係史來說,「澶淵之盟」顯示秉持唯我獨尊天下觀的中原帝國,也能與其他國家保持「
平等」國際秩序,而且比天下觀那種必須打遍全天下無敵手才能「王者無外」的理念,更
能維持和平。
當然,前提是他承認打不贏。
單純比較澶淵之盟與三十年和平條約,雙方都有兩大強權承認對方對等地位等條款,
不過澶淵之盟的相互妥協更多,也是成功的關鍵。至於誰妥協得多?顯然是北宋,大概就
只差沒有與遼國和親,但妥協換得的和平利益是巨大的,北宋得以全力發展經濟與文化,
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富裕的朝代,統治者最關切的民亂,數量也相對稀少。
雖然古今相較,國家的政治制度、所面臨的國際環境、規範結構等差異甚多,但如果
想要建構穩定的美中關係,類似澶淵之盟的妥協勢必不可少。不過問題也就在於此:到底
誰應該做出更多妥協?
澶淵之盟中宋朝的犧牲明顯較大,可是崛起中、且認為自己才是站在「歷史正確」一
邊的北京,能接受嗎?
若按照澶淵之盟對雙方邊界與防禦設施的規定,中國顯然至少必須停止在南海的人
工島建設與部署,甚至有可能要按照海牙國際常設仲裁法院針對中菲南海主權爭端,在去
年7月發佈的仲裁內容,予以拆除。但美國至多只是停止現有的「航行自由作戰」。
兩者差距甚大,中方能否接受,自不待言。
此外,中國向來對美國在其專屬經濟區內的海空「抵近偵察」相當不滿,雙方自2009
年來為此多次摩擦,最新的一次發生在今年七月24日,兩架中國殲-10戰機被美國官員指
控,在山東青島外海約148公里的東海上空,以大約91公尺左右的近距離,「危險攔截」
美軍EP-3偵察機。如果雙方要妥協,是美國要從其立場撤退,還是雙方都撤退?這顯然也
很容易想像。
經濟貿易層面,宋朝雖然輸送歲幣,也重新開放榷場貿易,但遼國的對宋貿易,始終
處於貿易逆差:宋人需要從北方購入的馬匹,在遼看來屬於需要管制的戰略物資,免得宋
人培養出強大的騎兵;但遼國需要從宋朝購入的物資,卻比較屬於民生層面,或者如茶葉
、絲綢等只有宋朝才能生產的「高階產品」。
因此雖然宋朝付出了歲幣,卻又能從榷場貿易回收;而可是遼國基於貿易的特殊性,
以及本國經濟的情況,並不會要求宋朝「改正」這種狀況。反之,川普政權卻極力要求改
正與中國的貿易逆差。如果在安全與經濟層面,都很難達成向澶淵之盟那樣的妥協,高層
如何建立穩固的戰略互信?
但美國並不是經濟相對落後的遼國,百日計劃也正是要提振美國的對中出口,以降低
美國對中貿易赤字。可是現在中國拒絕這方面的高度妥協,也不願改變國內的遊戲規則,
減低美商進入中國市場的困難度。
如果在安全與經濟層面,都很難達成向澶淵之盟那樣的妥協,高層如何建立穩固的戰
略互信?最多或許只是本屆領導人個人之間的友好關係。毋庸置疑,這很容易隨著領導人
更迭,或其他事件的發生,而產生變化。
或許,我們本來就不應該期待,中國對「盛世」的渴求,能與美國的「昭昭天命」(
Manifest Destiny)並存。畢竟,澶淵之盟的成功也得利於宋朝政治文化不斷朝內斂的方
向發展,缺乏唐朝那樣的外向擴張文化;相對的,遼國也無意繼續向南擴張,更重視維持
在宋朝相對難以滲透的滿洲與北亞的霸權地位。
但今日的美中關係,無論是武力的發展競爭,還是爭奪「國際建制」
(international regime)的主導權,兩者最終都有碰撞的一天。我們只能期待,如果衝
突不可避免時,人類文明的發展,能讓這兩國以理智溫和的方式解決。
------------------------------------------------------------------------------
心得:
今日習近平搞一帶一路,亞投行,根本與北宋朝廷不同,而是要效法漢唐當歐亞霸主
。我想,今日中國應該是難避免與美國衝突,但是澶淵之盟的作法與精神真的可以學一學
。如今美國被迫與中國共享經濟發展的成果,川普的當選代表美國人的吃醋。因此,中方
在軍事發展部份真的可以學一學北宋,十一世紀的和平紅利誰得到的比較多?
當然是北宋,在元祐年間,GDP佔全世界的60%,真的是嚇死人。2016中國GDP佔全世界
14%,美國佔28%,論實力當然還是美國強,但是時間站在中國這邊。中國每年有6%的成長
率,而美國只有2%,再20年左右,情況就會不同。昨天IMF總裁就說,20年後IMF會由華盛
頓遷往北京。因此,中方在這二十年內學北宋,儘量滿足美方要求,失去的會比得到更多
。一千年後的我們看澶淵之盟,收獲最大的最後贏家是北宋。而現今的中國就有這個味道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9.34.9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GL-history/M.1501079779.A.3FC.html
宋遼簽約之後,宋方享盡和平紅利,爽到連遼帝都看不下去,才藉口與西夏聯兵要南
下真定,所以宋仁宗才會接受重熙增幣,歲幣從三十萬增到五十萬。
宋方的和平紅利還有這點,就是河西的西夏出兵獨立,遼方不得出手助夏攻宋,這五
十萬歲幣竟能讓遼方不出兵攻宋,反而在十一世紀末期,遼夏交惡大戰,最後是夏方小勝
,但兩敗俱傷,遼夏再也無力攻宋。北宋黨爭鬥得你死活,但是邊境一概和平。至於靖康
之禍,已在澶淵之盟的一百二十年後,不能硬扯是澶淵之盟的失敗。因為當時遼帝已被打
得滿頭包,被女真人捉住,國際情勢已大改。
※ 編輯: supersars (114.39.40.223), 07/27/2017 21:17:27
... <看更多>